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学生需求与学校需求的最佳组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找出学生需求与学校需求的最佳组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找出学生需要与学校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牛金慧[1](2020)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10年4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运用教育学原理讲述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的书,在21世纪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社会各层对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快乐教育这一理念也逐渐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升华。而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情感因素,所以情感教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在中学物理课堂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现状如何呢?如何更好地利用情感因素,使物理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呢?这就是本论文致力于研究的内容。本研究从中学教育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环节——课堂教学入手,对情感教育内涵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情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本论文以情感这一概念为起点,探究了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进行整理总结,并对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创新点作了简单说明。其次,通过文献法,对情感教育实施的意义作了总结;并通过问卷、访谈、课堂实录等方法进行调查,较为客观地找出了目前本校物理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缺失,并分析了制约情感教育发展的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学校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制约;学生原生家庭的影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消极信息对学生和老师的冲击。最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情感因素、关于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关于对教师成长的研究等内容对情感教学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胡珊珊[2](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J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职业教育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国家教育发展关键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的流失更是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文化课教师的流失现状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省J学校的调查,包括学校文化课教师现状,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现状调查,对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问题访谈,对在职教师流失意向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的原因有: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对文化课教师群体重视不够、编制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不足。从学校层面来看,在用人制度存在问题、考核机制有待完善、薪资福利社保体系有待完善、职后培训机制不健全、文化课教师群体缺乏重视、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上公平感的缺失。从教师层面来看,文化课教师职称晋升难、专业发展难、职业认同感底、自我期待过高。从中职生层面来看,对文化课的认识问题,文化课教师管理压力大。从社会层面来看,学生家长期望值低,文化课教师家庭认可低,及社会对文化课教师的偏见。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也相应的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政府层面上,关怀文化课教师群体,增加投入,完善编制管理、师资培训。学校层面上,改善教师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环境、教师培训、教师评价、奖励制度,给予民主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尊重文化课教师。教师层面上,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形成专业理念与师德,完善专业理念、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学生层面上,要引导中职生学习文化课,降低文化课教师管理压力,提升成就感。社会层面上,家长应对文化课教师理解尊重,文化课教师应获得全社会认可。

董鲜[3](2020)在《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三所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学校安全意识教育,尤其对中学生而言重大而紧迫,同时又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社会共同工程,其成功程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安全事故不断涌现,尤其是农村中学安全事故更加愈演愈烈,使得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农村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地理区势和资源等的限制,与城市学校相比,无论是在硬件基础设施还是软件意识教育层面,都存有巨大差距。目前,农村学校大多缺乏切实有效的安全意识教育土壤,并长期游走于实证研究的边缘。因此,本研究全面了解T县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安全意识教育现状,细致而深入的分析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以求提升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安全意识教育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T县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教育实际出发,以安全意识教育为视角,收集该县三所学校安全意识教育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阐释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紧迫性。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选取T县三所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的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学生饮食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应急五个维度出发,概括出目前该地区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效果不显着;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偏低。通过梳理分析并探讨出以下几点原因:家庭教育错位;学校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安全教育缺席;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等。针对该地区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出现的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问题,论文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以下改进意见和措施:发挥政府安全意识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安全意识教育的主体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联防机制;提高学生自身安全素养。

张姝[4](2020)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是一个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信息时代,网络交往也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习惯以及交往方式,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研究不仅是人际交往理论及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更是新形势下发挥高校立德树人作用、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难题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我国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化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存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查阅资料、生活经验进行问卷设计开展调研,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探究及有效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教育引导策略。第一章:从总体上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和解析,从人际交往的概念、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理解处着手,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形式、主要特征、心理基础和相关理论借鉴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提出本章主要观点:大学生基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对网络的信任和安全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最常用的网络人际交往形式为即时通讯、网络论坛、网络游戏、短视频平台四种,并呈现出自由自主性、平等开放性、间接便利性、互动广泛性、匿名虚拟性五大特征。第二章:整体介绍调研情况及结果,对调研工具进行因子分析及信效度检验,详细说明调研结果。基于前期文献查阅积累及访谈、工作和生活经验设计调研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四因子结构模型。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采用SPSS 25.0和Amo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能够正确认知自我及交往对象,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善于自我表露,通过网络人际交往提高交往能力,表达真实想法,价值感和道德感均比较高,归属感与孤独感、失落感并存,整体来看交往行为表现较好;但也存在着主体认知迷茫、利用网络逃避现实问题、交往行为偏差、过度依赖网络人际交往等问题。第三章:基于调研结果及相关资料,结合访谈归纳总结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虽然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拓展交往途径和方式、短暂加快社会化进程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主体认知迷茫、交往动机偏差、情绪情感失调、交往行为失范等问题。而在大教育环境中,产生问题的原因不能单一归结为某一方,是国家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高校教育引导不够精准、家庭教育缺失缺位、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四方面复杂交织产生的结果。第四章:基于对现状的把握以及对原因的深层次理解和剖析,本章重点提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策略。倡导坚持因材施教、同频共振、换位思考、强化针对四原则,从调研的四因子出发,具体针对性提出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体认知、端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动机、调控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调适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障碍四方面对策,并指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形成多元交互力量网,共同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为切实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对策参考。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问题随着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大学生心理特点不断变化常做常新,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配合,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应对,以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加快完成社会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周凯江[5](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研究 ——以重庆市四所高中为例》文中指出生命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随着人们对生命认知的深入,生命观逐渐形成,它包含着人们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对生命价值的看法。高中生正处于生命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来自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高中生里轻视生命,发生自杀等现象时常发生,高中生的生命观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生命观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等方面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谋而合,将生命观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对高中生进行生命观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也需要将生命观教学校育带入到课堂中。文章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角度,对生命观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情况进行了探究,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原因以及提高生命观教育质量的路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对生命观、生命观教育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命观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探讨了生命观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第三章为现状分析。基于重庆市四所高中的调查,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运用现状及原因。其中主要从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现状的分析。第四章进行了问题的原因分析。根据现状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出发,找到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五章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角度出发寻求如何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质量,为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引领作用提供了了意见和建议。

王争录,张博[6](2019)在《“互联网+‘教与学’”的变革——信息化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与学"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教与学"的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将信息技术化入"教与学"。如何将信息技术化入到"教与学"的实践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出新的教育教学形态,这是信息化教育的关键问题。实现信息化教育目的,要通过信息技术支撑的"教与学"方式创新、策略、方法的创新,来引领信息化时代教育不断的转型升级。

张艳丽[7](2019)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本研究除绪论外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概念进行界定和生成机制的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包括文章的前三章。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界定和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和特性,从获得感的提出开始,层层递进地提出获得感的涵义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进行字面意义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逻辑思考和新时代背景,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指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获得的个体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包含有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习得的满足感、情感体验的共鸣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充实感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并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等相关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全面深刻理解其本质内涵与特征。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的过程与内、外部机制,认为大学生需要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参与是关键,满足是基础,大学生的认同则是获得感生成的主旨。第二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包括文章的第四、五章。第四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这部分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出发,科学编制调查问卷并组织实施调查,从东部、中部、西部的各个层次的高校1100多名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从第一手的资料中系统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整体状况不错,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获得感,对课程和教师具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但是还呈现不平衡、不充分、不稳定及低效能等问题。第五章则是着重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形成原因,结合本文对思政课获得感生成机制的研究,动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多方影响因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伦理课课程建设和教学供给的不充分与不平衡以及大学生主体需求发展的不充分和平衡是主要原因。最后一部分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本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程度是为了找到一个最有效地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途径。针对性地提出了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关键,以高水准教材为遵循,以高水平教学资源为支撑,以高质量示范课堂为抓手,以高效率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目标,深入掌握学生需求、拓宽思政课改革思路、强化师资、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法、完善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具体措施,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陆凯[8](2019)在《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进行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确保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时代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组织管理和组织文化理论研究成果,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证探索。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特征、内在功能、校园价值进行系统论述,揭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由“濡化—内化—外化”构成的“三重递进循环”育人机制,提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等四方面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为主要内容的目标体系,以及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贴近实际和百花齐放的社团文化建设原则。其次,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前、党的十八大至今三个阶段回顾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全面分析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新形势的同时,深入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即核心价值的引领性与社会思潮的多元性相交织、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会员流动的频繁性相矛盾、实践行动的积极性与文化认知的局限性相制约、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教育的排他性相抵触、社团发展的自主性与外部资源的依赖性相冲突。再次,围绕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相关问题,以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人员为对象进行访谈并整理出访谈文本资料,运用QSR Nvivo10软件对访谈文本内容进行节点识别、节点分类与节点主题提炼后,提取出影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辽宁省7所高校的学生社团会长。调查问卷案进行发放与回收以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后,最终筛选确定出21个影响因素项目,根据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的结果将其归纳为内部建设因素、指导教师因素、资源配置因素与外部导向因素四个方面,并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模型。最后,针对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以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互动关系模型为参照,提出了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强化价值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政治定力;加强内部建设,激发社团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配强指导教师,保持社团文化建设的稳定恒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团文化建设的持久耐力;注重外部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等五个方面。

蔡广[9](2019)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既是社会演进的逻辑,又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更是足球革新的源泉。当下是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足球的节点,参透真义,顺势实现校园足球平衡充分地发展,进而促成中国校园足球优秀发展模式的愿景,最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步入新时代,但校园足球的文化制约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文化分层理论考察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揭示制约的原因,有助于政府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参与治理,继而促进青少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以上海市足球特色小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田野观察五角场小学,从文化分层的视角展开辨析:一是剖析五角场小学,探索现状,归纳特征,凝炼文化层级的内在关系;二是探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公共因子、存在问题、解析原因、消解路径;三是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治理,论及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过程、运行机制、保障及评估。通过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及实证分析,得出下列结果与结论:(1)五角场小学校园足球,依靠能人治理,高规格、高关心地领导,利用个体成熟的人格品质推动;教练员有一般、权威、先进三类;家长为学习、专业、随意三种;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模式,校领导亲历支持校园足球;推演出文化四个层级的内部逻辑。(2)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互联网+、物质流动、足球场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公共因子的认识没有显着性差异;供给侧未能及时调整供给,需求侧对供给结果被动接受,双方信息不畅;新中国以来上海注重产品生产,而忽略消费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足球场地的配套设计和建设。(3)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制度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评估制度;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形成呼应;制度合法但不合情理而滋生懒政,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多有不足,信息不对称。(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行为环境、参与情境、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发展理念;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断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行为越轨。(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偏态、教育宗旨、自我实现;精神取向断裂抑或融合;伦理趋向为两极化;价值偏向急功近利。(6)树立“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多元治理主体,履职各异,政府引导协调、社会共建共享、学校协同育人、家庭参与支持;治理方式有合作、协作、协商、协同等;运行过程有规划、决策、投资、操作、评估和反馈六个环节,运行机制包括协商、竞争平衡、监督评估等机制;治理保障为主体健全、常态化制度、法律制度等,评估以体育院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为主。合而言之,校园足球既受制于文化,又反哺现代文化。研究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引导;社会自我孵化、自觉反思、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多元并存、组织动员、营造文化、协同教育;家庭正确认识、全程参与、在场支持、亲身陪伴。

夏青[10](2018)在《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指向独立思考的、否定不合理因素的、符合一定标准的、建立在事实依据基础上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人类产生知识和文化重要的主观条件,是人能动性中的活力源泉,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本质。知识观是对知识的一般观念、观点与看法,学校教育中的知识观强调知识对教育学研究的工具实用性,也更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性建构和生存发展的服务性。学校教育中的知识观重点探讨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知识观?知识观视角下,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校教育应当作何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以下五个问题:其一,从历史发展维度和理论基础两个维度阐明了知识观的主要内容,同时建构基于本研究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模型(批判性思维的要素、标准、发展维度),在此基础上探明知识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为知识观视角下学校教育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个扎实的论证基础。其二,研究一方面对知识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考察知识的形成与人类批判性思维的动态关系: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这跟社会的文化、科技、民主程度有关。另一方面对学科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考察人文知识、科学知识下批判性思维的不同特点,以期为论述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奠定理论基础。其三,对批判性思维的育人价值进行智育和德育两个层面的论述。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技能在智育上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人格倾向在德育上能培养学生打求真意识、塑造学生的理性精神、导向学生的健全人格。其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现状进行原因诊断。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体现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受固化思维的束缚、对群体和权威的盲从及其“自我中心”的思维缺陷,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以“标准化”、“中立化”、“权威化”、“去生活化”占主导的知识观取向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阻碍,以及学校教学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五,提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思路。首先,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图景。其次,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进行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阐释:可以从杜威的“反省思维”、怀特海的“活跃智慧”以及“新基础教育”中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为教育目的的理论阐释中探寻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教育目的的思考,同时从教师群体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实践探讨中窥见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教育目的的思考。再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课程结构设计四个方面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变革进行论述:将批判性思维与文科课程目标联系在一起,更能发挥文科知识的人文教育特性;将批判性思维与理科课程目标结合在一起,更能发挥理科知识的科学教育特性。教师的职责在于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框架与具体学科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不是单一地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而是结合具体学科的问题、知识点及学习情境而展开。最后,从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变革进行论述:教师需要设计能调动学生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教师要开发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并进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案改编;教师还要将批判性思维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使其成为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之一,并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作为教学评价导向,才能逐步形成批判性的教学文化生态,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真正的推动和落实之作用。研究可能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一是主题创新,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放入学校教育变革之中,形成一个全新的研究主题,即“基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二是观点创新,研究在主题创新基础上,在对知识观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进行论证之中,提出“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构建”。三是视角创新,在对既有的知识观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批判性思维体现为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能力、一种人格力量,它是学习者对知识产生过程和方法的适当性、资料证据的可靠性以及理论解释的适用性作出判断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者使用分析、推断、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式,提出明确问题、判断事物间关系、解决问题以及作出结论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批判性思维可以而且应当为所有学生持续性地学习和掌握。

二、找出学生需要与学校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找出学生需要与学校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1.研究缘起
        2.问题提出
    (二)物理情感教学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我国关于情感教育、情感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2.国内外与情感教育有关的几种教育模式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情感与物理情感
        2.情感教育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⒈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与可能创新点
一、物理情感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情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物理情感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物理情感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助力作用,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五)物理情感教学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1.中学生生理发展明显
        2.心理成长的滞后
二、情感教学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教师方面:传统教学理念中缺乏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关注
        1.“铁一般的课堂纪律是效率的保证”
        2.“讲授法依然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惯用手段”
        3.“课程知识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
    (二)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制约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背景
        2.班级授课制下的我校班级情况
    (三)传统评价机制中的不合理之处
        1.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目标导向作用压倒一切
        2.考试是传统评价机制的主要依据
        3.传统评价机制下,老师们为追求分数的“不择手段”
    (四)学生原生家庭的消极影响不容易被克服
    (五)网络上极端的师生冲突案例对师生的消极影响
三、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在教学中要有情感的共鸣
    (三)发现物理学科本身的美,将物理学史融入情感教学的课堂
    (四)教会学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了解并清楚学生的需要,以期满足学生的需要
        2.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待学生的需求
        3.情感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五)发挥物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实验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六)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进,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七)将情感因素纳入学生评价机制,与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
    (八)其它方式并用,在积极情感因素的调动中反哺物理课堂
        1.充分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以期形成良性循环的师生关系
        2.利用情景陶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验成功,形成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致谢

(2)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J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个人工作和学习经历因素
        1.1.2 国家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1.1.3 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问题的突出性
        1.1.4 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等职业学校
        2.1.2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
        2.1.3 流失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需要动机理论
        2.2.3 公平理论
3 J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J学校情况介绍
        3.1.1 学校简介
        3.1.2 教师编制聘用情况
        3.1.3 教师工作量情况
        3.1.4 教师考评情况
    3.2 J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调查
        3.2.1 J学校教师流失情况
        3.2.2 J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问题访谈
        3.2.3 J学校在职教师流失意向问卷调查分析
4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层面
        4.1.1 对文化课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4.1.2 对文化课教师的编制投入不足
        4.1.3 对中职教育社会保障投入不足
    4.2 学校层面
        4.2.1 用人制度存在问题
        4.2.2 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4.2.3 薪资福利有待提高
        4.2.4 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4.2.5 认识误区有待矫正
        4.2.6 公平缺失有待弥补
    4.3 教师层面
        4.3.1 文化课教师职称晋升较难
        4.3.2 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受限
        4.3.3 文化课教师职业认同感低
        4.3.4 文化课教师的自我期待高
    4.4 中职生层面
        4.4.1 中职生对文化课的认识问题
        4.4.2 中职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大
    4.5 社会层面
        4.5.1 中职生家长对文化课教育的期望值低
        4.5.2 文化课教师家庭对其的职业认可度低
        4.5.3 社会舆论对文化课教师存在认识偏差
5 江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应对策略
    5.1 政府层面
        5.1.1 给予文化课教师群体关怀
        5.1.2 完善文化课教师编制管理
        5.1.3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5.1.4 完善文化课教师培训体系
    5.2 学校层面
        5.2.1 帮助文化课教师完善其职业规划
        5.2.2 改善文化课教师评价和奖励制度
        5.2.3 完善文化课教师的师资培训体系
        5.2.4 给予文化课教师民主管理的机会
        5.2.5 营造文化课教师的良好发展环境
    5.3 教师层面
        5.3.1 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
        5.3.2 形成自身的职业道德理念
        5.3.3 完善专业知识储备
        5.3.4 提升专业能力水平
        5.3.5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4 中职生层面
        5.4.1 激发文化课学习热情
        5.4.2 探索文化课专业应用
    5.5 社会层面
        5.5.1 中职生家长理解支持文化课教师
        5.5.2 社会应广泛认可文化课教师工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二 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三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六节 创新点
        一 研究视角
        二 资料应用
    第七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二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 调查的具体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 饮食安全方面
        三 人身安全方面
        四 财产安全方面
        五 心理健康方面
        六 突发事件应急方面
第二章 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安全意识淡薄
        二 家庭教育缺失
        三 学校教育效果不显着
        四 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偏低
    第二节 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教育错位
        二 学校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三 社区安全教育缺席
        四 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五 学生缺乏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
第三章 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发挥政府安全意识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 加大安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二 加强政府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节 加强学校安全意识教育的主体作用
        一 共享专业的安全教育教师
        二 强化学校的安全管理
        三 创新安全教育
        四 增加教师安全教育培训
    第三节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联防机制
        一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多途径形成合力
        二 家庭对学校的安全教育给与支持和监督
        三 社区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第四节 提高学生自身安全素养
        一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 养成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4)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调查假设
    (四)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基本问题阐述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内涵阐释
        1. 人际交往
        2. 网络人际交往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媒介
        1. 即时通讯(微信、QQ等)
        2. 网络论坛(微博、豆瓣、知乎等)
        3. 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
        4. 短视频(抖音、快手等)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要特征
        1. 自由自主性
        2. 平等开放性
        3. 间接便利性
        4. 互动广泛性
        5. 匿名虚拟性
    (四)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心理基础
        1. 自我认知的需要
        2. 自我实现的需要
        3. 网络信任与安全感
    (五)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理论基础与借鉴
        1.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 网络心理学相关理论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现存问题实证调研
    (一)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 调查方案
        2. 问卷设计
        3. 数据处理
    (二) 调查数据结果统计
        1. 基本信息描述统计
        2. 调研结果分析
        3. 总体性结论
三、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1. 主体认知迷茫
        2. 交往动机偏差
        3. 情绪情感失调
        4. 交往行为失范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问题原因
        1. 国家: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2. 高校:教育引导不够精准
        3. 家庭:家庭教育缺失缺位
        4. 个体: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四、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策略
    (一) 引导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2. 同频共振原则
        3. 换位思考原则
        4. 强化针对原则
    (二)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引导具体对策
        1. 优化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主体认知
        2. 端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3. 调控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情绪情感
        4. 调适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障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调查问卷
后记

(5)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研究 ——以重庆市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和重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研究的重难点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命观
        (二)生命观教育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命观教育
    二、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三)尼采的生命哲学理论
        (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新课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推行
        (二)有利于丰富学校的育人模式
        (三)有利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有利于高中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现状
    一、调查情况简介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四)调查设计
        (五)调查实施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运用现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的运用成效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一)学校生命观教育氛围不浓
        (二)学校对生命观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三)学校缺乏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
    二、高中思政课教师对生命观教育认识不足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生命观教育意识淡化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生命观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中的生命观教育指向不明
    三、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
        (一)高中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二)高中生对生命观领悟不够
    四、社会支持不到位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步
        (二)社会价值文化的多元化冲击着学校的生命观教育
第五章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将生命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
        (一)打造富有生命情怀的学校管理文化
        (二)搭建系统的生命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生命素养
        (一)增强教师教育反思和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生命观教育,丰富课堂形式
        (三)提升自身教学设计能力,确保课堂教学出彩
        (四)增强自身课堂互动能力,构建和谐政治课堂
    三、充分发挥高中生在生命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一)鼓励高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二)激发高中生生命观教育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生命体验,培养富有生命情怀的人
    四、形成社会合力,助推生命观教育发展
        (一)家庭教育中注入生命观教育
        (二)社会环境中营造生命观教育的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互联网+‘教与学’”的变革——信息化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技术与“教与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互联网+‘教与学’”的变革是信息化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教融合的深刻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学深度融合的变革
    (三)信息技术与“教与学”深度融合的变革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1、研究的缘起
        2、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获得感的研究综述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质量评价的研究综述
        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研究综述 10(三)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理论蕴涵
    (一) 获得感的相关概念
        1、获得感的提出
        2、获得感的概念阐释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界定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涵义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与几个相似概念的辨析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哲学分析
        1、基于认识论的分析
        2、基于价值论的分析
        3、基于实践论的分析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必要性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可能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与特性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维度
        1、理论知识习得的满足感
        2、情感体验的共鸣感
        3、坚定理想信念的充实感
        4、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在特性
        1、主观性
        2、能动性
        3、实践性
        4、长期性
        5、反复性
        6、内隐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要素和机制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基本要素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体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客体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介体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过程
        1、大学生的需要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
        2、大学生的参与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
        3、大学生的满足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
        4、大学生的认同是获得感生成的根本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机制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内部机制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机制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的调查
    (一) 调查与问卷设计思路
        1、调查设计思路
        2、数据分析方法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现状
        1、被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有获得感
        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维度的获得感状况
        4、大学生高度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5、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基本状况
        6、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
    (三) 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有差异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中值得思考的现象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平衡
        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充分
        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
        4、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效率不高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分析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矛盾
        1、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中的主要矛盾
        2、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中的具体矛盾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3、大学生个体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影响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对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不充分、不平衡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不充分
        3、大学生主体需求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选择
    (一) 掌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1、激活大学生对需求认知
        2、引导大学生对需求的辨别
        3、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
    (二) 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思路
        1、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需求,找准平衡
        2、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直面问题
        3、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规律,夯实根基
        4、拓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思路,打开局面
    (三)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
        1、注重配齐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
        3、注重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四)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
        1、编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2、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3、加强立体化教辅体系建设
    (五)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
        1、夯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
    (六) 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2、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3、完善评价机制
    (七)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
        1、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
        2、保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3、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4、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供给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理论
        1.3.2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文化建设理论
        1.3.3 组织文化建设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概述
    2.1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文化的涵义
        2.1.1 高校学生社团
        2.1.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
    2.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特征
        2.2.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生成特征
        2.2.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生态特征
        2.2.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发展特征
    2.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内在功能
        2.3.1 育人功能
        2.3.2 凝聚功能
        2.3.3 分界功能
        2.3.4 辐射功能
    2.4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校园价值
        2.4.1 补充课堂教学的有益资源
        2.4.2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
        2.4.3 学生国际交流的靓丽名片
        2.4.4 联系校友情感的牢固纽带
        2.4.5 吸引优质生源的组成因素
    2.5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育人机制
        2.5.1 社团文化的濡化机制——代际传承
        2.5.2 社团文化的内化机制——自我启迪
        2.5.3 社团文化的外化机制——躬身践行
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3.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环节
        3.1.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3.1.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具体环节
    3.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3.2.1 坚持党对社团文化建设领导的原则
        3.2.2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
        3.2.3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传承创新的原则
        3.2.4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贴近实际的原则
        3.2.5 坚持社团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的原则
    3.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3.1 高校学生社团精神文化建设内容
        3.3.2 高校学生社团制度文化建设内容
        3.3.3 高校学生社团行为文化建设内容
        3.3.4 高校学生社团物质文化建设内容
4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困境
    4.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4.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4.1.2 改革开放以来至党的十八大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4.1.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
    4.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4.2.1 文化育人的新使命
        4.2.2 高等教育的新征程
        4.2.3 青年学生的新特点
        4.2.4 信息传递的新途径
        4.2.5 学生组织的新格局
    4.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4.3.1 核心价值的引领性与社会思潮的多元性相交织
        4.3.2 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会员流动的频繁性相矛盾
        4.3.3 实践行动的积极性与文化认知的局限性相制约
        4.3.4 育人工作的系统性与专业教育的排他性相抵触
        4.3.5 社团发展的自主性与外部资源的依赖性相冲突
5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分析
        5.1.1 分析方法
        5.1.2 研究样本与针对性访谈
        5.1.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质性数据分析
        5.1.4 节点净化
    5.2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分析
        5.2.1 分析方法
        5.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5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互动关系模型
        5.3.1 内部建设因素分析
        5.3.2 指导教师因素分析
        5.3.3 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5.3.4 外部导向因素分析
        5.3.5 模型生成逻辑
6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6.1 强化价值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定力
        6.1.1 加强理论学习
        6.1.2 注重文化熏陶
        6.1.3 开展社会实践
    6.2 加强内部建设,激发社团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6.2.1 重视社团骨干的带头作用
        6.2.2 抓好发展理念的凝聚作用
        6.2.3 发挥品牌活动的激励作用
        6.2.4 落实社团制度的保障作用
    6.3 配强指导教师,保持社团文化建设的稳定恒力
        6.3.1 明确指导教师选聘标准
        6.3.2 拓展指导教师选聘来源
        6.3.3 完善指导教师聘用机制
    6.4 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团文化建设的持久耐力
        6.4.1 拓展社团经费来源
        6.4.2 改善社团场地条件
        6.4.3 加强社团资源共享
    6.5 注重外部导向,形成社团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6.5.1 把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6.5.2 加强对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指导
        6.5.3 社联切实履行好管理服务的职责
        6.5.4 积极引导运用网络新媒体的资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B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1.1.2 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1.1.3 青少儿足球事业的内外动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
        1.4.2 国外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1.4.3 上海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1.4.4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7 小结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2.1 现代足球的历史演进
    2.2 概念界定
        2.2.1 校园足球
        2.2.2 文化
        2.2.3 文化结构
        2.2.4 制约
        2.2.5 文化制约
        2.2.6 治理
    2.3 需求理论
    2.4 制约理论
    2.5 治理理论
    2.6 共生理论
    2.7 小结
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制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3.1 问卷的理论框架
    3.2 确定问卷内容
    3.3 效度检验
    3.4 条目分析
    3.5 重测信度检验
    3.6 小结
4 个案:五角场小学
    4.1 研究法
        4.1.1 参与观察
        4.1.2 个案访谈
        4.1.3 个案资料的整理
    4.2 五角场小学的概况
    4.3 足球演进历程
    4.4 校园足球的文化结构
        4.4.1 物质文化
        4.4.2 制度文化
        4.4.3 行为文化
        4.4.4 精神文化
    4.5 校园足球发展的特征
        4.5.1 需求趋同
        4.5.2 能人治理
        4.5.3 教练员和家长多元
        4.5.4 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关系发展模式
    4.6 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4.6.1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4.6.2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4.6.3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4.6.4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4.7 校园足球文化结构的内在逻辑
    4.8 小结
5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5.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文化因素探微
        5.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互联网+”
        5.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流动”
        5.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场地”
    5.3 物质文化制约的原因解析
        5.3.1 物质文化制约的供需问题
        5.3.2 物质文化制约的历史追问
    5.4 消解物质文化供给平衡的新思路
        5.4.1 保障物质文化供给侧高效供给
        5.4.2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侧充分需求
        5.4.3 解放思想,创建物质文化自信
    5.5 小结
6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6.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文化因素
    6.2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的描述
        6.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制度”
        6.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
        6.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制度”
        6.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估制度”
    6.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的原因剖析
        6.3.1 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达成相互呼应
        6.3.2 制度造成的情理法彼此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6.3.3 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不足,未形成上下共鸣
    6.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度文化弥合的思考
        6.4.1 顶层与基层之间纵横贯通,形成制度互动社会网
        6.4.2 培育社会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实现多元协商治理
        6.4.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培育人的制度自觉
    6.5 小结
7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7.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7.2 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解析
        7.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环境”
        7.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情境”
        7.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方式”
        7.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行为”
        7.2.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发展理念”
    7.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的因由探赜
        7.3.1 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或断裂
        7.3.2 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
        7.3.3 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人文异化、物理污染、行为越轨
    7.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认同的路径
        7.4.1 面向上海未来,重塑人文精神,净化生态足球
        7.4.2 正视球场暴力,塑造校园明星,建立诚信机制
        7.4.3 多阶有机衔接,各层角色明确,横向资本共享
    7.5 小结
8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8.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8.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子厘清
        8.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立德树人”
        8.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偏态”
        8.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教育宗旨”
        8.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自我实现”
    8.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的缘由探骊
        8.3.1 社会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取向或断或合
        8.3.2 现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伦理趋向为两极化
        8.3.3 时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价值偏向急功近利
    8.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养成的进路
        8.4.1 文质文化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自我实现
        8.4.2 和合文化伦理塑造小学生的立德树人
        8.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海小学生的价值观
    8.5 小结
9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主体治理
    9.1 “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利益目标厘定
        9.1.1 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目标
        9.1.2 “海派足球文化”公共利益目标的解析
    9.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的主体廓清
        9.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实然
        9.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主体
        9.2.3 上海市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分工
    9.3 构建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方式
    9.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及运行机制
    9.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及评估
        9.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
        9.5.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评估
        9.5.3 创建上海校园足球多元主体治理的保障与评估模式
    9.6 小结
10 结论、建议、创新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建议
    10.3 创新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介绍信
附件二:家长访谈提纲
附件三: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四:问卷
附件五:上教育部公示海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附件六:个案调查部分记录
附件七:学习、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10)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知识”与“知识观”
        二、“批判”、“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知识学习与个体思维发展的关系研究
        二、关于知识观与批判的关系研究
        三、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与学校教育变革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个案研究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知识观与批判性思维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知识观的基本内容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观
        二、不同理论基础的知识观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规定
        一、批判性思维的理论视野
        二、批判性思维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知识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一、知识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有机构成
        二、批判性思维推动知识的发展
第二章 知识观视角下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理路
    第一节 知识发展中的批判性思维
        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批判性思维
        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批判性思维
    第二节 学科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一、人文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二、科学知识中的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 批判性思维的育人价值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是智育的重要组成
        一、批判性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改善语言表达能力
        三、批判性思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人格倾向是德育的重要组成
        一、批判性思维培养求真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塑造理性精神
        三、批判性思维导向健全人格
第四章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其原因诊断
    第一节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体现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质性分析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诊断
        一、传统教育目的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缺位
        二、“学校中的知识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规训
        三、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误读
第五章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教育变革思路
    第一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知识观图景
        一、知识的本质观:以主体性为基础
        二、知识的获得观:以批判性为核心
        三、知识的价值观:以创造性为目的
    第二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阐释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理论视角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目的:实践视角
    第三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变革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目标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性质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结构设计
        四、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第四节 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变革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找出学生需要与学校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从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课堂的情感教学研究[D]. 牛金慧. 西南大学, 2020(05)
  • [2]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J中职学校为例[D]. 胡珊珊.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农村寄宿制公立学校中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T县三所中学为例[D]. 董鲜. 郑州大学, 2020(02)
  • [4]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引导策略研究[D]. 张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生命观教育研究 ——以重庆市四所高中为例[D]. 周凯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互联网+‘教与学’”的变革——信息化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J]. 王争录,张博.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04)
  •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D]. 张艳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研究[D]. 陆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9]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D]. 蔡广.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知识观视角下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校教育变革[D]. 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找出学生需求与学校需求的最佳组合——从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