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一、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1](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指出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韦秋培[2](2021)在《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引领下,2009年俞孔坚等多位学者提出构建中国国家线性文化遗产网络,长江沿线文化带被界定为国家级线性文化遗产,其中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也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继而开启了从文化线路视角研究汉江的新领域。汉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河之一,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巨大影响。目前的研究缺少对汉江本体和沿线文化带的遗产关联性方面更细致的研究和梳理。2020年,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中首次从文化线路视角分析汉江两岸的密集古迹分布带及沿汉江呈现文化传播的现象,并提出“汉江水路”概念及“汉江水路”系列遗产保护目标,但对其遗产构成和价值识别等工作尚未深入展开。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遗产构成和价值进行识别和研判,这对推动汉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及“汉江水路”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次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汉江水路”作为一个新的遗产保护对象,需根据《文化线路宪章》等国际宪章和文件,借鉴“水路遗产”和“水路文化遗产”等概念,梳理“汉江水路”的命名和内涵;依托“汉江水路”的历史发展研究,梳理汉江水路历史演变过程和历史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线路视角,对“汉江水路”满足“文化线路”定义、具备“文化线路”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知。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基于案例借鉴和相关文件解读探讨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和遗产资源调查,基于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历史功能,建立汉江水路遗产体系,并基于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确认属于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构成要素清单,并对已确定的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资源现状调查;其二为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究和判断,借鉴Attributes(价值特征要素)的认定逻辑建立了遗产要素与遗产价值的联系,通过分析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遗产要素与线路功能相关的价值特征,从而归纳总结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内容,选择《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价值体系作为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转化为整体价值的框架,继而从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五方面总结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整体价值。本文基于文化线路视角,梳理了“汉江水路”命名和概念内涵,构建了文化线路遗产构成和价值研究的技术路线,并以汉江水路汉江盆地段为例,厘清了其遗产构成要素与遗产价值。本研究为类似的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与价值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框架,同时为“汉江水路”遗产名录及保护与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孟娜[3](2021)在《江西省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梯度安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盲目的城镇化搬迁相当于将农村贫困人口转变为城市贫困人口,其中存在的生存风险对搬迁群体而言有过而不及的态势。易地扶贫搬迁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的搬迁活动,实施成功与否关系到未来能否保证搬迁群体“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实现,科学有效的搬迁安置模式是确保移民从非自愿移民到自愿移民转变的关键。在城乡关系逐渐趋向融合的态势下,应当跳出“就城谈城”“在乡言乡”的思维窠臼,用“超越城乡”的眼光来思考搬迁移民的安置与后续发展问题是有必要的。首先,基于上述背景,梳理我国城乡关系演进逻辑和移民搬迁演进逻辑,总结城乡关系演进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得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应当充分发掘城市和乡村两极发展潜能,构建“乡村发展区-中村镇空间场-城乡基础网”的易地搬迁梯度化机制框架。基于这一机制框架,本文以赣州市为例,详细分析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通过乡村场域、乡镇场域和县域场域三维空间联动形成的梯度安置模式。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包含搬迁户安置模式、搬迁户生计水平、迁入地公共服务、迁入地基础设施、经济基础、搬迁户社会融入六项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评价赣州市梯度安置模式实施效果。运用Tobit模型,从搬迁户城镇化、个体特征、政策帮扶三个维度探究搬迁户对梯度安置模式效果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搬迁户对梯度安置模式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赣州市搬迁户对梯度安置模式的实施效果较高,具体来看,对进城进园安置梯度评价最高,乡镇圩镇安置评价次之,中心村安置评价较为一般。2.搬迁户对梯度安置模式评价的影响因素因安置梯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赣州市契合搬迁移民不同个体特征选择适当的安置模式,深度挖掘县域、乡镇和乡村的益贫功能,能够促进搬迁移民后续生计能力提升。最后,通过研究结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体背景下,针对搬迁移民安置的后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城镇化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同步推进安置区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和基础设施完善化、盘活资源要素,构建迁出地与迁入地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安置地社区文化空间再造,推动搬迁移民社会融入。

康勇卫[4](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周炜杰[5](2020)在《塔与城-明清广东地方城市的古塔探研》文中认为古塔源自古印度的“窣堵坡”,为埋葬舍利的纪念性建筑,自东汉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相结合,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中国式塔。古塔屹立于山峦、湖畔、寺庙或城市等环境之中,居高临下,成为山水环境或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明清时期古塔的营建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具有多重功用,大量古塔的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及自然环境要素,成为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的构成元素之一。明清时期是广东地区建塔的鼎盛期,同时亦是广东地方城市建塔的高峰期,大量地方城市共建有近百座古塔。古塔在利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有丰富的内涵,系统地研究古塔与城市构成的空间特征,是对广东地区古代城市营建史的一种微观补充,也是中国明清古塔地域化特征的局部探讨。本文以广东明清地方城市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考察、实地调研、GIS技术及分类演绎归纳等方法,从建筑形制、城市规划、景观艺术等几方面对广东地方城市古塔的历史发展、分布特征、空间特征、功用及地域特征5个问题作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明清城市古塔的背景研究。通过研读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相关研究专着及实地调研,整理了广东古塔的现状,并结合实例,概括其发展演变。第二部分为明清古塔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探析。首先从州县设立年代、经济、政治、地形、水运交通五方面,探讨广东地方城市古塔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而对明清古塔与地方城市构成的塔—城—山水空间格局作分类研究,分析古塔与城市空间的特征及古塔的分布选址。最后从营建动因、精神文化空间及物质文化空间三方面对古塔的功用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广东地方城市古塔丰富的营建内涵。第三部分为广东明清古塔的地域特征研究。基于相关研究及实地测绘的资料整理,按古塔的构成部分采用分类归纳法,概括明代广东城市古塔整体形制和表观特征。继而对广东明代古塔的地方性差异及明清两代古塔的表观特征差异作初步探析。

黄婕妤[6](2020)在《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文中指出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传统民居是传统建筑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民居的建造与环境、技术、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因而民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情、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研究民居常常以民系为单位,我国有八大民系,客家民系为其中一大民系,分布在赣南、闽西、粤东的部分地区。相比粤闽客家民居,学术界对赣南客家民居的研究较少。赣南客家民居分为厅屋组合式民居及围屋两大类型,其中针对厅屋组合民居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对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展开研究,希望能为这部分的研究内容贡献作一点补充。本文选取赣州市石城县沙塅村的培基大屋为研究样本,对该建筑本体及其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本文除绪论部分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历史背景与现状、建筑特征、建筑价值特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1、对培基大屋的历史背景与现状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对培基大屋所在沙塅村的村落区位、村落布局、村落环境展开分析。其次是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访谈追溯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安排,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反馈。笔者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基础群众对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意向。最后笔者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总结出培基大屋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2、对培基大屋的建筑特征研究。基于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研究背景,从建筑的视角切入,从建筑空间特征、建筑结构特征、建筑装饰特征、建筑文化特征四方面对建筑展开深入的研究。3、对培基大屋价值评价。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自下而上的群众意见,也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意见。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建筑价值评价体系,邀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打分,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进行价值分析。4、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根据上述三部分的工作,笔者对培基大屋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策略意见。包括对建筑的修缮方案、管理条件的改善、村落旅游开发、建筑再利用功能布居及室内设计。本研究希望能为培基大屋的研究及其后续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并希望以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为无数濒临破坏的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个研究思路。

刘亚琼[7](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何珊[8](2020)在《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旅游信息化”等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江西省作为乡村旅游资源尤为丰富的大省,其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智慧旅游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速度显得较为缓慢,亟需探索解决方案。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总结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四条促进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对策。为了促进这些对策的实施,笔者设计了一个集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希望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为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农业部、江西省农村农业厅、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江西旅游政务网以及江西省统计年鉴的调研,整理归纳了江西省各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品牌名单,为江西乡村旅游智慧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源。(2)在分析江西省乡村旅游平台、问卷调查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江西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存在的四大问题:信息化设施不完善,资源智慧化程度低;技术型人才短缺,市场缺乏智能化监管;各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产品营销渠道不畅通;现有平台吸引力弱,服务质量不能保障。(3)结合促进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四大对策和乡村旅游过程中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三大主体的需求,设计了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包括智慧管理系统、智慧营销系统和智慧服务系统,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熊鑫[9](2019)在《欠发达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江西省石城县为例》文中认为在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势头下,不少地方展开了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之路,特别是2016年国家旅游局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之后,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向高潮。对于依靠传统产业支撑的欠发达县域来说,发展全域旅游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又能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到现代服务产业的“弯道超车”。目前国内对欠发达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研究相对欠缺,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可以进一步充实全域旅游理论内涵,对推动当前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石城县是江西母亲河赣江的源头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作为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设施落后、人才匮乏等多种不利因素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本文选取石城县为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等理论基础,实地走访调查石城县通天寨、九寨温泉、雍和文园等景区,访谈石城涉旅部门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收集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旅游发展阶段、旅游产业链各节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对全域旅游概念认识不足、旅游资源底数不清、旅游发展路径不清晰、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品牌创建不明显、旅游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滞后、旅游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延伸程度不深、旅游专业人才匮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旅游监管疲软、全域化综合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资源、政策、区位、后发四个层面对石城全域旅游发展相对优势做出归类,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分析了全域旅游发展动力,从决策路径、资源路径、产业路径、空间路径四个方面分析石城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提出了探索全域市场化管理体系、优化全域化旅游空间体系、培育全领域产业融合体系、打造全域化优质服务体系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欠发达地区解决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为同类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参考。

缪小荣[10](2019)在《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文中提出早期城址是中国古代城市初创阶段之城址。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最突出的标志,在早期城址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开展,陆续发现了大量早期阶段的城址,为开展早期城址城墙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早期城址城墙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有关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二重证据法及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早期城址城墙的平面规划设计、城墙结构、城墙附属设施、城墙功用、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早期城址城墙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回顾和梳理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加以阐释。第二章是城墙的发现及确认。主要梳理早期城址阶段中国各地已知的早期城址相关概况;按不同时段,以从早到晚的顺序归纳总结各区域已发现的建造有城墙的早期城址情况。认为中国各地已发现建造有城墙的早期城址267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及其左近。第三章是城墙平面规划设计研究。将城墙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分为圆形城墙、方形城墙、不规则形城墙和非闭合城墙四类,其中前三类属于闭合城墙的范畴。并对这四类城墙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探讨其设计特征,分析不同类型城墙的合理性和优势。据统计,目前共发现圆形城墙城址13座,方形城墙城址62座,不规则形城墙城址14座,非闭合城墙城址18座。城墙规划设计受多重因素影响,可概括为地理环境、建造技术、建城理念、社会发展需求共四方面主要原因。第四章是城墙结构分析。将城墙结构分为形态结构、技术结构和墙基结构三大类。其中形态结构又可分为上下(纵向)形态结构和左右(横向)形态结构。上下结构可分为单独墙体、墙体+基槽、墙体+垫层三种;左右结构分为单独墙体、墙体+内外护坡、墙体+内护坡、墙体+外护坡四种;城墙技术结构包括单一堆筑、单一夯筑、单一版筑、单一砌筑、夯筑+版筑、夯筑+堆筑及其他式;墙基结构主要有平地型、基槽型、壕沟型、依崖型四类,有的城址城墙还存在多种墙基结构组合使用的混合型。对上述各小类进行考古学观察,总结其特征,并将其还原到大类下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不同类型各自的数量及所占比重,以及不同类型在中国早期城址阶段的发展演变规律。第五章是城墙附属设施探索。主要研究城门、瓮城、马面、角楼、道路、护城壕等城墙附属设施,对诸类设施的考古发现情况分时段归纳总结,并对建造技术(包括规划设计、建造方法)、功能及发展演变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城门整体演变情况经历了数量由少到多、城门设计由较随意变为较规整、相关城门设施由少到多的过程。瓮城数量一直不多,但形态结构逐渐变得规整。马面萌芽于仰韶时代,在龙山时代形成,夏商阶段缓慢发展。角楼主要功能是预警和观察。道路演变轨迹较清晰,数量由少到多、宽度由窄变宽、设置由随意到整齐。护城壕平面由圆形变方形、圈围面积由小变大、剖面由不规整到倒梯形、深度由浅变深。第六章是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址与城址文明研究。认为城墙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防洪、规范空间布局和社会秩序、防野兽、防盗、拦坡筑坝、居住共七种。其中前两种功能在不同地区的侧重点有差异,即南方地区以防洪为主,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是军事防御。其规范空间布局和社会秩序属于后起功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此外,对城市的基本设施——城墙、无城墙城市的出现、建造设防城市的社会背景和动因、设防城市与城市文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第七章是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研究。依据城墙的平面规划设计、城墙结构、城墙附属设施的发展变化规律,结合城墙功用,将早期城址城墙分为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夏代和商代四大阶段。依据不同区域之间城墙的差异性,将早期城址城墙分为中部区、南方区和北方区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区又依据城墙结构方面的差异分为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和长江下游区三个小区。这些区域的早期城址城墙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诸多地方差异。第八章是结语。概括总结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

二、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一、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一、评价结果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解析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汉江相关研究
        1.4.2 文化线路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解析
    2.1 “汉江水路”概念由来
        2.1.1 “汉江水路”名称解析
        2.1.2 “汉江水路”概念解读及特征分析
    2.2 “汉江水路”历史研究
        2.2.1 汉江及汉江流域基本概况
        2.2.2 “汉江水路”历史演变
        2.2.3 “汉江水路”线路梳理
    2.3 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对“汉江水路”进行认知
        2.3.1 “汉江水路”历史作用总结
        2.3.2 辨析“汉江水路”是否符合文化线路定义
        2.3.3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的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理论研究
        3.1.1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
        3.1.2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案例借鉴
        3.1.3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的相关研究
        3.1.4 文化线路遗产构成要素识别技术路线
    3.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理论研究
        3.2.1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案例借鉴
        3.2.2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的相关研究
        3.2.3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体系比较分析
        3.2.4 文化线路遗产价值研判技术路线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
    4.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背景概述
        4.1.1 汉中及汉中盆地区域概况
        4.1.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线路走向及其自然地理环境
        4.1.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的重要地位
    4.2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分析
        4.2.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体系构建
        4.2.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识别原则
        4.2.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清单
    4.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资源调查
        4.3.1 交通设施资源调查
        4.3.2 自然环境要素调查
        4.3.3 与军事战略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4 与文化影响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5 与商业贸易相关要素资源调查
        4.3.6 非物质遗产要素资源调查
    4.4 本章小结
5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
    5.1 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研判方法
        5.1.1 价值特征要素的识别
        5.1.2 遗产价值的梳理
    5.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1 线路本身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2.2 其它基本要素的价值特征要素分析
    5.3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价值解析
        5.3.1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各类型遗产要素共有的价值分析
        5.3.2 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整体价值阐述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二: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非物质遗产要素现状调查表
附录三:汉江水路汉中盆地段遗产构成要素数量统计表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江西省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梯度安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研究评述
    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2 相关理论基础
    4 研究思路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案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路线
        5.3 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易地扶贫搬迁机制框架构建
    1 我国城乡关系与易地扶贫搬迁演进逻辑
        1.1 城乡关系演进逻辑梳理
        1.2 扶贫移民搬迁的演进逻辑
    2 城乡关系演进下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特征
        2.1 面临县域承载能力限制的主要命题
        2.2 安置模式以城镇化安置模式为主
        2.3 搬迁主体就业方式以非农化就业为主
    3 制约易地扶贫搬迁的突出问题
        3.1 盲目城镇化安置的偏差
        3.2 安置区配套设施完善度偏低
        3.3 社会融入与生计发展脱嵌
    4 易地扶贫搬迁机制框架构建
        4.1 县域层面
        4.2 镇域层面
        4.3 乡村层面
第三章 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梯度安置模式分析
    1 研究区概况分析
        1.1 社会经济概况
        1.2 扶贫概况
        1.3 城镇化发展概况
    2 赣州市梯度安置模式机理分析
        2.1 进城进园安置,满足搬迁贫困户发展型需求
        2.2 乡镇圩镇安置,差别化就业保证贫困户多元需求
        2.3 中心村安置,聚焦弱劳动力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3 赣州市梯度安置模式评价
        3.1 梯度安置模式优势分析
        3.2 梯度安置模式劣势分析
第四章 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梯度安置模式实证分析
    1.梯度安置模式效果分析
        1.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2 指标选取
        1.3 效果评价
    2 梯度安置模式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1 指标选取与模型选择
        2.2 结果分析
    3 结论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2 对策建议
        2.1 提高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2.2 同步推进安置区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和基础设施完善化
        2.3 盘活迁出地与迁入地资源要素
        2.4 强化搬迁个体社会融入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塔与城-明清广东地方城市的古塔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中国古塔的研究
        1.2.2 关于广东古塔的文献记载及研究
        1.2.3 古塔与城市空间的研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3.1 研究的时间范围
        1.3.2 研究的空间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案及框架
        1.4.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东古塔的背景研究
    2.1 中国古塔的起源、传入与演变概述
        2.1.1 佛教东传与广东佛教
        2.1.2 塔的产生与发展
    2.2 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
    2.3 广东古塔的建造环境
        2.3.1 地理环境
        2.3.2 人文环境
        2.3.3 行政区划
    2.4 广东古塔的发展及演变概括
        2.4.1 唐与唐代之前的时期
        2.4.2 五代时期
        2.4.3 宋元时期
        2.4.4 明清时期
    2.5 广东古塔的类型
        2.5.1 楼阁式塔
        2.5.2 幢式塔
        2.5.3 亭阁式塔
        2.5.4 宝箧印经塔
    2.6 广东古塔的现状调研
        2.6.1 广东古塔的分布状况
        2.6.2 广东古塔的保存情况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视角下广东古塔的分布特征
    3.1 广东地方城市古塔营建概括
    3.2 基于立县筑城的广东城市古塔分布特征
    3.3 基于社会经济的广东城市古塔分布特征
    3.4 基于政治地位的广东城市古塔分布特征
    3.5 基于地理形势的广东城市古塔分布特征
    3.6 基于水运交通的广东城市古塔分布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塔与古城构成的空间特征
    4.1 单塔与古城构成的空间特征
        4.1.1 城内建塔
        4.1.2 临水河畔
        4.1.3 离水对峙
        4.1.4 其他类型
    4.2 双塔与古城构成的空间特征
        4.2.1 双塔对峙
        4.2.2 顺水序建
        4.2.3 城内外建塔
        4.2.4 其他类型
    4.3 多塔与古城构成的空间特征
        4.3.1 沿江对望
        4.3.2 三塔拥城
    4.4 基于城市空间格局下古塔的分布特征
        4.4.1 地理环境特征
        4.4.2 选址方位特征
    4.5 塔—城—山水空间对应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对古城空间的功用
    5.1 明清城市古塔的营建动因
        5.1.1 营建动因
        5.1.2 命名概括
    5.2 塔对城市精神文化空间的塑造功用
        5.2.1 精神慰籍
        5.2.2 建构景观
        5.2.3 渲染文风
    5.3 塔对城市物质文化空间的推动作用
        5.3.1 空间焦点
        5.3.2 交通导航
        5.3.3 修学建院
        5.3.4 民俗场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清广东城市古塔的地域特征
    6.1 明代广东城市古塔的整体形制
        6.1.1 现存明塔概括
        6.1.2 材料类型
        6.1.3 平面层数
        6.1.4 塔腔结构
    6.2 明代广东城市古塔的表观特征
        6.2.1 基座
        6.2.2 塔身
        6.2.3 腰檐及平座
        6.2.4 塔顶及塔刹
    6.3 广东地区明塔的地方差异
    6.4 明清两代广东城市古塔的表征差异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广东明清州县城古塔概括表
附录二 明清广东州县城卫星图及舆图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地方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民居研究综述
        1.2.2 客家民居研究综述
        1.2.3 建筑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1.2.4 已有成果的启示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培基大屋历史与现状研究
    2.1 沙塅村研究
        2.1.1 村落区位
        2.1.2 村落布局
        2.1.3 村落环境
    2.2 培基大屋历史沿革
    2.3 群众对建筑保护与利用意向调查
        2.3.1 针对石城县群众调查
        2.3.2 针对沙塅村群众调查
        2.3.3 社会调研结果分析
    2.4 培基大屋现状问题分析
        2.4.1 培基大屋残损现状
        2.4.2 培基大屋管理现状
        2.4.3 培基大屋利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培基大屋建筑特征研究
    3.1 厅屋组合式民居与围屋
    3.2 建筑空间特征
        3.2.1 空间构成要素
        3.2.2 空间布局
    3.3 建筑结构特征
        3.3.1 承重结构
        3.3.2 屋面结构
        3.3.3 围护结构
    3.4 建筑装饰特征
        3.4.1 木装饰
        3.4.2 石装饰
        3.4.3 彩画
        3.4.4 装饰题材及其意义
    3.5 建筑文化内涵特征
        3.5.1 风水文化
        3.5.2 宗族文化
        3.5.3 祈福纳吉文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培基大屋价值特征研究
    4.1 价值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4.1.1 建筑遗产及相关名词概念
        4.1.2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技术路线
        4.2.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阐释
        4.2.3 权重系数的确定
        4.2.4 评分标准的确定
    4.3 培基大屋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基大屋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
        5.1.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模式
        5.1.2 培基大屋保护利用模式选择
    5.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5.3 培基大屋的保护研究
        5.3.1 建筑残损修缮
        5.3.2 建筑管理条件改善
    5.4 培基大屋利用研究
        5.4.1 村落旅游资源开发
        5.4.2 培基大屋再利用功能布局
        5.4.3 培基大屋再利用室内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有关琴江镇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3.4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2.3.1 遗产价值特征
        2.3.2 内涵属性特征
        2.3.3 构成要素特征
        2.3.4 时空分布特征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2.5 小结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3.7 小结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4.8 小结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乡村旅游智慧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需求理论
        2.2.2 旅游信息化理论
3 江西省乡村旅游概况
    3.1 江西乡村旅游产业
    3.2 江西乡村旅游资源
    3.3 江西乡村旅游平台
4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调研
    4.1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问卷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方法和过程
        4.1.2 问卷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4.2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信息化设施不完善,资源智慧化程度低
        4.2.2 技术型人才短缺,市场缺乏智能化监管
        4.2.3 各主体信息不对称,产品营销渠道不通
        4.2.4 现有平台吸引力弱,服务质量不能保障
    4.3 促进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的对策
        4.3.1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乡村信息化设施
        4.3.2 培养信息化人才,打造智能化监管平台
        4.3.3 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个性化精准营销
        4.3.4 整合平台优质资源,提升游客服务质量
5 设计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的建议
    5.1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的需求分析
        5.1.1 管理者的需求
        5.1.2 经营者的需求
        5.1.3 旅游者的需求
    5.2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的设计
        5.2.1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的逻辑结构
        5.2.2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管理系统
        5.2.3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营销系统
        5.2.4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江西省乡村旅游品牌名单
    附录 B 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问卷调查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9)欠发达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江西省石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域旅游提出的背景
        1.1.2 全域旅游政策背景
        1.1.3 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全域旅游的概念
    2.2 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
        2.3.2 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域旅游比较优势
    2.4 产业链理论
        2.4.1 产业链理论概念
        2.4.2 旅游产业链理论
    2.5 产业集群理论
        2.5.1 产业集群概念
        2.5.2 旅游产业集群概念
3 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
    3.1 石城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 石城县旅游发展概况
        3.2.1 石城旅游发展阶段分析
        3.2.2 石城县旅游产业链各节点现状分析
    3.3 石城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3.3.1 欠发达地区发展全域旅游共性问题分析
        3.3.2 石城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4 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
    4.1 石城县发展全域旅游比较优势分析
        4.1.1 资源比较优势
        4.1.2 政策比较优势
        4.1.3 区位比较优势
        4.1.4 后发比较优势
    4.2 石城县发展全域旅游动力机制分析
        4.2.1 供给动力
        4.2.2 需求动力
    4.3 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4.3.1 决策路径
        4.3.2 资源路径
        4.3.3 产业路径
        4.3.4 空间路径
5 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
    5.1 探索全域市场化管理体系
    5.2 优化全域化旅游空间体系
    5.3 培育全领域产业融合体系
    5.4 打造全域化优质服务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城址与早期城址
        二、城墙
        三、仰韶时代与龙山时代
        四、夏代与商代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研究历史
        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地层学和类型学
        二、聚落考古学
        三、二重证据法
        四、统计学
        五、关于考古资料的使用说明
第二章 城墙的发现及确认
    第一节 仰韶时代
        一、长江中游地区
        二、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河套地区
    第二节 龙山时代
        一、中原地区
        二、海岱地区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
        四、成都平原地区
        五、北方地区
    第三节 夏代
        一、中原地区
        二、海岱地区
    第四节 商代
        一、黄河流域
        二、长江流域
    第五节 夏商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诸遗址
        一、辽宁省
        二、河北省
        三、内蒙古
第三章 城墙平面规划设计
    第一节 圆形城墙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设计特征
        三、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方形城墙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设计特征
        三、合理性分析
    第三节 不规则形城墙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设计特征
        三、合理性分析
    第四节 非闭合城墙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设计特征
        三、合理性分析
    第五节 影响因素
        一、地理环境
        二、建造技术的发展
        三、筑城理念的变化
        四、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四章 城墙结构
    第一节 上下(纵向)形态结构
        一、单独墙体
        二、墙体+基槽
        三、墙体+垫层
    第二节 左右(横向)形态结构
        一、单独墙体
        二、主墙+内外护坡
        三、主墙+内护坡
        四、主墙+外护坡
    第三节 城墙技术结构
        一、单一堆筑
        二、单一夯筑
        三、单一版筑
        四、单一砌筑
        五、夯筑+版筑
        六、夯筑+堆筑
        七、其他形式
        八、数量与比例
    第四节 城墙墙基结构
        一、平地型
        二、基槽型
        三、壕沟型
        四、依崖型
        五、混合型
        六、各类型比例
第五章 城墙附属设施
    第一节 城门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功能
        四、发展演变
    第二节 瓮城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功能
        四、发展演变
    第三节 马面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功能
        四、发展演变
    第四节 角楼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功能
        四、发展演变
    第五节 道路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道路分类
        四、功能
        五、发展演变
    第六节 护城壕
        一、发现与确认
        二、建造技术
        三、功能
        四、发展演变
第六章 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第一节 军事防御
        一、需求分析
        二、选址及规划设计上的军事防御考量
        三、城墙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军事防御色彩
    第二节 防洪
        一、早期城址阶段的洪水现象
        二、防洪措施
        三、城墙防洪功能分析
    第三节 规范空间布局及社会秩序
        一、城墙在确定城址空间布局中的作用
        二、城墙在强化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第四节 其他功能
        一、防野兽
        二、防盗
        三、拦坡筑坝
        四、居住
    第五节 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一、城墙与城市
        二、设防城市与城市文明
第七章 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
    第一节 城墙发展演变
        一、仰韶时代
        二、龙山时代
        三、夏代
        四、商代
        五、夏商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墙分析
    第二节 城墙分区
        一、中部区
        二、南方区
        三、北方区
第八章 结语
    一、城墙的发现及确认
    二、城墙平面规划设计
    三、城墙结构
    四、城墙附属设施
    五、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六、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文化线路视角下汉江水路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 ——以汉中盆地段为例[D]. 韦秋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江西省赣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梯度安置模式研究[D]. 孟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4]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塔与城-明清广东地方城市的古塔探研[D]. 周炜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D]. 黄婕妤.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7]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8]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D]. 何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9]欠发达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江西省石城县为例[D]. 熊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10]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D]. 缪小荣. 郑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江西石城采取措施全面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