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农民负担为零?

什么时候农民负担为零?

一、农民负担何时为零(论文文献综述)

陈蕾[1](2020)在《闽东福安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闽语闽东区的福安方言为研究对象,在共时层面对福安方言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福安方言的音系、声韵调配合表及文白异读的各种类型,而在历时层面上则将福安方言与《广韵》进行对比,归纳出了福安方言声韵调的古今演变规律。同时,本文创新研究角度,运用了音位负担量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理论对福安方言进行分析,以量化的形式展现了福安方言各音位在系统中的地位,得出了影响福安方言语音变异的社会因素。此外,针对福安方言的特殊声母[j]、[w]以及变韵现象,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成果,运用了新材料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新的音位处理办法,重新描述了韵母历史音变过程。通过以上讨论,除了能够深入福安方言语音的研究外,还能够为其他方言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方言分区、语言类型判定提供参考资料。

杨克文[2](2019)在《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克强总理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为此,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希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顺利转移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近些年务工农民的增长数量和速度均不断下降。根据农村劳动力迁移模型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造成农村劳动力吸纳不足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为了实现城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务工农民进城设置了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进入阻碍。第二,务工农民总体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缺乏,这导致务工农民处于低收入、无保护的弱势地位,职业选择和就业空间狭小,以及就业竞争和替代能力不强。第三,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自身健康在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务工农民“候鸟式”的流动,在超时劳动的作用下,致使他们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对他们再次流动产生不利影响。第四,父母健康的影响。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逐步加深。人进入老年期后,健康折旧加快,不仅日常行动能力下降,而且也容易心理健康恶化,导致对他人的照护需求增加。由于长期依靠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快速经济增长,在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和生育率低位徘徊导致劳动力数量逐渐下降的背景下,日益难以为继。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顺利转移并能够安居乐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文化程度越高,克服户籍制度等迁移障碍的能力越强,迁移成本也就越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更容易在城市中找到工作。不仅如此,根据健康需求理论,个体教育有利于改善自身及他人健康,而且预算约束放松和健康生产效率改善在教育改善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在众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改善其他负面因素的关键变量。鉴于此,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考察其对务工农民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教育是否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克服迁移障碍并改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其次,教育是否影响务工农民及其父母健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增加农村教育投资不仅能直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能通过改善自身及父母健康,间接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使用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探讨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考虑到样本选择性和受教育程度的内生性,我们对其进行了赫克曼两步法和工具变量处理。结果显示教育不仅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迁移,而且显着改善了务工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并且这种改善是通过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同样使用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社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工具变量,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方法识别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和年龄异质性。预算约束放松和效率提升在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使用2011年和2013年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2SLS)方法识别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存在父母教育、性别和年龄及子女性别和居住安排等方面的异质性。预算约束放松和效率提升在务工农民教育影响父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渠道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第一,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随着农村教育发展,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改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未来这一战略还需要继续实施,使农村和城镇保持同步发展,并缩小城乡差异,有利于最终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之间的差异。第二,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而且应该改革原来的财政拨款模式,按照对教育服务结果进行考核的方式,根据教育质量进行财政拨款,实现财政拨款与教育质量挂钩的绩效管理新模式。第三,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做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务工农民公平开放,降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一方面,建立和优化我国的城市层级体系。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并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最后,不同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制定落户标准,吸引合适的人口流入。第四,制定公平的劳动力市场规则。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保障最低工资法和劳动法得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打击拖欠工资现象。最后,消除就业歧视,消除人为歧视。第五,增加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一方面,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宣传和普及能够降低居民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医疗服务需求,进而减少接触医疗服务的可能性,有利于断绝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可以在居民患病的情况下,懂得如何识别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进而减少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第六,完善医疗保险的异地就医制度。异地就医制度尚未在全国全面推行,未来需要重点加强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医药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争取早日打通与就医相关的信息节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以上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迁移,降低用工成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结构调整争取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葛晶[3](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周志波[4](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钱文强[5](2019)在《预算软约束与医保基金支出 ——基于新农合数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基金收支有重要影响。央地之间的“父子关系”,影响地方政府的预期,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预算软约束”问题。这个问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是否存在?央地关系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有何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央地关系是否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控费行为,回答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是否面临预算软约束问题。研究使用的数据为宏观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统计手册》。本文首先考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央地事权责任,以及为保障事权责任的履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问题,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央地共同事权,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政府补助责任,中央政府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上年度基金结余状况等,制定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其次,本文构建了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央地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依据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状况,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央先行、地方后行与地方先行、中央后行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别。理论分析表明,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旨在实现均等化目标的中央转移支付,对财政实力不同的地方政府影响不同,相比财政实力较强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政府监督努力程度更低。在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的地区,中央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降低监督努力程度,其结果是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结余较低,中央次年对其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理论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中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理论结论在现实中是否成立?本文以新农合为例,首先以转移支付预期衡量预算软约束程度,运用一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One-step Sys-GMM),考察新农合中是否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其次以财政分权程度衡量预算软约束,运用固定效应模型(FE),考察不同财政状况对预算软约束程度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新农合基金面临着预算软约束问题,中央转移支付的增加,降低了地方新农合基金结余;财政分权程度越高,预算约束越硬。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面临预算软约束问题。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中央旨在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当地方预期到中央政府会根据上年度医保基金结余状况提供转移支付时,地方政府会降低监督努力程度,其结果是医保基金结余较低、中央政府对其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二、财政实力不同的地方政府面临的预算软约束程度不同。地方财政实力是影响预算软约束程度的重要因素,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富裕程度越高的地区,其面临的预算约束越硬,相反,财政分权程度越低、越不富裕的地区,其面临的预算约束越软。为硬化预算约束,本文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严格遵守、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定原则,硬化中央政府预算约束,捆住中央政府随意救助地方政府的权力。二是在医保项目整合的基础之上,推进管办分开,在经办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调动经办管理机构的控费动力。三是适当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本文有两点创新。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涉及中央、地方、医保经办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但预算软约束分析的通常是预算约束组织与援助组织两者之间的关系。鉴于地方政府拥有人事任免权,医保经办机构是地方政府的完美代理人,本文把地方政府与医保经办机构合二为一,考察中央转移支付对统筹地区医保机构控费行为的影响。二是传统预算软约束研究以中央富裕程度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的救助预期及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而本文则以地方富裕程度为切入点,考察中央富裕程度既定的情况下,地方富裕程度对其被救助的预期以及行为的影响。

虞振亚[6](2018)在《家庭收支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赣州市夏潭村的调研》文中指出我国当前的贫困有向特定地区和人群集中的趋势,这些地区和人群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也对乡村规划的方式和内容产生深刻的影响。家庭是乡村居民的基本认同和行动单位,只有了解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扶贫政策才可能更加精准。然而既有的理论和研究大多基于个体单位、从贫困某个影响因素的角度来展开,对家庭经济行为做出系统解释、总结的研究还非常少。基于此,本文采取家庭收支视角,按“收支特征概括——关系分析——机制总结”的思路来研究贫困地区乡村的精准扶贫,笔者在赣州市夏潭村的调研形成了本文的一手数据。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背景、意义、研究对象和实证对象、研究思路的介绍。第二章对收入、支出、贫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对收支关系、收支机制、贫困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四章首先将当前学界对收入、支出的分类进行修正,把家庭的收入分为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福利性收入,支出分为生活性支出、社会性支出、投资性支出。进而概括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每一项收支的特征,并做出理论解释。发现家庭收入呈现出“洋葱头型”结构,家庭支出具有压缩型特征,教育和就业是影响家庭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两项因素。基于第三、四章的研究成果,第五章从教育(有无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就业(有无职业投资)两个角度,将贫困家庭分成双维缺失型、职业投资型、教育突出型三种类型,对每类家庭收支间、收支内部的收支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各类家庭的收支机制。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在受总收入抑制的压缩型支出内,生活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对投资性支出产生了挤压导致金额很少,而教育、理财、职业的投资少又抑制了未来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难以提升”。笔者将其概括为家庭收支内卷化机制,用来形容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增长。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在总支出受到总收入的抑制情况下,家庭在满足生活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基础上,对投资性支出量入为出。而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投资性支出又主要为职业投资,这带来了下一阶段劳动性收入的增加”。教育突出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没有理财支出的家庭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劳动性收入的增长,财产性收入因储蓄没有实质性地增长;有理财支出的家庭通常财产性收入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劳动性收入同样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第六章基于每类家庭的收支机制,尤其是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收支内卷化机制,从经济、社会、制度政策、规划建设四个角度提出对精准扶贫的建议。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本文正文共约58000字,图表67幅。

耿仲钟[7](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秦晓娟[8](2017)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消费指标为重要表征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依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发展目标。且农村居民消费关联经济增长、关联着国家供给侧改革供需相匹配目标实现,因此对其消费,尤其是消费潜能的测度和评价就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命题。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总数占中国城乡居民总规模的13.85%,其消费支出额仅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6.09%,且西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所以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扩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具有迫切性。鉴于此,本项研究以消费潜能为研究视角,构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相关数据测度和评价西部农村居民蕴藏的消费潜能,研究其消费潜能变动规律,设计消费潜能开发对策,以促使消费潜能向消费需求转化,实现西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以消费拉动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项研究遵循“消费潜能内涵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与评价—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西方主流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石,在科学界定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绝对消费潜能测度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1-2015年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采用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测度1991-2025年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及1993-2025年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结构等情况;结合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相关消费数据,测算出西部、中部和东部省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潜能指数,比较了西部省域之间及西部省域与中、东部省域消费潜能指数差异。据此,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为蕴藏在农村居民身上尚未释放的消费需求,不仅仅是一种已沉淀消费需求,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依据参照对象不同,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依据时间发生与否可分为已沉淀消费潜能和未来消费潜能。第二,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方面。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相对和绝对消费潜能水平在1991-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表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发挥实质效应;在2018-2025年呈逐年扩大趋势,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约束下的城镇居民。第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方面。西部农村居民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潜能水平在1993-2015年呈正负波动变化,在2018-2025年均呈逐年扩大趋势。从绝对消费潜能结构上判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在1993-2015年实现由生存型向享受型优化,发展型消费意愿受“抑制”;2018-2025年消费结构优化难点仍在发展型消费。第四,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消费能力、消费需要及消费条件三个子系统。消费潜能指数及聚类结果表明,西部区域内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高;广西、重庆、四川等六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居中;贵州、云南、甘肃等三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低。与中、东部省域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受限因素主要是消费需要和消费条件。第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目标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不应是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单一过程,而应是包括消费潜能培育的可持续过程。因此,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应包括已沉淀消费潜能的释放、未来消费潜能的释放及培育等三个目标。而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相比,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较差,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培育是消费潜能开发目标的重点。第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方面。需要从提升消费能力、拓展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方面,具有省域差异性地思考开发对策。同时协调消费潜能培育和消费潜能释放的适度比例,以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本项研究贡献了消费潜能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对消费理论的拓展和深化。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结构的测度及综合评价,有助于摸清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弥合城乡消费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科学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发挥正向消费关联效应,拉动西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

赵胜雪[9](2016)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课题,又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农业自身的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也直接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必然产生相应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既具有完善劳动力流动理论的意义,又具有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践的意义。已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以及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等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估算和预测的研究较少;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方法的研究中,局限于静态估算,缺乏动态预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并且,现有的方法未能针对性地提出适应于各产业层次和行业层次的不同估算方法,缺乏系统性。同时,现有的研究忽视了从整体上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体系,以及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化趋势的预测,在估算思想上有待于从静态扩展为动态,在估算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发展经济学理论和人口统计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组合预测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研究,局限于静态估算,缺乏动态预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在分析和归纳中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和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利弊,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较多,主要有工日法、生产函数法、国际标准模型法、基准年法、劳均耕地法、边际收益法、产值比例法、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和人力单位计算法等。而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且现有方法几乎都没有考虑种植业的季节性特点。(2)在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动态估算预测的研究中,将农村劳动力供给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人口预测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预测,旨在为劳动力供给预测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首先通过详细分析年龄移算法、矩阵方程预测模型和宋健人口发展方程模型,确定选用人口发展方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考虑了生育模式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在预测变量的设置与参数因素的考虑上更加周密和完善,适合农村劳动力年龄人口的预测,最后在劳动适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在给出可能的劳动力参与率后,得到最终的劳动供给规模的预测模型。(3)在综合考虑区域特点、种植结构、自然条件、耕作模式、气象因素等众多影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一种种植业机械化程度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模型,利用该模型不仅能够计算某一地区目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数量,而且通过对未来机械化程度和耕地面积的预测,也可计算出未来各时刻的种植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探讨了机械化程度为0和机械化程度为100%时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指标的获取问题,并通过χ2分布检验和3σ原则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4)在对农村劳动力需求进行动态估算预测的研究中,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是估算的重点,在预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时,采用专家预测法对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采用基于粗糙集的组合预测模型对种植业机械化程度进行了预测,畜牧业劳动力需求估算采用人均工时法,林业和渔业劳动力需求量的估算采用产值比例法。同时探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与其对应产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中,通过对产值的预测进而对劳动力需求做出预测。在产值预测中,本文使用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和基于二次规划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对农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进行预测。(5)结合农村劳动力供给估算预测方法和农村劳动力需求估算预测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估算和预测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还将存在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朱颂[10](2015)在《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财产权是一项古老、传统的权利,在当前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的现代社会,土地财产权的实现与社会多元价值的冲突成为现代法律制度亟待解决的矛盾。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制度深化改革的第一要务。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初始构造起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产权制度,存在产权内容模糊、权利边界不清、权利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变迁,阐释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路径、机制、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章对国内外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了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立的意义。域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与演变,以不同时期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发展特点为主线,结合特定时期社会制度变革,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农民土地财产权演变的相互作用关系。现代西方民主法制社会逐渐孕育了独立、排他、权利内容充实的农民土地财产权。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农民土地制度的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农民在土地上义务多于权利,劳役、税收成为农民土地的沉重负担,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芽毫无生存土壤;近现代农民土地权利虽渐渐得到立法认可,但因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农民土地权利终未得到真正实施;建国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经历了农民个人所有、农民公社所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个阶段。第二章诠释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理论。产权理论是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是研究产权的两种分析范式。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启示在于,公有制下土地产权权能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并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得进行适当的调整。西方经济学界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独立性、完整性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基础。这两种分析范式均肯定了产权的激励作用,提高产权效率的前提需要清晰的产权界线——此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改革方向。财产权平等理念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平等的内涵包括财产权起点平等、交换平等、结果平等。财产权行使理论包括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与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要求农民土地财产权得到法律承认与保障、并当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或补偿。财产权适度限制体现在物权法定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限制、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等。第三章对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评价。成都模式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确权赋能。重庆模式注重创新,指标交易独具特色。广东模式较早进行三权分置,大力倡导土地股权改革。浙江模式由下而上,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这些模式的共性特点在于农民土地财产权趋向企业制经营主体、政府主导作用凸显、农民土地财产权明晰化。各地实践模式存在主要问题在于改革常违背农民权益保障的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存在冲突、部分地区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各地实践改革下应充分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建构完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第四章系统梳理我国现行法框架下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解析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障碍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破解的路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具有私权属性、家庭权属性与社会保障属性。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残缺、效率低下、公平缺失。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要充实权利内容,回归处分权,提高提高权利利用效率,明晰权利主体地位。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在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完善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基于我国现有农村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状,提出均衡政府、集体、农民三方利益,以及重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议。我国各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存在产权交易种类混乱、交易缺乏统一规范等缺陷,应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市场。

二、农民负担何时为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负担何时为零(论文提纲范文)

(1)闽东福安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福安人文地理情况、历史沿革、人口分布
    第二节 福安方言概况
    第三节 前人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文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第五节 本文语料来源、发音人情况及标注说明
第一章 福安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表
    第三节 声韵调的音位负担量
    第四节 语音的变异研究
第二章 福安方言音系与《广韵》的比较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第三章 福安方言的文白异读
    第一节 文白异读的类型
    第二节 文白异读的特点
第四章 福安方言特殊语音现象的分析
    第一节 连读变调现象
    第二节 声母类化现象
    第三节 声母[j]和[w]的相关问题
    第四节 变韵现象的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闽东方言地图
    附录 B 语音的变异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C 同音字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务工农民概念界定
    2.2 人口流动理论
        2.2.1 刘易斯模型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2.2.3 乔根森模型
        2.2.4 托达罗模型
    2.3 健康需求理论
        2.3.1 个人健康需求理论
        2.3.2 家庭健康需求理论
    2.4 教育投资理论
        2.4.1 义务教育投资理论
        2.4.2 家庭教育投资理论
    2.5 文献综述
        2.5.1 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及迁移之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
        2.5.2 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2.5.3 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
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和务工农民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3.1.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变革历史
        3.1.2 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分析
    3.2 务工农民现状
        3.2.1 务工农民产生的时代背景
        3.2.2 务工农民转移的原因及规模
        3.2.3 务工农民教育变化
4.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
    4.1 研究设计
        4.1.1 模型与方法
        4.1.2 数据与变量
        4.1.3 样本基本信息
        4.1.4 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迁移之后劳动力市场表现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1 社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教育的影响
        4.2.2 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
        4.2.3 样本选择偏差估计
        4.2.4 教育对务工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5.1 研究设计
        5.1.1 模型与方法
        5.1.2 数据与变量
        5.1.3 样本基本信息
        5.1.4 教育与务工农民健康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教育对务工农民健康的影响
        5.2.2 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异质性分析
        5.2.3 教育影响务工农民健康的可能机制
        5.2.4 讨论
    5.3 本章小结
6.务工农民教育对父母健康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6.1 理论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与变量
        6.2.3 样本基本信息
        6.2.4 务工农民教育与父母健康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基准回归
        6.3.2 稳健性检验
        6.3.3 工具变量法
    6.4 进一步讨论
        6.4.1 异质性分析
        6.4.2 机制分析
        6.4.3 非线性模型检验
    6.5 本章小结
7.总结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人口转变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4.1.3 人口老龄化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2.3 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理论借鉴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2.5 基本概念界定
        2.5.1 污染
        2.5.2 环境税
        2.5.3 规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3.5.1 信息不对称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4.1 基准框架
        4.1.1 研究基础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框架
    4.2 理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理论预测
        4.2.3 合作共谋行为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参数设定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验设计
    5.3 理论预测
        5.3.1 完全信息情境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5.4.1 实验结果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4 路径依赖效应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6.1 研究基础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社会最优问题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8.2 政策启示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预算软约束与医保基金支出 ——基于新农合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预算约束线与预算软约束
        二、事前救助与事后救助
        三、软约束与硬约束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可置信承诺:以Ma央地关系模型为例
        二、财政分权理论
第二章 基本医疗保险中政府间关系
    第一节 政府间基本医疗保险事权
        一、职工医保中央地事权责任
        二、城乡居民医保中央地事权责任
    第二节 医疗保险领域政府间转移支付
        一、财政补助标准
        二、转移支付分配依据
        三、转移支付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算软约束与转移支付
    第一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函数
        一、中央政府均等化的目标
        二、地方政府净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分析讨论
        一、模型设定
        二、分析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农合基金结余和政府补助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新农合基金结余现状分析
        一、新农合基金收支情况
        二、新农合基金结余过多吗
    第二节 政府补助情况分析
        一、中央财政补助
        二、地方财政补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算软约束与新农合基金支出
    第一节 实证策略
        一、预算软约束度量
        二、实证设计与数据
    第二节 预期与新农合基金结余
        一、预期拟合值与新农合基金支出
        二、邻近地区滞后一期转移支付与新农合基金支出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新农合基金结余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二、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家庭收支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赣州市夏潭村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扶贫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1.1.2 贫困地区乡村的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和难点
        1.1.3 乡村居民获得感要求乡村规划的价值取向、方式、内容进行转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实证对象
        1.3.1 研究对象
        1.3.2 实证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农民收入和贫困的相关理论
        2.1.2 农民支出的相关理论
        2.1.3 收支关系的相关理论
        2.1.4 小结
    2.2 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2.2.1 对农民收支关系的研究
        2.2.2 对农民收支机制、贫困机制的研究
        2.2.3 小结
第三章 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收入特征
    3.1 总收入的金额与结构特征
        3.1.1 总收入金额普遍偏低,个别家庭突出
        3.1.2 净收入: 多数家庭温饱有余小康不足,入不敷出和富裕现象均存在
        3.1.3 主导的家庭收入次序:普工收入、种植业收入和福利性收入
        3.1.4 按收入层次划分的家庭阶层结构呈“洋葱头型”
    3.2 劳动性收入
        3.2.1 一产收入深陷种植业低投入低回报的循环
        3.2.2 二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高,但提升较难
        3.2.3 三产收入差异巨大
        3.2.4 小结: 劳动性收入仍有提升空间
    3.3 财产性收入
        3.3.1 储蓄利息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理财收入
        3.3.2 土地和房屋基本不产生收益
        3.3.3 购买城镇商品房的家庭比例低
    3.4 福利性收入
        3.4.1 政府补助总体很少,各家差异大
        3.4.2 没有集体分红,还要分摊更多的基础设施支出
    3.5 小结: 贫困地区乡村家庭各项收入均难以提升
第四章 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支出特征
    4.1 总支出的金额与结构特征
        4.1.1 金额普遍较低,个别家庭突出
        4.1.2 主导的家庭支出次序:日常消费、教育支出、社交支出、种植业支出
    4.2 生活性支出
        4.2.1 尽可能压缩的日常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仍然很高
        4.2.2 建房耗费家庭多年积蓄
        4.2.3 承担几乎所有的小病医疗费用
    4.3 社会性支出
        4.3.1 社交支出用于维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4.3.2 婚嫁支出呈两极化的趋势
    4.4 投资性支出
        4.4.1 职业投资的金额大、比例低
        4.4.2 教育支出
    4.5 小结:“压缩”是家庭支出的总体特征
第五章 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收支关系及机制
    5.1 贫困地区乡村家庭的分类
    5.2 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收支关系及机制
        5.2.1 收支间的关系
        5.2.2 收支内部的关系
        5.2.3 收支关系小结
        5.2.4 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收支内卷化机制
    5.3 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收支关系及机制
        5.3.1 收支间的关系
        5.3.2 收支内部的关系
        5.3.3 收支关系小结
        5.3.4 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收支机制
    5.4 教育突出型家庭的收支关系及机制
        5.4.1 收支间的关系
        5.4.2 收支内部的关系
        5.4.3 收支关系小结
        5.4.4 教育突出型家庭的收支机制
    5.5 各类家庭收支关系及变动趋势比较
        5.5.1 各类家庭收支间关系比较
        5.5.2 各类家庭收支内部的关系比较
        5.5.3 各类家庭收支变动趋势比较
第六章 对贫困地区乡村精准扶贫的建议
    6.1 发展贫困地区乡村的非农产业
    6.2 提升乡村居民受教育的主动性和机会,引导社会性支出
    6.3 完善合作社和教育制度,增加生活保障
    6.4 强化乡村规划的扶贫导向性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访谈问题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8)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理论假设及分析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理论假设
        1.3.3 分析框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消费理论研究动态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2 西方主流消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3 发展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4 制度经济学的消费理论
        2.1.5 经济心理学的消费理论
        2.1.6 经济社会学的消费理论
    2.2 国内消费潜能研究动态
        2.2.1 消费潜能的开发主体
        2.2.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2.2.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的释放路径
    2.3 研究评价及本项研究切入点
        2.3.1 研究评价
        2.3.2 本项研究的切入点
第3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内涵界定
    3.1 消费潜能内涵及分类
        3.1.1 消费潜能内涵
        3.1.2 消费潜能分类
    3.2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研究前提
        3.2.1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以人均水平为衡量尺度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受消费能力的硬性约束
        3.2.3 农村居民相对消费潜能研究以城镇居民消费为参照
    3.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界定
        3.3.1 相对消费潜能和绝对消费潜能
        3.3.2 已沉淀消费潜能与未来消费潜能
第4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测度及分析
    4.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4.1.1 相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4.1.3 相对消费潜能测度
    4.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构建及测度
        4.2.1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算模型
        4.2.2 绝对消费潜能水平测度
    4.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水平分析
        4.3.1 已沉淀消费潜能正负波动原因
        4.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判断
        4.3.3 对“消费市场的潜能在农村”观点的修正
第5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测度及分析
    5.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5.1.1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模型构建
        5.1.2 数据处理及说明
        5.1.3 相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5.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模型构建及测度
        5.2.1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5.2.2 绝对消费潜能结构测度
    5.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结构分析
        5.3.1 已沉淀消费潜能结构优化空间及原因
        5.3.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的结构特征判断
第6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6.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6.1.1 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6.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
        6.1.3 指标设计及筛选方法
    6.2 消费潜能指标体系构建
        6.2.1 数据来源
        6.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6.3 农村居民消费潜能综合评价目标及方法
        6.3.1 综合评价目标
        6.3.2 综合评价方法
        6.3.3 消费指数计算
    6.4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评价
        6.4.1 消费能力评价
        6.4.2 消费需要评价
        6.4.3 消费条件评价
        6.4.4 消费潜能评价
    6.5 西部与中、东部省域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比较分析
        6.5.1 消费潜能评价指标及消费指数计算
        6.5.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与东中部省域差异剖析
第7章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7.1 消费潜能开发方向
        7.1.1 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
        7.1.2 消费潜能释放及培育的辩证关系
    7.2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的省域目标
        7.2.1 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
        7.2.2 未来消费潜能释放
        7.2.3 未来消费潜能培育
    7.3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开发对策
        7.3.1 提升消费能力的对策
        7.3.2 扩展消费需要的对策
        7.3.3 满足消费条件的对策
        7.3.4 协调消费潜能释放与培育的比例关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业、农村、农民的界定
        2.1.2 劳动力
        2.1.3 农村劳动力
        2.1.4 农村剩余劳动力
        2.1.5 农村季节性剩余劳动力
        2.1.6 工日
        2.1.7 机械化程度
        2.1.8 日历作业天数
        2.1.9 劳动力参与率
        2.1.10 劳动力供给
        2.1.11 劳动适龄人口
    2.2 劳动力需求估算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人口统计学理论
        2.2.3 数量统计学理论
        2.2.4 计量经济学理论
        2.2.5 系统工程理论
    2.3 劳动力需求估算的方法基础
        2.3.1 回归分析法
        2.3.2 灰色预测方法
        2.3.3 时间序列预测法
        2.3.4 组合预测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劳动力总数量
    3.2 耕地面积
    3.3 机械化程度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3.5 区域特点
    3.6 种植结构
    3.7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8 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3.9 本章小结
4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4.1.1 工日法
        4.1.2 生产函数法
        4.1.3 国际标准模型法
        4.1.4 基准年法
        4.1.5 劳均耕地法
        4.1.6 边际收益法
        4.1.7 产值比例法
        4.1.8 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
        4.1.9 人力单位计算法
    4.2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法存在的问题
        4.2.1 工日法存在的问题
        4.2.2 生产函数法存在的问题
        4.2.3 国际标准模型法存在的问题
        4.2.4 基准年法存在的问题
        4.2.5 劳均耕地法存在的问题
        4.2.6 边际收益法存在的问题
        4.2.7 产值比例法存在的问题
        4.2.8 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法存在的问题
        4.2.9 人力单位计算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研究
    5.1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的基本模型
    5.2 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的分区研究方法
    5.3 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动态预测研究
        5.3.1 劳动力预测的基本原理及模型建立
        5.3.2 农村劳动力数量预测所需的基础数据
    5.4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4.1 种植业劳动力需求估算方法
        5.4.2 畜牧业劳动力需求的估算方法
        5.4.3 林业和渔业劳动力需求的估算方法
        5.4.4 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5.5 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5.1 第二产业产值与劳动力需求模型
        5.5.2 第二产业产值预测模型
    5.6 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动态估算方法
        5.6.1 第三产业产值与劳动力需求模型
        5.6.2 第三产业产值预测模型
    5.7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村转移数量的预测
        5.7.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5.7.2 农村劳动力转移未来趋势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6.1 数据获取方法
        6.1.1 农村劳动力数量的数据获取方法
        6.1.2 分区获取数据方法—种植结构、区域特点、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1.3 第二、三产业劳动力需求数据获取—通过统计历史数据预测
        6.1.4 劳均可负担耕地面积数据获取
    6.2 数据处理方法
        6.2.1 异常数据的剔除
        6.2.2 数据整理方法
    6.3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7.1 黑龙江省农村基本概况
    7.2 数据来源
    7.3 基本假设
    7.4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动态估算
        7.4.1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估算
        7.4.2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参与率的估算
        7.4.3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估算
    7.5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7.5.1 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动态估算
        7.5.2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估算
    7.6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预测
        7.6.1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预测
        7.6.2 黑龙江农村劳动力需求预测方法
        7.6.3 黑龙江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4 黑龙江农村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5 黑龙江农村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预测
        7.6.6 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预测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四、基本概念厘清
        (一) 农民
        (二) 土地
        (三) 财产权
        (四)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一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产生之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孕育
        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农民权利
        二、土地权利的兴起与农民权利
        三、古希腊罗马时期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二节 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萌发
        一、日耳曼法制的瓦解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二、中世纪英国土地保有制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中世纪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三节 近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一、近代英国圈地运动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流变
        二、近代美国西部开发立法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三、《法国民法典》颁布与物权概念的兴起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
        四、近代西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特点
    第四节 现代西方国家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路径之解析
        一、土地财产权界线清晰与市场流转导向的紧密结合
        二、政府注重农业调控手段的运用与实现
        三、土地发展权等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第五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我国古代农民土地财产权状况考察
        二、我国近现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概述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考察
第二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产权权能理论
        一、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界产权权能理论
        三、产权权能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二节 产权效率理论
        一、马克思产权效率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产权效率理论
        三、产权效率理论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第三节 财产权平等理论
        一、财产权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本保障
        二、财产权平等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财产权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四、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三维平等理论
    第四节 财产权自由行使理论
        一、财产权自由行使之价值
        二、财产权自由行使之理论学说
        三、农民土地财产权自由行使之要素
    第五节 财产权适度限制理论
        一、财产权适度限制之价值
        二、财产权适度限制之理论学说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适度限制
第三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实践模式
    第一节 成都模式
        一、“双放弃换三保障”模式
        二、“两股一改”模式
        三、“土地银行”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二节 重庆模式
        一、“地票”模式
        二、“股田制公司”模式
        三、模式特点
    第三节 广东模式
        一、股份合作制模式
        二、农村建设用地入市模式
        三、“两化一流转”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四节 浙江模式
        一、“两分两换”模式
        二、规模化转包模式
        三、土地信托模式
        四、模式特点
    第五节 实践中具体问题分析
        一、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间的冲突与选择
        三、部分地区农民参与程度低
第四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之障碍与破解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与属性
        一、我国现有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种类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权能解析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表征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功能性弱化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差异性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身份性色彩浓厚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流转效率低下
    第三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原因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归属不明
        二、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权能缺失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客体差异性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取得规范缺失
        五、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退出困难
    第四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障碍之破解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方式创新
        二、充实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内容:未来利益
        三、回归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处分权:流转利益
        四、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用效率:利用利益
        五、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主体地位:归属利益
第五章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的配套制度
    第一节 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制度
        一、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确权的现实状况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下农村土地登记的新调适
        三、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登记效力须统一
        四、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登记辐射力的强化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一、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础理论
        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
        三、我国集体土地增值收益与农村土地征收的关系
        四、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分析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性质及基本规范
        三、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主体作用发挥
        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土地产权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四、农民负担何时为零(论文参考文献)

  • [1]闽东福安方言语音研究[D]. 陈蕾. 华侨大学, 2020(01)
  • [2]教育的就业效应与健康效应研究 ——来自务工农民的经验证据[D]. 杨克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3]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 [5]预算软约束与医保基金支出 ——基于新农合数据的研究[D]. 钱文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家庭收支视角下贫困地区乡村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赣州市夏潭村的调研[D]. 虞振亚. 南京大学, 2018(01)
  • [7]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8]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D]. 秦晓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估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赵胜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6(10)
  • [10]我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研究[D]. 朱颂. 南京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什么时候农民负担为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