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将军”陈纳德之江抗日

“飞虎将军”陈纳德之江抗日

一、“飞虎将军”陈纳德芷江抗日(论文文献综述)

柏晓斐,罗玉明[1](2020)在《制胜与致胜:湘西会战中美空军对日作战述论》文中认为1945年,抗日战争空中战场已经实现了敌我优势转换,而驻芷江中美空军对日军的威胁尤为重大,这是日军发动湘西会战的重要原因。中美空军积极应战,战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任务明确,战略战术安排得当,通信和陆空联络技术与方法得以改善。会战中,以芷江机场为主阵地,配合国民党地面部队,消灭前线日军,主动出击,轰炸日军后方交通要道和据点,扼制日军对芷江机场的偷袭,并承担将新六军从云南空运至芷江的任务。中美空军在掌握制空权和有利作战气象条件等因素下,对陆军的守-攻都形成了有力支持,加剧了日军后勤补给的困难,成为湘西会战的重要致胜因素。但空中优势能成为会战致胜因素,在中国对日抗战中却仅在湘西会战所见。

高萍萍[2](2020)在《“飞虎队”援华始末探析》文中提出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日军航空队对中国许多城市实施了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妄图赢得制空权,早日实现赢得侵略战争的美梦。中国空军在1941年之后,得到美国空军的援助,中美空军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扭转了中国的空中战局,使中国反败为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创下丰功伟绩。美国空军对中国的援助,始于一支志愿队伍,即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这支队伍为何来华,有什么样的发展演变,作战成绩如何,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本文试作一探析。

张桐桐[3](2019)在《基于叙事法的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以芷江飞虎队纪念馆为例》文中认为纪念性建筑是指对某个历史阶段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人或事而营造的建筑或艺术品,是人类最早对空间记忆的渴望,同时,它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建筑形式,具有记忆历史、教化群众、启迪未来等等多种功能,在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相对稀少。由于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纪念性建筑逐渐成为一个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情感体验和纪念精神的转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文化全球化发展、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性等,使得纪念性建筑在大量建造的同时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大量建造导致在其建造过程中单纯追求数量而不顾其质量、为了追求建筑形式忽视了物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当前,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如何提升观众在空间中的情感体验需求,同时,注重建筑本身故事主题及其精神内涵的体现。本文首先对纪念性建筑空间及建筑叙事法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将叙事理念和建筑设计相结合,在深入了解场地背景故事的基础上,以叙事这个全新的视角,通过建筑这个载体来诠释地方精神及表达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同时,结合国内外众多优秀案例,借鉴它们的成功之处,从纪念建筑空间的叙事氛围、叙事设计的表现这两个方面对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叙事设计进行论述,以及阐述如何最大化满足观众在空间内的情感体验需求,并总结出一套叙事设计方法,通过这一框架,希望能为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设计的现状和未来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韩竞铖[4](2019)在《桂柳会战前后国际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关系——以飞虎队桂林机场的建设为例》文中提出二战期间,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是中国空军的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支援盟军的作战,飞虎队以中国东部的前线机场为基地,攻击日军的前沿据点、海上补给线及日本本土。桂林机场的战略位置优越,多山的环境又适合隐蔽,飞虎队的指挥中心便设在桂林。驻扎桂林期间,飞虎队的补给严重短缺,后勤保障方面亟需援助。因抗战而动员起来的中国民间力量,为飞虎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最短的时间建成了桂林三机场,极大便利了飞虎队从四面灵活地袭扰日军。飞虎队员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抗日战果。中国民间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林泽花[5](2018)在《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芷江,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是抗战胜利受降历史名城,芷江受降纪念馆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也是二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其收藏的抗战文献及馆藏文物是大湘西不可多得的宝贵地方文献资源,其现有的抗战遗址和胜利受降文物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芷江抗战文献目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芷江抗战文献目录进行详细阐述。首先介绍了芷江抗战文献的保护和开发现状及文物来源,其次对芷江抗战文献的特点做了一个简要分析,再次对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研究进行分类,最后重点分析了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编制的现状与局限,主要从目录种类与数量较少、缺乏连贯性、没有形成书目型网络数据库展开论述。第三部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芷江抗战文献编制的意义,并指出目录类型的划分,有助于使不同类型的目录系统化,有助于更有效地利用各类型目录。第四部主要讲述了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包括凡例、目次的编排、正文、附录四个方面,并指出了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编制的特色。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芷江抗战文献目录信息化的建设。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目录的形式对芷江抗战文献进行研究整理,目前,学术界主要是对芷江受降的历史意义与地位进行梳理,对芷江抗战文献目录进行整理的比较少。作者认为对芷江抗战文献的整理非常重要,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根据,它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全面研究芷江受降和大湘西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吴海舟[6](2018)在《昆明、桂林“飞虎队”遗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这长达14年的抗战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在抗战的过程中,“飞虎队”的参战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一定的支持。“飞虎队”的事迹一直被大家所颂扬,他们的功绩一直被大家所铭记。随着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到来,“飞虎队”再次引起大家的重视,而飞虎队的遗存的保护好利用也日渐显得重要。“飞虎队”与中国抗战联系密切,抗战初期,中国空军力量薄弱无法与日本空军抗衡,故而向美国提出组建一支雇佣空军援华抗日的请求,而“飞虎队”为中国抗日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其遗存见证了这一段历史,有其历史价值。本文主要以昆明和桂林市“飞虎队”的15处遗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对昆明和桂林两地的遗存进行比较和研究。通过“飞虎队”的相关历史及其与中国抗战的紧密联系、“飞虎队”在昆明和桂林相关遗存的分布、类型、现状研究,分析遗存的保存状况。利用文物学及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对遗存的数量、类型、空间分布、保存完好程度、以及遗存保护利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昆明和桂林两市“飞虎队”遗存的异同与对两地遗存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分析了昆明和桂林两市的“飞虎队”遗存的现状以后,得出两市在遗存上的保护和利用的差异,从而便于两市取长补短,吸取双方的经验教训,借鉴双方得成功经验,根据相关的文物法规,提出适合两市遗存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和对策以及有效方法,使其保护和利用得到可持续发展。

肖舟[7](2016)在《傲雪梅花 香自苦寒》文中研究说明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观礼台上,坐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妇人,当她看到整齐划一的阅兵队伍威武昂扬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高兴得热泪盈眶。作为一名海外华人,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这一刻,她期盼了很久。眼前的一切也让她回想起几十年前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龚卫国[8](2015)在《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文中认为在芷江,有一个人孜孜以求28年,从一个门外汉炼成专家行家,从一名勤杂工成长为和平使者,只是为了一个不能忘却的纪念。他就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从勤杂工到纪念馆馆长1983年,芷江开始修复受降纪念坊。年轻的吴建宏看到"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这副对联时,备受震动。从那时起,吴建宏觉得芷江应该好好挖掘这段历史,自己要

刘梦羽,陈政霖[9](2015)在《芷江的抗战记忆》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精心筹备对日受降各项工作。国民政府成立受降委员会,任命何应钦等人为受降代表,确定芷江为受降地。芷江因此成为世人瞩目的受降城。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记者来到了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这座位于湘西的山清水秀的小城正在举行盛大的活动——"纪念抗战珍爱和平"芷江抗战胜利受降地火炬传递活动。8月21日,在芷江受降纪念日当天,位于芷江的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象征中华民族和谐与和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太和塔的灯点亮了。

刘俊平[10](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飞虎将军”陈纳德芷江抗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虎将军”陈纳德芷江抗日(论文提纲范文)

(1)制胜与致胜:湘西会战中美空军对日作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湘西会战前敌我空中力量对比态势与芷江中美空军对日军的威胁
二、参战的中美空军部署
    (一)参战空军及其驻地
    (二)作战任务及战法
    (三)通信及陆空联络
三、中美空军作战概况
    (一)协同前线国民党陆军作战
    (二)轰炸敌后与守卫芷江机场
    (三)空运新六军增援芷江
四、中美空军对湘西会战胜利的影响及其原因
五、余论

(2)“飞虎队”援华始末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来华背景
二、发展演变
三、作战经过
四、积极贡献

(3)基于叙事法的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以芷江飞虎队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纪念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1.3.2 建筑叙事研究现状
        1.3.3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
        1.4.1 建筑空间
        1.4.2 纪念性建筑空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纪念性建筑空间解析和建筑叙事法概述
    2.1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
        2.1.1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发展脉络
        2.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
    2.2 纪念性建筑空间基本特征及分类
        2.2.1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本特征
        2.2.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本分类
    2.3 建筑叙事法概述
        2.3.1 建筑叙事法相关概念
        2.3.2 建筑叙事的手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要素对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3.1 叙事场景表达
        3.1.1 怎样处理事件、空间与情感
        3.1.2 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景化表现
    3.2 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要素分析
        3.2.1 地形地貌
        3.2.2 造型与雕塑
        3.2.3 水景
        3.2.4 植物造景
        3.2.5 光影和科技的发展
    3.3 参观者感官要素分析
        3.3.1 视觉感知
        3.3.2 听觉触动
        3.3.3 触觉感受
    3.4 叙事视角下的氛围营造
        3.4.1 感性方面的表现
        3.4.2 理性的传递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设计构建
    4.1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立意
        4.1.1 主题价值与分类
        4.1.2 主题挖掘与确立
    4.2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结构类型
        4.2.1 顺序——流畅自然
        4.2.2 插叙——充实场景
        4.2.3 倒叙——强调节点
        4.2.4 其他——自由切换
    4.3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节奏把握
        4.3.1 建筑入口——吸引观众
        4.3.2 过渡空间一一故事展开
        4.3.3 转折空间一一深化主题
        4.3.4 建筑出口——总结升华
    4.4 纪念性建筑空间叙事修辞
        4.4.1 隐喻
        4.4.2 夸张
        4.4.3 象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叙事法下“芷江飞虎队纪念馆”空间设计研究
    5.1 项目背景
        5.1.1 “飞虎队”简介
        5.1.2 区位分析
        5.1.3 项目概况
        5.1.4 建筑现状分析
        5.1.5 叙事视角下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原则
    5.2 叙事法下纪念馆空间设计构思
        5.2.1 提质改造前纪念空间存在的问题
        5.2.2 纪念馆空间主题分析及设计构思
        5.2.3 建筑边界与周边环境协调
    5.3 飞虎队纪念馆空间叙事氛围营造
        5.3.1 场景要素对建筑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5.3.2 感官要素在纪念馆空间叙事氛围营造中的作用
    5.4 飞虎队纪念馆叙事性空间设计应用
        5.4.1 空间叙事主题构建
        5.4.2 纪念馆叙事视角的选择
        5.4.3 空间叙事节奏的把握与引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桂柳会战前后国际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关系——以飞虎队桂林机场的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5)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概述
    2.1 芷江抗战文献资源保护开发的现状
    2.2 芷江抗战文物的来源
    2.3 芷江抗战文献的特点
        2.3.1 地域性
        2.3.2 丰富性
        2.3.3 多样性
        2.3.4 文史性
    2.4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类型
        2.4.1 文物档案
        2.4.2 文件资料
        2.4.3 历史回忆录
        2.4.4 学术着作
    2.5 芷江受降目录编制的现状
        2.5.1 目录产品种类、数量少
        2.5.2 缺乏连贯性
        2.5.3 缺乏书目型的网络数据库
第3章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编制的意义
    3.1 统一文献资源,有目可查
    3.2 促进抗战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3.3 推动芷江和平文化的研究
    3.4 保存受降资料,完善受降文物
第4章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的编制
    4.1 目录的结构
        4.1.1 凡例的确立
        4.1.2 目次的编排
        4.1.3 正文
        4.1.4 辅助资料
    4.2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的编制
        4.2.1 编制前言
        4.2.2 详细目录
    4.3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编制的特色分析
        4.3.1 目录类型多样
        4.3.2 定位明确
        4.3.3 材料丰富
        4.3.4 着录标准化
第5章 芷江抗战文献目录信息化建设初探
    5.1 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5.1.1 系统需求分析
        5.1.2 系统功能需求
    5.2 实施方案设计
        5.2.1 数据库系统设计
        5.2.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3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效果
        5.3.1 数据管理
        5.3.2 数据查询
    5.4 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5.4.1 数据库的注册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4.2 高级查询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昆明、桂林“飞虎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飞虎队”
        (二)关于“飞虎队”遗存的研究
    四、论文研究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一)论文研究的难点
        (二)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五、论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文物学的研究方法
        (二)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的框架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抗战与“飞虎队”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我国的空军力量
        一、我国空军的创建
        二、全面抗战前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的比较
    第二节 “飞虎队”的组建和参加抗战
        一、飞虎队的组建
        二、飞虎队参加抗战
    第三节 “飞虎队”在昆明、桂林的设置和作战情况
        一、“飞虎队”在昆明的作战经历
        二、“飞虎队”在桂林的作战经历
    第四节 “飞虎队”在全国的设置和作战情况
    第五节 “飞虎队”的贡献
第二章 昆明市与桂林市“飞虎队”遗存及其现状
    第一节 昆明市“飞虎队”遗存及其现状
        一、遗存的分布
        二、遗存及其现状
        三、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第二节 桂林市“飞虎队”遗存及现状
        一、遗存的分布
        二、遗存及其现状
        三、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第三章 昆明、桂林市“飞虎队”遗存保护与利用比较
    第一节 飞虎队”遗存比较
        一、量的比较
        二、类型的比较
        三、空间分布的比较
    第二节 遗存保护和利用比较
        一、遗存的保护的完好程度
        二、宣传方面
        三、文艺创作方面
        四、出版研究性专着
        五、建立纪念设施
第四章 昆明与桂林市“飞虎队”遗存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重视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二、加强研究
    三、继续深入做好文物的普查
    四、加大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力度
    五、加强文物修缮
    六、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规划
    七、征集可移动文物、加强对文物的展览、展示、展陈
    八、加强交流
    九、加强文艺创作
    十、旅游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论文提纲范文)

从勤杂工到纪念馆馆长
以征集物证铭记岁月
甘做受降名城和平使者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二、空军战备训练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四、空军实力扩充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一、整合地方空军
        二、增编作战飞机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三、实施防空演习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一、航校的成立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飞虎将军”陈纳德芷江抗日(论文参考文献)

  • [1]制胜与致胜:湘西会战中美空军对日作战述论[J]. 柏晓斐,罗玉明.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20(03)
  • [2]“飞虎队”援华始末探析[J]. 高萍萍. 档案与建设, 2020(01)
  • [3]基于叙事法的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以芷江飞虎队纪念馆为例[D]. 张桐桐.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4]桂柳会战前后国际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关系——以飞虎队桂林机场的建设为例[J]. 韩竞铖.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2)
  • [5]芷江抗战文献目录研究[D]. 林泽花. 湖南大学, 2018(06)
  • [6]昆明、桂林“飞虎队”遗存研究[D]. 吴海舟. 云南大学, 2018(01)
  • [7]傲雪梅花 香自苦寒[J]. 肖舟. 党史纵横, 2016(01)
  • [8]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J]. 龚卫国. 新湘评论, 2015(18)
  • [9]芷江的抗战记忆[J]. 刘梦羽,陈政霖. 中国报道, 2015(09)
  •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飞虎将军”陈纳德之江抗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