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投资环境简评及对策

南京投资环境简评及对策

一、对南京投资环境的简要评价及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段群[1](2021)在《传统企业跨界并购、转型与绩效研究 ——以南京新百并购医药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之下,市场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压力使得传统行业日益黯然失色,而且已发展多年的原有传统行业自身可挖掘价值有限,已经较难实现自我突破,使得我国愈来愈多的传统公司迫于压力开始探索转型之道。同时,政府连续推出一系列举措为企业兼并重组“护航”。通过跨界并购吸收融合新兴产业优质资源与新技术,是传统企业借助外生力量促进自身行业转型的重要路径,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所青睐。南京新百原先作为一家传统的百货零售商,在传统零售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不断跨界并购补充新的产业链,向“现代商业+医疗养老”进行转型,但是连续多次的跨界并购交易能否真正为企业增加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南京新百为例研究其转型并评价转型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以上背景,首先通过梳理跨界并购、战略转型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了传统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转型路径,并对各路径所适用的企业类型加以概括,以便能为我国传统企业转型提供助力。其次,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介绍南京新百概况和并购过程,梳理了跨界并购动因及转型路径。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对资本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选取适用的财务指标并结合非财务维度综合衡量了公司跨界并购转型的效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利用事件研究法来度量南京新百的长短期市场效应。公司战略转型以来的多起跨界并购行为没有带来短期以及长期财富效应;第二,基于企业跨界并购的协同效应,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新百跨界并购的长期绩效展开分析,发现并购产生了较好的财务协同效应,偿债能力得到了良好调整,财务风险降低,并且节税效应明显。但是经营和管理协同效应均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第三,分析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战略转型效果,数据表明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迅速,不断致力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以构筑强有力的护城河。就其战略转型效果而言,自战略转型以来其大健康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逐渐上升,南京新百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大健康行业上,可谓是成功的。第四,基于以上分析总结了南京新百跨界并购后绩效不佳的原因以及转型之路上不容忽视的风险。由此得出启示:公司应该把握改革时机,以并购推动转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把控机会,谨慎选择行业;注重资源整合获得协同效应;积极防范控制跨界并购风险。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将政策导向与企业经营相结合,对传统企业转型展开研究,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传统企业活力,对渴望突破困局的传统企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分析归纳了传统企业的转型动因并设计了四条适用传统企业转型的路径模型供以参考,为我国传统企业转型提供助力。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公司——南京新百展开分析。利用事件研究法对资本市场反应进行实证分析,选取适用的财务指标并结合非财务维度分析协同效应,丰富诠释南京新百在跨界并购案例中取得的成效。

罗琴琴[2](2021)在《交易所问询函监管有效性研究 ——以上交所对南京新百问询函监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信息披露监管机制滞后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新时代下证券市场的新变化,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了问询函这一创新式监管举措,该项举措正逐步成为重要的一线监管手段之一。但问询函监管制度属于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手段之一,主要通过向上市公司发放问询函的形式,对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行为加以规范。因此,该项监管制度在震慑力和惩戒性方面都稍显不足。因此,对问询函监管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对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新百”或“公司”)进行问询的典型案例,追溯交易所实施问询函监管的全过程,对其进行两次问询函监管的原因及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和启示。首先,对上交所实施两次问询函监管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梳理南京新百关联交易公告的相关内容,发现上交所进行第一次问询函监管的原因在于公司资产收购公告中存在隐瞒关联方关系、交易定价不合理等问题;上交所进行第二次问询函监管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的首次回函存在避重就轻、交代不清等问题。其次,进一步剖析两次问询函监管的效力,结合问询函监管期间公司的股价波动情况,发现两次问询函监管都引起公司股价的下降,且第二次问询函监管引起的市场负面反应更为剧烈。最后,经过案例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上交所实施的问询函监管提高了南京新百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并迫使公司终止了此次利益输送式关联交易,由此可见,问询函制度发挥了预防性监管的作用。本案例是我国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实践的一个缩影,本文的研究结论充分肯定了我国交易所问询函制度的监管效力,能够为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投资者三方主体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作为证券监管部门,应当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从立法立规方面加大问询函制度的惩戒性,还应当健全问询函的监管协作机制,在各监管部门之间实施联动监管,并配套行政处罚性手段,以提升监管效力;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上市公司应当规范信息披露,积极配合交易所的问询函监管工作;而投资者应当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关注并解读问询函传递的信息,降低自身信息不对称程度,理性作出投资决策,从而更好地发挥问询函制度的监管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目前学术界对于问询函监管的研究,通常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且研究角度主要集中于问询函的市场反应、信息含量、审计影响等方面,相关研究亟待深入和发展。本文基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视角,以上交所对南京新百进行问询函监管为例,在真实的案例情境中深入分析问询函制度对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效力,并针对问询函监管实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问询函制度的相关建议。在理论意义上,拓展了问询函监管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相关文献;在实践意义上,为证券监管部门实施问询函监管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问询函制度的监管效力,推进问询函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张美琪[3](2021)在《南京医药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慕思婵[4](2021)在《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银行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了盈利和规避监管开始大力发展同业业务,使同业业务开始快速发展,且在功能和业务形式上都开始了不断创新。同业业务在同业机构之间发挥着调剂资金余缺和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的传统功能,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加强了同业合作,加速银行的转型发展。但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其自身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以短贷长,期限错配的问题会轻易的放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同业存款比重的上升使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增加,基础资产和交易对手良莠不齐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套利带来了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金融机构的关联性从而导致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在当前我国去杠杆、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研究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银行为例,分别从理论分析和量化分析两部分,对其同业业务的发展与经营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理论部分从三方面阐述南京银行同业业务的案例介绍以及对其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实证部分首先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南京银行稳定性指标,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采用南京银行2007年二季度到2020年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分别建立三个模型:同业规模、同业结构和监管政策对南京银行稳定性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同业业务规模选取同业资产占比和同业负债占比表示,同业资产结构选取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占比、拆出资金占比和存放同业占比。同业负债结构选取了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拆入资金占比和同业存放占比。添加虚拟变量,南京银行经营稳定性变量采用构建的BS指数。实证结果表明,同业负债比重的上升会降低南京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卖出回购、同业存放以及拆出资金会降低南京银行稳定性,而监管政策暂对银行稳定性无影响。本文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商业银行和监管者两个层面,提出了同业业务规范监管以及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应峰[5](2021)在《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南京中交置业隶属于中交投资,立足于南京,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与销售的房地产企业。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而言,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把更多精力聚焦到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人才队伍稳定的保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本文以南京中交置业现有的销售人员(本文的销售人员特指企业一线的置业顾问)绩效考核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现有绩效考核方案存在考核方法单一、指标设置不全面、考核周期不合理、考核反馈和运用不彻底和考核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原因,本文依据绩效考核相关理论,以公司目标实现为根本原则,结合销售人员的岗位特点,对销售人员考核方案在指标、权重、考核周期、考核流程和结果运用等5个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对考核指标和权重比例的调整,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并应用到绩效改进中。同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培训和岗位晋升相挂钩。最后,针对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设计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方案的实施。对南京中交置业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能够有效改进考核手段单一、人员流失率高、员工归属感低等问题,进一步激发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绩效实现统一。同时,还可以为存在类似问题的其他房地产企业提供方案和思路。

龚滢[6](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陈婷[7](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陈阳[8](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王田源[9](2020)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现今,全球电子科技日新月异,各类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产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子品牌商将产能转移到国内,导致电子行业业务量的增加,为国内电子公司进入国际品牌商的供应链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建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南京熊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又对整个电子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开展研究,结合对公司的财务现状的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因子得分与同行业28家公司进行对比,结合对南京熊猫财务绩效各项指标的分析,进一步对南京熊猫在行业内的财务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对南京熊猫财务绩效的评价研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南京熊猫的真实财务水平,找出其存在的不足,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水平,从而提升公司财务竞争力,对南京熊猫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蔡洋[10](2020)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作为典型高气象敏感性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气候变化影响的角度切入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以南京市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旅游的三种极端天气类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应对极端天气的三种途径,实现了气候变化定量分析与旅游管理定性化归纳的对接。本文还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1)基于灰色理论的研究表明,气温变化对南京市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最大,风速变化次之,降水变化再次之,相对湿度变化最小。气温、风速、降水、相对湿度变化与旅游业收入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7、0.97、0.52、0.76,与旅游业人数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93、0.99、0.60、0.74。另一方面,剔除节假日后,人体舒适度指数和旅游人数存在协整关系。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旅游人数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印证了旅游业是高气象敏感性行业。(2)极端天气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不愿去”极端天气、“不能去”极端天气、“不敢去”极端天气。“不愿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人体舒适度、“不能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旅游交通、“不敢去”极端天气则属于剧烈的易导致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极端天气,对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者具有破坏性影响。(3)采用能源消费法对南京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4年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由2006年的157.9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569.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32%。并且同期南京市旅游业关联行业的碳排放量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南京市旅游业的碳排放主要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旅游碳排放所带动的,并且其在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仍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4)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据此对南京旅游业“绿度”进行了纵向和横向评价。纵向评价结果发现:2006-2016年南京旅游业绿色旅游综合程度持续增强,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0.17大幅上涨到2016年的0.82;横向评价结果发现:在国内40座旅游城市中,南京绿色旅游综合发展程度位列第16,排名位居中游偏上水平。基于南京旅游业的“绿度”评价结果,南京发展绿色旅游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育绿色理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经营。

二、对南京投资环境的简要评价及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南京投资环境的简要评价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企业跨界并购、转型与绩效研究 ——以南京新百并购医药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跨界并购研究综述
        二、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传统企业
        二、跨界并购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协同效应理论
        三、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并购绩效的主要评价方法
        一、事件研究法
        二、会计指标法
第三章 传统企业转型动因及路径选择分析
    第一节 动因分析
        一、内部动因
        二、外部动因
    第二节 传统企业转型路径选择
        一、路径一:行业转型
        二、路径二:产品转型
        三、路径三:管理模式转型
        四、路径四:商业模式转型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南京新百跨界并购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跨界并购转型的动因分析
        一、谋求转型,找寻新盈利点
        二、获取时间溢价,快速提高竞争力
        三、构建双主业模式,预期协同效应溢价
        四、受国家政策推动,享受政策红利
    第三节 南京新百转型路径分析
        一、现代商业转型,稳定百货主业
        二、商业退居幕后,转型大健康
    第四节 公司战略转型的并购事件描述
第五章 南京新百跨界并购转型的经济后果分析
    第一节 市场反应分析
        一、短期市场反应
        二、长期市场反应
    第二节 协同效应分析
        一、财务协同效应
        二、管理协同效应
        三、经营协同效应
    第三节 跨界并购后企业创新及战略转型分析
        一、研发创新能力
        二、战略转型效果分析
    第四节 跨界并购后绩效不佳的原因及风险状况分析
        一、跨界并购后绩效不佳的原因
        二、跨界并购后风险状况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
    第三节 本文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交易所问询函监管有效性研究 ——以上交所对南京新百问询函监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问询函监管对象的研究
        1.2.2 关于问询函监管有效性的研究
        1.2.3 关于关联交易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问询函监管的理论概述
    2.1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及问询函监管的相关概念
        2.1.1 非行政处罚性监管的概念
        2.1.2 问询函监管的概念
    2.2 问询函监管的特征
        2.2.1 实质性监管
        2.2.2 针对性监管
        2.2.3 事中干预性监管
    2.3 问询函监管的作用
        2.3.1 通过公开性问询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2.3.2 通过即时性问询提高信息披露及时性
        2.3.3 通过“刨根问底”式问询提高信息披露充分性
        2.3.4 纠正上市公司不当行为
    2.4 问询函监管的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信号传递理论
        2.4.3 公共利益理论
3 上交所对南京新百出具问询函案例介绍
    3.1 南京新百公司及其关联方的情况介绍
        3.1.1 南京新百概况
        3.1.2 南京新百关联方概况
    3.2 上交所问询对象:南京新百收购资产公告的相关内容
        3.2.1 南京新百控股股东向关联方转让资产的情况
        3.2.2 南京新百向关联方购买标的资产的情况
    3.3 上交所对南京新百出具问询函及公司回复的情况
        3.3.1 上交所第一次问询函的主要内容
        3.3.2 南京新百回复第一次问询函的情况
        3.3.3 上交所第二次问询函的主要内容
        3.3.4 南京新百作出的回复
4 上交所对南京新百实施问询函监管的原因及有效性分析
    4.1 上交所对南京新百发出第一次问询函的原因
        4.1.1 公司未充分说明收购处于建设期标的资产少数股权的合理性
        4.1.2 公司未充分披露此次关联交易关联方关系的相关信息
        4.1.3 公司未披露此次买入资产与前次卖出同一资产定价差异的原因
        4.1.4 公司未详细披露此次关联交易标的资产的运营能力
        4.1.5 公司未披露标的公司未达到业绩承诺时交易对方的履约能力
    4.2 第一次问询函的监管效力
        4.2.1 促使公司补充披露了收购处于建设期少数股权的交易动机
        4.2.2 迫使公司充分披露了此次交易的关联方关系
        4.2.3 促使公司进一步披露了卖出、买入关联资产的情况
        4.2.4 促使公司补充披露了标的资产运营能力的部分信息
        4.2.5 公司收到问询函后股票价格下跌
    4.3 上交所对南京新百发出第二次问询函的原因
        4.3.1 公司首次回函未披露对标的公司的具体投资计划
        4.3.2 公司首次回函仍未对其隐瞒关联方关系的原因进行说明
        4.3.3 公司首次回函仍未对其卖出、买入同一资产的定价差异作出合理解释
        4.3.4 公司首次回函仍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运营能力
        4.3.5 公司首次回函仍未直接回复业绩承诺未达到时交易对方的履约能力
    4.4 第二次问询函的监管效力
        4.4.1 通过“刨根问底”式问询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4.4.2 迫使公司放弃了此次收购资产关联交易
        4.4.3 引起交易所对公司年报全面问询
        4.4.4 交易所对公司的通报批评发挥了警示作用
        4.4.5 公司收到问询函后股票价格大幅波动
5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5.1 案例研究的结论
        5.1.1 问询函监管促使南京新百提高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5.1.2 问询函监管迫使南京新百终止了此次利益输送式关联交易
        5.1.3 问询函监管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性一线监管手段
    5.2 案例研究的启示
        5.2.1 证券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推进并完善问询函监管制度
        5.2.2 上市公司应积极配合交易所问询函监管工作
        5.2.3 投资者应积极关注并理性解读问询函信息
参考文献
致谢

(4)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特点
第2 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回顾
        2.1.1 同业业务概念界定及分类
        2.1.2 同业业务发展及模式演变
        2.1.3 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概念界定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2.2.2 商业银行稳定性研究
        2.2.3 同业业务对银行稳定性影响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3 章 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及经营稳定性案例介绍
    3.1 南京银行基本情况
        3.1.1 案例背景
        3.1.2 南京银行概况
    3.2 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3.2.1 同业业务规模
        3.2.2 同业业务结构
        3.2.3 同业业务资金流向
    3.3 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对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3.3.1 传统同业阶段:增强机制
        3.3.2 同业创新阶段:风险传递机制
第4 章 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对经营稳定性影响的案例分析
    4.1 南京银行经营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
    4.2 南京银行同业业务对稳定性影响的量化分析
        4.2.1 同业业务与稳定性指标选取
        4.2.2 同业业务对稳定性影响的模型构建
        4.2.3 量化分析过程与结果
    4.3 案例启示
第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对银行自身的建议
        5.2.2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公司简况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工具
        1.4.1 文献分析
        1.4.2 问卷调查
        1.4.3 深度访谈
第二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概述
    2.1 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
        2.1.1 绩效
        2.1.2 绩效考核
    2.2 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
        2.2.1 目标管理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3 国内外主要的绩效考核方法
        2.3.1 绩效考核方法
        2.3.2 关键绩效指标与其他考核办法的对比
    2.4 国内外关于绩效考核的研究现状
        2.4.1 国内研究现状
        2.4.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章 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3.1 公司销售人员管理现状
    3.2 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现状分析
        3.2.1 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容
        3.2.2 绩效考核方案的问卷调查
        3.2.3 绩效考核方案的深度访谈
    3.3 现有绩效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
        3.3.1 考核指标设计不全面
        3.3.2 考核指标权重单一
        3.3.3 考核周期不合理
        3.3.4 考核流程不完善
        3.3.5 考核反馈与运用不彻底
    3.4 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全面
        3.4.2 考核指标设置考虑不周全
        3.4.3 过程考核的意识淡薄
        3.4.4 全过程考核把控度不高
        3.4.5 考核结果应用意识不足
第四章 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优化设计
    4.1 方案优化的目标
    4.2 优化思路及原则
        4.2.1 优化思路
        4.2.2 优化原则
    4.3 绩效考核优化方案设计的内容
        4.3.1 绩效考核指标的优化设计
        4.3.2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设计
        4.3.3 绩效考核周期优化设计
        4.3.4 绩效考核流程优化设计
        4.3.5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成熟化
第五章 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优化实施保障
    5.1 绩效考核实施的重点
        5.1.1 领导要提高认识,重视绩效考核
        5.1.2 做好宣传培训,调动人员积极性
        5.1.3 做好动态跟进,及时优化调整
        5.1.4 做好绩效沟通,共筑沟通系统
    5.2 绩效考核的保障机制
        5.2.1 绩效考核组织机构的保障
        5.2.2 绩效考核相关责任落实
        5.2.3 企业考核奖励配套机制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调查问卷
附录B 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7)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价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财务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2.2 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企业价值最大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京熊猫财务现状
    3.1 南京熊猫概况
        3.1.1 南京熊猫简介
        3.1.2 南京熊猫经营情况
    3.2 南京熊猫财务状况分析
        3.2.1 偿债能力
        3.2.2 营运能力
        3.2.3 盈利能力
        3.2.4 发展能力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因子分析法
        4.1.2 因子分析实施思路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具体评价指标
    4.3 评价样本选择
    4.4 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
        4.4.1 判断原始变量因子分析可行性
        4.4.2 确定公共因子数目
        4.4.3 公共因子解释与命名
        4.4.4 计算公因子得分
    4.5 南京熊猫财务绩效水平分析
        4.5.1 南京熊猫行业内因子得分
        4.5.2 南京熊猫财务绩效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高南京熊猫财务绩效水平的对策
    5.1 提高南京熊猫资产流动性
        5.1.1 提高南京熊猫货币资金持有量
        5.1.2 加强南京熊猫应收账款管理
    5.2 提高南京熊猫销售能力
        5.2.1 提高南京熊猫产品质量
        5.2.2 改变南京熊猫经营模式
    5.3 完善南京熊猫业务结构
        5.3.1 推进南京熊猫商业模式转变
        5.3.2 精准南京熊猫自身定位
    5.4 加强南京熊猫成本控制
        5.4.1 降低南京熊猫销售成本
        5.4.2 控制南京熊猫成本费用
    5.5 提高南京熊猫发展能力
        5.5.1 提高南京熊猫产品研发能力
        5.5.2 加强南京熊猫品牌建设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南京气候概况
        2.2.1 南京常规天气气候特征
        2.2.2 南京极端天气气候特征
    2.3 南京旅游业概况
        2.3.1 南京旅游业资源状况
        2.3.2 南京旅游业构成状况
        2.3.3 南京旅游业发展状况
    2.4 研究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2.4.2 人体舒适度指数
        2.4.3 生产函数法
        2.4.4 内容分析法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3.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机理分析
        3.1.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途径
        3.1.2 气候变化的天气气候表现对旅游业的基本影响机理
        3.1.3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机理
    3.2 典型单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1 研究背景
        3.2.2 典型单气象因子的选择依据
        3.2.3 气温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4 降水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5 相对湿度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6 风速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 气象指数(多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1 研究背景
        3.3.2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人数的影响
        3.3.3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经济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1.1 “不愿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2 “不能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3 “不敢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2 案例分析
        4.2.1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简介
        4.2.2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原因分析
        4.2.3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启示
    4.3 政策分析(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选择)
        4.3.1 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概况
        4.3.2 气象灾害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台风、暴雨灾害为例
        4.3.3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
        4.3.4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选择的启示
    4.4 南京旅游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路径及措施
        4.4.1 加强灾前预防能力
        4.4.2 加强灾时控制能力
        4.4.3 加强灾后复产能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5.1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低碳旅游
        5.1.1 研究背景
        5.1.2 低碳旅游的基本理论
        5.1.3 低碳旅游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5.1.4 南京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特征分析
        5.1.5 南京旅游业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
    5.2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绿色旅游
        5.2.1 研究背景
        5.2.2 绿色旅游影响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
        5.2.3 绿色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
        5.2.4 南京旅游业“绿度”分析
        5.2.5 南京发展绿色旅游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因“气”制宜打造旅游产业
        6.2.2 遏止气候变暖发展低碳旅游
        6.2.3 依据绿色理念谋划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对南京投资环境的简要评价及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企业跨界并购、转型与绩效研究 ——以南京新百并购医药企业为例[D]. 段群.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交易所问询函监管有效性研究 ——以上交所对南京新百问询函监管为例[D]. 罗琴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南京医药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张美琪.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4]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银行为例[D]. 慕思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南京中交置业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优化研究[D]. 王应峰. 兰州大学, 2021(12)
  • [6]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7]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南京熊猫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 王田源.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10]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蔡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南京投资环境简评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