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汉茶馆的前世今生

谈武汉茶馆的前世今生

一、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指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王津京[2](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说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肖迪[3](2020)在《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之中,政治形势混乱,经济遭受危机,整体危机四伏。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固守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对小镇的存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然而这些中国内陆地区的小镇不仅经历了中国转型期的阵痛,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中转站,茅盾塑造的小镇空间较之其他作家,更加具有开放性,小火轮和铁路连接起上海与小镇,工业化浪潮和商品经济也随之而入,我们能看到小镇涌现出很多新式物件,这些“风景”改变了古老小镇的面貌,一方面带来了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传统并未就此沉寂下去,传统与新潮在小镇空间里不断拉扯。风景有“常”也有“变”,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激烈的碰撞,给普通民众带去了灾难与欢欣。开放多元的小镇必然会带来极强的社会流动性,这也是茅盾小镇叙事的特点之一。作家主要塑造了几类人物,分别是小镇商人、知识分子、小市民阶层和乡绅,这些人物在都市、小镇与农村之间来回穿梭流动,以小镇为轴心,辐射影响着都市与农村。他们的流动不仅包括水平的空间流动,更包括垂直的阶层流动。茅盾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农村经济破产之时,除了对农民施以关切之外,茅盾更加关注小镇商人群体的出路,小镇商人既包括吴荪甫、唐子嘉这样的商业大亨,也包括林老板这样的普通小镇商人群体,面对经济危机、纷乱的战争局势和买办阶层,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结局。知识分子是茅盾作品中的重点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镇青年走入都市接受新式教育,他们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知识分子处在返乡与离乡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社会流动也并不成功。小市民阶层要么固守原地,要么就是因为逃难和谋求职业发展进入都市,但因为个人力量太过于微薄,他们往往依附于从小镇走出来的企业家。对乡绅的态度茅盾是一分为二的,对像吴荪甫或者钱良材,他的态度是褒奖的;对土豪劣绅,茅盾则一律予以批判,这些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利益,但他们的算盘最终仍会落空。茅盾的小镇叙事显示出极强的政治色彩,在作家看来,革命既是造成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作者探索的解决失败问题的途径。革命的小镇中弥散着各式各样的谣言,政治局势混乱不堪,保卫团、县政府、县党部、土匪以及共产党同时存在于基层社会,农民极易受到煽动发起革命或者暴动,革命青年有满腔斗志、新式的做派和坚韧的信仰,然而他们软弱、缺少机智、犹豫不决,终于让革命成为了部分投机者的幌子,带来了社会更深重的灾难,革命事业也因此大受打击。面对理想主义的破灭和革命的信仰,小镇在高潮与低徊之间来回穿梭,作家因此陷入了严重的矛盾和动摇之中,并最后确定了革命的信念。茅盾为中国现代小镇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同时也别有新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构筑的小镇世界勾连起都市和乡村,不管是在革命发展还是经济联通上都扮演着先觉者的角色,反映出江浙小镇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艰难转型,更融汇了作家对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承载了茅盾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

宁悦[4](2020)在《主题茶空间中自然元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在身体力行地设计世界,建构空间,用知觉体验世间万物,构建人与自然的客观又主观的一个世界体系,客观的世界万物复生却终有消逝,主观的世界是人活跃的场所。人类用文明、精神、物质,主观的去构建这个世界并不断地延续下去。在构建的世界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乃至一个小的土地上都有自身历史的积累,不断地衍生、沉淀才有了一个文化的出现。对于地域上,文化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一直是我们在设计上不能遗忘的要素。从而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针对主题茶空间的研究,并以自然元素为设计构成要素,自然设计原则为指向,地域文化为呈现内容,研究具有中国地域文脉特色的主题茶空间的营造方式。在主题茶空间的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上提取自然元素在空间中的应用和茶空间整体设计主题和自然元素的平衡一直是设计中的两个难点,就此基础上开展的自然元素与主题茶空间相互融合的研究,在通过自然设计、自然元素和与茶空间相关概念的分析和自然元素在空间设计上的表现以及相关理论支持的研究分析,重点中心放在如何把地域文化与茶空间的相互融合,并以自然设计的形态进行三者之间的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关于主题茶空间设计的理论性体系。研究上自然元素与地域文化的主题茶空间思维聚焦点在于:一,在主题茶空间设计中达到文化无限的延续和元素“抽象的继承”;二,以整合化、地域化和生态化设计思维方式更好的把握场地的力量和自然环境的相互联系;三,在主题茶空间中使自然元素和主题文化表达的美与均衡的体现;四,用细部的设计构建整个设计主题空间,并达到相互的平衡。这些要素整体形成一个以地域文化中自然元素为主线,根据知觉选择呈现创新性独特的情感交互表达方式打造自然设计与地域茶文化下的主题茶空间。

刘冬[5](2020)在《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文中认为西藏自治区的现代绘画是中国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美术独特的艺术实践,这种民族区域的艺术实践根植于中国民族美术能动的生命力,产生于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在西藏传统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出的独特现代模式。它不仅密切联系着新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且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是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做出的“自觉”回应。如何创造性的揭示、建构这种中国民族美术的实践与模式,如何结合这种独特的历史经验,行之有效的探索出中国民族美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面对的社会问题。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致使本地区的美术家及其作品一直处于“偏安一隅”,美术界对此也少有关注,但这并没有阻碍其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技、交通运输和新媒体的传播让西藏的现代绘画及美术家群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使人们认识到诞生于西藏高原的西藏现代绘画,其鲜明的艺术棱角,以及在面对当今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坚守,给中国美术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以启示。西藏因其特有的“地缘文化”优势,使得20世纪后半叶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建构出具有西藏美学特征的“地缘文化”场域,彰显着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美术家在此语境下创作的西藏现代绘画,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给中国美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带来了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正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文化的体现,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更具民族性与国际性,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与态度。从“地缘文化”出发,探索西藏“地缘美学”风格,是民族美术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地理空间为范畴,在传统文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拓展人文空间,从而形成人对地理空间的经验重塑和实践再造。以此所形成的西藏美学特质,能进一步深化民族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拓宽民族美术的视觉表现。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是在西藏特有的地理、历史、宗教背景中孕育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艺术生成的土壤和客观基础,形成了西藏历史上的精神文化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西藏的宗教信仰深深的影响并指导着当地人们的艺术审美表现,从原始遗迹到唐卡及西藏的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艺术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强烈地“西藏风格”。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特征,是在西藏内、外因素的相互助推中生成的。西藏现代绘画的美术家与外部艺术世界之间保持着空间、时间和人群的接触、交叉、重叠和相互影响。外因主要是美术家有感于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形成了以“他者”视角下关于西藏题材绘画和藏族绘画的“命题式”创作与解读。内因则是在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的定位中,聚集于西藏的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西藏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20世纪后半叶的西藏现代绘画,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家群体和艺术现象,并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文化”特征。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体现出特有的“地缘文化”内涵,即:“大美”的和谐内涵、“信仰”的世俗化内涵、“去标签”的真实内涵。聚集于西藏的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因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视觉表现,呈现出不同的“地缘美学”风格,即:“唯民”——本土培养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识”——外来长期入藏工作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针对“宗教与文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个性与认同”等问题,在绘画中呈现出关于“历史与记忆”、“全球与地域”、“体验与感知”的艺术表达,以寻求20世纪后半叶地域与文化的内在联系。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特征为民族美术及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应有的反思与启示。即,反思: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以及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启示: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及“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以此来展望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马哲伦[6](2020)在《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也为艺术家们提供着灵感来源和创作素材。城市题材的油画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本论文以中国当代城市题材的油画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化进程分析作品的发展现状,重点对40多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做主要分析,通过对作品的研究,总结出城市题材油画的价值意义,进而展现其魅力所在。本篇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以中国城市的发展作为背景,论述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产生和概念,概括城市题材油画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绘画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第二章主要结合城市化的发展和问题,探究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积极影响,并举例说明城市化生活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研究城市题材油画的发展现状,对收集到的作品按照时间、表现手法和题材的角度进行分类,通过调查得知作品数量显示了“逐年递增”的特点;并得出表现手法多以“写实为主、表现为辅、抽象较少”的结论;还根据作品内容将作品分为“人物、风景、静物”三种题材,并分别对这三种题材的不同主题进行更细致的归纳和总结。第四章重点针对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个案分析。第五部分论述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价值意义,总结出城市题材油画在“社会、历史、文化”三个方面的价值,和城市题材油画反映的精神取向、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期望。总之,城市题材油画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进程,也离不开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从收集到的480余幅作品中可以证明,城市题材的油画创作正进行着不断探索和不断向前的发展过程。从作品中所反映的价值可以看出: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体现人们对时代变化的肯定,促进中国当代油画城市题材创作的发展。本人通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对城市题材油画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并通过调查数据汇总作品,探讨该主题的精神意义。

汪瑞霞[7](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李征[8](2020)在《茶与城:老茶馆与“休闲成都”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街小巷的茶馆是成都街头最常见的景观,“泡茶馆”更是成都市民最日常的休闲方式之一。在中国城市迅速进入现代化的语境下,曾经是成都市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老茶馆,在媒体包装、官方宣传与自媒体营销等多方力量推动下,以其质朴、传统的形象,成为代言“休闲成都”形象的重要标识符号。一方面,普通茶楼依然是市民日常休闲、人际交往等活动的首选,另一方面,刻意包装的“老茶馆”也承担了人们追忆往昔、寻找精神家园的功能,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展现在它成为打造“休闲成都”的重要文化资源,老茶馆在公共休闲空间的实体的基础上,逐渐升华为一种城市形象建构的文化符号,成为成都整体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成都茶馆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茶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成都茶馆文化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于双流彭镇的“观音阁”老茶馆,考察一个百年老茶馆的兴衰历程,从而透视茶馆如何在当今成都的城市形象建构中发挥作用。通过田野考察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为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复合型茶楼、茶艺馆的出现大大挤压了老茶馆的生存空间,但是老茶馆的鲜明特性使其在彰显“休闲成都”的城市形象中获得新生。其次,城市形象建构是在游客的“他者”的想象与成都居民对“自我”形象建构的不断互动和调适中逐步形成的。最后,在成都这一城市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老茶馆”恰好在新旧转换过程中成为了官方期待与民间实践两种力量的契合点,从而逐渐成为代言成都形象的名片之一。

杨绍军[9](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朱旭阁[10](2019)在《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童作为新时期代表性作家之一,具有先锋作家和新历史小说作家等多重身份。他的“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一直是文学研究中引人关注和讨论的对象。这些作品围绕着“香椿树街”这一固定空间,在童年回忆的基础上进行虚构,以少年们为主要刻画对象,讲述了亲情的僵局、青春的残酷、欲望的支配与自我救赎。苏童擅长空间叙事,从空间书写出发为苏童的小说叙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论文从“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入手,探究苏童在空间叙事方面的叙事策略以及空间叙事功能,深入分析苏童在运用空间书写对人物塑造方面的独特性。在绪论方面,从选题缘起、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释,对“空间叙事”进行理论界定。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着重分析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空间建构方面的方式、策略和功能,即解决空间如何参与到“香椿树街”系列小说叙事的问题。从空间形态将构成“香椿树街”的空间场所进行归类,并总结分析苏童在空间书写方面的叙事策略和空间书写对于叙事的影响;第二章将重点放在空间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探究上。从空间角度出发,对“香椿树街”的男性人物进行群体划分,具体分析不同空间对于人物塑造的独特作用,从空间书写方面探究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影响;第三章为社会精神文化分析,寻找苏童空间叙事的社会文化价值,空间在这里超越自身的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苏童在叙事方面对于空间的运用和重视,反映出空间呈现出的人物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通过空间传递出个体的焦虑和精神困顿,对“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空间社会属性方面的研究折射出苏童对现实独特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叙事分析,既是对苏童创作虚构的心理来源分析,又在一定程度上对空间叙事理论进行检验和丰富。苏童通过对空间的独特书写创造出一个独属的文学世界,“香椿树街”是苏童文学世界中“南方”的重要支撑,也是苏童寄托情感和价值观的精神家园。“香椿树街”系列小说因为空间叙事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精神魅力。

二、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现代小城镇文学研究
        二、茅盾“小镇叙事”作品研究史
    第二节 “小镇”与茅盾“小镇叙事”的历史语境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开放的小镇:风景中的“常”与“变”
    第一节 城乡间的中转站:小镇风景的多样性
    第二节 难以破除的过去:固守的乡土风俗传统
    第三节 家宅与茶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第二章 流动中的“动”与“思”:茅盾笔下的小镇人物群像
    第一节 小镇商人:往来于城乡的中间者
    第二节 走进都市与被迫返乡:小镇知识分子的“出走”与“回归”
    第三节 出路的无处追寻:小市民群体与乡绅阶级的抉择
第三章 茅盾小镇叙事中的革命书写
    第一节 挣扎与无序:“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暴力中的城乡流动:小镇权力的更迭
    第三节 动摇中的革命小镇:群氓之乱与知识分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茅盾小镇叙事小说作品出版简表
附录2:茅盾小镇叙事作品中人物流动情况简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主题茶空间中自然元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审美需求
        1.2.2 市场需求
        1.2.3 文化需要
    1.3 研究目的
        1.3.1 文脉的延续
        1.3.2 自然之境
        1.3.3 对于自然设计的认知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发展趋势:兼容并蓄与探求自我
        1.5.1 兼容并蓄
        1.5.2 探求自我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论文研究内容
        1.6.2 论文研究方法
    1.7 论文创新点
    1.8 论文研究框架
2.自然元素与主题茶空间的相关概念分析
    2.1 自然设计理论
        2.1.1 自然设计的概念
        2.1.2 自然设计的运用
    2.2 自然元素概念
        2.2.1 自然元素定义
        2.2.2 自然元素的分类及内容
    2.3 主题茶空间的概述与分析
        2.3.1 茶文化形成与概念
        2.3.1.1 茶文化的形成
        2.3.1.2 茶文化的概念
        2.3.2 茶空间的释义
        2.3.2.1 茶空间的历史延展
        2.3.2.2 茶空间的概念
        2.3.3 地域文化中的主题茶空间
        2.3.3.1 吴越茶文化——杭州茶馆
        2.3.3.2 南方岭南文化——广东茶馆
        2.3.3.3 蜀中茶文化——四川茶馆
        2.3.3.4 北方京城文化——北京茶馆
        2.3.4 主题茶空间实际意义——主题,无法复制的灵魂
        2.3.5 自然元素与主题茶空间的联系
        2.3.5.1 自然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运用的可能性
        2.3.5.2 自然元素在主题茶空间中运用的必然性
    2.4 本章小结
3.自然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表现和理论研究分析
    3.1 自然元素在空间设计中案例表现研究
        3.1.1 菊儿胡同环境融合
        3.1.2 莫干山Anadu度假酒店的“在自然中找到自我”
    3.2 自然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塑造表现分析
        3.2.1 质感的烘托
        3.2.2 “形态”的意会
        3.2.3 色彩的丰盈
        3.2.4 光影下的凝视
        3.2.5 器物的点缀
    3.3 自然元素相关的学术理论应用研究
        3.3.1 自然元素的知觉选择
        3.3.2 心理学中自然元素的意境表达
        3.3.3 隐喻主义中自然元素的感同身受
        3.3.4 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
    3.4 不同文化对自然元素设计运用的影响
        3.4.1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对空间中自然元素设计运用的影响
        3.4.2 日本枯山水文化对空间中自然元素设计运用的影响
        3.4.3 欧洲古典园林文化对空间中自然元素设计运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主题茶空间设计中的自然元素的应用与研究
    4.1 自然元素在主题茶空间设计思维导向研究
        4.1.1 文化和生命——无限的延续和“抽象的继承”
        4.1.2 场地和环境的力量
        4.1.3 空间,制造美与均衡
        4.1.4 细部设计与整体构建
    4.2 自然元素塑造主题茶空间的应用手法研究
        4.2.1 提取地域文化中的自然元素
        4.2.2 自然形态的转化
        4.2.3 空间的“境”意表达
        4.2.4 空间中呈现的隐喻象征
        4.2.5 设计思维的聚焦
    4.3 本章小结
5.自然元素在安化黑茶主题茶空间上的运用
    5.1 “百年木仓”黑茶文化馆空间项目概况
        5.1.1 安化地域与文化
        5.1.2 安化第一茶工厂
    5.2 “百年木仓”黑茶文化馆概念设计
        5.2.1 概念生成:源之生态·“百年木仓”
        5.2.2 元素的提取与形态的转变
        5.2.3 空间聚焦:空间中自然设计的可持续性探索
    5.3 平面方案
    5.4 空间整体布局
    5.5 材质与色彩
    5.6 细节处理与整体形成
        5.6.1 空间的序列表现
        5.6.2 空间细部构成
        5.6.3 空间整体设计聚焦
    5.7 本章小结
6.结语与展望
    6.1 自然元素在茶空间设计中设计难点与创新点总结
    6.2 自然元素在主题空间设计中运用的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作品
致谢

(5)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说明
    三、研究综述
    四、选题意义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孕育
    第一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地理、历史背景
        一、地理环境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二、历史沿革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宗教审美建构
        一、原始宗教的审美建构
        二、本教的审美建构
        三、藏传佛教的审美建构
    小结
第二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助推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因素
        一、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内因”——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
        二、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外因”——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
    第二节 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生态
        一、交流融合的文脉传承
        二、多元的现代绘画格局
    第三节 “地缘文化”生态中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
        一、西藏现代绘画的发展概述及“地缘文化”特征
        二、西藏现代绘画的主要美术家群体及美术现象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美学表达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内涵
        一、“大美”的和谐内涵
        二、“信仰”的世俗化内涵
        三、“去标签”的真实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美学”风格
        一、“唯民”——西藏本土培养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二、“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三、“唯识”——外来长期入藏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小结
第四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反思:“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
        二、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
    第二节 启示:“地缘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转向
        一、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
        二、“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资料(未发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概述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基本内涵
        一、中国城市发展与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产生
        三、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题材绘画的发展历史
        一、国外城市题材绘画的发展历史
        二、中国城市题材绘画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与中国当代油画
    第一节 城市化的发展与问题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第三节 城市化生活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作品的分类
    第一节 以时间分类
        一、1980-1989年
        二、1990-1999年
        三、2000-2019年
    第二节 以表现手法分类
        一、写实类作品
        二、表现类作品
        三、抽象类作品
    第三节 以题材类型分类
        一、人物题材
        (一)、“青年”
        (二)、“农民工”
        (三)、“中老年”
        (四)、“少年儿童”
        (五)、“居家生活”
        (六)、“群体人物”
        二、风景题材
        (一)、“街景与建筑”
        (二)、“交通与车辆”
        (三)、“城市绿地”
        (四)、“室内景观”
        三、静物题材
        (一)、“桌上器皿”
        (二)、“食物与植物”
        (三)、“玩物与书籍”
        四、“其他类型”
第四章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主题作品研究
    第一节 城市人物主题
        一、1980-1989年
        (一)、韦启美
        (二)、耿建翌
        二、1990-1999年
        (一)、方力钧
        (二)、曾梵志
        (三)、刘小东
        三、2000-2019年
        (一)、高小华
        (二)、忻东旺
        (三)、徐唯辛
        (四)、喻红
        (五)、陈安健
        四、小结
    第二节 城市风景主题
        一、1980-1989年
        二、1990-1999年
        (一)、焦小健
        (二)、赵晓佳
        三、2000-2019年
        (一)、徐晓燕
        (二)、杜海军
        (三)、沈磊
        (四)、潘新权
        (五)、许章伟
        四、小结
    第三节 城市静物主题
        一、1980-1989年
        (一)、许幸之
        (二)、关良
        二、1990-1999年
        (一)、李邦耀
        (二)、冷军
        三、2000-2019年
        (一)、王玉平
        (二)、刘小东
        四、小结
    第四节 “其他类型”
第五章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价值与思考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价值
        一、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社会价值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时代价值
        三、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思考
        一、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精神取向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的创作问题
        三、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研究的认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
附录二 作品数据库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茶与城:老茶馆与“休闲成都”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城市形象建构的研究
        1.3.2 对中国茶馆文化的研究
        1.3.3 对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研究
        1.3.4 对茶馆与四川(成都)地区休闲文化的研究
    1.4 本文对“老茶馆”的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1章 前世今生:成都茶馆的形象演变
    1.1 纵览:成都茶馆在各个历史时期之概况
        1.1.1 清末民国时期
        1.1.2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
        1.1.3 市场经济时期
    1.2 横观:成都茶馆与其他地方茶馆之比较
        1.2.1 成都茶馆与杭州、广州等地的比较
        1.2.2 从多重功能到休闲特性突出
    1.3 相遇:休闲老茶馆与怀旧新消费
        1.3.1 一碗茶汤里的自在闲适
        1.3.2 一座被茶汤滋养的城市
    小结
第2章 民间狂欢:观音阁老茶馆的高光时刻
    2.1 观音阁老茶馆概况
    2.2 茶客时代:原生态的公共活动空间
        2.2.1 国营时代的老茶馆
        2.2.2 在日常和舞台之间生存
    2.3 摄影时代:追求故事性的摄影大军
        2.3.1 手持镜头的人
        2.3.2 镜头中的人
    2.4 游客时代:口碑效应下的打卡式旅游
        2.4.1 茶馆的主要经济来源
        2.4.2 摄影师和游客的矛盾
    小结
第3章 多方互动:图像时代的老茶馆和成都形象建构
    3.1 大众媒体作用下的成都城市宣传
        3.1.1 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城市宣传片
        3.1.2 官方话语下的城市形象建构
    3.2 自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建构
        3.2.1 自我形象塑造
        3.2.2 民间自发传播
    3.3 成功塑造“休闲成都”的城市形象
        3.3.1 大众媒体和自媒体的齐心协力
        3.3.2 警惕刻板印象带来的“误读”成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空间叙事的形态
        一、线性蔓延与独立定点
        二、空间的封闭、开放与对立
    第二节 “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
        一、用空间去标识时间
        二、常见空间的反向书写
        三、开放空间中的死亡叙述
    第三节 空间建构的功能
        一、为人物遇见和故事的发生提供场景
        二、为苏童南方世界的建构提供精神支撑
第二章 空间书写与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失魂与乱语:困于老宅的祖辈
    第二节 专制与堕落:掌控家屋的父辈
    第三节 暴力与对抗:迷失街头的少年
第三章 空间叙事的社会、精神内涵
    第一节 看与被看:人性的冷漠
    第二节 身份标签:“他者”对自我的认定
    第三节 精神困顿:个体焦虑与时代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浅谈武汉茶馆的过去和现在(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D]. 肖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主题茶空间中自然元素的研究与应用[D]. 宁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D]. 刘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油画作品研究[D]. 马哲伦.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8]茶与城:老茶馆与“休闲成都”的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李征.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10]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朱旭阁.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谈武汉茶馆的前世今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