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的类 Henon 吸引子

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的类 Henon 吸引子

一、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类Henon吸引子(论文文献综述)

许素娜[1](2019)在《混沌背景下的弱信号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弱信号不仅是指幅度非常小的信号,也指存在于噪声背景下的信号。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应用范畴遍及通信、雷达、磁学、振动测量、医学等研究领域。在实际的工程应用领域中,因环境比较复杂且噪声的形式多种多样,这时传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就会失效,于是当务之急是寻找一些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根据混沌理论可知,混沌系统具有对微弱信号十分敏感且对噪声免疫的特点,使其在信号检测时具有很大的优势,于是利用Duffing振子系统对微弱信号进行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为:(1)介绍了混沌的几个定义及混沌的基本特征。对几种经典的混沌系统展开介绍,同时给出仿真实验图,在这几种经典的混沌系统中,选择Duffing振子系统对微弱信号进行检测。对混沌系统状态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在这几种判定方法中选择Lyapunov指数作为混沌判据。(2)对Duffing振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检测原理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了待测信号频率和高斯白噪声对Duffing振子系统的影响。单个Duffing振子系统在检测频率未知的待测信号时可能会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两种改进方法,一是在构建Duffing振子阵列时对振子的参数进行改进;二是给出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频谱式Duffing振子检测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可知所提的两种改进方法都能完成对微弱信号的频率检测,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3)提出检测微弱信号幅度和初相位的改进方法,并用粒子群算法对Wolf方法进行优化。利用本文所提的改进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幅值检测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改进方法在检测精度上优于传统幅值检测方法。该论文有图73幅,表3个,参考文献81篇。

张志颖[2](2017)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简称BEC)是一类涉及物理学诸多领域的普遍物理现象。1924年在玻色的启发下,爱因斯坦预言了当温度足够低时服从玻色统计的理想中性原子气体将发生凝聚现象。由于实现BEC的条件非常苛刻,直至1995年,人们才通过激光冷却、静磁阱与蒸发冷却等技术实现了近理想气体碱金属原子的BEC。BEC是由上万乃至上百万原子构成的宏观量子系统,它的原子完全失去了孤立粒子的特征。BEC将量子现象带到宏观尺度,其物质波可由单一的宏观波函数来描述。随着BEC在实验中的实现,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利用激光的相干叠加形成的光学晶格也为人们便利而又精确操纵BEC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在BEC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光学晶格与BEC的结合为我们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BEC是一个研究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宏观系统,它在原子钟、原子激光、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作为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混沌在BEC中的存在已经得到证实。鉴于这种凝聚物质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混沌对BEC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利用和操控BEC,对BEC系统的混沌产生、控制及同步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该研究对凝聚体的合理利用以及新材料的研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Gross-Pitaevskii(G-P)理论形式的弱相互作用玻色理论,以原子的Hartree-Fock平均场理论框架下的G-P方程为主要模型,主要对装载在运动光学晶格中具有阻尼效应的BEC系统的混沌特性、混沌控制和混沌同步问题进行研究。另外,对一维斜光学晶格BEC系统的混沌行为、混沌控制及混沌同步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非线性系统中混沌理论、混沌控制、混沌同步研究的发展历史。对本论文的研究BEC系统及其性质、BEC中的混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2.主要研究了运动光学晶格中原子间呈相互吸引作用的BEC原子的稳定性和空间混沌行为。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得出系统的混沌区域的参数范围。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一定参数条件下系统随不同参数变化时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yapunov exponent)图、分岔图、混沌吸引子、时间序列及功率谱,进一步阐明了运动光学晶格BEC的混沌特征。3.提出了实现BEC系统混沌控制的四种方法,即常数偏移法、周期驱动力法、小波函数控制法和线性反馈法。通过数值模拟分别计算利用上述四种方法时的最大Lyapunov指数随控制参数变化图和分岔图。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可知,只有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负值时,系统才会处于稳定态。并给出控制参数取不同值时的周期轨道所对应的相空间吸引子图和时间序列图,从而用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两个BEC系统的混沌同步或反同步。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线性稳定性理论及Routh-Hurwitz判据,理论分析了正弦耦合、线性耦合、双曲正弦耦合和激活控制法实现BEC系统的混沌同步或反同步演化过程,并得到能实现混沌同步的各种耦合参数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证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混沌同步时间和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实现运动光学晶格BEC系统的混沌同步和反同步提供几种有效的方法。5.对一维斜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由吸引子图和时间序列图说明此系统具有的混沌特征。讨论倾斜因子、光学晶格振幅及初始条件对此光学系统的混沌运动的影响,并分析了采用常数偏移法实现混沌控制的效果,从而找到实现系统混沌控制的可行性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找到新的方向。

邓涯双[3](2015)在《非平稳混沌序列密码的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非线性乱源是序列密码体制建设的关键。混沌动力学特性与密码设计准则的一致性使得混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构造序列密码所需要的非线性乱源。然而,在计算机等有限精度器件上实现的混沌系统(常被称为数字混沌系统)所呈现出的动力学退化行为会对基于数字混沌系统的密码体制构成极大安全威胁,由此成为阻碍混沌密码实用化进程的一大屏障。为此,寻求解决数字混沌系统动力学退化的方法,构造有限状态空间上的混沌系统,是混沌密码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已有克服数字混沌系统动力学退化的办法多侧重于对系统某些统计特性的改善,无法产生具有密码学期望动力学性能的混沌输出。有限状态空间上已构造的混沌模型大都没有考虑在实际混沌保密应用中的实现问题。此外,混沌系统的输出常会携带系统特征,使得攻击者可根据获取的轨道信息对混沌系统进行有效攻击,进而对所构造的混沌密码体制构成安全威胁。为此,研究克服上述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对混沌序列密码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有限状态空间上已有混沌模型存在的问题,本文借鉴基于追踪控制的混沌反控制思想,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脉冲同步控制机制和时间滑动窗的补偿控制机制,建立一种双向耦合的混杂混沌系统模型。采用相空间重构的方法,将混杂模型中数字系统的相空间拓扑等价地拓展为无限维度量空间,论证了其在Devaney意义下的混沌性。最后,对混杂混沌系统模型进行了前端仿真、设计和验证。针对基于固定参数混沌的密码体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文构造了一种Devaney意义下的变参数混沌系统,该系统中控制参数在离散的参数集中随机性地跳变,参数的变换可视作有限群上的一种随机游走。变参数混沌系统的输出序列具有非平稳统计特性,由此使得基于变参数混沌系统的序列密码体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针对数字混沌系统动力学退化现有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首次借鉴混沌反控制的思想来解决数字混沌系统的动力学退化:根据微分中值定理和状态反馈控制技术,提出一种变参数控制方法,实现了数字混沌系统的混沌化,并使其输出具有密码学期望的动力学性能。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随机性的伪随机数发生器;借鉴基于外反馈的混沌反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混合控制方法,实现了数字混沌系统的混沌化,并使其输出具有密码学期望的动力学性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数字混沌系统和模拟混沌系统的互补性,构建了变参数混杂混沌系统,论证了系统的混沌性和在噪声环境下的同步鲁棒性。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非平稳混沌序列密码模型——变参数混杂混沌序列密码,并在Cadence和FPGA上完成了其前端混合仿真。变参数混杂混沌系统的输出序列具有的非平稳性统计特性以及密码体制输出密钥序列具有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使得变参数混杂混沌序列密码模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上述研究的开展对混沌序列密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林朝晖[4](2011)在《基于混沌与数字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作为多媒体数据的直观形式,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当今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计算机的日益强大的处理功能,对涉及个人隐私和秘密数据的数字图像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针对图像的加密算法应运而生并且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加密算法在安全性上也不断提高和加强。目前针对图像加密的算法主要是图像置乱和像素替换。图像置乱是在不改变像素值本身的情况下,对图像像素的位置进行改变,达到加密的目的;而像素替换是采用一种可逆计算机制,对像素本身进行改变,以实现加密。早期图像加密算法是采用其中的一种,后来演变成结合此两种算法实现。随着混沌理论的发展和数字变换的引入,图像加密算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首先利用当前研究热点——忆阻器的相关理论,结合蔡氏电路系统,分析了带有忆阻器的蔡氏电路的混沌系统。忆阻器是被誉为继电阻、电容、电感之后的第四个基本电子元件,是具有记忆性能的电阻器,表现出能够根据流过它的电荷大小而改变电阻值的特性。蔡氏电路能够表现出混沌特性,忆阻器在替换蔡氏二极管后,新的蔡氏电路同样具有混沌特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电路性能优越性。基于此混沌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图像加密算法,结合了图像置乱和像素置换的算法,此两种算法均基于混沌序列实现。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抵抗密钥穷举攻击,直方图统计分析,相邻像素相关性统计分析,熵值分析,几何攻击等多种攻击。另外,随着分数阶微分理论的普遍发展,混沌微分动力学系统以及数字变换理论也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分数阶混沌系统和分数阶数字变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应用于多媒体信息安全。本文从分数阶微分的特性出发,结合当前常见的混沌系统,仿真实现了分数阶混沌系统及其混沌吸引子,并基于分数阶变换理论和分数阶混沌置乱算法,设计了一种分数阶次的图像加密算法,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本算法在统计分析,明文敏感性,均值误差和峰值信噪比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赵琳[5](2011)在《超混沌同步及其在语音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沌广泛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混沌信号具有遍历性、非周期、连续宽带频谱、类噪声的特性,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混沌同步的实现为混沌保密通信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混沌同步及其应用研究成为当代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超混沌系统,研究在给定参数时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并设计该系统的电子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验证该系统的超混沌行为,其良好的超混沌特性,如两个正的Lyapunov指数、连续宽频谱、对初值敏感依赖等为保密通信应用奠定基础。另外,本文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采用基于反馈及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超混沌系统同步控制,经过理论证明和数值仿真实验证实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其中,基于状态变量反馈方法的混沌同步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混沌同步,可以有效解决混沌系统中存在参数扰动与外部干扰的同步问题。最后,将同步的超混沌系统应用于保密通信中,在传统混沌掩盖方法上加以改进,分别实现了语音信号的加密传输及精确解密。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保密方案增强了通信的保密性和抗破译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孙光辉[6](2010)在《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及同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沌作为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一种特有运动形式,在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其表现出的内随机、宽频谱以及对初值敏感等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对信息的加密。分数阶混沌系统作为整数阶混沌系统的自然推广,不仅广泛存在于电磁场等诸多物理领域,而且由于其动力学特性和系统阶次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历史记忆效果等特性,动力学特性相对于整数阶系统来说更为复杂,在混沌保密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分数阶混沌系统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一类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和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在保密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首先,针对分数阶系统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其数值计算方法。基于分数阶积分算子的频域响应,文中分析了分数阶微分方程时频转换近似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并通过对分数阶Chen系统的仿真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同时考虑到分数阶混沌系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文中在开始部分综述了混沌的一些基本概念、混沌控制和同步的一些常用方法,以及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性质、稳定性和数值计算方法。在综述过程中,尽量将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方法和整数阶混沌系统形成对比,为后续章节提供必要的研究背景。其次,作为混沌保密通信的基础,针对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产生,提出了两种分数阶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产生方案。一种是采用光滑的正弦函数代替传统Chua电路中的分段线性函数而实现的;另一种是基于切换系统的多涡卷混沌吸引子产生方案。此外,基于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和Lyapunov指数集,文中还详细分析了能够产生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最低分数阶系统阶次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验证了两种方法在产生分数阶多涡卷混沌吸引子方面的有效性。再次,关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文中提出了两种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方案。第一种方案作为PIλDμ控制的改进型,具有两个可调参数,且结构简单,设计方便。然而当应用该方法控制分数阶多涡卷混沌系统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控制多涡卷系统至任意期望的平衡点。为了克服该缺点,文中提出了另一种扩维控制的方法。通过从原系统变量中引入一个或多个新变量,再与原系统形成一个新的扩维系统。在扩维系统形成过程中保证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平衡点及其邻域内的动态特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扩维后的系统至特定平衡态,从而实现控制原系统至其自身平衡点的目的。最后通过对分数阶Lü系统和分数阶多涡卷混沌系统的仿真验证了两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对于含有未知参数的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问题,提出了两种同步方法,一种是自适应同步方案,另一种是基于分数阶扩展Kalman滤波的同步方案。作为保密通信的理论基础,文中对于上述两种方法的研究重点则是关于未知参数的辨识问题,并研究了整数阶混沌同步方法在分数阶系统方面的推广,从而为混沌参数调制保密通信方案的应用奠定基础。第一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整数阶混沌系统以及任意阶次小于1的分数阶混沌系统,依据所提出的参数更新率和控制律,该方法能够实现不同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异结构同步。基于分数阶扩展Kalman滤波的同步方案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观测器设计问题,该同步化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在噪声干扰下无偏地估计出响应系统的状态和未知参数。关于未知参数的辨识,研究表明采用上述的两种同步化方法,当未知参数系数矩阵的列向量在同步流形上线性无关时,不仅能够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而且能够成功地辨识出未知参数。最后通过对典型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参数调制混沌保密通信方案。基于前面章节提出的分数阶扩展Kalman滤波器,该方案能够克服传统混沌掩盖保密性不高的缺点。在含有通道噪声和过程噪声时,采用文中提出的基于分数阶Kalman滤波的参数调制方案,加之在接收端的合理处理,能够有效地实现二进制数字信息的保密传输。通过对分数阶Chen系统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邰旭升[7](2010)在《Henon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前两章介绍了混沌的起源发展与混沌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混沌定义,混沌特征量、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定义及其主要方法。第三章研究了HENON系统的吸引子、分岔、李雅普诺夫指数等基本特征量,并通过MATLAB作出了效果图。第四章是对HENON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首先运用OGY方法对HENON混沌进行控制,其次研究了HENON混沌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与同步,首先以不确定差分方程为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参数通过折息法在线辨识得到的控制算法,其次采用带有终端滑模等式约束的预测控制算法,最后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HENON混沌进行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第五章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陈旭[8](2010)在《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离散系统的反馈混沌化与控制问题。混沌控制和反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有几种不同的目标,包括混沌化一个离散系统,超混沌化一个离散系统,增强混沌,抑制或消除混沌等。Lyapunov指数是混沌系统的重要的特征量,可以用于判定混沌的存在性和强弱。解决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将Lyapunov指数配置为不同的符号和数值。这方面的结果比较少,其中Chen-Lai算法具有代表性。Chen-Lai算法的主要结果是将受控系统的Lyapunov指数全部配置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Chen-Lai算法等在一定的程度上成功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然而Chen-Lai算法等的结果与目前学术界所接受的关于利用Lyapunov指数判定混沌存在性的判据并不完全吻合,在实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和强弱的Lyapunov指数判据出发,在Chen-Lai算法等的基础上和启发下,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的基本问题。本文的几个结果可以用于达到不同的控制目标。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进行了一种扩展,用于离散系统混沌化: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仅配置一个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而其他Lyapunov指数均不为零。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混沌判据完全吻合。该算法可以使得一个非混沌的离散系统混沌化,也可以加强某离散系统中的混沌。2、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进行了另一种扩展,用于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配置两个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而其他Lyapunov指数均不为零。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超混沌判据完全吻合。将离散系统反馈混沌化问题统一为一个问题:配置若干个Lyapunov指数为正。所得到的结果还可以自然地演变成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3、提出配置离散系统的若干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的一种算法。这个结果与Lyapunov指数混沌判据和超混沌判据完全吻合。算法所引入的反馈增益更小。通过引入指定形式的反馈,将受控离散系统的若干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配置为大于一个给定的正常数c,包括仅配置一个、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分别将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做了3种不同程度的改进。4、提出增强和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的一种算法。研究离散系统的Lyapunov指数与不动点处的Jacobi矩阵元素的关系。建立一些特征值条件,用于估计离散系统中Lyapunov指数的符号和数值。基于新建立的特征值条件,通过引入指定的非对角形式的反馈,调整受控系统雅可比矩阵的元素,使Lyapunov指数增大或者减小。这个结果可以用于增强和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5、提出可以精确配置离散系统所有Lyapunov指数的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灵活配置Lyapunov指数的符号和数值。因此该算法也可以用于加强和减弱离散系统中的混沌。所提出的几种算法均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证明和仿真例子。仿真结果表明了这些算法都是有效的。

钱恭斌[9](2009)在《混沌保密通信及混沌控制的若干新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混沌理论在保密通信领域和混沌控制中的几个新的算法,这几个算法是混沌理论在图像加密方法、通信调制技术和控制技术三个方面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混沌理论和应用发展的历史,概要介绍了混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总结了混沌系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通向混沌的道路,列举了现在较为公认的几种混沌的定义,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混沌系统如Logistic映射、Henon映射、Lorenz系统、Rossler系统和Chen系统模型等,这些基本理论和模型是混沌系统应用的基础。第三章主要讨论混沌在保密通信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混沌在数据加密中的应用、把混沌信号作为载波对它进行调制的各种混沌通信技术和混沌同步技术等研究的现状。第四章在分析DES算法特点和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蔡氏电路和DES算法的图像加密方法和一种DES和Arnold变换相结合的图像加密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第五章主要讨论混沌载波通信系统应用技术,在混沌掩盖技术、CSK、DCSK、FM-DCSK和QSCK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混沌键控的传输速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进制混沌键控方法并给出了性能仿真结果。第六章首先分析了混沌的OGY控制方法、混沌系统的反馈控制以及混沌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等经典的混沌控制理论,在这些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善混沌信号间的空间关联性(两混沌信号间的互相关性)的控制策略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在于:1.提出了基于蔡氏电路和DES算法的图像加密方法和一种DES和Arnold变换相结合的图像加密方法,分析表明这两种方法打破了DES的轮结构有助于消除可能的“陷门”,算法抗穷举密钥搜索攻击、抗选择明文攻击和抗统计分析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进制混沌键控方法-SSCSK,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四进制SSCSK的误比特率与DCSK的误比特率相接近,但是四进制SSCSK相对DCSK信息传输速率得到提高,因而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善混沌信号间的空间关联性的控制策略。从混沌信号的统计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本控制策略对Henon系统、四阶Chua’s电路及其他系统如Lorenz系统,Colpitcs振荡电路等典型混沌系统的控制都有效,这对于混沌控制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菊芳[10](2009)在《基于电子系统的混沌同步与控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针对离散混沌系统和延迟混沌系统的特点,设计并构建了离散混沌电路和延迟混沌电路,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分别实现了离散混沌电路和延迟混沌电路的同步和控制。首先,介绍了离散混沌电路的设计方法,利用脉冲驱动法实现了二维离散混沌和超混沌电路的同步;其次,分别将OGY法、变量脉冲反馈法和延迟反馈法用于控制离散混沌电路,均得到多个稳定的周期轨道。第三,介绍了延迟混沌电路的设计方法,并分别利用线性反馈法、参数扰动法实现了延迟混沌电路的精确同步,利用线性变换的原理实现了二阶延迟混沌电路的广义同步;最后,利用相空间压缩法和正比于系统变量的周期脉冲扰动法实现了对Logistic延迟混沌电路的控制,利用线性反馈法实现了对二阶延迟混沌电路的控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我们所采用的同步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类Henon吸引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类Henon吸引子(论文提纲范文)

(1)混沌背景下的弱信号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混沌理论
    2.1 混沌定义
    2.2 混沌的特征
    2.3 五种经典的混沌动力系统
    2.4 混沌状态判定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Duffing振子系统检测方法
    3.1 Duffing振子特性分析
    3.2 Duffing振子检测原理
    3.3 待测信号频率对Duffing系统的影响
    3.4 高斯白噪声对Duffing振子的影响
    3.5 临界阈值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Duffing振子的微弱信号频率检测
    4.1 改进型Duffing振子微弱信号频率估计
    4.2 Duffing振子阵列对微弱信号的频率估计
    4.3 两种方法实验结果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微弱信号幅值和相位的检测
    5.1 幅值和相位检测原理
    5.2 粒子群算法
    5.3 仿真实验
    5.4 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特征与研究现状
    1.2 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
    1.3 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控制
    1.4 非线性系统的混沌同步
    1.5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BEC)
    1.6 BEC系统中混沌研究的现状
    1.7 BEC系统中混沌研究的意义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运动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特性
    2.1 引言
    2.2 运动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3 运动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控制
    3.1 引言
    3.2 常数偏移法实现BEC系统混沌控制
    3.3 周期驱动力法实现BEC系统混沌控制
    3.4 小波函数控制法实现BEC系统混沌控制
    3.5 线性反馈法实现BEC系统混沌控制
        3.5.1 线性反馈混沌控制方案
        3.5.2 混沌控制对系统参数的敏感性
        3.5.3 控制项参数对混沌控制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同步与反同步
    4.1 引言
    4.2 双向正弦耦合BEC系统的同步
        4.2.1 正弦耦合BEC系统混沌同步理论分析
        4.2.2 混沌同步数值模拟分析
    4.3 双向线性耦合BEC系统的同步
        4.3.1 线性耦合BEC系统混沌同步理论分析
        4.3.2 混沌同步数值模拟分析
    4.4 单向双曲正弦耦合BEC系统的同步
        4.4.1 双曲正弦耦合BEC系统混沌同步理论分析
        4.4.2 混沌同步数值模拟分析
    4.5 激活控制法实现BEC系统混沌反同步与同步
        4.5.1 激活控制BEC系统混沌反同步理论分析
        4.5.2 混沌反同步数值模拟分析
        4.5.3 激活控制BEC系统混沌同步理论分析
        4.5.4 混沌同步数值模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维斜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及混沌控制
    5.1 斜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5.2 斜光学晶格中BEC系统的混沌控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主持的研究项目

(3)非平稳混沌序列密码的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及章节安排
2. 有限状态空间上混沌模型的构造及实现
    2.1 引言
    2.2 混杂混沌系统模型
    2.3 混杂混沌系统的电路设计
    2.4 数值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变参数混沌系统
    3.1 引言
    3.2 变参数LOGISTIC映射
    3.3 动力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数字混沌系统的变参数控制方法
    4.1 引言
    4.2 变参数控制方法
    4.3 数值分析
    4.4 基于受控LOGISTIC映射的伪随机数发生器
    4.5 本章小结
5. 数字混沌系统的混合控制方法
    5.1 引言
    5.2 复杂度可控的混合控制方法
    5.3 数值分析
    5.4 基于受控LOGISTIC映射的PRNG
    5.5 本章小结
6. 变参数混杂混沌序列密码算法
    6.1 引言
    6.2 变参数混杂混沌源
    6.3 基于变参数混杂混沌源的序列密码
    6.4 变参数混杂混沌序列密码的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4)基于混沌与数字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混沌理论概述
    2.1 混沌的起源
    2.2 混沌的定义
        2.2.1 Li-Yorke的混沌定义
        2.2.2 Melnikov的混沌定义
        2.2.3 Devaney的混沌定义
    2.3 混沌的特征及判别
        2.3.1 混沌的特征
        2.3.2 混沌的判别
    2.4 几种典型的混沌系统
    2.5 混沌系统的应用领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忆阻器蔡氏电路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
    3.1 忆阻器简介
    3.2 图像加密算法问题
    3.3 忆阻器蔡氏电路混沌系统
        3.3.1 蔡氏电路简介
        3.3.2 蔡氏混沌电路
        3.3.3 忆阻器蔡氏混沌电路
    3.4 加密算法
    3.5 实验结果分析
        3.5.1 密钥空间分析
        3.5.2 密钥敏感性分析
        3.5.3 统计分析
        3.5.4 熵值分析
        3.5.5 抗几何攻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分数阶混沌和数字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
    4.1 分数阶混沌介绍
        4.1.1 分数阶微积分概念
        4.1.2 典型分数阶混沌系统
    4.2 分数阶图像变换
        4.2.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4.2.2 分数阶余弦变换
        4.2.3 分数阶正弦变换
    4.3 基于分数阶混沌与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
        4.3.1 加密算法
        4.3.2 解密算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内容不可见性
        4.4.2 安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超混沌同步及其在语音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沌同步研究现状
        1.2.2 混沌保密通信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混沌的基本理论
    2.1 混沌概述
        2.1.1 混沌定义
        2.1.2 混沌的基本特征
        2.1.3 典型的混沌系统
    2.2 混沌同步概述
        2.2.1 混沌同步定义
        2.2.2 混沌同步的基本方法
        2.2.3 混沌同步的判定方法
    2.3 混沌保密通信概述
        2.3.1 混沌保密通信理论
        2.3.2 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的基本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四维超混沌系统分析
    3.1 一个新的四维超混沌系统
        3.1.1 超混沌系统模型及典型混沌吸引子
        3.1.2 时域波形及功率谱分析
    3.2 超混沌系统的电路设计及仿真
    3.3 超混沌系统基本动力学特性
        3.3.1 耗散性与吸引子存在性
        3.3.2 系统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3.3.3 Lyapunov指数与Lyapunov维数
        3.3.4 Poincare截面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
    4.1 基于反馈的超混沌同步
        4.1.1 基于状态变量反馈的混沌同步原理
        4.1.2 基于线性反馈方法的超混沌系统同步及电路实验研究
        4.1.3 基于非线性反馈方法的超混沌系统同步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混沌系统分析及同步
        4.2.1 神经网络概述
        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混沌系统时间序列预测
        4.2.3 神经网络同步控制器设计
        4.2.4 超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同步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混沌同步在语音保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5.1 保密通信原理
    5.2 基于混沌同步的语音保密通信方案设计与实现
        5.2.1 传统保密通信方案仿真实验
        5.2.2 改进保密通信方案仿真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6)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及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混沌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
    1.3 混沌特性及通向混沌的道路
        1.3.1 混沌定义
        1.3.2 混沌特性
        1.3.3 通向混沌道路
    1.4 整数阶混沌控制概述
        1.4.1 OGY控制方法及其改进算法
        1.4.2 反馈法控制混沌
        1.4.3 传输和迁移法控制混沌
        1.4.4 自适应控制混沌
        1.4.5 混沌控制的其它方法
    1.5 整数阶混沌同步概述
        1.5.1 混沌同步分类
        1.5.2 P-C混沌同步法
        1.5.3 基于观测器的混沌同步
        1.5.4 不同阶次或结构的混沌同步
    1.6 分数阶混沌及其控制同步发展状况
        1.6.1 整数阶控制和同步方法的推广
        1.6.2 分数阶控制和同步化方法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础
    2.1 引言
    2.2 分数阶微积分定义
        2.2.1 Grünwald-Letnikov定义
        2.2.2 Riemann-Liouville定义
        2.2.3 Caputo定义
    2.3 分数阶微分性质
    2.4 分数阶微积分的积分变换
        2.4.1 Laplace变换
        2.4.2 Fourier变换
    2.5 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稳定性
    2.6 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
        2.6.1 预估-校正算法
        2.6.2 分数阶算子的时频转换算法
    2.7 时频转换算法的局限性分析
    2.8 分数阶微积分的电路实现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数阶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产生
    3.1 引言
    3.2 基于正弦函数的分数阶多涡卷混沌吸引子
        3.2.1 正弦函数多涡卷吸引子
        3.2.2 分数阶多涡卷吸引子
    3.3 基于切换控制的分数阶多涡卷混沌吸引子
        3.3.1 切换控制的基本概念
        3.3.2 分数阶切换系统及平衡点分析
        3.3.3 切换信号的选取
        3.3.4 系统参数对混沌吸引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
    4.1 引言
    4.2 基于分数阶系统稳定性的闭环控制器
        4.2.1 控制器原理
        4.2.2 分数阶Lü系统的闭环控制
        4.2.3 分数阶多涡卷混沌系统的闭环控制
    4.3 分数阶系统的扩维控制
        4.3.1 控制器原理
        4.3.2 分数阶多涡卷混沌系统的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适应混沌同步及参数辨识
    5.1 引言
    5.2 含有未知参数的异结构同步
        5.2.1 异结构同步原理
        5.2.2 分数阶系统的异结构同步
    5.3 自适应异结构同步及参数辨识
        5.3.1 自适应异结构同步原理
        5.3.2 分数阶系统的自适应异结构同步
    5.4 未知参数辨识效果分析
    5.5 仿真实例
        5.5.1 Chen系统和Duffing振子的异结构同步
        5.5.2 分数阶Liu系统和分数阶Duffing振子的异结构同步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Kalman滤波的混沌同步及参数辨识
    6.1 引言
    6.2 扩展分数阶Kalman滤波器的原理
        6.2.1 分数阶扩展Kalman滤波
        6.2.2 近似计算处理及其理解
    6.3 基于扩展分数阶Kalman滤波的混沌同步
    6.4 基于扩展分数阶Kalman滤波的参数辨识
    6.5 仿真实例
        6.5.1 分数阶混沌仅含一个未知参数
        6.5.2 分数阶混沌含多个未知参数
        6.5.3 同步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分数阶混沌保密通信及其它应用展望
    7.1 引言
    7.2 分数阶系统的优势
    7.3 基于混沌掩盖的保密通信方案
        7.3.1 混沌掩盖
        7.3.2 基于扩展分数阶Kalman滤波的混沌掩盖及仿真研究
    7.4 基于参数调制的混沌保密通信
        7.4.1 保密通信方案描述
        7.4.2 数值仿真实例
    7.5 应用前景展望
        7.5.1 分数阶混沌系统在图像工程中的应用
        7.5.2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其它应用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7)Henon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混沌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2 混沌研究的意义
        1.2.1 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与方法论
        1.2.2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安排
2 混沌与混沌控制、同步的基本理论
    2.1 混沌的基本理论
        2.1.1 混沌的定义
        2.1.2 混沌的主要特征
        2.1.3 混沌的分类
        2.1.4 混沌运动的识别方法
    2.2 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基本理论
        2.2.1 混沌控制的定义与目标
        2.2.2 混沌控制的方法
    2.3 混沌同步的基本理论
        2.3.1 混沌同步的定义
        2.3.2 混沌同步的类型
        2.3.3 混沌同步的一般判别
        2.3.4 混沌同步的方法
3 Henon混沌系统
    3.1 引言
    3.2 Henon混沌系统的基本性质
        3.2.1 Henon系统的吸引子
        3.2.2 Henon系统的吸引盆
        3.2.3 Henon系统的分岔
        3.2.4 Henon系统的Lyapunov指数
4 Henon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
    4.1 用OGY方法控制Henon混沌
    4.2 Henon混沌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法控制
        4.2.1 算法
        4.2.2 仿真
        4.2.3 同步
    4.3 Henon混沌系统的滑模预测控制方法控制
        4.3.1 算法
        4.3.2 数值仿真
    4.4 Henon混沌广义预测控制
        4.4.1 算法
        4.4.2 仿真
        4.4.3 自同步
        4.4.4 异结构混沌同步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8)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混沌学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动力系统
    2.3 混沌的定义与特征
        2.3.1 混沌运动的定义
        2.3.2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2.4 通向混沌的道路
    2.5 混沌吸引子的周期轨道理论
        2.5.1 混沌吸引子的一个定性模型
        2.5.2 混沌吸引子存在定理
    2.6 混沌的刻画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离散动力系统混沌化与控制的理论与问题
    3.1 引言
    3.2 离散动力系统的混沌化与控制方法及分类
    3.3 离散动力系统中混沌的判定
        3.3.1 直接或者间接根据定义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
        3.3.2 通过证明两个系统等价来判定离散系统混沌存在性
        3.3.3 基于Lyapunov指数的离散混沌判定方法
    3.4 离散动力系统混沌化的两种算法
        3.4.1 Chen-Lai算法
        3.4.2 Wang-Chen算法
        3.4.3 Chen-Lai算法Wang-Chen算法的比较及问题的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置若干个正的Lyapunov指数
    4.1 引言
    4.2 离散系统混沌化:配置一个Lyapunov指数为正
    4.3 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配置两个或更多个Lyapunov指数为正
    4.4 使得系统轨道全局有界的方法
    4.5 混沌存在的验证:Devaney意义下的混沌
    4.6 线性反馈混沌化的例子
    4.7 微扰反馈混沌化稳定系统的例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种改进的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
    5.1 引言
    5.2 离散系统混沌化:配置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正
    5.3 离散系统超混沌化:配置两个或更多个最大的Lyapunov指数为正
    5.4 使得系统轨道全局有界的方法
    5.5 对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5.1 Chen-Lai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5.2 Wang-Chen算法的第一种改进
    5.6 几种混沌化算法的仿真结果
        5.6.1 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的仿真结果
        5.6.2 改进的Chen-Lai算法和Wang-Chen算法以及仿真结果
        5.6.3 仅配置一个和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的Chen-Lai算法的仿真结果
        5.6.4 只配置一个和两个最大Lyapunov指数的Wang-Chen算法的仿真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抑制或增强离散系统中的混沌
    6.1 引言
    6.2 判定离散系统Lyapunov指数符号的特征值条件
        6.2.1 Marotto定理及不满足该定理的例子
        6.2.2 判定离散系统Lyapunov指数符号的特征值条件
    6.3 增强或抑制离散系统中的混沌
        6.3.1 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的估计
        6.3.2 非对角型反馈
        6.3.3 仿真算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精确配置离散系统的所有Lyapunov指数
    7.1 引言
    7.2 Lai-Chen算法
    7.3 将Lyapunov指数配置为一组任意给定的常数
    7.4 系统轨道的全局有界性
    7.5 例子与仿真结果
    7.6 结论
总结与展望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二.未来研究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混沌保密通信及混沌控制的若干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混沌的应用基础
    2.1 混沌研究的起源
    2.2 混沌系统的特征
    2.3 通向混沌的道路
    2.4 混沌的定义
        2.4.1 Li-Yorke的混沌定
        2.4.2 Melnikov的混沌定义
        2.4.3 Devaney的混沌定义
    2.5 几种基本的混沌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沌在保密通信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3.1 引言
    3.2 常规密码学概要
        3.2.1 常规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3.2.2 常规密码体制的分类
        3.2.3 典型常规加密算法简介
    3.3 混沌密码学的研究进展
        3.3.1 基于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
        3.3.2 基于混沌映射的图像加密
        3.3.3 图像置乱与混沌相结合的图像加密
    3.4 常规与混沌相结合的密码算法研究动态
        3.4.1 DES与混沌相结合的图像加密
        3.4.2 AES和混沌相结合的图像加密
    3.5 混沌载波通信技术概述
        3.5.1 混沌掩盖技术
        3.5.2 混沌移位键控(CSK)技术
        3.5.3 差分混沌移位键控(DCSK)技术
        3.5.4 调频差分混沌移位键控(FM-DCSK)技术
    3.6 混沌同步技术概要
        3.6.1 混沌同步的定义
        3.6.2 混沌同步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种新的常规与混沌相结合的图像加密方法
    4.1 引言
    4.2 蔡氏电路与混沌
        4.2.1 蔡氏电路的模型
        4.2.2 蔡氏电路的混沌行为
    4.3 Arnold变换图像加密技术
    4.4 DES加密技术
    4.5 基于蔡氏电路与DES的图像加密方法
    4.6 一种DES和Arnold变换结合的图像加密方案
    4.7 DES与混沌相结合的图像加密方法性能分析
        4.7.1 仿真结果
        4.7.2 改进算法的安全性能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新的多进制混沌键控
    5.1 引言
    5.2 多进制混沌键控
    5.3 一种新的多进制混沌键控
        5.3.1 基本原理
        5.3.2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改进互相关性的一种混沌控制方法
    6.1 引言
    6.2 几种非线性系统的混沌控制方法
        6.2.1 混沌的OGY控制方法
        6.2.2 混沌系统的反馈控制
        6.2.3 混沌的自适应控制
    6.3 基于改进互相关系性的混沌控制
        6.3.1 控制方法
        6.3.2 实验原理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电子系统的混沌同步与控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混沌概述
        1.1.1 混沌的基本特征
        1.1.2 混沌的分析方法
        1.1.3 电路混沌与通讯保密技术
    1.2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1.2.1 混沌同步的概念
        1.2.2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1.2.3 几种常用的混沌同步方法
    1.3 混沌控制的发展概况和方法
        1.3.1 混沌控制发展概况
        1.3.2 几种混沌控制方法
    1.4 离散混沌和延迟混沌系统研究的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离散混沌系统同步
    2.1 离散混沌与超混沌电路
    2.2 系统的主要动力学特征
    2.3 同步离散混沌系统的理论分析
    2.4 同步电路的实现及数值计算结果
    2.5 噪声对脉冲同步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散混沌系统控制
    3.1 Logistic 映象和 Henon 映象的混沌电路及分岔图演示实验
        3.1.1 混沌实验电路
        3.1.2 分岔图演示实验
    3.2 OGY 方法控制离散混沌
        3.2.1 OGY 方法控制混沌的基本原理
        3.2.2 OGY 方法控制混沌的电路实验
    3.3 变量脉冲扰动法控制离散混沌
        3.3.1 控制方法的原理
        3.3.2 实现控制的电路
        3.3.3 实验结果
    3.4 延迟变量反馈法控制离散混沌
        3.4.1 混沌电路的实现
        3.4.2 混沌电路的控制
        3.4.3 超混沌电路的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延迟混沌系统同步
    4.1 二阶延迟混沌系统的精确同步
        4.1.1 延迟系统的主要动力学特征
        4.1.2 二阶延迟混沌电路的设计
        4.1.3 线性反馈控制法实现二阶延迟系统的精确同步
    4.2 一阶 Logistic 延迟混沌系统的精确同步
        4.2.1 电路实现
        4.2.2 线性反馈控制法实现 Logistic 延迟系统的精确同步
        4.2.3 参数扰动法实现 Logistic 延迟系统的精确同步
    4.3 延迟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
        4.3.1 工作原理
        4.3.2 电路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延迟混沌系统控制
    5.1 相空间压缩法控制延迟混沌
        5.1.1 基本原理
        5.1.2 电路实现
    5.2 线性反馈法控制延迟混沌
        5.2.1 理论分析
        5.2.2 电路实现
    5.3 PP-SV 方法控制延迟混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四、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类Henon吸引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混沌背景下的弱信号检测[D]. 许素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2]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D]. 张志颖.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1)
  • [3]非平稳混沌序列密码的理论与实现技术研究[D]. 邓涯双.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4]基于混沌与数字变换的图像加密算法研究[D]. 林朝晖.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5]超混沌同步及其在语音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 赵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6]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控制及同步研究[D]. 孙光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8)
  • [7]Henon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研究[D]. 邰旭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8]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D]. 陈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1)
  • [9]混沌保密通信及混沌控制的若干新算法研究[D]. 钱恭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09(05)
  • [10]基于电子系统的混沌同步与控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陈菊芳. 吉林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间歇线性反馈控制的类 Henon 吸引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