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受损患者尿液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

糖耐量受损患者尿液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

一、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程亚琦[1](2020)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文中提出背景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疾病,通常是根据尿白蛋白升高和/或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且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而作出的临床诊断,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长,DKD发病率也不断提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DKD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因,而在我国ESRD的最主要病因仍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但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增高,近年来DKD导致的ESRD明显增加,在北京、广州等经济水平较高地区DKD已成为导致ESRD的首位病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DKD将来有可能成为导致我国ESRD的首位病因。因此寻找DKD进展的危险因素对于DKD的预防尤为重要。依据DKD的临床特点及疾病分期,本研究的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分别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进展至DKD的危险因素及DKD患者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第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2型糖尿病出现肾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DKD的预防。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且患者入组时无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等肾脏功能受损表现。对入组患者随访18个月,按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组(DKD组),采用COX回归分析T2DM出现肾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该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进展至DKD的预测价值。结果(1)本研究共随访病例215例,其中男性137例,女性78例,随访18个月,按是否出现肾脏并发症分为两组,DM组共102例,DKD组113例。两组人群在血小板压积、β2微球蛋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的血小板压积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DM组,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随访18月后是否出现肾脏并发症及随访时间为因变量,以临床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小板压积、前白蛋白与是否发生肾脏并发症相关(p<0.05)。(3)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p<0.1的指标(血小板压积、单核细胞绝对值、β2微球蛋白、前白蛋白)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血小板压积升高是T2DM出现肾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88,95CI%1.071~2.355)。(4)随访18个月,血小板压积预测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脏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602(95%CI 0.527~0.678,p<0.05)。结论血小板压积是糖尿病进展至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压积每升高0.1%,进展至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0.588倍。第二部分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目的我们旨在使用DKD患者在临床常规检测的变量来建立其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收集了 641例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访3年是否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为因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个危险因素筛选,构建预测模型。将样本数据随机的分成5份,每次随机的选择4份作为训练集,剩下的1份做测试集。当这一轮完成后,重新随机选择4份来训练数据,重复5次,分别计算每个模型训练集及测试集的C统计量、拟合优度检验及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评估所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并通过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进一步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筛选出最优模型。并最终将最优模型转化为列线图的方式,便于临床应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筛选,最终的列线图中含有以下预测因素:血清胱抑素C水平,24小时尿蛋白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由这四个因素组成的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优于其他模型。结论通过血清胱抑素C水平,24小时尿蛋白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以上4个指标构建了基于logistic回归的最终模型,用以预测3年后DKD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最优模型所对应的列线图中的总分越高,患者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越高。

杨文杰,柯振符,梁美妹,吴如琳[2](2014)在《糖耐量减低者尿中三种蛋白质排泄率的3年动态监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动态监测糖耐量减低者尿中3种蛋白排泄率的变化,评估糖耐量减低者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将265例患者按WHO1999年DM分型标准分为3组:IGT组(102例)、DM组(93例)及NGT组(70例)。在AU-640型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免疫比浊法连续3年监测3组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T组尿中3种蛋白质排泄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趋势随着患病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增高。结论早期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损害在IGT期已发生,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干预应从IGT开始。

苏春燕[3](2013)在《中医分期辨治提高糖尿病肾病达标水平及改善肾小管损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DN患者一旦进入ESRD,必将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亦严重下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多采取合理饮食、降糖、降压、调脂、应用ACEI、ARB等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有效阻止本病发展及恶化,因此,如何有效防治DN的发生、发展,是当前医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在治疗早期DN、阻断病情的进展,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显示出其独特优势。目前人们对DN的防治,观念从“重医疗”向“重预防”开始转变。DN属于慢性病范畴,慢病管理可满足慢性病患者防治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增强健康意识和健康理念。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目前所提倡的对慢性病健康管理在本质上目标是一致的。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肾病”范畴,本虚标实是基本病机,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阴损及阳,发展为脾肾阳虚之证;所兼挟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DN病程始终的重要兼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结合DN病机特点,当分期辨治。但目前对该病中医证候的客观依据和中医“证”的实质缺乏系统研究,没有将中医辨证论治与慢病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对DN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DN的发展和预后不仅与肾小球的损害有关,更取决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有无及程度的轻重,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明显相关。本课题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特色优势病种的预防和重大疾病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题“慢病管理模式下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远期疗效多中心临床研究”(课题编号JJ2011-73)及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中医分期辨治结合慢病管理提高糖尿病肾病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Z121107001012012)的一部分,从主要疗效指标达标水平、肾小管损害指标等方面系统评价中医药防治DN的效果,为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DN慢病管理防治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为更好的体现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及中医药的优势,把中医分期辨治引入DN慢病管理模式中,通过多中心、前瞻性、开放式研究,观察中医分期辨治DN方案干预效果,从主要疗效指标、控制达标水平、肾小管损害指标等方面系统观察分期辨治在提高疗效、改善肾小管损害、延缓DN病程进展的作用;2、对糖尿病及DN患者的肾小管损害指标URBP及UNAG进行对比研究,为DN的早期诊断寻找敏感指标;3、对DN中医证候和肾小管损害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为DN的分期辨治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研究对象:2012年9月~2012年12月间在望京医院、平谷中医院、大兴区医院、将台社区服务中心、垡头社区服务中心住院或者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2、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研究,中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60例患者为治疗组,接受中医分期辨治+慢病管理+常规西医治疗,6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3、观察指标:蛋白尿、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小管损害指标URBP、UNAG,临床症状疗效,终点事件。第二部分1、研究对象:2012年10月~201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分泌肾病科住院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各30例、体检中心健康人30例,2、研究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URBP;采用4HP-NAG底物法测定UNAG。3、观察指标:URBP、UNAG。第三部分1、研究对象:2012年9月~2012年12月间望京医院、平谷中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60例患者。2、研究方法:记录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URBP;采用4HP-NAG底物法测定UNAG;对中医证候与URBP、UNAG进行相关分析3、观察指标:中医证候,URBP、UNAG,相关系数[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线资料经比较具有可比性。1、治疗组尿蛋白显效率33.3%,有效率31.7%,总有效率65.0%;对照组显效率13.3%,有效率21.7%,总有效率35.0%。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肾功能疗效显效率26.7%,有效率40.0%,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显效率8.3%,有效率15.0%,总有效率23.3%。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78.3%,;对照组达标率31.7%。两组达标率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DL、LDL、TG达标率分别为75.0%、78.3%、75.0%,;对照组HDL、LDL、TG达标率分别为28.3%、31.6%、33.3%。两组达标率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显效率45.0%,有效率35.0%,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率11.7%,有效率18.3%,总有效率30.0%。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异。5、治疗组治疗后URBP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URBP治疗前后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UNAG治疗前后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UNAG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6、早期DN蛋白尿终点事件治疗组发生率为3.1%;对照组发生率为6.4%。临床期DN蛋白尿终点事件发生率为7.1%;对照组发生率为13.8%。各期DN蛋白尿终点事件治疗组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0.0%。各期DN肾功能终点事件治疗组总发生率为6.7%;对照组发生率为15.0%。以上数据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第二部分1、尿RBP正常对照组与DM组及DN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DM组与DN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尿NAG正常对照组与DM组及DN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DM组与DN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三部分1、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发生概率在前十位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腰酸软、双目干涩、口干、腰痛、疲倦懒动、口渴欲饮、手足麻木、健忘、尿频、下肢水肿。糖尿病肾病Ⅳ期发生概率在前十位的中医证候依次为:腰痛喜温、腰酸软、手足麻木、下肢水肿、疲倦懒动、健忘、手足不温、皮肤瘙痒、双目干涩、畏寒。2、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URBP检测结果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UNAG检测结果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糖尿病肾病Ⅲ期中医证候尿频分别与URBP、UNAG呈正相关,(r=0.869,P<0.01),(r=0.726,P<0.01);糖尿病肾病Ⅳ期中医证候下肢水肿与URBP、UNAG呈正相关,(r=0.857,P<0.01),(r=0.821,P<0.01)。[结论]1、中医分期辨治结合慢病管理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一种新模式,中医分期辨治DN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血糖及血脂达标水平、改善肾小管损害指标。中医慢病管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整体性原则,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延缓病情进展的优势。2、2型糖尿病患者在尿蛋白阴性时,URBP和UNAG已有所升高,提示这两项肾小管损害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3、DN Ⅲ期中医证型多以气阴两虚为主,Ⅳ期出现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贯穿始终。糖尿病肾病Ⅲ期中医证候中,尿频分别与URBP、UNAG呈正相关;糖尿病肾病Ⅳ期中医证候中,下肢水肿与URBP、UNAG呈正相关,中医证候与肾小管损害相关指标的连接点在于“水”这一病理要素。[创新性]1、中医慢病管理具有创新性:本研究将中医分期辨治引入慢性病管理模式,符合当代防治结合、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展的医学新理念。2、研究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运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3、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对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从提高达标水平、改善肾小管损害指标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糖尿病和DN患者的肾小管损害标记物,并进行DN中医证侯与肾小管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医证候与肾小管损害相关指标的连接点在于“水”这一病理要素。

刘乐[4](2010)在《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中的意义及1h高血糖者糖代谢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寻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各时间点血糖诊断糖调节受损(1GR)和糖尿病(DM)的切点值及1h血糖、葡萄糖曲线形态与B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4731名受试者行OGTT试验,应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时间血糖的切点值,在ADA诊断糖代谢异常的基础上,联合1h血糖诊断IGR和DM的切点值将1h高血糖从NGT和IGR中分离出来,对其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比较并对1h血糖、形态指数和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与HOMA-IR、HOMA-B和胰岛素生成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接受者工作曲线分析,以糖尿病为诊断标准的0min、30min、60min、180min的血糖切点值分别为5.93、10.79、12.94、7.77mmol/L,葡萄糖曲线下而积(AUCg)切点值为30.10mmol.h/L,且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90;以糖调节受损(IGR)为诊断标准的0min、30min、60min、180min的血糖切点值分别为5.12、8.69、9.82、5.24mmol/L,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切点值为23.59mmol.h/L,其中Omin、60min及AUCg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80。分组后,各组之间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1h高血糖组的胰岛素高峰均后延,且胰岛素分泌量均明显低于相应1h血糖正常组,1h血糖与HOMA-B和岛素生成指数存在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与HOMA-IR呈正相关。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及形态指数也与HOMA-B和胰岛素生成指数存在较好的负相关,与MOMA-IR呈正相关。结论除空腹血糖和OGTT2h血糖外,OGTT其他时间点的血糖也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1hPG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且1h高血糖组较1h血糖正常组胰岛B细胞功能差。此外,形态指数和AUCg也可以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王志程[5](2009)在《糖耐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衰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约50%的DN病人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因此,保护糖尿病病人的肾脏,延缓和阻止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病程进展,提高DM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本论文首先对近年来中西医对DN的认识和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然后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从整体、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探讨了中药糖耐康对糖尿病肾脏保护的相关作用机制。1文献综述参照古今中医有关文献,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现代医学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明确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本论文同时总结了导师刘铜华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和学术观点,强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从气阴两虚入手,瘀血痰浊贯穿始终的学术思想。2实验研究2.1体内实验目的:观察糖耐康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SPF级GK大鼠50只按随机血糖值,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糖耐康高剂量组、糖耐康中剂量组、糖耐康低剂量组、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并将普通wist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60天。每周测量大鼠血糖、摄食量及饮水量,并于60天后称取各组大鼠体重、肾重,计算肾重/体重,测定血糖、24h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同时对各组大鼠进行HE、PAS染色以及透射电镜(TEM)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糖耐康组动物一般状况包括饮水量、摄食量等较模型组有一定改善,但无明显差异。第8周末糖耐康组的血糖值、肾重/体重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24hALB和β2-MG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经过糖耐康各浓度组和吡格列酮组治疗后,效果较模型组明显(P<0.05);PAS染色和TEM观察,模型组肾脏组织病变明显,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2.2体外实验目的:观察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和糖耐康含药血清对其的干预作用;观察糖耐康含药血清对MCs的外基质分泌及细胞内ERK信号途径相关位点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30mmol/L高糖诱导大鼠肾脏MCs,同时制备糖耐康和吡格列酮含药血清及空白鼠血清,对MCs进行分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高糖组)、吡格列酮含药血清组、糖耐康高(0.80g/ml)、中(0.47g/ml)、低含药血清组(0.28g/ml)共6组。作用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蛋白(IV-C)含量;用RT-PCR法测定细胞上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胞浆磷脂酶(cPLA)、ras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磷酸化(p-ERK)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α、核内转录因子c-fos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高糖组在48h内刺激系膜细胞增殖,在48h后却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糖耐康及吡格列酮含药血清对MCs的增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高糖组G0/G1期细胞显着性减少,而S期及G2/M期细胞显着性增加,吡格列酮组及糖耐康组G0/G1期细胞显着性增加,S期细胞显着性减少,而G2/M差距不明显。与高糖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中MCs上清中的FN、TGF-β1、Ⅳ-C都有非常明显改善(P<0.01);糖耐康治疗组p-ERK、PKC-α、c-fos的蛋白表达及PAI-1、cPLA2、ras mRNA都较高糖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与西药吡格列酮含药血清组作用效果相似。2.3结论本论文通过实验说明,中药糖耐康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的血糖,改善尿蛋白的排泄,具有改善肾脏病理,保护肾脏功能,从而起到防治DM肾脏病变、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的作用。细胞实验进一步显示糖耐康对DN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①通过有效的阻止ER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减缓了肾脏系膜细胞的肥大、增厚;②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分泌等作用,改善或延缓DN肾小球的硬化。

石红光[6](2009)在《低分子量肝素与蒙诺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皮下注射联合福辛普利钠(蒙诺)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人,均采用基础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钠20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35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除低分子肝素外,未使用其它抗凝药物(包括中药)。分别在第0、8周留取24小时尿标本,查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同时留取清晨空腹血标本,查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并使用测得的血清肌酐值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显着下降(P<0.01),其中加用低分子肝素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GF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8周后血TG、TC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及过敏反应。结论1、福辛普利钠单独应用及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2、二药联合应用8周对于GFR无明显影响。3、低分子量肝素可改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高血脂水平。4、二药联合应用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

吕以培[7](2008)在《中间高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文中研究表明中间高血糖(IHG)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血糖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低减(IGT)。新近发现IHG的大血管的疾病的死亡事件危险增加,其中IGT对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危险比IFG更具有预见性,而且IFG与IGT也与类似传统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肾、视网膜与神经等微血管并发症独立相关,认为其机制与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因子如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等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对中间高血糖的人群进行严格的饮食、运动的干预比药物的治疗更有效。

高云霞[8](2008)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属于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为30%~40%,在2型糖尿病为25%以上。糖尿病合并DN的患者的死亡率是不合并DN患者死亡率的30倍。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错过早期治疗机会,出现临床蛋白尿则病情很难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目前国际上对于DN的治疗主要是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同时合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治疗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项目主要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消除或减少DN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对血脂血糖改善等方面的作用,为制定DN的中医辩证标准、中医规范化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提供临床依据,发掘、发挥本病的中医治疗特色和优势。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综合治疗方案。服药观察周期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每组病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计数(PLT)、心电图;并采用积分方法评价中医证候学和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以SPSS13.0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研究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价1.1综合疗效的评价依据疾病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69%,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治疗组减轻临床症状、降低UAER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1.2临床症状疗效评价依据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72%,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显着(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1.3实验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评价依据尿微量白蛋白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UAER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1.38%。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显着(P<0.05),说明治疗组降低UAER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积分的比较2.1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均可显着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2生存质量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比差异极显着(P<0.01),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均可显着改善DN患者生存质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生化指标—尿蛋白、肾功能的比较3.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定量(Upro)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差异极显着(P<0.01);Upro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治疗后UAER、Upro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可以显着的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疗效优于对照组。3.2血肌酐(Scr)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肌酐轻微升高,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的血肌酐略有降低,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对血肌酐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3.3肌酐清除率(Ccr)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轻微降低,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的肌酐清除率略有上升,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对肌酐清除率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4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的比较4.1血糖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可以显着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但疗效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4.2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都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都可以显着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两组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3 C肽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都轻微升高,但与疗前比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都略有下降,与治疗前比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两组的治疗对C肽值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差异显着(P<0.05),甘油三脂(TG)、HDL(高密度脂蛋白)改善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提示治疗组的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对血脂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6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6.1收缩压(SBP)治疗后两组收缩压水平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也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对收缩压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6.2舒张压(DBP)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下降,与治疗前比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舒张压升高,与疗前比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舒张压,疗效优于对照组。7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血RBC、WBC、HGB、PLT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定性比较两组也无上述指标加重的病例,说明药物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具有安全性。结论1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对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UAER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综合治疗方案。2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显着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疗效优于单纯综合治疗方案。3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显着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尿蛋白定量,疗效优于单纯综合治疗方案。4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显着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5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显着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6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显着降低舒张压,疗效优于单纯综合治疗方案。7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案对肌酐清除率、血肌酐的改善不显着,与单纯综合治疗方案比无显着差异

周云祥[9](2007)在《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关欣[10](2006)在《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中药复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方法: 将实验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了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中药高、低剂量组,模型组和西药福辛普利对照组。经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中药复方治疗6周,并与西药福辛普利进行对比。采用生化法、放射免疫法、电镜、光镜、蛋白质印记杂交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等进行研究。 分析指标:①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②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③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FGF1α);④尿微量白蛋白(UAIB)和α1微球蛋白(α1-MG);⑤体重(BW)、肾重(RW)、肥大指数(RW/BW):⑥血清肌肝(Scr)、尿素氮(BUN);⑦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小板

二、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至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型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和进展预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糖耐量减低者尿中三种蛋白质排泄率的3年动态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方法
    1.3 仪器与试剂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中医分期辨治提高糖尿病肾病达标水平及改善肾小管损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尿液检测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分期辨治提高糖尿病肾病达标水平及改善肾小管损害的临床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基线资料
        二、疗效评价
    讨论
        1、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2、构建中医糖尿病肾病慢病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3、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方案分析
        4、疗效评价体系特点
        5、中医分期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
        6、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RBP和NAG的对比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肾小管损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对象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病例入选标准
        4、病例排除标准
        5、剔除标准
        6、观察指标
        7、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1、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证候特点分析
        2、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及Ⅲ、Ⅳ期URBP、UNAG水平评价
        3、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与URBP、UNAG相关性分析
        4、结论
        5、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附表 中医证候调查表
附录

(4)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中的意义及1h高血糖者糖代谢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应用ROC曲线分析OGTT各时间点血糖诊断DM及1GR的切点值
    1.1 对象和方法
        1.1.1 观察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分类标准
        1.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中NGTIGR DM的分布特征
        1.2.2 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血糖诊断DM的切点值
        1.2.3 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血糖诊断IGR的切点值
    1.3 讨论
    1.4 小结
二、1h高血糖人群的糖代谢特征
    2.1 对象和方法
        2.1.1 观察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分类标准
        2.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各组血糖及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的比较结果
        2.2.2 各组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比较
        2.2.3 各组HOMA-IR、HOMA-B及胰岛素生成指数(IGI)的比较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糖代谢异常的筛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糖耐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名探讨
        2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病机的认识
        3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
        4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1 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2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3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4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研究
        5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糖耐康对GK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糖耐康对高糖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糖耐康对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糖耐康对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内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结语
致谢
个人简介

(6)低分子量肝素与蒙诺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Abstract)
3 英文缩略词表
4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4.1 综述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现状
        参考文献
    4.2 综述二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4.3 综述三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5 前言
6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7 个人简历
8 致谢

(9)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10)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ABSTRACT
摘要
前言
实验研究
    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及剂量
        3 仪器
        4 试剂
        5 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复制
        6 分组及给药方法
        7 标本收集、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8 统计方法
    二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一般情况
        2生化指标
        3 肾组织形态学
        4 肾皮质TGF-β_1蛋白及其基因表达
        5 肾皮质GLUT1蛋白及其基因表达
        6 肾皮质PDGF-B蛋白及其基因表达
    三 讨论
        1 早期DN大鼠模型的建立
        2 中医对DN的认识
        3 脾气虚是DM发生的病理基础
        4 脾肾亏虚是DN的病理基础
        5 痰浊血瘀是DN的重要因素
        6 益气养阴祛痰化瘀是治疗早期DN的基本原则
        7 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探讨
    四 结论
    五 结语
    六 参考文献
    七 致谢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药治疗研究
        4 中药实验研究
        5 前景展望
        6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 发病机理
        2 病理变化
        3 早期诊断
        4 临床表现
        5 防治措施
        6 参考文献
附照片
个人简历

四、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 程亚琦. 郑州大学, 2020(02)
  • [2]糖耐量减低者尿中三种蛋白质排泄率的3年动态监测[J]. 杨文杰,柯振符,梁美妹,吴如琳. 实用临床医学, 2014(01)
  • [3]中医分期辨治提高糖尿病肾病达标水平及改善肾小管损害的临床研究[D]. 苏春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11)
  • [4]OGTT各时间点血糖值在诊断糖代谢异常中的意义及1h高血糖者糖代谢特征的研究[D]. 刘乐. 天津医科大学, 2010(04)
  • [5]糖耐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志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低分子量肝素与蒙诺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D]. 石红光. 青岛大学, 2009(10)
  • [7]中间高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J]. 吕以培. 医学综述, 2008(24)
  • [8]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 高云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9]糖耐量低减者尿中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周云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4)
  • [10]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关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糖耐量受损患者尿液中β_2-微球蛋白、α_1-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