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三岔河海泥盆纪生物地层

广西那坡三岔河海泥盆纪生物地层

一、广西那坡三叉河海相泥盆纪生物地层(论文文献综述)

严松[1](2018)在《蒙自东山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提出蒙自东山地区位于滇中高原、滇桂中山与丘陵及滇西高山三大单元的临界地带,位于滇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带北西侧,属于逆冲推覆构造带前锋部位,北侧与南盘江克拉通盆地相邻,西侧为红河断裂。本次研究在全面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结合实测剖面资料,利用岩矿鉴定以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手段,对研究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区石炭系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成岩环境以及沉积环境。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岩样镜下鉴定结合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系主要沉积开阔台地相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生物屑灰岩和泥晶(微晶)灰岩,夹少量的白云岩以及白云质灰岩。采用元素相关性、CaO、MgO、Al2O3、TiO2、Th和U等元素含量判别研究区主要沉积物以及受陆源碎屑物的影响程度;Sr含量、Y/Ho比值、REE元素配分模式以及Eu异常特征判别成岩流体来源指标;Na元素和Rb含量、K/Na、Na/Ca、Sr/Ba和Sr/Ca比值作为判别沉积水体古盐度的指标;Ti、Mn、P等元素剔除陆源碎屑物质带入量之后计算富集系数作为古环境气候研究的指标;采用Cd元素含量、Th/U比值、V/Cr比值以及Ce异常特征研究古环境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本次研究REE研究采用北美页岩标准化与海水REE标准化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海水标准化比北美页岩标准化具有更高的Eu异常。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流体主要为海水,有一定的大气降水参与,局部有富磷热液以及富含铁锰氧化物的热液参与;成岩环境整体具有一个高盐度的海水环境,气候具有干旱炎热的特点,沉积位于氧化还原界面之上,以氧化特征为主并具有一定的还原特征。

卢建峰[2](2013)在《广西天等把荷剖面早泥盆世晚埃姆斯期的牙形刺》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天等把荷剖面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产较丰富的Polygnathus属牙形刺化石。经详细鉴定,共识别出Polygnathus inversus,Pol.gilberti,Pol.laticostatus,Pol.linguiformis bultyncki,Pol.nothoperbonus,Pol.perbonus,Pol.serotinus,Pol.vigierei等11种(含1个未定种和2个相似种)。根据牙形刺的特征和地层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牙形刺带,即nothoperbonus带、inversus带和serotinus带。在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剖面中牙形刺产出层位及齿台口面和反口面特征分析,Pol.serotinus可能由Pol.vigierei通过外齿台边缘的抬升、外侧近脊沟的变宽变深以及齿台前缘的逐渐平行演化而来,Polygnathus属反口面基腔翻转的特征最早出现在Pol.nothoperbonus演化阶段。

魏凡[3](2013)在《中古生代竹节石的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文中研究说明竹节石是一类已灭绝的分类位置至今仍存在争议的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海相地层中分布广泛。除全球可对比的竹节石生物地层已建立并被广泛使用外,竹节石研究整体上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系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华南多个剖面的踏勘和研究,本文在竹节石的生物古地理、生态习性、分类、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以“世”或“期”为时间单元,本文总结了全球志留纪和泥盆纪竹节石的地理、地史分布和“属”级分异度变化,取得了如下认识:1)竹节石在兰多维列世仅报道于欧洲;至文洛克世其地理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卢德洛世和普利多利世竹节石的地分布范围与文洛克世相似;早泥盆世竹节石迅速扩散,在布拉格期达到最大地理分布范围;埃姆斯期至弗拉期,全球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直到法门期早期完全从地球上消失;2)竹节石是一类仅适应热带气候的生物。从志留纪到泥盆纪,仅分布于N35°至S45°范围内的中低纬度地区;3)竹节石起源于欧洲兰多维列世,最老的竹节石属是Gotlandellites;4)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变化与其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即兰多维列世到文洛克世,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增高,卢德洛世和普利多利世与文洛克世相比变化不大。早泥盆世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迅速增高,并在布拉格期达到极大值;埃姆斯期到法门期,则逐渐降低;5)竹节石的矫正分异度与其地理分布范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全球的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6)竹节石的迁移很可能受控于古特提斯洋暖流,与环太平洋的寒流及当时的古地理环境有密切联系;7)竹节石的最终灭绝可能与“生物入侵”有相对密切的联系。泥盆纪中国是由比较多的分散板块拼合而成的,在有些板块上竹节石分布广,数量大,分异度高,如华南板块和滇缅泰马板块。本文在查明竹节石各“属”和“种”地史分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华南板块和滇缅泰马板块上泥盆纪各“期”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变化,探讨竹节石在上述两板块上地理分布范围和分异度变化及其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取得了如下认识:1)洛赫科夫期至布拉格期,华南板块竹节石的“属”级矫正分异度升高,埃姆斯期略微降低后又在中泥盆世升高。此后至法门期,竹节石“属”级矫正分异度则不断降低。与属级矫正分异度变化类似,华南板块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在早泥盆世不断增加,并在埃姆斯期达到最大值。埃姆斯期后,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也不断降低。滇缅泰马板块上竹节石的属、种两级矫正分异度均与全球竹节石属级矫正分异度变化类似,都在洛赫科夫期至布拉格期增加,自埃姆斯期开始则逐渐降低;2)华南板块上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从洛赫科夫期至埃姆斯期持续扩大。埃姆斯期后,无明显变化。华南板块泥盆纪竹节石的“种”级矫正分异度变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3)滇缅泰马板块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从洛赫科夫期至埃姆斯期扩大,埃姆斯后则逐渐缩小。滇缅泰马板块上竹节石的地理分布范围与其矫正分异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对竹节石的埋藏学和地球生物学,前人鲜有报道。对于竹节石的生态习性,则众说纷纭,如提出了浮游、底栖或游泳底栖、半内生底栖等观点。本文以广西南宁黄茅坪、五象岭和南丹罗富3个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薄片等实验手段,通过对竹节石埋藏保存状态,壳体畸形、伤痕的观察,取得如下认识:1)竹节石化石保存类型有实体化石和模铸化石(外模和内核),壳质可能为原生的钙质,也可能被黄铁矿化或硅化,壳体绝大多数平行于岩层面,少数与岩层面斜交或垂直:2)厚壳竹节石可能是壳体竖直生活、始部向上的表生底栖生物,并具备初步的游泳能力。它生活于浅海浅水、常氧、富含泥质的相对宁静的海水中;3)因有限的运动能力和相对“娇小”的壳体,限定了竹节石的摄食方式不可能是肉食,因为具备这种食性的生物个体往往较大,且能快速运动。厚壳竹节石可能是滤食性动物,如吸收生物体附近的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碎屑等;(4)等环节石和珠胚节石都很可能是壳体竖直,且始部向下,生活于低能表层海水中的以悬浮生物为食的滤食性浮游生物。前人曾相继提出过很多竹节石方案。但其中很多是以德语、俄语或法语出版的。这一方面限制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很多的重复性工作。通过对竹节石分类方案以“属”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梳理,结合实际材料,本文查证同物异名竹节石11属,异物同名11属,命名依据明显不足的38属(包括2亚属)。并建立一套竹节石新分类方案,将竹节石依据初房形态分成3目(在珠胚节石目中依据壳壁的厚度或壳体内外表面是否平行分成2超科),依据壳体形态(直或弯曲)和外表面纹饰的类型分成18科,依据壳体外表面纹饰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分成64属。并根据新的分类思想,新命名2科和2属。它们是Styliacudae Fam. nov., Albertidae Fam. nov., Alberticus gen. nov., Cyrtolarvacus gen. nov.。通过分析最老竹节石属Gotlandellites的壳壁物质成分、显微结构,结合壳体形态、生态习性、个体发育等特征,本文认为竹节石可能属于软体动物门中较古老的一个分支。借助于“热酸解法”等微体古生物学方法,结合光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通过对南宁五象岭、黄茅坪和丽江太和村三剖面的研究,本文建立竹节石3新属和10新种。它们是Tentaculites tenuiparva sp. nov., Seretites caltulinus sp. nov., Podolites cylicus sp. nov., Odessites auresites sp. nov., Bicingulites nanningensis sp. nov., Singlering varing gen. et sp. nov., Singlering hamonites gen. et sp. nov., Sensimeudio sharpante gen. et sp. nov., Sensimeudio undansantes gen. et sp. nov., Costelix xinpoensis gen. et sp. nov.。对于竹节石的演化,仅有极少数学者在个别属内的某些亚属或种之间做过一些具体工作。本文在总结全球志留纪和泥盆纪竹节石地理和地史分布的基础上,以“属”为基本讨论单元,通过对竹节石壳体形态结构的仔细观察,归纳出竹节石从起源到灭绝存在着如下明显的演化历程:1)厚壳竹节石壳体形态从兰多维列世到早泥盆世逐渐由弧状弯曲演化成直壳;2)厚壳竹节石壳体外部纹饰和内部形态从兰多维列世到早泥盆世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3)早、中泥盆世珠胚节石壳体逐渐由两侧对称演化成辐射对称;4)在早泥盆世洛赫科夫期,竹节石初房逐渐由尖锥形演化成前端发育顶刺的微膨胀管状,再到滴珠状,即存在竹节石目-等环节石目-珠胚节石目演化序列;5)竹节石初房逐渐由两侧对称演化成辐射对称。竹节石的幼虫生活方式可能由浮养浮游型,相继演化出兼养浮游型和黄养浮游型;6)竹节石壳体外表面纹饰类型在早泥盆世趋于减少,纹饰发育的强度逐渐变弱。

郎嘉彬,王成源[4](201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文中认为在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发现两个牙形刺动物群。一个采自北矿组,牙形刺Caudicriodus angulatus cf.cauda指示北矿组的时代为Eifelian早期。另一个样品采自霍博山组(大民山组)上部的角砾岩层,产有牙形刺的混合动物群。Palmatolepis hassi,Pal.ljashenkovae,Pal.kireevae,Pal.subrecta,Polygnathus decorosus,Icriodus ex-pansus,I.symmetricus等牙形刺主要来自Frasnian晚期晚rhenana带。而Ancyrodella binodosa,Ancyrodella nodosa,Schimitognathus cf.hermanni则主要来自Gevitian期晚期和Frasnian期早期;Ancyrognathus ubiquitus是重要的事件种,见于linguiformis带至早triangularis带(F/F界线层);这个角砾岩层最后形成的时代可能是早triangularis带,含有多层位的再沉积的牙形刺。文中共描述了牙形刺11属22种,包括2个未定新种和1个未定种。

杨文瑞[5](2009)在《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文中提出对采自冀东油田南堡凹陷探区南堡288井(N288)和西2井(X2)的25块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牙形石分析,在13块样品中见到牙形石,3块样品中见到较多三叶虫颊刺,5块样品中见到较多腕足类化石。本次样品处理后共见到牙形石6属11种,以及10个破碎的未定种,主要属种有:Eoplacognathus suecicus, Tripodus changshanensis, Scolopodus nogamii, S. opimus, S. restrictus, S. bassleri, Paltodus? parvus, Aurilobodus aurilobus, Drepanodus streblus, Oistodus sp., Baltoniodus sp., Panderodus sp., Tripodus sp., Acodina sp., Gnathodus sp., Idiognathodus sp.。对产出的牙形石分析后的结果认为,在该区可识别出2个牙形石组合带和1个牙形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下奥陶统冶里组上部Scolopodus quadraplicatus-Scolopodus opimus组合带、中奥陶统下马家沟组下部Eoplacognathus suecicus-Acontiodus? linxiensis组合带和上奥陶统峰峰组下部Drepanodus streblus-Acodina sp.组合。对于其他的有化石产出但不满足划带要求的井段也进行了生物地层层位分析,并与国内外有关的地区进行了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前人在该区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在本区已有牙形石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划了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不仅修订了现有几个牙形石的采样层位,而且在西2井中划分出了上奥陶统峰峰组。另外,对南堡地区与我国华南、华北以及与北美中大陆生物地理区牙形石生物地层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对比,建立了西2井奥陶系关键层段的岩电性和牙形石的对应关系,为该地区下古生界综合地层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基于生物地层的对比结果,对研究区井下岩心的关键层段进行了细划和修正,以实例说明了在南堡凹陷仅仅根据岩性和电性划分出的下古生界岩石地层尚需进一步的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工作进行核实或修正。

侯鸿飞,马学平[6](2005)在《国际泥盆系GSSP与华南泥盆系划分》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国际泥盆系各阶界线定义、界线层型,以及目前进行的国际泥盆系埃姆斯阶、吉维阶、弗拉斯阶和法门阶亚阶划分的情况,并讨论了中国区域性阶与国际性阶之间的关系:除了埃姆斯阶和法门阶在华南分别进一步细分为郁江阶和四排阶以及锡矿山阶和邵东阶等外,那高岭阶、应堂阶、东岗岭阶和佘田桥阶大致分别相当于布拉格阶、艾费尔阶、吉维阶和弗拉斯阶;今后需加强对上述几个中国区域性阶底界确切时代的研究。国际泥盆系中各亚阶在我国大体可以应用,但吉维阶中亚阶-上亚阶、弗拉斯阶下亚阶-中亚阶的分界及最上法门亚阶的底界在华南台地相区岩石地层上不易划分。

曹德斌[7](2005)在《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盆地的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文中提出昌宁—孟连带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着名三江造山带的南段。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较多的论文和专着,研究的内容涉及地学的各个方面。由于受种种原因的限制,对该盆地的地层划分、层序、岩浆活动所反映的环境、盆地的发展演化等,不同学者甚至同一学者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认识。通过近期的工作,在耿马地区新发现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新填出一些玄武岩、蛇绿岩,对区内地层的层序、古特提斯演化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 昌宁—孟连盆地目前呈南北向展布。根据地层的岩石组合、古生物、接触关系和地层单位的纵横向变化等特征,晚古生代的地层明显的可分为东、西两个地层小区:东部地层小区从下至上可划为泥盆—石炭系南段组、二叠系拉巴组,为一套泥质岩、碎屑岩,上部夹硅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属被动大陆边缘斜坡—半深海沉积;西部地层小区由下至上划分为下—中泥盆统温泉组、中—上泥盆统曼信组、上泥盆—下石炭统平掌组、石炭—二叠系鱼塘寨组、中二叠统大名山组、上二叠统石佛洞组,此外,在孟连一带尚出露中—上二叠统火居组。岩性由碎屑岩、硅质岩→硅质岩、火山岩→碳酸盐岩组成,总体构成一个由浅到深再到浅的沉积旋回。 本次研究后获得如下新进展及新认识:(1) 南皮河组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以废除;石佛洞组的地层年代应为吴家坪阶—长兴阶;昌宁—孟连带地层主体可分成东、西两个小区,共同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盆地系统。(2) 岔河组、中寨组仍应分别归属泥盆系温泉组和曼信组;而牡音河组划归拉巴组更加合理。(3) 本带火山作用主要可分为二期,即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平掌组,二叠纪火居组;曼信一带出露的苦橄玢岩仍应属超浅成岩体,时代为晚华力西期,不应归入喷出岩。(4) 昌宁—孟连带是在早古生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晚古生代并不存在规模宏大的大洋。在D3—C1曾有一个小洋盆存在,推断洋盆的最大宽度约为800km,相当于威尔逊旋回红海阶段的晚期或大西洋阶段的早期;(5) 对于目前采用岩石化学等分析成果进行成因、环境判断时,笔者认为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使用。(6) 按照笔者的认识,昌宁—孟连带晚古生代并不存在两个板块缝合线。

覃建雄,陈洪德,田景春,彭军,侯中健,寿建峰,杨晓宁,沈安江,陈子炓[8](2000)在《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分析》文中指出根据层序关键界面、体系域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 ,结合生物地层资料 ,右江盆地泥盆系可划分为 1 7个三级层序 ,其中下统 7个、中统 5个、上统 5个 ,包括 9个Ⅰ型层序、8个Ⅱ型层序 ,代表 1 7次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物。在此基础上 ,对不同沉积背景的层序进行了对比 ,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格架模型。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相带的层序内部构型和成因格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由于海平面变化这一共同因素的影响 ,它们仍可进行对比和追踪

俞昌民[9](2000)在《华南泥盆系研究中的几个地层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总结我国泥盆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华南区泥盆系除滨海相沉积外 ,浅海相沉积可区分出象州型、北流型、南丹型、崇左型 4种基本的相型沉积 ,各自均有特定的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 ,反映各自特定的沉积环境 ,应分别建立相应的地层柱。如继续保留华南区泥盆系建阶方案 ,泥盆系底部有待重行建阶 ,Emsian阶宜三分 ,与之时限相当的阶 ,自下而上为郁江阶、二塘阶、四排阶

吴诒[10](1997)在《华南泥盆纪层序地层系、统、阶界线的建立与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界线的对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EXXON公司P.R.Vail等人创立的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准,对华南泥盆系的层序地层进行了区域上的研究、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下泥盆统的洛赫科夫阶至上泥盆统的法门阶可识别出20~21个Ⅲ级层序。华南泥盆系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系、统、阶界线均已确定,与层序地层研究结果对比,生物地层界线均比相应的层序地层界线滞后。本文试图以层序地层序列为准,建立一新的地层系统作为相应的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的系、统、阶相对应的辅助性地层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可建立层序地层的系、统、阶界线系统以利于野外作业。华南地区的泥盆系内,除弗拉斯阶与法门阶的阶间界线置于饥饿层(starvedsection)外,其他的阶、统、系界线均位于有关阶(统)顶部层序中的HST的顶面。

二、广西那坡三叉河海相泥盆纪生物地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那坡三叉河海相泥盆纪生物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蒙自东山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区概况及地理位置
    1.4 研究现状
        1.4.1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
        1.4.2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研究
        1.4.3 碳酸盐岩与成矿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1 .褶皱
        2.2.2 .断层
    2.4 沉积演化特征
        2.4.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2.4.2 研究区沉积演化史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3.2.1 主量元素的测定
        3.2.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测定
        3.2.4 薄片鉴定
    3.3 测试结果
第4章 岩石矿物学特征
    4.1 灰岩
        4.1.1 .生物屑灰岩
        4.1.2 .泥晶(微晶)灰岩
        4.1.3 .矿化灰岩
    4.2 白云岩
    4.3 .白云质灰岩
第5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主量元素特征
        5.1.1 地球化学特征
        5.1.2 特征元素比值
    5.2 微量元素特征
        5.2.1 地球化学特征
        5.2.2 富集元素
        5.2.3 特征元素
    5.3 稀土元素特征
        5.3.1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5.3.2 地球化学特征
        5.3.3 Eu异常
        5.3.4 Ce异常
第6章 讨论
    6.1 沉积相讨论
    6.2 沉积环境讨论
        6.2.1 古盐度
        6.2.2 古气候
        6.2.3 氧化还原环境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广西天等把荷剖面早泥盆世晚埃姆斯期的牙形刺(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牙形刺带划分与对比
3 Polygnathus serotinus的起源
4系统描述

(3)中古生代竹节石的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竹节石简介
    §1.2 竹节石研究历史、成就和问题
        1.2.1 研究历史
        1.2.2 主要研究成果
        1.2.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3 研究方法、完成工作量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完成工作量
        1.3.3 学术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 竹节石的生物古地理学
    §2.1 竹节石起源、迁移、演化和灭绝
        2.1.1 竹节石的时空分布
        2.1.2 竹节石的生物古地理学
    §2.2 中国泥盆纪竹节石的时空分布和分异度变化
        2.2.1 中国竹节石的时空分布
        2.2.2 中国泥盆纪竹节石的分异度变化
        2.2.3 中国竹节石时空分布、分异度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第三章 竹节石的生态学
    §3.1 竹节石的埋藏保存
    §3.2 竹节石壳体伤痕
    §3.3 竹节石的生态学
第四章 竹节石的分类演化
    §4.1 竹节石分类方案
    §4.2 竹节石分类位置
    §4.3 竹节石的演化
第五章 竹节石系统分类
    §5.1 系统描述
    §5.2 竹节石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图版
参考文献

(5)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来源
    1.4 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实际工作量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古地理背景
    2.3 区域地层概况
    2.4 化石产出层位及测井地理位置
3 牙形石的分析处理
    3.1 牙形石的产出与定向
        3.1.1 牙形石的产出环境
        3.1.2 牙形石的定向
    3.2 牙形石样品采集
    3.3 牙形石样品处理
4 牙形石生物地层
    4.1 牙形石产出状况
    4.2 牙形石生物地层
    4.3 生物地层对比
5 属种描述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个人简历

(6)国际泥盆系GSSP与华南泥盆系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一、泥盆系标准年代地层表
    1 洛赫科夫阶 (Lochkovian Stage)
    2 布拉格阶 (Pragian Stage)
    3 埃姆斯阶 (Emsian Stage)
    4 艾费尔阶 (Eifelian Stage)
    5 吉维阶 (Givetian Stage)
    6 弗拉斯阶 (Frasnian Stage)
    7 法门阶 (Famennian Stage)
二、关于泥盆系亚阶的划分
    1 埃姆斯阶
    2 吉维阶
    3 弗拉斯阶
    4 法门阶
三、中国泥盆系建阶问题
    1 中国区域性阶与国际性阶之间的关系
        1.1 那高岭阶
        1.2 郁江阶
        1.3 四排阶
        1.4 应堂阶
        1.5 东岗岭阶
        1.6 佘田桥阶
        1.7 锡矿山阶
        1.8 邵东阶
    2 国际泥盆系亚阶在我国的应用及问题
    3 我国泥盆系工作组的建议

(7)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盆地的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地层学、盆地分析研究的回顾
    1.2 研究内容、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3 地质调查研究简史
第二章 关于地层层序
    2.1 昌宁-孟连带上古生界的地层序列
    2.2 对部分地层单位及放射虫化石定时(年)的讨论
    2.3 昌宁-孟连带上古生界下伏基底特征及时代讨论
第三章 与盆地演化有关的岩浆活动特征
第四章 昌宁-孟连带大地构造归属及地质发展简史
第五章 新进展及新认识
致谢
图版及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8)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层序关键界面特征
    2.1 Ⅰ型界面
    2.2 Ⅱ型界面
    2.3 最大海泛面或凝缩层
    2.4 初始海泛面
3 层序划分及特征
4 层序区域对比
5 层序格架模型

四、广西那坡三叉河海相泥盆纪生物地层(论文参考文献)

  • [1]蒙自东山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D]. 严松.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2]广西天等把荷剖面早泥盆世晚埃姆斯期的牙形刺[J]. 卢建峰. 古生物学报, 2013(03)
  • [3]中古生代竹节石的古生物、古生态和生物古地理[D]. 魏凡.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4]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J]. 郎嘉彬,王成源.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01)
  • [5]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 杨文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6]国际泥盆系GSSP与华南泥盆系划分[J]. 侯鸿飞,马学平. 地层学杂志, 2005(02)
  • [7]滇西昌宁—孟连带古特提斯盆地的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D]. 曹德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8]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分析[J]. 覃建雄,陈洪德,田景春,彭军,侯中健,寿建峰,杨晓宁,沈安江,陈子炓. 沉积学报, 2000(02)
  • [9]华南泥盆系研究中的几个地层问题[J]. 俞昌民. 地层学杂志, 2000(02)
  • [10]华南泥盆纪层序地层系、统、阶界线的建立与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界线的对比[J]. 吴诒. 岩相古地理, 1997(04)

标签:;  ;  ;  ;  ;  

广西那坡三岔河海泥盆纪生物地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