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饲饮食营养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管饲饮食营养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一、脑出血患者管饲膳食营养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程玉华,王虹,苏美莲[1](2022)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IOE)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对症治疗和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观察组给予IOE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采用才藤氏吞咽功能分级标准及吞咽障碍病人舒适度问卷对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及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才藤吞咽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吞咽功能整体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OE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老年病人吞咽功能,提高舒适度。

李媛媛[2](2021)在《“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2.以“吞咽受损”护理诊断链接的护理结局,及其结局所链接的措施为理论框架,构建系统、规范的NNN-链接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较,评价“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1.调查研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病程等)及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240例,调查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2.类实验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便利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15名,对照组58位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57位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执行“吞咽受损”NNN-链接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于入院当天和出院前一天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等级、SAP的发生率以及护理结局量表(吞咽状态、顾客满意度)对两组患者的结局状态进行测评。结果:1.240例脑卒中患者中,并发吞咽受损的患者为115例,占比为49.72%。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发病次数、卒中类型、BMI指数、BI评分、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等心脏疾患是其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卒中类型、BMI指数、BI评分、合并冠心病等心脏疾患是脑卒中患者吞咽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吞咽状态”、“顾客满意度”护理结局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脑卒中并发吞咽受损主要受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卒中类型、BMI指数、BI评分、合并冠心病等心脏疾患因素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时,应重点关注以上影响因素。2.“吞咽受损”的NNN-链接的护理方案可以显着改善脑卒中吞咽受损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SAP的发生率,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借鉴与推广。

薛敏[3](2021)在《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一套系统、规范具有临床适用性的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以期为家庭营养干预的安全实施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系统检索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提炼和归纳,确定管饲营养管理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2.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使用目的性抽样,以供需角度选取11名家庭肠内管饲患者,10名照顾者和10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明确其对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的需求及改进建议。3.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初步构建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方案内容进行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优化与完善,形成系统、全面的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共纳入37篇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经量性分析处理,提取了包括组织与管理、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等6个方面在内的26项条目内容。2.以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提炼出4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分别为信息需求(管饲营养的信息需求、畅通信息渠道),安全需求(症状管理、居家医疗服务),管饲营养的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评估监测、营养服务质量改进),社会支持(支持网络、支持系统)。3.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专家对方案内容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函询的专家人数分别为44名和42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和94.45%,提出意见的专家占比为54.55%和28.57%,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1和0.890。第二轮函询后,方案内容的变异系数为0~0.17,一级、二级、三级条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4、0.211、0.129(P<0.001)。最终形成了涵盖组织管理、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评价和质量改进六个方面的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包括6项一级条目,19项二级条目,52项三级条目内容。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充分挖掘了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结合服务供需双方的需求和建议,经过专家函询法形成了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为开展系统性、专业化的家庭肠内管饲营养实践提供参考。

马珂珂,郭园丽,董小方,杨彩侠,王爱霞[4](2021)在《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评价国内外关于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图书馆、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制为建库至2020年5月1日,由2名研究者使用AGREEⅡ评价指南质量,使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证据提取及汇总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包括12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和1篇专家共识,形成最佳证据33条,主要内容包括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营养支持时机及途径选择2部分内容。结论本研究总结了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能够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由于本研究总结的证据来自多个国家,在应用前应进行充分的临床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评估,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陈彩娣,邓密霞,李绍容[5](2021)在《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在神经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干预中行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卒中后吞咽功能患者60例(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3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30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相关指标变化、护理满意率以及依从率等。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总胆固醇、血清清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患者上臀围、皮褶厚度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依从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对改善患者营养指标,强化患者依从有重要作用,且可得到患者认可,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邸洁[6](2020)在《基于喂养流程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的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状况、临床结局的影响,旨在提高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及改善预后,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合理实施及医护人员系统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入住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A病区与B病区诊断为脓毒症且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51)与试验组(n=57)。对照组按常规肠内营养流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耐受性评估与管理,试验组按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及耐受性评估与管理。采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耐受性指标;采用ICU病历管理系统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与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一周后肠内营养耐受性(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胃肠耐受性评分)、营养指标(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及临床指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卡方检验及非参数检验等,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基础疾病类型、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肠内营养管饲途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耐受性指标:(1)胃肠道症状组间比较,对照组发生误吸8例、胃潴留13例;试验组发生误吸2例、胃潴留0例;试验组误吸与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51、14.198,P<0.05)。(2)耐受性情况组间比较,对照组不耐受例数为18例,不耐受率为35.29%;试验组不耐受例数为10例,不耐受率为17.54%;试验组不耐受例数与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6,P<0.05)。(3)耐受性评分组间比较,试验组胃肠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8,P<0.05)。3.营养指标:(1)早期肠内营养开始前营养指标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6、1.200、1.290、1.073,P>0.05)。(2)早期肠内营养一周后营养指标组间比较,试验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2、-2.026,P<0.05)。(3)早期肠内营养一周后营养指标组内比较,与营养前相比,试验组身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08、-2.011、-11.907,P<0.05);对照组前白蛋白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4)早期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组间比较,试验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3,P<0.05)。4.临床指标:早期肠内营养一周后临床指标组间比较,试验组住ICU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5、?2=0.296,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采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及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可降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从而保障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实施,可缩短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对医护人员在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与评估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毛珍珠[7](2020)在《果胶对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腹泻及营养状况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采用不同剂量果胶对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进行干预,探讨不同剂量果胶对患者腹泻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旨在寻找到一种适合的果胶剂量,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方法:前瞻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均分为4组:果胶A组(肠内营养液+益生菌+果胶45ml)、果胶B组(肠内营养液+益生菌+果胶60ml)、果胶C组(肠内营养液+益生菌+果胶90ml)及对照组(肠内营养液+益生菌)。记录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后第1、3、7天的大便次数、大便总量、会阴部皮肤评分、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患者达营养目标量的时间点,并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前蛋白、总胆固醇及淋巴细胞计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组间患者腹泻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组间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组间腹泻情况比较:添加果胶第1、3天不同果胶组患者大便次数及大便总量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果胶C组与果胶A、B两组患者大便次数及大便总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不同果胶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总量及会阴部皮肤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果胶C组与果胶A组患者大便总量及会阴部皮肤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营养状况比较:添加果胶第3天不同果胶组患者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果胶C组患者前白蛋白与果胶A、B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不同果胶组患者前白蛋白升高,总胆固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胶C组患者前白蛋白高于果胶A、B两组,总胆固醇低于果胶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胶A、B两组患者前白蛋白及总胆固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GCS、APACHE II评分及达肠内营养目标量的用时比较:(1)添加果胶第3、7天四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添加果胶第7天各果胶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胶C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果胶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果胶组患者达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胶C组患者达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与果胶A、B两组用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果胶可以改善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水平,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三种不同剂量果胶中以果胶90ml组患者达肠内营养目标用量的时间最少,减少因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的风险,促进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对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况具有更大的优势。

韩爽[8](2020)在《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因自身及疾病特点,常常伴发营养不良,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被广泛认可。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因其自身及在肠道内的代谢特点,可以发挥多种生理作用,对肠道功能产生有益影响,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危重患者的肠内营养中。本研究通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分析SDF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对象和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SDF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于入院48h内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按急性期目标热量为2025kcal/kg/d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SDF组在此营养支持基础上通过鼻饲管给予SDF制剂,10g/d,分2次喂给,共7d。统计治疗前、营养支持7d后血液检测指标(营养指标、血糖血脂、感染及免疫指标、肠黏膜屏障指标)及胃肠道并发症情况。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血糖血脂、感染、免疫、胃肠道并发症等情况,分析SDF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结果1.完成监测的共81名患者,包括SDF组40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入院时GCS评分及APACHE II评分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指标:从前白蛋白来看,SDF组治疗7d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来看,两组7d后均较前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视黄醇结合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指标评价,两组治疗后均有所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白蛋白<30g/L时作为营养不良评价标准,治疗前SDF组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和9.8%,7d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选取两组患者患糖尿病者,SDF组13人,对照组16人。SDF组使用胰岛素的比例(46%)小于对照组(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d时间内,SDF组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第6天与第7天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4.将两组患者按是否添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分为降脂组和未降脂组。降脂组中,治疗后,三种血脂指标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降脂组中,以TG为观察指标,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SDF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C和LDL-C为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DF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有所下降,CRP有所上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SDF组与对照组治疗7d后较治疗前CD3、CD4、CD8均有所上升,SDF组上升明显(P<0.05),对照组上升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即出现便秘的人数,SDF组33人,对照组30人,治疗7d后,SDF组便秘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两组患者血DAO值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SDF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DF可减少患糖尿病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胰岛素用量。2.SDF可降低未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浆TG水平。3.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便秘情况普遍存在,SDF可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便秘情况。4.SDF可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5.SDF有促进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的趋势。6.SDF在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态中不显示有效性。7.SDF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感染控制方面不显示有效性。

刘婧[9](2020)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2.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现状,为照顾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结合国内外指南,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条目池。2.采用德尔菲法,向符合遴选标准的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条目形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3.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问卷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对问卷进行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并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的需求现状。结果1.共邀请25位脑卒中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专家来自全国11个省17个市,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8人,本科学历18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人,平均年龄43.48±5.12岁,平均从业年限23.36±6.58年。两轮函询中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2%,专家意见提出率为48%和26.1%,专家权威系数的平均值为0.922和0.924。维度重要性评分的平均值为4.67和4.56,条目重要性评分的平均值为4.58和4.64。维度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0.11和0.14,条目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0.12和0.11。维度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218和0.252,条目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289和0.302(P<0.05)。共修改2个维度5个条目,删除9个条目,增加10个条目,形成了包含6个维度52个条目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2.使用问卷初稿实地调查180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回收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95.6%,经过条目筛选共删除2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7,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81~0.990之间,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995,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944~0.995之间。KMO值为0.789,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3124.594(P<0.001),经过两轮因子分析后共提取6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7.785%,转轴后各条目的载荷系数均大于0.7且无多重载荷。3.问卷总平均分为153.86±40.74分(总分250分),各维度的均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营养指标(3.56±1.03分)、经口进食知识(3.44±1.28分)、吞咽训练方法(3.36±1.26分)、吞咽障碍知识(3.34±1.08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23±1.34分)、管饲的知识(2.46±1.49分)。条目“我想知道帮助患者安全进食的方法”平均得分最高(3.65±1.78分),“我想知道管饲用物的清洁方法”平均得分最低(2.24±1.37分)。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医护人员评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的工具。2.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者对营养知识的需求最高,对管饲知识的需求最低,需根据照顾者的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其照顾能力。

孟宪梅[10](2019)在《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基于脑卒中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健康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内现有脑卒中护理实施尚不规范的现状,通过本研究制定基于最佳证据、涵盖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及健康问题的护理方案,为规范我国脑卒中整个疾病过程的护理实践,保障脑卒中康复护理服务的科学性、连续性提供理论指导及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一—现况研究:通过在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田野研究及对服务于脑卒中不同疾病阶段的多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对国内脑卒中临床护理实践现况进行研究,并依据i-PARIHS框架,分析影响实施的促进及障碍因素。2.研究二—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基于国内脑卒中护理实践现况,对脑卒中护理相关循证指南及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进而运用AGREEⅡ及OQAQ对指南及系统评价文献进行再评价,依据JBI标准,统一证据分级及推荐分级。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本研究护理方案主题及相关证据推荐等级,形成方案的理论主干,并在5W1H指导下,具体形成护理方案初稿。3.研究三--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为保障护理方案在多学科合作的流畅性,采用立意取样法对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及组织四家转化基地的护理专家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别从不同学科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修订及讨论方案转化实施可行性。4.研究四--护理方案临床转化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转化基地现况,选择代表全程性护理方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代表专科性护理方案的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在三个转化基地(包含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依据i-PARIHS框架,进行方案实施现况审查,发现障碍因素,并通过PDCA循环,予以解决障碍因素,对实施规范化,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对临床转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研究一:在三个田野地进行田野观察及对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现有脑卒中护理实践涉及超急性期、急性期、及康复期疾病阶段,以基础护理为主,涉及康复护理实践内容有限,并存在护理实践不规范、与康复治疗师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与最佳证据相比,从护理实践范畴及实践系统性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护士专业知识不足、临床护理工作庞杂、护理时间零散、学科成员间沟通缺乏等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可考虑利用领导层的支持鼓励、护士改进康复护理的意愿、康复团队成员互动机会、及机动护理人员配备等有利因素推进护理方案实施。2.研究二:以“脑卒中”“护理”及相关检索词,从循证数据库及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最终纳入44篇指南文献及64篇系统评价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确定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四个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主题(深静脉血栓预防、压力性损伤、跌倒预防、抑郁)、及五个康复护理主题(两便护理、吞咽障碍及营养、痉挛/挛缩、语言障碍康复、二级预防)的384条证据,形成方案理论主干,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稿。3.研究三:15名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的半结构访谈及来自4个转化基地9名护理专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5)的焦点小组访谈,对护理方案进行以下修订:(1)不同疾病时期护理方案以不同医疗地点为导向;(2)根据国情,剔除院前护理实践内容;(3)精炼超急性期转诊内容;(4)在急性期护理方案中补充抑郁筛查及护理内容;(5)将两便护理及饮食护理重新命名为两便管理及吞咽障碍管理,纳入到“康复护理”条目中;(6)根据临床现况,对部分护理措施进行删除、补充、及更换等修订。4.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运行结果:三个转化基地两轮PDCA循环研究,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记录规范:入院深静脉血栓筛查表,护理记录单,及患者健康教育手册;方案实施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方案管理,入组患者管理方式,及明确方案实施各时间节点。5.研究四:临床转化方案二(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运行结果:在遵循转化方案一所制定的实施规范基础上,扩展吞咽康复管理规范:入院患者吞咽障碍筛查表,言语治疗师及护士吞咽康复管理职责,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师/护士记录单,及现场示范---配合指导---独立完成的技能培训模式。6.研究四:临床转化效果评价:方案一临床转化效果显示,57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在健康教育后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Z=-6.457,P<0.01);26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前后知识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Z=-4.244,P<0.01);且方案实施后的护理行为,在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观察出血倾向、熟悉IPC使用注意事项及对皮肤评估等方面的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性提高(P<0.05)。方案二临床转化效果显示,15名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对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的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7.046,P<0.01);23名接受培训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有显着性提高(t=-15.842,P<0.01);且方案实施后护理行为,在接受培训、入院及时筛查、跟进筛查、使用信效度高的筛查工具、吞咽筛查异常转介言语治疗师、跟进吞咽康复训练及效果等方面依从性较前有显着提高(P<0.05)。另外,对9名实施方案护士的半结构访谈结果分析:实施方案后,护理工作变得系统化、规范化、且主动及时;对自身的影响包括:扩充专科知识、增加专业自信心、增加护理实践意识、改善护患关系、及增加科研意识;可承受增加的工作量,并可通过常规化、碎片化服务、及优先筛查等策略解决。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囊括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护理方案及九个健康问题护理方案,为脑卒中专科护士提供统一护理实践规范框架,使脑卒中科学性连续性护理服务成为可能。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方案遵循美国护士协会5W1H的护理实践要求,明确与其他学科团队成员间的协调,体现脑卒中护理专科性及专业价值。通过对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及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的试点运行,从全程性及专科性层面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转化验证,制定了护理方案的实施规范,尤其是康复问题的护理规范模式,使多学科团队合作成为可能,为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及临床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构建的脑卒中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脑出血患者管饲膳食营养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出血患者管饲膳食营养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前准备
        1.4.2 IOE治疗
        1.4.3 神经肌肉电刺激
    1.5 观察指标
        1.5.1 吞咽功能分级
        1.5.2 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疗效
        1.5.3 舒适度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住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样本含量估算
        1.4 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吞咽受损的发生情况
        2.2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受损的单因素分析
        2.3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受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住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现状分析
        3.2 住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含量估算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工具
        1.5 质量控制
        1.6 伦理原则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SAP的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吞咽状态”护理结局量表得分比较
        2.5 两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吞咽受损”的NNN-链接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3.2 “吞咽受损”的NNN-链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P的发生率
        3.3 “吞咽受损”的NNN-链接护理方案使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3.4 标准化护理语言的应用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不足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
    1.4 理论框架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家庭肠内管饲营养概述
    2.2 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研究进展
    2.3 小结
第三章 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的文献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的需求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及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及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提出问题
    1.2 证据检索
    1.3 文献质量评价
        1.3.1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1.3.2 文献质量评价过程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2.1 指南评价
        2.2.2 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
        2.2.3 共识的质量评价
    2.3 最佳证据总结及分析
3 讨论
    3.1 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高
    3.2 应积极进行证据转化,改善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
4 小结

(5)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在神经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对照组
        1.2.2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总胆固醇、血清清蛋白指标
    2.2 患者干预前后上臀围、皮褶厚度观察比较
    2.3 患者护理满意率与依从率比较
3 讨论

(6)基于喂养流程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操作性定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脓毒症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样本量计算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研究工具
        2.3 干预方案具体内容
        2.4 肠内营养相关控制变量
        2.5 评价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质量控制
        4.1 医护人员培训
        4.2 数据的整理分析
    5 伦理原则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研究对象入组基本资料情况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EEN一周后耐受性比较
        3.1 胃肠道症状比较
        3.2 耐受性情况及喂养耐受性评分比较
    4 两组患者EEN一周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4.1 实验室客观指标比较
        4.2 两组患者EEN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比较
    5 两组患者EEN一周后临床指标比较
讨论
    1 本研究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均衡性
    2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2.1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能够提高EEN耐受性
        2.2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能够减少胃肠道症状的发生
    3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3.1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能够改善营养状态
    4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4.1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能够减少住ICU时间
        4.2 基于喂养流程的EEN耐受性评估与管理对机械通气时间及临床转归无明显改善
研究的创新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7)果胶对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腹泻及营养状况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实验分组及临床治疗原则
        2.2.3 营养支持方法
        2.2.4 EN喂养注意事项
        2.2.5 调查工具
        2.2.6 观察指标
        2.2.7 质量控制
        2.2.8 伦理学要求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各组腹泻情况及会阴皮肤评分比较
    3.3 各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3.4 各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目标量的用时比较
    3.5 各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3.6 各组患者APACHE II评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相关的危险因素
    4.2 果胶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4.3 果胶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4.4 果胶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可溶性膳食纤维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1.2.1 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定义及评估
        1.2.2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营养状态
        1.2.3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概述
        1.2.4 SDF的生理作用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所用制剂
        2.2.3 治疗方法
        2.2.4 评价指标
        2.2.5 试验流程
        2.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营养指标
    3.3 血糖指标
    3.4 血脂指标
    3.5 感染指标比较
    3.6 细胞免疫指标比较
    3.7 胃肠道并发症比较
    3.8 胃黏膜屏障功能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4.2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4.3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4.4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影响
    4.5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感染的影响
    4.6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7 SDF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4.8 试验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脑卒中照顾者需求评估工具
    1.3 脑卒中照顾者需求现状
    1.4 研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需求评估工具的必要性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操作性定义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的研制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方法和步骤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的现状调查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资料收集方法
    3.5 统计学方法
    3.6 质量控制
    3.7 研究结果
    3.8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需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一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营养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附录二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
附录三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四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
附录五 洼田饮水测试
附录六 自理能力评估单
附录七 伦理批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文献回顾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现况研究--田野研究及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一、田野研究
    二、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三、小结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方案初步构建
    一、明确方案主题
    二、成立研究小组
    三、指南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四、系统评价文献的检索及评价
    五、证据推荐等级评价
    六、脑卒中护理方案拟定
第五部分 基于专业判断及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护理方案修订
    一、基于专业判断的方案修订--多学科人员半结构访谈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意愿的方案修订--转化基地护理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第六部分 临床转化一全程性护理方案试点转化应用及评价研究:以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为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小结
第七部分 临床转化二专科性护理方案试点运行及评价研究:以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为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小结
第八部分 临床转化应用效果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质量控制
    五、伦理考虑
    六、研究结果
    七、小结
第九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2 纳入指南文献
    附录3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
    附录4 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方案
    附录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
    附录6 专家咨询知情同意书
    附录7 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行为调查表
    附录8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护士版)
    附录9 深静脉血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修订版)
    附录10 深静脉血栓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出院前/一周)
    附录11 脑卒中吞咽障碍及营养护理行为调查表
    附录12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护理知识问卷(护士版)
    附录13 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健康知识问卷(病人版)--后测
    附录14 访谈知情同意书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脑出血患者管饲膳食营养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联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应用研究[J]. 程玉华,王虹,苏美莲. 全科护理, 2022(03)
  • [2]“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评价[D]. 李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成人家庭肠内管饲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D]. 薛敏. 山东大学, 2021(12)
  • [4]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马珂珂,郭园丽,董小方,杨彩侠,王爱霞.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5)
  • [5]目标化个体营养健康教育在神经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陈彩娣,邓密霞,李绍容. 黑龙江医药, 2021(01)
  • [6]基于喂养流程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评估与管理[D]. 邸洁. 青岛大学, 2020(01)
  • [7]果胶对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的腹泻及营养状况影响[D]. 毛珍珠. 南昌大学, 2020(08)
  • [8]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D]. 韩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9]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照顾者对进食知识与技能需求问卷的研制及应用[D]. 刘婧. 暨南大学, 2020(04)
  • [10]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孟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管饲饮食营养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