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一、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潞丹[1](2021)在《一氧化氮调控能量代谢缓解糙皮侧耳热胁迫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食用菌产量90%左右来自农业式栽培,设施简陋、环境调控能力差。突发的高温天气引发食用菌产量的降低和品质的下降。解析食用菌对热胁迫的响应机制,可为耐高温菌株的选育寻找分子标识,为抗热栽培技术创新寻找路径。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在植物响应胁迫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然而NO在食用菌的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以抗高温性能较强的种类糙皮侧耳为材料,探究NO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O调控TCA循环及呼吸链,缓解糙皮侧耳热胁迫损伤:(1)外源添加NO供体及清除剂证实了NO降低细胞总呼吸速率,减少TCA循环产物NADH含量及呼吸链上O2-的产生及积累;减少热胁迫下相对离子渗透率及MDA含量。从而缓解热胁迫损伤,促进菌丝热胁迫后恢复生长;(2)RNA-Seq分析表明,热胁迫下KEGG富集到35个受NO特异性调控且与能量代谢相关的DEGs,其中4个在TCA循环中显着性富集,6个与呼吸链相关;(3)外源添加NO供体及清除剂证实了NO显着抑制热胁迫下TCA循环中顺乌头酸酶基因aco及蛋白ACO的表达,诱导呼吸链中交替氧化酶基因aox表达。2.糙皮侧耳aco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途径:(1)应用遗传转化技术,构建了aco的过表达及RNAi菌株,验证了糙皮侧耳aco基因的干扰增强了菌丝对热胁迫的耐受性;(2)热胁迫下aco干扰能够促进菌丝内源柠檬酸(citric acid,CA)积累,CA含量的升高进一步诱导交替氧化途径中aox基因的表达,增强菌丝对热胁迫的耐受性。3.糙皮侧耳aox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途径:(1)对aox转化菌株不同温度胁迫处理,验证了aox的过表达促进菌丝40℃热胁迫后的恢复生长,提高32℃热处理下菌丝生长速率;(2)通过aox转化菌株不同温度胁迫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检测,发现不同胁迫温度下aox的调控途径不同:在40℃下,aox过表达后通过降低TCA循环产物NADH含量影响能量代谢,减少ROS的产生及其积累,促进热胁迫后菌丝生长的恢复;在32℃下,aox通过上调关键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加快ROS的清除,加快在热胁迫条件下的菌丝生长。结论:明确了NO缓解糙皮侧耳菌丝热胁迫损伤的关键调控途径;阐明了TCA循环中aco基因在热胁迫响应中的调控机制;解析了交替氧化途径中aox增强菌丝耐热性的调控机制。

刘利娟[2](2020)在《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等多角度来确定3株菌株间的种属关系,为构建我国平菇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丰富我国平菇种质资源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评价,筛选出优质的平菇种质,为平菇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的材料。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与已知参比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3株野生平菇菌株形态不同,与生产参比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ISSR及ITS序列分析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和3种生产参比菌株进行鉴定,拮抗测定结果表明,3株野生菌株和3种参比菌株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反应且均属于隆起型拮抗类型;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株共测得49条酯酶同工酶酶带,15个多态位点,说明其多态性较好。由酯酶同工酶及ISSR的聚类分析图表明,3株野生平菇菌株不属于3种已知参比菌株,且3株野生菌株也不属于同一品种。3株野生菌株ITS测序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O14属于紫孢侧耳、PO15属于糙皮侧耳、PO37属于糙皮侧耳。3.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种质评价,3株野生菌株原种菌丝培养、出菇、生物转化率试验表明,菌株PO15属于潜在高产优质菌株。在环境温度为15℃~30℃范围内,3株野生菌株的长速均比生产参比菌株PO2要快;35℃时,野生菌株PO14未萌发。野生菌株PO14和PO37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55%,野生菌株PO15和生产参比菌株PO2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同一p H值的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长速差异性不大,而同一菌株在不同p H培养基上长速有显着差异。对根霉霉菌的抗逆性评价表明,3株野生菌株菌丝对根霉均具有明显的抗性。

陈杨杨[3](2020)在《十溴二苯乙烷污染胁迫下白腐真菌的生理响应与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含有大量的“电子垃圾场”,溴代阻燃剂是电子垃圾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具有毒性高、持久性和迁移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由于传统溴代阻燃剂的禁用,新型溴代阻燃剂作为其替代品大量使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十溴二苯乙烷(DBDPE)由于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恶英、呋喃等有害物质被作为十溴二苯醚的理想代替品广泛使用。DBDPE在水、土壤、颗粒物以及动物、植物和人的毛发中均有检出。鉴于DBDPE的广泛存在与严重风险,探索经济有效的方法将其从环境中去除势在必行。近年来,白腐真菌因其强适应性以及对异生物质独特降解性在微生物修复中表现出良好的前景,只有明确白腐真菌在污染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对污染物的抗性以及降解性能,更好地利用白腐真菌修复污染环境。本研究以白腐真菌的代表菌平菇菌(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DBDPE暴露体系平菇菌的细胞活性、生物量、关键酶(如ATPase)活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发现DBDPE对菌体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ATP酶活性不仅影响生物量和蛋白质含量,也在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研究了在DBDPE污染胁迫下抗氧化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发现DBDPE可以导致菌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受损。由细胞表面图像可知DBDPE导致真菌菌丝体断裂,内容物流出,且浓度越高,损害越严重。利用Illumina Hi Seq技术(RNA-Seq),对不同浓度DBDPE(0、5、20 mg/L)处理体系中平菇菌细胞内的基因全表达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BDPE能够导致大部分转录受抑制,增加DBDPE的浓度,产生的差异基因较少,说明浓度对转录组的影响相对较小。将差异基因GO注释后发现,对平菇菌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是能量代谢,其次是核苷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通过KEGG注释可知,DBDPE主要影响平菇菌的全局代谢,其次是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信号转导等过程。将能注释到的差异基因描述进行分类,发现DBDPE主要影响的是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胁迫,使转运相关的蛋白下调。增加DBDPE浓度后,水解酶和糖基转移酶的表达上调说明菌体也会对DBDPE有一定的应激反应促进DBDPE的降解。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组分析技术,对不同浓度DBDPE暴露体系中平菇菌蛋白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BDPE导致大部分蛋白表达被诱导。随着DBDPE浓度的增加,差异蛋白数量增加,下调蛋白数量基本不变,推测可能是ATP酶的活性增加,促进了蛋白的表达帮助清除污染物。差异蛋白的GO注释与富集结果表明,DBDPE对菌体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催化活性影响较大。随着DBDPE浓度的增加,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和调节活性上调,表明菌体通过促进代谢活性强化了对污染物的去除。对差异蛋白的KEGG注释与富集结果表明,DBDPE对菌体代谢影响较大,而且不同浓度下代谢路径不同。关键差异蛋白功能分析可知,DBDPE主要促进的是合成分解代谢、能量代谢和胁迫响应,运输过程有关蛋白,增强了对污染物的耐受以及通过增强运输,能量供给,加快对污染物的降解代谢。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表明转录本之间的表达差距要大于蛋白组,且转录本大多被下调,蛋白组表达变化不大,这说明从转录到翻译,菌体有自我修复功能。通过联合分析KEGG注释发现,增大DBDPE(5 mg/L-20 mg/L)浓度,使得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运输和分解代谢发生改变,以及影响细胞增长与凋亡,由此可推测较大浓度(20 mg/L)的DBDPE会影响细胞的生长促进凋亡,同时不同的浓度下会诱发不同的降解有关的蛋白。本成果对于研究和开发白腐真菌降解溴代阻燃剂的环境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晓岩[4](2020)在《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采自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白丽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测定,并且对蒙古白丽蘑不同成分(总多糖、总蛋白、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化合物及两种甾醇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内、体外肿瘤抑制实验,探讨其作用机理,对效果最好的组分进行高通量血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并探讨蒙古白丽蘑的总多糖、甾醇类化合物及水提液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索氏抽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灼烧法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灰分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蛋白质含量为总蛋白含量为43.56%,总多糖含量为35.58%,总灰分含量为9.2%,粗纤维含量为1.09%;氨基酸含量与金针菇、杏鲍菇及滑子蘑等9种常见食用菌相对比,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含量在蒙古白丽蘑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蒙古白丽蘑重金属含量低,符合国家+++标准,为一级食用产品,食用安全。应用GC-MS及LS-MS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种匹配度高于85%化学成分,所有检测出的化合物均以极性较小的易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为主;经LS-MS分析,得到化合物共50种,其中检测出酚类化合物9种、脂肪酸类化合物12种、核苷酸类化合物3种、醌类化合物8种、糖类成分6种及甾体类成分4种几个化合物类群,另外还有其他类化合物8种。应用正向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对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其几种甾体类化合物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醇、(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等9种化合物。本研究对蒙古白丽蘑化学物质基础特点有了整体性了解,为其活性研究提供基础。由于蒙古白丽蘑的不合理的人为采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使蒙古白丽蘑栖息地收到破坏,该物种濒临灭绝。应用深层发酵方式量产其发酵菌丝体,尝试在应用上替代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为有助于保护该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前期基础上,对其高密度发酵罐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6.55g/L,玉米浆粉33g/L,蔗糖在初始条件下为33g/L,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逐渐增至9%;发酵条件为10L发酵罐条件优化下,在25℃条件下,初始p H调整为为6.5,发酵罐机械转子转速150 rpm,初始接种量12.5%,为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以此条件在50L及100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最终结果:50L发酵罐在216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17.84g/L;100L发酵罐在192h时生物量达到19.64g/L。随着发酵罐体的放大,可以明显的缩减发酵周期,为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其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菌丝体分析得到的化合物共31个,分别为酚类成分、糖类成分、醌类成分、核苷酸、脂肪酸、甾醇类及其他成分,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与子实体共有。蒙古白丽蘑不同组分抗肿瘤研究方面,通过脏器指数及抑瘤率计算、ELISA酶联免疫法、H&E病理切片、TUNEL、免疫组化荧光分析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蒙古白丽蘑总蛋白(TPLM)、总多糖(LMP)、甲酸(ELM)提取的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SLM)化合物及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同时对两种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上蒙古白丽蘑组分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情况均有明显的抑制表现活性,其中以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及总多糖(LMP)活性最佳。并对SLM进行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LM治疗后的H22荷瘤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经肿瘤微环境影响机体代谢发生紊乱所产生强烈扰动的化合物在色氨酸代谢途径、5-羟色胺能突触途径、蛋白质消化吸收途径、亚油酸代谢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几个代谢通路中发生明显的回调状态,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表现。肠道微生物变化作用,SLM给药组中,普雷沃菌属及相关菌属为优势菌属(Prevotella),隶属该属多种细菌被证实具有促进脂质代谢、治疗代谢综合征、癌症等多种疾病。除此之外,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与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SLM组中也大量富集,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多种重要作用,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对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水提液(WLM)及肿瘤抑制实验最好组总甾醇组(SLM)应用测量空腹血糖、ELISA法、糖耐量检测法、Western Blot法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及水提液(WLM)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治疗4周可以显着改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作用。而SLM组降血糖作用并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物质基础是总多糖(LMP)与水提液(WLM),可以用作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研发利用。

赖强强[5](2020)在《平菇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抗衰老活性分析》文中提出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人工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年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60%。衰老伴随许多疾病的发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有效抗衰老的天然物质至关重要。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去蛋白、葡聚糖凝胶层析柱、透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获得平菇子实体多糖(Polysaccharides of Pleurotus ostreatus,PP),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衰老小鼠脑、肝进行了体内抗氧化、抗炎症以及抗凋亡分析,对脑、肝和结肠进行了病理学H&E切片观察,通过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m,GC)、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平菇子实体多糖进行了结构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PP体内抗氧化分析: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l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为脑和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经过PP干预的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和肝组织的SOD活性与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相比分别增加了25.8 U/mg prot和36.23 U/mg prot,MDA含量分别减少了1.78 nmol/mg prot和2.71nmol/mg prot,表明PP在一定程度上提高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脑和肝组织抗氧化能力。(2)PP体内的抗炎症分析:以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因子为炎症指标,脑和肝组织的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P能够降低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中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量,说明PP能够增强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脑和肝组织的抗炎症作用。(3)PP抗凋亡分析:利用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抗凋亡蛋白Bcl-2抗体,对脑组织进行了Western和免疫荧光切片观察,对肝组织进行了免疫荧光切片观察。发现PP能降低脑组织中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肝组织凋亡蛋白Bax的表达量,增加肝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证明PP具有增强衰老小鼠脑和肝组织的抗凋亡能力。(4)病理学切片分析:脑、肝和结肠组织的H&E病理学切片观察结果表明,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脑、肝和结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海马组织轮廓差异不明显,肝组织中细胞变性,肝细胞胞浆疏松,肝细胞水肿较严重,结肠组织肠道固有层明显变短,黏膜肌层弥散,经PP干预后,上述表现症状均有所缓解,表明PP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脑、肝和结肠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5)PP的结构分析:气相色谱图结果表明,PP由甘露糖(mannose)、核糖(ribose)、葡萄糖醛酸(glccuronic acid)、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和岩藻糖(fucose)组成,其质量比为15.78%,0.91%,1.10%,57.62%,23.77%,0.14%和0.67%。红外光谱分析了PP主要由α和β糖苷键构成。核磁共振结果检测,氢谱在5.44,5.41,4.94和4.87 ppm分别出现异头质子,说明PP可能主要由4种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nose),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和阿拉伯糖(Arabinose),碳谱在103.70,102.64,99.31和93.55 ppm分别出现4个异头碳,可能代表了β-半乳糖,α-甘露糖,α-阿拉伯糖和α-葡萄糖。综上结果表明,PP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脑和肝组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活性,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组织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为机体抗衰老天然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徐莉娜[6](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温嘉伟[7](2019)在《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文中提出白灵菇Pleurotus tuoliensis(缩写为Pt)和杏鲍菇P.eryngii var.eryngii(缩写为Pe),均为侧耳属(Pleurotus)大型珍稀食用菌。据资料查新,目前在侧耳属真菌中只有平菇(P.ostreatus)的全基因组序列草图和相应的基因组注释被公布。缺少更多的属内其他真菌物种的基因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侧耳属属内物种系统进化关系和进化历史的还原,亦阻碍了属内重要食用菌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生理特征的探究和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本研究首先利用PacBio RS II sequencing高通量测序平台及配套相关生物信息学工具,完成了白灵菇和杏鲍菇全基因组的de novo测序、组装和注释。以同属近缘的平菇为外类群,对白灵菇和杏鲍菇以上基因组序列进行了详细的基因组学比较分析;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系统亲缘关系进行了重新评估,在杏鲍菇和白灵菇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依据二者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二者甲基化的修饰水平及其可能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分析和比较。对两个菇种的三个主要的发育过程: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中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两个菇种全基因组之间存在广泛序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各物种内出现大量物种特异性基因及由此造成的共线性中断而引起的;(2)支持之前有关将白灵菇独立为侧耳属内单独“种”的观点;并通过对两菇种基因组中所含有的腐木相关基因的基因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二者在寄主特异性和适应性方面的差异;(3)两个菇种的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及相关结果促进了对侧耳属及近缘属进化过程的理解,DNMT 1/Masc2a建立和维持侧耳属真菌的RdDM,后者在TE区产生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起到负调控作用。。(4)无论基因组特征如何,在白灵菇和杏鲍菇中的甲基化景观图谱都呈现稳定的状态,例如在发育过程中的蛋白编码基因和转座因子(TE)的甲基化状态。具体表现为DNA甲基化对于这一小部分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主要为转座因子相关产生的效应,而不是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所导致的。在白灵菇和杏鲍菇中,基因同源谱的总体表达也是广泛保守的,但是由于反式作用因子的差异,在子实体形成阶段存在种间差异。总之,本研究建立了两菇种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有利于分析侧耳属菇种在其发育过程中对于基因表达的观遗传学调控和转录调控机制。

田风华[8](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慧[9](2019)在《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侵染机制与生物防治研究》文中提出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Fr.)Kummer)是我国栽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之一,近年来,黄斑病在我国平菇主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爆发,爆发区域平菇的质量和产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以采集的平菇黄斑病子实体为研究对象,运用稀释涂布法和科赫法则分离病原菌,并采用16S rDNA、gyrB和recA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指标鉴定病原菌;之后,运用转录组学对平菇黄斑病的侵染机制进行研究,并采用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平菇黄斑病进行了生物防治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病原菌感染过程和平菇黄斑病及其他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革兰氏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到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杆状。经16S rDNA、gyrB和rec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平菇黄斑病病原菌菌株HB-1与Bacillus velezensis和B.amyloliquefaciens在同一分支上。经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确定平菇黄斑病病原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2.采用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技术,研究了病原菌侵染平菇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与健康平菇子实体组织相比,病原菌侵染后组织中共有486个(295个上调,186个下调)基因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选取20个基因(10个上调,10个下调)进行qRT-PCR验证,其中有1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5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不一致,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反。差异分析结果显示:66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42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与63个和39个特定的KEGG通路相关,其中参与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响应病原菌侵染平菇子实体机制,即与平菇黄斑病病原菌侵染机制有关。3.测量与分析了不同物质乙醇提取液对已分离到的平菇黄斑病病原菌和患病子实体进行抑菌试验观察。在抑菌试验中,醋糟乙醇提取液和葡萄酒渣乙醇提取液对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好,其中浓度为0.06 g/mL的醋糟乙醇提取液效果最佳。之后,对醋酸杆菌BA15进行发酵,试验结果显示:30℃条件下160 r/min振荡培养7 d时的醋酸杆菌BA15发酵液对平菇黄斑病病原菌菌株HB-1在平板和子实体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马浩佳[10](2018)在《平菇转录调控因子areA、nmrA的克隆与分析》文中指出平菇作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食用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氮源、碳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五营养要素以及适宜的碳氮比(C:N)。氮源作为平菇主要的营养元素,对其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平菇氮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通过NCBI对平菇的全基因组进行分析,获得areA、nmrA基因的相关信息。以平菇新831为研究对象,对areA、nmrA056、nmrA060基因进行如下研究:扩增获得areA、nmrA056、nmrA060基因的CDS区;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基本信息;构建异源表达载体进行异源表达;通过RT-q PCR的方法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AreA与NmrA蛋白进行互作研究;构建过表达载体、反义沉默载体,为深入研究3个基因的功能的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本文分别以铵态氮、L-Glu、L-Gln、硝态氮、尿素和精氨酸作为唯一氮源,测定了不同形态氮源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菌丝在优先氮源(铵态氮、L-Glu、L-Gln)中的生长显着优于在次级氮源(硝态氮、尿素和精氨酸)中的生长。2. 以平菇新831菌丝体cDNA为模板,成功克隆到areA、nmrA056、nmrA060基因的CDS区,结果显示:areA基因CDS区全长为3,066 bp,编码1,021 aa;nmrA056基因CDS区全长为1,083 bp,编码361 aa;nmrA060基因CDS区全长为1,146 bp,编码382 aa。3. 对areA、nmrA056、nmrA060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产物的功能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等进行预测,结果显示:areA基因含有5个内含子、6个外显子及3’UTR;AreA蛋白的第585至第608 aa区域为核定位信号(NLS),且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位于核内;在AreA蛋白的C端,含有一个典型的GATA锌指结构域:C-X2-C-X17-C-X2-C。nmrA056和nmrA060基因均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均位于细胞质内;在NmrA056和NmrA060蛋白中均含有NAPD结合位点和调控结合位点。4. 分别构建了areA1566、nmrA056、nmrA06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AreA1566、NmrA056、NmrA060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54 k Da、40 k Da、43 k Da,均与预期相符。5. 对areA、nmrA060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areA基因在次级氮源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nmrA060基因在优先氮源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6. 分别构建了areA1566、nmrA056、nmrA060基因的酵母双杂载体,初步结果显示:AreA1566蛋白与NmrA056蛋白、NmrA060蛋白之间可能不存在互作关系。7. 分别构建了areA、nmrA056基因的过表达与反义沉默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方法转化了平菇,目前已得到若干拟转化子。

二、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氧化氮调控能量代谢缓解糙皮侧耳热胁迫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糙皮侧耳营养价值
    1.2 糙皮侧耳栽培历史及现状
    1.3 环境条件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糙皮侧耳热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1.4.1 转录因子在热胁迫响应中的研究
        1.4.2 功能基因在热胁迫响应中的研究
        1.4.3 信号转导在热胁迫响应中的研究
    1.5 NO信号分子研究进展
        1.5.1 NO的产生及清除
        1.5.2 NO的功能研究进展
        1.5.3 NO的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1.6 食用菌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1.6.1 转录组测序技术
        1.6.2 基因功能验证技术
    1.7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NO调控TCA循环及呼吸链缓解糙皮侧耳热胁迫损伤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热胁迫处理
        2.2.2 NO的检测
        2.2.3 ROS的检测
        2.2.4 外源NO的添加实验
        2.2.5 总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2.2.6 菌丝内H_2O_2 含量的测定
        2.2.7 菌丝内MDA含量的测定
        2.2.8 ATP含量检测
        2.2.9 离子渗透率及细胞总呼吸速率的测定
        2.2.10 NAD~+/NADH含量检测
        2.2.11 O2~-产生速率及含量检测
        2.2.12 Western blot
        2.2.13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2.2.14 cDNA的制备
        2.2.15 荧光定量PCR(qPCR)
        2.2.16 RNA-Seq文库构建及测序
        2.2.17 原始数据质控及转录组组装
        2.2.18 差异表达分析与功能富集
        2.2.19 基因集分析
        2.2.20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热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2.3.2 热胁迫诱导糙皮侧耳菌丝中NO的积累
        2.3.3 外源NO的添加对热胁迫下菌丝的保护作用
        2.3.4 外源NO抑制热胁迫下菌丝中能量代谢及ROS的产生及积累
        2.3.5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2.3.6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2.3.7 遗传变异数量及分布
        2.3.8 热胁迫及NO响应基因分析
        2.3.9 NO调控热胁迫下菌丝中TCA循环
        2.3.10 NO调控热胁迫下菌丝的氧化还原酶活性及氧化还原过程
        2.3.11 NO影响热胁迫下菌丝的呼吸链中电子传递途径
    2.4 讨论
第三章 糙皮侧耳aco基因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菌株、质粒及培养基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aco基因克隆
        3.2.2 aco生物信息学分析
        3.2.3 aco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蛋白纯化
        3.2.4 aco过表达及RNAi质粒构建
        3.2.5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3.2.6 OE-aco及 RNAi-aco质粒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
        3.2.7 农杆菌介导OE-aco及 RNAi-aco质粒转化糙皮侧耳菌丝
        3.2.8 转化菌株中aco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3.2.9 转化菌株中ACO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3.2.10 aco转化菌株对热胁迫抗性检测
        3.2.11 aco转化菌株对H_2O_2 耐受性检测
        3.2.12 aco转化菌株中ACO酶活及柠檬酸(citric acid,CA)含量的检测
        3.2.13 外源添加CA实验
        3.2.1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糙皮侧耳aco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 糙皮侧耳aco过表达及RNAi质粒构建
        3.3.3 糙皮侧耳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
        3.3.4 糙皮侧耳aco转化菌株影响热胁迫后菌丝的恢复生长
        3.3.5 糙皮侧耳aco转化菌株影响菌丝中CA的积累
        3.3.6 外源CA的添加增强了糙皮侧耳菌丝对热胁迫的抗性
        3.3.7 内外源CA含量的升高诱导了aox基因的表达
        3.3.8 NO抑制ACO调控CA含量诱导aox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糙皮侧耳aox基因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1 实验菌株、质粒及培养基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aox基因克隆
        4.2.2 aox生物信息学分析
        4.2.3 aox过表达及RNAi质粒构建
        4.2.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质粒转化农杆菌
        4.2.5 农杆菌介导OE-aox及 RNAi-aox质粒转化糙皮侧耳菌丝
        4.2.6 aox转化菌株对热胁迫耐受性检测
        4.2.7 外源添加AOX抑制剂实验
        4.2.8 aox转化菌株对H_2O_2 耐受性检测
        4.2.9 荧光定量PCR
        4.2.10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糙皮侧耳aox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糙皮侧耳aox过表达及RNAi质粒构建
        4.3.3 糙皮侧耳aox转化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4.3.4 aox过表达在40℃热胁迫下减少ROS产生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4.3.5 aox在32℃热处理下的高表达通过促进ROS清除增强菌株耐热性
        4.3.6 aox的诱导表达有助于增强菌丝对H_2O_2 的耐受性
        4.3.7 aox的高表达促进了H_2O_2胁迫下菌丝中抗氧化酶系统基因的表达
        4.3.8 aox在不同温度热胁迫响应中调控途径存在差异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平菇简介
        1.1.1 平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1.1.2 我国野生平菇是优良种质选育的基础
    1.2 平菇菌种资源鉴定方法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生化标记鉴定
        1.2.3 同工酶鉴定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4.1 分子标记的定义
        1.2.4.2 分子标记的特点
        1.2.4.3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4.4 ISSR标记及其应用
        1.2.4.5 ITS序列鉴定
    1.3 平菇种质评价-生物学特性评价
        1.3.1 平菇的形态特征
        1.3.2 环境温度对平菇的影响
        1.3.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的影响
        1.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1.3.5 平菇的抗霉性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2.1 试验材料和用具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2.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2.2.1 平菇子实体的着生及丛个数
        2.2.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2.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3.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3.2.1 平菇子实体的出菇情况
        2.3.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3.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4 结论与讨论
        2.4.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4.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第3章 平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鉴定
    3.1 试验材料和用具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供试试剂、仪器及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拮抗试验
        3.2.2 酯酶同工酶测定
        3.2.3 ISSR分子标记鉴定
        3.2.4 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试验
        3.3.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
        3.3.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3.3.4 ITS测序结果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4 结论与讨论
        3.4.1 拮抗试验结论与讨论
        3.4.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论与讨论
        3.4.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论与讨论
        3.4.4 ITS鉴定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平菇菌株生物学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用具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培养基
        4.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2.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2.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2.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2.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2.5.1 获得根霉菌株的试验方法
        4.2.5.2 平菇抗根霉性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3.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3.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3.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3.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4.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5 平菇的抗根霉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十溴二苯乙烷污染胁迫下白腐真菌的生理响应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环境中十溴二苯乙烷的研究进展
        1.2.1 DBDPE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1.2.2 DBDPE的生物毒性
        1.2.2.1 DBDPE的生物蓄积性
        1.2.2.2 DBDPE的生物毒性
    1.3 白腐真菌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1.3.1 白腐真菌在溴代阻燃剂降解中的应用
        1.3.2 白腐真菌在其他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1.4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 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 菌体培养
        2.2.1 菌体活化
        2.2.2 孢子液的制备
        2.2.3 菌丝球培养
        2.2.4 粗酶提取
    2.3 细胞响应测定方法
        2.3.1 细胞生长的测定
        2.3.2 ATPase活性的测定
        2.3.3 氧化应激的测定
        2.3.4 平菇菌菌丝微观形貌观察
    2.4 转录组学分析方法
        2.4.1 RNA提取
        2.4.2 文库制备和Illumina Hiseq测序
        2.4.3 读取质量控制和映射
        2.4.4 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丰富
        2.4.5 替代剪接事件标识
        2.4.6 WGCNA构建
    2.5 蛋白组学分析方法
        2.5.1 蛋白提取与定量分析
        2.5.2 胰蛋白酶消化与iTRAQ标记
        2.5.3 LC-MS/MS分析
        2.5.4 数据库搜索与质量控制
第3章 DBDPE污染物胁迫下平菇菌的生理响应
    3.1 引言
    3.2 DBDPE对平菇菌生长的影响
        3.2.1 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
        3.2.2 对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3.2.3 对菌体pH的影响
    3.3 对菌体ATP酶的影响
    3.4 平菇菌在DBDPE胁迫下的氧化应激
        3.4.1 DBDPE对 SOD活性的影响
        3.4.2 DBDPE对 CAT活性的影响
        3.4.3 DBDPE对 GSH含量的影响
        3.4.4 DBDPE对 MDA含量的影响
    3.5 平菇菌菌丝微观形貌观察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DBDPE胁迫下平菇菌的转录组学解析
    4.1 引言
    4.2 不同浓度DBDPE污染下菌体细胞的全基因表达
        4.2.1 菌体全基因表达
        4.2.2 菌体基因表达模式聚类
    4.3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3.1 低浓度下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3.2 高浓度下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3.3 浓度增加后菌体差异基因功能分类
    4.4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GO富集
        4.4.1 低浓度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GO富集
        4.4.2 高浓度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GO富集
        4.4.3 浓度增加后菌体细胞差异基因GO富集
    4.5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的代谢差异富集
        4.5.1 低浓度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KEGG富集
        4.5.2 高浓度下菌体细胞差异基因KEGG富集
        4.5.3 浓度增加后菌体细胞差异基因KEGG富集
    4.6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的差异基因功能解析
        4.6.1 加入DBDPE后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4.6.2 增大DBDPE浓度后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DBDPE污染胁迫下平菇菌关键功能蛋白组学解析
    5.1 前言
    5.2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的全蛋白表达
        5.2.1 菌体全蛋白表达
        5.2.2 菌体全蛋白表达模式聚类
    5.3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差异蛋白功能分类
    5.4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蛋白表达的代谢差异
    5.5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差异蛋白的蛋白相邻类的聚簇
    5.6 不同浓度DBDPE处理下菌体细胞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5.6.1 分解代谢有关的差异蛋白
        5.6.2 合成代谢有关的差异蛋白
        5.6.3 胁迫响应有关的差异蛋白
        5.6.4 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
        5.6.5 核心蛋白的变化
        5.6.6 运输有关的蛋白
    5.7 转录组和蛋白组联合分析
        5.7.1 差异转录本与差异蛋白全表达比较
        5.7.2 差异转录本与差异蛋白表达模式聚类
        5.7.3 差异转录本与差异蛋白关键蛋白功能解析
        5.7.4 差异转录本与差异蛋白 GO 功能注释
        5.7.5 差异转录本与差异蛋白KEGG功能注释
    5.8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成果
致谢

(4)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蒙古白丽蘑药理活性的研究
    1.2 蒙古白丽蘑化学成分研究
    1.3 蒙古白丽蘑生物学性质
    1.4 蒙古白丽蘑发酵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与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分析
    2.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并与其他9种食用菌营养成分对比研究
    2.2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化学成分分析
    2.3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高密度深层发酵条件优化
    2.4 发酵菌丝体生物学鉴定
    2.5 蒙古白丽蘑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及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不同组分抗肿瘤活性相关机理研究
    3.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3.2 蒙古白丽蘑总蛋白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3.3 蒙古白丽蘑化学提取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3.4 实验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相关机理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4.3 蒙古白丽蘑ET与ED两种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5.1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6.1 实验部分
    6.2 实验结果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
    7.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7.2 蒙古白丽蘑水提液(W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7.3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7.4 实验结果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略缩语表
附录 A 蒙古白丽蘑宏观形态
附录 B 市场常见蘑菇
附录 C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GC-MS离子流图
附录 D(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LC-MS离子流图
附录 D(2)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LC-MS离子流图
附录 E H22荷瘤小鼠
附录 F H22荷瘤小鼠脏腑器官及肿瘤
附录 G(1) 糖尿病模型鼠
附录 G(2) 糖尿病模型鼠
附录 H 深层发酵用菌种及生物反应器类型
作者简介
致谢

(5)平菇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抗衰老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平菇
    1.2 平菇的营养价值
    1.3 食用菌多糖研究
    1.4 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
        1.4.1 免疫活性
        1.4.2 抗肿瘤活性
        1.4.3 抗氧化活性
        1.4.4 抗炎症活性
        1.4.5 抗衰老活性
    1.5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方法
        1.5.1 水提醇沉法
        1.5.2 酸、碱浸提法
        1.5.3 酶解法
        1.5.4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法
        1.5.5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
    1.6 衰老
    1.7 食用菌多糖与抗衰老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主要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方法
        2.3.1 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
        2.3.2 平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
        2.3.2.1 除蛋白:Sevag法
        2.3.2.2 除色素:H2O2 法
        2.3.2.3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2.3.2.4 透析
        2.3.3 苯酚-硫酸法测定平菇多糖含量
        2.3.4 试验动物
        2.3.5 动物分组
        2.3.6 平菇子实体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
        2.3.6.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2.3.6.2 丙二醛(MDA)
        2.3.7 平菇子实体多糖体内抗炎症活性
        2.3.7.1 Trizol法进行脑和肝组织mRNA的提取
        2.3.7.2 mRNA逆转录为c DNA
        2.3.7.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
        2.3.8 平菇子实体多糖体内抗凋亡试验
        2.3.8.1 Western检测脑组织Bax,Caspase-3和Bcl-2 表达
        2.3.8.2 脑和肝组织Bax,和Bcl-2 荧光切片观察
        2.3.9 病理学切片观察
        2.3.10 平菇子实体多糖结构分析
        2.3.10.1 气相色谱(GC)单糖组成测定
        2.3.10.2 多糖样品的FT-IR分析
        2.3.10.3 多糖核磁共振分析
        2.3.11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菇子实体多糖体内抗氧化分析
        3.1.1 脑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3.1.2 脑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3.2 平菇子实体多糖体内抗炎症分析
        3.2.1 PP对脑和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3.2.2 PP对脑和肝脏组织IL-6 mRNA表达的影响
        3.2.3 PP对脑和肝脏组织IL-1βmRNA表达的影响
    3.3 PP对 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抗凋亡分析
        3.3.1 小鼠脑中凋亡蛋白Bax,Caspase-3 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 的表达
        3.3.2 海马中凋亡蛋白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 免疫切片的观察
        3.3.3 肝脏组织中凋亡蛋白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 免疫切片的观察
    3.4 PP对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的病理学影响
        3.4.1 脑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3.4.2 结肠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3.5 平菇子实体多糖结构
        3.5.1 单糖组成
        3.5.2 红外光谱
        3.5.3 PP的核磁共振图谱
4 讨论
    4.1 平菇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4.2 多糖与抗衰老
    4.3 多糖的抗氧化能力
    4.4 平菇子实体多糖的抗炎症功能
    4.5 平菇子实体多糖抗凋亡能力
    4.6 病理学切片分析
    4.7 平菇子实体多糖的结构
5 结论
6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1.1.1 蕈菌概述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1.4 蕈菌发酵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2.1.7 形态学鉴定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供试培养基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样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菌种制作
        6.1.4 液态发酵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6.1.7 单因素试验
        6.1.8 响应面法
        6.1.9 正交试验
        6.1.10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6.2.3 验证试验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培养基制备
        7.1.3 固态发酵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7.1.7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灵菇与杏鲍菇
        1.1.1 白灵菇生物学特征
        1.1.2 杏鲍菇生物学特征
        1.1.3 白灵菇与杏鲍菇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4 白灵菇与杏鲍菇的进化及分类学中研究
    1.2 高通量测序及其在转录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测序中的应用
        1.2.2 高通量RNA测序及其在转录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1.2.3 DNA甲基化在真菌中的研究
    1.3 食用菌中编码关键特征酶基因的研究
        1.3.1 纤维素酶
        1.3.2 漆酶
        1.3.3 多酚氧化酶
        1.3.4 蛋白酶
        1.3.5 同工酶
        1.3.6 果胶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单核菌株的制备
        2.2.2 供试菌株DNA提取
        2.2.3 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
        2.2.4 转座元件的鉴定与注释
        2.2.5 基因预测与注释
        2.2.6 系统基因组学分析
        2.2.7 编码关键性特征酶基因的鉴定
        2.2.8 共线性分析
        2.2.9 胞嘧啶甲基化组测序数据的产出和数据分析
        2.2.10 mRNA序列数据处理
        2.2.11 小RNA(sRNA)序列数据处理
        2.2.12 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白灵菇与杏鲍菇全基因组进化关系比较分析
        3.1.1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基因组序列
        3.1.2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的比较基因组学
    3.2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系统发育及与木材腐烂相关基因的特征比较分析
        3.2.1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的系统发育比较
        3.2.2 白灵菇,杏鲍菇和平菇中木材腐烂相关基因的特征和比较
    3.3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表观基因组进化特征比较分析
        3.3.1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甲基化组学比较
        3.3.2 白灵菇和杏鲍菇中DNA甲基化建立和维持可能的遗传基础
        3.3.3 基因及邻近TE区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
    3.4 白灵菇与杏鲍菇系统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和转录组变化的分析
        3.4.1 分析两种蘑菇中的DNA甲基化景观图谱
        3.4.2 分析两种蘑菇中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
        3.4.3 分析两种蘑菇发育过程中CG甲基化状态与TEs表达的相关性
        3.4.4 分析CG甲基化与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基因浓缩的侧耳属基因组经历了异质的转座子元件动力学,导致属内基因组大小的差异
    4.2 侧耳特异性基因的快速获得和侧耳属复合物基因同源物的重组和/或丢失
    4.3 基于全基因组建立的系统发育树验证白灵菇分类学地位
    4.4 木材腐烂基因的进化揭示了侧耳类群中具有适应性和宿主特异性的潜在候选基因
    4.5 DNMT1/Masc2a 维持 Rd DM 建立的侧耳属 TE 区 DNA 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附录

(8)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1.3 基因组学研究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1.5 转录组学研究
    1.6 苦味物质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作者简介
致谢

(9)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侵染机制与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食用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1.1.1 食用菌病害研究概述
        1.1.2 平菇病害研究概述
    1.2 转录组学在细菌性病害上的应用
        1.2.1 细菌性病害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1.2.2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转录组学研究概况
    1.3 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3.1 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1.3.2 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1.3 培养基配方
    2.2 试验方法
        2.2.1 平菇黄斑病样品采集与病原菌的分离
        2.2.2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3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2.2.4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5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黄斑病样品采集与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2.3.2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
        2.3.3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2.3.4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5 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平菇黄斑病侵染机制的转录组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不同侵染时间平菇子实体样品收集
        3.2.2 样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3.2.3 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3.2.4 转录组学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2.5 GO注释分析
        3.2.6 KEGG代谢通路分析
        3.2.7 qRT-PCR验证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侵染时间平菇子实体形态变化观察
        3.3.2 样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3.3.3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3.3.4 转录组学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结果
        3.3.5 GO注释分析结果
        3.3.6 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3.3.7 qRT-PCR验证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平菇黄斑病的生物防治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试剂
        4.1.3 培养基配方
    4.2 试验方法
        4.2.1 供试样品制备
        4.2.2 不同抑菌物质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测定
        4.2.3 不同抑菌物质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4.2.4 不同浓度醋糟和葡萄酒渣的抑菌能力测定
        4.2.5 醋酸杆菌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4.2.6 醋酸杆菌发酵液在平菇子实体上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抑菌物质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测定结果
        4.3.2 不同抑菌物质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4.3.3 不同浓度醋糟和葡萄酒渣的抑菌能力测定结果
        4.3.4 醋酸杆菌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4.3.5 醋酸杆菌发酵液在平菇子实体上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10)平菇转录调控因子areA、nmrA的克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菌氮源利用的研究现状
    1.2 真菌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1.3 真菌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1.4 AreA转录因子
    1.5 NmrA转录因子
    1.6 酵母双杂交
    1.7 研究依据与意义
    1.8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平菇菌丝对不同氮源的利用能力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菌株
        2.1.1.2 主要试剂
        2.1.1.3 培养基
        2.1.1.4 主要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优先氮源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1.1 铵态氮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1.2 谷氨酸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1.3 谷氨酰胺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 次级氮源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1 硝态氮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2 尿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2.3 精氨酸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2.3 平菇菌丝对不同氮源的利用能力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reA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菌株与质粒
        3.1.1.2 培养基
        3.1.1.3 主要试剂
        3.1.1.4 主要仪器
        3.1.2 试验方法
        3.1.2.1 areA基因的生物学分析
        3.1.2.2 平菇菌丝总RNA的提取
        3.1.2.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3.1.2.4 areA基因的CDS区的扩增
        3.1.2.5 pET22b-areA_(156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1.2.6 AreA_(1566)蛋白的诱导表达
        3.1.2.7 areA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are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1 areA基因的结构预测
        3.2.1.2 AreA蛋白的结构预测
        3.2.1.3 AreA蛋白的同源比对分析
        3.2.1.4 AreA蛋白的互作预测
        3.2.2 areA基因的克隆
        3.2.2.1 平菇菌丝体RNA的提取
        3.2.2.2 areA基因CDS区的扩增
        3.2.3 AreA_(1566)蛋白的原核表达
        3.2.3.1 pET22b-areA_(1566) 表达载体的构建
        3.2.3.2 AreA_(1566)蛋白的诱导表达
        3.2.4 areA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mrA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nmr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2 nmrA基因的克隆
        4.2.2.1 nmrA056基因的克隆
        4.2.2.2 nmrA060基因的克隆
        4.2.3 NmrA蛋白的原核表达
        4.2.3.1 NmrA056蛋白的原核表达
        4.2.3.2 NmrA060蛋白的原核表达
        4.2.4 nmrA060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reA与 NmrA蛋白的互作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菌株与质粒
        5.1.1.2 培养基
        5.1.1.3 主要试剂
        5.1.1.4 主要仪器
        5.1.2 试验方法
        5.1.2.1 诱饵载体与文库载体的构建
        5.1.2.2 酵母的快速转化
        5.1.2.3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5.1.2.4 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检测
        5.1.2.5 诱饵载体的毒性检测
        5.1.2.6 Mating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诱饵载体的构建
        5.2.1.1 areA_(1566) 基因诱饵载体pGBKT7-areA_(1566) 的构建
        5.2.1.2 nmrA056 基因诱饵载体pGBKT7-nmr056 的构建
        5.2.1.3 nmrA060 基因诱饵载体pGBKT7-nmr060 的构建
        5.2.2 文库载体的构建
        5.2.2.1 areA_(1566) 基因文库载体pGADT7-areA_(1566) 的构建
        5.2.2.2 nmrA056 基因文库载体pGADT7-nmrA056 的构建
        5.2.2.3 nmrA060 基因文库载体pGADT7-nmrA060 的构建
        5.2.3 酵母共转
        5.2.3.1 文库载体转化Y817菌株
        5.2.3.2 诱饵载体转化AH109菌株
        5.2.4 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检测
        5.2.5 互作验证
        5.2.5.1 AreA_(1566)与NmrA056 互作验证
        5.2.5.2 AreA_(1566)与NmrA060 互作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reA和 nmrA056 过表达和反义沉默突变菌株的构建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1.1 菌株与质粒
        6.1.1.2 培养基
        6.1.1.3 主要试剂
        6.1.1.4 主要仪器
        6.1.2 试验方法
        6.1.2.1 pTHG1300-areA~+与pTHG1300-areA_(1566)~-载体的构建
        6.1.2.2 pTHG1300-nmrA056+与pTHG1300-nmrA056~-载体的构建
        6.1.2.3 真菌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6.1.2.4 菌株的活化
        6.1.2.5 农杆菌的毒性诱导及其与受体的共培养
        6.1.2.6 转化子的筛选
        6.1.2.7 转化子的鉴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pTHG1300-areA~+与pTHG1300-areA_(1566)~-载体的构建
        6.2.1.1 pTH1300-areA~+与pTH1300-areA_(1566)~-载体的构建
        6.2.1.2 pTHG1300-areA~+与pTHG1300-areA_(1566)~-载体的构建
        6.2.2 pTHG1300-nmrA056+与pTHG1300-nmrA056~-载体的构建
        6.2.2.1 pTHG1300-nmrA056+载体的构建
        6.2.2.2 pTHG1300-nmrA056~-载体的构建
        6.2.3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6.2.3.1 areA基因过表达和反义沉默载体转化农杆菌
        6.2.3.2 nmrA056基因过表达和反义沉默载体转化农杆菌
        6.2.4 农杆菌介导重组质粒转化平菇
        6.2.4.1 拟转化子的筛选
        6.2.4.2 拟转化子的PCR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氧化氮调控能量代谢缓解糙皮侧耳热胁迫损伤的研究[D]. 侯潞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D]. 刘利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十溴二苯乙烷污染胁迫下白腐真菌的生理响应与分子机制[D]. 陈杨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王晓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5]平菇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抗衰老活性分析[D]. 赖强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6]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7]白灵菇与杏鲍菇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的进化分析[D]. 温嘉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平菇黄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侵染机制与生物防治研究[D]. 赵慧.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平菇转录调控因子areA、nmrA的克隆与分析[D]. 马浩佳.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平菇D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