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

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

一、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刘瑾铭[1](2021)在《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以南京市金陵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世界不断进步与发展,音乐的发展已进入到多元化时期,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传统音乐相比,青少年更容易理解流行音乐。因此,音乐教师理应与时俱进,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赏析流行音乐,提高自身艺术素质。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可行性分析,这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中生进行调研,研究当下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论文的主要部分。从金陵中学学生的问卷中了解到流行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点:首先,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支持度及喜爱程度是非常高的,这为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然而教材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创新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满意度;其次,音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多注重传统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的学习,关注流行音乐过少,这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学习音乐知识;再次,大多数家长对学生听流行音乐的态度是持支持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流行音乐入课堂提供家庭保障;最后,教师应该辨别选择流行音乐中积极正面的歌曲作为教材课件,帮助中学生提升艺术甄别鉴赏能力,以期达到美育的功能;文中的第四部分是针对以上调查,对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提出对策及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了解流行歌曲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现状,掌握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实际情况,找出流行歌曲对于中学课堂教学实践有哪些积极作用,以及流行歌曲在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是本论文力求实现中学音乐教育实践,丰富中学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的一次探索,希望能够为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共同为实现新课标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牛旻[2](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漫画是一种综合性大众艺术,突破了传统讽喻漫画的叙事局限性,是造型艺术、镜头语法和叙事文本的同构体,其文化属性与审美机制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数字互联网改变了漫画符号的审美创造与符号消费机制,也改变了其文化参与和跨文化传播机制。在硕大无朋的“超真实”数字拟像世界和符号消费活动中,漫画图像叙事得以在大众文化层面实现泛化,不仅从亚文化靠近主流文化,也承担起更复杂的文化建构职能,在视觉维度以扁平化、风格化、碎片化的图像语言全面介入大众审美,还在数字图像符号消费逻辑的主导下融合了娱乐性与批判性,融合并改变了影视、广告、手机软件等多种图像叙事形态,以角色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流行文化的视觉革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的现代漫画研究为主,兼及其形形色色的泛化形态,综合运用符号学、图像学、文化社会学和传播学方法,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全面厘清新媒体时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符号消费机制和文化参与机制,进而探寻其在新媒体时代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机制,寻找国产漫画凝构风格范式、阐释传统文化、建构时代精神、发挥社会功能的新路径。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尝试准确界定现代漫画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索媒介载体与漫画形态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建立较为清晰的视角与框架。第二章,从图像学和文化社会学切入,从新媒体时代的漫画生产环境、图像叙事机制、文化拼贴手法和价值取向隐喻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剖析其叙事机制的独立趋势,指出漫画中的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同构,以及传统美学和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三章,采取符号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符码再造与消费载体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探明其在大众文化与审美意识建构中的符号编码与解码机制,揭示其符码消费中的弱编码、同构式解码、养成式消费等新特征;揭示现代漫画能在交互式阅读与符号消费中建构群体理性;分析基于现代漫画的视觉文化与概念文化的同构趋势。第四章,采用文化社会学方法,从新媒体时代的民众形象建构、国家形象建构和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探明漫画丰富的社会功能,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变成多元化图解;揭示现代漫画正在使国家形象的建构从宏大的英雄主义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具体分析现代漫画如何对“个人化”、异化等当代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审美表征。第五章,从图像学和传播学切入,通过对比传统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分析现代漫画在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提出新媒体时代漫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渠道多元、文化折扣弱化、主动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和整合超媒介文本等新特征,据此探明基于现代漫画的文化认同机制,并对中国漫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进行分析与展望。

刘昊[3](2021)在《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余年来,我国合唱艺术伴随着民族独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表征。较之过去以“群众歌咏”为主要载体、在国家政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合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的二十年,我国群文合唱蓬勃发展,呈现出包容共生的多元生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全体国民追求审美的美育新时期,城市群文合唱图景出现新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趣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作为人声艺术的合唱的概念理解日益成熟,追求精益求精的听觉感受、持续参与合唱活动成为其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合唱研究领域中对作品本体的音乐学研究、合唱训练策略的教育学方法研究、群文合唱的社会学意义、历史学脉络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以老年、大学生、少儿群体为主。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切入青年群体这一视角,分析该群体能够形成稳定音乐兴趣、能够将音乐学习主动纳入个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因及影响要素,探索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参与合唱和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软件,对上海市较为典型的三个新型合唱团中的15名团员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当下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该群体“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的动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搭建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构路径框架,提出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以及当下上海的人文环境是其步入青年阶段产生多维度心理需要而继续参与合唱团的重要影响要素,并提出音乐素养在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与其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产生的多个心理需要之间发生中介效应的假设。随后,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借鉴西方合唱参与方面较为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调研问卷进行设计,对量表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和题项开发,对正式问卷的内容信度与内容效度进行调整与修订。其二,面向上海市以青年职场人为主体的合唱团与大学生合唱团发放正式问卷,采集有效答卷558份,全面考察了参与合唱的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参与合唱的体验、大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自我感知的音乐素养、合唱偏好、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了解了不同性别、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分别在读谱习惯、合唱偏好、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差异性。首次运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KMO和巴利特球型检验确定了问卷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做因子分析,再通过主成份分析肯定了量表中各个维度的组成;然后通过对理论模型指标及参数拟合度的测量和比对,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结构模型检验中对质化研究中提出的若干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成长支持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均有显着性作用;2、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求知需要无显着影响;3、上海合唱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价值实现需要与社交需要无显着影响;4、城市文创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无显着影响;5、除上述被排除的假设以外,其他路径中的假设关系均为显着正相关。结合扎根理论和问卷调研中产生的数据与文本分析,从终身音乐教育立场出发,本研究认为:一方面,青少年阶段的乐器学习、家庭氛围、教师素养、学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对个体稳定音乐兴趣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业音乐院校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文化工作者合唱观念的重塑、城市合唱团艺术标准的提高等是当下亟待改善的结构性问题。以上,也将是我国城市业余合唱走向进一步繁荣的保证。

宋娜娜[4](2021)在《《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经典咏流传》是当下热播的一档大型诗词文化教育类节目。该文化节目的独特形式是通过“和诗以歌”的全新诗词演唱模式。节目一经开播就迅速引起广大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传唱,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加快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散发出独特魅力。通过研究《经典咏流传》节目,探究《经典咏流传》文化节目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模式来建构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经典咏流传》节目特点,节目通过对经典诗词的重新改编谱曲,创造性的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通过经典传唱来充分挖掘诗词文化中的人文情怀与家国情怀,再加上专业的诗词解读来全面普及诗词知识,为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当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新局面,并通过阐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所呈现出的积极元素来加强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形成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风尚。第三部分详细介绍《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于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通过融入多种方式来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锦上添花。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充分尊重青少年发展的身心特征,融入时代元素、名人效应、建立情感共识、寓教于乐、加强体验式教育、多元支撑等多种方式的合理应用来获得青少年的积极认同,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意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并孕育发芽,让其积极主动地保护、传承、弘扬、发展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以《经典咏流传》节目为代表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丰富了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马赫[5](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蔡欣娣[6](2020)在《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嘻哈音乐接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世界流行音乐的市场,从主流媒体流行音乐榜单、国内外各大流行音乐奖项和线上线下丰富的流行音乐类节目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嘻哈音乐已经完成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蜕变。在现阶段流行音乐的各种分类中,嘻哈音乐也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是最受喜爱的流行音乐风格之一。嘻哈音乐不仅在发源地美国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发展至今的50多年里传播蔓延,它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和随意性融入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当中。嘻哈音乐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是美国黑人流行音乐文化的延续,后成为黑人文化的代表之一。嘻哈音乐兴起于美国纽约贫民区街头的一群黑人青少年之中,后来经过商业化整合后逐步演变为美国流行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成为了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街头文化。嘻哈音乐的发展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当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态下,嘻哈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嘻哈音乐是一种具有亚文化属性的街头流行音乐文化,虽然它继承了黑人音乐随性有个性的音乐特点,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嘻哈音乐的发展初期,嘻哈音乐是伴随着暴力、毒品、帮派等一系列问题成长的。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嘻哈音乐在后来的发展中也饱受争议,很容易使大众带着有色眼镜面对这种年轻的文化。但是嘻哈音乐在后期的发展中也在不断的成长,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嘻哈音乐也不同往日展现出了全新的精神面貌。本文将视角放在文化差异下的嘻哈音乐文化的接受程度上,开拓视野,用四个章节来论述嘻哈音乐文化的兴起、发展过程以及如今的多元化文化形态。第一章主要概括了嘻哈音乐的起源、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初期的社会问题。第二章梳理了嘻哈音乐文化的第一次蜕变,既进行商业化转型后的状态。第三章例举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嘻哈音乐文化和其跨界变化的接受程度。第四章对中国嘻哈音乐文化进行整理并提出问题和设想。

王天聪[7](2020)在《美国爵士乐的社会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快餐文化,它更是一个时代的综合缩影。在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它从多个角度以特有的方式反映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流行音乐被渗入了更多的文化承载,从艺术消费到社会认同,它时时刻刻的也折射着一个时代所赋予的价值。近年来,对流行音乐与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多为思政研究领域的内容,而从其社会功能的研究却不属多数,为此,本文社会功能的角度以爵士乐为例,对流行音乐的价值与功能进行研究。美国爵士乐与流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爵士乐是融入不同文化与音乐元素所产生的音乐形式,被认为是美国古典音乐的现代表达。从上个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经济危机问题、种族歧视问题、民权运动和外交问题等等方面,可称得上风起云涌、社会动荡。而此时的美国爵士乐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音乐形态,代表着美国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是其政治民主的艺术表现,不同的时期,爵士乐不仅仅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彰显。爵士乐在政治、经济、社会中所产生的社会功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中国的流行音乐来自西方,审美西化的问题导致大众对于中国特征的流行音乐缺少了自信。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那么,此时流行音乐应该承担起社会角色,发挥出“文化防范”、“弘扬民族文化”等社会功能。从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外来文化防范意识,从而提升自我文化自信的作用。

尚凯天[8](2020)在《移动音乐APP平台青少年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日新月异,人类与互联网在不同网络时代所提供的不同形式的网络服务相伴相行,科技的进步为人类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音乐作为精神食粮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时代的人用着不同的媒介形式听着不同类型的歌,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催生了音乐APP。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微博、抖音、网易云音乐等平台,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近年来,青少年在网络中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频频出现,于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也纷纷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国内音乐平台已经开启打造综合平台的发展模式,在提供以音乐资源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拓宽发展领域,强化社交、线上直播、线上音乐演出、周边商品贩卖等功能,跨界模式为数字音乐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盈利道路。文章将青少年与音乐APP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当下青少年的精神生活,音乐素质教育现状,并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充分研究青少年用户在使用音乐APP时的动机与行为,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和多种内在联系。文章将使用音乐APP的青少年用户作为研究主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选取6名使用过音乐APP的青少年用户进行访谈,设计出关于青少年使用音乐APP情况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发放,将455份有效问卷通过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具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青少年用户,使用音乐APP的动机和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大五人格特征和孤独感都会影响青少年用户的使用动机。(3)音乐APP青少年用户的使用动机与其累计使用时间、平台活跃程度、分享行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关系。(4)国内青少年音乐素质教育状况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具有强大发展潜力。(5)音乐APP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应用有待完善和合理化。(6)青少年的音乐版权意识较差,音乐付费意愿较低。

李勐,胡宏莉[9](2020)在《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流行音乐作为近现代产生的音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流行音乐以流行性、娱乐性与先进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影响。学校、家庭、全社会都应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倡导适合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流行音乐,发挥流行音乐的正面导向作用,提高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达成"音乐教育人"的美育目标。

孟琪[10](2020)在《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相互角逐下的台湾青春电影,于2000年之后以极具本土特质的小清新风格成为台湾地区电影创作的“强心剂”,积极适应台湾电影在新世纪之交因多重困境而不得以形成的“零散型产业模式”,进而通过小成本的制作模式、定向化的美学程式以及易宣发的青春标识等特质,逐渐将青春片带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类型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青春影片既有跨界人才的参与,也有跨地域整合的特点。其不仅在类型模式上通过相对统一的主题、定型角色的塑造以及标志性元素的展现等方面形成了台湾青春片的类型雏形,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向亚类型以及复合类型的实践中迈进,以或杂糅或反类型的样态,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之后台湾青春电影的多元面貌。更深层次的转变发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阈中,台湾地区身处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欧美文化的交汇之处。从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的青春片创作中反观台湾地区的作品,显而易见,其既有对新世纪之前台湾青春影片的美学传承,也在叙事、风格以及青春议题等方面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创作展开良性互动,更在世界范围内与日本青春片的“纯爱”风格、韩国青春片的“极致化”呈现以及美国青春片的类型建构方面有所亲近。即使当前的台湾青春片在美学创作、类型的建构与拓展等方面仍旧存在同质化和固化的倾向,但无可厚非,台湾青春片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传承与割舍、创新与停滞的过程中,才逐渐建立起创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观众、创作者与市场等关系的动态性认知,也因此,台湾青春片,未来可期!

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1)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以南京市金陵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课题背景
    2 研究综述报告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现实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法
        4.2 问卷调查法
第1章 流行音乐在南京金陵中学音乐课堂的调查现状及分析
    1.1 流行音乐在金陵中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调查
        1.1.1 问卷设计思路
        1.1.2 问卷统计的结果分析
        1.1.3 问卷调查的总结分析
    1.2 流行音乐在金陵中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材方面
        1.2.2 教学方面
        1.2.3 教师方面
        1.2.4 学生方面
第2章 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2.1 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产生的影响的理论研究
        2.1.1 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2.1.2 流行音乐对于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2.2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独特性
        2.2.1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2.2.2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2.2.3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独特性
第3章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对策及建议
    3.1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原则
        3.1.1 适度性原则
        3.1.2 创作性原则
        3.1.3 指导性原则
        3.1.4 选择性原则
    3.2 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主要措施
        3.2.1 从教材出发
        3.2.2 以教学为抓手
        3.2.3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
        3.2.4 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流行音乐进课堂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媒体演化与漫画转型
    第一节 漫画与现代漫画
        一、漫画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漫画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前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拟动态视效和讽喻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记载生产活动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路径狭窄单一的有限传播
    第三节 纸媒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镜头叙事主导的审美创造
        二、以图解时代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纸本大众读物实现广泛传播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形态
        一、交互性主导的多元审美创造
        二、以建构数字符号景观为目的的文化参与
        三、以全网即时通讯实现跨文化传播
第二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审美创造机制转型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生产环境的转型
        一、日本漫画——从制作委员会模式到轻改竞争
        二、美国漫画——从亚文化视角到固化的商业模式
        三、中国漫画——从移植风格到寻求独立范式
    第二节 融合抽象与具象的图像叙事
        一、镜头语法的独立
        二、漫符形态的丰富
        三、世界景观的“超真实”化
    第三节 商品逻辑主导的文化拼贴
        一、商品性与审美性的合流
        二、大众文化的视觉符号拼贴
    第四节 故事文本隐含的价值生产
        一、对价值观念的融合与重建
        二、对传统美学的图解与再造
第三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符号消费机制转型
    第一节 阅读方式:从单向度阅读到交互阅读
        一、从图文分离到图文融合
        二、从凝神静观到交互阅读
    第二节 符码再造:角色形象主导的多元符号消费
        一、从强制编码到弱编码
        二、同构式解码与养成式消费
        三、群体理性的建构
    第三节 消费形态:从纸媒绘本到泛视觉文娱消费
        一、漫画与动画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二、漫画与影视剧的融合及其符号消费机制
        三、漫画与电子游戏的融合及符号消费机制
第四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文化参与机制转型
    第一节 民众形象的建构——从脸谱化想象到多元化图解
        一、他者建构的转型
        二、自我建构的转型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建构——从超级英雄到虚拟偶像
        一、从政治经济形象到文化形象
        二、从宏大主题阐释到日常生活审美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审美化解决
        一、对“个人化”社会问题的图解
        二、对现代都市异化与法治精神的阐释
第五章 新媒体与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机制转型
    第一节 传统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前纸媒漫画时期
        二、报刊单页漫画时期
        三、现代漫画时期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漫画跨文化传播
        一、传播渠道多元拓宽,跨越贸易壁垒
        二、强化文化涵容功能,弱化文化折扣效应
        三、生成通识文化符号,介入全球文化景观建构
        四、整合超媒介文本,传播文化形象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中国现代漫画的跨文化传播展望
        一、明晰定位——“国漫崛起”的商业口号与发展现状
        二、确立故事——“全龄”和“低幼”的题材取舍
        三、建构风格——重构“中国动漫学派”的可行性
        四、选择路径——多维度的漫画传播向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解析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上篇
    第一章 我国群众合唱文化的回溯与当代发展
        第一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现当代发展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群文合唱
        二、步入新世纪的当代群文合唱
        三、我国当代群文合唱的特点
        第三节 上海群文合唱:发展与超越
        一、近代上海社会音乐文化的发轫
        二、上海市群文合唱初级阶段:歌咏齐唱
        三、建国后的上海群文合唱:歌咏爱好者群体的兴起
        四、从“群众歌咏”到“合唱艺术”: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突围
        五、网红合唱团的“出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年群体合唱参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理论回顾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二、深度休闲理论
        三、动机理论
        四、自我决定理论
        第二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动机与影响要素模型构建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及样本选择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与使用流程
        二、合唱团样本选择
        三、合唱团员样本选择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三节 动机与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建构
        二、基于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与假设
        本章小结
下篇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验设计
        第一节 问卷框架与设计
        第二节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生成
        一、“心理需要”(因变量Y)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二、成长支持(自变量A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三、参与体验(自变量B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四、上海人文环境(自变量C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五、音乐素养(M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编制
        第三节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调研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一、问卷的修订
        二、样本量的选取与数据收集
        三、正式调研问卷中相关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模型检验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描述与分析
        二、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三、上海青年群体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的体验
        四、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
        五、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六、参与合唱团的上海青年群体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七、上海青年群体对当代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不同态度
        八、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九、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第二节 正态检验
        第三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上海人文环境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五、心理需要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四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体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上海人文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五、青年人参与当下上海市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五节 有关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一、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的差异分析
        二、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三、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构模型与检验假设
        第一节 影响因素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验证
        一、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二、青少年阶段的合唱参与体验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三、上海合唱环境、城市文创环境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第二节 音乐素养的中介作用检验与分析
        一、音乐素养在家庭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二、音乐素养在学校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三、音乐素养在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青少时期的乐器学习和家长的适度坚持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二、校内外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学生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态度与音乐审美力的催化剂
    三、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四、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五、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六、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七、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一、半结构访谈提纲
    二、正式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创新点与重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重难点
2 《经典咏流传》节目简介与特点
    2.1 《经典咏流传》节目简介
    2.2 《经典咏流传》节目特点
        2.2.1 “和诗以歌”创新形式
        2.2.2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巧妙结合
        2.2.3 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情怀
        2.2.4 专业解读传播诗词的内涵与意蕴
3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分析
    3.1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3.1.1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1.2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3.1.3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征
        3.1.4 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
    3.2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3.2.1 青少年接触电视文化节目的基本情况
        3.2.2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认知度
        3.2.3 青少年对《经典咏流传》的接受度
    3.3 《经典咏流传》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3.3.1 歌颂深厚的家国情怀
        3.3.2 弘扬无私的奉献精神
        3.3.3 引领崇高的人生理想
        3.3.4 激发积极地进取精神
    3.4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影响
        3.4.1 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3.4.2 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
        3.4.3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热爱学习传统文化的风尚
4 《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4.1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
        4.1.1 融入时代元素
        4.1.2 发挥名人效应
        4.1.3 激发情感共识
    4.2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
        4.2.1 寓教于乐
        4.2.2 生动化表达
        4.2.3 多元支撑
    4.3 创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4.3.1 应用多媒体传播渠道
        4.3.2 加强体验式教育活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调査问卷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流行文化
        1.4.2 明星偶像
        1.4.3 偶像崇拜
        1.4.4 青少年
        1.4.5 失范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5.3 评述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功能论
        1.6.2 结构分析
        1.6.3 亚文化理论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1.7.3 文章结构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2.3 小结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4.1.2 粉丝消费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4.2 自我的丧失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4.3 狭隘性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4.4 非道德化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4.5 娱乐极端化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5.1.1 文化与认同
        5.1.2 个体与组织
        5.1.3 制度与科技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6.1 政府层面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6.2 多元社会层面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6.3 个人层面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6.3.2 偶像的角色
        6.3.3 传媒者的角色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第7章 结语
    7.1 回视偶像崇拜
    7.2 本研究的结论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6)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嘻哈音乐接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一、美国嘻哈音乐文化
    (一)嘻哈音乐文化概括
        1.美国嘻哈音乐由来
        2.DJ(Disc Joker)和MC(Master of Ceremonies)
        3.说唱乐(Rap)
    (二)嘻哈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1.民权运动对美国黑人产生的影响
        2.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与嘻哈音乐
    (三)美国嘻哈音乐文化发展初期生存环境
        1.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化的接受
        2.嘻哈音乐文化与美国白人青少年价值观
二、嘻哈音乐文化产业
    (一)嘻哈音乐商业转型
        1.说唱乐(Rap)进入主流流行音乐市场
        2.嘻哈音乐商业化
        3.嘻哈音乐相关文化产业链
    (二)嘻哈音乐与美国主流流行音乐评奖机构
三、嘻哈音乐跨文化、地域发展及接受现状
    (一)“地下”与“大众”
    (二)嘻哈音乐跨界运用
        1.嘻哈音乐电影
        2.嘻哈音乐在音乐剧中的运用
    (三)日本与韩国的嘻哈音乐
        1.日本嘻哈音乐文化
        2.韩国嘻哈音乐文化
    (四)嘻哈音乐电视节目对亚洲嘻哈音乐发展的影响
四、文化差异下的中国嘻哈音乐文化接受状况
    (一)中国嘻哈音乐发展进程
        1.中国嘻哈音乐的开端——港台嘻哈音乐文化
        2.中国内地嘻哈音乐文化
    (二)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1.内地嘻哈音乐接受问题
        2.中国嘻哈音乐文化印象
        3.嘻哈音乐与内地青年亚文化
    (三)中国嘻哈音乐文化发展启示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7)美国爵士乐的社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意义
一、 社会功能分析
    (一) 社会功能的含义概述
    (二) 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 爵士乐的社会功能
    (一) 爵士乐与激进政治
        1. 从种族问题看美国爵士乐的社会功能
        2. 爵士乐在黑人革命中的意义
    (二) 爵士乐与音乐产业经济
        1. 爵士革命
        2. 融合时代
三、 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
    (一) 青少年的审美价值观与音乐文化消费
        1. 当代青少年的审美特征及现状分析
        2. 音乐文化消费
    (二) 流行音乐中的文化传播
    (三) 当美国爵士乐成为外交的工具
四、 反思中国流行音乐具备的社会功能
    (一)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足迹
        1. 中国流行文化现象
        2. 科技影响流行
    (二) 中国流行音乐功能反思
        1. 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工具性
        2.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移动音乐APP平台青少年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移动音乐APP平台的概念界定
        2.1.1 移动音乐APP的发展历程
        2.1.2 音乐APP的概念阐述
        2.1.3 国内主要移动音乐平台简介
    2.2 青少年用户范围的界定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2 “使用与满足”理论
        2.3.3 拟剧理论
        2.3.4 技术接受模型
        2.3.5 大五人格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模型设计
    3.2 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3.2.1 使用动机
        3.2.2 使用行为
    3.3 问卷设计
    3.4 样本选择及问卷发放
    3.5 研究假设
第四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音乐类APP平台青少年用户特征分析
        4.1.1 青少年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
        4.1.2 青少年音乐APP使用情况描述
    4.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2.1 信度检验
        4.2.2 效度分析
    4.3 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描述统计分析
        4.3.1 使用动机的描述统计分析
        4.3.2 使用行为的描述统计分析
    4.4 数理差异性分析
        4.4.1 用户性别与使用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4.2 用户教育程度与使用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4.3 青少年户籍类型与使用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4.5 数理相关性分析
        4.5.1 青少年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5.2 大五人格特征与使用动机的相关性分析
        4.5.3 青少年孤独感与使用动机和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6 数据回归分析
        4.6.1 使用动机与累计使用时间的回归分析
        4.6.2 使用动机与活跃程度的回归分析
        4.6.3 使用动机与分享行为的回归分析
    4.7 研究假设与结果的验证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性别、教育经历及户籍类型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
        5.1.2 青少年使用音乐APP的动机会影响其使用行为
        5.1.3 青少年的大五人格会影响使用音乐APP的动机
        5.1.4 青少年的音乐素质教育仍需加强
        5.1.5 青少年的音乐版权意识较差,音乐付费意愿较低
    5.2 研究启示
        5.2.1 推广、优化青少年模式
        5.2.2 多方合力推动青少年音乐素质教育
        5.2.3 音乐平台提供优质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致谢

(9)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行音乐的基本特征
    1.通俗性
    2.娱乐性
    3.商品性
    4.时尚流行性
二、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
    1.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辅助学校音乐教育,提升审美情趣
        (2)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2.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盲目追星
        (2)内容低俗,错误引导
        (3)主题趋同化
三、采取正确应对策略,大力发挥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正向引导作用
    1.鼓励创作多元优秀音乐作品,达成“音乐教育人”的美育目标
    2.普及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音乐鉴赏能力
    3.加强对流行音乐的监管力度

(10)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概述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创作语境
    第一节 新世纪初台湾青春片的兴起背景
        一、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语境
        二、电影产业的低迷
        三、新导演的涌现
    第二节 商业意识下台湾青春片的跨界资源整合
        一、本土的跨界资源整合
        二、跨地域的合拍互动
        三、台湾流行文化的特殊影响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共通性类型呈现
    第一节 相对统一的青春主题
        一、爱情与性别的探讨
        二、困惑与成长的表达
        三、迷失与反叛的表现
    第二节 定型的角色塑造
        一、多元的青春个体
        二、失职、缺席的父亲和温情的长者
        三、独有的教官形象
    第三节 标志性的影像元素及其文化意义
        一、台湾地区的环境风貌
        二、台湾地区的城与乡
        三、台湾校园及其他
    第四节 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
        一、校园青春的唯美与伤感
        二、都市青春的浪漫与梦幻
        三、写实青春的残酷与迷茫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创新与华语圈影响
    第一节 青春影像的类型杂糅
        一、“青春+爱情”模式
        二、“青春+喜剧”模式
        三、其他模式
    第二节 反类型的探索尝试
        一、作者电影视域下的反类型
        二、有悖于青春认知的类型表现
    第三节 华语电影视阈中的台湾青春片
        一、“小清新”风格的映射
        二、青春议题的关注
        三、叙事层面的整合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传承、互动及启示
    第一节 续写青春的美学传承
        一、琼瑶电影的创作引导
        二、学生电影的美学开创
        三、“新电影”创作群体的个人经验和美学影响
    第二节 日韩及美国青春片对台湾青春片的影响
        一、对日本青春片中的“纯爱”表达借鉴
        二、韩国青春片中的“极致化”在台湾青春片中的呈现
        三、美国成长电影对台湾青春片的影响
    第三节 台湾青春片的局限与启示
        一、创作层面的同质化与真空化倾向
        二、类型演变的固化与停滞
        三、台湾青春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及对台湾电影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流行音乐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以南京市金陵中学为例[D]. 刘瑾铭. 扬州大学, 2021(09)
  • [2]新媒体视域下的现代漫画转型研究[D]. 牛旻. 湖北大学, 2021(02)
  • [3]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D]. 刘昊.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4]《经典咏流传》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研究[D]. 宋娜娜.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6]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嘻哈音乐接受问题研究[D]. 蔡欣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美国爵士乐的社会功能研究[D]. 王天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移动音乐APP平台青少年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D]. 尚凯天. 河北大学, 2020(08)
  • [9]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J]. 李勐,胡宏莉.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03)
  • [10]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D]. 孟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