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

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

一、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商治[1](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江思义,吴福,刘庆超,何源,李海良[2](2020)在《基于GIS与AHP法的岩溶塌陷易损性评价及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桂林规划中心城区为例,利用地质环境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岩溶塌陷易损性进行评价,并通过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选取了人口密度、城市规划用地用途及道路用途3个影响岩溶塌陷易损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岩溶塌陷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研究区岩溶塌陷易损分区结果为高易损区的面积约174. 27 km2;中易损区的面积约41. 10 km2;低易损区的面积约243. 45 km2;非易损区面积约421. 18 km2。

石覃剑,江思义,吴福,刘庆超,李海良[3](2019)在《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以桂林规划中心城区为例,选择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易发性、历史成灾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威胁人口和威胁资产5个要素作为评判因子对工作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建立了岩溶塌陷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区结果为: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大区为58.31 km2;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中等区为178.04 km2;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小区为235.05km2;非岩溶、裸露型岩溶区和主要水域面积共408.60 km2。

张硕[4](2019)在《管道穿越岩溶区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溶地下水流会对地基产生冲刷作用,使管道地基掏空,导致管道发生不均匀沉陷、悬空甚至开裂,给岩溶区管线的安全运营造成危害。管道通过岩溶塌陷区风险评价与防治技术的研究有利于防范、治理和控制岩溶区灾害的发生、发展,避免和减少岩溶区灾害对西气东输管线的破坏。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针对输油气管线穿越的岩溶区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本文依据西气东输管道二线南宁支线修建和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岩溶塌陷开展研究。通过采用物探与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形式,选取有代表的典型管线穿越岩溶区,对岩溶区灾害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岩溶塌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研究其发育规律和发育条件,影响其发育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塌陷预测评价模型,对全段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等级,初步提出治理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为防范岩溶区地质灾害危害管道安全提供技术保障。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溶洞最小高度为0.2m,最大高度为17.6m,平均2.5m。溶洞的埋深最小0.9m,最大13.1m,平均6.3m。线岩溶率最大值是86.23%,最小值是2.42%。岩溶塌陷发生的下伏基岩主要是泥盆系东岗岭组灰岩。调查塌陷坑114个,抽水是诱发岩溶塌陷的主因。碳酸盐岩地层和第四系覆盖层是岩溶塌陷的主要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条件是岩溶塌陷形成的动力条件。运用GIS技术,选取基岩岩性、地质构造、线岩溶率、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与基岩面关系、抽水井的影响、已有塌陷、土洞和软土等10个参数作为岩溶塌陷综合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塌陷预测评价模型,对全段进行评价,其中,极易塌陷区的长度有25.897km、易塌陷区的长度为20.878km、中易塌陷区长度51.965km。选取现状危险性发生的概率、管道敷设情况、灾害活动、设计与误操作4个因素,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建立岩溶塌陷风险评估方法体系。通过风险评价计算,得到风险评价结果为南宁支干线高风险段为14.99km,中等风险为32.52km,低风险段为87.74km。针对研究区岩溶的发育规律以及西二线线路特点,初步提出,压密注浆是处理岩溶塌陷和隐伏土洞的最好方法。

崔孝飞[5](2019)在《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地下病害体越来越多,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引起路面塌陷,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出行。为了避免或减少由地下病害体引起的路面塌陷所造成的危害,建立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地下病害体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城市地下病害体划分为四类,即脱空、空洞、疏松体和富水体。将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分别划分为五级,依据风险矩阵法将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划分为五级。(2)采用指标体系法建立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地下病害体规模0.122,该指标中,地下病害体面积0.667,地下病害体高度0.333;邻近设施0.558,该指标中,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非管线)和地面设施均为0.250,在道路指标中,覆跨比0.800,道路现状0.200,在地下管线指标中,病害体与管线的相对位置0.570,管线脆弱性0.333,服役年限0.097;环境因素0.320,该指标中,岩土体条件0.364,施工干扰0.364,地表荷载0.182,水环境条件0.090。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如下:地下病害体范围0.389,建(构)筑物分布0.293,人员密集程度0.152,财产密度0.083,社会影响0.083。(3)采用0100赋值对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和风险后果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采用0100赋值对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进行量化分级。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030为A级,3050为B级,5070为C级,7090为D级,90100为E级;风险后果等级:020为1级,2040为2级,4060为3级,6080为4级,80100为5级。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及其量化标准,采用有序加权法计算总的量化分值,对照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量化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风险后果等级评价结果,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建立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4)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九个不同的数值模型,依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典型评价指标的灵敏度。通过分析,所选取的各个评价指标的灵敏度依次为:地下空洞覆跨比>土体内摩擦角>地表荷载>土体黏聚力>土体弹性模量>地下空洞高度>地下空洞跨径,灵敏度分析结果与权重计算结果一致,表明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理、可信。(5)选取甘肃省兰州市五个典型的地下空洞工程实例,依据本文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分析,所选取的五个地下空洞工程实例风险等级均为Ⅴ级。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证明本文建立的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科学、合理、有效。

张凯[6](2019)在《隐伏岩溶对隧道矿山法施工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活跃。在岩溶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常常会遭遇突水、突泥、溶洞失稳、地表塌陷等一系列岩溶相关的灾害。由于岩溶地质灾害一般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以及群发性的特点,其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可能遭遇的岩溶灾害进行准确地预测、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相关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分别从隧道施工过程的岩溶突水、地表塌陷、隐伏溶洞对隧道结构的影响以及岩溶的预报四个方面着手,在对岩溶灾害发生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岩溶突水及地表塌陷的风险评价体系,研究了多因素影响下隧道与隐伏溶洞间的安全距离,并建立了隧道工程中的岩溶动态综合预报体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岩溶突水发生的机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对岩溶突水有控制作用的因素,建立了隧道岩溶突水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岩溶突水的四个风险等级,将岩溶突水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级,部分指标根据其量测值分级,其他指标根据其专家评分进行分级。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其中,主观权重由基于专家知识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而客观权重由基于量测值的相关分析法确定。采用综合赋权法,既考虑了人对事物的主观理解,又考虑了各事物客观存在的联系,可以大大降低只采用其中某一种方法确定权重带来的误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2)分别基于可拓数学理论、属性数学理论以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岩溶突水的风险评价体系。采用这三种风险评价方法对某隧道进口平导段的突水风险进行了评估,不仅得到了三种相同的风险评价结果,而且这三种评价结果与实际记录的突水状况相吻合。证明了所建立的隧道岩溶突水的可拓评价体系、属性识别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合理性。(3)在可拓评价过程中,采用线性无量纲化方法对风险评价指标的定量分级以及指标的量值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过程即可被以看作是构造隶属度函数的过程,也使得具有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通过将可拓评价结果与其他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以及实际涌水状况的对比,证明了无量纲化处理过程的合理性。(4)基于岩溶地表塌陷发生的条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确定了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定量分级,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了岩溶塌陷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基于可拓数学理论、属性数学理论以及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岩溶区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塌陷的风险评价体系。所建立的三种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体系被用于贵阳地铁一号线某区段用来评价岩溶塌陷的风险,所得到的三种评价结果不仅相互高度一致,一致性比率达到了91.19%,而且与现场的实际的塌陷条件以及该区域的塌陷历史较吻合。验证了所建立的风险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合理性。(5)通过对已有文献中的数据,以及贵广铁路线中多条隧道中揭露溶洞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采用Matlab进行分布拟合之后,得出溶洞的宽度和高度均近似地服从瑞利分布。根据实际情况并,考虑到数值模拟的可操作性,将数值计算中的溶洞近似等效成椭圆状。采用响应面法设计了隐伏溶洞影响下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方案。根据影响隧道结构稳定各因素的变化情况,选取变化较明显且对隧道稳定影响较大的五个参数作为变量,包括围岩的弹性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溶洞的宽度及高度,其他变化较小的参数作为常量。并将隧道关键点的位移突变作为隧道结构失稳的标志,分别进行了隐伏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下方以及侧部的隧道开挖数值模拟。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得了隧道与溶洞间安全距离关于五个变量的响应面函数。(6)建立了隧道工程中岩溶的动态综合预报体系。这一体系包含隧道施工前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以及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岩溶的预报两个部分。根据可拓理论建立了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体系,利用其评价结果在隧道施工前对地下岩溶进行初步的预测,其评价结果同时又指导隧道施工过程中岩溶预报方法的选取及预报方案的实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岩溶发育程度选取相应的地质探测技术对掌子面前方的岩溶进行预报,岩溶预报的结果对岩溶发育程度等级进行修正、更新。运用所建立的岩溶动态综合预报体系对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溶进行预报,预报结果与现场观测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岩溶预报体系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及较高的可靠性。

罗小杰,沈建[7](2018)在《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为了解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理论和实践的状况,在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全面总结了岩溶地面塌陷在塌陷机理、预测、监测、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概述了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研究的发展方向。

崔霖峰,陈邦松,涂婧,杨涛,李海涛[8](2017)在《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文中提出岩溶塌陷是岩溶地区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长期以来,该问题一直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岩溶塌陷风险性进行评价,是制定科学合理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选取武汉市岩溶地区典型地段,进行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在分析岩溶塌陷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岩溶塌陷易发性、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模型,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最后,进行了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高风险区位于长江沿岸原塌陷区和开采井附近,面积约16 km2,中高风险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这些区域,避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雷晓东,邵景力,李娟,姚春梅,杨军[9](2013)在《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方法在临沂市城区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岩溶塌陷是山东省临沂市区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一旦发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十分必要。风险评价包括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主要分3个步骤来完成: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和期望损失评价。利用地下水流模型确定调采方案下的相关评价因子,预测了岩溶塌陷的风险性。通过比较发现,经过地下水调采后,原岩溶塌陷高风险区范围大为缩小。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和风险评价方法结合,可以确定合理的岩溶水规划开采方案,对于指导和防治岩溶塌陷具有重要意义。

肖金水[10](2013)在《证据权法在岩溶塌陷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也随着增加,在岩溶区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碰到岩溶塌陷的问题,使得地面塌陷成为岩溶分布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同时,岩溶塌陷具有隐伏性、突发性、群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故对岩溶塌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岩溶塌陷的发生受可溶岩和岩溶发育的程度、覆盖层的厚度及结构性质、地下水活动这些基本因素和降雨、抽排水、荷载、振动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其理论塌陷模式主要有:重力致塌模式、潜蚀致塌模式、真空吸蚀致塌模式、冲爆致塌模式、振动致塌模式、荷载致塌模式、溶蚀致塌模式、根蚀致塌模式。本文总结了工程风险管理知识体系,着重阐述了风险分析评价的常用方法及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目前国内关于岩溶塌陷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在评价影响因子的选取及其权重取值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本文采用的证据权重法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离散多元的统计方法,应用条件概率来决定证据因子的重要程度,由研究区域的地质条件、地下水等信息来决定最终的影响因子及其权重值,避免了对评价因子选择及其赋值的主观性。该方法原主要应用于地质矿产领域,结合GIS地学信息方面的技术优势,能较好的进行各种矿产成矿的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岩溶塌陷风险分析与成矿预测的步骤、过程、影响因素等,对证据权法应用于岩溶塌陷风险分析领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周边为实例研究,选取了地层单元、地层界线、离构造线的距离等证据图层,详述应用证据权法进行分析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并形成该区域的岩溶塌陷风险后验概率图。基于广州市白云区岩溶塌陷问题的严重性,整理研究了白云区的水文地质方面的数据资料,提出了白云区采用证据权法进行岩溶塌陷风险分析的可行性,建议选取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缓冲距离、覆盖层的厚度、地下水埋藏深度及地铁高铁线路缓冲距离影响这些证据图层进行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对岩溶塌陷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有利的补充,能得到更加客观和准确的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规划选址、城市地铁选线及城市的规划都有参考价值。

二、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3.1.3 土的固结试验
        3.1.4 土的直剪试验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3.2.2 光学显微分析
        3.2.3 电镜扫描分析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4.2.1 准备工作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4.3.2 钻孔取芯检验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4.3.4 物探勘查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5.1.3 施工关键技术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2)基于GIS与AHP法的岩溶塌陷易损性评价及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评价方法研究
2 工程实例及评级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评价因子的选取
    2.3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和分级赋值
    2.4 Map GIS加权叠加及量化分析
3 结论

(3)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评级研究
    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和权重计算
    2.2 MapGIS加权叠加及量化分析
3 结论

(4)管道穿越岩溶区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国外岩溶塌陷风险评估与管理现状
        1.2.4 国内岩溶塌陷风险评估与管理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管道概况
    2.2 气象水文条件
    2.3 地质条件
        2.3.1 区域地质条件
        2.3.2 水文地质条件
        2.3.3 管道地质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与发育机理
    3.1 地下溶洞特征
    3.2 岩溶塌陷灾害特征
        3.2.1 岩溶塌陷
        3.2.2 隐伏土洞
    3.3 岩溶地貌与岩溶塌陷的分布特征
    3.4 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及现状
        3.4.1 岩溶地质条件
        3.4.2 岩溶塌陷的动力条件
    3.5 隐伏土洞的形成演化及塌陷过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IS技术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
    4.1 评估范围
    4.2 评价因子的确定
        4.2.1 塌陷点
        4.2.2 土洞点
        4.2.3 软土
        4.2.4 基岩岩性
        4.2.5 构造
        4.2.6 线岩溶率
        4.2.7 土层厚度
        4.2.8 地下水位埋深
        4.2.9 地下水位与基岩面的关系
        4.2.10 抽水井的影响
    4.3 评价模型
    4.4 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灾害处置技术
    5.1 风险评估模型
    5.2 灾害风险等级
    5.3 风险评估影响因素
    5.4 输气管道岩溶塌陷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5.4.1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评分
        5.4.2 管道敷设状况评分方法
        5.4.3 灾害活动评分方法
        5.4.4 设计与误操作评分方法
    5.5 风险评估结果
    5.6 管道地基岩溶塌陷处置技术浅析
        5.6.1 岩溶塌陷处置原则
        5.6.2 压密注浆主要设计参数与技术要求
        5.6.3 安全管理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地下病害体及诱发因素研究
        1.2.2 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研究
        1.2.3 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城市地下病害体分类及风险评估准则
    2.1 城市地下病害体分类
        2.1.1 根据工程特征分类
        2.1.2 根据地球物理特征分类
        2.1.3 疏松体分类
    2.2 风险评估准则
        2.2.1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2.2.2 风险评估矩阵
        2.2.3 风险控制对策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
        3.1.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1.2 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1.3 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2 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模型
        3.2.1 地下病害体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模型
        3.2.2 地下病害体风险后果评估模型
        3.2.3 地下病害体风险等级划分
    3.3 本章小结
4 典型评价指标的灵敏度分析
    4.1 数值模拟分析
        4.1.1 ABAQUS软件介绍
        4.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4.1.3 数值模拟结果
    4.2 灵敏度分析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概述
        4.2.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灵敏度计算模型
        4.2.3 灵敏度计算
    4.3 本章小结
5 工程应用
    5.1 兰州市西津西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5.1.1 工程概况
        5.1.2 风险评估
    5.2 兰州市武都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5.2.1 工程概况
        5.2.2 风险评估
    5.3 兰州市庆阳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5.3.1 工程概况
        5.3.2 风险评估
    5.4 兰州市西津东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5.4.1 工程概况
        5.4.2 风险评估
    5.5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地下空洞风险评估
        5.5.1 工程概况
        5.5.2 风险评估
    5.6 治理对策和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项目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6)隐伏岩溶对隧道矿山法施工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区隧道突水风险的研究现状
        1.2.2 岩溶区隧道地表塌陷风险研究现状
        1.2.3 隐伏溶洞对隧道开挖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4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评价及动态综合岩溶预报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
    2.1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
        2.1.1 岩石的岩性
        2.1.2 地质构造
        2.1.3 地形地貌
        2.1.4 岩溶水的运动
        2.1.5 自然因素
    2.2 岩溶灾害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2.2.1 岩溶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2.2 岩溶洞穴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2.3 岩溶洞穴堆积物对隧道工程的危害
    2.3 风险评价的数学方法
        2.3.1 基于可拓数学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
        2.3.2 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
        2.3.3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风险评价方法
    2.4 隧道工程中岩溶灾害的风险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溶区隧道矿山法施工突水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3.1 岩溶区隧道突水的机理
        3.1.1 岩溶突水的基本力学特征
        3.1.2 岩溶突水发生的条件
    3.2 岩溶区隧道突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突水风险分级
        3.2.1 岩溶区隧道突水的定义及风险等级的划分
        3.2.2 岩溶区隧道突水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级
        3.2.3 岩溶区隧道突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3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综合赋权法
        3.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3.3.3 简单关联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
    3.4 岩溶区隧道施工突水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3.4.1 岩溶突水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3.4.2 隧道岩溶突水的可拓评价体系
        3.4.3 隧道岩溶突水风险的属性识别体系
        3.4.4 隧道岩溶突水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3.5 工程应用及评价体系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隧道岩溶突水风险评价指标的量测值
        3.5.3 隧道岩溶突水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3.5.4 隧道进口平导段岩溶突水风险的综合评价
        3.5.5 评价结果的现场验证
        3.5.6 无量纲化对可拓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3.5.7 综合权重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3.6 隧道岩溶突水的施工对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区地铁隧道矿山法施工地表塌陷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4.1 岩溶塌陷的成因及机理
        4.1.1 岩溶塌陷的定义
        4.1.2 岩溶塌陷形成的条件
        4.1.3 岩溶塌陷的分类
    4.2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4.2.1 岩溶塌陷风险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级
        4.2.2 地表塌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4.3.1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的确定
        4.3.2 岩溶地表塌陷风险的可拓评价体系
        4.3.3 岩溶地表塌陷风险的属性识别体系
        4.3.4 岩溶地表塌陷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4.4 工程应用及验证
        4.4.1 工程概况
        4.4.2 评价指标的量测值
        4.4.3 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的确定
        4.4.4 岩溶地表塌陷风险的多方法综合评价
        4.4.5 岩溶地表塌陷的应对措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山法施工隧道与隐伏溶洞间的安全距离研究
    5.1 溶洞存在时隧道失稳破坏机理分析
        5.1.1 溶洞影响下隧道的失稳机理
        5.1.2 隧道与岩溶间岩层安全厚度理论分析
    5.2 隐伏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的数值模拟方法
        5.2.1 隐伏溶洞的溶洞力学模型
        5.2.2 隐伏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的影响因素
        5.2.3 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的判定方法
        5.2.4 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的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5.3 隐伏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的数值模拟
        5.3.1 溶洞与隧道间安全距离的数值模拟方法
        5.3.2 上方存在隐伏溶洞时隧道与溶洞间安全距离数值模拟
        5.3.3 下方存在隐伏溶洞时隧道与溶洞间安全距离数值模拟
        5.3.4 侧方存在隐伏溶洞时隧道与溶洞间安全距离数值模拟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矿山法隧道施工岩溶的动态综合预报体系研究
    6.1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可拓评价体系
        6.1.1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评价指标
        6.1.2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6.1.3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的可拓评价体系的建立
    6.2 隧道工程中岩溶的动态综合预报体系
        6.2.1 岩溶地质预报方法简介
        6.2.2 综合岩溶预报的原则
        6.2.3 动态综合岩溶预报的建立
    6.3 工程应用及验证
        6.3.1 工程概况
        6.3.2 勘察阶段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评价
        6.3.3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动态综合预报
        6.3.4 施工措施及现场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A-1 典型岩溶区隧道突水实例
    附录A-2 隧道岩溶突水影响因素统计
    附录A-3 岩溶塌陷影响因素统计
    附录A-4 隐伏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的X矩阵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个人获奖情况

(7)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现状
    1.1 关于塌陷机理
    1.2 关于塌陷预测
    1.3 关于塌陷监测
    1.4 关于塌陷防治
2 存在的问题
    2.1 关于塌陷机理
    2.2 关于塌陷预测
    2.3 关于塌陷监测
    2.4 关于塌陷防治
3 研究新进展
4 研究发展方向

(8)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风险评价方法及流程
    2.1 风险评价方法
    2.2 风险评价流程
3 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
    3.1 易发性评价
        3.1.1 易发性影响因素分析
        3.1.2 易发性评价
    3.2 危险性评价
        3.2.1 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3.2.2 危险性评价
    3.3 易损性评价
        3.3.1 易损性影响因素分析
        3.3.2 易损性评价
    3.4 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9)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方法在临沂市城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绪言
1 研究区概况
2 风险评价概念
3 危险性评价
4 易损性评价
    4.1 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
    4.2 结构易损性评价
5 期望损失评价
6 风险性评价
7 结论

(10)证据权法在岩溶塌陷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及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岩溶塌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岩溶塌陷研究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
    2.1 岩溶塌陷概念
    2.2 岩溶塌陷的基本影响因素
        2.2.1 可溶岩及岩溶发育情况
        2.2.2 覆盖层厚度、结构和性质
        2.2.3 地下水活动
    2.3 岩溶塌陷的动力影响因素
        2.3.1 降雨与蓄水
        2.3.2 干旱与人工抽排水
        2.3.3 外在荷载与自身重力
        2.3.4 地震与人为振动
    2.4 岩溶塌陷的成因机制分析
        2.4.1 重力致蹋模式
        2.4.2 潜蚀致蹋模式
        2.4.3 冲爆致塌模式
        2.4.4 真空吸蚀致塌模式
        2.4.5 荷载致塌模式
        2.4.6 振动致塌模式
        2.4.7 根蚀致塌模式
        2.4.8 溶蚀致塌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风险管理及风险分析方法
    3.1 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3.1.1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
        3.1.2 风险管理操作步骤
    3.2 常用风险识别方法
        3.2.1 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
        3.2.2 因果分析图法
        3.2.3 事故树分析法
        3.2.4 核对表法
        3.2.5 经验数据法
    3.3 风险评价分析方法
        3.3.1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3.3.2 层次分析法(AHP 法)
        3.3.3 人工神经网络法(ANN 法)
        3.3.4 蒙特卡罗法
        3.3.5 主成分分析法(PCA 法)
        3.3.6 简化概率分析法
    3.4 风险评价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证据权模型
    4.1 证据权法理论基础及发展概述
    4.2 证据权法原理及实现步骤
    4.3 证据权法的研究应用
        4.3.1 证据权法与 GIS
        4.3.2 证据权法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4.3.3 证据权法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4.4 证据权法在岩溶塌陷中的应用分析
        4.4.1 网格分区
        4.4.2 先验概率的计算
        4.4.3 证据权的计算
        4.4.4 证据图层的优选
        4.4.5 后验概率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杭州西湖区西湖周边岩溶塌陷风险分析
        5.1.1 工程概况
        5.1.2 数据处理及计算
        5.1.3 结果分析
    5.2 广州市白云区岩溶塌陷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
        5.2.1 地层分布情况
        5.2.2 地质构造情况
        5.2.3 地下水情况
        5.2.4 地下水径流特征和补给、排泄情况
        5.2.5 应用证据权法的可行性分析
        5.2.6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与AHP法的岩溶塌陷易损性评价及其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意义[J]. 江思义,吴福,刘庆超,何源,李海良. 矿产勘查, 2020(03)
  • [3]广西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J]. 石覃剑,江思义,吴福,刘庆超,李海良.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06)
  • [4]管道穿越岩溶区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治技术研究[D]. 张硕.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城市地下病害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D]. 崔孝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6]隐伏岩溶对隧道矿山法施工安全的影响研究[D]. 张凯.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我国岩溶地面塌陷研究进展与展望[J]. 罗小杰,沈建. 中国岩溶, 2018(01)
  • [8]湖北武汉市典型地段岩溶塌陷风险评价[J]. 崔霖峰,陈邦松,涂婧,杨涛,李海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7(02)
  • [9]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方法在临沂市城区的应用[J]. 雷晓东,邵景力,李娟,姚春梅,杨军. 城市地质, 2013(03)
  • [10]证据权法在岩溶塌陷风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肖金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城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贵州六盘水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