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旱区绿洲与环境协调发展

论干旱区绿洲与环境协调发展

一、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asis and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论文文献综述)

别强[1](2021)在《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干旱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较其他区域更为敏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差,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更容易受到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绿洲—荒漠系统的镶嵌格局是干旱区特有的景观,表现为荒漠为背景,绿洲为镶嵌。尽管绿洲面积占干旱区面积比例很小,但几乎承载了该区域绝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活动,同时集中了大部分的自然生产力,是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河西绿洲地处中国西北部,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河西绿洲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绿洲效应由绿洲-荒漠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形成,以绿洲冷岛效应为主要特征的独特气候现象。研究绿洲效应的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对理解干旱区气候变化和绿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备受关注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干旱区绿洲效应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生态效益是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河西地区绿洲及周边荒漠为研究区,结合实地观测、遥感观测、遥感云计算和区域气候模式数值模拟方法,揭示干旱区绿洲效应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特征。基于数理统计和生物物理模型,定量分析反射率、波文比、地表通量等地表参数对绿洲冷岛效应的影响,构建形成冷岛效应的生物物理模型。论文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以多源遥感产品为数据源,分析河西地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绿洲在日尺度、季节尺度和年尺度上的绿洲效应特征,同时结合河西绿洲面积变化,分析绿洲效应强度对绿洲扩张的响应;其次,通过WRF模式动力降尺度对河西地区绿洲-荒漠系统夏季和冬季连续气象进行模拟,分析绿洲效应在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温度场、湿度场、风场、能量场的特征。第三,基于高精度遥感产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绿洲效应和关键地表参数(反照率、蒸散发)的关系,从能量平衡角度进一步探讨地表参数差异造成的能量差异。第四,通过内在生物物理模型(IBPM)定量分析造成绿洲温度效应的各地表参数的贡献,将由关键地表参数差异造成的能量差异转化为地表参数带来的温度强迫。本研究可为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绿洲农村和城镇建设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发现了绿洲效应的双重特征,即夏季强烈的“冷岛效应”和冬季微弱的“热岛效应”。夏季绿洲的降温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冬季的增温效应也不能被忽视。在植被生长季,降温效应白天和夜晚都占优势,白天的绿洲冷岛效应强度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别为-5.23℃、-12.81℃和-4.56℃,夜晚的冷岛效应较弱,分别为-1.43℃、-3.34℃、-0.6℃。在冬季,热岛效应占主导地位,绿洲在白天和夜间均出现增温效应,其中白天热岛效应强度为0.43℃,夜晚为0.54℃,夜间略强于白天。河西地区绿洲从1986年的10781 km2增加到2020年的16449 km2,在35年期间面积扩大了52.6%,随着绿洲规模的扩张,夏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强度有明显的增强趋势,绿洲面积和绿洲效应强度相关系数平方和为0.85,通过显着性检验,夏季夜晚以及冬季绿洲效应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2)通过替换新的陆面资料,选取合适的参数化方案,WRF模式精确地模拟了干旱区绿洲-荒漠系统温度场、湿度场、风场和能量场,为资料缺乏区进行高精度气象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WRF模式模拟的水平温度场和湿度场显示了绿洲在夏季强烈的“冷岛”和“湿岛”效应,以及冬季微弱的“热岛”和“湿岛”效应。根据对温度场和湿度场垂直方向的分析可知,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最大影响高度在1500米左右。在此高度以上,荒漠和绿洲的水汽和温度差异消失。(3)通过分析绿洲效应与地表反照率、地表蒸散发的关系,得出蒸散发是植被生长季绿洲降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反照率是冬季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荒漠和绿洲之间蒸散发之差ΔET和反照率差Δalbedo在所有季节均为负值。ΔET的季节性动态趋势呈单峰形态并且在夏季达到顶峰,这一数值是春天或秋天的三倍,此趋势与OEI趋势一致,ET是降温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在植被生长季,绿洲区反照率较小且变化不大,由此引起的加热效应被蒸散发抵消。在冬季,由于积雪覆盖和荒漠本身特性,绿洲区反照率远小于荒漠区,这可以部分解释冬季的热岛效应现象。(4)IBPM模型模拟了由反照率、地面热通量和波文比造成的绿洲效应的强迫力。反照率的正作用力被波文比的负作用力平衡,土壤热通量贡献了一个很小的负强迫。综合这三个温度强迫值,IBPM模型很好地预测了绿洲效应强度,同时对各个强迫力的大小进行了定量的分解。

汪勇[2](2020)在《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大规模的研究始于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1996-2000)。经过多年研究,对西北内陆河干旱区水文循环与生态格局的结构关系与演变机理有了明确认识。山区降雨产流,平原区径流消耗,出山口径流形成地下水潜流场,形成并支撑平原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即由水分驱动的干旱区平原生态圈层结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生态圈层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生态系统的安全取决于地下水潜流场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保持绿洲荒漠之间一定规模的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使绿洲与荒漠保持安全距离。根据生态圈层结构理论,这需要过渡带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埋深。绿洲安全是内陆河干旱区生态保护的核心。灌溉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常见形式,这是水分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对绿洲生态安全会造成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向绿洲集中,潜流场外缘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植被退化消亡,过渡带面积减少,荒漠向绿洲进逼。另一方面,灌溉排水不畅,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位剧烈上升,产生次生盐碱化。例如,地处河西走廊的黑河流域1970年代至1990年代,天然绿洲萎缩,过渡带面积减少了 6972km2,荒漠扩大了 14281km2。1990年代至2016年,人工绿洲面积又增加了 732km2,而过渡带进一步减少4127 km2,荒漠面积持续扩大。与此同时,次生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累积达到722.22km2,初步估算因盐渍化而蒸发损耗与被咸化的水量合计约6.92~8.22亿m3/年。这种由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导致荒漠化与盐碱化并存的生态问题,内外夹击,严重威胁着绿洲生态安全。本文旨在研究探索一种系统解决内陆河干旱平原绿洲生态安全问题的综合技术方法途径,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对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演变机理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干扰局部地下水位,协同消除次生盐渍化、恢复过渡带以遏制荒漠化扩张。基于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论述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建立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以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毛管上升水分布规律,建立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生态单元补排关系,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对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包括群落构成、群落演替、地下水埋深等,界定过渡带合理范围,以阻止荒漠化扩张。通过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关系定义控制荒漠化边界的临界地下水埋深,以潜水影响层与地表面关系定义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与结果。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协同解决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和过渡带荒漠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本文以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为例,并选择罗城灌区(绿洲)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开展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应用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建立了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根据干旱区内陆河平原生态圈层结构原理,通过揭示绿洲-过渡带-荒漠共生体系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机理联系,表明过渡带对于遏制荒漠化扩张、保障绿洲生态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并恢复过渡带是绿洲整体生态安全的关键。由于以灌溉为主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是水资源向绿洲集中的过程,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一是潜水蒸发最薄弱的过渡带地下水位下降,结果是过渡带退化,荒漠化随之扩张,导致绿洲直接面对荒漠;二是灌区排水不畅使地下水位超乎寻常地上升,导致绿洲内部出现大量盐碱地,直接威胁绿洲自身安全。显然,水资源利用不可避免地同时引发过渡带退化荒漠扩张与次生盐渍化。潜流场的连续性使得二者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又具有互补性,为协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建立了干旱平原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从机理上揭示荒漠化与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条件。内陆河出山口以下平原为径流耗散区,潜水蒸发是其主要形式。由于毛管吸引力驱动,依附于潜水面形成潜水影响层,地下水通过潜水影响层与地表生态产生联系。地表植被通过根系作用层从潜水影响层吸收水分,对于过渡带,当地下水位下降,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根系作用层脱离接触,由于失去水分补给,导致过渡带植被消亡,形成荒漠入侵。当地下水位上升,潜水影响层接触到地表,携带土壤中的盐分不断输送到地表析出结晶,形成次生盐碱化。潜水影响层概念描述了潜水面毛管水的分布规律,将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定义为潜水影响层厚度用以概括土壤毛管上升水活动范围,以土壤水垂直分布描述潜水影响层内土壤水分布结构。利用自主推导研发的土壤毛管当量孔径推理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参数取值方法,探讨了液体表面张力在不同生态问题中取值问题,深化了潜水影响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利用经验公式拟合曲线,同时尝试从理论推导了潜水影响层土壤水分布结构。(3)对影响绿洲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绿洲荒漠交错过渡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研究分析,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合理荒漠边界。在黑河流域平原区开展过渡带野外调查和研究分析,包括植被演替、群落构成、根系作用层范围、地下水埋深等,共计235个野外植被取样点,8个河岸典型断面植被与地下水关系调查,68个地下水观测点。确定了黑河流域平原区过渡带植被主要群落类型为骆驼刺、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主要分布规律为多呈单一物种、中低盖度形式。得到了水分改变条件下植被演替的规律,随着水分条件的改变,过渡带灌木半灌木过渡型植被群落逐渐向荒漠地带性植被演替甚至消亡。根据野外调查的不同植被群落的根系作用层厚度及地下水埋深资料,分析了过渡带获得地下水补给的埋深条件,确定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过渡带合理保护范围,通过界定过渡带-荒漠边界阻止荒漠化扩张。(4)根据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产生机理,定义对应的地下水临界埋深并实施计算,作为治理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当潜水影响层与过渡带植被群落根系作用层发生接触才开始吸收水分,二者有交叉地下水才能够对过渡带植被形成稳定补给,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与过渡带植被根须作用层厚度之和定义为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在潜水蒸发作用下土壤盐分被溶解并随着水分运动,当潜水影响层与地表发生接触后,携带的盐分将在地表析出结晶,因此将潜水影响层厚度直接定义为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通过罗城灌区实施计算,并进行大量野外实证分析,获得罗城灌区外围过渡带梭梭+白刺+沙拐枣、柽柳、骆驼刺+芦苇+沙蓬3种植被群落的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分别为8.26m、11.26m和13.26m,绿洲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29m。(5)基于支撑生态圈层结构的地下水连续潜流场概念,提出了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灌区内部次生盐碱化的地下水位调控思想及技术方法。过渡带荒漠化是绿洲外围潜流场收缩,地下水埋深过深,导致过渡带植被缺水而消亡;绿洲内部次生盐碱化是地下水埋深过浅,水量过剩。显然二者从水量上高度互补。基于地下水流场的连续性,可以对地下水进行局部人工干预,调控地下水位,协同解决过渡带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调控:抽取盐碱地咸水,将地下水位调降到盐渍化临界埋深之下以消除盐渍化;将抽出的咸水输送到过渡带调升地下水位至荒漠化临界埋深之上以恢复过渡带,阻止荒漠扩张。本文以罗城灌区为地下水位调控示范进行分析研究,并对黑河流域进行了潜力估算。得到:①罗城灌区盐碱化区域被矿化水量为1.76×106~4.70×106 m3,另有自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为1.99×107m3,通过调控,预计可恢复宽度约为0.85~2.37km、面积约为23~212km2的过渡带范围。②黑河流域平原区次生盐碱化被矿化的水资源量约为0.43~1.73亿m3,盐碱地蒸发耗用水量约为6.49亿m3,如果实现协同调控,预计可恢复过渡带面积约258~2110km2。

崔国庆[3](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桂阳[4](2017)在《干旱区绿洲聚落格局及其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以渭库绿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干旱区人类生存繁衍以及进行各类社会活动的场所,干旱区绿洲乡村聚落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中心场所。作为典型的干旱区绿洲,本文选取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域,分析其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及现有乡村聚落分布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改善措施,对于干旱区绿洲聚落格局及其生态经济效应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在绿洲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有:通过对绿洲乡村聚落面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区乡村聚落面积普遍较小,缺少集中连片大规模聚落,说明该区域乡村聚落用地较为分散,居住用地土地集约性不高。通过核密度方法分析渭库绿洲乡村聚落规模特征:研究区乡村聚落斑块分布较为集中,且多集中在绿洲三个县域(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交界的区域。其中,乡村聚落密度值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和县的东部和库车县的西部。利用ESDA方法分析乡村聚落集聚特征:研究区内乡村聚落斑块分布存在不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聚落斑块分布数量多且密集的区域主要是自然地形平坦,靠近水源,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之处。利用RS和GIS软件把栅格图像与绿洲乡村聚落斑块矢量图层进行叠加,不同坡度条件下,研究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状态。绿洲乡村聚落地形坡度范围在0°-80°之间,且从北向南地形坡度数值逐渐减小。在研究区生态经济综合水平评价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有:构建干旱区绿洲聚落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集成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加权指数法计算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水平。从2000到2014年,研究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呈现好转趋势,绿洲内三个县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变化趋势与整个绿洲基本保持一致。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分别计算得出2000-2014年渭库绿洲生态经济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研究期间内绿洲三个县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度指数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08年(包括2008年)以后,三个县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均进入协调发展状态。在绿洲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有:当乡村聚落斑块分布数量越多且规模越大,其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越高,但生态经济协调状况不一定随之增高。乡村聚落斑块分布及发展规模对其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状况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空间角度分析新疆绿洲乡村聚落发展现状和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为渭库绿洲乃至新疆全面建设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思路,也为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化乃至新时期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建设思路。

钟锋[5](2017)在《基于生态健康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文中指出黑河干流中游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水的依赖性和敏感性较强。近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渐突出,农业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与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相伴而生。基于生态健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以及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进行黑河干流中游生态系统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衡量绿洲生态健康的指标体系,基于水热平衡和风沙动力学原理,确定了适宜的绿洲规模、生态规模以及耕地规模;计算了不同水文年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采用潜水蒸发法和水面蒸发公式,计算了研究区植被需水和湿地需水,采用定额法计算了现状年及规划年的生活、工业及农业需水量;考虑上游来水、降水、蒸发、作物单产及单价的不确定性,基于大系统递阶分析,建立了基于生态健康的多目标区间非线性双层优化配水模型,基于MATLAB编程求解,获得了研究区不同规划年不同来水情景下水资源在县区间、部门间以及作物间的优化配置方案。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距平百分率,将黑河干流中游的河川径流划分为丰水年、偏丰年、平水年、偏枯年、枯水年五种来水情景;根据《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考虑来水的不确定性,获得五种来水情景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区间分别为[14.65,15.68]、[14.77,15.25]、[14.38,15.33]、[14.40,14.70]、[13.77,14.25]亿m3,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4.81亿m3。(2)基于1986年、2000年、2011年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黑河干流中游林地、草地、湿地面积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862011年间,研究区林地、草地面积呈减小趋势,湿地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该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占用生态面积、生产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及湿地恢复措施的实施等。(3)考虑绿洲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绿洲生态健康的指标体系,包括适宜的绿洲规模、适宜的耕地面积、适宜的生态规模、适宜的生态地下水位和最小生态配水保障;基于生态水热平衡原理和风沙动力学原理,确定黑河干流中游适宜的绿洲规模、耕地面积和生态防护面积。在临界稳定状态下,丰水年、偏丰年、平水年、偏枯年、枯水年的适宜绿洲规模区间为[346.8,496.6]、[356.4,473.3]、[340.0,469.0]、[349.0,425.1]、[336.1,429.1]千hm2;适宜耕地面积区间为[131.2,140.4]、[132.3,136.6]、[128.8,137.3]、[129.0,131.6]、[123.3,127.6]千hm2;研究区防护林地的有效植被盖度为22%28%,临界盖度为47%。2013年黑河干流中游的实际绿洲规模和耕地面积均超过适宜范围,生态防护面积未达到有效植被盖度。(4)采用潜水蒸发法和水面蒸发公式,计算了研究区植被需水和湿地需水,采用定额法计算了现状年及规划年的生活、工业及农业需水量。2013年黑河干流中游总需水[17.02,21.13]亿m3,其中生活、工业、农业、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46、0.31、[12.95,15.23]、[3.30,5.13]亿m3,现状年缺水[1.92,6.03]亿m3;2020年研究区总需水[16.30,22.10]亿m3,其中生活、工业、农业、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57、0.28、[11.42,14.57]、[3.86,6.55]亿m3;2030年研究区总需水[16.58,22.40]亿m3,其中生活、工业、农业、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67、1.01、[10.53,13.43]、[4.46,7.41]亿m3。研究区需水量略呈增长趋势。(5)依据生态健康原则、用水安全原则、高效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基于大系统递阶分析原理,考虑上游来水、降水、蒸发、作物产量及价格方面的不确定性,构建了以研究区经济效益最大和各县区缺水率的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区间非线性双层优化配水模型,基于MATLAB编程求解,得到黑河干流中游现状年及规划年五种来水情景下的县区间、用水部门间以及作物间优化配水方案。现状年优化后的经济效益为[96.53,113.72]亿元,因保证生态健康用水,优化后的经济效益略有下降,优化后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3%74%,生态用水占21%22%。2020年优化后研究区的经济效益为[158.42,181.77]亿元,甘临高分配的水量分别占总水量的45%48%、25%26%、27%29%,生态配水和农业配水分别占总水量25%28%、64%68%。2030年优化后研究区的经济效益为[338.08,361.82]亿元,甘临高分配的水量分别占总水量的46%49%、24%25%、26%30%,生态配水和农业配水分别占总水量的28%32%、56%61%。现状年和规划年作物的配水结构相似,为保证最小粮食需求量,小麦、大田玉米等粮食作物缺水量较小,制种玉米因种植面积最大,缺水量最多。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6](2016)在《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洲是干旱区人民生存发展的基地,其发展变化一直是干旱区生态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研究的核心。绿洲规模直接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绿洲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始终制约着干旱区内部资源的利用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准确把握绿洲化与荒漠化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探讨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对防治荒漠化和促进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且末绿洲为研究区,应用3S技术,通过重建1965至2013年间10个典型时期(1965、1972、1979、1990、1998、2002、2006、2009、2011、2013)且末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获取绿洲退缩与扩张、绿洲化区域差异以及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等指标数据,分析且末绿洲近48年间时空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结合实地调查、统计和文献资料,揭示绿洲动态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因素,并运用基于SD和CLUE-S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预测了2025年车尔臣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状况。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相关结论包括:(1)在RS和GIS软件支持下,基于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法,通过大量的试验,对且末绿洲1965、1972、1979、1990、1998、2002、2006、2009、2011年和2013年遥感影像图进行分类,得到且末绿洲10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并通过精度检验。(2)建立且末绿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库,对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且末绿洲主要在车尔臣河及其支流向外延伸,近48年来且末绿洲面积呈现波动型增加趋势。绿洲面积由1965年的51820.34 hm2缓慢增加到2002年的62543.41 hm2,2013年绿洲面积迅速扩张到103502.06 hm2,绿洲面积48年间增加了49.93%。1965-2002年为绿洲化阶段,绿洲耕地面积较缓慢扩大,其原因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人类开发活动加剧。2002-2013年为绿洲的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绿洲面积不断快速扩张,在该阶段,虽然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增长都进入较快速的时期,但且末绿洲城镇化速度加快,小工业不断兴起并发展,所以导致绿洲规模的不断扩张。(3)且末绿洲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1965-1972年、1998-2002年和2006-2009年绿洲处于萎缩状态,其他时间段均处于扩张状态。不同时期各子区域的绿洲变化亦不相同,以莫勒切河绿洲最为剧烈,其次是车尔臣河绿洲,喀拉米兰河绿洲最弱。绿洲在扩张过程中呈现出景观斑块的分散-融合-扩张的变化过程。(4)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绿洲变化的驱动力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共同影响绿洲面积的扩张与变化。其中,农业生产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的综合作用加速了且末绿洲面积的变化。绿洲盐碱化问题的加重直接遏制了天然植被的生长,使天然植被的面积越来越少,人类以取暖为目的的滥伐滥砍活动使绿洲的景观不断发生变化,荒漠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另外,人类在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开荒撂荒活动导致的且末绿洲的水土流失也是威胁绿洲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5)基于以上影响且末绿洲时空变化的原因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对且末绿洲的主要部分,即车尔臣河流域绿洲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到2025年,绿洲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从总体上看,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依靠对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的开发,未利用地转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是总体趋势。总之,对于且末绿洲来说,以绿洲的不断扩张为背景,绿洲外围环境的恶化、绿洲-荒漠交错带的消失是影响绿洲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且末绿洲目前处于亚稳定状态,绿洲内仍然有大量肥沃的土地资源,但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和利用失衡,绿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调整绿洲内部结构,实现资源较合理的空间配置,减少盐碱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是维持绿洲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绿洲开发亟待解决的决定性问题。

王若凡[7](2013)在《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干旱区绿洲是以荒漠为基质、围绕绿洲构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绿洲景观因为荒漠基质的包围而具有封闭性,且长期受干旱气候制约,显示出较明显的生态脆弱性。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合理利用、开发干旱区绿洲的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关系。如何稳定干旱区的绿洲生态系统是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这不仅要有宏观管理的战略,更需要相应的技术体系支撑管理决策的制定。鉴于此,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学原理基础上,采用GIS技术构建了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价体系。该技术体系能够评估人类干扰及自然因素对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价值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大小。结果能够直观表达该影响在时间序列的变化及空间上的分布。具体来说本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估技术体系构建本文基于美国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建立了干旱区生态风险评价框架。这一框架不仅能体现干旱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内涵,又能作为干旱区生态风险评价开展的技术指导路线。在上述框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干旱区生态风险评价步骤及指标体系。评价步骤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的确立;多风险源与风险受体的指标体系建立;表征压力响应和暴露评价的概念模型;基于GIS技术的数据处理;风险评估结果定级和可视化的表达等5部分内容。(2)应用对比研究本文将建立的方法体系运用在甘肃省黑河流域的实例研究中。甘肃省黑河流域是甘肃省非常重要的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极端脆弱。而黑河流域(甘肃段)所在区域也是整个黑河流域体系中人口最为密集,因此受自然灾害及人类干扰共同影响最为明显的区域。运用本文构建的生态风险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域的生态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水平。从生态风险图来看,研究区域的生态风险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三个层次,以水域为核心的低风险-较低风险区,以荒漠与绿洲交接的中等风险区及与沙漠毗邻的较高-高风险区。而在过去十年间研究区域的生态风险值略有下降,从0.83下降到0.60。风险水平从高风险水平下降到中等风险水平。具体来说:①从压力指标来看,研究区域综合风险概率略有下降,从0.27下降到0.22。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已经注重对干旱区这一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表现为人为干扰指数(HAI)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研究区域在过去十余年中自然气候条件有所改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略有下降,表现为旱涝灾害指数(Fc)有所下降。②从响应指标来看,研究区域景观的结构指数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越来越不稳定,其稳定性指数从0.48下降到0.41。具体表现为景观的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景观的破碎程度升高,体现出更不均一的特点。③结合生产力指标可以看出,随着研究区近年的光热条件的改善,并辅以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研究区域的净第一生产力有所恢复,从0.67上升至0.94。最后可以得出结论,研究区域生态风险值不断降低,表现为光热条件不断改善,人为干扰不断下降,区域生态系统朝着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若在这个时期对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加以合理规划及合理利用,最终可以使研究区域生态朝着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本文篇尾将本研究构建的方法体系与目前的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一般研究范式及干旱区的稳定性研究等前人的研究方法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评估框架更具有指导意义;构建的概念模型更能体现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的压力响应关系;基于GIS技术的评价方法更简便、更具操作性,可为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提供可量化的技术支持。

张新波[8](2013)在《室外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兵团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控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就建筑工程排水管道的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王涛,刘树林[9](2013)在《中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纲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干旱区绿洲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荒漠化的威胁。为了维持绿洲化的稳定,控制荒漠化的蔓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考察、观测和调研,基于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的环境与社会-经济基础分析、成因与过程研究、绿洲与荒漠化土地时空演变的动态评估等,确立了"生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统筹协调发展"的绿洲化、荒漠化调控主导思想。综合整个干旱区主要自然要素、人文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基于大地理单元功能主导性原则、地理单元相对完整性与地域特征差异性原则、区域开发保护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等,采用定性分析与图层叠加综合分析的方法,在GIS软件分析平台上,将中国干旱区分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三大功能类型区、18个区、60个亚区,有望为中国干旱区有针对性地实施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程钢[10](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指出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asis and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asis and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干旱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1.1.2 绿洲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挑战
        1.1.3 绿洲效应是干旱区独特气象现象
        1.1.4 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改变引起绿洲效应强度的变化
        1.1.5 综合多种研究方法为地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和绿洲相关研究
        1.2.2 绿洲效应的内涵
        1.2.3 基于WRF模型的干旱区绿洲效应研究
        1.2.4 绿洲效应形成机制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论文组织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植被
        2.1.3 河流水系
    2.2 数据源
        2.2.1 河西地区绿洲动态变化数据
        2.2.2 黑河实验数据
        2.2.3 遥感数据
        2.2.4 再分析资料
第三章 绿洲面积变化和绿洲效应特征及其响应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河西绿洲面积变化分析
        3.1.2 绿洲效应强度分析
        3.1.3 绿洲效应对绿洲规模变化的响应
        3.1.4 遥感大数据分析方法
    3.2 河西绿洲面积变化及分布特征
        3.2.1 绿洲面积数量变化分析
        3.2.2 绿洲面积增减情况
        3.2.3 绿洲空间变化
        3.2.4 绿洲分布的地形特征
    3.3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绿洲效应特征
        3.3.1 年尺度上绿洲LST和 OEI特征
        3.3.2 季节尺度上绿洲LST和 OEI特征
    3.4 不同绿洲规模对OEI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RF模式的绿洲效应三维模拟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WRF处理流程
        4.1.2 参数化方案选择
        4.1.3 数值实验设计
        4.1.4 结果验证方法
    4.2 WRF模拟精度评价
    4.3 绿洲效应温湿度场空间分布特征
        4.3.1 绿洲-荒漠系统2 m空气温度场水平特征
        4.3.2 绿洲-荒漠系统2 m比湿场水平特征
        4.3.3 绿洲-荒漠系统温湿度场垂直特征
    4.4 绿洲-荒漠系统风场特征
    4.5 绿洲-荒漠系统能量场特征
        4.5.1 绿洲-荒漠系统地表显热特征
        4.5.2 绿洲-荒漠系统地表潜热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旱区绿洲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绿洲效应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5.1.2 地表能量平衡方法
    5.2 绿洲效应强度 (OEI)对地表温度 (LST)的响应
    5.3 生物物理参数对OEI的影响
    5.4 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对OEI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BPM模型的绿洲效应强度定量分解
    6.1 绿洲效应的IBPM模型
    6.2 绿洲效应定量分解
    6.3 反照率强迫
    6.4 波文比强迫和地表通量强迫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造性成果评价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生态水文概况
        1.2.2 绿洲生态安全要素
        1.2.3 潜水蒸发与生态圈层结构稳定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内陆河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机理
    2.1 内陆河干旱区生态水文原理
        2.1.1 水文循环特征
        2.1.2 生态圈层结构
    2.2 绿洲生态安全机理分析
        2.2.1 人工作用下地下水潜流场变化
        2.2.2 水文原理
        2.2.3 绿洲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洲生态安全的潜水埋深
    3.1 潜水蒸发原理
    3.2 潜水蒸发概念性模型
        3.2.1 毛管水运动与潜水影响层
        3.2.2 概念性模型
    3.3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3.3.1 地下水补给植被概述
        3.3.2 荒漠化临界地下水埋深计算方法
    3.4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3.4.1 潜水蒸发形成次生盐碱化概述
        3.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分析
    4.1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特点
        4.1.1 降雨分布及径流规律
        4.1.2 地下水运移转化规律
        4.1.3 水文循环转化过程与特点
    4.2 水土资源利用与生态水文情势变化
        4.2.1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4.2.2 灌溉与地下水潜流场的变化
        4.2.3 生态圈层结构的变化
    4.3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格局
        4.3.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概况
        4.3.2 黑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植被调查
        4.3.3 典型河岸断面植被调查
        4.3.4 黑河流域平原区植被组成和分布规律
        4.3.5 过渡带群落构成与演替
    4.4 盐渍化调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河流域示范区生态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分析计算
    5.1 示范区基本概况
        5.1.1 植被分布与土壤类型
        5.1.2 水利工程及灌区用水分析
        5.1.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5.2 过渡带与荒漠边界分析
        5.2.1 边界植被与地下水位调查
        5.2.2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
    5.3 防止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5.3.1 盐碱化情况
        5.3.2 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
    5.4 野外实证
        5.4.1 荒漠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5.4.2 盐碱化地下水临界埋深野外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洲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
    6.1 调控原理分析
    6.2 调控关键技术方法
        6.2.1 确定合理荒漠边界
        6.2.2 互补潜力估算方法
        6.2.3 调控工程关键计算
    6.3 应用案例分析
        6.3.1 罗城灌区互补潜力分析
        6.3.2 黑河流域平原区互补潜力分析
    6.4 干旱区地下水位管理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3.4 土地利用表征
    3.5 植被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干旱区绿洲聚落格局及其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以渭库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处理
        2.3.1 文献资料查阅
        2.3.2 数理统计方法
        2.3.3 空间分析方法
第三章 渭库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分析
    3.1 绿洲乡村聚落面积特征分析
    3.2 绿洲乡村聚落规模特征分析
        3.2.1 核密度计算
        3.2.2 核密度分析
    3.3 绿洲乡村聚落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划分单元格网
        3.3.2 空间自相关方法
        3.3.3 集聚性分析
    3.4 绿洲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4.1 不同海拔乡村聚落空间分布
        3.4.2 不同坡度乡村聚落空间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渭库绿洲聚落生态经济分析
    4.1 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确定
        4.1.3 指标内涵界定
        4.1.4 指标权重确定
    4.2 协调发展模型
    4.3 绿洲乡村聚落生态经济分析
        4.3.1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4.3.2 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洲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
    5.1 绿洲乡村聚落生态经济格局分析
        5.1.1 绿洲聚落生态格局可视化
        5.1.2 绿洲聚落经济格局可视化
    5.2 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
        5.2.1 图层叠加分析
        5.2.2 绿洲乡村聚落分布下的生态经济效应
    5.3 聚落分布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5.3.1 聚落分布格局存在问题
        5.3.2 聚落问题改善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生态健康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2.2 生态健康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概况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
    3.1 降水
        3.1.1 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1.2 年内变化
    3.2 地表径流
        3.2.1 河流水系
        3.2.2 地表径流年内年际变化
        3.2.3 地表径流总量
    3.3 地下水资源
        3.3.1 地下水资源量
        3.3.2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3.4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3.5 水资源转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健康的生态需水计算
    4.1 研究区景观生态及土地利用格局
    4.2 研究区生态系统研究范畴
        4.2.1 林地生态系统
        4.2.2 草地生态系统
        4.2.3 湿地生态系统
    4.3 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4.3.1 生态系统演变特征
        4.3.2 生态系统演变的成因分析
    4.4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4.4.1 适宜的绿洲规模
        4.4.2 适宜的耕地面积
        4.4.3 适宜的生态规模
        4.4.4 适宜的生态地下水位
        4.4.5 最小生态配水保障
    4.5 生态需水计算
        4.5.1 计算方法
        4.5.2 生态需水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河干流中游社会经济指标及需水量预测
    5.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5.1.1 人口发展指标预测
        5.1.2 农业生产发展指标预测
        5.1.3 工业增加值指标预测
    5.2 用水定额指标预测
        5.2.1 生活用水定额
        5.2.2 灌溉用水定额
        5.2.3 工业用水定额
    5.3 需水计算方法
        5.3.1 生活需水
        5.3.2 工业需水
        5.3.3 农业需水
    5.4 现状年需水计算及供需平衡分析
        5.4.1 需水计算
        5.4.2 供需平衡分析
    5.5 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及需水变化分析
        5.5.1 2020 年需水量
        5.5.2 2030 年需水量
        5.5.3 需水变化趋势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大系统递阶的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
    6.1 基于生态健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6.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6.2.1 大系统理论
        6.2.2 区间优化理论
    6.3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6.3.1 模型建立
        6.3.2 模型求解
    6.4 黑河干流中游水资源优化配置
        6.4.1 模型基本数据
        6.4.2 现状年优化结果与分析
        6.4.3 2020 规划年优化结果与分析
        6.4.4 2030 规划年优化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2020 年不同水文年灌溉需水量 (万m3)
    附表 2 2030 年不同水文年灌溉需水量 (万m3)
    附图 1 2020 年不同水文年县区用水—经济效益函数
    附图 2 2030 年不同水文年县区用水—经济效益函数
致谢
作者简介

(6)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绿洲、绿洲化与荒漠化概念和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
2 研究区概况
    2.1 且末县概况
    2.2 自然环境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3.2 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方法
4 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4.1 绿洲时空变化分析
    4.2 绿洲数量变化分析
    4.3 绿洲退缩与扩张分析
    4.4 绿洲化区域差异分析
    4.5 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5 绿洲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
    5.1 绿洲变化驱动力辨识
    5.2 自然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3 人文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4 绿洲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5.5 且末绿洲扩张及其环境响应
6 基于CLUE-S的且末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预测——以车尔臣河流域绿洲为例
    6.1 CLUE-S模型参数设定
    6.2 AUTO-LOGISTIC回归结果
    6.3 车尔臣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6.4 车尔臣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之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生态风险评价
        1.1.1 基本概念
        1.1.2 生态风险的特点
        1.1.3 生态风险评价法律支撑研究进展概述
        1.1.4 生态风险评价概念模型的研究进展
        1.1.5 生态风险评价应用研究概述
        1.1.5.1 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概述
        1.1.5.2 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1.6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小结
    1.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1.2.1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内涵
        1.2.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1.2.3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小结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4 论文研究目标
    2.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
    3.1 干旱区绿洲的内涵
    3.2 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3.3 研究区域及管理目标的界定
    3.4 风险源的选择
    3.5 风险受体分析及评价终点的确认
        3.5.1 风险受体的选取
        3.5.2 评价终点的确定
    3.6 压力-响应分析及概念模型的建立及风险分级
    3.7 利用3S技术进行区域生态风险度量及风险图的绘制
        3.7.1 前提假设
        3.7.2 区域化变量
        3.7.3 变异函数及理论模型
        3.7.4 变异函数检验
        3.7.5 克里格插值
    3.8 生态风险评价结论
    3.9 干旱区生态风险评价技术体系小结
        3.9.1 工作程序
        3.9.2 风险概率评估
        3.9.3 景观稳定性指数评估
        3.9.4 生产力指数评估
        3.9.5 风险值计算
        3.9.6 生态风险值的等级评价
        3.9.7 风险图绘制
        3.9.8 风险描述并形成研究报告
第四章 实例研究
    4.1 研究区域
        4.1.1 研究区域
        4.1.2 研究区域气候条件
        4.1.3 水文特征
        4.1.4 人口分布及城市化情况
    4.2 研究区遥感数据处理
        4.2.1 遥感数据准备
        4.2.2 非遥感数据
        4.2.3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4.2.3.1 遥感信息数据预处理
        4.2.3.2 遥感图像分类
    4.3 风险源及综合风险概率计算
        4.3.1 动植物生长因子分析
        4.3.2 自然因子分析
        4.3.3 人类干扰因子分析
        4.3.4 风险源权重计算
    4.4 评价终点的判定与计算
    4.5 生态风险图及风险值计算
        4.5.1 生态风险值变化计算
        4.5.2 风险图绘制
第五章 对比研究
    5.1 评价框架的对比研究
    5.2 概念模型建立的对比研究
        5.2.1 指标体系对比
        5.2.2 评价结果对比
    5.3 与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对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8)室外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排水管材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着重对管材资料的检查。
        2. 对管材外观的检查。
        3. 加强管材的保护。应要求生产厂家在管材运输及施工单位安装过程中加强对管材的保护。
二、测量放线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对管线走向及坐标放线完毕后要进行复测。
        2. 施工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 应与
三、沟槽开挖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防止边坡塌方:
        2. 沟槽断面的控制。
        3. 防止槽底泡水。
        4. 防止槽底超挖。
四、管道固定支座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防止带泥水浇注混凝土。
        2. 严格控制支座的厚度和高程。
        3. 检查管座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五、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正确计算管道铺设长度:
        2. 严格控制管道的直顺度和坡度, 可采取以下措施并随时检查:
六、管道接口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严格控制混凝土管抹带的施工质量。
        2. 对PE波纹塑料管安装时及时检查管道接口处胶圈及管道插入承口深度。
七、检查井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严格控制检查井基础的质量。
        2. 严格控制井墙的砌筑质量。
        3. 流槽的做法要规范。
        4. 严格控制踏步、井圈、井盖的安装质量。
八、闭水试验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明确是否要做闭水试验。
        2. 对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要进行检查。
        3. 控制闭水试验的水位。
        4. 正确计算渗水量。在闭水试验过程中要真实记录各种数据, 并根据规范正确计算渗水量。
九、回填土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一) 常见质量问题
    (二) 质量控制措施
        1. 严格控制回填土土质。
        2. 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土厚度。
        3. 严格控制回填土密实度。

(9)中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划原则
    2.1 大地理单元功能主导性原则
    2.2 地理单元相对完整性与地域特征差异性原则
    2.3 区域开发保护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
3 区划方法
4 区划方案
    Ⅰ 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类型区
        Ⅰ1 阿尔泰山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区
        Ⅰ2 天山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区
        Ⅰ3 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区
        Ⅰ4 祁连山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区
        Ⅰ5 贺兰山山地系统水源涵养保护区
    Ⅱ 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区
        Ⅱ6 环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Ⅱ7 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Ⅱ8 环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Ⅱ9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Ⅱ10 阿拉善高原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Ⅱ11 沿黄河谷地荒漠-绿洲耦合系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区
    Ⅲ 荒漠系统生态保护类型区
        Ⅲ12 北疆准噶尔盆地荒漠保护区
        Ⅲ13 南疆塔里木盆地荒漠保护区
        Ⅲ14 新疆东部荒漠保护区
        Ⅲ15 柴达木盆地荒漠保护区
        Ⅲ16 阿拉善高原沙漠戈壁保护区
        Ⅲ17 库布齐沙漠保护区
        Ⅲ18 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保护区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论
    2.2 农业生态学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2.4.1 公共物品
        2.4.2 外部性
        2.4.3 市场失灵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6.2.4 土地污染
        6.2.5 湿地减少
        6.2.6 水土流失加剧
        6.2.7 草场退化
        6.2.8 森林面积缩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7.4.4 敏感性分析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9.1 本文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四、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oasis and environment in arid area(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D]. 别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2]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与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 汪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3]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4]干旱区绿洲聚落格局及其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以渭库绿洲为例[D]. 桂阳. 新疆大学, 2017(01)
  • [5]基于生态健康的干旱区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D]. 钟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6]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中国矿业大学, 2016(12)
  • [7]干旱区绿洲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D]. 王若凡. 兰州大学, 2013(05)
  • [8]室外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J]. 张新波. 新疆农垦经济, 2013(08)
  • [9]中国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调控区划(纲要)[J]. 王涛,刘树林. 中国沙漠, 2013(04)
  • [10]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论干旱区绿洲与环境协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