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

论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

一、谈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蜀西[1](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曾睿林[2](2021)在《对“法国针灸之父”苏烈针灸文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梳理17世纪至20世纪针灸在法国的传播史,厘清苏烈的生平及其对针灸在法国传播的主要贡献乃至对针灸在欧洲传播发展的影响;2.明晰针灸文物的定义和价值,探索针灸针具和针灸铜人的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挖掘苏烈的三件针灸文物的年代、特点和价值。内容:1.法国针灸传播史略及苏烈的生平:从针灸理论以及针灸临床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法国针灸传播史略;以时间线的顺序铺陈苏烈学习汉语、来华任职而后学习针灸,及其回到法国开展针灸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的经历。辅以他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针灸着作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苏烈的丰富人生;2.苏烈的针灸文物:包括现藏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西学博物馆的金针、清末针具和“雍正”铜人。阐释苏烈的针灸文物的来龙去脉,重点描述三件文物的外观、用途、与苏烈的联系以及与同类针灸器具的对比。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中外文数据库、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官网以及学术分享和开放性期刊网站等检索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2.实验研究法:使用游标卡尺和电子秤等对两套针具和铜人的长度、重量等数据进行测量;肉眼观察(结合显微镜)针具和铜人的各项细节同时进行记录;3.翻译:在查阅相关文献时需要进行法文、英文甚至部分德文、拉丁文翻译;与国外博物馆、图书馆或大学的工作人员通信(邮箱)时需要使用外文交流。结论:1.针灸在法国的传播与发展,与其历史上有关人员翻译和撰写针灸文献、从事针灸理论与临床实验研究和建立针灸协会与培训机构等有关。苏烈的针灸实践在法国针灸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法国针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本文所探讨的三件文物都是针灸器具史上重要的见证,为针灸发展史注入了部分新知且为完善针灸发展史乃至中国医学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侯冠群[3](2020)在《《内经》营卫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究《内经》营卫理论,解析营卫的概念内涵,梳理《内经》营卫理论体系,解决营卫理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发生学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立足传统哲学和象思维方法,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与营卫发生时代的学科知识,通过归纳、分析、比较,对《内经》中营卫理论进行梳理与探究。研究成果:明确了营卫理论适宜的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内经》营卫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研究结论:1.对近代营卫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营卫理论尚存在较多问题与争议。2.研究营卫理论的方法,必须以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把握相关概念内涵的核心意义。3.《内经》营卫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营卫之气的内涵、营卫的化生与循行、营卫的生理功能、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营卫失常所致病症、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首先,基于气一元论与阴阳两分的哲学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明确了营卫的概念内涵。营卫即本体人的一身之气,因气的阴阳清浊性质不同,一分为二,以脉为界,各行其道,将偏居在里行于脉内具有荣发濡养功能者称为营气,将偏散在外不受脉之约束的具有固密卫外温煦功能者称为卫气,二者阴阳相随,出入交汇,在体内环绕循行不息,并且顺应时序而呈现节律性运动变化,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与节律运动的高度概括。营卫二气一阴一阳,具有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的关系。其次,结合《内经》经文,明确了营卫之气的化生之源无非有三,即先天元气、后天水谷之气与清气三者缺一不可。在营卫的循行研究中,营气所行之脉为功能之“脉”,从中焦出发,主要循十二经脉而行。而卫气循行在脉外间隙,从上焦始发,而后随着时间节律变化而遍布人体内外。营卫不只在体内循行,亦通过气穴与外界沟通。营卫与天时相应,因此营卫的循行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主要包括营卫循行的日节律、月节律与四时节律。最后,营卫具有护卫人体,荣养周身这一共同的生理功能,又因二者各自性质不同,营气属阴,有濡养荣发,化血养神之功;而卫气属阳,则有温养关阖,主司寤寐之能。营卫不和为营卫总病机,分为营卫循行失常与营卫开阖失常两类。营卫不和所致病症,以经络五体系统疾病为主,病性有虚实之别。一般当病位在经络五体系统,涉及营卫循行失常或开阖失常时,则当以营卫病机阐释疾病。调治营卫的基本原则为调和营卫、法时而治,即候气所在,进而调营卫之虚实、营卫之开阖。无论是以针刺还是方药为手段,都可以调治营卫,只是用针或用药的法度总以通畅营卫,使其循行有序、开阖有度为调治目标。4.明晰营卫与气血关系、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营卫与气血关系是对气概念系统中根据“用”所划分的两类概念进行比较,二者各自应用范畴不同,但又具有一定的体用关系。营卫是动词,偏重于描述运动属性,用来概括一气环绕周身运动,是偏内以荣发与偏外以关阖之生理功能与节律的抽象概括;气血是名词,侧重于描述物质属性,是对人体有形、无形物质的抽象概括。但两组概念又密不可分,将营卫之体按气血分,则营之体可以血概言,卫之体可以气概之;而血之行称为营,气之行归于卫。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则必须建立在功能之“脉”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脉的内外为营卫之气,脉的纵横为经络之气。二者应用的范畴不同,即营卫之气强调脉的外内之别,而经络之气强调脉气的纵横方向。但二者可以在运行方向上达成统一,即营卫环周之象可以表达经络之气的交接循环状态,而经络之气又能指示营卫在循行时局部的纵横方向,即二者在气的流动方向上,可以互用。5.通过对营卫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医概念源于对人体的实际观察,是在古代哲学的引导和象思维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无论其原型是功能现象或物质实体,最终都是因其用的特点而得以创立。中医概念的命名,或直接取用哲学概念,或取象比类借用已有文字之象,总以表达概念的功能核心为主旨,其各自的应用范畴也是基于人体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明确中医概念体系的构建原理,是防止中医理论失真和异化的基本前提。

周勇杰[4](2019)在《张骥《医古微》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骥(1874-1951),字先识,今四川双流县人,民国年间四川着名经学家、中医学家、医史文献学家及医学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历任陕西凤翔、米脂、榆林等县知事。中年在成都开设“义生堂”药号,坐堂应诊,又创办“汲古医塾”传播医道。晚年为壮四川国医学院之力量,奉献余辉。生平所着之书辑录于《汲古医学丛书》之中,其中包括“小丛书”《医古微》(含《周礼医师补注》《左氏秦和传补注》《史记扁鹊仓公传补注》《汉书艺文志方技补注》《后汉书华佗传补注》《子华子医道篇注》六种),其所注六种传世文献皆为记录先秦两汉期间医事、人物与典籍的重要医史文献。张骥对书中字、词、句义的考释和医理的解读,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文献学成就,同时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较为清晰的秦汉时期医学画卷,并开启了国内研究“扁鹊医学”的先河。因此,《医古微》是张骥钩沉索引上古医学脉络的核心着述,是本文选作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实地调研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汲古医学丛书》成都义生堂刻本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医古微》成都义生堂刻本,此次研究是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汲古医学丛书》成都义生堂刻本展开。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医古微》进行研究,分别如下:第一部分,从张骥的求学、历仕和从医三个方面对他生平作简要的记述。第二部分,论述《医古微》的版本及成书背景。本文研究所据的《医古微》底本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的丛书本。《医古微》成书于清末民初。此时,赓续乾嘉朴学传统的古文经学方兴未艾,而强调“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疑古之声仍不绝于耳。继之而来的,是晚清西学东渐下的中医存废之争。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思想的今文经学与当时的“自改革运动”不谋而合,今、古文经学之争在新的历史情势下重新又被搅动翻涌起来。值此危急存亡之秋,“救亡”与“启蒙”成为双重变奏曲,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并深入中医学的医理与临床研究。张骥作为一名经学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探索新的道路。第三部分,对《医古微》的书名作解题,并对其所包含六种书籍的内容以及张骥着述缘由作相应介绍。《医古微》中的“古微”二字,源于明代孙榖所编撰的《古微书》,乃纬书之集汇;后起者,清代今文经学家魏源所着《书古微》《诗古微》亦有“古微”二字。结合张骥自撰“《医古微》六种提要”及其书内容来看,张骥的治学方法虽遵从“乾嘉朴学”的古文经学传统,但对于医经医理的解读,却更倾向于道咸以来“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传统。由此可见,《医古微》是一部张骥阐述医经医史“微言大义”之书,其题名有着显着的经学色彩。张骥意识到,后世学者、中医在《内经》等医学经典的理解上或多或少出现了“大义乖”的现象,为探赜先圣微言,找回医学源流,也为与孙子方先生合力创办的“汲古医塾”提供教材,故开始着写并刊刻《医古微》。第四部分,对张骥编撰《医古微》的方法与特点作论述。《医古微》收入医书六种,前后编排恰是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正文编写体例方面,《医古微》每种书籍正文标题之下,对原书的作者、所引注家及张骥补注等情况皆先作交代;继而每条原文之下,先列前人注解,次参以己见。张骥主张儒者学医,医者读经,方能“昌明绝学”。以“乾嘉学派”的治学思想运用到中医古籍研究的领域内,日本学者相比于同期之中国已着先鞭,形成“江户考据学派”;而清末民初以廖平、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儒医”群体,则试图通经致用,寓医理于经学考据学之中。总结张骥着述的特点有三:一是明经学、通训诂。张骥早年为儒生,于经学典籍有所研究,能熟练运用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对文字语句进行加以注释、疏通;二是重考据、求真实。张骥在学术研究方面着重考据学的运用,求实存真,力求还原古籍文献与医学历史的真实面貌;三是融经典、谙医理。张骥精通医理,又熟知医学典籍,在《子华子医道篇·自序》中明确批评后世部分医者“以术鸣者多,以道鸣者少”的弊病。第五部分,详细探讨《医古微》的学术价值。张骥运用“乾嘉朴学”的治学方法对《医古微》六种着作的原书内容进行研读和发掘,不仅是在某些疑难词句的训诂方面有所突破,难能可贵的是对医学史的整体把握与推陈出新。这主要体现在其对医学源流的梳理,古代医生社会地位的探讨,以及先秦两汉时期医学人物的考证等方面。尤其在上古医学的脉络中,张骥拂去千年的历史尘灰,重新标举出“扁鹊”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史记·扁鹊仓公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等史料的解读,结合对《内经》《难经》等传世医学文献的考证,为我们构建出一种与既往所见不同的先秦两汉医学图景。从具体的医学成就方面看,张骥在《医古微》中对涉及内外诸科的病名和症状共作补注凡51处;提倡“杂合以治”,“箴、石、汤、火”四法兼施的治疗方法,以及“疾病在养”与“内调平其喜怒之气,外调适其寒热之气”的治疗原则;在病因病理方面,指出“秦和六淫之论,实为后世三因之祖”,并大胆融入西医学的认识对相关中医学术语进行解释,如“血脉”“胃”“络脉”等。张骥虽在个别的中医概念上借用西医认识,但绝大多数认识仍根植于传统中医的观点,这有别于章太炎、陆渊雷等废“五行说”、倡“科学化”的治学思想,却不悖于“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之旨。笔者通过对马王堆、张家山、天回镇出土相关医学文献的研读,发现张骥的某些学术思想与之有不少相合之处。如张骥指出古代的医学与酒、巫(祝由)有密切关系,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祝由方34首,用酒的方子40首;而2012年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医简《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中有44个方子用酒,另有祝由方4首。这些西汉早期的古方为上古时期中医与酒与巫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再如,张骥对先秦两汉医学尤其扁鹊一脉医学的认识,鞭辟入里地阐释了中医学在源头上与扁鹊息息相关的事实。成都天回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多次出现“敝昔”二字,经考证当即“扁鹊”,可证其学源自扁鹊;此外,其中《脉书·上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所载有关“五色脉诊”的内容,也可与存世文献中的扁鹊佚文相互印证。可见,张骥在《医古微》中体现出的学术思想至今仍保持着生命力,这种考据与临床并重、小学与医理互参的研究方法,对于中医经典的研读乃至中医知识的学习,至今尤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结论部分,通过对张骥《医古微》着述风格及其治学方法的剖析,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医家的比较,彰显出张骥在中医学尤其在医史文献学方面承上启下、复古开新的贡献。

谭立地[5](2019)在《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革命旧址是近现代革命事件影响下遗留下来的重要建筑遗产,是革命历史、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地处鄂豫皖三省边界的七里坪作为革命根据地早期建设的中心地带,在土地革命时期集中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革命旧址,被誉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我国着名的“红都”,其遗产价值对当下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时过境迁,如今革命旧址周边的现实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除镇区革命旧址已基本布展利用,大量旧址仍因地处偏远的山野村落而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很多具有重要展示潜力的革命旧址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从调研现状来看,已经展示利用的革命旧址中仍普遍沿用传统博物馆式的陈列方式,展示方式和内容相对趋同,原有旧址“场所精神”的展示逐渐空洞失去特色,当地文物部门迫切希望找到真正适合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展示方式。因此,如何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呈现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特征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对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概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涉及建筑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的分类统计,全面总结剖析了革命旧址的保存、展示现状和问题。其次,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普查资料,确定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体系,选取30处典型革命旧址作为价值评估对象,结合专家意见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并根据价值评估结果将革命旧址划分为四个级别,为系统化、类型化地指导旧址的展示和利用提供数据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新型展示利用理念和方式的案例研究和梳理,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可适的策略方法。

郑淇琳[6](2019)在《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重庆建川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者们越来越注意到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博物馆资源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不仅可以弥补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的不足,还可以成为历史教学的延伸,在第二课堂继续发光发热。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博物馆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呈现一个浩瀚的历史信息世界,能更高效的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有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对教师、家长、学校、博物馆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一定的意义。本论题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通过查阅、收集、整理和对比等方法整理与本论题相关的资料后,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基本信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博物馆及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的相关内容,首先对课程资源、博物馆资源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界定,再对重庆建川博物馆进行相关介绍,再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和博物馆的角度分别出发分析博物馆资源多方面的教学价值,之后对博物馆资源的特点:直观性、真实性、开放性和教育性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主要阐述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具体应用。在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笔者在第一板块针将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与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分类整合,探讨如何将二者的资源恰当结合。在第二板块主要从课堂教学环节的具体环节,即新课导入、突破重难点、巩固小结和课后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在第三板块探讨博物馆资源第二课堂的开发,笔者将从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第二课堂中的应用。在第四部分中笔者以部编办八年级下册中的具体一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以此为例论证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五部分即结语部分,将本论题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本论题的希望和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以重庆建川博物馆中的资源为例,结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研究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将二者的教学资源分类整合,使重庆建川博物馆中的资源渗透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以课堂教学环节和具体的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博物馆资源该如何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

陈元[7](2018)在《中医学“和”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而中医学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故中医学的理论构建离不开一个“和”字。目前众多学者都认可“和”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如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和谐,张其成教授认为中医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关于什么是“和”,众说纷纭,但缺乏从“和”字的源头来确定“和”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证。其次,目前从“和”的视角探索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从“和”的视角系统论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的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明确了“和”之字源为“禾”“龢”“咊”“盉”四字,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和”文化的内涵与特性。重点阐述了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养生观,以此来构建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基础理论。最后通过对第一个用“和”系统阐述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的医家张仲景与建立中和医派的现代医家国医大师孙光荣的医学思想的“和”内容的阐述来见证医家对“和”文化的诠释。本文旨在明确“和”在中医学中的核心地位,系统阐述中医学本身蕴含的“和”文化,希望借此为中医学的学习、理解与运用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使其能更容易也更深入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为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一种理论性的指导。

张利国[8](2017)在《“书如其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书法在古代是文人用来传递思想和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观书知人,观人知书,书法与人紧密相关,书法中流露出人的哲学思想、生命形质与生命精神。自古以来就有“书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它们常被作为评价书家与其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本文选择“书如其人”命题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是中国哲学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典型例证。通过对“书”与“人”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去思考“书如其人”的思想。第一,“书”如什么样的“人”。由于“人”的内涵非常丰富,本文将从心性、情性、人品、学识几个维度,研究书法中流露出的“人”的特质。这些将在第一章“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中展开论述。第二,“书”怎样才能如其“人”。本文将从“修辞立其诚”出发,探讨“心正则笔正”的内涵、“中和气象”的本质、“以书喻人”的特点等。这些将在第二章“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中展开论述。第三,“书”在哪方面如其“人”。书法在筋骨血肉、精神气韵方面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将在第三章“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中展开论述。第四,什么样的“书”才能如其“人”。审美中须求真尚善,书法作品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书法家要努力做到“德艺双馨”。这些将在第四章“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中展开论述。“书如其人”的哲学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哲学是人的灵魂,人有了哲学思想,艺术就可以从中生发。故人是连接内在(哲学、文化)与外在(书法、绘画)的桥梁。哲学观从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中和论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在本质上都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但侧重点不同。文质论侧重于质与文的统一,即人格修养与书法艺术的统一。心性论侧重于心主百骸,“心正”到“笔正”是“心主于百骸”在笔端的体现。意象论强调“得意忘象”,“意”是内在,“象”是外在(表面),表现形式是“以书喻人”,通过人物神情风貌反映书法艺术。中和论强调书法艺术中的对立与统一,侧重与人相关的中庸范畴,如动静、肥瘦、老少、润燥等。“书如其人”的生命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生命依据。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在纸上,实则它背后还蕴含着人的各个方面。“书如其人”由外及内,表现出一个立体的人。外层指人的生命形质(含筋骨血肉等),内层指人的生命精神(含精神气质、心志性情、格调修养等)。生命形质和生命精神在根本上也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生命形质是可视的,反映出不可视的生命精神,即通过筋骨血肉反映出骨气、神气、书卷气等。“书如其人”的审美观为“书如其人”命题的研究提供了审美理想。审美观从求真精神和尚善追求两方面展开。书法艺术是书家的创作产物,虽然“人品”不能代替“书品”,但是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自古以来对某人艺术品评的前提是对其人的认知。因此书品的评价中不可避免有人品的因素。人品不佳者,书品再好,也很难得到认可和传承。“书如其人”的哲学观、生命观、审美观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书如其人”命题的核心是书法(外在)与人(内在)的关系,因此第二章文质论、心性论、意象论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内在与外在的关系,第三章筋骨血肉论与神采论、气息论是从生命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第四章“尽善尽美”“尽善未尽美”是从伦理、审美的角度阐述内外关系。本文正是以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为主线对“书如其人”思想展开研究的。通过研究,希望能找出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引导书法艺术回归本来面目,启发书家从内在下功夫,从自身的哲学素养、文化修养等方面下功夫,养德与修艺并行,努力创作出“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作品。

刘哲[9](2017)在《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中医理论从《内经》成书,至后世历代的发展,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变化特点,这样的发展特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从思想文化的视角,由源及流的解析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医理论本来面目,厘清中医理论的发展现状,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判别中医理论研究的根本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以思想文化对中医理论的建构是否起到直接作用作为宏观的历史分期的标准,将中医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前四个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各阶段的传统思想文化背景和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探讨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第五阶段,就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部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阶段的思想文化背景,从框架理论角度系统梳理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及其演变特点,探讨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总结思想文化视域下,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考察了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第二部分为导论,对"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思想文化"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界定,规定了本研究重点关注受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的医学理论发展特点,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方法。第三部分,总结了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黄帝内经》为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的代表,以《内经》的核心观念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内涵及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为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上述内容在先秦诸子着作中进行溯源。认为《内经》的精气学说源于古代哲学(以道家哲学、易学哲学为代表)对事物本源的认识,阴阳学说源于以《周易》《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五行学说源于以《尚书》为代表的对事物属性及关系的思考,象数思维模式源于以《周易》为代表的象数推理方法。先秦时期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是诸子之学与作为方技类的中医学根源于共同的自然道德的哲学背景,阴阳五行思想归本于自然道德的哲学,是天地人之间整体相应关系的规律性总结,圣人合道顺德为自然道德的哲学的见证者和核心传承者,也是医学核心理论的构建者。第四部分,总结了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剂和本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进行专题讨论。认为晋唐时期名学、玄学相继兴起,佛教传入、道教形成促成了这一时期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晋唐时期行医的主体门阀士人、道士、僧人等受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濡染,对医学理论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了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经典理论、提倡运气学说、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为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宋明医学本经典、用运气、重求理受理学学风的影响,命门学说、节欲养生受理学理论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宋明理学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宋明时理学盛行创造了理学为主导的思想文化氛围,自北宋时开启了儒医传统,医者通儒学是将理学思想融于医学理论的必须条件。第六部分,总结早中期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以重视医学经典理论研究为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代表。对医学尊经崇古的学风及考据的治学方法受清代学术思潮影响进行了专题阐发。认为朴学盛行的思想文化氛围,儒医及清儒做医学理论研究是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七部分,总结了清末至今思想文化背景,以统编中医教材为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共识性代表,梳理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包括了白话文表达,学科分化发展、重构了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就重构的理论体系而言,从古医籍至新的学科范式,以"中基"教材为例,当代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发展演变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中基"的理论范式;区分哲理与医理、二者各自发展;相关概念、范畴被强化和弱化;建立了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精、阴、阳的框架。文言文变白话是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技术影响有直接关系,重构的理论体系发展演变与西方的概念思维、西医学影响有关,中医理论也受到唯物辩证观的影响。认为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原因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医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统思想文化被边缘化,中医学为求生存需参照西方科学标准来发展;教材编写专家及学生皆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教育,西方的概念思维模式成为主导思维模式,因此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在概念思维指导下进行的。第八部分,从思想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了三个"高峰"期——先秦两汉、宋明、清末至今,和两个"承平"期——晋唐和清代。先秦两汉的思想文化因直接影响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构建,因此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其后的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影响理论发展重心,丰富理论具体范畴,影响理论核心框架构建,影响思维方式,影响治学方法五个方面。医家在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本文的创新点:从纵向上梳理历史各阶段的思想文化、总结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横向联系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为实现遵循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为基础、完善其理论体系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历史的、思想的借鉴。不足之处:因研究覆盖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思想文化面较广、囊括的中医理论浩繁纷杂,因此提取出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中医理论同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深入细致地挖掘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陈清华[10](2016)在《河南出了个张仲景——兼谈我国四大名着的作者为何都是中医高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仲景的成就,位列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首。中国古代有16位圣人,但真正放之世界人文领域,唯有文圣孔子和医圣张仲景。这篇文章,我不打算讨论中医和西医的优劣,也不打算讨论"中医药现代化"乃至诺贝尔奖殊荣,甚至不打算介入专业性的知识,我只是想从文学和哲学角度谈谈医圣,弘扬我们的国粹。最近不是提倡"工匠精神"么?工匠精神就是一种"笨",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二、谈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论文提纲范文)

(2)对“法国针灸之父”苏烈针灸文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苏烈——法国针灸之父
    一、针灸在法国的理论源头
        (一)17世纪和18世纪针灸在西方的理论来源
        (二)19世纪和20世纪针灸在法国的发展
    二、法国针灸临床实践的源头
        (一)苏烈的名字
        1.中文译名
        2.法文本名
        (二)苏烈结缘针灸
        1.汉语启蒙
        1.1 戈缇耶女士
        1.2 丁敦龄先生
        2.来华任职
        2.1 北京(1901-1903)
        2.2 上海(1903-1906)
        2.3 昆明(1906-1909)
        (三)苏烈回法后的针灸实践与传播
        1.针灸着作
        2.针灸临床
        3.临床反馈
        4.非法行医
        5.法国针灸协会和培训机构的成立
        (四)苏烈在法国针灸界的地位
        (五)苏烈的针灸文物
        1.博物馆与苏烈纪念廊
        2.文物概述
第二章 金针
    一、研究方法
        (一)观察与测量
        (二)文献资料的翻译与整理
        1.馆藏实物资料
        2.网络数据库资料
    二、研究结果
        (一)金匣
        (二)匣内针灸针
        (三)苏烈《针灸法》中的金针
        1.针的金属成分
        2.针的粗细与长度
        3.针的形制
        4.苏烈与民国金针名家方慎盦
    三、讨论
        (一)与其他金针的对比
        1.西汉满城汉墓金针
        2.现存传世金针
        2.1 阮氏家传金针
        2.2 六寸金针与毫发金针
        (二)金补银泻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3.结论
    四、小结
第三章 清末针具
    一、研究方法
        (一)测量
        (二)标签翻译
        (三)观察
    二、研究结果
        (一)针套
        (二)针灸针
        (三)标签
        1.针套标签
        2.针灸针标签
    三、讨论
        (一)针套
        (二)针灸针
        (三)标签的字迹与单词
        (四)与其他针具的对比
        1.英国科学博物馆藏针具
        1.1 针具信息
        1.2 对比
        2.北京民俗博物馆清代针具
    四、小结
第四章 “雍正”铜人
    一、研究方法
        (一)观察与测量
        (二)文献资料收集、翻译和整理
    二、研究结果
        (一)铜人外形
        (二)铜人身体各部位测量结果
        (三)铜人全身孔穴分布
    三、讨论
        (一)铜人年代、性别与形象
        (二)苏烈书中的铜人
        (三)与英国科学博物馆藏针灸铜人对比
        1.外观
        2.书函文字
        3.与乾隆铜人对比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针具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金针
        1.黄石屏/黄氏金针及其传承
        2.北方金针
        3.藏医金针
        4.其他金针
        (二)其他针具
    二、针灸铜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科研课题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营卫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与异化
        1.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
        1.1.2 营卫内涵解读的异化
    1.2 营卫病机研究的模糊与泛化
        1.2.1 营卫不和含义的模糊
        1.2.2 营卫不和病机的泛化
    1.3 调和营卫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1.3.1 方药调和营卫研究的局限
        1.3.2 针刺调治营卫研究的不足
2 营卫理论的发生学基础
    2.1 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
        2.1.1 气一元论——整体性、运动性、功能性
        2.1.2 阴阳学说——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
    2.2 象思维方法的应用
    2.3 传统数术学的启发
    2.4 古天文历法知识的融入
        2.4.1 古天文历法学基本含义
        2.4.2 与营卫相关的古天文历法学术语解读
3 营卫之气的内涵
    3.1 营卫名字解读——据用取象名营卫
        3.1.1 “营”之意象
        3.1.2 “卫”之意象
    3.2 营卫之气的含义
    3.3 营卫之间的关系
4 营卫的化生与循行
    4.1 营卫的化生及营卫与气血关系
        4.1.1 营卫之气的化生
        4.1.2 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的循行及营卫与经络之气关系
        4.2.1 营卫之气的循行
        4.2.2 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
5 营卫的生理功能
    5.1 营卫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5.2 《内经》营卫生理功能
        5.2.1 营卫共同生理功能——护卫人体,荣养周身
        5.2.2 营气生理功能——濡养荣发,化血养神
        5.2.3 卫气生理功能——温养关阖,主司寤寐
6 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
    6.1 基于人之一气循行论营卫病机
        6.1.1 营卫之气循行分布失常
        6.1.2 营卫之气循行方向逆乱
    6.2 基于营卫阴阳关系论营卫病机
7 营卫失常所致病症
    7.1 内外病因对营卫失常病位与病性的影响
        7.1.1 邪结营卫——病位辨析
        7.1.2 营卫自病——病性辨析
    7.2 营卫失常病症例析
        7.2.1 营卫循行失常病症例析
        7.2.2 营卫开阖失常病症例析
8 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
    8.1 调治营卫的原则
        8.1.1 调和营卫
        8.1.2 法时而治
    8.2 调治营卫的方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4)张骥《医古微》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张骥与《汲古医学丛书》研究
    2. 张骥师承背景研究
    3. 日本同类研究概述
        3.1 关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研究
        3.2 关于中医古籍的考证研究
    4. 同时期国内儒医及着述研究
        4.1 章太炎医学着述研究
        4.2 廖平医学着述研究
        4.3 孙鼎宜着作研究
前言
1 张骥生平简述
    1.1 求学
    1.2 历仕
    1.3 从医
2 《医古微》成书背景及版本研究
    2.1 《医古微》的成书背景
        2.1.1 《医古微》成书的时代背景
        2.1.2 张骥的学术及生活背景
    2.2 《医古微》版本研究
        2.2.1 《医古微》六种的刊刻年代
        2.2.2 《医古微》版本
    2.3 小结
3 《医古微》内容概述与着述缘由
    3.1 “医古微”解
    3.2 《医古微》六种内容概述
    3.3 张骥着《医古微》缘由
    3.4 小结
4 《医古微》的编撰方法与特点
    4.1 《医古微》六种书籍编排次序
        4.1.1 经史子集
        4.1.2 成书年代
    4.2 《医古微》六种的编写体例以及张骥补注特点
        4.2.1 《医古微》六种书籍的序文与提要
        4.2.2 《医古微》六种书籍正文编写体例
    4.3 《医古微》张骥注文的特点
        4.3.1 明经学,通训诂
        4.3.2 重考据,求真实
        4.3.3 融经典,谙医理
    4.4 小结
5 《医古微》学术价值研究
    5.1 张骥在《医古微》中的医学史观探讨
        5.1.1 医学源流研究
        5.1.2 中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研究
    5.2 先秦两汉医学人物探讨
        5.2.1 “秦缓、秦和”人物研究
        5.2.2 “仓公”人物研究
        5.2.3 “华佗”人物研究
        5.2.4 “公乘阳庆”人物研究
        5.2.5 “俞跗”人物研究
    5.3 《医古微》若干医理研究
        5.3.1 疾病及相关治疗
        5.3.2 病因学认识
        5.3.3 对西医学的纳入
    5.4 某些疑难词句的训诂成就
        5.4.1 “凡君子之食恒放焉”中的“放”
        5.4.2 “折疡祝药劀杀之齐”中的“祝”
        5.4.3 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5.4.4 风淫末疾
        5.4.5 晦淫惑疾
        5.4.6 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5.4.7 禁方
        5.4.8 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
        5.4.9 “病得之汗流出滫,滫者,去衣而汗曦也”中“滫”
        5.4.10 “番阳脉”与“番阴脉”
        5.4.11 《白氏内经》中的“白”
        5.4.12 外经
        5.4.13 关鬲之碍
        5.4.14 “如发蔀焉”中的“蔀”
    5.5 出土医学文献对张骥学术思想的佐证
        5.5.1 与医学史研究方面的意义
        5.5.2 在医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5.5.3 在传世文献释读方面的指导意义
    5.6 小结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义生堂书目提要
    附录2——张骥整理全元起、杨上善二家《黄帝内经》卷目
    附录3——《子华子医道篇》与《黄帝内经》内容比对
致谢
个人简介

(5)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2.3 时间和空间界定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既往研究及本文创新点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成果分析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研究
    2.1 红安七里坪的背景概述
        2.1.1 区位概况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文环境
    2.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历史背景
        2.2.1 根据地初步创建时期(1927.8—1930.8)
        2.2.2 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1930.8—1932.10)
        2.2.3 根据地坚持抗战时期(1932.10—1937.7)
    2.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分布特征
        2.3.1 时代背景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2.3.2 地域环境下的现状分布特征
    2.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概况特征
        2.4.1 建筑类型划分
        2.4.2 建筑保存现状
        2.4.3 概况特征总结
    2.5 小结
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典型案例及其展示与利用现状调查
    3.1 长胜街革命旧址—集镇历史街区的集中展示
        3.1.1 旧址背景概述
        3.1.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3.1.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3.2 列宁小学旧址—镇区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单体展示
        3.2.1 旧址背景概述
        3.2.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3.2.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3.3 闵氏宗祠—村落与旧址分离的单体展示
        3.3.1 旧址背景概述
        3.3.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3.3.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3.4 红二十八军新兵营招兵处—红色影视剧拍摄影响下的旧址展示
        3.4.1 旧址背景概述
        3.4.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3.4.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3.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现状总结
        3.5.1 展示利用现状概况
        3.5.2 展示利用问题梳理
    3.6 小结
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研究
    4.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4.1.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
        4.1.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意义
    4.2 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4.2.1 层次分析法(AHP)
        4.2.2 评价对象的确定
    4.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体系的确定和评估过程
        4.3.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因子的选取
        4.3.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4.3.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分标准的确定
    4.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的评估结果
    4.5 评估结果分析
        4.5.1 根据评估结果对革命旧址进行分类
        4.5.2 不同分类结果下的建筑特征分析
        4.5.3 根据分类结果制定展示利用的策略标准
    4.6 小结
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探索和策略制定
    5.1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模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5.1.1 集合要素,分类叙事型—主题博物馆集群展示
        5.1.2 关联主题,原貌展示型—旧址本体场景展示
        5.1.3 结合环境,活态展示型—生态博物馆展示
        5.1.4 独立遗址,景观展示型—革命遗址公园展示
    5.2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方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5.2.1 情景演绎
        5.2.2 内涵隐喻
        5.2.3 环境叙述
        5.2.4 空间拓展
        5.2.5 数字体验
    5.3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空间模式展示利用策略
        5.3.1 院落空间的展示利用
        5.3.2 本体要素的展示利用
        5.3.3 群落层面的展示利用
        5.3.4 策略总结概述
    5.4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建筑类型展示利用策略
        5.4.1 民宅建筑的展示利用
        5.4.2 祠堂、寺庙建筑的展示利用
        5.4.3 街屋建筑的展示利用
        5.4.4 遗址类建筑的展示利用
        5.4.5 策略总结概述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成果综述
    6.2 研究成果思考
    6.3 研究的局限性
    6.4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七里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基本信息汇总表
附录2 纳入评价对象的30 处革命旧址总表
附录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专家调查问卷表
附录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结果汇总表

(6)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重庆建川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概述
    2.1 博物馆资源的相关概念
    2.2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
        2.2.1 重庆建川博物馆概述
        2.2.2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的特点
        2.2.3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的教学价值
3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3.1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与初中历史教材的整合
    3.2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常规课堂中的运用
        3.2.1 在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3.2.2 在讲授新课中的运用
        3.2.3 在巩固小结中的运用
        3.2.4 在课后作业中的运用
    3.3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第二课堂中的运用
        3.3.1 学生自主学习
        3.3.2 教师扩展课程
        3.3.3 家庭、学校、博物馆、社会环境共同合作
4 重庆建川博物馆资源在《敌后战场的抗战》中的运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中医学“和”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不足
    1.4 研究的视角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归纳演绎
    1.6 本文的创新点
2.什么是和文化
    2.1 界定“和”的内涵与外延
        2.1.1 “和”之字源
        2.1.1.1 “禾”与“和”
        2.1.1.2 “龢”与“和”
        2.1.1.3 “咊”与“和”
        2.1.1.4 “盉”与“和”
        2.1.2 “和”的内涵与外延
    2.2 文化的概念
    2.3 “和”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3.1 “和”文化的内涵
        2.3.1.1 “和实生物”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2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3 “执中致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1.4 “天人相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2.3.2 “和”文化的特性
        2.3.2.1 差异性
        2.3.2.2 包容性
        2.3.2.3 创生性
        2.3.2.4 动态性
        2.3.2.5 整体性
        2.3.2.6 适度性
        2.3.2.7 有序性
        2.3.2.8 开放性
        2.3.2.9 自发性
3.儒道佛与“和”文化
    3.1 儒家思想与“和”文化
        3.1.1 礼之用,和为贵
        3.1.2 正心以达人和
        3.1.3 义分则和
        3.1.4 无伐天和
    3.2 道家思想与“和”文化
        3.2.1 道——以“和”为归宿的自然规律
        3.2.2 无为而致和
    3.3 佛家思想与“和”文化
4.中医学以“和”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与思维方式
    4.1 中医学的价值追求——生生不息
        4.1.1 “阴阳和”——生命的产生与运转
        4.1.2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相处
        4.1.3 “少欲”“仁爱”——人与社会的相处
        4.1.4 “执中调和”——治疗方式
        4.1.5 仁心仁术——医者与患者的相处
    4.2 中医学“和”的思维方式
        4.2.1 象思维
        4.2.1.1 取象类推
        4.2.1.2 取象归纳、演绎
        4.2.2 整体思维
        4.2.2.1 人与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
        4.2.2.2 形神是一个整体
        4.2.2.3 人体生理上的脏腑、气血、经络是一个整体
        4.2.3 辨证思维
        4.2.4 治未病思维
        4.2.4.1 未病先防
        4.2.4.2 欲病救萌
        4.2.4.3 已病防变
        4.2.4.4 病瘥防复
5.中医学健康观——和
    5.1 什么是健康
    5.2 人与外在环境的和谐
        5.2.1 人本自然而生,是自然的产物
        5.2.2 人体生命中蕴含着自然规律
        5.2.2.1 人体蕴含着昼夜节律
        5.2.2.2 人体蕴含着月节律
        5.2.2.3 人体蕴含着四季节律
        5.2.2.4 人体蕴含着年龄变化规律
        5.2.3 人不损害自然自和的能力
    5.3 人与社会的和谐
    5.4 形神和
        5.4.1 形为神之源
        5.4.2 神依形而存
        5.4.3 神为形之主
    5.5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和谐
        5.5.1 脏腑和
        5.5.2 经络和
        5.5.3 气血津液和
6.中医学的疾病观——不和
    6.1 人与自然的不和
        6.1.1 违逆自然的时间规律
        6.1.1.1 违背四季节律
        6.2.1.2 违背月节律
        6.2.1.3 违背昼夜节律
        6.2.1.4 违背年龄变化规律
        6.1.2 异常气候的侵袭
        6.1.2.1 当地气候的异常
        6.1.2.2 新地域气候的不适
        6.1.3 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恶化
        6.1.3.1 空气污染
        6.1.3.2 水污染
        6.1.3.3 土壤污染
    6.2 人与社会的不和
        6.2.1 不尊“名”
        6.2.2 欲望过盛
    6.3 形神不和
        6.3.1 形损及神
        6.3.1.1 脏腑不和损神
        6.3.1.2 经络不和损神
        6.3.1.3 气血津液不和损神
        6.3.2 神损及形
    6.4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不和
        6.4.1 脏腑不和
        6.4.1.1 肝病引起其他脏腑的不和
        6.4.1.2 心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3 脾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4 肺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4.1.5 肾病引起其它脏腑功能的不和
    6.5 经络不和
    6.6 气血津液不和
7.中医学的诊断观——察其不和
    7.1 病性
        7.1.1 风邪
        7.1.2 寒邪
        7.1.3 热邪
        7.1.4 湿邪
        7.1.5 燥邪
        7.1.6 气病
        7.1.7 血病
        7.1.8 情志太过
        7.1.9 食滞
    7.2 病位
8.中医学的治疗观——调其不和
    8.1 顺应自然的时间规律而自和
        8.1.1 顺五运六气的运气规律治病
        8.1.2 顺四季节律治病
        8.1.3 顺月节律治病
        8.1.4 顺日节律治病
    8.2 顺应神形之间的自和机制
        8.2.1 治神以全形
        8.2.1.1 语言开导法
        8.2.1.2 情志相胜法
        8.2.2 治形以全神
    8.3 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其相互间的自和机制
        8.3.1 调肝之不和
        8.3.1.1 从脾治肝
        8.3.1.2 从心治肝
        8.3.1.3 从肺治肝
        8.3.1.4 从肾治肝
        8.3.2 调心之不和
        8.3.2.1 从肝治心
        8.3.2.2 从脾治心
        8.3.2.3 从肺治心
        8.3.2.4 从肾治心
        8.3.3 调脾之不和
        8.3.3.1 从肝治脾
        8.3.3.2 从心治脾
        8.3.3.3 从肺治脾
        8.3.3.4 从肾治脾
        8.3.4 调肺之不和
        8.3.4.1 从肝治肺
        8.3.4.2 从心治肺
        8.3.4.3 从脾治肺
        8.3.4.4 从肾治肺
        8.3.5 调肾之不和
        8.3.5.1 从肝治肾
        8.3.5.2 从心治肾
        8.3.5.3 从脾治肾
        8.3.5.4 从肺治肾
    8.4 顺应经络之间的自和机制
    8.5 顺应气血津液之间的自和机制
        8.5.1 顺气能生血
        8.5.2 顺气能行血
        8.5.3 顺气能生津
        8.5.4 顺气能行水
        8.5.5 顺血、津液载气
    8.6 顺应病势趋向治病
        8.6.1 吐法——其高者因而越之
        8.6.2 下法——其下者引而竭之
        8.6.3 汗法——在皮者汗而发之
        8.6.4 泻法——中满者泻之于内
9.中医学的养生观——维和
    9.1 饮食“和”
        9.1.1 饮食有节
        9.1.2 谨和五味
        9.1.3 饮食有洁
    9.2 起居“和”
        9.2.1 起卧有常
        9.2.2 环境适宜
        9.2.3 穿衣适宜
    9.3 运动“和”
        9.3.1 劳而不倦
        9.3.2 顺时而动
    9.4 情志“和”
        9.4.1 情志发而中节
        9.4.2 少欲不争
    9.5 顺道德达“和”
        9.5.1 仁者寿
        9.5.2 正名而养
    9.6 房事“和”
        9.6.1 房事不绝
        9.6.2 房事不纵
        9.6.3 房事有乐
        9.6.4 房事御而有时
10.医家对“和”文化的诠释举隅
    10.1 张仲景医学思想的“和”内容
        10.1.1 以“和”表示健康
        10.1.2 以“不和”表示疾病
        10.1.3 以察“不和”的病性、病位、病势表示诊断
        10.1.3.1 病位的诊断
        10.1.3.2 病性的诊断
        10.1.3.3 病势的诊断
        10.1.4 循“自和”而治的治疗观
        10.1.4.1 顺病势而治
        10.1.4.2 顺应六经欲解时治病
        10.1.4.3 顺脏腑之间的自和治病
        10.1.4.4 其治不损自和
    10.2 孙光荣医学思想的“和”内容
        10.2.1 气血中和乃健康之本
        10.2.2 气血失和则万病生
        10.2.3 中和辨证
        10.2.4 中和调治
        10.2.5 中和养生
        10.2.5.1 养上善
        10.2.5.2 养中和
        10.2.5.3 养下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书如其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书如其人”的概念及内涵
    第一节 “艺如其人”命题回顾
        一、“文如其人”
        二、“诗如其人”
        三、“画如其人”
    第二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形成
        一、“书法即其心法”
        二、“作字如其为人”
    第三节 “书如其人”概念的内涵
        一、“书”的多元构成
        二、“人”的丰富内涵
第二章 “书如其人”的哲学观
    第一节 文质论
        一、“修辞立其诚”
        二、“文质彬彬”
    第二节 心性论
        一、“心正则笔正”
        二、“心学”
        三、“心相”
    第三节 意象论
        一、“得意忘象”
        二、“以书喻人”
    第四节 中和论
        一、“阴阳得宜”
        二、“中和气象”
第三章 “书如其人”的生命观
    第一节 生命意象论
        一、“须入其形”
        二、“笔势洞达”
        三、“无声之音”
        四、“字中有笔”
    第二节 筋骨血肉论
        一、“骨气洞达”
        二、“筋贵灵活”
        三、“肉是笔毫”
        四、“血为水墨”
    第三节 神采论
        一、“神为精魄”
        二、“神”超“形”越
        三、“书贵入神”
    第四节 气息论
        一、“冲气以为和”
        二、“气韵生动”
        三、“书卷气”
第四章 “书如其人”的审美观
    第一节 审美内涵
        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南书温雅,北书雄健”
    第二节 求真精神
        一、“造乎自然”
        二、“率意”“真趣”
        三、“自成一家”
    第三节 尚善追求
        一、“尽善尽美”
        二、“尽美未尽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 中医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研究思考
        2.1 缺乏整体把握
        2.2 对传统思想文化及中医理论存在误读
    3.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3.1 中医基础理论
        3.2 中医诊断学
        3.3 中医内科学
        3.4 中医外科学
        3.5 中医妇科学
        3.6 中医儿科学
        3.7 总论教材编写模式
    4. 中医理论与西方科学文化相关性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导论
    1. 研究范畴的界定与解析
        1.1 中医理论及其发展特点
        1.2 思想文化
        1.3 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关系
    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 先秦至两汉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先秦两汉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黄帝内经》精气学说溯源
        3.2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溯源
        3.3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溯源
        3.4 《黄帝内经》象思维溯源
    4. 先秦两汉思想文化影响中医核心理论形成的原因分析
        4.1 自然道德的思想文化背景
        4.2 圣人为医学核心理论的缔造者
    小结
第二部分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医经的类编、注释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2.2 方剂和本草理论的发展
        2.3 临床医学分科发展迅速,临床医学形成体系
        2.4 养生学形成体系,服石解散为特色
        2.5 "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复兴
    3. 魏晋南北朝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魏晋南北朝医学理论发展与名学的相关性探讨
        3.2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玄学
        3.3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道教
        3.4 中医理论的发展与晋唐佛教
    4. 晋唐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三部分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2. 宋明时期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重视经典理论与提倡运气学说
        2.2 新学肇兴与学派争鸣
    3. 宋明时期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宋明时期医学理论发展特点与理学学风的影响
        3.2 宋明医学理论受理学理论的影响举隅
    4. 宋明时期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代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明清实学、乾嘉朴学、今文经学思潮跌起
        1.2 传教士单方面传入西学
    2. 清代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3. 清代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清儒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2 医家对医学经典理论的整理
        3.3 对医学经典理论传承的意义
    4. 清代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部分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与思想文化的相关性
    1. 清末至今的思想文化背景概要
        1.1 西学的全面引进和儒学各派的兴衰沉浮
        1.2 西学与传统
    2. 清末至今的中医理论发展特点
        2.1 语言表达由文言文变白话文
        2.2 医学学科划分和学科分化
        2.3 重构的理论体系
        2.4 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中西医理论配合
    3. 清末至今中医理论发展特点的思想文化基础
        3.1 文言文变白话与新文化运动
        3.2 学科划分、学科分化与西方科学文化
        3.3 重构的理论体系与西方科学文化
        3.4 中医理论受唯物辨证观影响举隅
    4. 清末至今思想文化影响医学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部分 中医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
    1. 中医理论发展呈现三个"高峰"期和两个"承平"期
    2. 思想文化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条件
    3. 思想文化驱动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4. 思想文化影响中医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医家发挥主体作用
    5. 传统思想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和主导思维方式相对稳定传承
    6. 西方科学文化氛围中,中医理论体系核心范畴的统摄地位有降低趋势,概念思维强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古籍文献目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谈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对“法国针灸之父”苏烈针灸文物的研究[D]. 曾睿林.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内经》营卫理论研究[D]. 侯冠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张骥《医古微》文献研究[D]. 周勇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D]. 谭立地.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重庆建川博物馆为例[D]. 郑淇琳.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7]中医学“和”文化研究[D]. 陈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书如其人”思想研究[D]. 张利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中医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思想文化基础研究[D]. 刘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河南出了个张仲景——兼谈我国四大名着的作者为何都是中医高手[J].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6(08)

标签:;  ;  

论中医文物收藏的情与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