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黄振云新作《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

评黄振云新作《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

一、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雯,杨传召[1](2013)在《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指出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为了便于检索,特列

王艺雯,杨传召[2](2013)在《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认为前言本索引收录的是20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期刊、杂志、报纸上所发表的有关古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整理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全国报刊索引》(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编辑出版)及相关的刊物。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

姚圣良,韩宏韬,林光华[3](2010)在《《辽代文学史》研究评述》文中研究表明黄震云教授写作的《辽代文学史》是我国第一部以东北为主的200多年的文学史,因此,具有全面创新特点,而在具体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框架,增加了文学关系和艺术发生的表现。在理念上突出了中华文明一体化和交互影响的特点,在内容上注意近年来考古资料的运用,在方法上能够做到文史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本文选取海内外三位博士对本书的看法和体会,供阅读时参考。

刘术人[4](2008)在《论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文中指出20世纪早期的嫦娥奔月神话研究非常重视资料的考证、整理;20世纪80年代始,继续资料整理,并侧重于多角度多方向的全新解读,对嫦娥奔月神话展开了广泛的隐喻分析,如从“神话变形论”角度结合原型批评开展的分析,从生死观、从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探索、从宗教角度开展的隐喻分析,从女性主义、文化人类学、文化学、文字学、宗教等方面形成对嫦娥奔月神话的多角度解读。这一时期,还对嫦娥奔月神话在唐诗、明清小说、现代小说中的变异以及中西方比较文学方面展开研究。可见,嫦娥奔月神话研究主要针对文本考证、隐喻分析、在文学中的样式来研究,产生了诸多母题:譬如原型学理论支撑下的神话变形论母题;女权思辨中的女弃男叙事模式母题;道教思想土壤中的嫦娥奔月神话宗教性母题;月、桂、蟾蛙文化背景下的嫦娥形象原始文化解构母题等。本文另辟蹊径,对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先将嫦娥奔月神话文本进行归类、整理,指出直接记载嫦娥奔月神话本事的文本较文人用引嫦娥奔月神话的其他文本更值得关注,更重要。典籍文献属性不同、时代不同,所记述嫦娥奔月神话文本就不同。先后记载、转述了“嫦娥奔月”神话本事的文本主要存于:《归藏》、《淮南子》、《灵宪》、《搜神记》、《文选》、《后汉书》、《初学记》、《独异记》、《太平御览》、《说郛》十大典籍;零散记录、活用、异化嫦娥奔月神话中的所涉个别元素的文本主要存于:《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吕氏春秋》、《论语》、《博物志》、《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抱朴子》、《神仙传》、《拟天问》、唐宋诗词、《酉阳杂俎》、《西游记》、《镜花缘》、《聊斋志异》、《奔月》、《后羿》等。嫦娥奔月神话文本经历了与西王母神话、羲和神话、月神话相交融,受这三个神话自身元素流变影响,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巫术到道教仙话,到文学解读的流变。本文还通过汉代画像、唐宋辽金铜镜、明清国画等形式中化用嫦娥奔月神话的研究,明确文本流变与传播载体属性、时代背景的深刻关系。本文依据对嫦娥奔月神话文本归类、整理的结果,对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进行了分期与流变规律总结,将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形象期、故事期、审美期和变异期。分别对应着:汉以前、汉至晋、唐宋辽金、明清以降。主要文献典籍代表分别为:形象期《山海经》、《归藏》;故事期《淮南子》、《灵宪》;审美期《酉阳杂俎》;变异期《说郛》。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规律主要为:以“不死药”为核心情节,从“月”到“月中”向其他“异化”转变。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这一主要规律有三个方面成因:1.典籍属性决定了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2.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与人间理想变迁一致;3.历史文化形态不同制约了嫦娥奔月神话文本的流变。

林光华[5](2004)在《诗性时代的还原与升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跃进[6](2003)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下)》文中研究指明 下篇:近5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着扫描 近5年来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着至少已有数百种之多,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果概论式地介绍必然挂一漏万。而且,由于出版时间较近,现在就作判断、评价也有相当的难处。因此,这里只能就披览所及,略作描述,权作抛砖

刘方喜[7](2000)在《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文中研究指明《楚辞通论》是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楚辞学的学术着作;《辽代文史新探》首次对辽代文学文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二、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3)《辽代文学史》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勇于探索, 注重创新
    (二) 文献扎实, 考证严密
    (三) 史论结合, 图文并茂

(4)论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嫦娥奔月神话研究浅析
    一、早期的史料考证与整理
        (一) 嫦娥奔月神话的史料考证
        (二) 嫦娥奔月神话的本体研究
    二、现今的史料整理与全新解读
        (一) 嫦娥奔月神话的“新解”与史料整理
        (二) 嫦娥奔月神话的隐喻分析
        (三) 文学作品对嫦娥奔月神话的运用之研究
    三、嫦娥奔月神话研究小结
第二章 嫦娥奔月神话文本的归类整理
    一、记载嫦娥奔月神话本事的文本
        (一) 嫦娥奔月神话的直接文本
        (二) 嫦娥奔月神话的间接文本
    二、用引嫦娥奔月神话的其他文本
        (一) 汉画中的嫦娥奔月神话:神话的宗教化
        (二) 唐以降诗词与铜镜中的嫦娥奔月神话:神话的文学艺术化
        (三) 明清小说与国画中的嫦娥奔月神话:神话的异化
        (四) 从鲁迅《奔月》叶兆言《后羿》对嫦娥奔月故事的重述:神话世俗化
第三章 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分期及规律试析
    一、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分期
        (一) 形象期
        (二) 故事期
        (三) 审美期
        (四) 变异期
    二、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规律
        (一) 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规律
        (二) 嫦娥奔月神话文本流变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王艺雯,杨传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3(02)
  • [2]2010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王艺雯,杨传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3(01)
  • [3]《辽代文学史》研究评述[J]. 姚圣良,韩宏韬,林光华. 学理论, 2010(12)
  • [4]论嫦娥奔月神话的文本流变[D]. 刘术人.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 [5]诗性时代的还原与升腾[J]. 林光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6]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下)[J]. 刘跃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
  • [7]评黄震云新着《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J]. 刘方喜.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评黄振云新作《楚辞通论》与《辽代文史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