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油菜育种特性及离体繁殖

合成油菜育种特性及离体繁殖

一、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繁育特性与试管繁殖(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1](2021)在《甘蓝型油菜BnTT8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

李淑洁[2](2020)在《基于表型和遗传学分析的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是我国境内唯一的食用甜百合,目前生产上面临“产量不高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已有研究证明,染色体加倍能够创制高产、优质、抗逆的园艺作物新种质。有关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亦有研究报道,但其加倍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以解析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效应为研究目标,综合应用了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基因克隆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系统开展了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技术的优化,以及染色体加倍对其基因组序列变异、DNA甲基化位点变异和表型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出鳞片为兰州百合人工诱导体细胞加倍的最理想外植体,同源四倍体诱导率为33.33%。分别建立了鳞片、种子和试管小鳞茎为外植体的染色体加倍技术,比较分析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及秋水仙素浓度对兰州百合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2.采用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法结合根尖染色体压片法进行了继代四倍体株系的倍性稳定性分析,同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继代四倍体植株与母株之间的遗传一致性。结果表明,继代培养没有引起四倍体倍性的改变,继代四倍体与其母株之间仅发生了7.69%的遗传变异。以已知基因组的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并估算得出:兰州百合基因组大约为64.9 G,是中国春小麦的4倍。3.染色体加倍使兰州百合的形态、叶片细胞特征、品质和抗逆性方面都发生变化。形态方面,四倍体株系比供体二倍体叶片少,叶色深,叶片宽厚,根系粗壮,鳞茎增长慢,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细胞特征方面,四倍体株系比供体二倍体气孔密度小,保卫细胞长,叶肉组织厚,上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体积大;品质方面,40%的检测株系淀粉含量显着高于供体二倍体,20%检测株系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显着高于供体二倍体,另有20%检测株系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显着低于供体二倍体株系。抗逆性方面,50%的检测四倍体株系比供体二倍体具有更强的抗旱性。4.染色体加倍导致同源多倍体株系与供体二倍体之间以及不同同源多倍体株系之间发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兰州百合同源多倍体及供体二倍体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从50条ISSR引物筛选出5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0个条带,其中30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5%;15个同源多倍体株系与供体二倍体之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4250~0.8750,遗传距离为0.1335~0.8557;同源多倍体株系之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4000~0.9750,遗传距离为0.0253~0.9163;聚类分析将11个同源四倍体株系分为三类,表明同源四倍体株系之间遗传差异大。ISSR多态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多态性片段与lexA、dinF、lacZ、tdcC和mobA等基因高度同源,推测这些基因的变异可能与四倍体的产量、品质、风味以及抗旱性等特性相关。5.染色体加倍导致兰州百合总甲基化率下降。采用MSAP方法,利用45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13份兰州百合同源多倍体及供体二倍体进行了甲基化敏感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兰州百合不同的多倍体株系之间以及多倍体株系与供体二倍体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甲基化位点变异:45对选择性扩增引物中有43对扩增出了甲基化敏感多态性条带,占所用引物的95.56%;兰州百合在由二倍体加倍为四倍体的过程中总甲基化率下降了5.68%,既发生了CCGG位点的去甲基化,也有超甲基化,去甲基化为甲基化位点变异的总趋势。MSAP多态性条带的序列分析表明,发生甲基化位点变异的序列与SINE还原性转座子、前体mRNA切割因子I的25kD亚基基因、异亮氨酸和缬氨酸t RNA编码基因等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推测这些甲基化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四倍体品质、逆境胁迫应答反应和生殖特性等发生变化。本研究可为应用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兰州百合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技术储备和前期工作基础。

许耀照[3](2020)在《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低温是限制农作物地理分布和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作物抗寒机理,对培育抗寒作物新品种,促进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价值。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AA)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适应寒旱环境,含有丰富的抗寒基因。本研究以白菜型冬油菜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为研究材料,低温胁迫下,通过叶片组织结构观察、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蛋白组学和microRNA测序分析以及PsbR基因克隆,从生理、蛋白和RNA水平研究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菜型冬油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叶片气孔和组织结构观察发现,低温条件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叶片变薄,细胞间隙变大,而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的气孔和组织结构变化较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更明显;光合生理分析发现,低温条件下,陇油7号叶片Pn、Fv/Fm、Fv/Fo、PI、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Fo(O相)、Fk(K相)、Fj(J相)、Fm(P相)以及荧光参数Fo-k、Fk-j、Fi-P和Fj-i均较天油4号明显降低;进一步生理生化研究发现,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可溶性蛋白含量和CAT酶活性均低于天油4号,而其MDA含量高于天油4号;结合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说明陇油7号叶片细胞膜系统和PSII受损以及光抑制程度均较天油4号严重,其地上部表现较强的低温敏感性。根部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根中EL明显小于天油4号,而其根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天油4号,说明根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糖的积累以及较强SOD酶活性增强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耐受性。低温条件下,陇油7号叶中IAA、ZR、ABA含量、(IAA+ZR+GA3)/ABA值和总多酚含量均较天油4号低,而根中ABA和总多酚含量均较天油4号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越冬率与冬油菜内源激素IAA、ZR和GA3含量呈负相关,而与根中ABA和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说明ABA和总多酚含量对冬油菜的低温耐受力非常重要。2.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诱导的蛋白组学分析通过iTRAQ测序分析,从-4℃低温胁迫的陇油7号和天油4号叶中鉴定出142个差异富集蛋白(DAPs),其中29个DAPs丰度上调,113个DAPs丰度下调,这些DAPs参与了10个代谢通路;从根中鉴定出70个DAPs丰度上调和104个DAPs丰度下调,这些DAPs参与了8个代谢通路。功能分析得出,白菜型冬油菜叶片通过减弱TCA循环和PPP途径,降低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的能量代谢,削弱光合作用,平衡叶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来适应低温逆境;而冬油菜根通过蛋白质合成、根细胞壁变厚、根细胞木质化程度增加、降低根中能量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氧化磷酸化)、抑制糖消耗、削弱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可溶性糖积累来响应低温逆境。3.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胁迫响应的microRNAs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低温胁迫的陇油7号和天油4号叶中鉴定出2个保守的差异表达miRNAs(miR166e-3p和miR166h-3p),根中鉴定出4个保守的差异表达miRNAs(miR166e-3p,miR319e-1,miR319a,miR319-2),这些保守的miRNAs均属于miR166和miR319家族;另外,从根中鉴定出4个新的miRNAs(Bra-Novel-m3153-5p,Bra-Novel-m0894-3p,Bra-Novel-m3936-5p,Bra-Novel-m0040-3p),推测miR166、miR319和新的miRNAs在白菜型冬油菜响应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发现,miR319的靶基因TCP4和MYB104参与次生细胞壁合成,推测miR319及其靶基因可能调控冬油菜根部次生细胞壁合成而响应低温胁迫。4.白菜型冬油菜PsbR基因的克隆及低温胁迫下表达分析采用DDRT-PCR和5′RACE技术从陇油7号叶中克隆到PsbR(Photosystem II subunit R)基因,该基因全长为570 bp,编码包含417 bp的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其编码13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PsbR超家族,与甘蓝、山嵛菜和芥菜型油菜的PsbR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后,PsbR相对表达量下降,说明低温抑制PsbR基因的表达。结合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Pn和Fv/Fm降低的趋势,推测陇油7号通过下调PsbR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来调控光合系统,使其Pn和Fv/Fm下降,增强光抑制程度来响应低温胁迫。

宋佳明[4](2020)在《基于三代测序解析油菜和水稻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世界上第二重要的油料作物,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虽然它们都已获得参考基因组,但是单个参考基因组不能表征作物种内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通过三代测序技术分别构建了八个油菜和两个水稻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油菜的亚基因组起源和基因组加倍事件,同时鉴定了油菜种内广泛的遗传变异,构建了油菜种内基因索引和泛基因组,进一步解析了结构变异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的联系,另外也分析了水稻的种内遗传变异和基因家族的扩展,并构建了综合性籼稻生物信息平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八个高质量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的构建本研究利用Pac Bio、Hi-C、Bio Nano和Illumina测序技术完成了8个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组装,其中包括2个春性油菜、2个冬性油菜和4个半冬性油菜,代表了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油菜亚群。8个从头组装的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均达染色体水平,contig N50为2.1-3.1 Mb。核心基因集数据、BAC末端测序数据、Bio Nano图谱、Hi-C数据和RNA-Seq等数据的独立验证结果,都表明了8个参考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完整度。基因组注释的结果表明,8个甘蓝型油菜基因组含有94,586-100,919个编码基因,转座元件(TE)序列占全基因组的56.8-58.2%。同时发现C亚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反转录转座子(LTR-RT)的扩增开始早且持续时间长,导致了C亚基因组比A亚基因组大。甘蓝型油菜的Hi-C图谱具有明显的A/B区室特征,其中B区室集中在着丝粒区域,而A区室主要分布在具有较高基因密度的染色体臂上。2.甘蓝型油菜的种内遗传变异分析和泛基因组构建基于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构建了十字花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相同生态型的品种聚在一起,且人工合成品种与二倍体祖先亲缘关系更近。通过同义替代率分析估算了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加倍和分化事件的发生时间,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形成于约10,000年前白菜和甘蓝的杂交,白菜与甘蓝的分化发生在三百万年前(MYA),芸薹属特有的三倍化事件发生在11 MYA,拟南芥在约14 MYA与芸薹属分化。我们分析了2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199个白菜品种、119个甘蓝品种和前面已组装的8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信息,确定了甘蓝型油菜的A亚基因组起源于芜菁,但是C亚基因组的起源仍不明确。通过与中双11(ZS11)基因组比较,在其他7个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鉴定了7.5-15.6 Mb的倒位,39.7-49.1 Mb的易位,77.2-149.6 Mb的存在/缺失变异(PAV)以及大量的SNPs和小的插入/缺失(In Dels),这些变异对超过9.4%的编码基因产生了大效应影响。通过结合8个参考基因组和1,688份油菜品种的重测序数据,我们构建了甘蓝型油菜泛参考基因组,总长约1.8 Gb,包含121,789个编码基因。在基因家族水平上,油菜泛基因组包含105,672个基因家族。在这些基因家族中,约56%是核心基因家族,约42%是非必须基因家族。特异基因家族在“对刺激或胁迫的反应”和“蛋白质磷酸化”等功能上富集。为了方便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的基因比较和目标基因的检索,首次构建了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索引,包含88,345个编码基因的映射信息。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甘蓝型油菜泛基因组数据库开放式获取,为油菜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资源。3.基于PAV-GWAS解析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为了探索结构变异对性状差异的贡献,对角果长、粒重和开花期三个与产量相关的重要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在以ZS11为供体的巢式作图群体中对27,216个PAVs进行了分型。以此为基础,利用基于PAV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PAV-GWAS)确定了导致角果长、粒重和开花期差异的结构变异,表明在鉴定性状关联位点中PAV-GWAS能够作为SNP-GWAS的有力补充。深入分析表明,3个FLOWERING LOCUS C(FLC)基因上的PAVs与甘蓝型油菜的开花期和生态型分化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Bna A10.FLC基因的结构变异与生态型划分高度相关,这为甘蓝型油菜生态型分化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4.籼稻参考基因组的构建利用Pac Bio、Bio Nano和Illumina测序技术对籼稻ZS97和MH63进行全基因测序,通过组装获得了高质量的第二版籼稻参考基因组,并分别注释了60,897和60,123个蛋白编码基因。更完整的参考基因组有利于全面解析基因组中重复元件和LTR-RT插入爆发事件,在籼稻基因组中鉴定了约45%的重复序列并观察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在ZS97和MH63基因组中鉴定了128万个SNPs,32万个In Dels,以及23.38-24.83 Mb的PAVs。受这些变异影响,ZS97和MH63基因组中分别有6,108个和6,270个non-TE基因被划分为高度差异基因。Chr11染色体末端出现PAVs热点区域,这可能和该区域丰富的抗性基因簇和近期基因重复有关。为了便于水稻研究社区对新一代籼稻参考基因组的使用,本研究中构建了籼稻基因组生物信息平台,并在其中集成了水稻多组学资源和计算工具。

田燕飞,朱莉莉,许聪聪,杨妍,位芳,田保明[5](2018)在《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文中提出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油菜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栽培种油菜(AACC)为对照,利用细胞学技术分析了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结果表明,新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8条(2n=38);与栽培种油菜相比,新合成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以二价体为主,但也出现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和单价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形成落后染色体。此外,统计结果表明,新合成油菜花粉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和后期出现异常分裂细胞的比例较高,约为48. 93%和22. 12%;但第二次减数分裂的异常细胞比率较低。从细胞学水平上初步分析了新合成甘蓝型油菜的减数分裂行为,为通过人工合成手段选育甘蓝型油菜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

游向阳[6](2013)在《百合小鳞茎抽薹机理及活性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百合(lilium spp.)为百合科百合属,具有鳞茎的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药用和观赏。欧美各国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从20世纪初便开展育种工作,以增强其观赏特性,使百合成为现代最具魅力的“球根花卉之王”。本研究以百合鳞茎为材料,首先从百合小鳞茎抽薹生化特性、抽薹活性生理和差异表达蛋白质等方面,揭示百合鳞茎的抽薹机理;然后应用低温层积、热激处理、激素调控、渗调处理、老熟培养等调控百合种球并分析其活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抽薹是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的独特需求,临界期是小鳞茎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的关键节点。小鳞茎抽薹生理生化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小鳞茎抽薹发育的进程可细分为:逆境响应期一后熟生理期—低温诱导期—缓慢抽薹期—快速抽薹期—花芽抚育期,其中抽薹临界点处于低温诱导期和缓慢抽薹期之间。2.百合小鳞茎抽薹过程中的活性氧指标分析结果发现,在低温处理下,小鳞茎的呼吸强度陡降,于休眠后熟期至谷底,低温诱导期有所提升,强烈抽薹期陡升并维持高峰;脯氨酸(Pro)和MDA短时间内累积至峰值。POD的第一次跃升高峰出现在低温逆境期,进入后熟期则加速下降至低谷并维持,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低温诱导的中后期,且CAT也开始上升,并在缓慢帛薹后期双双出现下降于谷底并徘徊,表明POD和CAT出现峰值对应抽薹临界期,可作为鳞茎抽薹的活性指标。激素含量分析结果发现低温和时间层积互作影响GA、IAA、ABA含量的变化,特别是GA含量发生突出变化,促使GA发挥主效因子作用,主导植株向抽薹方向发展;抽薹前EC值跃升与休眠解除直接关联,可作为小鳞茎低温诱导后、破除休眠的生化临界指标。低温处理下,淀粉含量体现持续下降,直链淀粉先行降解,支链/直链数值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淀粉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跌入低谷,但在后熟生理期结束时跃升,同时在低温诱导期开始持续下降,并在缓慢抽薹期低水平徘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复杂,抽薹前后发生剧烈变化并对氨基酸含量产生影响,游离氨基酸持续累积达到高峰值维持稳定,相对应的是低温诱导期,抽薹临界点出现在游离氨基酸高峰期阶段的中期;小鳞茎束缚水含量在低温诱导期出现跃升,并在快速抽薹到来时达到峰值,当自由水/束缚水低于2.57时休眠破除,是后熟完成的标志。因此,百合鳞茎的低温抽薹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生理反应过程,一为低温抗逆的生理响应,二为低温诱导的熟化。3.百合鳞茎抽薹过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出11个差异蛋白质点,包含2个伴侣蛋白质、4个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1个胁迫诱导表达的cDNA产物、3个百合花中的cDNA片段和1个未知蛋白质。结果分析表明在百合抽薹过程中,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表达量受到调控,为抽薹过程重新合成储能物质,这与生理生化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研究发现HSP70的表达量在抽薹后显着降低,可作为低温春化植物的活力检测指标。4.不同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小鳞茎的播前预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和时间层积互作影响小鳞茎活力的表达,2℃和-2℃为有效低温,层积时间135d时活力达到高峰值,-2℃处理更有效的保存了小鳞茎活力,小鳞茎完全解除休眠的低温层积至少需要90d以上。热激(35℃-40℃)预处理改善了小鳞茎活力的表达,处理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影响小鳞茎活力,且温度的作用大于处理时间,经过最优热激处理后小鳞茎活力能够得到充分提高,37℃处理3h小鳞茎活力最高。激素渗透处理也有助于小鳞茎活力的表达,单个和复合激素处理对百合小鳞茎在低温层积条件下活性表达产生促进作用,GA3处理可以显着提高小鳞茎活力指数,含有 GA3 的复合配方作用更明显,IAA(100mg/L)+6-BA(100mg/L)+GA3(50mg/L)是处理的最佳方案。PEG渗调处理促进小鳞茎活力的表达,PEG渗调处理与低温层积起互作效应,用30%PEG处理3h取得的效果最优。不同规格的小鳞茎其活力表达存在差异。不同大小鳞茎的活力指数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并与低温层积的互作效果显着;3-4g以上小鳞茎发芽率能满足生产要求,随着鳞茎重量的增加,活力指数明显递增。不同繁殖途径的小鳞茎其活力表达存在差异,珠芽、分生鳞茎和扦插的小鳞茎成熟度好,整体活性生理指标表现好于试管鳞茎;珠芽和分生鳞茎质量最好,其次是扦插小鳞茎,而试管鳞茎无后熟经历;鳞茎扦插是现阶段实现小鳞茎工厂化繁殖的首选方式。不同老熟处理的小鳞茎活力表达存在差异,通过小鳞茎老化培养可以有效改善小鳞茎的活力,老化培养在5.5个月以上的小鳞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都能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培养周期和低温层积对小鳞茎指数活力互作显着,采用试管结鳞茎并进行充分老化培养,超过5.5个月以后才能适用。不同变温回缩处理的小鳞茎活力表达存在差异,不同温度处理对小鳞茎的活力指数变化和发芽率产生显着影响。各处理发芽率的总体趋势相同,呈现“Z”型上升趋势,后期各处理活力指数呈现“∧”变化趋势,最高活力点出现在135d的强烈抽薹期,其中15-25℃维持高活力的时间范围最长,表达的水平高。本文探讨了百合鳞茎抽薹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理,分析了诱导小鳞茎活力表达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同时对试管小鳞茎的老熟培育做了技术优化,为操纵百合鳞茎的抽薹、也为调控鳞茎活力以获得高质量开花种球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赵志刚[7](2013)在《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青海大黄油菜和门源小油菜为母本,分别与中迟芥蓝种间杂交,人工合成了一批甘蓝型油菜资源。对这些甘蓝型油菜进行了减数分裂、花粉育性和花粉管萌发观察以及自交亲和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的花粉母细胞都具有较正常的染色体行为和较高的花粉粒育性水平,但是自交结实情况和亲和指数差异极显着,大黄油菜×中迟芥蓝后代表现为高自交亲和,门源小油菜×中迟芥蓝后代表现为高自交不亲和。

周清元[8](2013)在《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资源创建及其株型性状遗传分析》文中提出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世界上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用油源和蛋白质饲料来源及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在我国甘蓝型油菜已经代替了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成为我国主要栽培油菜类型。但是,由于甘蓝型油菜在我国种植时间较晚,遗传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甘蓝型油菜的育种工作。然而,芸薹属内丰富的遗传资源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条件。通过芸薹属内种间杂交拓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发掘出油菜近缘种中关于产量和农艺性状的优良基因,已经成为改良现有甘蓝型油菜、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遗传育种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利用芥菜型油菜和甘蓝进行种间杂交,采用幼胚培养技术创建异源三倍体,并对其后代进行细胞学、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甘蓝型油菜新种质(A+A+C+C+,由芥菜型油菜AjAjBjBj与甘蓝C°C°染色体组部分交换后形成)中半矮秆衍生系10D130进行了株高、角果长度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5份芥菜型油菜和6份甘蓝进行种间杂交,并统计30d后残留子房和获得幼胚数,结果表明不同的杂交组合子房残留情况和每100蕾获得幼胚数存在较大差异;对正反交获得幼胚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芥菜型油菜作母本有利于提高获得幼胚的概率。2.对184个种间杂种无性系进行形态学鉴定,确认真杂种43份。真杂种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根据花器官形态和花粉育性将三倍体真杂种分为高度不育(无粉,花粉可染率为0%)、少粉(花粉可染率为5.35%-12.00%)和微粉(花粉可染率为25.3%-47.87%)三种类型。收获时统计不同种间杂种材料自交结实情况,发现种子多表现为干瘪或者半饱满,结实率介于0-3.65%。另外,获得一株染色体加倍植株,该植株花药饱满,每角果结实2-4粒种子。3.选择其中20份真杂种无性系进行染色体数目调查,发现8份染色体数目为27条,9份染色体数目在27-34之间,3份染色体数目因在不同细胞间变化较大而无法确定,表明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非均等分裂,一些细胞存在着部分染色体加倍现象。对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数花粉母细胞前期联会异常,大多形成单价体和部分二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Ⅱ染色体落后严重,多为偏分离。染色体加倍后的植株,部分细胞仍然异常,后期Ⅰ、后期Ⅱ发现有染色体落后现象,但落后染色体数目和发生频率较异源三倍体少。4.利用芥菜型油菜04K220和羽衣甘蓝04K04种间杂种后代进行系统选育甘蓝型油菜新种质(A+A+C+C+)。研究发现种间杂种(So)通过幼胚挽救获得自交结实无性系(S1),其后代结实率逐代提高。通过2005年到2012年连续选育,共获得122个外部形态类似于甘蓝型油菜的后代衍生系(A+A+C+C+)。选取其中78份后代衍生系(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和2个亲本,利用37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37对引物共扩出144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3.89条,其中124条为多态性位点,占86.1%;124个位点中,较父本(04K04)和母本(04K22)新增加34个,占总扩增多态性位点的27.42%;丢失9位点,占总扩增多态性位点的7.26%。对2个亲本和78个衍生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杂种在多代选育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大量丢失和重排。78个杂种衍生后代品系遗传相似系数在0.65-1.00之间变化,当相似系数在0.72时,可以将所有甘蓝型油菜新种质(A+A+C+C+)分为4个类群。5.对78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A+A+C+C+)株高及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结果部分衍生系植株高度低于重庆地区正常油菜植株高度50-60cm,分枝部位低、分枝数目多。对78份新种质的角果长度进行调查,结果该衍生群体内角果长短,部分品系角果长低于4cm。利用近红外对78份新种质的含油量、硫甙和芥酸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含油量高于45%的衍生系4个,硫甙低于35umol.g-1的衍生系3个,芥酸含量小于1%的23个,高于55%的2个。6.10D130是从甘蓝型油菜新种质(A+A+C+C+)中选育出的1个黄籽高油(>45%)半矮杆新种质。其平均株高162cm,比中双11号平均低54cm;有效分枝部位、主花序长、主茎长度和有效分枝间距分别较中双11号减少39.46%、14.8%、22.49%、18.86%;有效分枝数较中双11号增加28.59%。以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组合(10D130×中双11)6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1、B2和F2)株高及其组成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其株高、主茎长、分枝部位、主花序长的遗传均受到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D-O模型)。有效分枝间距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1模型(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该组合有效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有效分枝节间距和有效分枝数与株高均呈显着正相关。从性状表现、遗传来源和影响株高的遗传模型等方面与前人报道的矮秆和半矮秆种质相比,结果显示10D130是一个新型的半矮秆种质资源。7.10D130和中双11在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3个性状差异显着(P<0.05)。采用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对该组合6世代遗传群体(P1、P2、F1、B1、B2和F2)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该杂交组合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3个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控制。其中,果身长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0(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角果长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1(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果喙长的最适宜遗传模型为E-3模型(2对加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此外,果身长、角果长和果喙长3个性状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变异较小,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乔海云[9](2012)在《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文中认为远缘杂交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种、属间异源双二倍体既是人工创建的新材料,又是进一步获得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的重要桥梁。芸薹种(Brassicarapa)和甘蓝种(Brassica oleracea)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这两个种的蔬菜都各有优点。芸薹种蔬菜包括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芜菁等多个变种,甘蓝种蔬菜包括结球甘蓝、花椰菜、芥蓝、青花菜等多个变种。为了获得新的种质资源,为芸薹种和甘蓝种种质创新和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择了芸薹种里面有代表性的大白菜和菜薹(菜心),甘蓝种里面有代表性的结球甘蓝、青花菜和芥蓝为试验材料,运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技术获得了菜薹与青花菜、大白菜与紫甘蓝、菜薹与芥蓝的种间杂种,并对获得的杂种F1及回交后代材料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调查、杂种育性分析及普通细胞学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与紫甘蓝杂交,大白菜做母本时获得2粒种子,利用胚珠培养获得57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2株种子苗和4株胚挽救幼苗体细胞具有20条染色体,为假杂种,其余53株杂交种中,47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19,为真杂种,花粉败育;6株发生了染色体的自然加倍,具有38条染色体,为种间异源双二倍体,花粉可育。紫甘蓝做母本时获得1粒种子,胚挽救获得7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获得的1株种子苗和6株胚挽救幼苗具有19条染色体,为真杂种,花粉败育;1株胚挽救幼苗具有38条染色体,花粉可育。正反交中不同的杂交组合获得真杂种的概率不同,杂种获得率与母本基因有关。2.菜薹与芥蓝田间直接授粉杂交,以菜薹为母本能获得少量种子,以芥蓝为母本没有得到种子。利用胚珠培养,以菜薹为母本的正交组合获得了69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及花粉特性调查,其中62株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19,为真杂种,花粉败育;2株发生了染色体的自然加倍,具有38条染色体,花粉可育。以芥蓝为母本的反交组合获得了16株幼苗,经细胞学鉴定和花粉特性调查,其中13株具有19条染色体,为真杂种,花粉败育,没有发现自然加倍单株的存在。3.不育的菜薹—芥蓝杂种F1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恢复育性。研究发现,不同的秋水仙素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加倍的效果,剪根处理后变异率较不剪根处理低,0.4%的秋水仙素浓度处理18h和0.2%的秋水仙素浓度处理40h时,植株变异率较高。加倍单株大部分表现为嵌合体。4.菜薹—青花菜、大白菜—紫甘蓝、菜薹—芥蓝杂种F1综合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自然加倍形成的可育的异源双二倍体AACC自交并与母本回交分别获得了杂种F2和回交BC1植株。杂种F2植株田间性状分离;BC1植株综合性状偏向母本,同样存在性状分离。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的三个不同来源的种间异源双二倍体AACC在形态上差异较大,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和菜薹—芥蓝异源双二倍体在形态上较相似。5.在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和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观察到异常的染色体行为,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存在。菜薹—青花菜异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不均等分离,有15/14、16/13等多种分离方式,其中15/14分离所占的比例最高,达38.73%;后期Ⅱ两极的染色体分离有多种方式,有的均等分离,有的不均等分离,最终形成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的配子。6.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核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菜薹—青花菜回交BC2中筛选到2个单体异附加系和1个双单体异附加系。单体异附加系AA-C6附加了青花菜的6号染色体,浅黄色花,育性低,自交能获得少量种子;单体异附加系AA-C8附加了青花菜的8号染色体,黄色花,可育;双单体异附加系AA-C4-C7附加了青花菜的4号染色体和7号染色体,淡黄色花,不育。

赵永国,肖玲,卢长明[10](2011)在《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文中指出以4个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RS)与4个栽培油菜(Brassica napus,BN)为亲本,按Grifings I法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将产生的56个F1组合分为人工合成种×人工合成种(RS×RS)、人工合成种与栽培油菜杂交种(NRF1)和栽培油菜×栽培油菜(BN×BN)三种类型,并系统分析NRF1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对照中双10号(ZS10)相比,NRF1在株高、分枝高、分枝长、分枝数和主花序长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较高的优势。32个NR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中,有7个表现正向对照优势,占22%,其中05R1×XY15的单株产量为24.47g,在所有参试材料中居第二位,说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具有利用可能性。产量组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NRF1的平均单株角果数(436.96)极显着高于RS×RS(416.19)和BN×BN组合(370.89);千粒重在三种类型组合中无显着差异;每角粒数则表现为BN×BN(17.35)>NRF1(11.58)>RS×RS(8.28),说明每角粒数是NRF1杂种产量与产量杂种优势的主要限制因子。

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繁育特性与试管繁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繁育特性与试管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表型和遗传学分析的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多倍体植物分类及其形成途径
        1.1.1 多倍体植物分类
        1.1.2 多倍体植物的形成途径
    1.2 多倍体植物的变异
        1.2.1 多倍体植物的表型变异研究
        1.2.2 多倍体植物的遗传变异研究
        1.2.3 多倍体植物的表观遗传变异研究
    1.3 多倍体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3.1 “Gigas”效应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3.2 杂种优势效应和异质性效应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3.3 多倍体植物育性相关特性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4 百合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1.4.1 百合属植物的分布和分类
        1.4.2 百合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1.4.3 百合育种现状
        1.4.4 百合多倍体育种及染色体加倍技术
    1.5 兰州百合研究现状
        1.5.1 兰州百合生产概况
        1.5.2 兰州百合种球生产及育种现状
        1.5.3 兰州百合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1.5.4 兰州百合多倍体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兰州百合四倍体的诱导技术研究及继代培养稳定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外植体的准备
        2.1.2 染色体加倍处理
        2.1.3 诱导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
        2.1.4 四倍体植株的继代扩繁
        2.1.5 继代四倍体倍性稳定性分析
        2.1.6 兰州百合基因组大小估算
        2.1.7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鳞片为外植体的染色体加倍分析
        2.2.2 种子为外植体的染色体加倍分析
        2.2.3 试管小鳞茎为外植体的染色体加倍分析
        2.2.4 FCM倍性检测
        2.2.5 根尖染色体倍性检测
        2.2.6 三种外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比较
        2.2.7 继代对四倍体倍性稳定性的影响
        2.2.8 兰州百合基因组大小估算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兰州百合四倍体的表型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形态学观察和形态指标分析
        3.1.3 细胞学分析
        3.1.4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3.1.5 品质分析
        3.1.6 抗旱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染色体加倍对形态特征的影响
        3.2.2 染色体加倍对叶片细胞特征的影响
        3.2.3 染色体加倍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染色体加倍对品质的影响
        3.2.5 染色体加倍对抗旱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兰州百合多倍体的多态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引物合成及基因组DNA提取
        4.1.3 ISSR引物筛选和体系优化
        4.1.4 兰州百合多倍体与二倍体供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1.5 ISSR特异性条带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4.1.6 继代四倍体试管苗的遗传一致性检测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因组DNA的浓度和纯度
        4.2.2 ISSR引物筛选
        4.2.3 多态性ISSR引物筛选
        4.2.4 不同倍性兰州百合株系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
        4.2.5 不同倍性兰州百合株系的聚类分析
        4.2.6 不同倍性兰州百合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4.2.7 ISSR特异片段的同源基因
        4.2.8 继代四倍体试管苗的遗传一致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兰州百合多倍体的DNA甲基化变异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引物合成及基因组DNA提取
        5.1.3 基因组酶切反应
        5.1.4 接头连接和预扩增反应
        5.1.5 选择性扩增
        5.1.6 选择性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5.1.7 MSAP特异片段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因组酶切反应体系优化
        5.2.2 接头连接与预扩增反应验证
        5.2.3 选择性扩增体系优化
        5.2.4 不同倍性兰州百合的甲基化敏感多态性
        5.2.5 MSAP特异片段的同源基因或序列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1 部分ISSR回收片段与同源序列的Aligment图谱
    A-2 不同选择性扩增引物甲基化敏感多态性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3)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耐低温的生理基础及结构特征
        1.1.1 光合生理
        1.1.2 气孔性状
        1.1.3 叶片结构
        1.1.4 内源激素
    1.2 植物耐低温的分子机制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2.2 植物microRNA研究进展
        1.2.3 光合蛋白及基因与植物耐低温性
    1.3 白菜型冬油菜耐低温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性状和结构特征的观察
        2.2.2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2.3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2.4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2.5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理化指标的影响
        2.2.6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根理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性状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2.3.2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3.3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总多酚含量的影响
        2.3.4 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3.5 低温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理化指标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ITRAQ技术对低温胁迫的白菜型冬油菜蛋白组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及设计
        3.1.2 蛋白质提取和iTRAQ分析
        3.1.3 多肽分离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
        3.1.4 iTRAQ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3.1.5 总RNA提取及qRT-PCR基因表达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蛋白质鉴定与定量测定
        3.2.2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鉴定与分析
        3.2.3 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GO注释
        3.2.4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DAPs的 KEGG富集分析
        3.2.5 qRT-PCR验证白菜型冬油菜差异蛋白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3.3 讨论
        3.3.1 低温胁迫下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丰度变化
        3.3.2 低温胁迫下与能量和碳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3.3.3 低温胁迫下与核糖体相关的蛋白的丰度变化
        3.3.4 低温胁迫下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蛋白丰度变化
        3.3.5 低温胁迫下与亚麻酸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3.3.6 低温胁迫下与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相关蛋白的丰度下调
第四章 白菜型冬油菜低温胁迫响应microRNAS鉴定与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及设计
        4.1.2 RNA分离、文库构建和测序
        4.1.3 miRNAs测序数据分析
        4.1.4 miRNAs的差异表达分析
        4.1.5 靶基因预测与富集分析
        4.1.6 qRT-PCR验证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菜型冬油菜sRNA测序概况
        4.2.2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鉴定
        4.2.3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差异表达
        4.2.4 低温胁迫下比较分析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间差异表达miRNAs
        4.2.5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miRNAs的靶基因的预测及GO分析
        4.2.6 qRT-PCR验证miRNAs及其靶基因的表达
    4.3 讨论
第五章 白菜型冬油菜PsbR基因克隆及低温胁迫下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及设计
        5.1.2 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
        5.1.3 cDNA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分析
        5.1.4 候选基因5′Race序列扩增
        5.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6 PsbR基因的表达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差异片段的分离与回收
        5.2.2 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全长基因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5.2.3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叶片PsbR基因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全文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表S1 L7TR/L7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2 T4TR/T4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3 L7CK/T4CK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4 L7TR/T4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5 7RTR/7RCK之间表达上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6 7RTR/7RCK之间表达下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7 4RTR/4RCK之间表达上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8 4RTR/4RCK之间表达下调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9 7RTR/4RTR之间的差异富集蛋白(DAPS)
    表S10 L7TR/T4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代谢通路
    表S11 7RTR/4RTR之间差异富集蛋白(DAPS)的KEEG代谢通路
    表S12 白菜型冬油菜中具有STAR序列的新MIRNAS
    表S13 白菜型冬油菜中预测到MIRNA靶基因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4)基于三代测序解析油菜和水稻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测序技术的发展
    1.2 植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1.3 作物中的泛基因组研究
    1.4 油菜和水稻的起源与驯化
        1.4.1 油菜基因组的起源
        1.4.2 油菜的驯化历程
        1.4.3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驯化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油菜参考基因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PacBio SMRT建库与测序
        2.1.3 Hi-C建库与测序
        2.1.4 Bio Nano光学图谱测序和组装
        2.1.5 RNA-Seq测序
        2.1.6 基因组重叠群组装
        2.1.7 假染色体构建
        2.1.8 重复序列注释
        2.1.9 基因注释
        2.1.10 非编码RNA注释
        2.1.11 Hi-C数据处理及分析
        2.1.12 基因组评估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八个油菜基因组的从头组装
        2.2.2 组装基因组的评估
        2.2.3 油菜基因组的注释
        2.2.4 Hi-C相互作用与基因组特征的相关性
    2.3 讨论
第三章 油菜的遗传变异与泛基因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油菜基因组中同源区域鉴定
        3.1.2 系统发育分析
        3.1.3 分化时间分析
        3.1.4 MADS-box基因家族鉴定和分类
        3.1.5 SNPs和 In Dels鉴定
        3.1.6 不同品种间结构变异分析
        3.1.7 PAVs区域鉴定
        3.1.8 基因家族聚类
        3.1.9 泛基因组构建
        3.1.10 Gene index构建
        3.1.11 泛基因组数据库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油菜基因组的进化
        3.2.2 油菜的系统发育
        3.2.3 广泛的种内变异
        3.2.4 油菜的泛基因组
        3.2.5 泛基因组数据库
    3.3 讨论
第四章 PAV-GWAS解析表型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甘蓝型油菜BN-NAM群体构建
        4.1.2 BN-NAM群体的SNP分型
        4.1.3 BN-NAM群体的表型统计
        4.1.4 基于SNP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5 基于PAVs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6 FLC基因变异分析
        4.1.7 FLC基因的群体结构和基因型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角果长和粒重性状的关联分析
        4.2.2 开花期性状的关联分析
        4.2.3 FLC基因在不同基因组中的变异
        4.2.4 FLC基因与生态型分化
    4.3 讨论
第五章 水稻参考基因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Pac Bio SMRT RSII测序
        5.1.3 Bio Nano光学图谱测序
        5.1.4 基因组从头组装和缺口填补
        5.1.5 着丝粒和端粒序列鉴定
        5.1.6 重复元件和基因注释
        5.1.7 变异鉴定
        5.1.8 系统发育分析
        5.1.9 生物信息平台构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籼稻基因组的组装与注释
        5.2.2 籼稻基因组的转座元件
        5.2.3 籼稻基因组种内变异图谱
        5.2.4 稻属基因家族比较
        5.2.5 籼稻基因组生物信息平台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型甘蓝型油菜染色体数目确定
    2.2 栽培种油菜减数分裂过程观察
    2.3 新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过程观察
    2.4 新合成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行为统计分析
3 讨论

(6)百合小鳞茎抽薹机理及活性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抽薹生理生化基础
        2.1 百合鳞茎形态、繁殖和生长发育基础
        2.2 种子(种球)活力
        2.3 鳞茎春化、抽薹和花芽分化生理基础
    3 抽薹分子机理
        3.1 基因表达和转录
        3.2 蛋白质组学研究
        3.3 植物激素作用机理
    4 种球活性调控措施
        4.1 遗传改良
        4.2 温度调控抽薹
        4.3 植物生长物质调节抽薹
        4.4 种球活力调节
    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6 试验设计
    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鳞茎抽薹的生化特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抽薹过程中小鳞茎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3.1.1 抽薹过程中淀粉总含量变化
        3.1.2 抽薹过程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变化
        3.1.3 抽薹前后鳞片淀粉粒结构变化
        3.1.4 抽薹过程中可溶性糖变化
        3.1.5 抽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变化
        3.1.6 小鳞茎抽薹过程中游离氨基酸量的变化
        3.2 抽薹过程中核酸和主要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3.2.1 抽薹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
        3.2.2 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3.3 抽薹过程中不同繁殖途径的小鳞茎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
        3.3.1 淀粉含量的变化
        3.3.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3.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3.4 抽薹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的小鳞茎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
        3.4.1 淀粉含量的变化
        3.4.2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4.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鳞茎活性生理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温层积对小鳞茎活性生理影响
        3.1.1 POD、CAT活性的变化
        3.1.2 淀粉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的变化
        3.1.3 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3.1.4 对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3.1.5 对小鳞茎电导率(EC)的影响
        3.1.6 含水量的变化
        3.2 热激处理对小鳞茎低温层积活性生理影响
        3.2.1 POD、CAT活性的变化
        3.2.2 淀粉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的变化
        3.2.3 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3.2.4 对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2.5 对电导率(EC)的影响
        3.3 不同繁殖途径的百合小鳞茎低温层积一些活性生理
        3.3.1 硝酸还原酶(NR)和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3.3.2 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3.3.3 含水量的变化
        3.4 不同成熟度的百合小鳞茎低温层积一些活性生理
        3.4.1 对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的影响
        3.4.2 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3.4.3 含水量的变化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抽薹前后百合小鳞茎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分析
        3.2 抽薹前后百合小鳞茎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4 讨论
        4.1 小鳞茎总蛋白质的提取与制备
        4.2 抽薹后表达量下调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4.3 抽薹后表达量上调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4.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鳞茎活性调控技术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温层积对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1.1 温度和层积时间对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1.2 温度和层积时间对小鳞茎顶芽抽长的影响
        3.1.3 低温层积过程鳞茎活力的动态变化
        3.2 理化处理调节小鳞茎活性
        3.2.1 热预处理对低温层积过程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2.2 外源激素处理对小鳞茎活力指数和萌发率的影响
        3.2.3 PEG引发处理对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2.4 低温对不同重量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3 试管小鳞茎老熟培养处理对活力影响
        3.3.1 不同培养周期对试管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3.3.2 变温回缩培养对试管小鳞茎活力的影响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果分析
    1 总结
        1.1 低温层积下抽薹发育的进程划分
        1.2 抽薹发育进程的低温适应
        1.3 抽薹发育进程的营养基础变化
        1.4 抽薹发育进程的活性变化
        1.5 抽薹前后的差异蛋白质组表达
        1.6 小鳞茎活力调控
    2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 缩写词和英汉对照表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7)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减数分裂观察
        1.2.2 花粉的可染性
        1.2.3 自交亲和性分析
        1.2.4 花粉管萌发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数分裂
    2.2 花粉粒育性
    2.3 自交亲和性
3 讨论

(8)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资源创建及其株型性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种间关系及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创制
        1.1.1 种间关系
        1.1.2 A、B、C基因组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配对
        1.1.3 芸薹属作物远缘杂交研究
        1.1.4 种间杂交创制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1.1.5 异源三倍体的合成研究进展
    1.2 油菜株高性状的遗传研究
        1.2.1 油菜株高性状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 油菜矮秆和半矮秆种植资源的创制
    1.3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效应的遗传研究方法
        1.3.1 世代均数法和遗传方差法
        1.3.2 混合模型法
        1.3.3 质-数量性状和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1.3.4 油菜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芥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其性状表现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方法
        2.1.2.1 种间有性杂交
        2.1.2.2 杂种幼胚挽救及其快速繁殖和染色体加倍处理
        2.1.2.3 杂种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
        2.1.2.3.1 形态学鉴定
        2.1.2.3.2 细胞学鉴定
        2.1.2.4 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检测
        2.1.2.5 种间杂种的自交亲和性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芥菜型油菜和甘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2.2.2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鉴定
        2.2.2.1 形态学特征表现
        2.2.2.2 染色体数目鉴定
        2.2.3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种的减数分裂特性
        2.2.4 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及结实性
    2.3 讨论
第三章 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衍生后代的种质鉴定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衍生系)群体的构建
        3.1.2.2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性调查
        3.1.2.3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SSR分析
        3.1.2.4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农艺性状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芥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种各世代形态表现变化
        3.2.2 芥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种高世代衍生系染色体数目分析
        3.2.3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花粉育性及自交结实率分析
        3.2.4 新种质的SSR分析
        3.2.5 新种质主要株型性状分析
        3.2.5.1 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5.2 主要株型性状聚类分析
        3.2.6 新种质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调查分析
第四章 油菜株高的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性状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杂种F1及其亲本株高的比较研究
        4.2.2 6个世代群体株高的变异系数比较
        4.2.3 6世代群体的次数分布
        4.2.4 适宜遗传模型筛选
        4.2.5 最适遗传模型遗传参数估算
        4.2.6 油菜株高与相关性状的相关性
    4.3 讨论
第五章 油菜角果长度的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角果性状测定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中双11号和10D130及其杂种F1角身长的比较
        5.2.2 6 世代群体角果长变异系数比较
        5.2.3 6 世代群体的角果长次数分布
        5.2.4 遗传模型筛选
        5.2.5 最适遗传模型遗传参数估算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芥菜型油菜和羽衣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及性状表现
    6.2 利用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种间杂种创制新种质资源(A~+A~+C~+C~+)及其鉴定
    6.3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10D130(A~+A~+C~+C~+)株高的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6.4 甘蓝型油菜新种质10D130(A~+A~+C~+C~+)角果长的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第七章 创新点与后续研究计划
    7.1 主要创新点
    7.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持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博士期间主持研究项目
    博士期间主要获得成果

(9)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芸薹属 A、B、C 基因组亲缘关系的研究
    1.2 远缘杂交及其在芸薹属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2.1 远缘杂交简介
        1.2.2 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及克服方法
        1.2.3 远缘杂种的鉴定
        1.2.4 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特点
        1.2.5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3 植物异源多倍体的研究进展
        1.3.1 异源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1.3.2 异源多倍体的鉴定
        1.3.3 人工异源多倍体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 作物异染色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
        1.4.1 异附加系
        1.4.2 异代换系
        1.4.3 易位系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双二倍体 AACC 的获得与鉴定
        2.2.2 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 AAC 的合成及其生殖特性研究
        2.2.3 菜薹—青花菜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与鉴定
    2.3 讨论
        2.3.1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的获得及应用
        2.3.2 菜薹—青花菜异源三倍体的获得
        2.3.3 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异源三倍体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2.3.4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创建
        2.3.5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应用
        2.3.6 菜薹—青花菜异附加系的保存
第三章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3.2.2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细胞学鉴定
        3.2.3 菜薹—芥蓝种间杂种 F_1的花粉特性
        3.2.4 菜薹—芥蓝杂种 F_1的人工染色体加倍
        3.2.5 菜薹—芥蓝杂种 F_2代的田间表现
    3.3 讨论
        3.3.1 菜薹与芥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3.3.2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性状分离
        3.3.3 秋水仙素浸根法诱导植株染色体加倍
        3.3.4 菜薹与芥蓝种间异源双二倍体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植株的获得
        4.2.2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种 F_1的形态特征及花粉特性
        4.2.3 杂种 F_1的染色体数目鉴定
        4.2.4 双亲、杂种 F_2及 BC1的田间表现
    4.3 讨论
        4.3.1 大白菜与紫甘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4.3.2 大白菜与紫甘蓝杂种 F_1的染色体自然加倍现象
        4.3.3 假杂种形成的原因及花粉的育性
        4.3.4 杂种后代紫色性状的表现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试验及方法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RF1杂种主要性状表现
    2.2 三种组配类型单株产量与杂种优势
    2.3 三种组配类型的产量组成因子与对照优势分析
3 讨论

四、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繁育特性与试管繁殖(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型油菜BnTT8基因组编辑载体的构建及其遗传转化[D]. 李刚. 长江大学, 2021
  • [2]基于表型和遗传学分析的兰州百合染色体加倍效应研究[D]. 李淑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3]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生理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D]. 许耀照.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4]基于三代测序解析油菜和水稻遗传多样性[D]. 宋佳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J]. 田燕飞,朱莉莉,许聪聪,杨妍,位芳,田保明. 生物学杂志, 2018(05)
  • [6]百合小鳞茎抽薹机理及活性调控技术研究[D]. 游向阳.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7]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J]. 赵志刚. 江苏农业科学, 2013(08)
  • [8]甘蓝型油菜新种质资源创建及其株型性状遗传分析[D]. 周清元. 西南大学, 2013(11)
  • [9]芸薹种与甘蓝种杂交获得新种质的研究[D]. 乔海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10]人工合成油菜与栽培油菜F1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J]. 赵永国,肖玲,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合成油菜育种特性及离体繁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