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

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

一、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丹[1](2019)在《基于无线侧的VoLTE语音质量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务飞速发展,以高速率、低时延、全IP等移动流媒体技术为特点的第四代移动通信获得大规模商用,4G LTE网络成为运营商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但在4G网络应用初期,移动语音业务依然承载在2G/3G网络,已经建网的运营商基本采用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LTE与GSM同步支持)技术或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域回落)技术作为过渡方案。上述两种方案本质上依然是由电路域承载语音业务,语音质量无任何改善,无法发挥IP技术的优势,以及提供更灵活多样的通话体验。VoLTE语音解决方案的核心采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务控制层系统,EPC(Evolved Packet Core,分组核心网)作为承载层,实现了会话控制与承载分离,业务提供与会话控制分离。VoLTE采用无线承载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等级识别机制、AMR-WB语音编码、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健壮性包头压缩协议)、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静态调度)等关键技术来保证VoLTE(Voice over LTE)的业务质量,使用户可以体验到更低的访问延迟、更高质量和更自然的语音、视频业务。另一方面,VoLTE作为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解决方案,实现了语音业务从传统电路域向分组域的过渡,以及同一网络下数据和语音业务的统一,提高了频谱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但是VoLTE网络结构复杂,涉及网元多,端到端流程长,如何进行大量的网络优化,是目前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及网络运维管理的核心。本文以咸阳移动VoLTE网络初期商用的维护优化经验为基础,重点研究了从无线侧影响语音质量的几项关键指标,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优化。论文首先对VoLTE网络架构、网元功能,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涉及到的IMS注册、通话过程、eSRVCC(Enhanced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增强的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切换流程等关键信令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接着,针对语音质量优化问题,根据信令平台获取的指标,论文对影响VoLTE语音质量的指标重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问题定位和优化方法。最后,论文通过典型的问题描述和大量的应用案例,给出了几种VoLTE网络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VoLTE商用初期无线侧语音质量的优化思路,以提高网络优化工作效率。

曹志捷[2](2018)在《面向视频监控联网检测的大规模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视频监控联网是实现不同公共安全设备与系统间、系统与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综合联网系统。目前,联网设备与系统的标准符合性测试需求呈指数增长,测试包括受测对象的联网协议和流媒体参数两部分检测。该测试结果已成为设备选型、工程验收时,验证联网设备与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测试模式是由单台测试服务器直联单个受测设备进行,其资源利用、并发测试等能力均受到极大限制,且测试人员须通过手动抓取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信令,对消息内容的标准符合性进行逐条核验,无形中扩大了测试的不确定度和人力成本。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设计具有高并发、可扩展、自动判定、性能稳定的视频监控联网测试系统,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根据标准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多任务、可扩展、自动化的视频监控联网测试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在分析了自动化测试方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进行理论研究,针对传统测试模式所不具备的自动化、可扩展测试架构,提出了设计需求,形成了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针对自动捕获测试对象、测试结果自动化判定等设计需求,对平台的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设计,通过SIP信令协议栈构建、注册鉴权的MD5(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MD5消息摘要算法)加密过程、流媒体解析、结果存储、导出等,实现受测平台或设备的身份认证、测试结果自动判定,并完成了自动化测试平台各测试模块的集成控制、展示。3、进一步研究测试平台的拓展能力,对虚拟化应用及流量预测算法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设计、实现。通过基于bash(Bourne-Again Shell,交换式命令解释、命令编程语法超集)的Shell编程搭建方式,实现了可复制的最小化测试单元构建;在传统端口流量监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预测流量算法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4、对基于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可拓展测试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与国内主流安防厂商的多型号联网平台及设备进行大量联网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说明,验证了系统符合标准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具备良好的拓展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为:(1)构建了适用于自动解析、判定的SIP协议栈及流媒体解码、分析模块,设计了面向多设备接入的鉴权注册机制,并通过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微软基础类库)框架将接口和各应用模块的整合、展现。(2)在完成自动化测试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对虚拟化架构的研究,提出了可复制最小化测试单元模型,搭建了基于最小化测试单元的可扩展测试系统,可通过最小化测试单元的复制,完成大规模测试系统的部署。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网络流量预测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纪凌[3](2018)在《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加的航班流量和错综复杂的航路航线,给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航管技术人员带来了更大的管制负荷。其中,地-空话音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指挥手段,能够实现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直接通话,更好地完成管制指挥任务,在航空管制指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下一代航空体系建设总体大纲,航管系统中地-空VHF通信已经迈入现代化进程。新兴的VoIP技术是一种在IP分组网络平台上实现实时话音传输的通信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话音交换网络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硬件资源,并大大降低运行成本,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的VHF电台通信和控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大大提高链路带宽利用率以及降低系统维护的成本。本文针对传统电台话音组网中存在的系统孤立性、设计复杂性、维护成本高等不足,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地-空电台话音组网中,给出了一个基于VoIP组网的地-空电台话音组网系统设计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在针对航空管制指挥中的地-空通信要求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VoIP技术的电台控制系统解决方案。首先给出了基于ED137文件中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包括SIP服务器注册连接、RTP传输和扩展报头的设计和实现。针对地-空话音的多方会议应用,给出了频率通信的会议桥设计;针对地-空话音中存在的回声情况,给出了基于最小均方根的自适应回声消除滤波器的设计。(2)给出了一个基于VoIP组网的地-空电台话音组网系统设计方案。在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基础上,给出了基于VoIP组网的地-空电台话音组网系统架构、系统组成以及关键模块的设计,并对电台组网中电台控制系统的应用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协议解析的正确性,RTP话音传输的精确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基于VoIP话音组网技术是未来航管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技术研究和实现对解决目前VHF电台通信不稳定、运行成本高、维护困难等诸多不足问题有着切实的帮助。同时,基于VoIP的电台话音组网技术对提高管制效率,减轻管制压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民航系统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邓勇[4](2015)在《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电视业务发展,东方有线已经在上海市区完成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全覆盖并大力推广NGB机顶盒。现有网络基础能够满足视频通讯业务发展,因此在现有NGB机顶盒上开发视频通讯功能,以满足第三方应用服务商为有线运营商开发社交化、跨终端、跨网络的融合视频通讯业务服务的需求,将具有非常紧迫的意义。尽管NGB网络具有为视频通讯业务提供稳定链路的能力,但是NGB机顶盒终端不具备视音频编码能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机顶盒基础上,增加合适的视频通讯终端模块,设计合理的视频通讯解决方案,以实现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本文首先依据东方有线的网络和NGB机顶盒终端特性,选择SIP协议作为视频通讯系统基础协议,并选择H.264和G.711分别作为视频通讯的视音频编码标准,构建IMS架构的视频通讯系统;其次,新增外接视频通讯终端设备,实现无编码能力的NGB机顶盒通过网络与之互联,采用扩展SIP协议的方式,完成机顶盒对终端设备的视频通信控制,并在电视机上展示视频画面和声音效果;最后,针对NGB机顶盒视频通讯的应用功能,定义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的通讯接口以及开放API规范,结合实际需求实现业务开发。基于上述方案,实现了NGB机顶盒视频通讯功能。系统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机顶盒视频通讯具有跨终端通讯能力,并且视音频质量较好,视频时延较低,能够满足东方有线业务需求。在有线运营商中,东方有线率先在国内提供机顶盒视频通讯业务服务。

孙万成[5](2015)在《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网络化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小区的兴起,传统小区中相互独立和封闭的各应用子系统逐渐显示其自身的不足,已经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人们希望找到一种能够集传统小区中各应用子系统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系统,为住户提供物业信息发布、停车信息查询、视频对讲、远程监控、家庭设备控制等众多服务。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IP的网络化可视对讲系统。本课题首先以开源软件Csipsimple为基础,根据本产品的要求进行定制,实现基本的可视对讲功能。为了实现门禁安防控制和与其他系统的对接,本课题增加了控制信号远程传输功能。在此基础上,本课题以stun方式和turn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NAT穿越,进而实现了互联网中两终端通信。最后,作为本产品的特色和亮点,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独特的门口机人机交互方式,提升了操作的简易性和便捷性。

邓小红[6](2014)在《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访问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计算的发展受到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同时,云计算带来了第三次信息改革浪潮,彻底改变了人们使用IT服务的方式,降低了社会信息化门槛,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但云计算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云计算服务访问方式和云服务接口标准方面,限制了公共云计算服务的发展。云计算服务访问方式主要基于Web服务模式,缺少完整的信令体系机制,不能有效的支持相关的定价、计费及内容服务访问控制等机制并缺乏统一的云计算服务接口标准。目前在通信领域,IMS体系的应用和服务在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并发展缓慢,电信运营商也缺少新颖的通信体验增值业务提供给用户。但是IMS体系结构具有开放和国际标准的信令控制体系,不仅对用户进行完善的身份认证,还对用户进行授权和计费管理。同时,IMS还具有网络服务质量保证,可提供高质量的IMS服务。根据以上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将IMS体系与云服务相结合的体系架构。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是:第一,本论文在对IMS体系与云服务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IMS的云服务访问控制体系,包括客户端、云服务通知功能、云配置功能、云会话控制功能、云会话交互部分。第二,论文根据RFC3261与RfC4566中相关的规定,对SIP与SDP做了相应的扩展,用于支持提供云服务资源的相关业务的媒体传输交互。第三,本文根据IMS信令过程,设计了云服务访问控制体系的IMS信令过程,包括用户注册、用户订阅与计费。最后,基于开源的Openstack搭建了云服务平台,同时基于开源的Kamailio搭建SIP服务器,实现原型系统测试,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基于IMS的云服务访问控制体系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并证明本文设计的体系结构可以支持云服务资源的相关业务。

刘夏[7](2014)在《SIP协议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研究SIP协议的基本组成和运用方法,以及其在监控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和实现手段,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级联监控系统。整个监控系统运行于网络环境上,由多级监控系统联网组成,多级监控系统由下向上分别为:站端系统、分部监控中心系统以及总部监控中心系统。论文设计了SIP协议在该监控系统中的通信流程和通讯格式,通过SIP协议在网络上进行信令交互,建立分部监控中心与总部监控中心的媒体会话,从而实现了级联监控系统间监控信息的跨网段传输。采用Java语言编程技术,开发了基于SIP协议的级联监控系统。站端系统用于监控环境状态;分部监控中心系统能够采集站端系统的设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总部监控中心系统;总部监控中心系统可以接收分部监控中心系统传来的站端系统设备信息,并能够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控制管理。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SIP协议监控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该系统相对于传统监控系统更加灵活、高效、经济,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健壮性,可以使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和监控质量得以较大提高。

邹虹[8](2014)在《基于IMS的LTE/EPS与WLAN融合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将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共存互补、支持无缝移动性的全IP融合网络。面对当今移动数据流量激增的趋势,新一代的移动接入技术LTE仍无法独自应对,WLAN以其低成本、高带宽、终端普及率高、热点覆盖良好的特点成为LTE的最佳补充技术。两者的融合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3GPP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独立于接入技术,可以在LTE/WLAN融合网络中提供多种业务,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融合网络的核心技术。因此,基于IMS实现LTE与WLAN的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能为基于IMS的下一代融合网络的研究积累宝贵的经验。本文针对LTE/WLAN的异构融合场景,对异构环境下的网络发现和选择技术、无缝分流技术、基于IMS的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和策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论文首先研究了网络融合架构和网络融合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网络发现和选择技术、无缝分流技术、垂直切换技术和策略控制技术。接着,对网络发现和选择模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ANDSF模块的LTE/WLAN融合网络切换模型。然后,通过对分流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根据业务特性对数据业务流进行路由选择的分流思想,并设计了无缝分流的场景,给出了LTE/WLAN融合网络间的切换流程。接着,在承载融合及现有移动性解决方案的研究基础上,结合IMS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感知的IMS会话无缝切换方案,并对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将PCC机制和QoS机制的有效结合来保证LTE/WLAN融合系统中端到端的业务QoS,基于UCF PCF开源协议栈对PCRF模块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块的部分功能,该模块的通信交互过程符合3GPP相关规范。

欧惠萍[9](2013)在《WiFi与SIP融合的异构网络中负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WiFi与IMS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已经成为许多生产厂家投入大量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对象,基于SIP的会话协议与其它协议相结合的无线-有线异构网络也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基于这三个协议的异构网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基于SIP、WiFi和IMS异构网络的不断增多,SIP服务器需要处理大量的会话访问消息,从而会导致了负载失衡。为了解决用户在访问基于IP流的SIP、IMS和WiFi异构网时信息丢失和多用户访问时出现系统处理时间过长,以及QoS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就必须考虑控制过载的相应解决办法来实现负载均衡。传统的移动网络的过载控制一般是应用在突发性过载的情况,往往一个比较简单的过载检测,就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较多的开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移动通信网络中几种不同的过载控制方法。首先对3GPP IMS和SIP协议进行了初步研究用以评估信令开销,并采用SIP信令控制潜在的IMS和WiFi网络过载,然后分别在应用层和内核层进行过载控制,如果过载检测在进行数据包处理的早期阶段进行检测,则可减少相应的开销。本文主要对异构网络模型和负载控制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和实践性的探索,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SIP、WiFi、IMS异构网的平台特点,根据SIP协议过载控制过程中的检测过载和调整机制这两个步骤,提出了一个负载控制模型。2、根据影响该负载性能的三个条件,即CPU的占用时间、信息的接受率、访问信息量的平均队列长度,研究和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3、在运用信令安全保护机制IPSec时,提出了将不同的负载控制方法分别运用于应用层和内核层,并分析在IPSec前、IPSec后和没有IPSec的情况下实施负载控制的效果。最后,作者搭建了一个基于异构网设计的实验平台,并实验验证了这些算法在SIP网络中的性能。

王金柱[10](2012)在《IMS过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发生过载的根本原因是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当发生过载时,网络处理能力显着下降,从而无法保证用户服务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对网络进行过载控制,是所有网络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控制网的演进,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实现了业务逻辑与呼叫控制、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的分离,为多媒体业务提供了统一的会话控制、计费接口和用户鉴权认证等功能。IMS可以看成是整个网络的神经中枢系统,因此对IMS进行过载控制是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论文总结了作者在IMS过载控制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将IMS过载控制体系分为网络传输层、控制互联层以及业务层三个子层,并分析每个子层的主要过载控制机制;针对控制互联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发送端的端到端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过载控制策略,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分布式SIP过载控制机制。此外,通过增加探测机制来进一步提高过载控制的性能:针对业务层,着重解决Presence(状态呈现)业务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令牌桶的Presence业务通知消息流量控制机制。对于上述新机制和算法,均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论文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主要创新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创新工作简要归纳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发送端的端到端SIP过载控制策略。不同十以往的端到端SIP过载控制策略,由SIP网络的核心服务器通过复杂的相互协作将过载信息反馈到边缘服务器上,再由边缘服务器实施过载控制。在新策略中,核心服务器只需要实现简单的本地过载控制,当发生过载时使用SIP503响应拒绝接收到的会话,边缘服务器通过接收SIP网络中的过载反馈(SIP503响应)来控制准入网络的会话流量。在此策略中,由网络的边缘服务器拒绝SIP会话,网络不会浪费资源用于转发最终会被拒绝的会话,因此这种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SIP网络过载。此外,该策略仅需要过载控制部署在SIP网络的边缘服务器上核心服务器之间无需复杂的相互协作,因此这种控制策略实现简单、易于在实践中应用。(二)基于创新点(一)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SIP过载控制机制DEOC (A Distributed End-to-end Overload Control Mechanism)。作为基于发送端的端到端过载控制策略的一个具体实现,DEOC部署在SIP网络的边缘服务器上,通过接收SIP网络中的过载反馈来控制准入网络的会话流量。论文以TCP的AIMD (Additive Increase and Multiplicative Decrease,加性增、乘性减)拥塞控制算法作为基础来设计DEOC的会话准入速率控制算法,并且根据SIP过载控制的具体需求,包括:竞争性、响应性、吞吐率以及公平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非线性会话准入速率控制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了DEOC即使在输入负载超过网络容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SIP网络具有较高的吞吐率。此外,该机制还可以对输入负载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并且具有很好的公平性。(三)基于创新点(二)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探测的SIP过载控制机制PEOC (A Probe-based End-to-end Overload Control Mechanism)。与DEOC相似,该机制也属于基于发送端的端到端过载控制,在SIP网络的边缘服务器上控制网络的负载。此外,通过周期性探测SIP网络,PEOC估计网络负载并基于估计的负载控制向SIP网络转发的会话流量,从而更加准确、及时地对网络进行过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DEOC相比, PEOC可以更加有效地对SIP网络进行过载控制。(四)针对Presence业务提出了一种基于令牌桶的通知消息流量控制机制]-NTC (A Token-bucket Based Notification Traffic Control Mechanism),用于控制Presence业务通知消息流量对IMS的影响。TNTC的目标是在控制通知消息流量的前提下,提高有效访问概率,从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论文基于排队论理论对’TNTC进行建模,分析其主要的概率特性并研究不同参数对TNTC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定时器机制相比,TNTC可以处理较高的更新到达率并且可以提供较高的有效访问概率

二、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线侧的VoLTE语音质量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商用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Vo LTE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1 基本概念
    2.2 通信协议栈
    2.3 网络架构及功能
    2.4 影响语音质量的关键技术
        2.4.1 语音编码
        2.4.2 会话控制
        2.4.3 报头压缩
        2.4.4 信道控制
        2.4.5 越区切换
    2.5 QoS保障
        2.5.1 语音质量评价
        2.5.2 QoS保障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oLTE信令流程解析
    3.1 注册流程
    3.2 基本呼叫流程
    3.3 切换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oLTE无线侧优化分析
    4.1 Vo LTE端到端整体指标
    4.2 Vo LTE网络丢包率分析
        4.2.1 指标现状分析
        4.2.2 问题原因分析
        4.2.3 优化思路
        4.2.4 解决措施
    4.3 Vo LTE端到端掉话率分析
        4.3.1 指标现状分析
        4.3.2 问题原因分析
        4.3.3 优化措施
    4.4 VoLTE端到端切换成功率
        4.4.1 指标现状评估
        4.4.2 问题原因分析
        4.4.3 解决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oLTE网络优化结果
    5.1 VoLTE上行丢包率提升
    5.2 端到端VoLTE掉话率提升
    5.3 eSRVCC切换成功率提升
    5.4 优化结果分析
第六章 VoLTE网络优化应用案例
    6.1 VoLTE路测指标
    6.2 事件问题分析
        6.2.1 邻区切换事件
        6.2.2 未接通事件
        6.2.3 掉话事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面向视频监控联网检测的大规模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现状
    1.3 国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标准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SIP互联原理与需求分析
    2.1 SIP原理简要分析
        2.1.1 SIP的基本功能
        2.1.2 SIP协议结构
        2.1.3 SIP消息
    2.2 测试要求与需求分析
        2.2.1 GB/T21818 标准简介
        2.2.2 联网结构
        2.2.3 控制要求
        2.2.4 传输与交换要求
        2.2.5 测试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视频联网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设计方案
        3.1.1 测试系统总体结构
        3.1.2 测试平台功能设计
        3.1.3 测试平台关键技术方案
    3.2 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3.2.1 SIP信令通信
        3.2.2 SIP协议栈工作流程
        3.2.3 SIP协议栈解析、封装结构
        3.2.4 SIP协议栈功能实现
    3.3 鉴权机制设计与实现
        3.3.1 鉴权注册流程
        3.3.2 MD5 技术简介
        3.3.3 MD5 鉴权机制实现
    3.4 视频解码与分析设计与实现
        3.4.1 RTP数据接收实现
        3.4.2 解码显示功能实现
        3.4.3 媒体参数的符合性验证与记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化拓展及网络流量预测的实现
    4.1 KVM虚拟化平台的构建
        4.1.1 虚拟化技术简介
        4.1.2 KVM的系统架构
        4.1.3 KVM虚拟化环境配置
        4.1.4 编译和安装QEMU
        4.1.5 虚拟化的分层
        4.1.6 KVM虚拟化平台的构建
    4.2 检测平台自动化部署的实现
    4.3 功能模块设计
    4.4 网络流量监控及预测
    4.5 网络流量预测建模
        4.5.1 理论基础
        4.5.2 马尔科夫链预测流量算法设计
        4.5.3 算法实现及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虚拟化测试系统的应用
    5.1 测试环境与样本
    5.2 测试过程及实现效果
    5.3 满负荷并行测试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VoIP通信协议中的相关技术
    2.1 VoIP网络模型
    2.2 SIP信令协议
        2.2.1 协议描述及OSI结构
        2.2.2 SIP协议系统结构
        2.2.3 SIP实现方式
        2.2.4 SIP呼叫流程
    2.3 SDP协议
    2.4 RTP/RTCP协议及其传输流程
    2.5 基于VoIP协议的开源框架
        2.5.1 SER开源项目
        2.5.2 oSIP开源项目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3 RCU控制器设计
        3.3.1 人际交互界面设计
        3.3.2 音频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3.3.3 SIP信令处理模块设计
        3.3.4 媒体(RTP)收发模块设计
    3.4 RCS服务器设计
        3.4.1 SIP服务器设计
        3.4.2 RTP服务器设计
        3.4.3 频率耦合会议桥设计
        3.4.4 地-空话音回声自适应消除滤波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
    4.1 RCU控制单元
        4.1.1 人机交互界面
        4.1.2 音频信号处理模块
        4.1.3 SIP信令处理模块
        4.1.4 媒体(RTP)收发模块
    4.2 RCS服务器
        4.2.1 SIP服务器的实现
        4.2.2 RTP/RTCP电台话音传输的实现
        4.2.3 自适应滤波回声抵消器设计
    4.3 本章总结
5 电台控制系统在电台话音组网中的应用与测试
    5.1 通信网络
    5.2 电台控制系统在话音组网中的应用方案
    5.3 系统测试
        5.3.1 测试环境
        5.3.2 测试指标
        5.3.3 VHF电台话音传输精确性测试
        5.3.4 VHF电台话音传输可靠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视频通讯技术发展及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的需求分析
    2.1 总体业务需求
    2.2 视频通讯应用发展资源状况
        2.2.1 东方有线NGB网络状况和性能
        2.2.2 东方有线NGB机顶盒状况和性能
    2.3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需求
    2.4 机顶盒开展视频通讯面临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及选择
    3.1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简介
    3.2 视频通讯协议研究
        3.2.1 H.323 协议
        3.2.2 SIP协议
        3.2.3 机顶盒视频通讯系统协议选择
    3.3 视频编码技术研究
    3.4 语音频编码技术研究
        3.4.1 语音编码技术介绍
        3.4.2 语音编码格式选择
    3.5 实时视频通讯关键技术研究结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系统架构设计
    4.1 视频通讯平台架构
        4.1.1 系统组成
        4.1.2 业务流程
    4.2 视频通讯核心系统设计
    4.3 视频通讯终端接入设计
        4.3.1 常规视频通讯终端方案
        4.3.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USB连接
        4.3.3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网络连接
    4.4 机顶盒视频通讯应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GB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互联协议规范设计与实现
    5.1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终端连接控制协议
        5.1.1 控制通道
        5.1.2 数据通道
    5.2 机顶盒与视频通讯服务系统通讯接口协议
    5.3 机顶盒应用开发API接口规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功能验证及应用实现
    6.1 系统测试环境及内容
    6.2 测试过程
        6.2.1 测试方案
        6.2.2 测试准备
        6.2.3 测试用例
    6.3 实现效果分析
    6.4 基于视频通讯的应用开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网络化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楼宇对讲系统发展历程
        1.1.2 楼宇对讲系统的信令控制技术
        1.1.3 基于SIP的楼宇对讲系统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SIP协议及相关技术
    2.1 SIP协议
        2.1.1 SIP简介
        2.1.2 SIP协议的网络组件
        2.1.3 SIP的功能
        2.1.4 SIP消息结构
        2.1.5 SIP流程
        2.1.6 SIP与H.323比较
    2.2 SDP协议
    2.3 RTP和RTCP协议
        2.3.1 RTP和RTCP协议简介
        2.3.2 RTP协议
        2.3.3 RTCP协议
        2.3.4 资源预留协议RSVP
    2.4 音频编码标准
    2.5 视频编码标准
    2.6 NAT穿越
        2.6.1 NAT工作原理
        2.6.2 NAT类型
        2.6.3 NAT穿越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小区总体构架
    3.1 物联网概论
    3.2 智能小区需求分析
    3.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小区系统组成
    3.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小区系统构架
    3.5 基于SIP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技术优势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硬件平台设计
    4.1 硬件总体方案
    4.2 处理器Exynos4412
    4.3 音频编解码芯片WM8960
    4.4 摄像头ov5640
    4.5 主要传感器
        4.5.1 光学手指导航模组ADBS-A320
        4.5.2 红外传感器RE200B
        4.5.3 温湿度传感器SHT20
        4.5.4 光环境感应器BH1750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件程序设计
    5.1 基于SIP的可视对讲信息系统网络构架
    5.2 SIP可视对讲终端软件构架
    5.3 SIP终端软件设计
        5.3.1 Csipsimple编译
        5.3.2 Csipsimple分析
        5.3.3 Csipsimple界面修改
        5.3.4 Csipsimple音视频编解码实现
        5.3.5 Csipsimple中控制信号传输
    5.4 SIP服务器
        5.4.1 SIP服务器选型
        5.4.2 OpenSIPS安装与配置
    5.5 NAT穿越实现
        5.5.1 STUN服务器搭建
        5.5.2 TURN服务器搭建
    5.6 传感器驱动实现
        5.6.1 ADBS-A320驱动
        5.6.2 其他传感器驱动
    5.7 门口机不同旋转切换速度实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门口机人机交互设计
    6.1 人机交互设计背景
    6.2 单元门口机的机械机构
    6.3 单元门口机的操作流程
        6.3.1 门口机呼叫室内机操作流程
        6.3.2 门口机门禁解除操作流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系统验证
    7.1 SIP服务器功能验证
    7.2 局域网内可视对讲测试验证
        7.2.1 可视对讲测试方案设计
        7.2.2 局域网内可视对讲测试结果
        7.2.3 可视对讲测试结果分析
    7.3 公网内可视对讲测试验证
    7.4 控制信号传输验证
    7.5 门口机人机交互验证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访问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云计算研究现状
        1.2.2 IMS云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的概念
        2.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2.1.3 云计算的部署方式
    2.2 虚拟化技术
        2.2.1 虚拟机和虚拟机监视器
        2.2.2 x86虚拟化技术
    2.3 云计算服务的访问控制技术
        2.3.1 身份和访问控制管理
        2.3.2 用户授权和身份验证管理
    2.4 云计算服务平台访问接口的方法
        2.4.1 基于Google APP Engine的云计算平台
        2.4.2 基于Amazon Web Services的云计算平台
        2.4.3 基于Windows Azure的云计算平台
        2.4.4 开放云计算接口OCCI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访问控制体系结构设计
    3.1 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访问控制体系架构
        3.1.1 客户端
        3.1.2 云服务控制部分
        3.1.3 IMS核心网络
        3.1.4 传输部分
        3.1.5 云服务交互部分
    3.2 应用服务器
    3.3 云计算服务平台
    3.4 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部署场景
    3.5 相关技术的研究
        3.5.1 云服务的订阅
        3.5.2 云服务的计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持云计算服务访问的SIP消息扩展
    4.1 SIP协议
    4.2 支持云计算服务的SIP消息扩展
        4.2.1 SIP和SDP消息的扩展
        4.2.2 订阅消息的扩展
        4.2.3 INVITE消息的扩展
    4.3 SIP协议栈的实现
        4.3.1 PJSIP
        4.3.2 SIP协议栈的实现
        4.3.3 SIP和SDP消息扩展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计算服务访问的IMS信令过程设计
    5.1 用户注册
    5.2 云服务的订阅
    5.3 云服务的计费
        5.3.1 离线计费
        5.3.2 在线计费
    5.4 整体的信令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6.1 测试环境的搭建
        6.1.1 Openstack搭建私有云平台
        6.1.2 搭建IMS服务器
    6.2 测试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
    7.2 不足之处
    7.3 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SIP协议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SIP 协议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SIP 协议及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SIP 协议简介
        2.1.1 SIP协议定义
        2.1.2 SIP协议功能
        2.1.3 SIP分层结构
    2.2 SIP 消息
    2.3 SIP 与 H.323 的比较
        2.3.1 SIP 协议特点
        2.3.2 SIP 与 H.323 的区别
    2.4 RTP 协议概述
    2.5 SDP 协议概述
    2.6 视频编解码技术
        2.6.1 H.264 视频编解码技术
        2.6.2 H.264 与 MPEG-4 的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SIP 协议的监控系统模型
    3.1 SIP 协议模型
        3.1.1 SIP协议网络结构
        3.1.2 SIP协议实体模型
        3.1.3 SIP协议栈模型
    3.2 监控系统应用模型
        3.2.1 监控系统功能概述
        3.2.2 监控系统的组成
        3.2.3 系统结构
    3.3 客户端事务模型
        3.3.1 INVITE客户端事务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3.3.2 非 INVITE 客户端事务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3.3.3 响应报文和客户端事务的匹配
    3.4 服务端事务模型
        3.4.1 INVITE服务端事务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3.4.2 非 INVITE 服务端事务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3.4.3 请求报文和服务端事务的匹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SIP 协议的监控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功能目标
    4.2 系统软件结构
    4.3 软件模块设计
    4.4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5 SIP 协议通信流程设计
    4.6 SIP 协议的通讯格式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SIP 协议的监控系统的实现
    5.1 SIP 级联监控的工作过程
    5.2 分部监控中心系统模块的实现
        5.2.1 SIP网络服务模块的实现
        5.2.2 视频编码模块的实现
        5.2.3 RTP传输模块的实现
        5.2.4 多路视频播放模块的实现
    5.3 总部监控中心系统模块的实现
        5.3.1 SIP会话模块
        5.3.2 视频解码模块的实现
        5.3.3 RTP接收模块的实现
    5.4 运行环境
    5.5 运行示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8)基于IMS的LTE/EPS与WLAN融合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异构网络融合下的 LTE 与 WLAN 网络
        1.1.2 基于 IMS 的 LTE 与 WLAN 网络融合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LTE/WLAN 融合架构与关键技术概述
    2.1 LTE 与 WLAN 的融合网络架构方案
        2.1.1 LTE/WLAN 融合网络架构
        2.1.2 LTE/WLAN 网元功能
        2.1.3 非 3GPP 接入的相关接口
    2.2 LTE 与 WLAN 融合的关键技术
        2.2.1 网络发现和选择技术
        2.2.2 无缝分流技术
        2.2.3 垂直切换技术
        2.2.4 策略控制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发现和选择机制研究与设计
    3.1 网络发现和选择技术概述
    3.2 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体系架构
        3.2.1 体系架构
        3.2.2 网元功能
        3.2.3 协议接口
    3.3 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机制分析
        3.3.1 ANDSF 策略分析
        3.3.2 ANDSF 与其他选网方式的区别
    3.4 接入网络发现和选择机制的设计
        3.4.1 网络发现和选择机制
        3.4.2 ANDSF 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缝分流技术研究与设计
    4.1 IP 流分流技术概述
    4.2 无缝分流场景设计与分析
        4.2.1 无缝分流场景设计
        4.2.2 无缝分流需求分析
    4.3 基于 IP 流的移动性信令流程
    4.4 LTE/WLAN 融合网络间无缝切换流程设计
        4.4.1 由 WLAN 到 LTE 的切换过程
        4.4.2 由 LTE 到可信 WLAN 的切换过程
        4.4.3 由 LTE 到非可信 WLAN 的切换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IMS 的 LTE/WLAN 无缝切换方案研究与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 IMS 的融合架构
    5.3 基于 IMS 的信令流程
        5.3.1 IMS 注册和呼叫建立流程
        5.3.2 IMS 会话切换流程
    5.4 现有的移动性管理方案
        5.4.1 移动性方案的分类
        5.4.2 方案的讨论与分析
    5.5 移动性感知的 IMS 会话无缝切换方案
        5.5.1 基于 IMS 的无缝切换方案架构
        5.5.2 基于 IMS 的无缝切换方案网元设计
    5.6 方案测试及性能分析
        5.6.1 方案场景设计
        5.6.2 测试环境搭建
        5.6.3 方案测试及性能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 IMS 的策略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6.1 LTE/WLAN 融合网络中的 PCC 架构
        6.1.1 LTE/WLAN 融合网络中的 PCC 架构
        6.1.2 LTE/WLAN 融合网络中基于 PCC 的 QoS 控制流程
    6.2 PCRF 模块设计
        6.2.1 PCRF 模块总体设计
        6.2.2 PCRF 有限状态机设计
        6.2.3 PCRF 中 QoS 映射机制设计
    6.3 IP-CAN 会话流程设计
        6.3.1 IP-CAN 会话创建流程
        6.3.2 IP-CAN 会话修改流程
        6.3.3 IP-CAN 会话终结流程
    6.4 PCRF 模块实现
        6.4.1 UCT PCF 开源项目分析
        6.4.2 PCRF 模块实现
    6.5 基于 IMS 的 PCRF 模块测试
        6.5.1 测试环境的搭建
        6.5.2 PCRF 模块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WiFi与SIP融合的异构网络中负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融合 WiFi 和 SIP 技术的异构网络系统
    2.1 WIFI 技术
    2.2 SIP 的基本网络结构
    2.3 IMS(IP 多媒体子系统)
        2.3.1 IMS 技术背景
        2.3.2 IMS 的体系结构
        2.3.3 IMS 的网络框架
    2.4 SIP 与 IMS 结合的异构网络
        2.4.1 SIP 与 MIP 结合存在的问题
        2.4.2 SIP 与 IMS 的融合
    2.5 WIFI、SIP 和 IMS 的融合的异构网络设计
        2.5.1 WiFi 与 SIP 结合的框架
        2.5.2 SIP、WiFi 与 IMS 的融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构网络中的负载控制技术
    3.1 异构网络质量的评价指标
    3.2 负载均衡
    3.3 基于异构网的分层负载均衡
    3.4 异构网的负载均衡控制算法
        3.4.1 SIP 消息处理机制
        3.4.2 基于异构网的任务调度
        3.4.3 基于 SIP 异构网的改进的负载控制模型
        3.4.4 对控制负载均衡的条件
        3.4.5 基于改进的 RED (SeRED)算法任务调度算法
        3.4.6 基于 RED 和 ARO 混合的任务调度算法
        3.4.7 信号过载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构系统中的过载控制测试
    4.1 关于 OpenSIPS
        4.1.1 OpenSIPS 的核心和模块
        4.1.2 会话,对话和事务
        4.1.3 状态操作(Stateful Operation)
    4.2 实验测试平台和性能测试结果
        4.2.1 实验测试总体框架
        4.2.2 基于各个任务调度算法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IMS过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过载产生的原因以及过载对网络的影响
        1.1.2 网络中的过载控制技术
        1.1.3 IMS的过载控制问题分析
    1.2 主要创新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IMS过载控制综述
    2.1 IMS概述
        2.1.1 IMS标准演进
        2.1.2 IMS层次化结构
        2.1.3 IMS主要功能实体
        2.1.4 IMS会话控制
        2.1.5 IMS媒体控制
        2.1.6 IMS业务控制
    2.2 IMS过载控制体系结构
        2.2.1 IP网络传输层过载控制
        2.2.2 IMS控制互联层过载控制
        2.2.3 IMS业务层过载控制
    2.3 小结
第3章 IMS中分布式SIP过载控制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
        3.2.1 本地过载控制研究
        3.2.2 跳到跳过载控制研究
        3.2.3 端到端过载控制研究
    3.3 端到端过载控制机制
        3.3.1 端到端过载控制机制设计原则
        3.3.2 DEOC设计
    3.4 RA设计与分析
        3.4.1 竞争性、响应性和吞吐率
        3.4.2 RA的非线性速率增加规则
        3.4.3 公平性
        3.4.4 不同参数对RA性能的影响
    3.5 性能评价
        3.5.1 仿真环境
        3.5.2 仿真结果
        3.5.3 不同参数对DEOC性能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IMS中基于探测的SIP过载控制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探测的端到端过载控制机制设计
        4.2.1 测量、探测和限制模块
        4.2.2 控制决策模块
    4.3 PRA设计与分析
    4.4 探测机制
        4.4.1 探测机制
        4.4.2 预测算法
    4.5 性能评价
        4.5.1 仿真结果
        4.5.2 不同参数对PEOC性能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IMS中PRESENCE业务通知消息流量控制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TNTC设计与分析建模
        5.3.1 TNTC设计
        5.3.2 TNTC的参数
        5.3.3 分析建模
    5.4 性能评价
        5.4.1 数学分析
        5.4.2 仿真结果
    5.5 小结
    5.6 附录
        5.6.1 附录一
        5.6.2 附录二
        5.6.3 附录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录用或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四、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线侧的VoLTE语音质量优化技术研究[D]. 李梦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8)
  • [2]面向视频监控联网检测的大规模测试系统研究与实现[D]. 曹志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3]基于VoIP协议的电台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纪凌.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4]基于NGB机顶盒的视频通讯方案设计与实现[D]. 邓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5]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网络化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孙万成. 浙江大学, 2015(06)
  • [6]基于IMS的云计算服务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 邓小红. 东北大学, 2014(03)
  • [7]SIP协议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刘夏.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8]基于IMS的LTE/EPS与WLAN融合方案研究[D]. 邹虹.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9]WiFi与SIP融合的异构网络中负载控制技术研究[D]. 欧惠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10]IMS过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王金柱.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基于SIP的IP会话控制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