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建天然气差压电站

日本拟建天然气差压电站

一、日本将兴建天然气压差发电站(论文文献综述)

闫伟[1](2019)在《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文中提出在众多处理垃圾的方法中,焚烧发电因其具有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优点逐渐成为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电力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增加运行人员的操作经验,利用仿真机培训电厂运行人员已经越来越普遍。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是控制垃圾在焚烧炉内燃烧的主要系统,是整个垃圾焚烧处理的核心系统。本文采取仿真模拟的方法对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本文以成都某炉排炉垃圾发电厂仿真机开发项目为契机,以该厂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及相关设备为研究对象,以博努力(北京)仿真技术有限公司的MSP为仿真平台,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利用PowerBuilder对机械式往复炉排、液压油泵等控制对象进行仿真建模;利用CtrlBuilder软件设计开发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对控制对象进行仿真模拟。在对炉排的建模过程中,采取了划分网格的方法,通过研究每个小格上垃圾的运动、燃烧情况,从而得出垃圾在整个炉排的运动、燃烧情况。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将燃烧自动控制系统分为:锅炉主蒸汽流量控制系统、垃圾层层厚控制系统、垃圾燃烧位置控制系统、灼烧损失最小化控制系统、炉膛温度控制系统、氧气浓度控制系统6个子系统。结合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及相关资料,分析确定各子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结合现场测点及DCS变量表,构建控制系统组态图。在CtrlLib中利用FORTRAN语言对控制系统中的模块进行编写。为检验所建的模型和设计的控制系统,本文对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论文中的物理模型和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本文中的仿真模型和控制系统已经运用到成都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机组仿真机系统中,得到了现场操作人员一致好评。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2](2019)在《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气的开采涉及破裂和收集输运两个关键过程.如何实现2000 m以下、复杂地应力作用下、多相复杂介质组分的页岩层内网状裂纹的形成,同时将孔洞、缝隙中的游离、吸附气体进行高效收集,涉及到诸多的核心力学问题.这一工程过程涵盖了力学前沿研究的诸多领域:介质和裂纹从纳米尺度到千米尺度的空间跨越,游离、吸附气体输运过程中微秒以下的时间尺度事件到历经数年开采的时间尺度跨越,不同尺度上流体固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压裂过程中通过监测信息反演内部破坏状态等.针对近年来我们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后续发展中面临的前沿力学问题,在综合介绍页岩气藏的基本特征和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为主线,从页岩力学性质及其表征方法、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水力压裂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高效环保的无水压裂技术等6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页岩气藏开发的工程实践,深入探究了其中力学关键问题,以期对从事页岩气领域的开发和研究的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该方面的内容对力学学科、尤其是岩土力学领域的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王志辉[3](2018)在《冀宁联络线临沂分输调压站压力能利用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模式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取得较大发展,其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不断推动应用领域的扩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资源分布地与消费市场连接起来,我国大力发展高压力、大口径、长距离输送管道,并逐渐形成“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外供”的格局。高压天然气通过长输管道输送至城市门站后,需要通过调压才能供给用户使用,传统的节流阀膨胀调压方式存在噪声、冰堵等问题,大量的能量被白白浪费,可通过膨胀机等回收设备将部分能量用于发电、制冷和加热等领域。本文提出将压力能转换为电能和冷能进行综合回收,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通过对高压天然气降压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提出利用(火用)分析模型评价能量的品质。分析表明,高压天然气膨胀降压过程的压力能由温度(火用)和压力(火用)两部分组成。并且,介绍了调压阀和膨胀机两种不同调压装置工作原理,对两者的调压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分别给出调压后的温度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膨胀机膨胀降压流程的各项(火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回收压力能具备应用前景。本文结合冀宁联络线临沂分输调压站实际工况,提出“一体化”思路,从压力能回收利用层面统筹分输站和下游用户的生产工艺,设计一种联合工艺流程,实现压力能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的目标。通过对当前平均输量和设计输量下压力能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临沂中裕能源用户调压产生的电能和冷能基本可以满足临沂中孚CNG用户的需求,还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设计的压力能利用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以进一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并为该设计方案可行性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文中还对压力能回收利用工艺流程中的膨胀机和冷媒两项关键因素进行对比优选,得出选用透平膨胀机和R404a冷媒的结论。本文还分析实施此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压力能回收利用工艺年电量收入326.1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72年,投资回报率57.98%,具备经济可行性。另外,还对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此项目不仅具有发展潜力,还能带来良好社会效益。

宋建忠[4](2016)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低温太阳能集热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在中低温领域具有比水蒸汽朗肯循环优越的热功转换性能,将这两种技术组合而形成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热发电系统的冷凝端可实现热水及采暖输出,收集的中温范围的太阳能还可以用于制冷,中低温相变蓄热技术也易于实现系统的稳定持续运行,这些特点有利于形成基于太阳能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采用理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循环性能及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本文还构建了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太阳能多联供系统。首先,建立了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重点分析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取了太阳辐射强度、集热器平均温度以及环境工况等对于集热器及整个系统的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研究了三种运行模式下的循环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及膨胀机性能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回热循环及热电联供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循环性能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尤其适合用于存在过热的实际系统中。其次,提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溴化锂制冷技术的太阳能热电冷多联供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各自的系统性能。再次,建立了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并在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能冷热电多联供实验系统。在典型气象日下进行了集热器性能实验,研究了恒定导热油流量与变导热油流量下的主要参数对于集热器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天气下开展了太阳能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分别开展了基本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和回热型有机朗肯循环实验,对比研究了循环的主要内部参数对于循环性能的影响,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最后,在实验中发现负载对实际系统的功率输出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开展了发电机负载对于循环功率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在基本循环和回热循环的不同工质流量条件下开展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负载功率变化对于循环输出性能以及膨胀机运行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于所建立的实验系统,在负载为800W左右时系统输出功率最大。

刘舒婷[5](2015)在《建筑中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文中提出当前,全球能源系统危机四伏,在能耗巨大的建筑领域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意义巨大。在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就是将建筑与太阳能烟囱整合,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直接在建筑中生产电能,是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目前,在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致力于解决建筑中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效率优化的问题,而对建筑空间与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的整合,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对建筑外部造型、内部空间的影响等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则鲜有涉及。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太阳能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主动式应用进行探索,在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讨论了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筑与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系统整合的设计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如东新区会馆方案进一步探讨建筑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明晰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和实践动态综述,研究了太阳能与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和太阳能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利用,详述了三者的发展历程、现有成果以及研究动态。第三章对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的基本形式与组成、发电功率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目前遇到的瓶颈和综合运用的潜力。该章节为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建筑中主动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索:第四章讨论了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可能性,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结合形式;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主动式应用的前提条件,接着从空间整合、效率优化、技术、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主动式应用的设计要点。第六章以笔者实际参与项目——如东新区会馆建筑方案为例,根据前文提出的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的结合形式和设计要点,提出了建筑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具体设计方案。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主要论点,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辉[6](2014)在《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利用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天然气大多采用高压输送至各大门站,经调压至中低压后进入下游燃气管网。天然气在调压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压力能,若能有效地回收利用这部分压力能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压力能单项回收利用较多,但其存在能量利用不充分、利用效率低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天然气压力能高效利用。本文首先研究了五种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利用单项技术:压力能用于发电、加压CNG、冷库、天然气液化和深冷粉碎,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模拟,并借助火用分析和图像火用分析(EUD)法分析评价工艺中的火用效率及薄弱环节。结果表明:单项利用技术存在低温高用的问题,导致整个工艺的火用效率较低,均在20%40%之间。同时确定了单项技术的不同温度带,其中发电属于浅冷温度带,CNG和冷库均属于次中冷温度带,橡胶粉碎属于中冷温度带,天然气液化属于深冷温度带,研究结果为工艺的集成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火用损最小化”原则和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分别设计了压力能发电-粉碎-冷库集成工艺和压力能发电-CNG-冷库-空调集成工艺,由火用分析和EUD分析的结果表明:压力能发电-粉碎-冷库集成工艺和压力能发电-CNG-冷库-空调集成工艺的火用效率分别为49.72%和56.67%,均高于单项利用技术的效率;膨胀机或压缩机是整个集成工艺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提高压力能利用效率提供了优化方向。以北方某调压门站为研究背景,结合压力能集成利用方案进行了工程化设计,确定了适合该调压站的压力能用于发电-CNG-冷库-空调联合工艺。通过带控制点工艺设计、关键设备选型、工艺弹性分析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天然气流量为50000Nm3/h,调压规模为3.9MPa0.4MPa,膨胀机发电量每小时可达1452kWh,CNG制得量为6300kg/h,可供冷库负荷为387kW,冷水空调负荷为325kW。工艺项目总投资5020万元,年均营业收入共1084万元,投资回收期仅为6.79年。工程化方案的研究结果为今后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工艺的开发设计与工程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古广磊[7](2014)在《低温双循环有机工质螺杆膨胀机发电系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高。近年来,一次次的能源危机的出现,加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让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石油等一次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是摆在当今社会科技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此前提下,低温双循环有机工质螺杆膨胀机发电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致力于通过利用有机工质吸收低品位热能,再将其转化为高品质电能,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基于对前期低温发电实验存在问题的解析及理论分析,本实验以解决前期实验所不能探究的内容为目的,通过自制搭建的实验平台,利用扭矩转速测量仪和涡流制动器替换原有传统发电机及并网设备,改造成一种新型的低温发电系统。该新型发电系统不在于追求高发电量或者高的螺杆机内效率,而是去探究何种条件下并网最佳,并网前初始耗功量在不同热源温度工况下对整个系统输出功的影响等诸多原有传统发电系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于采用涡流制动器作为负载设备,不仅可省去发电并网等一系列实验工作量及设备,同时亦可深入研究内容,揭示初始转矩与运行转矩之间,转速与转矩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改进了原有的实验研究方法,进而使研究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测量的数据信息更有利于分析热力系统转化的内在机理和外在的机械缺陷,并为确定出最佳运行参数和机组部件间的匹配提供有力的证据。

陈伟华[8](2013)在《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的优化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个人口和制造业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低端。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很大份额是建立在高额能源消耗的基础上的。日益严重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迫使我国需要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是利用太阳辐射加热集热棚内空气、在重力和烟囱的作用下形成向上的热气流,从而推动透平系统发电的一种新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烟囱热气流电站具有运行维护简单,零排放,不需要水源,可昼夜持续发电等优点。本论文着力于用热力学知识对太阳能烟囱热气流电站内部的传热流动进行理论分析;用CFD软件ANSYS-Fluent对发电系统的运行进行数值模拟;对系统内空气的密度模型,电站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蓄热层的温度分布等进行了模拟和优化,得到了下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对太阳能烟囱热气流电站内的空气密度提出了可压缩理想气体、不可压缩理想气体两种全浮力模型、和Boussinesq近似浮力模型,并在同工况下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各密度模型下的空气密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得出在中小规模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内空气可压缩性所造成的系统误差非常小,为减少数值模拟时的计算量,可以不考虑系统内部表压分布的变化对空气密度的影响,直接采用Boussinesq近似浮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2)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运行机理做了深入的研究。理论分析了系统各结构参数和外部条件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各参数间的关系式。以西班牙原型电站为物理模型,用CFD软件模拟计算了空载条件下不同太阳辐射及系统结构参数下系统内的流场、温度场、压力场、烟囱速率和最大系统抽力等参数。并对西班牙原型电站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3)对太阳能烟囱热气流电站的蓄热体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蓄热体内部不同深度的温度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用沙子等材料铺成的蓄热体有良好的热惯性,其不仅维持电站昼夜连续发电,也缩小了系统昼夜电力输出的峰谷差。

唐江凌[9](2012)在《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燃料电池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Fuel Cell, FC)能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和热能,被认为是继水力、火力和核能之后的第四代发电技术。由于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FC的能量转换率可达到60%以上,实际使用效率为普通内燃机的23倍。另外,由于工作不经过燃烧,FC不排放硫氧化物(SOX)与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极小。因此,作为一种高效、洁净的能源,FC已成为21世纪各国竞相发展的新型绿色能源。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是由Vapnik等人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类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它集成了最大间隔超平面、Mercer核、凸二次规划、稀疏解和松弛变量等多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困扰很多机器学习方法的小样本、非线性、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极小等实际问题。目前,SVM已经在很多不同领域的分类和回归问题上获得了很好的应用。当SVM用于解决回归问题时,又称为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Vector Regression, SVR)。由于FC是多变量输入及多变量输出系统,一个好的模型有利于FC研究过程的仿真、优化和评估。人们可以利用相关模型预测在不同的工艺参数/操作条件下燃料电池的性能。然而,现有大部分的燃料电池模型对于研究者和使用者来说过于复杂或准确性不够高。本论文利用基于粒子群寻优(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SVR建立起非线性离线模型用于FC及其各种性能的研究。基于实验数据的PSO-SVR的燃料电池研究,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为研发燃料电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推进燃料电池研制技术进步和燃料电池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FC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包括FC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发展及应用等。(2)简述了SVR的理论基础:机器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以及核函数等。(3)根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在不同工作温度和膜电阻下的实测PEM含水量的数据集,利用PSO-SVR,对PEMFC中的PEM含水量进行了建模与预测研究。虽然PEMFC中的PEM含水量和电池温度、膜电阻两因素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然而PSO-SVR模型对于PEM含水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很好的吻合,其平均绝对误差(MAE)=0.01,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0.16%,复相关系数(R2)≈1.00。此外,还利用所建立的PSO-SVR模型对PEM含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了预测:当电池温度为51.5℃,电阻为1.96m时,λmax=9.73;当电池温度为24.0℃,电阻为27.20m时,λmin=1.84。(4)由于PEMFC电功率大小主要受电池温度、电池工作压强、阳极加湿温度、阴极加湿温度、氢流量比和氧流量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以这些因素为输入,以PCMFC系统的输出电功率为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PSO-SVR建模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SO-SVR模型所预测的输出电功率的MAE仅为0.156W,MAPE为0.68%,R2达到0.998,表明PSO-SVR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5)通过实测数据集,建立了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的电池温度和电池电流密度为输入参数的PSO-SVR模型,对DMFC的输出电压进行了回归预测研究,并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所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NN模型对DMFC的输出电压预测值的MAE和MAPE分别为0.009943V和2.23%;而PSO-SVR模型预测值的MAE和MAPE仅为0.004990V和0.93%;ANN模型的R2为0.991,而PSO-SVR模型的R2达到0.995。表明PSO-SVR模型的回归预测能力比ANN模型更强,可以很好地应用于DMFC输出电压的预测研究。(6)基于不同工作温度和SSC含量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Cell,SOFC)的BSCF-SSC复合阴极电导率的实测数据集,应用PSO-SVR方法,对SOFC的BSCF-SSC复合阴极电导率进行了建模预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预测电导率的MAE值、MAPE值和R2值分别为:0.0467S/cm,0.09%和0.999,预测值和实验值吻合得很好,模型可以用于BSCF-SSC复合阴极电导率预测。此外,利用建立的PSO-SVR模型对BSCF-SSC复合阴极电导率的最大值进行了预测,结果为:当工作温度为344℃,SSC含量为39wt%时,复合阴极的最大电导率可达242.9S/cm。

陈静[10](2012)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这个能源当道的时代,国际油价持续增长牵动着各个国家的命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迫切地需要人类寻求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和运用烟囱效应、涡轮机组发电技术进行发电的一种新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结构简单等优点。本文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和输出功率理论基础上,设计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对实验装置的温度场和烟囱出口风速进行了测量。并通过改变系统几何尺寸,研究得出烟囱高度、烟囱直径、流道形式等几何尺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本文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建立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中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集热棚直径、集热棚入口高度、烟囱形状、烟囱高度、烟囱直径等几何尺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本文对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模拟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集热棚入口高度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没有影响;烟囱直径存在最佳值,使系统的发电功率最大;太阳热气流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随集热棚直径、烟囱高度的增大而增大;烟囱形状为渐扩型时发电功率比较大,但其实际建造有困难;蓄热层黑度越高系统效率越高;集热棚和烟囱连接光滑流道比直角流道对系统更有利。模拟和实验研究为实用性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站的优化设计和建造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本文在研究了系统几何尺寸和形体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功率为200MW电站的合理尺寸。

二、日本将兴建天然气压差发电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将兴建天然气压差发电站(论文提纲范文)

(1)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MSP仿真平台与系统建模原理
    2.1 MSP仿真平台介绍
    2.2 仿真数据库
        2.2.1 仿真数据库变量类型
        2.2.2 仿真数据库变量类型
    2.3 相关插件介绍
        2.3.1 OPC服务端插件
        2.3.2 OPC客户端插件
    2.4 界面插件
        2.4.1 表格插件
        2.4.2 曲线插件
        2.4.3 CVF工程编辑器插件
    2.5 本章小结
3 控制对象仿真建模
    3.1 PowerBuilder图形化建模软件介绍
    3.2 热力系统建模
        3.2.1 建模的基本方程
        3.2.2 管道流量模型
        3.2.3 泵的数学模型
    3.3 热力建模中部分通用模块介绍
        3.3.1 网络边界(流入)模块
        3.3.2 网络边界(流出)模块
        3.3.3 截断阀(液体)模块
    3.4 液压泵建模
    3.5 炉排建模
    3.6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建模
    4.1 控制系统图形化建模
        4.1.1 控制系统图形化建模软件介绍
        4.1.2 CtrlBuilder介绍
        4.1.3 CtrlLib介绍
        4.1.4 编写控制系统模块
    4.2 燃烧控制系统目标、基本原理及控制功能
        4.2.1 锅炉主蒸汽流量控制系统
        4.2.2 垃圾层层厚控制系统
        4.2.3 垃圾燃烧位置控制系统
        4.2.4 热灼减率最小化控制系统
        4.2.5 炉膛温度控制系统
        4.2.6 烟气氧浓度控制系统
    4.3 DCS控制组态图
    4.4 本章小结
5 控制系统测试分析
    5.1 静态测试
    5.2 静态分析
    5.3 仿真机组模型动态测试
        5.3.1 稳定工况动态分析
        5.3.2 风机跳闸动态测试
        5.3.3 风机跳闸动态测试分析
        5.3.4 液压油泵跳闸动态测试
        5.3.5 液压油泵跳闸测试分析
    5.4 动态测试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1前言*
2页岩气藏及其开采方式*
    2.1引言
    2.2 页岩气藏的地质及开采特征
        2.2.1 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
        2.2.1. 1 构造地质背景
        2.2.1. 2 沉积环境
        2.2.1. 3 页岩类型
        2.2.1. 4 总有机碳含量
        2.2.1. 5 热成熟度
        2.2.1. 6 有机质类型
        2.2.2 页岩气藏的储层特征
        2.2.2. 1 储层厚度
        2.2.2. 2 储层物性
        2.2.2. 3 页岩脆性
        2.2.2. 4 裂缝系统
        2.2.2. 5 含气量
        2.2.3 页岩气藏的开采特征
        2.2.3. 1 优惠政策的扶持
        2.2.3. 2 体积压裂
        2.2.3.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2.2.3. 4 产量递减率较高
        2.2.3. 5 环保问题面临挑战
    2.3 页岩气藏开采方式
        2.3.1 直井及直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3.2. 1 滑溜水压裂技术
        2.3.2. 2 多级分段压裂技术
        2.3.3 同步压裂开发方式
        2.3.3. 1 同步压裂技术
        2.3.3. 2 拉链式压裂技术
        2.3.4 工厂化水平井压裂开发方式
    2.4 本节小结
3页岩力学行为与基本表征方法*
    3.1 引言
    3.2 页岩天然裂缝的分布
    3.3 页岩的脆性
    3.4 页岩的弹性
        3.4.1 杨氏模量
        3.4.2 泊松比
    3.5 页岩的断裂强度
        3.5.1 压缩断裂强度
        3.5.2 拉伸断裂强度
    3.6 页岩弹性性能的统计描述
    3.7 页岩的I型断裂
    3.8 页岩天然弱面对裂纹路径的影响
    3.9 岩体材料的本构关系
        3.9.1 脆性破坏理论
        3.9.2 弹塑性理论
        3.9.3 损伤力学理论
        3.9.4 微平面模型本构理论
    3.1 0 本节小结
4页岩气藏实验模拟技术*
    4.1 引言
    4.2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
        4.2.1 微观结构测试技术
        4.2.2 孔径分布测试技术
        4.2.3 物性测试技术
        4.2.4 吸附气测量技术
        4.2.5 扩散能力测试技术
        4.2.6 储层吸水特征测试技术
    4.3 开发模拟实验技术
        4.3.1 流态实验
        4.3.2 多测压点耦合传质实验
        4.3.3 全直径岩心地层模拟开发实验
    4.4 含气量计算方法
        4.4.1 等温吸附法
        4.4.2 微观孔隙结构法
        4.4.3 测井资料法
    4.5 本节小结
5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及流固耦合特征*
    5.1 引言
    5.2 页岩气微观流动机制
        5.2.1 微观尺度渗流机理研究
        5.2.1. 1 流动的分区
        5.2.1. 2 微观流动过程
        5.2.1. 3 微纳尺度流动特点
        5.2.2 微观流动的研究方法
        5.2.2. 1 分子动力学方法
        5.2.2. 2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5.2.2. 3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5.2.2. 4 Burnett方程
        5.2.2. 5 逾渗理论
        5.2.2. 6 孔隙网络模型
        5.2.3 微观尺度向宏观尺度过渡问题
    5.3 解吸附条件下的渗流力学规律
        5.3.1 吸附动力学问题
        5.3.1. 1 页岩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
        5.3.1. 2 吸附理论及模型
        5.3.2 解吸附与流动耦合问题
    5.4 人工压裂过程裂缝起裂及流固耦合机理
        5.4.1 页岩裂缝起裂及扩展机理
        5.4.1. 1 页岩各向异性多孔本构
        5.4.1. 2 页岩各向异性强度和断裂准则
        5.4.1. 3 水压裂缝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规律
        5.4.2 页岩裂缝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5.5 页岩复杂介质的非均质特征
        5.5.1 横纵向各向异性
        5.5.2 基质本身的非均质性
        5.5.3 天然裂缝引发的非均质性
        5.5.4 页岩储层的变形规律
    5.6 本节小结
6页岩气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
    6.1 前言
    6.2 理论计算模型
        6.2.1 传统水力压裂模型
        6.2.1. 1 PKN模型
        6.2.1. 2 KGD模型
        6.2.1. 3 P3D模型
        6.2.2 非常规水力压裂模型
        6.2.2. 1 线网模型 (wire-mesh model)
        6.2.2. 2 非常规裂缝模型
    6.3 水力压裂数值计算
        6.3.1 数值计算模型
        6.3.1. 1 固体破裂计算模型
        6.3.1. 2 渗流计算模型
        6.3.2 数值计算方法
        6.3.2. 1 有限单元法
        6.3.2. 2 有限差分法
        6.3.2. 3 边界单元法
        6.3.2. 4 扩展有限元法
        6.3.2. 5 离散单元法
        6.3.2. 6 连续非连续单元法
    6.4 页岩裂缝网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6.4.1 页岩压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6.4.2 基于XFEM的耦合变形–扩散–流动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6.5 本节小结
7水力压裂过程微地震监测技术*
    7.1 引言
    7.2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1 微地震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7.2.1. 1 国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7.2.1. 2 国内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7.2.2 微地震监测在低渗透率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7.3 微地震监测中的关键问题
        7.3.1 事件有效识别
        7.3.1. 1 初至时间拾取
        7.3.1. 2 震源定位
        7.3.2 水力压裂微地震发生及其信号特点
        7.3.2. 1 水力压裂“慢”过程伴随岩石破裂声发射的“快”过程
        7.3.2. 2 岩石破坏机理复杂, 微地震的波形多样
        7.3.2. 3 水力压裂过程的信号干扰
        7.3.3 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的时域–频域二维全波形分析
        7.3.4 微地震的数据解释
        7.3.4. 1 能量的匹配
        7.3.4. 2 致裂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7.3.4. 3 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
        7.3.4. 4 水力压裂的岩石破坏机理
    7.4 本节小结
8无水压裂技术*
    8.1 前言
    8.2 二氧化碳压裂技术
        8.2.1 二氧化碳干法压裂
        8.2.2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技术
        8.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
        8.2.3. 1 CO2物性
        8.2.3. 2 超临界CO2在微细流道中的流动与换热
        8.2.3. 3 CO2射流破岩研究
        8.2.3. 4 CO2压裂后的地下封存
        8.2.4 小结
    8.3 氮气压裂技术
        8.3.1 氮气干压裂技术
        8.3.2 氮气泡沫压裂技术
        8.3.3 小结
    8.4 液化石油气 (LPG) 无水压裂技术
    8.5 爆炸压裂技术
        8.5.1 井内爆炸
        8.5.2 核爆法
        8.5.3 层内爆炸
        8.5.3 小结
    8.6 高能气体压裂 (HEGF)
    8.7 本节小结
9结束语*

(3)冀宁联络线临沂分输调压站压力能利用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天然气工业和管网发展概述
        1.1.2 我国天然气管道输送压力
        1.1.3 高压天然气压力调节
        1.1.4 调压存在的问题
    1.2 高压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
        1.2.1 压力能回收利用原理
        1.2.2 压力能回收利用类型
        1.2.3 压力能利用工程实例说明
        1.2.4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框图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高压天然气降压过程热力学分析
    2.1 (火用)分析模型介绍
    2.2 调节阀与膨胀机热力学分析
        2.2.1 调节阀
        2.2.2 膨胀机
    2.3 调压后温度计算
    2.4 可回收压力能计算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沂分输调压站压力能利用
    3.1 临沂分输调压站基本情况简介
    3.2 下游用户情况说明
    3.3 当前平均流量和设计流量时压力能计算
    3.4 耗费电能和冷量计算
    3.5 调研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能用于发电制冷方案设计与技术性分析比较
    4.1 工艺流程设计
    4.2 ASPEN PLUS软件流程模拟
    4.3 工艺技术性对比分析
        4.3.1 膨胀发电设备比选
        4.3.2 冷媒比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力能回收系统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比较
        5.1.1 经济效益估算
        5.1.2 初步投资估算
    5.2 社会效益分析
        5.2.1 符合国家能源政策
        5.2.2 减排效益
    5.3 效益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4)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能源利用及发展现状
        1.1.2 太阳能光热发电利用及其意义
    1.2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现状
        1.2.1 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现状
        1.2.2 中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现状
    1.3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3.1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研究现状
        1.3.2 有机朗肯循环膨胀机的研究现状
        1.3.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优化与集成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原理及热力模型
    2.1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工作原理及热力模型
        2.1.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1.2 太阳能集热器的光学性能
        2.1.3 太阳能集热器的热力计算模型
    2.2 有机朗肯循环工作原理及热力模型
        2.2.1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
        2.2.2 回热型有机朗肯循环
        2.2.3 热电联供型有机朗肯循环
    2.3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工作介质的选用
        2.3.1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的选择
        2.3.2 太阳能集热器的循环介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
    3.1 太阳能集热器参数对循环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3.1.1 太阳辐射强度对循环能的影响
        3.1.2 导热油入口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3.1.3 环境因素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
    3.2 基本ORC循环内部参数对循环性能影响分析
        3.2.1 蒸发压力对基本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2.2 冷凝压力对基本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2.3 过热度与过冷度对基本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2.4 膨胀机性能对基本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3 回热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
        3.3.1 蒸发压力对回热型ORC循环性能影响
        3.3.2 冷凝压力对回热型ORC循环性能影响
        3.3.3 回热度对回热型ORC循环性能影响
    3.4 热电联供型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
        3.4.1 蒸发压力对热电联供型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4.2 冷凝压力对热电联供型ORC循环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多联供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4.1 太阳能多联供系统的构建
    4.2 单级加热多联供系统的性能分析
    4.3 两级加热多联供系统的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5.1 实验系统设计
        5.1.1 太阳能ORC实验系统介绍
        5.1.2 太阳能ORC系统各模块组件
        5.1.3 太阳能多联供实验系统
    5.2 数据采集系统
        5.2.1 气象环境工况测量
        5.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参数测量
    5.3 实验误差传递及不确定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
    6.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实验
        6.1.1 实验方法
        6.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实验
        6.2.1 实验方法
        6.2.2 基本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结果与分析
        6.2.3 回热型有机朗肯循环实验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建筑中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能源现状与动态
        1.1.2 建筑能耗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现状
    1.2 概念界定
        1.2.1 烟囱效应与太阳能烟囱效应的区别
        1.2.2 太阳能烟囱发电站
        1.2.3 太阳能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主被动利用
    1.3 研究对象和重难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综述
    2.1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2.1.1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被动式利用
        2.1.2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主动式利用
    2.2 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2.2.1 风能在建筑中的被动式利用
        2.2.2 风能在建筑中的主动式利用
    2.3 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研究动态
        2.3.1 国内外研究历程与应用现状
        2.3.2 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动态
    2.4 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研究动态
        2.4.1 被动式利用研究历程与应用现状
        2.4.2 主动式利用研究历程与应用现状
        2.4.3 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动态分析
第三章 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基础理论研究
    3.1 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的形式
    3.2 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系统的组成
    3.3 影响发电功率的主要因素
        3.3.1 自然环境条件对发电功率的影响
        3.3.2 系统几何特性对发电功率的影响
        3.3.3 材料物理属性对发电功率的影响
        3.3.4 功率影响因素小结
    3.4 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的问题和应用潜力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应用潜力
第四章 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空间的结合
    4.1 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结合的形式
        4.1.1 烟囱状高塔与建筑的结合
        4.1.2 集热棚与建筑的结合
        4.1.3 结合形式
        4.1.4 结合原型
    4.2 结合原型比较
        4.2.1 结合原型功率分析
        4.2.2 结合原型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合设计要点
    5.1 前提条件分析
        5.1.1 自然环境条件
        5.1.2 当地经济实力和人口密度
        5.1.3 建筑规模
        5.1.4 其他条件
    5.2 烟囱状高塔与建筑的整合设计
        5.2.1 烟囱与建筑的相对位置
        5.2.2 烟囱高度和建筑高度的关系
        5.2.3 烟囱的直径
        5.2.4 烟囱的形状
        5.2.5 防火安全措施
    5.3 集热棚和蓄热层与建筑的整合设计
        5.3.1 集热棚和蓄热层与建筑的相对位置
        5.3.2 集热棚的面积
        5.3.3 集热棚的坡度
        5.3.4 蓄热层的蓄热方式与材料选择
    5.4 涡轮机与建筑的整合设计
        5.4.1 涡轮机的最佳位置
        5.4.2 涡轮机的数量与安装方式
        5.4.3 降噪设计
        5.4.4 安全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如东新区会馆案例研究
    6.1 项目概况
        6.1.1 如东概况
        6.1.2 项目背景
    6.2 总体构思
    6.3 整合设计要点
        6.3.1 烟囱状高塔与会馆的整合设计
        6.3.2 集热棚和蓄热层与会馆的整合设计
        6.3.3 涡轮机与会馆的整合设计
    6.4 发电功率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6)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利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利用概述
        1.2.1 压力能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1.2.2 压力能利用工程实例介绍
        1.2.3 能量分析评价方法简介
        1.2.4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利用技术研究
    2.1 压力能发电工艺研究
        2.1.1 工艺流程开发
        2.1.2 工艺热力学分析
        2.1.3 工艺特点分析
    2.2 压力能用于 CNG 加压工艺研究
        2.2.1 工艺流程开发
        2.2.2 工艺热力学分析
        2.2.3 工艺特点分析
    2.3 压力能用于冷库工艺研究
        2.3.1 工艺流程开发
        2.3.2 工艺热力学分析
        2.3.3 工艺特点分析
    2.4 压力能用于辅助天然气液化工艺研究
        2.4.1 工艺流程开发
        2.4.2 工艺热力学分析
        2.4.3 工艺特点分析
    2.5 压力能用于废旧橡胶深冷粉碎工艺研究
        2.5.1 工艺流程开发
        2.5.2 工艺热力学分析
        2.5.3 工艺特点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利用工艺设计与分析
    3.1 压力能集成利用的原则
    3.2 压力能集成发电-橡胶粉碎-冷库工艺研究
        3.2.1 设计思路
        3.2.2 工艺流程设计
        3.2.3 工艺能效评价
    3.3 压力能集成发电-CNG-冷库-空调工艺研究
        3.3.1 设计思路
        3.3.2 工艺流程设计
        3.3.3 工艺能效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利用工程化设计
    4.1 某调压门站及周边概述
    4.2 压力能集成利用工艺设计
    4.3 设备选型
    4.4 操作弹性分析
    4.5 技术经济分析
        4.5.1 初步投资估算
        4.5.2 经济效益估算
    4.6 发展潜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低温双循环有机工质螺杆膨胀机发电系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低温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1.1 全球能源的形势
        1.1.2 能源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2 低温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低温发电技术在工业余热方面的应用现状
        1.2.3 低温发电技术在新能源方面的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低温发电系统存在问题的解析及理论分析
    2.1 低温发电系统的原理
    2.2 低温发电系统热力学过程
    2.3 低温发电系统理论分析及存在问题解析
        2.3.1 螺杆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3.2 低温发电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2.3.3 前期低温发电实验存在问题的解析
        2.3.4 低温发电系统分析
    2.4 影响有机工质低温发电系统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2.4.1 蒸发温度
        2.4.2 冷凝温度
        2.4.3 膨胀比
        2.4.4 干度
第三章 扭矩法实验测量方法的探索及特性分析
    3.1 基于扭矩法的低温发电系统分析
    3.2 低温发电新型测量方法实验台设计
    3.3 低温发电新型测量方法的实验设备特性分析
        3.3.1 热源和冷源
        3.3.2 蒸发器和冷凝器
        3.3.3 膨胀机
        3.3.4 工质泵
        3.3.5 涡流制动器
        3.3.6 扭矩转速测量仪
        3.3.7 气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
    3.4 低温发电系统实验测量设备
        3.4.1 温度测量设备
        3.4.2 压力测量设备
        3.4.3 流量测量设备
    3.5 低温发电实验测量方法解析和特性分析
        3.5.1 实验测量方法
        3.5.2 实验测量的理论依据
        3.5.3 实验测量设备特性分析
第四章 低温螺杆双循环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低温螺杆双循环实验系统的改造与对比
    4.2 夏秋两季不同工况下的实验研究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夏秋两季不同工况下初始扭矩和初始耗功量的分析
        4.3.2 夏秋两季不同工况下扭矩和功率的分析
        4.3.3 夏秋两季不同工况下最佳转速的分析
    4.4 低温发电系统的故障分析
        4.4.1 气蚀
        4.4.2 螺杆机转速运行不稳定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课题总结
    5.2 课题的创新点
    5.3 建议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的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世界能源问题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1.1 世界能源问题
        1.1.2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1.2 太阳能概况及太阳能发电技术
        1.2.1 世界及我区太阳能资源
        1.2.2 开发太阳能的优点
        1.2.3 太阳能利用现状
        1.2.4 太阳能发电技术
    1.3 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技术
        1.3.1 热气流发电的原理
        1.3.2 热气流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热气流发电特点
        1.3.4 改进措施
    1.4 课题目的、内容和意义
2 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理论研究
    2.1 概述
    2.2 系统内部不同区域的热力学过程
        2.2.1 集热棚内
        2.2.2 涡轮机组内
        2.2.3 烟囱内
        2.2.4 外界环境下
    2.3 系统的热力学循环理论
        2.3.1 理想的热力学循环过程
        2.3.2 实际的热力学循环过程
    2.4 热气流的循环效率
        2.4.1 热气流的实际循环效率
        2.4.2 热气流的理想循环效率
    2.5 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
    2.6 系统的烟囱效应
        2.6.1 烟囱内的相对压力分布
        2.6.2 烟囱的抽吸力
        2.6.3 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效率
        2.6.4 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
3 不同浮力模型下对电站热气流数值模拟的误差分析
    3.1 概述
    3.2 计算模型建立
        3.2.1 物理模型
        3.2.2 数学模型
        3.2.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论
4 结构参数的模拟优化
    4.1 概述
    4.2 模型的建立
        4.2.1 物理模型
        4.2.2 数学模型
    4.3 集热棚离地高度的模拟优化
    4.4 透平区域流道的模拟优化
    4.5 集热棚半径的模拟优化
    4.6 烟囱半径的模拟优化
    4.7 烟囱高度的模拟优化
5 蓄热体的模拟分析
    5.1 概述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物理模型
        5.2.2 数学模型
        5.2.3 定解条件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燃料电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面临的问题
        1.1.1 能源问题
        1.1.2 燃料电池建模问题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燃料电池概述
    2.1 燃料电池发展简史
    2.2 燃料电池的分类
    2.3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4 燃料电池的特点
    2.5 燃料电池的用途及前景
    2.6 本章小结
3 支持向量回归机及相关理论
    3.1 机器学习理论
        3.1.1 机器学习的表述和基本模型
        3.1.2 经验风险最小化
    3.2 统计学习理论
        3.2.1 学习过程的一致性
        3.2.2 VC 维
        3.2.3 推广性的界
        3.2.4 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
    3.3 支持向量回归机
        3.3.1 线性回归
        3.3.2 非线性回归
        3.3.3 核函数
    3.4 支持向量回归机参数选择
        3.4.1 参数选择对支持向量回归机性能的影响
        3.4.2 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3.4.3 基于 PSO 算法的 SVR 参数集寻优
    3.5 支持向量回归机性能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
    4.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4.1.1 PEMFC 发展简史
        4.1.2 PEMFC 的工作原理
        4.1.3 PEMFC 的特点
        4.1.4 PEMFC 的关键技术
    4.2 基于建模的 PEMFC 研究
        4.2.1 PEMFC 一维模型
        4.2.2 PEMFC 二维模型
        4.2.3 PEMFC 三维模型
    4.3 基于 SVR 建模的 PEMFC 膜含水量研究
        4.3.1 质子交换膜
        4.3.2 质子交换膜含水量
        4.3.3 PEM 含水量数据与 SVR 建模
        4.3.4 结果与分析
        4.3.5 小结
    4.4 基于 SVR 建模的 PEMFC 电功率研究
        4.4.1 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4.4.2 结果与讨论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
    5.1 甲醇燃料电池
    5.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述
        5.2.1 DMFC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5.2.2 DMFC 的分类
        5.2.3 DMFC 的研究状况
        5.2.4 DMFC 研究面临的问题
        5.2.5 DMFC 前景
    5.3 基于建模的 DMFC 研究
        5.3.1 DMFC 一维模型
        5.3.2 DMFC 二维模型
        5.3.3 DMFC 三维模型
    5.4. 基于 SVR 建模的 DMFC 电压研究
        5.4.1 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5.4.2 预测计算结果与讨论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
    6.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
        6.1.1 SOFC 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1.2 SOFC 的结构类型分类
        6.1.3 SOFC 的优点
        6.1.4 SOFC 的研究及应用状况
    6.2 基于建模的 SOFC 研究
        6.2.1 SOFC 一维模型
        6.2.2 SOFC 二维模型
        6.2.3 SOFC 三维模型
    6.3 SOFC 的阴极
        6.3.1 SOFC 阴极的要求
        6.3.2 SOFC 阴极的分类
        6.3.3 SOFC 阴极的反应原理
    6.4 基于 SVR 的 BSCF-SSC 复合阴极电导率研究
        6.4.1 BSCF-SSC 阴极的制备
        6.4.2 数据与建模
        6.4.3 结果与讨论
        6.4.4 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其它学术论文

(10)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清单
目录
1 绪论
    1.1 世界及我国的能源问题
    1.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概况
        1.2.1 塔式发电系统
        1.2.2 碟式发电系统
        1.2.3 槽式发电系统
    1.3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概况
        1.3.1 基本原理
        1.3.2 特点
        1.3.3 现状与发展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2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分析
    2.1 系统热力循环过程
    2.2 系统能量转换机制
        2.2.1 集热棚效应
        2.2.2 烟囱效应
        2.2.3 涡轮机的能量转换
    2.3 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实验装置设计
    3.1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结构设计
        3.1.1 烟囱的设计要求
        3.1.2 集热棚的设计要求
        3.1.3 实验装置结构设计
    3.2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实验装置
    3.3 实验设备与实验仪器
        3.3.1 太阳模拟发射器
        3.3.2 太阳能总辐射表和太阳辐射自记仪
        3.3.3 温度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仪
        3.3.4 风速仪
    3.4 本章小结
4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实验系统温度场分布规律
        4.2.2 流道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2.3 蓄热层材料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2.4 烟囱高度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2.5 烟囱直径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2.6 太阳辐射强度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数值模型和模拟
    5.1 物理模型
    5.2 数学模型
    5.3 FLUENT软件使用方法
        5.3.1 几何建模和网格生成
        5.3.2 FLUENT软件的设置
        5.3.3 模拟计算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
    6.1 模拟研究工况
    6.2 模拟结果与讨论
        6.2.1 烟囱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2 烟囱直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3 烟囱形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4 集热棚入口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5 集热棚直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2.6 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3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6.4 实际电站的设计优化与可行性分析
        6.4.1 200兆瓦电站选型及尺寸设计
        6.4.2 电站可行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网格划分图
附录2: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流场分布图
附录3: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压力场分布图
作者简介

四、日本将兴建天然气压差发电站(论文参考文献)

  • [1]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 闫伟.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2]页岩气开采中的若干力学前沿问题[J]. 刘曰武,高大鹏,李奇,万义钊,段文杰,曾霞光,李明耀,苏业旺,范永波,李世海,鲁晓兵,周东,陈伟民,傅一钦,姜春晖,侯绍继,潘利生,魏小林,胡志明,端祥刚,高树生,沈瑞,常进,李晓雁,柳占立,魏宇杰,郑哲敏. 力学进展, 2019(00)
  • [3]冀宁联络线临沂分输调压站压力能利用方案研究[D]. 王志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太阳能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研究[D]. 宋建忠. 东南大学, 2016(02)
  • [5]建筑中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D]. 刘舒婷. 南京工业大学, 2015(06)
  • [6]天然气管网压力能集成利用工艺研究[D]. 张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低温双循环有机工质螺杆膨胀机发电系统实验研究[D]. 古广磊. 天津大学, 2014(05)
  • [8]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的优化模拟研究[D]. 陈伟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05)
  • [9]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燃料电池研究[D]. 唐江凌. 重庆大学, 2012(05)
  • [10]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研究[D]. 陈静. 浙江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日本拟建天然气差压电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