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

电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

一、电镀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宏观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婷,赵彤,王健,黄泽春,傅海辉[1](2021)在《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和处置现状》文中认为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危险废物种类多、危害大,加上生产企业对危险废物产生节点识别不清以及危险废物管理意识薄弱,加剧了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危险废物的管理难度。选取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镀、化学镀、阳极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工艺,通过工艺流程梳理,结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分析各工艺的危险废物产生节点、产生特点和规律;调研其中主要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处置工艺和处置现状,并对未来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对实现金属表面处理行业危险废物的源头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龚方旭[2](2021)在《电镀污泥中回收镍的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电镀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电镀废水产生,而电镀污泥作为电镀废水处理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电镀污泥中有价金属含量甚至会超过一些富矿石,若要将电镀污泥直接当做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处理,不仅仅存在泄漏,破坏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问题,更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其中电镀镍具有高均匀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当中。在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将电镀污泥列为了第十七类危险废弃物,因此其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理广泛受人关注。本文以连云港某环保公司处理的含镍电镀污泥为原料,硫酸作浸出剂,经过酸浸,电解,萃取,反萃,化学沉淀得到碳酸镍产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电镀污泥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对其含水率、浸出毒性、腐蚀性、p H以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1)电镀污泥的含水率为51.6%、电镀污泥p H值为7.88、浸出毒性镍为0.624 mg/L;(2)干污泥中含有镍42.34%、铁4.74%。通过对电镀污泥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为电镀污泥的浸出以及重金属的回收奠定基础。其次针对电镀污泥的酸浸、电解,萃取-反萃-沉淀及镍回收过程进行研究,(1)在酸浸过程中研究分析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 H、原料粒径以及酸浸次数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以4mol/L的硫酸溶液、液固比为2:1(m L:g)、转速为25r/min条件下对电镀污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条件下电镀污泥中Cu和Ni浸出率达到99%以上,实验测得镍离子0.072g/L、铜离子为0.068/L。浸出液残余的硫酸浓度为1mol/L左右,这符合电解生产工艺的要求。(2)浸出液的电解影响因素,经过实验得出最佳的电解参数:电压为1.6V,电解时间为3h,该条件下,亚铁离子和三价铬离子转化几乎没有,符合工艺参数。并且考察了滤渣中镍返回浸出的次数,经过实验可知当滤渣返回浸出次数为12次时,工艺参数较好。(3)采用萃取剂萃取镍的过程中,研究控制镍的初始浓度、水相p H、萃取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镍的影响。研究表明:溶液的p H为4.5、P204萃取剂浓度为3.0mol/L、相比控制在1:2以及萃取平衡时间为3min,镍的萃取率达到了96%。(4)利用硫酸进行反萃,结果表明:在硫酸的浓度为1mol/L、O/A相比为2:1,反萃取时间为3min,此时反萃取率达到99%,最后加入纯碱,产生碳酸镍沉淀。(5)针对电镀污泥处理与处置产生的废渣,通过工艺技术转变为再生石膏,采用加入再生石膏的混料、黏土、山土和煤矸石进行制砖,对砖块进行浸出毒性测定,镍的浸出浓度为0.06mg/L,实现了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该工艺经过效益核算,平均每吨电镀含镍污泥可以节省约931元。该方法为从电镀污泥中回收镍提供了思路,实现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满足环保要求。

周瑶[3](2020)在《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武汉市重点培育的五大千亿产业的一部分,在武汉市经济中的比例逐步提高,但离其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仍然有一定距离。目前,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行业工作机制不完善、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等诸多问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实施,而选择合适的产业政策工具,是保证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而国内关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并且各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存在差异,不能简单照搬,故而开展本研究具有现实需求。本文以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采用时政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经验借鉴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梳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构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深入研究我国及国内典型城市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结合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对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政策工具进行选择。1.详细阐述了公共政策和政策工具的定义及分类,总结归纳了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并依据节能环保产业特点,明确了从政府这一政策实施主体角度出发,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划分为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规范政策这两类。2.为提高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效率,运用时政分析法,梳理了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周期,整合出了一个内容丰富、齐备的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进一步的研究了政策工具特性和产业生命周期对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对发展适应性政策工具的差异化选择。3.为提供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可借鉴政策工具运用经验,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时政分析、共词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盐城、湖州、宜兴3地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的选择特点,总结出了4条先进经验。4.为确保下一步提出的促进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建议切实可行,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产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目标和需求,从五个方面总结出了现阶段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结合以上研究成果,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产业集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武汉市现阶段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适用性政策工具进行了选择,并对具体的政策工具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郭瑞,矫云阳,杨强威,靳晓勤[4](2020)在《我国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研究分析了我国电镀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现状及主流的电镀污泥利用处置技术,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探讨了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堵点和盲点。2017年我国电镀行业共产生226万吨电镀污泥,除黑龙江和天津外,其他各省区市电镀行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充足。针对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非法转移倾倒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产生者责任延伸制、鼓励电镀行业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推进危险废物精细化以及物联网智能化过程管控、完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标准体系等政策建议。

应文婷[5](2020)在《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资源化协同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规模逐年扩大,其末端产物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的产量日益增长。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Cr、Cu、Ni、Zn等重金属,若不加以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酸洗废液中含有大量酸、Fe和重金属,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随意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动装置对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进行资源化协同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中重金属去除的最佳条件,并初步探究了重金属在电动试验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回收产物的基本组成。(1)固液配比(即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的质量比)单因素试验表明,重金属去除率整体随固液配比的升高而下降,以消耗单位质量酸洗废液的重金属去除效果为指标,确定35:65为最佳固液配比。(2)通电电流大小单因素试验表明,通电电流的增加能促进水的电解和金属离子的迁移,同时也会引起阳离子膜上沉积物的堆积,对金属离子的迁移产生阻碍。各试验组阳极液p H值最终保持在1.4左右;阳离子膜的损耗随通电电流的增加而加剧;以重金属综合去除量为指标,确定0.7A为最佳通电电流值,此时Cu、Cr、Ni、Zn、Fe去除率分别为79.99%、50.11%、72.51%、45.35%、69.30%。(3)EK-24组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分析表明,电镀污泥中不同重金属在与酸洗废液协同处理时具有不同的迁移转化特征,其中Cr主要发生溶出,不发生沉淀;Cu和Zn前期溶出量较大,后期主要发生迁移和沉淀;Ni发生溶出和部分迁移沉淀;Fe主要依靠迁移去除,迁移后绝大部分发生沉淀。各金属离子在阴极区发生沉淀时规律一致,大部分离子先在阳离子膜上(阴极室一侧)发生沉淀,沉淀物不均匀且随着反应进程会脱落,极少量以离子态停留在溶液中。沉淀过程和迁移过程有关,和溶出过程关系不明显。(4)EK-24组回收产物XRD分析结果表明,阴极区沉淀和膜上沉淀物物质类型差别不大,其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为Zn CO3、Fe2O3、Fe3O4、Ni S、Cu O、Cu CO3、Cu(OH)2、Cu2(OH)2CO3及不同晶型的Ca CO3。

许鹏[6](2019)在《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垃圾焚烧飞灰为固体废弃物经焚烧处理后产生的副产物,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被归类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目前处理方式主要为化学药剂稳定化与水泥固化后填埋处理。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化,未来继续采用填埋处理的成本势必提高,只有实现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才可切实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的问题。碱活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用以替代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技术,碱活化浆体除了具备水泥浆体胶结后所产生的坚固、耐用、可塑性外,更具有优异的抗化学侵蚀、抗冻融、抗中性化等特性,碱活化浆体可用于固化及稳定化危废中的有害重金属。不同于水泥制备过程中需要天然原料的消耗、高温的锻烧及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碱活化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矿渣粉及粉煤灰等工业副产物,除了减少碳排放及空气污染问题,还可一并处理工业所产生的固废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目前国内两种主流垃圾焚烧炉所产生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特性,进而考查了在水洗与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最后还开展了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实现其资源化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对目前国内垃圾焚烧炉的两种主流炉形,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所产生飞灰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炉排炉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32.83%:3.90%:1.06%,并且含有高达23.08%的可溶性氯盐;流化床焚烧飞灰中Ca O:Si O2:Al2O3的平均占比为29.62%:14.38%:5.00%,含5.42%的可溶性氯盐,不同组成的飞灰原料可能影响后续碱活化材料的工程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解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性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也搜集了不同区域的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飞灰,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焚烧飞灰在元素组成及重金属浸出行为间的规律,结果表明焚烧飞灰的性质差异主要来源于炉床形式的固体废弃物,相比之下与区域的相关性较小。考查水洗预处理和非水洗预处理条件下炉排炉及流化床焚烧炉的垃圾焚烧飞灰不同添加比例经碱活化制备砖材的抗压强度,并与矿渣粉、粉煤灰及碱活化药剂调配后所产制的碱活化砖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未经过水洗预处理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分别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36.67MPa、33.11MPa和28.69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抗压强度分别为20.19MPa、15.16MPa和11.34MPa;在经过水洗预处理的条件下,当焚烧飞灰添加量为20%、30%和40%时,由流化床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38.25MPa、35.27MPa和32.76MPa,而由炉排炉焚烧飞灰碱活化制备砖材的28d强度分别为25.05MPa、20.46MPa和16.25MPa。通过分析所制备砖材的微观结构及晶相组成,发现影响其工程性质的主要原因是焚烧飞灰中的元素组成及氯盐含量差异。后续的浸出试验结果显示,砖材中重金属浸出值均未超出规范限值,表明重金属在碱活化砖材中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整体而言,流化床焚烧飞灰适宜作为碱活化工程材料,而炉排炉焚烧飞灰则需适当的前处理手段再采用碱活化技术进行资源化。为了评估焚烧飞灰碱活化砖材的环境兼容性,采用欧盟的CEN/TS 14429 p H值相关联性测试对焚烧飞灰及添加焚烧飞灰的碱活化砖材进行实验,考查不同p H值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浸出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焚烧飞灰在被产制为碱活化砖材后,液体中重金属浸出的种类及浓度皆有减少,且在酸中和能力上有趋向一致的倾向。经长时间浸泡的砖材,其碱度持续释放至环境当中,超过累积时间36d后有下降并稳定的趋势,最终炉排炉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84,流化床飞灰所制砖材的p H值稳定于11.24。重金属累积浸出结果表明,除重金属Ba、Cr以外,其它重金属均低于定量极限,初步推断钡为浸出物质耗尽的浸出行为模式,而铬由于为两性元素的原因而释放至浸出液当中,该元素累积浸出量属于微量,故在环境使用上评估无明显危害性。对垃圾焚烧飞灰三种处理方案的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其显着性排序依次为垃圾飞灰碱活化制绿色砖材、直接烧结制砖、简单固化填埋,这主要是由于垃圾飞灰碱活化产制绿色砖材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可产出具有价值的产品、具备改善环境的作用、低耗能制程、使用大量废弃物、副产物及飞灰利用率较高等优点。鉴于垃圾飞灰碱活化制备绿色砖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将该技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李诗盈[7](2019)在《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新建建筑的建成和旧建筑的拆除和修缮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废弃物。与建筑废弃物逐年增长的数量相比,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偏低,大多数建筑废弃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废弃物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给环境带来污染,对城市的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其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循环经济和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建筑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及其管理方法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和与建筑废弃物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并以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为例,从国家政策,地方性法规等入手,对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进行研究。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的先进理念、科学技术和设备,与吉林省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吉林省实际情况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示范单位及示范工程实行相关规定,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标准化,实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更加具有执行性,实现建筑废弃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邬莎娜,张骞,孙帅杰,李凯[8](2019)在《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体系现状分析》文中提出危险废物以其特有的毒害性质直接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制约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将逐年递增,由于危险废物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从产废单位、种类分布、收集转运、利用处置等方面分析了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的处理体系现状,指出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源头精细化管理、搭建暂存平台、提高危险废物终端处置能力和效率等对策建议。

宁江[9](2019)在《电镀污泥酸浸无害化资源化研究》文中指出电镀行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该行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后的终极污染物为电镀污泥。电镀污泥因为重金属含量高而被列为危险废物,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是资源化利用的基础和前提,酸浸出是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前置处理措施,但是其无害化处理效果和方式有待研究。本研究以电镀污泥的酸浸无害化处理为目标,选定三种典型的电镀污泥,详细考察了酸浸过程中硫酸添加量、温度和液固比对污泥中金属的浸出率、残渣质量和残渣金属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三种典型污泥无害化浸出的最佳浸出条件:浸出温度为常温,浸出液固比为10:1,含铬、含镍、含铜污泥的最佳硫酸添加量分别为0.5、0.75、0.4 mL/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除含镍污泥浸出残渣中的镍外,其余浸出残渣的金属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最低标准相应项目的限值,实现了无害化浸出。含镍污泥在第一次硫酸浸出基础上,使用0.25 mL/g硫酸硝酸体积比为1:2的混合酸和0.25 mL/g双氧水协助浸出后,残渣质量也能达到无害化浸出标准。为得到无害化的浸出残渣,酸浸后的残渣需要进行清洗,通过计算确定了残渣多级清洗的最佳洗涤比为2.7,清洗级数根据浸出液和污泥性质计算后确定,产生的清洗液无需外排,可以全部回用至浸出工序,经过清洗的残渣中的重金属浸出水平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限值;中和三种污泥浸出液中过量的酸所需的最佳污泥量分别为20、40、50 g/L,浸出液中过剩的酸得以充分利用,有利于后续金属回收利用。针对不同特点的浸出液,确定了高浓度含镍浸出液经加热和加入硫酸钙晶种的方式去除其中的杂质,经浓缩结晶回收纯度超94%的硫酸镍;含铁浸出液通过黄钠铁矾法和水解沉淀法去除铁;浸出液电解法除铜之后,最终回调浸出液pH至5.8和8.1分步回收铬和镍,锌作为除镍沉淀中的杂质得以回收。实现了浸出金属的循环利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硫酸浸出和氧化剂协同浸出的方式,配合多级逆流清洗,完成了电镀污泥的无害化浸出,浸出液用污泥中和后通过化学方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金属,实现了浸出金属的回收利用。

毛林清[10](2018)在《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稳定化含铬电镀污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镀污泥是我国主要的危险固体废弃物之一,其含有较多的Cr、Cu、Ni、Pb、Zn等重金属,若随意堆放,会对周围土壤、水源带来严重危害。电镀污泥中的Cr(VⅥ),溶解度高、生物毒性大,是处置的关键与难点。对含铬电镀污泥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我国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碱激发胶凝材料——碱矿渣水泥和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对含铬电镀污泥进行固化/稳定化。通过对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干缩率、Cr(VⅥ)和总铬浸出浓度的测定,并结合XRD、FTIR、SEM和EDS等微观分析,研究了固化/稳定化电镀污泥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相关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固化体的强度和干缩(1)碱矿渣水泥固化电镀污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随液固比、水玻璃模数及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电镀污泥掺量增加而下降,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液固比0.35,水玻璃用量10%,模数1.3,污泥掺量高达18%,固化体3d、28d 和 90d 抗压强度分别达到 33.9MPa、79.1MPa 和 82.4MPa。(2)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电镀污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随液固比、水玻璃模数、电镀污泥掺量的升高而下降,随水玻璃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随养护时间延长逐渐提高,90d时趋于稳定。在液固比0.30,水玻璃用量10%,模数1.5,电镀污泥掺量18%时,固化体3d、28d和90d抗压强度分别为6.9MPa、11.4MPa和 12.8MPa。(3)固化电镀污泥时,碱矿渣水泥固化体的强度高于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在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中,以矿渣部分取代粉煤灰,对固化体的强度有促进作用。矿渣取代25%粉煤灰,其3d强度约提高20%。(4)以碱矿渣水泥或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电镀污泥,固化体的干缩较为显着,而且前者干缩率更高。随湿养护时间增加,干缩率均明显降低。2.固化体的铬离子浸出浓度(1)碱矿渣水泥固化电镀污泥,固化体铬离子浸出浓度随液固比、水玻璃用量、水玻璃模数和养护时间的增加而稍有下降,随污泥掺量增加,略有升高。总体上看,固化体的铬浸出浓度均较低,电镀污泥掺量在18%以下时,固化体3d、28d和90d的Cr(Ⅵ)浸出浓度均在0.10mg/L以下。(2)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电镀污泥,固化体的Cr(Ⅵ)和总铬的浸出浓度随液固比、污泥掺量的增加而升高;水玻璃模数对铬浸出浓度影响不明显;水玻璃用量增加及养护时间延长,Cr(Ⅵ)和总铬的浸出浓度降低。污泥掺量18%时,固化体 3d、28d和 90d 的 Cr(Ⅵ)浸出浓度分别为 0.90mg/L、0.67mg/L 和 0.10mg/L。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体的Cr(Ⅵ)浸出浓度明显高于碱矿渣水泥。3.铬离子固化/稳定化机理固化/稳定化机理可归因于以下三种方式:a.水化产物对Cr(Ⅵ)的包裹、吸附和对渗透通道封堵;b.Cr(Ⅵ)在水化产物中的固溶;c.还原性成分将Cr(VⅥ)还原为Cr(Ⅲ),碱性环境中降低其迁移性。对于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主要是前两种方式;对于碱矿渣水泥,是三种方式的综合作用。综上所述,利用碱激发胶凝材料,尤其是碱矿渣水泥,可对含铬电镀污泥进行良好的固化/稳定化,固化体强度较高,铬浸出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水的要求,有望在建筑材料方面得到资源化利用,值得深入研究。

二、电镀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宏观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镀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宏观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和处置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及危险废物产生节点
    1.1 电镀工艺
        (1)废有机溶剂、废石蜡和润滑油。
        (2)废槽液、槽渣以及废水处理污泥。
        (3)废腐蚀液、废洗涤液、废槽液、槽渣。
        (4)废酸。
        (5)敏化处理产生的废渣和废水处理污泥。
    1.2 化学镀工艺
    1.3 阳极氧化工艺
    1.4 钝化、磷化工艺
2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现状
3 结语与建议

(2)电镀污泥中回收镍的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况
    1.2 电镀污泥的来源和性质、分类、危害
        1.2.1 电镀污泥的来源
        1.2.2 电镀污泥的种类
        1.2.3 电镀污泥的危害
    1.3 电镀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1.3.1 稳定化/固化处理
        1.3.2 填海与堆放
        1.3.3 热化学技术
        1.3.4 生物处理
        1.3.5 重金属回收处理
    1.4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拟采取的思路与方案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2.2.1 电镀污泥含水率
        2.2.2 电镀污泥的pH及腐蚀性
        2.2.3 电镀污泥的浸出毒性
        2.2.4 电镀污泥中重金属
    2.3 总结
第三章 电镀污泥的浸出条件及工艺研究
    3.1 工艺流程
        3.1.1 电解条件
        3.1.2 电解余液的除杂
        3.1.3 滤渣的返回浸出
        3.1.4 含镍溶液的萃取—反萃
    3.2 电镀污泥浸出影响因素
        3.2.1 原料粒径的大小
        3.2.2 硫酸的浓度
        3.2.3 搅拌速率
        3.2.4 浸出温度
    3.3 浸出试验
        3.3.1 固液比对浸出率的影响
        3.3.2 酸浸pH对浸出率的影响
        3.3.3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3.3.4 浸出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3.4 浸出液的电解影响因素
        3.4.1 电压的选择
        3.4.2 电解时间对电解影响
        3.4.3 滤渣中镍的返回浸出
    3.5 工艺优化
        3.5.1 搅拌时间的优化
        3.5.2 杂质离子去除pH优化
        3.5.3 其他金属离子去除温度优化
        3.5.4 杂质离子去除磷酸钠用量优化
第四章 电镀污泥有价金属镍的提取与回收
    4.1 镍的萃取
        4.1.1 萃取剂的选择和原理
        4.1.2 稀释剂的选择
        4.1.3 萃取实验
    4.2 镍的反萃
        4.2.1 硫酸浓度对反萃的影响
        4.2.2 相比对反萃的影响
    4.3 回收硫酸镍
    4.4 电镀污泥浸出废弃物的综合处理
    4.5 电镀污泥处理与处置优化方案的实际试产
第五章 电镀污泥重金属回收的效益分析
    5.1 电镀污泥回收有价金属的成本、经济效益分析
    5.2 电镀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环境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3)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政策基础理论
    2.1 公共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
        2.1.1 公共政策的定义
        2.1.2 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定义
        2.1.3 政策工具的分类
    2.2 产业政策理论
        2.2.1 产业政策的定义
        2.2.2 产业政策的分类
    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1 产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2.3.2 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政策工具选择时政分析
    3.1 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3.2 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3.2.1 美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2 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3 日本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2.4 国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特征
        3.2.5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
    3.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3.3.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3.3.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发展现状及发展重点
    3.4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的构建及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3.4.1 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箱构建
        3.4.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政策工具特性
        3.4.3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基于产业生命周期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聚类分析
    4.1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聚类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聚类分析
    4.2 盐城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2.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2.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3 湖州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3.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3.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4 宜兴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4.4.1 政策关键词聚类分析
        4.4.2 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4.5 小结
第五章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现状
        5.1.1 政策概况
        5.1.2 推进机制
        5.1.3 政策导向作用分析
    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5.2.1 产业概况
        5.2.2 发展特点
    5.3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及需求分析
        5.3.1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目标分析
        5.3.2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发展需求分析
    5.4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5.5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分析
        5.5.1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
        5.5.2 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运用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附录2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各领域具体范畴及发展重点汇总
附录3 节能环保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4 武汉市节能环保企业分类认定标准

(4)我国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镀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理现状
    1.1 电镀行业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1.2 电镀行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
    1.3 非法利用处置
2 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非法倾倒处置案件频发,环境风险日益凸显
    2.2 产废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
    2.3 再生利用产品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处于空白
3 相关政策建议
    3.1 加强对非法转移倾倒行为的打击力度
    3.2 提高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3.3 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

(5)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资源化协同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镀污泥处理的研究进展
        1.2.1 电镀污泥主要特点
        1.2.2 电镀污泥的固化/稳定化
        1.2.3 电镀污泥的资源化
        1.2.4 电镀污泥的材料化
    1.3 酸洗废液处理的研究进展
        1.3.1 酸洗废液主要特点
        1.3.2 酸洗废液的无害化
        1.3.3 酸洗废液的资源化
    1.4 电动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固液配比对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
        2.2.2 通电电流大小对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
    2.3 分析方法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固液配比对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
        3.1.1 协同处理过程中电压的变化
        3.1.2 协同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3.1.3 最佳固液配比确定
        3.1.4 小结
    3.2 通电电流大小对协同处理效果的影响
        3.2.1 协同处理过程中阳极的pH变化
        3.2.2 协同处理过程中阳离子膜的损耗情况
        3.2.3 协同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3.2.4 最佳通电电流确定
        3.2.5 小结
    3.3 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分析和回收产物表征
        3.3.1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分析
        3.3.2 回收产物表征
        3.3.3 小结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6)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垃圾焚烧飞灰物化特性及污染特征
        1.2.1 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与其物化特性
        1.2.2 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征及生物毒性
    1.3 国内外焚烧飞灰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
        1.3.1 常温处理处置技术
        1.3.2 高温处理处置技术
        1.3.3 生物/化学提取处置技术
    1.4 国内外焚烧飞灰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作为混凝土辅料再生利用技术
        1.4.2 作为原材料(生料)烧制水泥再生利用技术
        1.4.3 烧制轻质粒料再生利用技术
        1.4.4 碱活化反应再生利用技术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材料及器材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药品
        2.2.3 实验器材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材料分析方法
        2.3.2 浸出特性试验方法
        2.3.3 固化污泥击实试验
        2.3.4 基本化学参数分析
    2.4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效益评价模型
        2.4.1 评价指标体系
        2.4.2 构造判断矩阵
        2.4.3 确定指标权重
第3章 垃圾焚烧飞灰组分的基本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3.2.1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外观及粒径分布
        3.2.2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微观形貌及矿物晶相
        3.2.3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3.2.4 不同炉床形式垃圾焚烧飞灰的热重热流分析
    3.3 基于GIS垃圾焚烧飞灰现况调查
        3.3.1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组成调查
        3.3.2 基于GIS分析垃圾焚烧飞灰浸出试验调查
    3.4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特性比较
        3.4.1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元素组成
        3.4.2 不同区域垃圾焚烧飞灰的重金属浸出行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理化特性
    4.1 引言
    4.2 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的工程性质研究
        4.2.1 垃圾焚烧飞灰碱活化绿色砖材配比设计
        4.2.2 垃圾焚烧飞灰添加量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分析
        4.2.3 预处理后垃圾焚烧飞灰对于绿色砖材的强度研究
    4.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物理特性
        4.3.1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矿物晶相组成
        4.3.2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砖材微观结构SEM
    4.4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化学特性
        4.4.1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的腐蚀性质鉴别
        4.4.2 含垃圾焚烧飞灰的砖材浸出毒性鉴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垃圾焚烧飞灰绿色砖材浸出行为模式的环境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垃圾焚烧飞灰的浸出行为
        5.2.1 垃圾焚烧飞灰的酸(碱)中和能力
        5.2.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5.3 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的浸出行为
        5.3.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的酸(碱)中和能力
        5.3.2 pH值对垃圾焚烧飞灰砖材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5.4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长期浸出行为
        5.4.1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pH变化
        5.4.2 垃圾焚烧飞灰砖材桶槽试验-重金属浸出情形
    5.5 垃圾焚烧飞灰基绿色砖材效益评价
        5.5.1 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效益分析
        5.5.2 构造判断矩阵
        5.5.3 确定指标权重
        5.5.4 效益综合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7)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相关理论
    2.1 建筑废弃物基本概念
        2.1.1 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2.1.2 建筑废弃物的分类
        2.1.3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
    2.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基本概念
        2.2.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概念
        2.2.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概念
    2.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全过程管理理论
    2.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原则分析
        2.4.1 输入端优先控制原则
        2.4.2 完善资源化体系原则
    2.5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研究
        2.5.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体系框架
        2.5.2 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管理
        2.5.3 建筑废弃物集中资源化处置利用管理方法
        2.5.4 建筑废弃物末端填埋管理方法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3.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法律制度概述
        3.1.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法律制度的构成
        3.1.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法律制度的目标
        3.1.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法律制度的原则
    3.2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
        3.2.1 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现状分析
        3.2.2 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现状分析
        3.2.3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理论研究
    4.1 关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理论的相关问题
        4.1.1 专项立法不完备
        4.1.2 监管责任机制不明确
    4.2 关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理论研究
        4.2.1 建筑废弃物源头管理的系列保障制度
        4.2.2 建筑废弃物集中资源化处理的系列保障制度
        4.2.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信息公开的系列保障制度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制定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规定的理论框架
    5.1 从政府角度出发
        5.1.1 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5.1.2 明确执行建筑废弃物监管职责具体行政主体
    5.2 从企业角度出发
    5.3 备案、报送流程及奖惩
        5.3.1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备案
        5.3.2 建设单位备案、报送流程
        5.3.3 奖惩制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6.1 吉林省圣翔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6.2 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管理情况
    6.3 吉林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方法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体系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体系现状
    2.1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2.2 工业危险废物种类分布
    2.3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
    2.4 工业危险废物地域分布
    2.5 工业危险废物转运体系
3 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体系问题分析
    3.1 前端管理欠规范
    3.2 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转运存难题
    3.3 处置能力不足与设施利用不合理并存
        3.3.1 部分种类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
        3.3.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核准规模严重过剩, 设施利用率低
        3.3.3 处置能力呈现区域性不平衡
        3.3.4 危险废物填埋场库容使用不合理
4 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对策分析[2-4]
    4.1 推行产废源头精细化管理, 扩展处置企业衍生服务
    4.2 积极探索危险废物收运暂存平台建设
    4.3 提高危险废物终端处置能力和效率
        4.3.1 规范自建危废处置设施建设, 发挥大企业社会优势
        4.3.2 推进危险废物重点工程建设, 转变焚烧飞灰填埋定位
        4.3.3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绿色发展
5 结语

(9)电镀污泥酸浸无害化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镀污泥概况
        1.1.1 含氰含铬电镀废水处理原理
        1.1.2 电镀污泥产生原理
        1.1.3 电镀污泥的环境影响
    1.2 电镀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现状
        1.2.1 固化法
        1.2.2 热处理法
    1.3 电镀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1 电镀污泥的金属浸出研究现状
        1.3.2 电镀污泥浸出液回收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样品
        2.1.3 实验药品和材料
    2.2 实验装置
        2.2.1 浸出实验装置
        2.2.2 电解除铜装置
    2.3 实验方法
        2.3.1 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2.3.2 浸出实验方法
        2.3.3 消解方法
        2.3.4 金属浓度测定方法
第3章 电镀污泥硫酸无害化浸出
    3.1 前言
    3.2 电镀污泥基本性质
        3.2.1 电镀污泥物理性质
        3.2.2 电镀污泥金属含量
        3.2.3 电镀污泥硫酸反应特性
    3.3 酸量对电镀污泥浸出的影响
        3.3.1 含镍电镀污泥
        3.3.2 含铜电镀污泥
        3.3.3 含铬电镀污泥
    3.4 温度对电镀污泥浸出的影响
        3.4.1 含镍电镀污泥
        3.4.2 含铜电镀污泥
        3.4.3 含铬电镀污泥
    3.5 液固比对电镀污泥浸出的影响
        3.5.1 含镍电镀污泥
        3.5.2 含铜电镀污泥
        3.5.3 含铬电镀污泥
    3.6 浸出规律总结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硫酸浸出产物处理
    4.1 前言
    4.2 含镍电镀污泥协助浸出
        4.2.1 硫酸两次浸出
        4.2.2 超声协助浸出
        4.2.3 硫酸-硝酸混合浸出
        4.2.4 双氧水协助浸出
    4.3 浸出液中和
    4.4 浸出残渣洗涤
        4.4.1 最佳清洗倍数
        4.4.2 清洗级数
    4.5 浸出残渣浸出特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浸出液金属回收与净化
    5.1 前言
    5.2 高浓度镍浸出液处理
        5.2.1 预处理
        5.2.2 硫酸镍结晶实验
    5.3 浸出液除杂处理
        5.3.1 黄钠铁矾法除铁
        5.3.2 水解法深度除铁
    5.4 电解除铜
        5.4.1 电流密度对电解除铜的影响
        5.4.2 阴极材料对电解除铜的影响
    5.5 沉淀回收金属
        5.5.1 沉淀法回收铬
        5.5.2 沉淀法回收镍和锌
    5.6 经济可行性分析
        5.6.1 混合电镀污泥经济性分析
        5.6.2 含镍电镀污泥经济性分析
        5.6.3 经济技术比较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稳定化含铬电镀污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镀污泥及铬的现状与危害
        1.2.1 电镀污泥的现状与危害
        1.2.2 铬的现状与危害
    1.3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
        1.3.1 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
        1.3.1.1 热化学技术
        1.3.1.2 填埋技术
        1.3.1.3 固化/稳定化技术
        1.3.2 资源化利用技术
        1.3.2.1 火法回收技术
        1.3.2.2 湿法回收技术
        1.3.2.3 材料化技术
    1.4 碱激发胶凝材料
        1.4.1 碱激发矿渣水泥
        1.4.2 碱激发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电镀污泥
        2.1.2 高炉矿渣
        2.1.3 粉煤灰
        2.1.4 水玻璃
        2.1.5 化学试剂
    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碱激发固化体的制备
        2.3.2 含三氧化铬及还原剂的固化体的制备
        2.3.3 碱激发干缩试体的制备
        2.3.4 碱激发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测试
        2.3.5 浸出实验
        2.3.6 铬离子浸出浓度测定
        2.3.7 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第三章 碱激发矿渣水泥固化/稳定化电镀污泥研究
    3.1 引言
    3.2 碱激发矿渣固化体的强度
        3.2.1 液固比对强度的影响
        3.2.2 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对强度的影响
        3.2.3 电镀污泥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3.2.4 Cr(Ⅵ)的添加量对强度的影响
    3.3 碱激发矿渣固化体的铬离子浸出浓度
        3.3.1 液固比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3.3.2 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3.3.3 电镀污泥掺量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3.3.4 矿渣的还原性分析
    3.4 碱激发矿渣固化体的干缩
    3.5 碱激发矿渣固化体的微观结构分析
        3.5.1 XRD分析
        3.5.2 FTIR分析
        3.5.3 SEM与EDS分析
    3.6 讨论
        3.6.1 碱矿渣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
        3.6.2 碱矿渣固化/稳定化电镀污泥的机理
        3.6.3 碱矿渣材料的干缩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稳定化电镀污泥研究
    4.1 引言
    4.2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体的强度
        4.2.1 液固比对强度的影响
        4.2.2 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对强度的影响
        4.2.3 电镀污泥掺量对强度的影响
    4.3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体的铬离子浸出浓度
        4.3.1 液固比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4.3.2 水玻璃模数及用量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4.3.3 电镀污泥掺量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4.4 添加矿渣和还原剂对固化/稳定化的作用
        4.4.1 矿渣和还原剂对强度的影响
        4.4.2 矿渣和还原剂对铬浸出浓度的影响
    4.5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固化体的干缩
    4.6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的微观结构分析
        4.6.1 物相分析
        4.6.2 微观形貌分析
    4.7 讨论
        4.7.1 粉煤灰地质聚合水泥与碱矿渣水泥的对比
        4.7.2 还原剂FeSO_4的作用
        4.7.3 地质聚合水泥固化/稳定化电镀污泥的机理
        4.7.4 固化体资源化利用评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四、电镀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宏观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危险废物产生节点和处置现状[J]. 刘婷婷,赵彤,王健,黄泽春,傅海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1(05)
  • [2]电镀污泥中回收镍的工艺优化研究[D]. 龚方旭. 合肥学院, 2021(12)
  • [3]基于时政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 周瑶.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0(04)
  • [4]我国电镀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策[J]. 郭瑞,矫云阳,杨强威,靳晓勤.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03)
  • [5]基于电化学方法的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资源化协同处理研究[D]. 应文婷. 浙江大学, 2020(02)
  • [6]碱活化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绿色砖材工艺及环境风险评估[D]. 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关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方法的法制保障研究[D]. 李诗盈.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8]宁波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体系现状分析[J]. 邬莎娜,张骞,孙帅杰,李凯.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03)
  • [9]电镀污泥酸浸无害化资源化研究[D]. 宁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碱激发胶凝材料固化/稳定化含铬电镀污泥研究[D]. 毛林清. 浙江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电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