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落叶松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一、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茹[1](2015)在《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落叶松球果花蝇属双翅目花蝇科球果花蝇属昆虫,主要寄生于落叶松属植物。该文从花蝇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以及落叶松球果花蝇在虫蛹、幼虫、成虫的生长特点介绍了花蝇的发生规律,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张海波,惠建平,于洪波,金玉栋[2](2015)在《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落叶松球果花蝇各虫期特点,采取蛹期消灭、诱杀成虫、毒杀幼虫等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球果被害率下降了90%。通过对落叶松球果花蝇进行综合防治,大幅度减少了良种损失,经济效益显着,对落叶松种子园、母树林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王文帆[3](2015)在《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控制森林主要病虫危害和提高森林健康为目标,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维护与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对大兴安岭地区,5个林业局27林场从2008~2011年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期间发生的松针红斑病、落叶松毛虫、球果花蝇、松瘿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落叶松八齿小蠹这6种森林主要病虫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林业局病虫害发生与海拔分布、林型分布、坡向分布、坡位分布、土壤类型、林地起源、胸径、郁闭度、林龄等,计算出有虫株率、感病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统计分析各项因子与病虫危害影响之间的关系。(1)松针红斑病发病小班110块,主要发病海拔区间为400m~78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占发病总数的70.91%。东南方向为松针红斑病发病严重的方向,占发病总数的72.72%;人工林小班发病率是天然林的6.08倍;郁闭度0.3~0.65占所有发病总数的88.19%,感病指数与坡度呈负极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显着相关(P<0.05);(2)松瘦小卷蛾受灾小班9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3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2倍;郁闭度0.4~0.7占所有受灾小班总数的87.10%;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84倍;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16cm,占受灾小班的93.55%,16cm以上胸径组,虫口密度最高为20.83±3.76;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5),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5)。(3)球果花蝇受灾小班61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25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白桦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3.86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17倍;郁闭度0.4~0.7占发生总数的93.44%,种实被害率与坡度呈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呈显着相关(P<0.01)(4)落叶松鞘蛾受灾小班为26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75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6.06倍;郁闭度0.4~0.6占所有发生总数的92.31%,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1),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1)。(5)落叶松八齿小蠹受灾小班5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1100m;危害严重的4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组、藓类兴安落叶松林组;东坡发生数是西坡的3.625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5.73倍;郁闭度0.3~0.6占所有虫害受灾小班总数的77.36%;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10~13cm,发生所占比例88.68%。(6)将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进行统计分析,布设575块样地,计算出各林型样地的Simpson指数均值和方差。发生比较严重的林型包括: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和坡改落叶松林这3种林型,Simpson指数分别为0.6292±0.0838,0.5692±0.0495,0.5492±0.1409 均属于 Simpson 指数较低林型。(7)以阿木尔林业局2008~2011年遭受病虫危害的林班为研究对象,将感病样地中的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与其感病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出:y=0.0022x2-0.1422x+2.7906,拟合度R2=0.7267;将受虫害样地的有虫株率和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 y=0.0007x2-0.1174x+5.6639,拟合系数 R2=0.8096;随着 Simpson 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感病指数与有虫株率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认为不同类型林分物种组成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高的林分,其抵御病虫危害作用能力相应提高。(8)本研究通过研究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病虫侵害之间的关系,发现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的样地对于病虫害的耐受性更高,即森林群落整体稳定性更高,利于被干扰后的森林系统恢复与再生,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隋玉龙,刘利民,郭秀萍,周景清[4](2009)在《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木兰林管局于1993-2000年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生物学特性,发生特点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陈钦华,田立明,林树财,冯文[5](2008)在《齐齐哈尔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落叶松种子园诱捕落叶松球果花蝇试验,掌握了齐齐哈尔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为研究防治方法提供了基本依据。

尹艳豹,赵启凯,姜兴林[6](2005)在《加格达奇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危害的预测》文中指出在大兴安岭地区种子园,连续12年调查了落叶松球果被害率及其相应气象因子,利用SPSS统计软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球果被害率的主要气候因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建立了球果被害率与4月份平均气温X10、1月份最低气温X13之间的预测模型。

严善春,迟德富,孙江华[7](2004)在《落叶松球果花蝇无公害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 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林业老工业基地,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是其重要的用材林造林树种,每年需要大量造林用种子。但由于落叶松球果种实害虫的危害常造成种子减产、种子园效益低下、种子紧缺。在球果花蝇、小卷蛾、梢斑螟、大痣小蜂、瘿蚊等众多种实害虫中,球

王鸿哲,陈辉,康云霞[8](2003)在《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概述了我国针叶树种实害虫区系、灾害性虫种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今后针叶树种实害虫需加强研究的方向。

Alain ROQUES,孙江华,Jean-Marie SACHET,潘永智[9](2003)在《远东地区影响针叶树天然更新的球果种实害虫———球果花蝇 (双翅目 :花蝇科)( 英文)》文中研究指明球果花蝇是远东地区的重要球果种实害虫。尤其是在我国东北地区 ,由于球果花蝇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了落叶松种子产量 ,进而影响到落叶松的造林与更新。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些年危害落叶松、云杉、冷杉种实的球果花蝇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文中还涵括了作者的一些原始研究数据和尚未发表的新结果。

迟德富,严善春,张丹丹,姜兴林,王明玉[10](2002)在《几种无公害药剂对球果花蝇的控制作用及其机理》文中指出为了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落叶松球果花蝇的危害 ,选用 5 %除虫脲乳油、2 0 %除虫脲悬浮剂等 6种无公害药剂 ,在落叶松球果花蝇产卵盛期进行了树冠喷雾防治。同时 ,利用GC -MS分析了喷洒药剂后落叶松球果挥发性气味的变化 ,探讨 6种药剂的防治机理。在此基础上 ,于幼虫脱果期选用 5 %杀铃脲乳油、5 %伏虫灵乳油等 7种药剂 ,进行了室内杀幼虫试验。花蝇产卵盛期防治试验表明 ,喷施 50 0、1 0 0 0、1 50 0倍液的百草一号防治效果分别达到 97.50 %、96 .95 %、82 .2 3 %。喷施稀释 50 0、1 0 0 0倍的百草一号 ,后可使球果被害率降低 82 .79%和71 .1 2 %。利用百草一号水溶液处理的球果 ,对花蝇产卵的驱避率分别达到 37.71 %、61 .71 %和 2 7.71 %,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卵孵化作用。防治机理分析表明 :5 %除虫脲乳油、2 0 %除虫脲悬浮剂、2 5 %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 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蛾螨灵和百草一号的 50 0~ 1 50 0倍水溶液处理落叶松球果 ,可以对落叶松球果花蝇的产卵产生一定的驱避作用 ,驱避率可达到 2 7.71 %~ 95 .71 %。驱避机制试验表明 ,施用 50 0倍的 2 0 %降虫脲等使α-蒎烯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 ,β -蒎烯、月桂烯等 5种组分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脱果幼虫的室内防治试验发现 ,以 30 %辛脲

二、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2 生物学特征
3 发生规律和特点
    3.1 虫蛹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3.2 成虫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3.3 幼虫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4 防治技术
    4.1 物理防治
    4.2 营林防治
    4.3 化学防治

(2)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材料
3 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简略生活史
4 防治试验
    4.1 成虫诱杀试验
        4.1.1 药液配方对杀虫效果的影响
        4.1.2 挂杯密度(药液的分布状况)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4.2 防治花蝇幼虫试验
    4.3 蛹期消灭
5 综合措施防治落叶松球果花蝇
6 综合防治的效益分析
7 结语

(3)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主要因子与森林病虫害
        1.2.2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病虫害
        1.2.3 森林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
        1.2.4 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对策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1.3.2 研究区域气候概况
        1.3.3 研究区域森林状况
        1.3.4 研究区域主要森林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2.2 有害生物成灾标准
    2.3 立地因子调查方法
    2.4 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调查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椐统计
        2.5.2 数据处理
3 不同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1 阿木尔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1.1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1.2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2 呼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2.1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2.2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3 松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3.1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3.2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4 塔河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4.1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4.2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5 图强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5.1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5.2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林分因子与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4.1 各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1.1 松针红斑病的海拔分布
        4.1.2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林型分布
        4.1.3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向分布
        4.1.4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位分布
        4.1.5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1.6 松针红斑病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1.7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1.8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胸径之间关系
        4.1.9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林龄之间关系
        4.1.10 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的感病指数相关性分析
        4.1.11 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2 各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2.1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4.2.2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4.2.3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4.2.4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4.2.5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2.6 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2.7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2.8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关系
        4.2.9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关系
        4.2.10 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2.11 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3 各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3.1 球果花蝇发生的海拔分布
        4.3.2 球果花蝇发生的林型分布
        4.3.3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向分布
        4.3.4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位分布
        4.3.5 球果花蝇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3.6 球果花蝇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3.7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3.8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胸径之间关系
        4.3.9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林龄之间关系
        4.3.10 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种实被害率的相关性分析
        4.3.11 球果花蝇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4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4.1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4.4.2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4.4.3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4.4.4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4.4.5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4.6 落叶松鞘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4.7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4.4.8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4.4.9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4.4.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4.11 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5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5.1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海拔分布
        4.5.2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林型分布
        4.5.3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向分布
        4.5.4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位分布
        4.5.5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5.6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5.7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4.5.8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4.5.9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4.5.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有虫株率的相关性分析
        4.5.11 落叶松八齿小蠢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6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测定
    5.1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
        5.1.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5.1.2 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
        5.1.3 胡枝子(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5.1.4 偃松兴安落叶松林
        5.1.5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
        5.1.6 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5.1.7 溪旁兴安落叶松林
        5.1.8 绿苔水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5.1.9 兴安杜鹃樟子松林
        5.1.10 草类白桦林
        5.1.11 兴安杜鹃白桦林
        5.1.12 草类山杨林
        5.1.13 兴安杜鹃山杨林
        5.1.14 胡枝子蒙古栎林
        5.1.15 毛榛黑桦林
        5.1.16 河洼山杨林
        5.1.17 河洼柳树林
        5.1.18 绿苔云杉林
        5.1.19 水改兴安落叶松林
        5.1.20 坡改落叶松林
        5.1.21 坡地樟子松林
        5.1.22 杜香白桦林
        5.1.23 蒙古栎白桦林
    5.2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5.3 本章小结
6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病虫害之间关系
    6.1 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6.2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感病指数之间的分析
    6.3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识别特征
    1.1 成虫
    1.2 卵
    1.3 幼虫
    1.4 蛹
2 发生特点
    2.1 蛹
    2.2 成虫
    2.3 幼虫
3 防治技术
    3.1 物理防治
    3.2 化学防治
    3.3 营林防治

(5)齐齐哈尔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生活史
    2.2 成虫生活习性
        2.2.1 成虫羽化及产卵
        2.2.2 成虫寿命
        2.2.3 性比
    2.3 卵期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2.4 幼虫的危害和林内分布
        2.4.1 幼虫的危害
        2.4.2 每果内幼虫数
        2.4.3 幼虫与林分因子
    2.5 幼虫的化蛹
        2.5.1 落果与化蛹时间
        2.5.2 蛹的滞育现象
3 结论

(6)加格达奇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危害的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相关分析
    2.2 主成分分析
    2.3 回归分析
3 结论

(8)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叶树种实害虫主要类群及区系
    1.1 针叶树种实害虫种类
    1.2 针叶树种实害虫的类群
        1.2.1 卷蛾类
        1.2.2 螟蛾类
        1.2.3 象虫类
        1.2.4 蝽象类
        1.2.5 花蝇类
        1.2.6 小蜂类
        1.2.7 蚧虫类
2 针叶树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研究
    2.1 针叶树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2.2 针叶树种实害虫生态学研究
    2.3 针叶树种实害虫生理学研究
    2.4 针叶树种实害虫种群动态研究
        2.4.1 针叶树球果生命表和害虫生命表
        2.4.2 针叶树种实害虫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
        2.4.3 针叶树种实害虫数量动态
        2.4.4 针叶树种实害虫测报与防治指标
        (1) 预测预报
        (2) 防治指标
3 针叶树种实综合治理
    3.1 营林技术
    3.2 针叶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3.2.1 针叶树种实害虫天敌研究
        3.2.2 针叶树种实害虫生物防治
    3.3 化学防治技术
    3.4 物理防治技术
    3.5 针叶树种实害虫综合治理
4 针叶树种实害虫研究展望

(9)远东地区影响针叶树天然更新的球果种实害虫———球果花蝇 (双翅目 :花蝇科)( 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2 LARCH CONE FLIES
    2.1 Distribution, hosts and species identity
    2.2 Morphology of adults, eggs, larvae and pupae
    2.3 Biology and phenology
    2.4 Damage importance
    2.5 Forecasting and control methods
3 FIR CONE FLIES
    3.1 Distribution, hosts, and specific identity
    3.2 Morphology of adults, eggs, larvae and pupae
    3.3 Biology and phenology
    3.4 Damage importance
    3.5 Control measures
4 SPRUCE CONE FLIES
    4.1 Distribution, hosts and specific identity
    4.2 Morphology of adults, eggs, larvae and pupae
    4.3 Biology and phenology
    4.4 Damage importance
    4.5 Control measures
5 CONCLUSION

(10)几种无公害药剂对球果花蝇的控制作用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枝条上喷雾防治
    1.2 枝条上喷雾防治作用机理
    1.3 防治脱果幼虫
2 结果分析
    2.1 枝条上喷雾防治
    2.2 枝条上喷雾防治作用机理
    2.3 防治脱果幼虫效果
3 讨论

四、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张丽茹.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3)
  • [2]落叶松球果花蝇的综合防治[J]. 张海波,惠建平,于洪波,金玉栋.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6)
  • [3]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D]. 王文帆.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4]落叶松球果花蝇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 隋玉龙,刘利民,郭秀萍,周景清.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4)
  • [5]齐齐哈尔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陈钦华,田立明,林树财,冯文. 防护林科技, 2008(01)
  • [6]加格达奇地区落叶松球果花蝇危害的预测[J]. 尹艳豹,赵启凯,姜兴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4)
  • [7]落叶松球果花蝇无公害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严善春,迟德富,孙江华. 林业科技管理, 2004(01)
  • [8]中国针叶树种实害虫研究进展[J]. 王鸿哲,陈辉,康云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03)
  • [9]远东地区影响针叶树天然更新的球果种实害虫———球果花蝇 (双翅目 :花蝇科)( 英文)[J]. Alain ROQUES,孙江华,Jean-Marie SACHET,潘永智. 昆虫学报, 2003(03)
  • [10]几种无公害药剂对球果花蝇的控制作用及其机理[J]. 迟德富,严善春,张丹丹,姜兴林,王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5)

标签:;  ;  ;  ;  ;  

落叶松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