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屋顶绿化探讨

城市屋顶绿化探讨

一、城市屋顶绿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琰麟[1](2021)在《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结构失衡,各种城市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城市中可用于绿化建设的土地资源紧缺是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绿色空间的存量优化提升成为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策略,屋顶绿化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有效缓解城市生态问题。然而西安地区屋顶绿化却存在建设及维护成本过高、生态功能性不足、种植模式单一化和贫乏化、植物生境适应性差等严峻的现实问题。针对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并阐述其设计方法,它融合“屋顶生境+地被植物群落”,针对具体的设计目标提出三种设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屋顶绿化的城市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具有推广潜力。首先,本文总结了生境营造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屋顶的生境因子进行了梳理,还对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典型案例及其设计要点、地被植物群落组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的理论框架。其次,从屋顶承载力与设计形式的匹配性、屋顶绿化应用场地类型划分、屋顶生境类型划分三方面构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场地评估的理论方法,同时根据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导向,提取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生态层面和景观层面的三个典型建设目标,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作为指导多目标导向下设计研究的依据。再次,本文在场地评估的基础上,从构造形式、种植基质、浇灌系统、植物选择与配置四方面,通过案例及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基础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针对多目标导向提出设计方法的选择及优化。最后通过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归纳,提出雨水滞蓄主导型、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效果提升主导型三种典型的设计模式,对其适用的屋顶场地特征进行阐述,并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项目为实践案例,将三种模式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理论实践应用,还对该方案的目标效益进行预评估。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概念;(2)总结了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场地评估的方法,分析了三类典型目标及其影响因子;(3)总结了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方法,并提出了三种目标导向下的设计模式;(4)基于实践案例总结了设计模式应用的技术流程和基本思路。

罗平平,刘佳鑫,苏梦飞,蔡浩瀚,揭雨涵,李凌宇,周美梅,吕继强,史文海[2](2020)在《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洪涝问题频繁发生,而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特点的"海绵城市"的构想为屋顶绿化的发展指出了发展方向——基于海绵城市的屋顶绿化改造。主要阐述了屋顶绿化目前的研究与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屋顶绿化具有的积蓄水能力、对城市雨水的截留能力等,指出其对降低城市地表径流系数、降低峰值流量、缓解城市排水管网的负载压力的作用,进而达到缓解城市内涝的目的;同时还阐明了屋顶绿化在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及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通过分析屋顶绿化目前面临的挑战,就其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提出建议及相关解决措施,为将来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指导。

张崇洋[3](2020)在《郑州市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碳储存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屋顶绿化是现阶段城市绿化的热点,不受城市的环境、地形限制,发展势头迅猛,对城市环境改善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分别利用箱式法和蓄积量法,对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的CO2通量、碳储存总量及其相关的生物、环境因子进行了长期高密度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上屋顶绿化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之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减少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的不确定性,探索碳循环动态与环境因素间的响应机制,预测未来碳循环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而评价屋顶绿化生态系统在碳汇层次上对环境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为屋顶绿化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1)2018年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的生长季(2018年5月-10月)平均气温为25.1℃,略高于2019年(2019年5月-10月,24.8℃)生长季大气温度,其中12月底达到最低温度-3.5℃;研究区域的大气压强全年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冬季高而夏季低,呈U型变化趋势;2019年生长季较2018年生长季雨水增多,总降雨量分别为545.6mm和479.1mm,而在2018-2019年非生长季(2018年11月-2019年4月)雨水极少,总降雨量仅为88.4mm;太阳辐射的全年观测数据整体走势为单峰状态,以季节为时间尺度,根据数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2018年6月达到最高值,为30.93 MJ·m-2d-1,在12月达到最低值,为3.34 MJ·m-2d-1。(2)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在2018年11月-2019年2月期间表现为碳源,NEP最大值为-0.32 g C m2(2018年12月);而在2018年生长季(2018年5-10月)、2019年生长季(2019年5-10月),NEP(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分别为185.5 g Cm2、344.7 g C m2,全观测期总生态系统生产力为2390.7 g C m2,生态系统呼吸共计1808.4 g C m2,整个时期的固碳效率(ECSE)为22.9%,且两个生长季都表现为强碳汇功能。(3)本研究中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的NEE日变化曲线呈不对称分布,在生长季均为双峰曲线,出现短暂的“午休现象”,而在非生长季均是单峰曲线;NEE最大值出现在2019年10月的9:00左右,为-14.30±0.504 μ mol CO2m2s-1;各月份GEP与NEE变化趋势同步,;ER在整个时期都呈单峰曲线,最大值10.28±0.305 μ mol CO2 m2s-1(15:00),时间为2019年7月。(4)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NEE。ER、GEP与温度之间均有显着的指数关系(p<0.01),回归方程分别是yER=0.277e0.096x(R2=0.623)、yGEP=0.058e0.145x(R2=0.338),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为2.614;水汽分压与ER、GEP之间呈二次函数变化,且具有显着的相关性,R2分别是0.473和0.290,但是两者对过高水汽分压的适应能力不同,分别在30 kPa、35 kPa时,达到阈值。蒸散量与GEP的相关性(R2=0.465)高于与ER的相关性(R2=0.352),当蒸散量大于1.8 nmol H2O m-2 s-1会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ER不受其影响。(5)利用碳蓄积量法测得郑州市CBD屋顶绿化土壤、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为 1071.8 g/m2(RG-13)、453.3 g/m2(RG-2)和 4.8 g/m2(RG-13),而各自有机碳总储量分别为46.91 t、13.13 t和2.50 t,有机碳主要储存在土壤当中。

官光星[4](2020)在《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绿地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突出,屋顶空间绿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同时公众对于居住环境和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从满足人基本的休闲、游憩的需求逐渐转变为满足人的心理审美和内在情感。本论文立足于厦门屋顶绿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以观赏者的视觉感知作为出发点,以厦门屋顶绿化景观为评价对象,通过城市屋顶绿化景观营造,获取观赏者对于不同屋顶绿化景观的视觉感知差异,分析屋顶绿化植物景观模式和城市建筑背景要素对不同专业背景被试的视觉感知的具体影响。并尝试通过记录被试的眼球运动的相关数据来分析被试的心理感受与认知活动,利用生理指标来反映心理感受与认知。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植物绿化能增加屋顶空间的安全感。形态与色彩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在视觉观赏上更受观赏者的青睐;而形态严整、边界清晰的绿化植物形式更加有利于塑造屋顶空间的秩序感。不同屋顶绿化植物景观之间,混合型灌木绿化屋顶景观在美感、吸引力上有明显的优势;而在空间秩序感的营造上,草本绿化和整形灌木绿化则优于混合型灌木绿化。2、屋顶空间中的景观质量与周边城市建筑背景的协调性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屋顶景观美感等空间印象反馈来源不仅限于屋顶绿化植物,城市建筑背景的变化对观赏者的屋顶绿化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3、专业组与非专业组的评价在景观审美与偏好的差异性。专业组对绿化的敏感性较高,注重植物景观的设计、组合,在深层次的心理感知领域更加清晰也更具逻辑性;非专业组对于景观的负面情绪有一定容忍度,更加注重植物景观形态色彩的统一。4、眼动仪数据有助于对屋顶绿化景观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完善主观评价的结果。眼动实验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物绿化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和舒适感、安全感、色彩丰富度、要素丰富度、植被多样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植物绿化总眼跳时间和协调性、层次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建筑背景的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和色彩丰富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安全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建筑背景的平均注视时间和舒适感、韵律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眼动数据的分析结果与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增加了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何云菲[5](2020)在《居住区屋顶绿化降温节能效应及其与住区空间形态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绿地具有缓解热岛、削减能耗、调控雨洪、净化空气、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密度建成区,实施地面绿化的成本巨大,利用屋面闲置空间添绿能有效补充地面绿化不足,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为城市居民提供近距离的生态服务。当前,全球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双重作用导致的高温热浪与建筑能耗剧增问题日益突出,而屋顶绿化的降温节能效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单个绿化屋顶的降温节能效应,本研究在住区尺度上探讨大面积屋顶绿化对城市微气候与建筑能耗的影响。以南京住区空间形态为原型,创建4个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理想化样区,每个样区设置3类屋顶绿化情景及1个对照无绿化情景(共16种情景),综合采用小气候模型ENVI–met与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 Plus,模拟分析住区尺度屋顶绿化的降温节能效应,探讨降温节能效应与住区空间形态的关系,识别有助于改善热环境、削减建筑能耗的屋顶绿化与住区形态模式。首先,采用ENVI–met对16种情景进行微气候模拟,将有屋顶绿化与无屋顶绿化情景的大气温度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降温效应。结果表明,大面积屋顶绿化产生的凉爽空气可通过气流传输扩散至地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居住区三维空间内部的微气候。4个样区屋面降温强度最大值为0.44℃,平均降温强度为0.11℃;地面降温最大值为0.40℃,平均值为0.09℃。降温效应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白天显着,夜晚微弱,建筑下风向是主要的“冷岛”区。其次,将ENVI–met与Energy Plus模型相耦合对16种情景进行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住区尺度屋顶绿化的能耗削减效应。结果显示,屋顶绿化对建筑能耗正负作用并存,白天为正,夜间为负。除粗放型屋顶绿化外,其余情景全天整体表现为节能效应。整栋建筑节能率为0.7~12.7%,顶层节能率区间为7.2~21.1%,建筑顶层占整栋建筑节能量的40~72%,每平方米屋顶绿化的日节能量为62~207 Wh。屋顶绿化的保温隔热作用贡献了97%以上的节能率,而降温增湿作用对能耗削减的影响非常微弱。第三,将4个样区不同屋顶绿化情景之间的降温节能效应进行对比,识别最优模式。在降温效应上,低层最大,高层最小,前者降温强度为后者的1.3~1.6倍;在节能效应上,多层最大,高层最小,前者每平方米屋顶绿化的日节能量比后者高74~81%。此外,密集型屋顶绿化的降温节能效应始终高于粗放型和半密集型。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屋顶绿化实践策略。本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亚热带城市地区建筑—植被—大气相互关系的深入认识,并为同气候区屋顶绿化设计与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刘爽[6](2020)在《高密度人居城市屋顶绿化构建的安全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屋顶绿化能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屋顶绿化建设的意义更大。通过访谈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获悉,由于屋顶所有者和管理者均对屋顶绿化的安全性存在疑虑,仍有很多适建屋顶没有建设屋顶绿化。因此,通过建立科学的屋顶绿化安全评估体系,对已建屋顶绿化和适建屋顶进行安全评估,打消人们的担忧,突破屋顶绿化发展瓶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市屋顶绿化为例,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适合的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体系,并构建科学的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模型。在评估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选取18个花园式屋顶绿化进行安全性的调研和评估。结果表明:(1)多数屋顶绿化的安全评价分值在85分以上,说明本次调研的屋顶绿化样地安全性都相对较好;但评价值最高的屋顶绿化超过90分,也仅刚达到理想状态;分值低于85分的五个屋顶绿化,分值最低的屋顶绿化样地评价值仅为79.32分。(2)评价等级中有2个Ⅰ级屋顶绿化,2个Ⅲ级屋顶绿化;另外14个调研样地评价等级均为Ⅱ级。(3)各调研样地各因素层得分不尽相同,但整体趋势与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模型中所预判的权重分配一致。根据以上研究成果,以良相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屋顶绿化为例,开展屋顶绿化优化设计研究,并将评估体系中的相关指标作为安全设计的依据,对屋顶绿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提出优化对策。

孙义新[7](2019)在《以经济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初步探讨及环境效益分析 ——以北京为例》文中提出发展屋顶绿化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前提下增加城区的绿化覆盖率,不仅能够缓解城市环境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屋顶空间资源,兼具经济与社会效益。目前将经济作物用于屋顶绿化的研究较少,从大区域尺度上对发展经济型屋顶绿化的综合效益分析也较少。本文以北京为例,初步探讨了以药食同源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优越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新型屋顶绿化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首先,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了解了北京屋顶绿化现状及绿化植物应用情况;其次,在调研结果基础上,提出以经济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研究思路,并进一步选取紫苏作为经济作物代表,通过构建屋顶绿化模型初步量化了该屋顶绿化模式在降噪、滞尘等方面的环境效益;最后,结合北京现有的屋顶资源现状,初步分析了北京发展新型屋顶绿化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主要结论如下:(1)在调研范围内,城区的屋顶绿化工程中均未见经济类作物种植。1043份有效回收问卷中,69.61%的受访居民对屋顶绿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认可屋顶绿化对于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作用;14.3%的受访居民居住区本身就建有屋顶绿化,其中有57%的居民持支持态度;对于居住区未开展屋顶绿化的居民来说,68%的居民支持本小区开展屋顶绿化。此外,66%的受访居民愿意采用经济作物代替传统绿化植物开展屋顶绿化。(2)化橘红原产区土壤中Mn元素与B元素含量高于非原产区,且原产区土壤各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不同产区的化橘红药效优劣差异进一步说明将中药材用于屋顶绿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对中药材与药食同源作物特性对比,突出了药食同源作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易于培育等优势,阐明了以药食同源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优越性,并进一步明确将以环境适应性强、应用广泛的紫苏为例,开展经济型屋顶绿化的试验研究。(3)紫苏屋顶绿化系统形成的干、湿重屋面荷载分别为315.13 kg·m-2、675.47 kg·m-2,满足种植屋面最大荷载要求;新型屋顶绿化对屋面雨水径流中COD、SS、TN和TP等污染物的削减量分别为36.1~48.7 mg·L-1、52.58~58.52 mg·L-1、1.03~1.72 mg·L-1 和 0.28~0.45 mg·L-1,削减率分别处于 50.2%~54.7%、56%~66.5%、44.3%~47.1%和52.5%~68.2%之间;在监测时段内,屋顶绿化系统对室内平均降噪8.78 dB,降噪效果明显;屋顶绿化对室温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对照房相比,当气温较高时,屋顶绿化使试验房室温平均降低1.8℃,当气温较低时,屋顶绿化对试验房室内平均产生3.7℃的保温效果;紫苏叶片对空气中的浮尘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空气质量较优的郊区环境下,紫苏屋顶绿化的月滞尘量为0.24 g·m-2。(4)结合本文试验结果及已有的文献报道,通过构建模型计算可知:如果北京城区三分之一的平屋顶开展屋顶绿化,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约21.9×104 t,年吸收灰尘量29t,环境效益显着;对紫苏屋顶绿化建设成本与生态、产量效益分析表明:屋顶绿化建设成本较高,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屋顶绿化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仍然可观;同时,新型屋顶绿化模式可以在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教育科研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显着。

刘颖[8](2019)在《雨水利用导向下西安明城区屋顶空间调查及其绿化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极端天气频次上升,内涝积水问题不断,雨洪管理的失调逐渐成为危及人民生产生活和公共事业的财产安全的灾害事件。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指南的提出更是让全社会都意识到到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屋顶绿化作为一种“生态补偿”手段,较好地缓解了高密度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城市绿地稀缺的矛盾,是城市尤其是老城区应对恶劣人居环境,改善人地矛盾的重要技术措施。西安明城区是西安典型的老旧城区与历史街区,在雨洪问题上一直面临海绵改造困难、可实施空间局促等问题。而占到城市面积约30%的建筑屋顶大量闲置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在老旧城区利用屋顶空间资源作为雨洪问题的对策是极需要解决的。本研究仅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出发,从城市屋顶空间调查以及屋顶绿化的适建性为出发点,探讨屋顶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一环,在雨水管理上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其改造做法。本研究以老城区西安明城区的屋顶空间及其绿化的雨洪效益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数字分析、分类归纳、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索三个方面的问题:(1)明城区可建屋顶绿化的屋顶空间潜力;(2)现有建筑屋顶空间可建屋顶绿化的模式;(3)改造后屋顶绿化的雨洪效益以及具体的策略做法。本文从4个部分开展论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总结论述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结合研究内容确定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调查研究,运用ArcGIS作为辅助工具,对西安明城区高清遥感影像图进行人工解译,根据建筑屋顶的不同属性建立其属性数据库,并统计不同属性屋顶的比例。第三部分为分类研究和效益推演,按照屋顶绿化的建置条件对建筑屋顶进行分类,并总结筛选明城区内的三类建筑屋顶以及其对应的绿化改造模式,并推演其不同比例、类型屋顶绿化所产生的水文效益,第四部分为不同类型屋顶绿化的改造模式提供策略和相关的技术设计指导,从设计构造、植物选择以及雨水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议。本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老旧城区明城区,充分考虑其场地的特殊性,为合理地规划区域屋顶绿化做基础。①在空间数据调查上,使用GIS数字技术对明城区建筑屋顶进行调查,是首次采用人工提取及量化方法研究明城区的屋顶以及屋顶绿化;②分类筛选了明城区可建屋顶绿化的屋顶空间,总结出不上人平屋顶、坡屋顶、上人平屋顶三种形式,并总结其绿化改造的三种模式:轻型屋顶绿化、坡屋顶绿化、屋顶花园;③分析推演了明城区屋顶绿化的雨洪效益并提出具体的雨水利用策略做法。

吕尚泽[9](2019)在《高层建筑屋顶空间性能延展研究》文中指出高层建筑的屋顶空间,既是建筑单体的制高点,又是构成城市上空立体环境的主要元素,在带给人们距离感和神圣感的背后,其独一无二的功能性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许多高层建筑的屋顶空间没有被有效地开发,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由于高层建筑的种类繁多,因此不同类型的高层屋顶空间能够被开发成各种功能多样的场所,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城市的发展在经过了向下开发地下空间的阶段后,我们可以在城市中向上继续探索,合理地再次配置资源并构建一个多样的立体生活社区,提高市民生活的品质,开发市民社交的场所,促进经济的增长,缓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现有问题。高层建筑屋顶的高效开发对于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众多积极意义。例如它可以优化城市空间的生态,美化城市景观;还能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加强建筑的耐久性;改善市民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净化空气中PM2.5含量的同时在夏季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可以减轻雨季强降雨对城市防汛的压力等等。综上,开发高层建筑屋顶空间具有很高的场所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它对于城市和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层建筑屋顶空间的性能延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高层建筑的屋顶空间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对当前全球的高层建筑屋顶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其次对高层建筑的屋顶空间进行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对高层建筑的种类进行划分,对屋顶空间独特的价值进行梳理。随后在核心章节对性能延展的意义进行解释并从绿化、交通、农业和休闲娱乐等多个性能延展的角度逐一分析其开发模式,并同时插入大量高层建筑屋顶开发的优秀案例,通过深入的分析将高层建筑屋顶开发的多种可能性表达清楚。最后总结出高层建筑屋顶空间开发的制约因素、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以及其未来性能延展的趋势,为后续的高层屋顶空间性能延展模式提供思路。笔者在文章的结尾通过自宅的屋顶空间性能延展试设计将本文研究所得的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以实际案例来证明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

颜羽珩[10](2019)在《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基于城市屋顶农场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屋顶农场”是以屋顶绿化为依托,结合农业种植生产的新型绿化模式。屋顶农场相继在欧洲、北美等国家发展起来,人们利用城市中的闲置屋顶开辟田地,种植蔬菜、瓜果,让城市中的人群体验参与农业种植,观赏农业景观。在我国,屋顶农场处于新兴发展阶段,理论研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主要从城市屋顶农场的研究课题出发,选取三个屋顶农场的案例进行评价分析,然后以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为基地,结合相关指标及运营模式,总结农场之前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重新规划。最后以这四个屋顶农场案例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屋顶农场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出发,探讨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城市屋顶农场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进行概述。(2)剖析了城市屋顶农场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3)选取布鲁克林屋顶农场、南京水游城魔豆天空、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为研究对象。基于上述调研案例的分析,结合国外城市屋顶农场的运营模式,对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场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主要从农作物选择配置、功能空间设置、养护管理、运营模式等方面,为合肥屋顶农场的建设和推广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参考意见。(4)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评分标准,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对屋顶农场进行综合评价,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改造后)综合质量为II级(较好),评价综合得分85.1547;布鲁克林屋顶农场综合质量为II级(较好),评价综合得分84.2003;南京水游城魔豆天空综合质量为Ⅲ级(一般),评价综合得分77.5707;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改造前)综合质量为Ⅳ级(较差),评价综合得分67.8844。屋顶农场的评价指标得到了充分的量化。

二、城市屋顶绿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屋顶绿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生态问题与屋顶绿化建设概况
        1.1.2 西安地区屋顶绿化生态设计方法的需求
        1.1.3 西安地区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生境营造的潜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屋顶绿化的发展研究
        1.3.2 屋顶绿化微观尺度设计研究现状
        1.3.3 城市生境营造课题研究现状
        1.3.4 生态理念的低维护地被植物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2.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概念的界定
        2.1.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相关概念
        2.1.2 典型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案例
        2.1.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技术要点
    2.2 生境营造理论与方法
        2.2.1 研究视角的确定
        2.2.2 生境营造的概念
        2.2.3 生境营造设计程序
        2.2.4 屋顶绿化植物的主导生境因子
    2.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群落组构理论
        2.3.1 地被植物群落的概念
        2.3.2 地被植物群落组构设计理论
        2.3.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3.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前期场地评估与目标分析
    3.1 屋顶承载力与设计形式的匹配性分析
        3.1.1 屋顶绿化荷载分类
        3.1.2 屋顶绿化荷载估算
        3.1.3 不同形式的屋顶绿化荷载分析
    3.2 屋顶绿化应用场地类型划分
        3.2.1 按建筑的功能
        3.2.2 按屋顶的使用情况
    3.3 屋顶生境因子的引入与分析
        3.3.1 屋顶绿化场地生境因子的提取
        3.3.2 生境因子影响下的生境类型
        3.3.3 屋顶绿化生境类型划分
    3.4 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建设目标分析
        3.4.1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建设目标总结
        3.4.2 不同主导目标下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4.3 不同主导目标下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西安地区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4.1 构造形式
        4.1.1 结构式
        4.1.2 模块式
        4.1.3 预制植物毯式
        4.1.4 不同主导目标下构造形式的选择与优化
    4.2 种植基质
        4.2.1 种植基质理化性质要求
        4.2.2 种植基质类型
        4.2.3 种植基质配比
        4.2.4 不同主导目标下种植基质的选择与优化
    4.3 浇灌系统
        4.3.1 喷灌
        4.3.2 滴灌
        4.3.3 渗灌
        4.3.4 浇灌系统管理方法
        4.3.5 不同主导目标下灌溉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4.4 植物选择与配置
        4.4.1 屋顶绿化地被植物应用调查
        4.4.2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选择
        4.4.3 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地被植物组构方法
        4.4.4 不同主导目标下地被植物组构的选择与优化
    4.5 本章小结
5.设计模式构建与应用
    5.1 设计模式构建
        5.1.1 雨水滞蓄主导型
        5.1.2 生物多样性主导型
        5.1.3 景观效果提升主导型
    5.2 沣西新城文化公园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应用
        5.2.1 前期场地分析评估
        5.2.2 确定设计目标
        5.2.3 设计模式应用
        5.2.4 目标效益预评估
    5.3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附图附表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2)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屋顶绿化的定义与类别
    1.1 屋顶绿化的定义
    1.2 屋顶绿化的类别
2 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前景
    2.1 屋顶绿化的防涝机理
    2.2 屋顶绿化的功能
    2.3 屋顶绿化发展现状
        2.3.1 国外屋顶绿化发展现状
        2.3.2 中国屋顶绿化发展现状
    2.4 前景展望
        2.4.1 农业方面
        2.4.2 在机场建筑上的应用
3 屋顶绿化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3.1 专业技术设计
        3.1.1 植物配置
        3.1.2 土壤质量
        3.1.3 新旧建筑屋顶承受能力
        3.1.4 植物根系穿刺问题和防水
        3.1.5 经济性
        3.1.6 新材料尝试应用
    3.2 社会管理制度上
4 结语

(3)郑州市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碳储存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
        1.1.2 城市屋顶绿化研究进展
        1.1.3 屋顶绿化碳汇研究意义
    1.2 屋顶绿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屋顶绿化国外研究现状
        1.2.2 屋顶绿化国内研究现状
    1.3 碳汇观测方法体系
        1.3.1 屋顶绿化碳汇观测方法体系选取
        1.3.2 屋顶绿化CO_2交换量检测方法选取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其环境气候特征
        3.1.2 研究区域植被简介
    3.2 试验设计
        3.2.1 技术路线
        3.2.2 箱式法对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碳汇能力研究
        3.2.3 蓄积量法对郑州市屋CBD顶绿化碳汇研究
    3.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区环境因子概况
        4.1.1 研究区域内气象因素
        4.1.2 研究区域内大气压强、水汽分压的日变化特征
        4.1.3 研究区域内蒸散量的日变化特征
    4.2 屋顶绿化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研究
        4.2.1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测试期间CO_2交换能力
        4.2.2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总生态系统生产力(NEE)日变化特征
        4.2.3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总生态系统呼吸(ER)、总生产力(GEP)日变化特征
        4.2.4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固定值
        4.2.5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固碳效率评估
    4.3 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与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
        4.3.1 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与大气温度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4.3.2 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与水汽分压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4.3.3 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与蒸散量的关联性分析
    4.4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有机碳储量初步估算
        4.4.1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有机碳密度
        4.4.2 郑州市CBD屋顶绿化有机碳储量
5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4)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的城市绿化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突出
        1.1.2 国内各大城市大力推动城市屋顶绿化的发展
        1.1.3 厦门市推广屋顶绿化的必要性与政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检索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SD法
        1.5.5 比较分析方法
        1.5.6 统计分析法
        1.5.7 眼动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屋顶绿化
        2.1.2 景观
        2.1.3 景观评价
        2.1.4 视觉感知与眼动追踪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美学
        2.2.3 视觉心理学
        2.2.4 眼动分析技术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屋顶绿化的研究进展
        2.3.2 景观评价的研究进展
        2.3.3 眼动研究进展
        2.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屋顶绿化现状认知与实验前期准备
    3.1 厦门市的基本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
        3.1.3 土壤资源特征
        3.1.4 屋顶绿化发展情况
    3.2 厦门本岛屋顶绿化空间资源
        3.2.1 屋顶存量资源现状梳理
        3.2.2 屋顶绿化空间现状梳理
    3.3 屋顶绿化的公众意识
        3.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3.3.2 厦门市绿化建设情况
        3.3.3 厦门市屋顶绿化状况
        3.3.4 市民对屋顶绿化的认知
        3.3.5 屋顶绿化的管理及费用承担
        3.3.6 市民对屋顶绿化的期望
        3.3.7 小结
    3.4 实验前期准备及样本的选取
        3.4.1 研究区域案例调研
        3.4.2 样本图片的选取与处理
        3.4.3 形容词对的选择
        3.4.4 评价尺度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俯视角屋顶绿化有无对照视觉感知评价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过程
        4.2.1 评价者选择
        4.2.2 评价对象
        4.2.3 评价方式
    4.3 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4.3.1 SD得分表和综合平均值曲线
        4.3.2 屋顶绿化有无对照的视觉感知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视角屋顶绿化景观配置模式视觉感知评价实验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过程
        5.2.1 评价者选择
        5.2.2 评价对象
        5.2.3 评价方式
    5.3 评价结果及方差分析
        5.3.1 专业组视觉感知评价结果分析
        5.3.2 非专业组视觉感知评价结果分析
        5.3.3 专业背景差异对感知评价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眼动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眼动实验设计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设备
        6.1.3 实验过程
        6.1.4 实验评价指标
    6.2 眼动指标评价结果及分析
        6.2.1 不同屋顶植物绿化配置对眼动评价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城市背景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6.2.3 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被试在各兴趣区中的眼动表现
        6.2.4 小结
    6.3 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对比分析
        6.3.1 不同屋顶植物绿化的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关系
        6.3.2 不同屋顶城市背景的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关系
        6.3.3 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厦门屋顶绿化发展的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厦门屋顶绿化公众意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俯视角屋顶绿化视觉感知评价图片
附录 C 平视角屋顶绿化视觉感知评价图片
附录 D SD问卷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居住区屋顶绿化降温节能效应及其与住区空间形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居住区
        1.3.2 屋顶绿化
        1.3.3 降温效应
        1.3.4 节能效应
        1.3.5 空间形态
        1.3.6 热环境/微气候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1 文献阅读与对比归纳
        1.4.2 微气候与建筑能耗模拟
        1.4.3 实验观测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屋顶绿化降温节能效应的形成原理
    2.2 屋顶绿化热质传递机理研究
    2.3 屋顶绿化的降温节能效应研究
    2.4 微气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2.5 以往研究不足
    2.6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模型精度评价
    3.1 ENVI-met模型精度评价
        3.1.1 模型介绍
        3.1.2 模拟精度评价
    3.2 EnergyPlus模型精度评价
        3.2.1 模型介绍
        3.2.2 实验观测
        3.2.3 模拟精度评价
    3.3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居住区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研究
    4.1 理想化居住区模型构建
        4.1.1 南京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1.2 理想化模型构建
    4.2 模拟情景与分析方法
        4.2.1 情景设置
        4.2.2 分析方法
    4.3 居住区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4.3.1 日变化规律
        4.3.2 横向空间分布特征
        4.3.3 竖向空间分布特征
    4.4 降温效应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4.5 基于降温效应的最优模式识别
    4.6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居住区屋顶绿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5.1 能耗模型建立
        5.1.1 能耗模型建立
        5.1.2 分析方法
    5.2 屋顶绿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5.2.1 建筑能耗的日变化规律
        5.2.2 全天建筑能耗削减
        5.2.3 节能效应的组成部分
    5.3 节能效应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5.4 基于节能效应的最优模式识别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住区尺度屋顶绿化的降温效应
        6.1.2 住区尺度屋顶绿化的节能效应
        6.1.3 降温节能效应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6.2 对屋顶绿化实践的启示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高密度人居城市屋顶绿化构建的安全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屋顶绿化建设必要性
        1.1.2 国内外屋顶绿化的发展
    1.2 国内外屋顶绿化评估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屋顶绿化评估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屋顶绿化评估的研究现状
        1.2.3 屋顶绿化存在的安全风险
        1.2.4 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影响因子
        1.2.5 影响屋顶绿化整体安全性的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1.5.4 安全评价使用的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理论基础
    2.1 屋顶绿化的概述
        2.1.1 屋顶绿化分类及特征
        2.1.2 屋顶绿化构造层
    2.2 国内外构建屋顶绿化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2.2.1 国外构建屋顶绿化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2.2.2 国内构建屋顶绿化的相关标准及规范
        2.2.3 屋顶绿化施工及后期维护建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3.1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
        3.1.1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思路
        3.1.2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特点
        3.1.3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内容
        3.1.4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
    3.2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模型建立
        3.2.1 各层次影响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3.2.2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
    3.3 屋顶绿化安全性的评价过程
        3.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使用
        3.3.2 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的等级判定
        3.3.3 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满足度的IPA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屋顶绿化调研与评价模型的修正
    4.1 上海市屋顶绿化调研对象的选取
        4.1.1 屋顶绿化调查样地类型确定
        4.1.2 屋顶绿化调查样地选取
    4.2 上海市屋顶绿化调研样地的安全性评价数据采集
        4.2.1 以申通地铁蒲汇塘基地屋顶绿化为例
        4.2.2 申通地铁蒲汇塘基地屋顶绿化满足度评价的IPA分析
        4.2.3 申通地铁蒲汇塘基地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结果
        4.2.4 各调研样地屋顶绿化安全性评价结果
        4.2.5 结论与模型修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屋顶绿化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应用
    5.1 屋顶绿化实际案例
        5.1.1 实际案例概况
        5.1.2 1号楼屋顶现有条件安全性判定
    5.2 屋顶绿化实际案例的方案修正
        5.2.1 1号楼屋顶绿化原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评判
        5.2.2 1号楼屋顶绿化设计方案的修正
        5.2.3 1号楼屋顶绿化设计方案的荷载量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以经济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初步探讨及环境效益分析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屋顶绿化的概念
        1.1.2 屋顶绿化的作用
        1.1.3 城市环境问题现状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屋顶绿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
        1.2.2 国内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
        1.2.3 屋顶绿化效益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1.3.1 提出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5.1 总体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北京市屋顶绿化现状实地调研与分析
    2.1 北京市气候及绿化现状
        2.1.1 北京气候特征
        2.1.2 北京绿化现状
    2.2 调查范围及方法
        2.2.1 调查目的
        2.2.2 调查方法
        2.2.3 调查范围
        2.2.4 问卷设计
    2.3 北京市屋顶绿化实地调研结果分析
        2.3.1 实地调研结果
        2.3.2 北京市屋顶绿化现状特征
    2.4 北京市屋顶绿化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4.1 受访人群年龄层分布
        2.4.2 受访人群职业及受教育程度情况
        2.4.3 受访人群对屋顶绿化的了解程度
        2.4.4 受访人群对屋顶绿化的态度
        2.4.5 受访人群对屋顶绿化作物选择意向
        2.4.6 受访人群对屋顶绿化生态效益的认可度
    2.5 北京屋顶绿化现存的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药材与药食同源作物用于屋顶绿化的适宜性对比
    3.1 中药材的选取
    3.2 采样区域特征
    3.3 研究方法
        3.3.1 土样采集及预处理
        3.3.2 仪器与试剂
        3.3.3 样品消解、赶酸
        3.3.4 样品测定
    3.4 中药材不同产地的土壤元素分析
        3.4.1 不同种植基地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3.4.2 不同种植基地矿质元素主成分分析
        3.4.3 不同种植基地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3.4.4 原产区与非原产区的元素比较分析
    3.5 中药材开展屋顶绿化的可行性探讨
    3.6 中药材与药食同源作物的特性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药食同源型屋顶绿化的试验研究—以紫苏为例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设计与材料装置
        4.1.2 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屋顶绿化屋面荷载测试
        4.2.2 屋顶绿化降噪效果分析
        4.2.3 屋顶绿化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4.2.4 屋顶绿化室温调节作用分析
        4.2.5 屋顶绿化滞尘能力分析
    4.3 药食同源型屋顶绿化的可行性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发展紫苏屋顶绿化的环境效益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评价方法
    5.2 环境效益分析
    5.3 经济效益分析
    5.4 社会效益分析
    5.5 新型屋顶绿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雨水利用导向下西安明城区屋顶空间调查及其绿化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老城区雨洪内涝问题的严峻
        1.1.2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重视
        1.1.3 屋顶绿化雨洪调节作用的广泛认可
        1.1.4 数字化调查城市建筑信息的推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与建筑屋顶有关的概念界定
        2.1.2 与屋顶绿化有关的概念界定
        2.1.3 与雨洪水文有关的概念界定
    2.2 西安明城区现状分析
        2.2.1 研究范围
        2.2.2 自然历史概况
        2.2.3 绿地建设状况
        2.2.4 防洪排涝现状
    2.3 屋顶绿化及其相关综述
        2.3.1 屋顶绿化及其发展现状
        2.3.2 屋顶空间及其绿化调查方法
        2.3.3 屋顶绿化雨洪管理效益分析
        2.3.4 西安市屋顶绿化研究进展
    2.4 小结
3 明城区屋顶空间调查与分析
    3.1 屋顶空间数据调查方法
        3.1.1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1.2 研究步骤
        3.1.3 数据的分类和补充
    3.2 明城区屋顶空间调查及分析
        3.2.1 建筑屋顶基本情况
        3.2.2 按建筑屋顶形式分类
        3.2.3 按建筑屋顶高度分类
        3.2.4 按建筑屋顶年代分类
        3.2.5 按建筑屋顶承载力分类
    3.3 明城区屋顶绿化特质总结
        3.3.1 明城区屋顶绿化建设概况
        3.3.2 不同建筑要素下的屋顶绿化分析
    3.4 小结
4 明城区屋顶绿化改造策略及形式选定
    4.1 明城区屋顶空间绿化改造策略
        4.1.1 结合建筑条件的屋顶绿化改建
        4.1.2 结合海绵城市的屋顶绿化改建
        4.1.3 结合雨水景观的屋顶绿化改建
    4.2 明城区屋顶空间绿化适建所需条件及分类
        4.2.1 屋顶绿化建设所需条件确定
        4.2.2 明城区适建建筑屋顶选定
        4.2.3 明城区适建建筑屋顶分类
    4.3 适建屋顶绿化形式的选定
        4.3.1 不上人平屋顶的绿化形式选定
        4.3.2 坡屋顶的绿化形式选定
        4.3.3 上人平屋顶的绿化形式选定
    4.4 小结
5 基于雨水利用的屋顶绿化改造研究和效益
    5.1 适建广泛的轻型屋顶绿化
        5.1.1 轻型屋顶绿化结构技术
        5.1.2 轻型屋顶绿化种植系统
        5.1.3 轻型屋顶绿化雨水管理
    5.2 注重雨水传输的坡屋顶绿化
        5.2.1 坡屋顶绿化结构技术
        5.2.2 坡屋顶绿化种植系统
        5.2.3 坡屋顶绿化雨水管理
    5.3 注重雨水回用的屋顶花园
        5.3.1 屋顶花园结构技术
        5.3.2 屋顶花园种植系统
        5.3.3 屋顶花园雨水管理
        5.3.4 屋顶花园雨水造景
    5.4 明城区屋顶绿化截蓄雨水效益及其推演
        5.4.1 典型屋顶绿化单元雨水截蓄分析
        5.4.2 明城区屋顶绿化雨水截蓄量推演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果及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9)高层建筑屋顶空间性能延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概述及利用价值
    2.1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的概念及元素
        2.1.1 高层建筑的概念与分类
        2.1.2 屋顶的概念界定
        2.1.3 空间的概念界定
        2.1.4 高层屋顶的构成元素
    2.2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分类
        2.2.1 以建筑类型分
        2.2.2 以使用功能分
    2.3 高层建筑屋顶对城市的作用
        2.3.1 优化城市天际线
        2.3.2 丰富城市景观
        2.3.3 改善城市生态
        2.3.4 塑造城市地标
    2.4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的价值
        2.4.1 场所价值
        2.4.2 社会价值
        2.4.3 环境价值
        2.4.4 经济价值
        2.4.5 文化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高层屋顶空间的性能延展
    3.1 高层屋顶的性能
        3.1.1 基础性能
        3.1.2 延展性能
        3.1.3 屋顶的延展特性
    3.2 屋顶绿化
        3.2.1 屋顶绿化的分类
        3.2.2 屋顶绿化的相关元素
        3.2.3 屋顶绿化的技术研究
        3.2.4 高层屋顶绿化案例
    3.3 屋顶交通
        3.3.1 直升机停机坪
        3.3.2 屋顶停车场
        3.3.3 空中步行系统
        3.3.4 高层屋顶交通案例
    3.4 屋顶农场
        3.4.1 屋顶农场的基层组成
        3.4.2 屋顶农场的类型
        3.4.3 屋顶农场的技术研究
        3.4.4 屋顶农场优秀案例
    3.5 屋顶休闲
        3.5.1 屋顶运动场
        3.5.2 屋顶泳池
        3.5.3 屋顶露台
        3.5.4 屋顶剧场
        3.5.5 屋顶餐饮
    3.6 本章小结
4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4.1 高层屋顶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4.1.1 建筑空间的影响
        4.1.2 建筑结构的影响
        4.1.3 经济技术的影响
        4.1.4 自然因素的影响
        4.1.5 社会文化的影响
    4.2 高层屋顶空间的设计要点
        4.2.1 流淌的空间
        4.2.2 生长的界面
        4.2.3 串联的交通
        4.2.4 叠加的感知
        4.2.5 渗透的文化
    4.3 高层屋顶空间性能延展趋势
        4.3.1 延展社会化
        4.3.2 环境生态化
        4.3.3 设计立体化
        4.3.4 技术系统化
    4.4 本章小结
5 高层建筑屋顶空间试设计实践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方案设计
        5.2.1 设计理念
        5.2.2 空间设计
        5.2.3 细部设计
    5.3 实践过程
        5.3.1 拆除部分
        5.3.2 基础部分
        5.3.3 加建部分
        5.3.4 细部部分
    5.4 实践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基于城市屋顶农场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相关概念及定义
        1.1.1 屋顶绿化
        1.1.2 都市农业
        1.1.3 屋顶花园
        1.1.4 城市屋顶农场的定义
        1.1.5 屋顶花园与屋顶农场的相互关系
    1.2 城市屋顶农场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研究
        1.2.1 城市屋顶农场在国外的理论及实践发展
        1.2.2 城市屋顶农场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城市屋顶农场案例研究
    3.1 布鲁克林屋顶农场
    3.2 南京水游城魔豆天空
    3.3 合肥花果山屋顶农场
    3.4 案例小结
第四章 合肥市花果山屋顶农场的规划实践研究
    4.1 项目背景
    4.2 现状总结
        4.2.1 区位总结
        4.2.2 基地外部环境
        4.2.3 基地内部环境
    4.3 设计指导思想
    4.4 设计构思
        4.4.1 室内空间设计
        4.4.2 室外空间设计
    4.5 总体规划
        4.5.1 规划平面
        4.5.2 功能布局
        4.5.3 植物种植设计
        4.5.4 节点设计
        4.5.5 规划效果
第五章 城市屋顶农场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5.1 国外屋顶农场的运营模式
    5.2 对于我国城市屋顶农场运营模式的探讨与启示
        5.2.1 商业运营模式
        5.2.2 政府投资运营
        5.2.3 集体主导运营
第六章 城市屋顶农场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城市屋顶农场评价方法
        6.1.1 层次分析法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6.2 城市屋顶农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城市屋顶农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6.2.2 城市屋顶农场的评价内容
        6.2.3 城市屋顶农场评价指标的构建
    6.3 AHP法测定各级指标权重
    6.4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6.5 模糊综合评价法
    6.6 评价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城市屋顶农场调査问卷
作者简介

四、城市屋顶绿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境营造的低维护生态式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以沣西新城文化公园屋顶绿化为例[D]. 黄琰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前景[J]. 罗平平,刘佳鑫,苏梦飞,蔡浩瀚,揭雨涵,李凌宇,周美梅,吕继强,史文海. 人民珠江, 2020(07)
  • [3]郑州市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碳储存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崇洋.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官光星. 华侨大学, 2020(01)
  • [5]居住区屋顶绿化降温节能效应及其与住区空间形态的关系研究[D]. 何云菲. 南京工业大学, 2020
  • [6]高密度人居城市屋顶绿化构建的安全性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刘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7]以经济作物开展屋顶绿化的初步探讨及环境效益分析 ——以北京为例[D]. 孙义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 [8]雨水利用导向下西安明城区屋顶空间调查及其绿化改造研究[D]. 刘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高层建筑屋顶空间性能延展研究[D]. 吕尚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基于城市屋顶农场为主题的研究与实践[D]. 颜羽珩.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城市屋顶绿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