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脑信息处理方式的转变

论大脑信息处理方式的转变

一、论脑内信息加工的模式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辛增友[1](2021)在《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文中指出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愈来愈丰富和快速迭代的时代,为有效加工环境中嘈杂的感觉信息,大脑进化出了认知加工最初阶段的信息准入机制,即感觉门控,经由此而编码输入的信息,才得以更高阶段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选择和其他各种自上而下控制的加工,因此工作记忆中的各种认知操作才能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行为的有效输出和环境适应。遗憾的是生活中的压力与应激总会不期而至,它们到底对个体认知加工有什么影响,以往研究关注较少,然而从各种流行的精神障碍病理假设来看(如素质-应激模型),总能看到应激事件或其累积效应在多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因此这是一个极其迫切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文献回顾,感觉门控异常被普遍用作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抑制功能异常则与各种物质滥用障碍、冲动性障碍和其他多种心理行为控制异常有关,工作记忆虽是一个短暂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资源有限系统,但与注意控制、情绪调节、理性认知等息息相关,是人类复杂行为的基础,因此各种心理行为障碍总能直接或间接从工作记忆功能异常角度分析其病理机制,然而这些认知加工机能如何受急性应激事件的影响,尚缺乏清晰结论。以往研究还表明男女两性在多种精神障碍领域存在典型的发病率、病程、预后等方面的显着差异,但迄今仅有少量研究考察了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而其中关注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见,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目前更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意图考察极端情况下行为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首先进行了工作记忆的研究,然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疑问和问题,陆续考察了感觉门控功能和抑制功能,最终本论文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研究一,使用n-back任务考察了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98名中学生(男47人),随机分为应激组和控制组,分别接受社会压力应激程序和对等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应激处理激发个体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提升了男性反应时,降低了反应正确率,但未达显着,而女性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显着受损。另外控制条件下女性n-back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男性被试,且反应时也更快,但应激处理后,女性反应时显着长于男性。女性工作记忆功能在应激处理后相对男性受损更严重。虽然有性别差异,与以往研究发现也较一致,但仍不足以说明两性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异同,有必要进行认知加工层面的分析。研究二,使用Vogel等的单侧化呈现改变探测任务,考察大学生被试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该研究范式记录记忆阵列激发的单侧化ERP波,能提取N2pc成分,早期CDA(the 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成分和晚期CDA成分,并能评估注意选择加工,对象识别分类加工,信息的表征保持和无关信息过滤功能。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5名被试(女24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整个实验控制更严格。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严重损害了被试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且女性工作记忆受损更严重;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的不利影响至少可以追溯到刺激呈现后约200ms(N2pc时间窗),并且性别差异在N2pc时间窗也出现了,并持续整个工作记忆加工过程。急性应激对女性的不利影响,无论是行为数据还是电生理学数据都比男性更加突出。因此本研究的发现拓展了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加工影响的发现。研究三,因研究二报告应激效应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至少可以追溯到N2pc时间窗,为确定在更早信息加工阶段可能的应激效应和性别差异,本研究使用成对Click研究范式考察感觉门控功能,评估感觉登记加工环节的应激处理效应和性别差异。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1名大学生被试(女17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感觉门控功能测量。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应激处理损害了重复性或冗余刺激的抑制功能,但对刺激感觉登记功能无影响,导致P50门控功能相对控制处理显着下降,而且这种不利影响没有性别差异。应激处理也导致P200振幅显着下降,损害了两性注意分配功能。根据研究二的分析,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与抑制功能受损有关,因此设计了研究四。该研究使用色词Stroop任务,并在任务期间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监控被试大脑额叶区域激活情况,考察应激处理后被试抑制功能表现及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应激处理前后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7名大学生被试(女23人),接受冷压力应激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抑制功能测量。该研究发现应激处理有效诱发被试应激反应,导致Stroop任务表现发生显着改变并有显着性别差异,而且在神经成像数据上,左右dl PFC区域也有显着应激和性别效应。基于两方面数据及研究一和研究二的发现,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女性抑制加工受应激处理的不利影响最大,而男性抑制功能受应激处理干扰较小,该研究发现支持了应激导致神经功能网络转换假设。关于抑制功能的测量问题,本系列研究最后也做了深入讨论。综合四个研究的发现,本论文从应激效应机制、抑制功能及测量、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及关于现实应用分别展开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门控功能与抑制功能,工作记忆与抑制功能,应激和生理唤醒等概念的关联与区别,论及了PFC功能网络依赖的目标导向行为和纹状体网络依赖的“刺激—反应”的反射式行为间的转换,探讨了抑制功能测量的困境和可能的思路,在统揽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发现中,支持并尝试进一步拓展应激效应的神经功能网络转换理论。最后还就本研究发现从现实应用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的感觉门控功能,无性别调节效应。第二,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工作记忆任务执行表现,且有性别差异;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损害了无关信息的注意资源调配功能和工作记忆抑制功能,导致工作记忆表征存储了大量任务无关信息,并且显着的应激效应和性别调节效应最早出现在N2pc时间窗。第三,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正常的抑制功能,性别起显着调节作用;前额叶区域的dl PFC功能网络激活卷入了抑制控制加工,并显示了应激和性别调节效应。

李鸽[2](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周天宇[3](2020)在《初中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 ——基于语文课程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信息快速增长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在个体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基于初中语文课程的视角,对初中语文学科中学生的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展开讨论。本研究在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素养与信息处理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概念定义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使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灵活获取、贮存语文课程中存在的信息,并能够为满足语文学习需求而进行对语文知识信息的加工、整合、评价、创新与应用的能力。本研究认为语文课程视域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特征表现为联系性、内隐性与交互性。联系性指语文信息处理能力概念所包含的五种能力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部联系;内隐性指学生难以主观意识到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的存在;交互性指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学生间必然存在着信息的交互,且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始终伴随着信息的交互。本研究论述了语文课程视域下信息处理能力所展现出的价值:提升初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帮助建构扎实的语文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中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全方面成长,而语文学科能力正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能力,语文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语文知识体系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以汉语、汉字为载体传播的信息的获取与使用,也同样需要依靠学生的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因此,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有着难以撼动的价值与作用。本研究依据语文信息处理能力的定义、特征与价值提出了通过设置目标导向,训练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多种资源并用”;通过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追求深度理解,贮存管理信息”;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思维发散,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平台的搭建,促使学生“擅长得体交流,分享感悟情感”;通过在语文知识实践应用中进行指导,实现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创作发表信息”;通过组织互动测评,培育学生“勇于评价信息,内化反思自我”等初中阶段学生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六项具体培养目标与内容。并且,提供了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加强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的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等三项可供教师参考的中学生语文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郑梦洁[4](2020)在《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科学作为研究大脑结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产生与发展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关于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停留于理论解读与国外经验的本土化移植阶段,相对缺乏与具体学科结合的研究,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待完善。本研究围绕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具体研究,试图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脑科学是否对教育、小学科学教学起到理论关照作用?当前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应用困境如何?针对理论与现状分析中的问题,该采取如何行动引导教师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人脑的学习机制、脑科学与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学科学义务课程标准,明确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情感优先,认知随后;改进认知,信息加工;意义建构,实践迁移;多元评价,反馈及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从学习环境、情绪体验、认知方式、意义建构以及评估学习5个维度了解小学生科学课堂的表现情况,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反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况。最后通过访谈法,从脑科学视角对6名在职在编科学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对脑科学的看法、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的现实困境等。根据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发现当前科学教师在理论层面,脑科学素养欠佳,脑科学理论相对匮乏,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易陷入“神经神话”。在实践层面,注重基于学习环境与情绪体验的教学,但在认知方式与意义建构能力的引导上相对薄弱,缺乏将脑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如下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场域;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李宇[5](2019)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信任易形成合作性的人际关系。为此,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关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随着社会转型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原先的熟人社会关系正向陌生人社会关系转化。即,旧有的信任关系逐渐瓦解,而新的信任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就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近年来,由信任危机引发的人际冲突事件频发,有些甚至演化为暴力性的社会群际冲突事件。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研究者们对于信任与另一种极端的人际关系—人际冲突之间的关联被提到了研究日程上,显得更为迫切。本研究在梳理及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人际信任区分为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两类,引入至人际冲突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试图在建构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系列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注意选择偏向、冲突知觉、以及冲突反应过程的影响。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对于两类信任的操纵,分别通过经典的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不同信任水平的个体,作为特质信任的被试变量;采用人际信任核心词作为情境性的状态信任的启动范式。在人际冲突加工中,我们引用经典的点探测任务与社会博弈任务作为实验范式,以反应时与正确率作为行为指标,结合ERPs技术,以平均波幅作为脑电指标进一步探讨两类信任对其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系列实验(包括9个行为实验与3个脑电实验),本研究主要的结论可概括如下:(1)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高特质信任者表现出了对不同水平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一般被试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对冲突信息更加敏感,但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维持时间显着长于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表现出了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警觉与注意脱离困难。在ERP水平上,特质信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N170与P300的平均波幅上,由此提出了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2)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具体来说,针对研究一的静态冲突信息而言:高特质信任者在面对高冲突信息时知觉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低特质信任者,且反应时更短;一般被试在面对无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感知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并且,不同特质信任者受到的状态信任影响不同,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感知不受状态信任影响,但是低特质信任者受到状态信任启动的影响。针对研究二的互动中的冲突信息而言:在行为水平上,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低特质信任者;一般被试在面对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且前者的反应时显着较短;不同特质信任者在不同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冲突知觉差异不显着,但他们在高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均表现出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反应时显着短于冲突信息。在ERP水平上,N170、N270、P300与LPP平均波幅指标中体现出了特质信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三阶段理论。(3)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特质信任主效应不显着;一般被试的状态信任主效应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更快、更多地选择“保留”,较少选择“分享”;在反应时指标上,不同特质信任者在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差异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下低特质信任者较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更短;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较低特质信任者更短。在ERP水平上,P300的平均波幅呈现出特质信任与电极点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综上,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了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人际冲突信息加工主要涉及对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加工、对不同冲突信息的知觉加工、以及对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加工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我们首次将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引入加工过程中,发现两者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行为水平上,与特质信任相比,状态信任的效应更加显着。在ERP水平上,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早期阶段(N1,对冲突信息警觉)、自动化后期阶段(P1与N170,不同特质信任对冲突信息的指向产生分离)与控制加工阶段(P300,高特质信任者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脱离困难);同时,也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加工阶段(P1与N170)、冲突检测阶段(P2与N270)与冲突评估阶段(P300与LPP)。因此,基于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情境性的状态信任水平来减少冲突反应,增加个体间的人际合作,构建和谐关系。

韩诚[6](2019)在《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衰老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在脑不同层次阴阳失衡的表现和发生机制,初步阐明地黄饮子对衰老模型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为补肾健脑法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探讨:系统梳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衰老及学习认知的认识,探讨从肾论治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可能性。2、实验研究:(1)实验分组:设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地黄饮子(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美金刚阳性药物组共计6组。其中,以6月龄雄性SAMP8小鼠作为衰老动物模型,以同月龄雄性SAMR1小鼠为正常对照,其他各组采用同月龄雄性SAMP8小鼠并给予药物干预。(2)给药干预:各组动物正常饮食条件喂养至5月龄后,从第6个月开始地黄饮子(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每天灌胃不同浓度的地黄饮子水煎液(7.51g/kg·d、15.02g/kg·d、30.04g/kg·d),盐酸美金刚组小鼠灌胃盐酸美金刚混悬液(3.03mg/kg·d),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动物小鼠灌胃等量溶媒。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个月后,进行如下指标检测。(3)学习记忆能力评价: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方法评价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空间参考记忆力和新物体识别能力。(4)突触结构可塑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形态变化。(5)突触功能可塑性检测:对各组小鼠海马内“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回路进行在体场电位记录实验,观察LTP和LTD现象,评价突触传递效率。(6)海马神经递质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7)谷氨酸受体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的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MPAR2、NMDAR1、pNMDAR1、NMDA2A、pNMDA2A、NMDA2B、pNMDA2B、CaMKII、pCaMKII共9个蛋白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基于“肾脑相关”理论,从经络联系、精髓关系、元神、肾志与脑神的关系,以及阴阳变化5个方面探讨了从肾论治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可能性;并且基于阴阳学说理论,认为现代脑科学相关研究成果都是阴阳之象,是对中医阴阳理论的丰富和扩展,用阴阳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脑具有可行性。2.实验研究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着下降(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高剂量可以有效提升小鼠空间辨识和记忆提取能力,减少空间搜索时间(P<0.05);新物体识别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记忆力受损(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高、中剂量均能使小鼠准确区分被更换的物体(P<0.05),并增加其对新物体辨识的时间(P<0.01)。(2)在体场电位记录结果:快速老化的SAMP8小鼠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200Hz的高频刺激后增幅不明显,LTP效应明显低于相同月龄的抗老化SAMR1小鼠(P<0.001),给予地黄饮子治疗后,则可以有效增强模型小鼠的LTP效应(P<0.05)。而在2Hz的低频刺激下,各组小鼠LTD的易化效应和EPSP的抑制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与6月龄的快速老化SAMP8小鼠相比,相同月龄的抗老化SAMR1小鼠LTD效应仅在低频刺激后的小段时间内受到强化,随着时间流逝,其LTD易化现象逐渐恢复,突触后的兴奋性电位逐渐恢复正常(P<0.001);给予地黄饮子治疗后,地黄饮子高剂量组小鼠的LTD效应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3)透射电镜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我们可以观察到,模型组小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突触间隙增大或消失,突触前、后膜不清晰,突触小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变薄;线粒体结构崩解,嵴断裂或溶解。给予地黄饮子灌胃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器损伤减少,突触结构得到修复。(4)ELISA检测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海马内Glu与GABA含量显着增加(P<0.001),经过药物治疗后,各组小鼠海马内Glu与GABA含量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地黄饮子高剂量组的Glu与GABA含量降低最明显(P<0.01)。(5)WB检测结果:SAMP8模型小鼠海马内AMPAR2、NMDAR1和NMDA2B的含量升高(P<0.05),CaMKII含量降低(P<0.05),pNMDAR1、pNMDA2A和pNMDA2B的含量增高(P<0.05),pCaMKII含量降低(P<0.05)。运用地黄饮子治疗后,中剂量地黄饮子可以有效降低NMDAR1的蛋白含量(P<0.01);高剂量地黄饮子可以有效增加CaMKII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程度(P<0.05),降低AMPAR2、NMDA2B和pNMDA2B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1.海马组织Glu和GABA含量增高、代谢失衡与衰老状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有关;2.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回路的LTP/LTD效应失衡是衰老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电生理层面阴阳失衡的机制;3.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是衰老状态下脑电生理和氨基酸神经递质层面阴阳失衡的关键因素。4.补肾方剂地黄饮子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钙内流而易化神经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孙丹阳[7](2019)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心理治疗的视角出发,以信念修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信念修正思想在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领域内演变路径的梳理,结合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特征的探究,反思心理治疗领域内信念修正理论与实践的现状与出路,进而为心理异常个体的信念修正进行理论建构与操作设计。研究内容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研究,意在为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在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下对信念修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定位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角色,为信念修正的理论建构和操作设计提供策略导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厘清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中信念修正思想的孕育、发展过程;2.澄清信念在个体心理异常状态中所承担的角色;3.探讨信念修正在心理治疗整合趋向下的角色定位及作用模式;4.建构新的理论模型以完善信念修正的具体实践模式。利用文本分析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按照时间逻辑对精神分析、存在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信念修正在精神分析的治疗实践当中尚未被明确提出,一直作为一项改变指标隐含其中;存在主义关注个体存在状态,存在状态决定个体的经验累积,信念是经验的析出,依据这一关系,信念修正的系统特征和核心信念被勾勒出来,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认知行为治疗将信念作为心理治疗核心的致病因素,并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主张,在实践中将信念修正作为一个治疗环节。信念修正的思想演变路径可概括为:理念广为应用,概念不断凸显,理论并未成型。个体的信念以信念系统的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层级性、稳固性等特征,对行为具有预测和指导功能,其确信度受证据影响。当前心理治疗领域实证研究泛滥,理论建设萧索;对信念修正的跨学科研究成果未能向心理治疗领域进行有效注入。在精神分析对潜意识信念的处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信念系统的塑造以及认知行为疗法提供的具体干预手段之上,以信念修正作为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建构专属理论与操作模型,实现基于个体信念的理论构建与应用评估。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将个体信念的多元特征与各心理治疗理念进行融合,既符合整体论哲学的要求,也遵从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处理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来改变或消除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在操作性上,覆盖心理干预的全程,并能够以短期治疗的形式进行临床实践,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和时间投入;从技术伦理学看,能够有效规避对个体主体性和同一性的损伤。

孙博文[8](2018)在《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题源自校企合作项目,以实践需求为出发点,以理论研究为支撑点,系统研究了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的相关问题。当下,信息技术、数字科技在车内人机交互领域广泛应用,车载信息系统正逐步由传统物理式、分散性的显控模式向现代体感式、集成性的显控一体化复杂交互模式转变。论文从宏观、微观角度定义和概述了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的研究概念即面向车载物理空间环境的硬界面层级关系-行为层级、面向数字空间环境的软界面层级关系-视觉层级以及基于用户视觉、动作两个维度在两者之间的驱动、反馈、交互等综合机制。车载系统的界面层级作为传递给驾驶者的首要信息感知、认知要素,其设计优劣对驾驶安全具有较大影响。论文构建了车载界面层级与车载用户感知、认知之间匹配的协调关系,在保证驾驶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规、合理、合情的界面层级交互方式满足用户驾驶体验和信息需求。车内人机交互的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伴随着汽车由驾驶功能向多维度驾驶体验转变,人的安全不断受到来自车内物理信息环境、车内数字信息环境、车外综合信息环境、用户自身综合因素等诸多复杂交互情景的挑战。其复杂性相对于其他人机界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点:首先,显控环境的复杂性。基于当前车载系统按键、旋钮、开关等实体部件逐步消退,文字、图标、形状等虚拟控件不断流行,车内综合呈现出数字、物理、数字+物理交叉呈现的复杂显控环境,对用户获取信息的认知、理解、感知、执行提出较高要求;其次,用户行为的复杂性。驾驶行为是眼、耳、手、脚、身综合配合的机体行为模式,数字化的显控模式突破了以往实体部件的空间局限与用户行为模式的局限,在更高空间、时间维度上呈现出自由、开放的认知、感知交互态势,这客观上解放了用户在车载环境中对信息的探索和追求。但如果没有根据内容构建逻辑的层级关系,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认知负担和驾驶分心,最终影响驾驶安全;第三,显控通道的复杂性。汽车控制系统提供诸如盘控、触控、手势、体感,平视显示、中控显示、仪表盘显示等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介质,呈现多通道、深层次、富交互的结构逻辑,这些综合调动用户的视觉、听觉、动作等身体机能,增加用户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第四,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当前车载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大量的数字内容,包括菜单、布局、结构、色彩、导航等信息,相互交错穿插、结构错综复杂,如果没有构建合理顺畅的信息通道会增加驾驶行为的风险系数。随着车内信息环境的日益复杂,单软界面层面的视觉层级设计已无法满足驾驶安全需求,来自用户对硬界面层面信息执行的层级关系也变得同样重要。目前对于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研究特别是基于硬软界面层级视角的研究尚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对车内人机交互来说创造安全驾驶前提下的用户体验和信息需求是当前用户的追求目标。从信息传达角度来看,软硬界面的层级关系相当一个复合的信息容器,用户驾驶相关的重要信息汇聚于此。向内,层级将车载信息系统每个独立的“功能孤岛”通过信息解码、信息加工形成符合用户认知的“信息流”;向外,层级将车载信息系统“信息流”通过良好的形式特征形成符合用户感知的“操作流”,其过程本质就是构建车载功能、信息呈现、用户操作之间的桥梁。基于当前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问题的重要性,在理论研究层面,本研究结合了设计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工效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呈现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特征。在方法研究层面,依据界面层级的视觉内容属性与交互任务属性的阶段性特征,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用户调查等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实践评价研究层面,通过北京奔驰研发中心及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海尔联合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测试设备、环境和系统整合评估,对操作层级、视觉层级进行较为完整的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从宏观、微观角度系统研究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的定义、范畴和机制,基于驾驶安全下的车载体验内因,从软硬界面层级、用户视觉、动作维度构建从个体到整体、从单维到多维、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论求解过程,基于软硬界面层级构建了较为清晰的信息通道,从宏观的信息架构、层级划分到微观的视觉设计,行为决策设计,研究成果对车内人机交互这一交互设计细分领域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研究意义。其次,论文基于车内环境软硬层级的宏观依据构建全面的界面层级系统模型,根据用户对复杂车载信息系统的操作机制构建了用户界面层级需求模型。研究界面层级与交互设计的创新方法,并就设计流程进行评估测试,通过对设计对象、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设计任务进行相关的解析,构建基于车载用户视觉、动作维度的软硬界面整合设计的理论体系,并就设计流程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维度提出设计评估,通过整合软硬界面层级相互分离的领域知识为设计主体提供设计辅助,优化设计效率。设计知识衍生的外缘是工具层,反映出设计的方法、途径、手段,因而在设计方法论层面具有创新意义。第三,研究面向汽车信息交互用户的5个交互设计层次,即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探讨界面层级与车载用户感知、认知的协调关系,提出基于层级的硬界面层级与软界面层级之间的匹配关系和对应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基于车载信息的输入输出通道,从窄而深的视觉信息架构基础上提出跨维度整合快捷入口的多维层级输入的概念,这对于当下日趋复杂的车内人机领域用户的认知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意义。第四,从用户与界面层级交互的评价标准角度提出基于界面层级的车载信息系统交互设计4大原则即减少切换成本、减少选择时长、提高操作效率、提高界面辨识,并结合实际操作原型和实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验该原则的有效性和普适性意义。

张茗[9](2016)在《生成知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被认知问题困扰了几千年,其中的知觉问题更是占据特殊地位——它沟通了“物理域”与“心理域”。本文建立在哲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针对传统认知主义的局限与困境,尝试探讨生成认知进路的知觉观,从而进一步揭示认知的本质。传统认知主义的核心是“机械隐喻”,认为知觉是一个信息加工流程和一个神经运行过程,这在本体论上是笛卡尔式二元论的立场的延续,在方法论上沿袭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构成论、机械论研究传统和个体主义研究取向。在科学实践上最终陷入了知觉对客观世界反映的真实性、知觉的“非充分性决定”、直接知觉与间接知觉等问题的持久争论之中。传统认知主义非但无法解决“物理域”与“心理域”之间的鸿沟,反而陷入一个新的表征与知觉体验之间的“心—心”问题的逻辑鸿沟。具身认知在反对“机械隐喻”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然而,它并不能充当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范式。生成认知进路指明了新的方向,它不仅给出“身—心”问题真正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一个兼容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和哲学等多学科的平台和衔接认知科学各领域的核心理念。生成进路的核心是倡导生命与认知的深刻连续性,并主张在这个连续体上研究认知。它建立在自治、具身、涌现、意义建构和经验等核心理念之上,所谓认知指的是,自治的行动者为了产生和维持自身,建基于积极的意义建构活动,并生成自己的“意义世界”的过程。关于认知的理论首先是关于知觉的理论,生成进路不是从“输入—输出”关系,而是从自治的行动者出发,在动态的感知运动环路中探寻知觉。关于知觉基本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检验生成认识的理论效力。视知觉存在“非充分决定”问题,即视网膜成像并不能决定知觉系统最终的知觉内容。生成知觉观认为,知觉内容本身并不总是详尽和完整的,知觉者对那些“不在场”物的知觉体验的获取依赖于——他们按照自身的感知运动的方式与环境打交道的方式。在解决知觉的直接与间接的争论问题上,生成知觉观指出它们的问题在于错误地将知觉规定为内部或外部的,相反,知觉既非内部的,也非外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系统与广泛的外在情境的“关系域”。对颜色的讨论中,生成进路不同意主观主义将颜色还原为纯粹的神经过程和心理体验,也不赞同客观主义将其归结为客体的质性。颜色遵循自身的逻辑,它是具身的和生成的,它存在于物理地带与心理地带、认知与文化的交合之处。个体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压缩版本,我们要考察真实的认知过程,必须要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语境之中。从生成的视角看,社会认知本质上是自治的社会个体为维持自身生命的生存与延续,根植于社会交互的基础上的成员共享的意义建构活动。同时,自然选择需要被重新理解,认知进化也不能等同于生物进化,文化不是内嵌于认知的模块,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认知、神经发展和行为,同时也被我们认知所重塑,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文化适应的主体。我们最终得以用统一的语言解读知觉,从个体认知到社会性知觉,从个体间的交互过程到代际间的文化适应过程,生成的核心理念——生命和认知的深刻连续性得以贯彻其中。

汪海波[10](2015)在《基于认知机理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以信息交互为特征的数字信息时代。数字界面信息设计不合理,将给用户带来理解、学习和使用上的障碍,在生产、工程、军事等领域,还将给用户带来认知负荷过载和系统态势感知低的现实问题。本文突破数字界面视觉传达和视觉美化设计范畴,在探讨相关认知机理的基础上,开展数字界面设计和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始终将合理的认知负荷和支持高效决策的态势感知作为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优化和评价的核心目标。首先,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从注意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认知容量有限性的角度构建认知负荷模型,推演认知负荷的生成机制和有效控制策略;在分析态势感知信息加工模型、动态决策模型和信息处理链模型的基础上,总结数字界面信息设计与态势感知关联的人因因素。其次,提出数字界面信息设计的三个指导原则,即以“人”的视觉生理特征和局限为考量,提出数字界面信息元素可视性设计原则;以“人”的认知能力、习惯和局限为考量,提出数字界面信息感觉加工、知觉加工、记忆和思维各环节的认知性设计原则,以“人”的精神需求、情感特征为考量,提出数字界面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的体验设计原则。再次,探讨数字界面信息实体属性符号化编码、信息关联属性结构化编码和信息整体知识化编码方法;分析抽象图形符号的可视化变量与信息实体属性之间的编码适配关系;归纳关联属性编码的可视化结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提出基于知识交互行为的数字界面复杂程序性知识可视化编码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目标-条件-手段”为结构的知识交互行为表征。最后,提出三个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模型:基于绩效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模型、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视觉搜索评价模型、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加工评价模型,并应用三个模型开展了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实验。

二、论脑内信息加工的模式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脑内信息加工的模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第一章 概念及文献综述
    1.1 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1.1.1 激发急性应激的实验程序
        1.1.2 急性应激的效应
    1.2 性别
        1.2.1 性别的概念
        1.2.2 性别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1.3 感觉门控
        1.3.1 P_(50)门控功能的重要性及神经源
        1.3.2 感觉门控加工的性别差异及急性应激影响研究
        1.3.3 以往研究总结
    1.4 工作记忆
        1.4.1 人类工作记忆的性别差异研究
        1.4.2 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1.4.3 急性应激、性别对工作记忆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1.5 抑制功能
        1.5.1 急性应激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研究
        1.5.2 抑制控制的性别差异研究
        1.5.3 急性应激、性别对抑制控制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2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创新之处
    2.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2.2.1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2.2.2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2.2.3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2.2.4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2.3 研究的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第三章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和程序
        3.2.1 被试
        3.2.2 程序
    3.3 统计结果
        3.3.1 情绪状态和心血管系统反应
        3.3.2 工作记忆任务表现
    3.4 讨论
    3.5 结论
4 第四章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和程序
        4.2.1 被试
        4.2.2 程序和刺激
        4.2.3 应激诱发及唾液皮质醇测量
        4.2.4 脑电数据记录和处理
        4.2.5 变量提取和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情绪状态和应激激发
        4.3.2 行为数据
        4.3.3 ERP数据
    4.4 讨论
    4.5 结论
5 第五章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与程序
        5.2.1 被试
        5.2.2 程序
        5.2.3 听觉刺激
    5.3 EEG记录和分析
        5.3.1 EEG记录
        5.3.2 EEG数据分析
    5.4 统计结果
        5.4.1 情绪状态,特质焦虑和应激状态
        5.4.2 脑电数据
    5.5 讨论
    5.6 本研究结论
6 第五章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6.2.1 被试
        6.2.2 程序
        6.2.3 Stroop任务及刺激材料
    6.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4 统计分析
    6.5 统计结果
        6.5.1 量表及生理唤醒数据的统计结果
        6.5.2 行为数据结果
        6.5.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结果
    6.6 讨论
    6.7 本研究结论
7 第七章 总讨论和结论
    7.1 关于抑制功能和Stroop任务作为一种测量范式
    7.2 关于应激和应激效应机制
    7.3 关于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7.4 关于现实应用
        7.4.1 测评方面
        7.4.2 教育方面
    7.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光源探测器位置及f NRIS有效通道MNI坐标及皮层定位分区标签
附录2 使用的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初中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 ——基于语文课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启示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程视域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界定
二、语文课程中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特征
    1.关联性
    2.内隐性
    3.交互性
三、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价值
    (一)提升初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二)帮助建构扎实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程视域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训练学生“善于捕捉信息,多种资源并用”
        1.强调“快速、准确”的课堂内信息捕捉训练
        2.强调“多样、有效”的课堂外信息获取训练
    (二)培养学生“追求深度理解,贮存管理信息”
        1.以“概念获得”为目标的信息识别指导
        2.以“学习习惯养成”为目标的信息贮存指导
    (三)引导学生“能够思维发散,联系生活经验”
        1.强调“归纳思维”的课堂内研究学习
        2.强调“自主探究”的课堂外研究学习
    (四)促使学生“擅长得体交流,分享感悟情感”
        1.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的课堂内合作平台搭建
        2.以“网络社交软件”为主的课堂外交流平台搭建
    (五)实现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创作发表信息”
        1.强调“多方面自主学习”的写作实践指导
        2.强调“多渠道、多平台”的信息发表实践指导
    (六)培育学生“勇于评价信息,内化反思自我”
        1.以“确认有效信息”为目的的信息测评
        2.以“内化反思自我”为目的的互动测评
五、初中语文课程视域下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的结合
    (三)合理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困境:被卡在经验的学校教育
        (二)时代先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三)个人诉求:基于脑科学的教学困惑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不足与展望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脑科学
        (二)课堂教学
        (三)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对教师的意义
        (二)对学生的意义
        (三)对研究者的意义
第二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理论探讨
    一、人脑的学习机制
        (一)脑的构成
        (二)学习的脑特征
    二、基于脑科学的教育理论
        (一)脑的可塑性理论
        (二)情绪脑理论
        (三)脑科学与意义建构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情感优先,认知随后
        (二)改进认知,信息加工
        (三)意义建构,实践迁移
        (四)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第三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一)工具的编制
        (二)工具的实施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二)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访谈分析
        (二)小学科学教师基于脑科学教学的现状与应用困境
第四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的场域
        (一)创设安全丰富的科学课堂环境
        (二)塑造非意识的科学学习氛围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二)引发情感共鸣
    三、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一)引导多通道学习
        (二)善用可视化思维工具
        (三)探寻高阶科学思维
    四、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一)加深内外关联
        (二)强调科学理论的实践迁移
        (三)开展多元科学教学评价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一)脑科学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于脑科学的科学教学现实困境丛生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三、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理论研究
    前言
    第1章 人际冲突的研究综述
        1 人际冲突概述
        1.1 人际冲突定义
        1.2 人际冲突理论
        2 人际冲突的研究方法
        2.1 自陈量表
        2.2 实验研究范式
        3 人际冲突的研究进展
        3.1 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
        3.2 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
        3.3 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
    第2章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1 人际信任的理论研究
        1.1 人际信任的概念
        1.2 人际信任类型
        1.3 人际信任理论
        2 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
        2.1 自陈测量方法
        2.2 实验法
        3 信任对人际冲突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构想与思路
        1 研究述评
        2 研究构想与思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的理论构想
        2.3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4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5.1 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5.2 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5.3 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6 结论
    第5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的影响
        研究一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研究二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动态信息知觉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第6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1 问题的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理论概要
        1.1 基本概念
        1.2 理论概要
        1.3 本研究的理论建构
        2 研究的主要结论
        2.1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的影响
        2.2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的影响
        2.3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3 研究的创新
        4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认识
        (一)“神”乃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五脏藏神协调认知过程
        (三)脑主元神启发灵机神明
    二、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一)阴阳失衡而衰
        (二)五脏衰而寿尽
        (三)肾乃寿夭关键
    三、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一)经络不通,肾脑失联
        (二)肾精不足,脑髓不满
        (三)元气衰竭,神去机息
        (四)志无所藏,神无所化
        (五)阴阳失调,迷惑健忘
    四、现代医学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认识
        (一)学习记忆活动的行为模式
        (二)学习记忆活动的结构基础
        (三)学习记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一)基因功能紊乱与衰老
        (二)细胞自噬与衰老
        (三)氧化应激-炎症-免疫与衰老
        (四)与衰老相关的其他学说及认识
    六、衰老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一)相关脑区突触可塑性的改变
        (二)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
        (三)离子通道通透性与功能的改变
        (四)激素水平的改变
    七、从肾论治衰老肾虚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一)基于阴阳失衡探究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二)运用地黄饮子从肾论治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地黄饮子对SAM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
        (二)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备
        (三)行为学实验检测
        (四)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
        (五)海马组织样本采集、固定与制片方法
        (六)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地黄饮子对SAM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
        (二)地黄饮子对SAM小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
        (三)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改善作用
        (四)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功能可塑性的改善作用
        四、讨论
        (一)地黄饮子参与调节学习记忆
        (二)地黄饮子参与调节海马突触可塑性
        (三)LTP/LTD效应失衡是衰老肾虚证脑电生理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
        五、小结
    实验二 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分组情况及实验流程
        (二)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
        (三)待测样本的收集与检测
        (六)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内Glu、GABA含量
        (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谷氨酸受体、CaMKII的表达
        四、讨论
        (一)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代谢失衡是脑内神经递质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
        (二)衰老状态下脑不同层次阴阳失衡的关键在于钙离子代谢异常
        (三)地黄饮子可以有效调节衰老状态下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Master8 刺激器各阶段刺激模式程序
    附录2.fEPSPs计算公式
    附录3.各组小鼠海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心理健康是个体、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
        1.1.2 心理异常应对的范式转化拓宽心理治疗技术的作用领域
        1.1.3 心理治疗技术的范式整合趋向
        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1.2 研究现状
        1.2.1 当前心理治疗领域研究内容概述
        1.2.2 “信念修正”研究现状
    1.3 研究视角、方法与目标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文章架构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信念与信念修正
    2.1 信念的本质
        2.1.1 信念的解释
        2.1.2 信念的来源
        2.1.3 信念形成的途径
        2.1.4 信念的特性
        2.1.5 信念的功能
    2.2 信念系统的基本问题
        2.2.1 内隐信念与外显信念
        2.2.2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中心-外周”模型
        2.2.3 信念系统的解释模型:“真-善-美”模型
        2.2.4 信念在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2.3 信念修正的科学基础
        2.3.1 “4E+S”理论模型
        2.3.2 神经可塑性
        2.3.3 镜像神经元
    2.4 信念修正的原则与策略
        2.4.1 一致性维护
        2.4.2 信息经济原则
        2.4.3 置信度消减
        2.4.4 稀释与降低权重
    2.5 小结
第三章 信念修正的精神分析进路(1900-1950 年)
    3.1 精神分析的思想内核
        3.1.1 心理地形学说
        3.1.2 人格结构理论
        3.1.3 防御机制
        3.1.4 心理动力
    3.2 精神分析对“信念”的关涉
        3.2.1 早期经验与信念塑造
        3.2.2 记忆缺失与潜意识信念
        3.2.3 病理性观念与不合理信念
        3.2.4 情感负载与情绪性信念
        3.2.5 过度联想与信念的衍生
    3.3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对信念修正的启示
        3.3.1 破除象征与转换: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3.3.2 宣泄:信念的情感卸载
        3.3.3 移情:信念传递的基础
        3.3.4 暗示:信念修正的方式
    3.4 案例分析:精神分析对强迫症的信念修正
        3.4.1 强迫症的界定及其特征
        3.4.2 强迫症的潜意识内容解析
        3.4.3 基于信念修正对强迫症的治疗
    3.5 小结
第四章 信念修正的存在主义进路(1940-1980 年)
    4.1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基础
    4.2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治疗
        4.2.2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4.2.3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动力学
    4.3 存在主义对个体信念系统的构建
        4.3.1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的基本特征
        4.3.2 “自我-人际-外周”模型在实践中的价值
    4.4 案例分析:信念系统重塑对厌倦的应对
        4.4.1 厌倦的产生与界定
        4.4.2 存在主义哲学对厌倦的研究
        4.4.3 异化实存下的信念系统特征
        4.4.4 存在主义进路下对厌倦患者的信念修正
    4.5 小结
第五章 信念修正的认知行为进路(1960-2000 年)
    5.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应用
        5.1.1 核心预设与特征
        5.1.2 认知行为治疗的行为主义基础
        5.1.3 认知行为治疗的认知理论支撑
        5.1.4 临床适用性及其应用
    5.2 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信念修正”研究
        5.2.1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5.2.2 贝克的标准认知治疗
        5.2.3 认知行为治疗下的信念加工与表征
    5.3 案例分析:信念修正与抑郁症治疗
        5.3.1 抑郁症的产生、界定与治疗实践
        5.3.2 基于信念修正AGM理论对抑郁症的治疗
        5.3.3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与反向信念修正
    5.4 案例分析:从幻觉干预看信念修正
        5.4.1 幻觉的界定及其特征
        5.4.2 幻觉的解释与表征问题
        5.4.3 信念修正对幻觉的干预要点
    5.5 小结
第六章 整合范式下的信念修正模型构建
    6.1 心理障碍应对的整合趋势
    6.2 心理治疗的整合取向
        6.2.1 治疗理论的整合
        6.2.2 技术折衷主义
        6.2.3 共同因素研究
    6.3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
        6.3.1 MBIRM的核心理念
        6.3.2 MBIRM的基本要件
        6.3.3 MBIRM的操作流程
    6.4 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6.4.1 心理治疗技术的评估要点
        6.4.2 MBIRM的技术可操作性
        6.4.3 MBIRM的经济可行性
        6.4.4 MBIRM的伦理可行性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思想到技术: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发展路径
    7.2 对立向整合:信念修正作为共同因素的角色定位
    7.3 技术与心灵:信念修正的效用价值
    7.4 科学与社会: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8)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层面意义
        1.2.2 实践层面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复杂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相关研究论述
        1.3.2 复杂车载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相关研究论述
        1.3.3 复杂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人机交互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框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车载信息系统研究及理论
    2.1 定义
        2.1.1 系统的复杂性
        2.1.2 复杂车载信息系统的定义
        2.1.2.1 车载环境的复杂性
        2.1.2.2 车载用户的复杂性
        2.1.2.3 功能体验的复杂性
    2.2 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分析
        2.2.1 面向目标主体的复杂性-车载信息系统分析
        2.2.1.1 车载信息系统的历史演变
        2.2.1.2 发展现状分析
        2.2.1.3 未来趋势分析
        2.2.2 面向使用主体的复杂性-车载信息系统用户分析
        2.2.2.1 感知分析
        2.2.2.2 认知分析
        2.2.2.3 情感分析
        2.2.3 面向技术主体的复杂性-车载信息系统技术分析
        2.2.3.1 触屏
        2.2.3.2 语音
        2.2.3.3 手势
        2.2.3.4 脑电
        2.2.3.5 未来发展趋势
        2.2.4 面向设计主体的复杂性-车载信息系统交互分析
        2.2.4.1 信息内容呈现的复杂性
        2.2.4.2 信息交互的复杂性
    2.3 车载信息系统用户认知感知机理相关理论研究
        2.3.1 认知心理学
        2.3.1.1 认知心理学中的感觉贮存
        2.3.1.2 认知心理学中的知觉译码
        2.3.1.3 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
        2.3.1.4 认知心理学中的决策
        2.3.1.5 认知心理学中的反馈
        2.3.1.6 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
        2.3.2 认知负荷理论
        2.3.2.1 认知负荷的结构模型
        2.3.2.2 认知负荷的类型分类
        2.3.2.3 认知负荷的理论基础
        2.3.3 心智模型理论
        2.3.3.1 心智模型的层次
        2.3.3.2 心智模型的功用
        2.3.4 人类工效学
        2.3.4.1 人类工效学在车内人机交互中用户生理因素的参考依据
        2.3.4.2 人类工效学在车内人机交互中的作用
        2.3.5 态势感知
        2.3.5.1 车载信息系统与态势感知
        2.3.6 信息架构
        2.3.6.1 信息架构概述
        2.3.6.2 信息架构系统
        2.3.6.3 信息架构类型
        2.3.6.4 信息架构横纵结构
        2.3.6.5 信息架构的相关准则
    2.4 主要研究内容
        2.4.1 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研究
        2.4.2 硬界面-信息的交互操作层
        2.4.3 软界面-信息的组织架构层
        2.4.4 由“硬”及“软”-车载信息系统的交互通道
        2.4.5 构建数字信息与行为逻辑的匹配层级
        2.4.6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架构模型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要素分析
    3.1 视觉层面设计要素
        3.1.1 概述
        3.1.2 色彩
        3.1.2.1 车载信息系统中界面色彩的关系构成
        3.1.2.2 车载信息系统中界面色彩的分类构成
        3.1.2.3 车载信息系统中界面色彩的用途构成
        3.1.3 构件
        3.1.3.1 窗口
        3.1.3.2 图标
        3.1.3.3 按钮
        3.1.3.4 文字
        3.1.3.5 构件的相关原则
        3.1.4 布局
        3.1.4.1 布局的相关原则
        3.1.5 导航
        3.1.5.1 导航的相关功能
        3.1.5.2 案例分析-主流车载信息系统导航结构分析
        3.1.6 过渡
        3.1.6.1 过渡的相关功能
        3.1.7 视觉要素层面小结
    3.2 行为层面设计要素
        3.2.1 概述
        3.2.2 动素要素
        3.2.3 动作分析
        3.2.4 车载信息系统用户行为分析
        3.2.4.1 车载信息系统有效动素
        3.2.4.2 车载信息系统辅助动素
        3.2.4.3 车载信息系统无效动素
        3.2.5 行为层面小结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方法与流程
    4.1 概述
    4.2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任务域
    4.3 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相关模型
    4.4 车载信息系统安全为前提的任务交互原则
        4.4.1 总原则一-减少切换成本
        4.4.2 总原则二-减少选择时长
        4.4.3 总原则三-提高操作效率
        4.4.4 总原则四-提高界面辨识
        4.4.5 总原则在行为层面的基本准则
        4.4.5.1 减少动作的数量
        4.4.5.2 缩短动作的距离
        4.4.5.3 提升动作的轻松
        4.4.6 总原则在视觉层面的基本准则
        4.4.6.1 所见即所得
        4.4.6.2 感觉即认知
    4.5 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的系统框架
    4.6 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的流程
        4.6.1 流程案例背景
        4.6.2 设计研究核心
        4.6.2.1 驾驶任务分析研究
        4.6.2.2 驾驶用户分析研究
        4.6.2.3 驾驶环境分析研究
        4.6.2.4 驾驶相关设计研究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评价方法与测试
    5.1 评价概述
    5.2 主观评价法
        5.2.1 车载信息系统评价的软硬件环境搭建
        5.2.1.1 搭建目的
        5.2.1.2 技术方案
        5.2.2 车载信息系统评价流程
        5.2.2.1 数据提炼与分析评价
        5.2.2.2 数据细化评价
        5.2.2.3 数据呈现评价
        5.2.2.4 数据反馈
    5.3 客观评价法
        5.3.1 眼动仪追踪技术与眼动交互设计
        5.3.2 测试评价环境
        5.3.3 测试工具
        5.3.4 原型测试对象
        5.3.5 测试目的
        5.3.6 测试流程
        5.3.7 测试评价结果对比
    本章小结
结论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9)生成知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觉研究范式的更迭
    第一节 传统认知主义与机械隐喻
        一、传统认知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视觉特征捆绑问题和客观表征
        三、视觉编码实验与算法规则
        四、机械隐喻及其局限
    第二节 具身认知的主题与危机
        一、具身性及知觉问题
        二、具身认知的危机
        三、观念整合的平台
    第三节 认知研究的新方向
        一、新范式的两个基本条件
        二、自创生与身心关系
        三、各学科与领域之间的衔接
第二章 生成知觉观的核心理念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在世之存在的载体
        二、相互作用的认知发展观
        三、生态心理学与直接知觉
    第二节 生成进路的基本观念
        一、生成的含义
        二、生成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 动态的感知—运动环路
        一、自治与操作闭合
        二、感觉运动的权变理论
        三、改头换面的行为主义?
    第四节 知觉、情绪与意义建构
        一、认知与情绪的分裂与整合
        二、活的身体的“意义世界”
        三、意义建构与效价
第三章 生成进路对基本知觉问题的阐释
    第一节 知觉的“非充分性决定”论题
        一、视网膜映像等同于知觉内容吗?
        二、“非充分决定”论题
        三、“非充分决定”的典型哲学阐释
        四、知觉呈现的虚拟性
        五、“不在场”物的呈现
    第二节 知觉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一、历史渊源
        二、理论分歧
        三、生成进路的解释
    第三节 颜色知觉例说
        一、科学理论中的“颜色”
        二、颜色的主客观之争
        三、颜色的相对主义
        四、生成的颜色世界
第四章 社会性知觉及其意义建构
    第一节 社会知觉理论发展脉络
        一、两种传统理论的比较
        二、具身模拟论——前进还是倒退?
        三、镜像神经元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节 社会交互中的意义建构
        一、社会交互与知觉
        二、共享的意义建构
第五章 文化与知觉构形
    第一节 进化心理学——自然选择的程序设计
        一、“点唱机模型”
        二、进化的知觉适应机制
        三、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
    第二节 知觉与文化适应
        一、发展与学习在知觉构型中的作用
        二、自然选择的角色
        三、文化适应的主体
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认知机理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建立信息认知设计和评价方法的理论意义
        1.2.2 解决数字界面信息设计与用户认知失衡的困境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人机交互数字界面评价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受资助基金情况
第2章 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认知机理
    2.1 信息加工系统模型
        2.1.1 感觉登记
        2.1.2 知觉
        2.1.3 感觉登记、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2.1.4 思维、推理和决策
    2.2 选择性注意
        2.2.1 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2.2.2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2.3 认知负荷
        2.3.1 脑力劳动与脑力负荷
        2.3.2 认知负荷理论基础——注意资源有限性
        2.3.3 认知负荷理论基础——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性
        2.3.4 认知负荷理论基础——图式理论
        2.3.5 认知负荷生成机制
        2.3.6 认知负荷的分类和控制
    2.4 态势感知
        2.4.1 态势感知定义
        2.4.2 态势感知模型
        2.4.3 数字界面信息设计与态势感知
    2.5 小结
第3章 数字界面信息设计一般性原则
    3.1 数字界面信息可视性设计原则
        3.1.1 视觉系统
        3.1.2 视觉参数
        3.1.3 视觉特征
        3.1.4 数字界面元素可视性设计原则
        3.1.5 数字界面布局可视性设计原则
    3.2 数字界面信息认知设计原则
        3.2.1 感觉加工——信息设计应吸引并合理分配注意
        3.2.2 知觉加工——信息组织应符合整体加工认知特性
        3.2.3 记忆——记忆信息量最小化
        3.2.4 思维——信息设计透明化、直观化和结构化
        3.2.5 思维——信息设计表现模型与用户思维模型匹配
        3.2.6 思维——信息设计中合理使用认知隐喻
    3.3 数字界面信息体验设计原则
        3.3.1 用户体验目标
        3.3.2 用户体验模型
        3.3.3 用户体验流程
        3.3.4 数字界面信息体验设计原则
    3.4 小结
第4章 数字界面信息可视化编码方法
    4.1 人机交互视角的信息界定
        4.1.1 信息实体-信息关联-信息整体
        4.1.2 信息属性及其维度
    4.2 数字界面信息可视化编码
        4.2.1 信息可视化
        4.2.2 数字界面与信息可视化编码
    4.3 信息实体属性符号化编码方法
        4.3.1 字符编码
        4.3.2 具象图形符号
        4.3.3 抽象图形符号编码
    4.4 信息关联属性结构化编码方法
        4.4.1 数值型关联属性数据的结构化编码
        4.4.2 关系型关联属性数据的结构化编码
    4.5 信息整体知识化编码方法
        4.5.1 知识与信息
        4.5.2 基于人机交互行为模式的数字界面信息整体知识可视化编码策略
        4.5.3 基于KBB的数字界面复杂程序性知识可视化编码知识分析案例
    4.6 小结
第5章 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方法
    5.1 数字界面设计评估
        5.1.1 主观评估
        5.1.2 绩效评估
        5.1.3 GOMS交互量化评估
        5.1.4 生理实验评估
    5.2 基于绩效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模型
        5.2.1 有效性
        5.2.2 效率
    5.3 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视觉搜索评价模型
    5.4 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加工评价模型
    5.5 小结
第6章 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实验
    6.1 基于绩效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评价实验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对象
        6.1.3 实验材料(界面)
        6.1.4 实验被试任务
        6.1.5 实验环境及设备
        6.1.6 实验流程
        6.1.7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6.2 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视觉搜索评价实验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对象
        6.2.3 实验材料
        6.2.4 实验设备
        6.2.5 实验被试任务
        6.2.6 实验流程
        6.2.7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6.3 基于眼动追踪的数字界面信息加工评价实验
        6.3.1 实验目的
        6.3.2 实验对象
        6.3.3 实验材料
        6.3.4 实验设备
        6.3.5 实验被试任务
        6.3.6 实验流程
        6.3.7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论脑内信息加工的模式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D]. 辛增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2)
  •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3]初中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研究 ——基于语文课程的视角[D]. 周天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D]. 郑梦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D]. 李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D]. 韩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20世纪以来心理治疗视域下信念修正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D]. 孙丹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面向复杂交互情景下的车载信息系统界面层级设计研究[D]. 孙博文.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生成知觉观研究[D]. 张茗. 南京大学, 2016(03)
  • [10]基于认知机理的数字界面信息设计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 汪海波. 东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论大脑信息处理方式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