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论中国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一、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汪付举[2](2014)在《WTO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文中提出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入世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经济不仅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加强了与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的衔接,各领域的国际化进程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总量以8.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排名第二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尤其是2013年中国贸易总额首次突破四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引发强烈关注。然而,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带来的不只是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各行业面临挑战。就银行金融业来说,2006年按照入世承诺约定,我国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面临严峻挑战。身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之中,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颇大。因此,面对国内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道路要取得更好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国内现状及国际趋势,以便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构思和建议。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已经从宏观或者微观角度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的说来,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略显不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WTO规则,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尤其是中国商业银行相关法律现状,并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在WTO框架下如何走出一条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设计构想。本文共包含四个章节,通过综合比较的方法,初步研究和探讨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章简要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法律体系,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法律规范,从特点和不足之处对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是关于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本章详细阐述了世贸组织的介绍、WTO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及其法律制度理论分析、我国入世关于银行业的服务承诺。第三章探讨了WTO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带来的影响,具体包括国内银行业发展现状、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初步探讨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主要从银行法律的完善、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及WTO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的操作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笔者的水平有限,研究尚浅,但希望能为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王筝[3](2013)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影响和制约,对世界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并逐步发展的。几十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强,逐步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2006年12月11日,中国履行了加入WTO时的“五年承诺”,对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政策上,逐步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外币业务、人民币业务等方面的多个限制。如今,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已经没有了区域限制、业务限制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大规模的进入,对我国金融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有挑战。首先,外资银行在生产管理经验、业务开发拓展、人才储备和培养、客户服务等方面确实值得中国商业银行的借鉴和学习。然而,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逐步抢占市场份额、与中国商业银行展开竞争的形式亦不容小视。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银行业的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银行效率的提高不但能够推动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系统的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的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使用面板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等形式建模,定性、定量的分析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简要介绍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经营现状分析。其次,分别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进行了两方面的实证分析。一:着重的阐述了银行效率测度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并主要运用SFA(随机前沿法)方法对中国15家银行(其中国有银行五家,股份制银行10家)自1995年至2011年以来的银行效率进行了测度。二:本文选取了1995年至2011年的一系列外资银行进入的测度数据,并且与第三章所测得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回归分析,来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与此同时,研究了产权性质(国有和股份制)对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于怎样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以及控制外资的进入程度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1.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自1995年来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的速率逐渐变慢。且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要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3.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性质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有显着的影响。4.我国加入WTO前后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发生了改变,且股份制银行面对变动的反映较明显,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变动的反应较不明显。

谢东昇[4](2012)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基于行业、企业、投资人多视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银行业改革方向的确定,以及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WTO后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一直受到政府与民间的重视,也是学术界与实务界经常讨论的热点。然而外资银行进入究竟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影响?以往文献大多着重是否有助于国内银行业效率的提升,或者是论证引进外资战略投资的优缺点进行探讨,较少以全面性、系统性的由上至下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本论文有别于以往研究,试图在宏经济观、微观经济以及社会大众三个层面下,从整体银行行业、银行企业、以及金融市场投资人等多视角,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学术理论上,透过文献回顾的过程,进行学术理论与实证研究梳理,分析跨国银行海外扩张理论成因,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影响何在,综合溢出效应的研究,整理近期中国银行业相关研究成果。在现实层面上,以古鉴今,完整介绍中、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史,分析当前国内中外资银行经营现状,参与WTO开放外资银行所造成的冲击,并且从外资同业角度观察外资银行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前景。藉由文献梳理和中外资银行现状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影响可区分为三大影响层次,在此理论分析框架下,本论文分别从三个专题,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第一个专题是在宏观经济影响层面下,以国内银行整体行业视角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生产力溢出效应。根据经济学生产理论的基础,建立一个可以衡量整体银行行业的生产力溢出效应模型,讨论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在劳动、资本、资金三种要素的投入产出影响,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外资银行进入后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以行业视角观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并未存在明显生产力溢出效应,以2006年后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为研究分界,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再从各要素的资源配置情况观察,国内银行劳动边际生产力低于外资银行,但资金与资本边际生产力高于外资银行,国内银行本身经营的技术进步率则为负成长的情况。第二个专题是在微观经济影响层面下,以银行企业视角观察外资银行进入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国内最新私人银行业务做了全面且系统的介绍。研究结果发现,国内私人银行自2007年开办以来,借鉴外资私人银行,国内财富管理业务蓬勃发展。中资私人银行在国内有本土化优势,并受惠于政策对外资经营限制。而外资私人银行的优势在于境外资产配置能力较强,对客户定制化服务能力较高。本研究提出国内私人银行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专业财富管理人才短缺、产品服务同质化太高、风险控管系统薄弱、以及全球资产配置能力不足。并建议加速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脚步、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严格专注细分市场、以及善用混业经营的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本文再以招商私人银行为例,分析其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以及对高端客户、专业团队、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以及品牌营销上的特色。第三个专题是在对社会大众影响层面下,以金融市场投资人视角观察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影响。以事件研究法辅以严谨的实证分析,观察投资人对于外资金融机构宣布参股国内银行事件的公告效果,并以被参股银行的类型,以及参股金额规模进行分类比较,研究投资人对于外资参股后对国内银行业前景的反应有何不同。实证结果发现,针对外资参股事件的公告,国内投资人是抱以正面的反应。而且事件公告日前,参股消息已经在国内股市发酵,中国股市存在信息泄漏以及内幕交易的情况。再以被参股银行类型不同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当被参股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时,会有较大的公告效果。而参股金额的大小并不会与公告效应有绝对正向的关系。显示外资参股国有商业银行所造成的标竿效应,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示范效果,才是金融市场投资人考量国内银行业前景最主要的关键。本论文在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三大影响层面为基础,以全方位的多视角进行研究,完整清晰的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所产生的变化与影响。在研究方法上,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的优势,得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影响的初步结论。经过对本论文三个专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后,在理论意涵与实践意义上,接着提出在国家政策上,应该稳健适度开放外资与中资银行合作,协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工作,并加速外资银行进入内地二三线以下城市或农村发展。在银行行业或企业上,建议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组织效率、吸收国际经验、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劳动素质以及专注细分市场,并且加快中资银行国际化的脚步。在社会大众上,建议投资人可以参考外资参股消息,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所带领的标竿效应与示范效果,并且防范国内股市内幕交易的风险。

管华雨[5](2008)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及其适度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履行全面对外开放承诺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准确刻画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对外开放的适度性,进一步把握开放的速度、顺序和方式,以最大程度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首先从哲学视角出发重新认识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内涵和外延,指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目的和本质,并从政策法规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两个角度对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进行了剖析。依据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定义及其具体内容,本文系统分析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并选择出恰当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利用多层次分析和熵值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特点分别给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的测度公式。根据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公式,本文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和实现水平分别进行了测度,并对开放程度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基于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等级划分标准,本文将银行的对外开放初步划分为“封闭”、“低度开放”、“中度开放”、“高度开放”和“完全开放”五个等级,并根据其测度值估计了不同等级的具体区间。然后,本文总结和分析了银行业对外开放不同等级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加入WTO之前、加入WTO之后过渡期内以及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以后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等级进行了初步判断。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进一步探究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首先,本文对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内涵、目的和本质进行了详细解析,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评价因素——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状况,构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测度公式。然后,本文研究了作为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因素之一的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水平,并构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公式,进而通过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和外开放条件水平的比较,系统给出了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判断方法,并对“中度开放”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适度区间进行了估计。接着,本文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入世之前、入世过渡期内和过渡期之后,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分别处于适度开放、过度开放和适度开放的状态;并且,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承诺水平和对外开放实现水平分别大体相当于美国80年代和60-70年代时的对外开放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具体现状和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条件,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解析,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仍相对不足,并且银行业各开放要素和基本条件中的各要素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最后,本文对处于中度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及其对外开放条件的国际经验进行归纳和比较,总结出中度开放国家的对外开放条件、开放模式和开放步骤,并在详细分析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与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基本路径。随后,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现状,给出了我国银行业适度进行对外开放的对策与建议。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以及解决当前银行业对外开放中出现的若干难题,还有助于为我国宏微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更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执行和市场的有效监管。

周四军[6](2007)在《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体而言,中国银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为量的扩张,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粗放型发展道路,存在着商业银行低效率的问题。2005年7月号英国《银行家》杂志按一级资本排出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座次,中国共有19家商业银行榜上有名,其中,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排名第11、第25、第32、第37名,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已步入了世界大银行的行列。但从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资本利润率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排名第578、第221、第950、第910名。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从2006年底起,中国金融系统将全方位对外开放,银行业必将面临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如何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经营目标,是一个值得金融学术界和银行业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效率研究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实践问题。本文以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方法及专业软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问题,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本文在效率一般理论和商业银行效率理论的指导下,在明确商业银行效率目标和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条件的基础上,以“效率测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生成机制研究——效率提升对策”为主线,遵循从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到对策建议的基本思路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1.商业银行效率理论及效率目标论述在界定效率概念之后,对效率一般理论和商业银行效率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构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的效率指经济效率,指经济机构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微观效率,即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商业银行效率目标是不断提升商业银行效率,提升效率是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效率目标服从于、服务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2.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条件分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体系已从机构单一、存贷分离、统存统贷的“大一统”银行体系转变成为由五大类型、四个层次组成的多元化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国各类商业银行经营状况逐步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条件基本具备,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3.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与评价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分别从经济(财务)和技术(生产)的角度,准确测度1999-2005年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财务效率值和DEA效率值及排名,并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之间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之间的效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在比较两种测度方法后,得到了基于两种测度方法的商业银行总效率及总排名,从经济(财务)和技术(生产)角度综合反映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按总效率值得到的总排名与分别按财务效率值和DEA效率值的排名三者基本一致。从整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比较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但近年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其效率得到显着提高。4.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根据效率理论及相关理论,提出商业银行效率分析的“多视角多因素论”,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各种因素。宏观影响因素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信用环境及国内经济环境;中观(行业)影响因素包括金融结构、银行业利率、金融技术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金融体制;微观影响因素包括银行产权、银行规模、资产质量、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商业银行进行了具体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同样受到有关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建立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多元回归模型,收集样本数据,利用Eviews3软件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多元回归方程为:E = -1 .34125 + 0.484987 X1 + 0.021662 X2 - 0.000574 X3 + 0.016038X4。其中, E为商业银行总效率的估计值,X1、X2、X3、X4分别表示银行产权、银行规模、资产质量、人力资源变量,其回归参数为0.484987、0.021662、-0.000574和0.016038。5.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研究本文在效率测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之后,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通过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动因分析和“黑箱”分析,构建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探求商业银行效率生成规律,并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内因决定事物本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受制于两种推力:即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开放与加入WTO的外推力、商业银行利益驱动的内推力,两种推力形成的合力作用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根据控制论原理,将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看作“黑箱”,在既定的生产技术下,选择生产流程,将“原始投入”(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转化成“有效投入”,得到最终“产出”。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探索“黑箱”的变化规律,从而控制“黑箱”。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为: MAX [U ] - C ( K , L , T , G)。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的产出估计方程为:U = 143.292018K 0.605304 L0.132947。在产出估计方程中,资本(K)和劳动(L)对产出(U)的影响参数分别为0.605304和0.132947。6.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研究本文在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和生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从效率影响因素的对策和效率生成机制的对策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分类指导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供中国政府、银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决策参考。包括:努力改善和优化宏观环境;积极调整和引导行业政策;切实增强商业银行自身实力;加大资本、劳动、技术、管理投入;对各类商业银行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顾宇婷[7](2005)在《关于国内金融安全研究进展的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学者开始了对金融安全的研究。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人士从金融危机中得到启示,纷纷探索金融安全问题的本源。在近十年的研究进程中,我国学者对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基本因素及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和实践意义的相应对策,对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并逐渐开始形成一套系统的金融安全研究体系。但是,对金融安全研究进行综合评述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试图对我国学者关于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作一个阶段性的综述,通过对近200篇金融安全文献的比较和归纳,总结和分析了我国金融安全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对金融安全概念的提出、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金融安全的特征、我国金融安全研究经历的阶段及其特点作了述评,并对金融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我国金融安全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影响金融安全的基本因素的剖析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发现在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19个主要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内部因素是银行业、社会信用等,影响程度最大的外部因素是金融全球化、国际游资的冲击等;在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22个主要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内部因素是经济及金融结构、银行业、金融创新、资本市场等,影响程度最大的外部因素是金融全球化、政府、非法资本流出入等;此外,本文还向读者推荐了金融安全领域较值得一读的两本着作和53篇文献。

肖平飞[8](2005)在《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以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为核心的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和引导这一变化,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一系列的谈判,确立了调整服务贸易领域的多边规则。WTO 所包含的内容构成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其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框架为以法定约束形式承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载体。中国加入WTO 后,根据《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所作的承诺,逐步对外开放了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部门,银行业开放是整个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意味着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鉴于外资银行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及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大银行相比所存在的差距,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如何为中资银行制定法律对策,迅速提高其竞争力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童文俊[9](2005)在《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与战略为主题,根据动因和战略相对应的原则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宏观动因和相关战略规划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在对银行业并购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对银行并购理论发展予以综述的前提下,在对中国银行业并购既有行为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并购的微观和宏观动因,并确定了宏观动因和银行业并购战略相对应的本文研究思路。在本文所确定的宏观动因和并购战略相对应的研究框架下,本文分别从提升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水平、优化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稳定中国金融体系和提升中国银行业对外竞争力四大宏观动因出发,对其所对应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构想或政策建议。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一章导论、五章正文和一节结论。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本章对本文的重要概念做了界定,区分了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并购概念,介绍了银行并购的分类,界定了银行业并购战略的含义。其次,本章对银行并购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有关银行动因理论,绩效实证和中国银行业并购研究的进展。最后,本章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做了介绍。 第二章为中国银行业并购:既有行为、动因与战略分析。在对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和中国银行业并购历程予以阐述的基础上,本章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既有并购的动因、成效与问题,并对光大银行并购案例做了绩效实证分析。然后,本章研究了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并购的动因,并确定了宏观动因与银行业并购战略相对应的本文研究框架。 第三章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本章在对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予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随后,本章对规模经济与银行业横向并购、范围经济与银行业混业并购做了理论与实践考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基于规模经济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和基于范围经济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 第四章为市场结构优化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首先,本章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做了理论分析。其次,本章从集中度角度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实证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的最优市场结构。再次,本章对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考察。最后,本章阐述了基于市场结构优化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 第五章为金融体系稳定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在对金融体系稳定、有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与银行并购之间的关系予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分析了

王天习,陆明[10](2004)在《论加入WTO与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引言金融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这决定了其自身必然存在诸多缺陷。根据中国加入WTO承诺的时间表,我国将在五年内完全放开金融市场,这样一来,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无论从范围上还是程度上来看都将是空前的。目前,全球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相继而来的是各类金融业务的交叉发展,这种日趋

二、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2)WTO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商业银行法律体系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法律规范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法律问题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法律特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法律不足
第二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WTO)概述
    第二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规则和制度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贸易规定
        二、金融服务附件一相关规定
        三、《金融服务协议》相关规定
    第三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理论分析
        一、国际金融法律体系现状
        二、WTO金融规则特点
        三、WTO金融制度的不足
    第四节 我国入世关于银行金融业的服务承诺
第三章 WTO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
    第二节 加入WTO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 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银行法制和监管能否与时俱进
        二、是否坚持分业经营
        三、金融人才流失
        四、客户资源流失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一节 改善法律环境,健全银行法制
    第二节 综合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一、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
        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三、注重人才资源投资
    第三节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一、改革金融监管体制
        二、提高并表监管水平
        三、研究金融监管新标准
    第四节 WTO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的操作
        一、利用WTO有利规则减缓冲击
        二、增强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2 论文的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方法,文章结构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文章结构
    1.3.3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2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历程
2.1 加入WTO前的阶段
    2.1.1 1797年至1990年的探索期
    2.1.2 1990年至1997年的快速发展期
    2.1.3 1997年至2000年的衰退期
2.2 加入WTO后的阶段
    2.2.1 2001年加入WTO至2006年的五年过渡期
    2.2.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至今 3 基于SFA方法的银行效率的测度
3.1 银行效率定义及其分类
3.2 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及模型的选择
    3.2.1 SFA方法的基本模型
    3.2.2 SFA方法的改进
    3.2.3 本文模型的选择
3.3 随机前沿模型、变量和数据的确定
    3.3.1 随机前沿函数的选择
    3.3.2 变量的选择
    3.3.3 数据的选取
3.4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3.4.1 商业银行效率测量的假设
    3.4.2 商业银行效率的测量 4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对现有模型的综述
4.2 对模型的改进
    4.2.1 数据来源及选取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3 结果分析 5 政策建议
5.1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建议
5.2 对国家的政策建议 附录
附录A: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值
附录B: 外资银行进入数据及其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4)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基于行业、企业、投资人多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1.2.1 以银行行业视角研究
        1.2.2 以银行企业视角研究
        1.2.3 以金融市场投资人视角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流程与本文结构
    1.5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跨国银行海外扩张决定因素
        2.1.1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2.1.2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
        2.1.3 引力模型理论(Gravity Model)
        2.1.4 追随客户理论(Following the Client)
        2.1.5 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2.2 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S)
        2.2.1 溢出效应的基本概念
        2.2.2 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
    2.3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的影响
        2.3.1 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2.3.2 参股东道国银行的影响
    2.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相关文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国内银行业发展历程
        3.1.1 改革开放前(1979之前)
        3.1.2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
        3.1.3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1993-2001年)
        3.1.4 加入WTO之后(2002年至今)
    3.2 国内银行业现状
        3.2.1 国内银行体系现状
        3.2.2 国内银行业整体经营现状
    3.3 外资银行业进入国内市场发展历程
        3.3.1 改革开放前(1979之前)
        3.3.2 开放外资银行进入初期(1979-1990)
        3.3.3 外资银行在中国成长扩张阶段(1990-1997)
        3.3.4 外资银行在中国业务收缩停滞阶段(1998-2001)
        3.3.5 中国加入WTO后的阶段(2002-2007)
        3.3.6 全面开放外资银行阶段(2007至今)
    3.4 外资银行业进入国内市场现状分析
        3.4.1 外资银行业在华业务发展现状
        3.4.2 由外资同业眼光观察:普华永道《外资银行在中国》研究报告
第四章 理论分析框架
    4.1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层面
        4.1.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层面
        4.1.2 对微观经济的影响层面
        4.1.3 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层面
    4.2 本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4.2.1 宏观经济层面下以银行行业视角研究
        4.2.2 微观经济层面下以银行企业视角研究
        4.2.3 社会大众层面下以金融市场投资人视角研究
    4.3 三个研究视角的逻辑关连性
第五章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以生产力溢出效应观察
    5.1 研究背景与动机
    5.2 溢出效应理论模型
        5.2.1 整体银行业的产出与投入
        5.2.2 整体银行业产出成长率
        5.2.3 投入产出模型的推导
        5.2.4 各生产要素成长率与溢出效果的估计
    5.3 实证模型与数据来源
        5.3.1 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5.3.2 实证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
    6.1 私人银行的概念
    6.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带动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
        6.2.1 中国私人银行的定义
        6.2.2 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6.2.3 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的来源与特征
        6.2.4 中国私人银行资产规模、品牌能见度、产品服务以及国际排名
        6.2.5 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模式
    6.3 中外私人银行的比较分析
        6.3.1 发展历程比较
        6.3.2 组织架构比较
        6.3.3 经营模式比较
        6.3.4 人才队伍比较
        6.3.5 客户群体比较
        6.3.6 产品服务比较
        6.3.7 监管环境比较
    6.4 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专业财富管理人才短缺,团队效率低落
        6.4.2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问题有待解决
        6.4.3 风险控管系统有待建立
        6.4.4 境外资产管理配置能力有待提升
    6.5 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展望
        6.5.1 拓展海外业务发展
        6.5.2 产品的创新性与服务的多样性
        6.5.3 细分市场,提供超级富人管家式服务
        6.5.4 加强与中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混业经营
    6.6 个案分析-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6.6.1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成立背景
        6.6.2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概况
        6.6.3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定位
        6.6.4 “1+N”专家服务团队
        6.6.5 产品与服务
        6.6.6 中国最佳私人银行美誉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外资参股事件对投资人的公告效果
    7.1 研究背景与动机
    7.2 资料来源与样本分析
        7.2.1 资料来源
        7.2.2 样本选择
        7.2.3 样本描述
    7.3 研究方法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全体样本的实证结果分析
        7.4.2 被参股银行类型分类后的实证结果分析
        7.4.3 参股金额规模分类后的实证结果分析
    7.5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生产力溢出效应的研究结论
        8.1.2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结论
        8.1.3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研究结论
    8.2 理论与实践意义
        8.2.1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8.2.2 对银行业的建议
        8.2.3 对社会大众的建议
    8.3 本论文创新之处
    8.4 本论文不足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国内银行情况
附录二. 万得银行指数成分股
附录三. 本人相关学术着作和论文
致谢

(5)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及其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1.2.2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概念评述
        1.2.3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测度方法评述
        1.2.4 适度性的测度方法评述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
第2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内涵剖析
    2.1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再认识——基于哲学的视角
        2.1.1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基本要素
        2.1.2 银行业对外开放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2.2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目的与本质
        2.2.1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目的
        2.2.2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本质
    2.3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界定及其解析
        2.3.1 基于政策法规意义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定义
        2.3.2 基于国际资本流动意义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定义
        2.3.3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对外开放实现水平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3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的建立
    3.1 预备工作——多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3.1.1 多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
        3.1.2 熵值法及其应用
        3.1.3 多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比较
    3.2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公式的建立
        3.2.1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评价指标的选择
        3.2.2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3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测度公式的定量描述
    3.3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公式的建立
        3.3.1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评价指标的选择
        3.3.2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3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测度公式的定量描述
    小结
第4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评价与测度
    4.1 测度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步骤
    4.2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的测度
        4.2.1 数据的选择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各层次评价指标的计量
        4.2.4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的测量
    4.3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的测度
        4.3.1 数据的选择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评价指标的计量
        4.3.4 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的测量
    4.4 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对外开放实现水平的排序及比较
    小结
第5章 基于测度模型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等级划分
    5.1 银行业对外开放等级划分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步骤
    5.2 银行业对外开放不同等级临界值及其对应区间的确定
        5.2.1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等级及初始区间的选择
        5.2.2 银行业对外开放评级体系的构建
        5.2.3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等级归类
        5.2.4 银行业对外开放等级区间的估计
        5.2.5 银行业对外开放等级划分的检测与调整
    5.3 银行业对外开放不同等级的基本特征分析
    小结
第6章 基于等级划分的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判断
    6.1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概念的引出与内涵解析
        6.1.1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问题的提出
        6.1.2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界定
        6.1.3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目的及其本质
    6.2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评价因素分析与测度公式的构建
        6.2.1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两大评价因素——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状况与银行业开放条件状况
        6.2.2 选择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与对外开放条件水平作为评价适度性的主要依据
        6.2.3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测度公式的建立
    6.3 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状况的测度
        6.3.1 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的解析
        6.3.2 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评价指标的选择
        6.3.3 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4 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测度模型的建立
        6.3.5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水平的测度
    6.4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判断
        6.4.1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判别方法的构建
        6.4.2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判别的一般步骤
    6.5 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区间的估计
    6.6 基于"中度开放"和"高度开放"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区间的比较
    小结
第7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综合判断与分析
    7.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状况分析
    7.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判断
        7.2.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等级的基本判断
        7.2.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7.2.3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7.3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基本判断
    小结
第8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解析
    8.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不足及其原因解析
        8.1.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存在的不足
        8.1.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存在不足的原因解析
    8.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解析
        8.2.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存在的不足
        8.2.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条件存在不足的原因解析
    8.3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存在的不足及其成因
        8.3.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存在的不足
        8.3.2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存在不足的原因解析
    8.4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基本结论
    小结
第9章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未来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9.1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9.1.1 银行业对外开放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
        9.1.2 中度开放下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
        9.1.3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现有基础条件分析
        9.1.4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9.2 中国银行业进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9.2.1 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
        9.2.2 关于银行业对外开放适度性的政策建议
    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商业银行效率理论与效率目标
    2.1 效率理论及相关理论
    2.2 商业银行效率理论
    2.3 商业银行效率目标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条件分析
    3.1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3.2 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分析
    3.3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条件分析
第4章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与评价
    4.1 财务指标分析法测度与评价
    4.2 DEA 分析法测度与评价
    4.3 两种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商业银行效率的多视角多因素分析
    5.2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多视角多因素分析
    5.3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多元回归分析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研究
    6.1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动因分析
    6.2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黑箱”分析
    6.3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模型及实证
第7章 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研究
    7.1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7.2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的对策研究
    7.3 分类指导与区别对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附录B 中国112 家城市商业银行名录
附录C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财务测度附表
附录D 利用EXCEL 软件测度商业银行的DEA 效率
附录E 利用EVIEWS3 处理商业银行效率多元回归分析
致谢

(7)关于国内金融安全研究进展的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2章 金融安全的概念
2.1 金融安全概念的提出
2.2 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2.3 金融安全的基本特征 第3章 金融安全研究的阶段性
3.1 东南亚金融危机前(1997 年7 月之前)
3.2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1997 年7 月~2001 年初)
3.3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2001 年初至今)
3.4 小结 第4章 金融安全研究问题的统计分析
4.1 金融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归类
4.2 对影响金融安全基本因素的分析研究
    4.2.1 总体因素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4.2.2 具体因素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4.2.3 具体因素的统计分析
    4.2.4 小结
4.3 对策研究
    4.3.1 对策综述
    4.3.2 统计分析
    4.3.3 小结 第5章 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5.1 研究方法总体趋势分析
5.2 关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6.1 文献综述结果
6.2 文献推荐 第7章 综合评述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WTO 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及具体承诺减让表
    第一节 WTO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WTO 各成员方金融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比较
    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对银行业开放的承诺
第二章 加入WTO 对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现状与法律特征
    第二节 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比较
    第二节 中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提高中资银行竞争力的法律对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9)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银行并购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并购:既有行为、动因与战略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发展与中国银行业并购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既有行为分析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并购发展的动因与战略规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实证分析
    第三节 基于规模经济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四节 基于范围经济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市场结构优化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第二节 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与中国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
    第三节 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
    第四节 基于市场结构优化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体系稳定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一节 金融体系稳定、有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与银行并购
    第二节 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基于金融体系稳定动因的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外竞争力提升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水平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外资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并购战略分析
    第三节 对外竞争力提升与中国银行业跨国并购战略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总体战略构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论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WTO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D]. 汪付举. 山东大学, 2014(02)
  • [3]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D]. 王筝.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8)
  • [4]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基于行业、企业、投资人多视角研究[D]. 谢东昇. 复旦大学, 2012(02)
  • [5]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测度及其适度性研究[D]. 管华雨. 复旦大学, 2008(04)
  • [6]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 周四军. 湖南大学, 2007(02)
  • [7]关于国内金融安全研究进展的述评[D]. 顾宇婷. 清华大学, 2005(08)
  • [8]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中国银行业开放[D]. 肖平飞. 湘潭大学, 2005(04)
  • [9]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动因与战略研究[D]. 童文俊. 复旦大学, 2005(07)
  • [10]论加入WTO与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J]. 王天习,陆明. 经济法论丛, 2004(00)

标签:;  ;  ;  ;  ;  

论中国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