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片机I/O口模拟I~2C总线的LM87控制设计

以单片机I/O口模拟I~2C总线的LM87控制设计

一、用单片机的I/O口模拟I~2C总线对LM87的控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黄节两[1](2015)在《半自动有缆ROV电子监控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诸如人口不断增长、资源过度消耗等世界性难题,陆地上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人们正在把目光投向了辽阔的海洋。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面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开发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OV(Remote Operated Vehicle),即水下机器人,是未来开发海洋资源的一种重要工具,所以快速发展ROV技术是今后的一种必然趋势。在这种研究背景下,根据ROV智能化和可视化方面的要求,本文研制了一套半自动有缆ROV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分为水下系统和水上系统两个部分:水下系统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数据和控制LED灯等设备;水上系统主要负责控制ROV运动、向水下发送控制指令及向上位机传送数据。水上系统与水下系统通过电缆实时通信。根据半自动有缆ROV电子监控系统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控制原理,给出了航向角求解过程及误差分析,提出了PID控制算法,为实现ROV自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接着确定了以STM32F103VCT6单片机为系统处理器以及BTS7970为电机驱动芯片的系统方案;然后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的原理和具体实现,其中完成设计的硬件电路有电源电路、RS-485通信电路、电机驱动模块电路、USB接口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和串口通信电路等,并对硬件设计的若干细节进行总结。接着对系统软件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提出系统软件的规划,了解需要完成的程序设计,包括水上系统软件设计、水下系统软件设计和系统之间通信协议的设计。然后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包括电子罗盘软件设计、运动控制软件设计、USB手柄数据读取软件设计和温湿度传感器软件设计等。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功能模块的程序不断进行调试。在各个功能模块满足要求后,才进行整机调试。目前,整机调试的结果基本上满足了预期的要求。接下来,将在更严酷的室外对其进行现场调试,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和提高稳定性。在论文的总结和展望部分,总结了课题已完成的工作,指出了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如何进行改进。

陈文奇[2](2014)在《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微波开关是一种非接触式物位计,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个部分组成,为PLC系统提供控制信号,实现生产自动化。本文所研究的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是一种便携式仪表,它是智能微波开关的后续产品,是为检测发射器而设计的。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在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生产过程中,检验发射器电路板在元器件焊接后,各电路模块是否工作正常;第二,在工业现场中,快速检测出发射器发出的微波信号状态,以便于现场更方便快捷的进行设备调试与维护。本论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由三部分组成,前端波导用于接收微波信号,中间模块用于解调出微波中的有效信号,最后的模块用于显示有效信号的各个参数。此系统选用MSP430F149作为核心CPU,其低功耗的特性非常符合便携式仪表。所设计的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经试验验证,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秦晟哲[3](2014)在《一种力/力矩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力传感器是众多传感器中最基本的一种,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在机器人传感器中尤为普遍。特别是能够同时检测三维力和三维力矩的传感器(即六维力传感器)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多维力传感器的研究历史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因为其重要性,众多科研工作者也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大多都是通过设计不同的弹性体或是改变电阻应变片的位置等方法来实现和改进多维力传感器。但是受到贴片工艺以及加工精度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最终制作出来的样机几乎都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偏大、动态响应差等缺点。针对以上诸多不足之处,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直接输出型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被研制出来。该传感器有着体积小、质量轻、固有频率高、灵敏度和信噪比高的特点。并且理论上输出信号无须进行解耦运算。因此该传感器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该传感器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投入实际应用。主要原因是目前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主要依赖PC机完成,这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实际应用中不甚可取。为了实现该类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能投入实际应用中,本文主要针对该种力传感器设计出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后端信号处理系统,从而能够实现该传感器的便携式与现场测量。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介绍了多维力传感器的发展现状。②分析了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此明确后端信号处理电路的具体要求。③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工作模式。④硬件设计,包括芯片的选型,电路设计。⑤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工作流程设计,驱动程序设计,以及算法设计。⑥PCB版图的绘制,最终装配样机进行试验。样机在标准信号源输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预先设想的各项功能。

田大方[4](2013)在《基于NiosⅡ的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科技社会的日新月异,视频采集系统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FPGA的快速发展为视频采集系统的集成度的提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采用FPGA进行设计的视频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相对稳定的硬件结构。现在设计视频采集系统有很多种技术手段,例如可用单片机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但在应用过程中,单片机只能应用于一些小监控场所,在数据量比较大的地方,单片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就远远不够用了,会存在着整个系统的体积过大、造价很高、维修十分不便等普遍问题。随着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出现,使得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但因为存在与之相关的外围模块的价格过高,限制其发展,比如一个的CPLD芯片加上用于图像处理的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相关的外围电路及计算机等,整体的价格仍然很高。随着FPGA的出现,问题才慢慢得到了解决。在FPGA的基础上集成了SOPC系统平台,该平台可以协调和调用FPGA上的逻辑门和其他器件,随后Altera公司推出了NiosⅡ嵌入式软核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直接完成对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易于携带、方便维护。开发者能够通过将传统的一些接口集成在FPGA内部来增加系统的集成度,这样做在保证不影响系统的性能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一种视频采集方案。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本课题采用FPGA为系统核心器件,利用SOPC技术,结合NiosⅡ处理器软核,实现了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不仅实现了高性能的图像处理功能,而且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在QuartusⅡ环境下编写了视频采集IP核控制器,首先通过使用硬件语言模拟I2C总线时序来实现对摄像头的初始化配置,然后再将采集来的数据通过FIFO缓冲存储到到SDRAM中;3、认真研究了SAA7113视频解码芯片的工作原理,通过I2C总线完成对该芯片的配置,并完成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结合SDRAM对数字图像的存储原理,完成图像存储模块的设计;4、通过NiosⅡCPU的调用将SDRAM中的数据读到FIFO缓冲中,经过时序控制模块再将数据读出并通过VGA接口显示输出。

李海军,潘荧智,张叶波,赵健彬,徐玉[5](2012)在《利用I2C总线实现ATmega88的在应用编程》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一种利用I2 C总线实现ATmega88微控制器在应用编程的方法,详述了Bootloader程序及与其相应的上位机程序设计,以及利用PC机串口握手信号模拟I2 C总线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成功实现I2 C总线上多个ATmega88微控制器的在线调试与升级,也可用于其他AVR系列微控制器的在应用编程。

段超[6](2012)在《MIMO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多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趋广泛的应用,无线通信已经进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无线传输中关键技术,物理射频信道设计技术同样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突破。我们知道当射频前端通信信道搭建好后用户还并不能方便灵活的使用整个收发系统,比如系统中的切换频道、调节各个通道的衰耗器、快速控制本振模块中的PLL、DDS等,这些任务都需要一套可靠快速的控制系统来完成,另外控制系统还需要和用户的PC平台建立良好的通信以接收用户的各种控制指令,所以一系列通信协议的制定和通信链路的搭建都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对现代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述,其中着重对项目相关的MIMO技术以及无线收发信机技术进行了介绍,接着作者从射频模拟前端系统功能及主要指标,无线信道方案及信号流程,系统数据平台及数字控制信号分类几个方面对项目做了总体上的介绍,并分析了系统的控制需求情况。根据系统的需求情况,作者对射频前端控制系统的总框架进行了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控制系统的功能性、时效性、便捷性以及资源利用效率,采用了分级接入和控制的方法实现了对整个射频模拟前端的有效控制。在接入方案上通过一块DSP将射频控制主系统挂接在CPCI总线上,而在控制系统内部又采用RS-485串口总线的方式将各个控制子系统互连;在控制方案上根据不同射频模块对控制信号的需求不同,也同样采用了分级控制的方式,以此达到整个射频控制系统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系统成本最低化;另外作者还设计了主从控制器通信时的命令交互方案,系统初始化及自检等内容。作者还对射频控制系统的实现、制作以及调试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包括各控制单元中许多关键功能电路的实现方法,制作电路时的注意事项,关键功能调试时的主要思路等方面。本文中所采用的一些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为实现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高速有效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李婷[7](2012)在《ARM全系统模拟器中ⅡC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大到航天系统,小到手机都有嵌入式系统的身影,正因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想深入学习和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对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对一些底层系统软件的研究。但是在现有情况下,提供给开发人员的研究经费是有限的,继而将为软件的开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硬件开发板的不足,或者是软件开发环境的不完善。开发人员也常常因此没有办法去好好的学习和开发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软件。与此同时,硬件开发环境的不稳定性会给一些较高层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克服软件开发中这一系列的难题,业界经过不懈努力先后提出了硬件仿真器和软件仿真器等解决方案。本文所开发的全系统仿真器ApSim是一个可用于运行、调试和验证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工具。该软件仿真器以纯软件的形式仿真出真实硬件的功能,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套虚拟的开发环境,帮助开发者摆脱了难以控制的硬件环境,使其可以更好的学习和开发嵌入式软件。串行通信总线IIC具有结构简单、连线少和扩展性强等优点,能够极方便地构成多机系统和外围器件扩展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众多功能IC与CPU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使其连接方式变得十分简单。IIC也凭借这些优点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靠的IIC仿真模块。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仿真平台的一个模块:IIC仿真模块的解决方案。根据技术手册上对IIC描述的规范标准,将模块划分为三个子模块,并使用有限自动机方法建立模型,将IIC的工作流程抽象成若干个状态的迁移过程,并提出对模型仿真的算法,使用C语言实现其所有功能。该模块采用统一的设备管理和预留接口便于以后升级和添加新型号的IIC。最后通过移植U-boot来对仿真模块进行测试,仿真系统为主设备,E2PROM为从设备,U-boot中的IIC命令在系统中的顺利运行表明了该仿真模块的正确性。

方玉鑫[8](2012)在《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单片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用在控制系统中,也可以用在数据采集系统中。温度和湿度是工业生产中的基本的测量参数,如果能被准确的测量,将会对生产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选择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液晶屏为显示窗口,通过键盘完成系统的参数设定和控制,而且本系统还具有语音报警功能。本设计的硬件设计中,通过对系统的功能介绍选取了满足本设计要求的元器件,并且介绍了这些元器件的特点和模块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部分通过流程图和时序图来表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该部分主要分为两个过程:温湿度监测过程和温湿度控制过程。温湿度监测过程是通过传感器对温湿度进行监测,然后经过单片机,把结果发送到液晶屏上显示。温湿度控制过程中采用了增量式PID算法对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本文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温湿度的控制中能够很好地使温湿度保持在设定值的上下,温度的偏差控制在±0.5℃,湿度的偏差控制在±3%RH。本系统遵循了可靠性和性价比的设计原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刘红喜[9](2011)在《视频图像处理的CPLD控制及算法的DSP实现》文中提出介绍了一种利用CCD摄像头,SAA7111视频解码芯片,高速可读写存储器SRAM和基于DSP与CPLD的视频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完成了视频图像的快速采集、存储及数据处理。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部分硬件设计,并简要叙述了经典图像边缘提取算法及其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实例和实验结果,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视频监控及对图像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包宋建,孟杨,许艳英,陈帅华[10](2011)在《基于XC2S600E的MJPEG编码器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以JPEG基本压缩原理为根据,通过前端图像采集芯片SAA7111输出标准的4∶2∶2格式的图像流,再在Xilinx公司的XC2S600E(FPGA)芯片下压缩,获得了良好效果,压缩比达到10∶1.本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快速性、简易性、单帧的可编辑性、实现标准化、系统的可扩展性、低功耗.

二、用单片机的I/O口模拟I~2C总线对LM87的控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单片机的I/O口模拟I~2C总线对LM87的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半自动有缆ROV电子监控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自动控制原理介绍
    2.1 电子罗盘的测量原理
        2.1.1 磁阻效应
        2.1.2 地磁的特点及应用
        2.1.3 航向角的计算原理
    2.2 电子罗盘的误差分析及误差补偿
        2.2.1 误差分析
        2.2.2 误差补偿及校准
    2.3 PID控制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系统整体设计
    3.1 ROV硬件平台介绍
    3.2 系统功能要求
    3.3 系统方案选择
        3.3.1 系统控制器方案选择
        3.3.2 电机驱动芯片选择
    3.4 系统设计思路
        3.4.1 水上主控系统设计
        3.4.2 水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硬件系统设计
    4.1 系统基本电路
        4.1.1 主控制器模块电路
        4.1.2 RS-485通信电路
        4.1.3 JTAG接.电路
    4.2 水上主控系统关键电路
        4.2.1 电源电路
        4.2.2 电机驱动模块电路
        4.2.3 USB接.电路
        4.2.4 串.通信电路
        4.2.5 水下LED控制电路
    4.3 水下数据采集系统关键电路
        4.3.1 电源电路
        4.3.2 温湿度采集电路
        4.3.3 电子罗盘模块电路
        4.3.4 LED驱动电路
        4.3.5 继电器切换电路
    4.4 电路设计中的若干细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系统软件设计
    5.1 双系统任务规划
    5.2 芯片读写协议介绍
        5.2.1 SPI协议
        5.2.2 I~2C协议
        5.2.3 温湿度传感器通信协议
    5.3 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5.3.1 传感器数据帧协议
        5.3.2 控制指令协议
    5.4 软件设计
        5.4.1 双系统电缆通信软件设计
        5.4.2 水下系统软件设计
        5.4.3 水上系统软件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系统调试
    6.1 系统通信调试
    6.2 整机调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 设计要求
        2.1.1 电路板检测基本要求
        2.1.2 工业现场信号检测要求
    2.2 研究任务
    2.3 总体架构
        2.3.1 系统结构
        2.3.2 主控制模块结构
        2.3.3 系统软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设计
    3.1 MSP430F149 单片机
        3.1.1 基本特点
        3.1.2 片内外模块
    3.2 电源设计
    3.3 液晶显示电路
        3.3.1 液晶概述
        3.3.2 液晶显示电路原理图
    3.4 矩阵键盘设计
    3.5 通信模块设计
    3.6 存储电路
    3.7 数据采集电路
        3.7.1 概述
        3.7.2 模/数转换电路
    3.8 JTAG 接口
        3.8.1 概述
        3.8.2 JTAG 接口电路
    3.9 试加电电路
    3.10 印刷电路版的制作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液晶显示
        4.1.1 串行操作时序
        4.1.2 液晶指令表
        4.1.3 液晶初始化
    4.2 汉字及 ASCII 码显示
    4.3 波形显示
        4.3.1 显示方法
        4.3.2 波形修补方法
        4.3.3 软件流程
        4.3.4 软件调试及结果
    4.4 电压测量
        4.4.1 数据采集
        4.4.2 幅值译码及显示
    4.5 频率测量
        4.5.1 测量方法及原理
        4.5.2 低频频率测量
        4.5.3 中频频率测量
    4.6 键盘扫描
    4.7 存储器通信
        4.7.1 I2C 总线
        4.7.2 单片机模拟 I2C 总线通信
    4.8 电路板检测软件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3)一种力/力矩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数据采集系统
        1.2.1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1.2.2 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1.3 多维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
        1.3.1 多维力传感器的分类
        1.3.2 压电式六维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关键问题
        1.4.3 预期目标
    1.5 本章小结
2 新型平板式压电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2.1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2.2 石英晶体的切型
    2.3 石英晶片布局
    2.4 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因素以及信号的预处理
    2.5 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任务
    2.6 本章小结
3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1 系统具体功能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3.2 芯片及模块的选用
        3.2.1 控制与运算
        3.2.2 信号采集
        3.2.3 数据存储
        3.2.4 数据显示
    3.3 系统的硬件框图
    3.4 本章小结
4 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部分的实现
    4.1 硬件框图及工作流程设计
    4.2 系数矩阵的读取
        4.2.1 存储芯片功能及引脚
        4.2.2 芯片的通信方式
        4.2.3 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4.3 数据采集及处理
        4.3.1 AD 芯片功能及引脚
        4.3.2 芯片的控制方法
        4.3.3 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4.3.4 数据的相关处理
    4.4 六维力/力矩的实时显示
        4.4.1 LCD 功能及引脚
        4.4.2 显示屏的通信方式
        4.4.3 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4.5 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部分的总体实现
        4.5.1 预处理与初始化
        4.5.2 程序流程
    4.6 本章小结
5 校准系数矩阵相关操作部分的实现
    5.1 硬件框图与工作流程设计
    5.2 系数的读取与存储
        5.2.1 硬件连接
        5.2.2 数据的读取与存储
        5.2.3 浮点数的存储
    5.3 系数矩阵的显示
        5.3.1 显示的规划
        5.3.2 系数的显示
    5.4 矩阵键盘设计
        5.4.1 矩阵键盘扫描原理
        5.4.2 按键功能设计
        5.4.3 各功能按键的实现
    5.5 修改模式和查看模式的设计
    5.6 系统总体实现
        5.6.1 预处理和初始化
        5.6.2 程序流程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系统集成与调试
    6.1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
    6.2 程序的下载
    6.3 电源开关设计
    6.4 样机功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单片机控制部分原理图及其 PCB 版图
    B. AD部分电路原理图及其 PCB 版图
    C. 单片机源程序

(4)基于NiosⅡ的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2章 NiosⅡ嵌入式系统
    2.1 SOPC技术
        2.1.1 SOPC技术
        2.1.2 基于NiosⅡ的SOPC开发流程
    2.2 NiosⅡ处理器结构与特点
    2.3 Avalon总线
        2.3.1 总线及其标准
        2.3.2 Avalon总线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整体设计
    3.1 系统整体框架
    3.2 系统采用的FPGA芯片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PGA的视频信号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
    4.1 视频信号采集模块
        4.1.1 SAA7113原理及应用
        4.1.2 I2C总线
        4.1.3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4.2 视频信号处理模块
        4.2.1 视频图像处理算法设计流程
        4.2.2 视频图像的预处理
        4.2.3 映射技术
        4.2.4 视频图像存储模块设计
    4.3 视频信号显示模块
        4.3.1 显示器驱动
        4.3.2 VGA显示模块设计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实现和仿真
    5.1 构建SOPC系统
    5.2 NiosⅢDE应用工程系统属性设置
    5.3 modelsim下的系统仿真
    5.4 系统的实现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利用I2C总线实现ATmega88的在应用编程(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ATmega88微控制器的Bootloader设计
2 PC端编程软件设计
    2.1 Intel Hex文件格式
    2.2 I2C总线的PC机串口模拟
    2.3 上位机程序设计
结 语

(6)MIMO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无线通信概述
    1.2 无线收发信机概述
    1.3 课题简介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控制方案设计
    2.1 控制需求分析
        2.1.1 无线收发信机系统功能及主要指标
        2.1.2 射频前端信号流程
        2.1.3 控制信号需求分类
    2.2 控制方案设计
        2.2.1 CPCI 总线接口
        2.2.2 DSP 与本振接口
        2.2.3 RS-485 总线及通信板接口
        2.2.4 射频控制系统命令交互方案
第三章 控制方案实现
    3.1 I/O 扩展方案
        3.1.1 8255A 并行总线扩展法
        3.1.2 基于 I2C 串行总线扩展法
    3.2 频道切换控制方案
    3.3 幅度调节控制方案
    3.4 相位调节控制方案
        3.4.1 高频信号调相方案
        3.4.2 低频信号调相方案
    3.5 其他单元电路实现
        3.5.1 本振源接入
        3.5.2 电源
第四章 制作与调试
    4.1 制作
        4.1.1 腔体结构
        4.1.2 控制板
        4.1.3 背板
    4.2 调试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ARM全系统模拟器中ⅡC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嵌入式全系统仿真的相关技术与原理
    2.1 嵌入式系统
    2.2 开发方式比较
    2.3 软件仿真技术
        2.3.1 基于电路行为的仿真技术
        2.3.2 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技术
    2.4 全系统仿真器原理简介
    2.5 全系统仿真器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仿真器 ApSim 以及 IIC 工作原理简介
    3.1 ApSim 仿真器简介
    3.2 设备的管理与调用
        3.2.1 设备的描述
        3.2.2 设备的管理
        3.2.3 设备的调用
    3.3 IIC 总线工作原理
        3.3.1 IIC 电路结构
        3.3.2 总线的构成及信号类型
        3.3.3 IIC 总线基本操作
    3.4 E2PROM 简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IC 仿真模块的建模
    4.1 IIC 仿真模块的建模思想
        4.1.1 建模思想简介
        4.1.2 FSM 建模方法简介
    4.2 IIC 的子模块划分
    4.3 数据结构的设计
        4.3.1 设备描述相关结构体
        4.3.2 寄存器结构
        4.3.3 记录配置信息的数据结构
        4.3.4 辅助数据传输的结构
    4.4 IIC 仿真模块事务处理建模
        4.4.1 IIC 设备安装过程建模
        4.4.2 主设备传输模式建模
        4.4.3 从设备传输模式建模
        4.4.4 IIC 读写 E2PROM 建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IC 模块的仿真实现
    5.1 IIC 仿真模块的算法设计
        5.1.1 IIC 安装过程的设计
        5.1.2 IIC 主设备传输数据的算法设计
        5.1.3 IIC 从设备传输数据的算法设计
    5.2 IIC 仿真模块的实现
        5.2.1 IIC 的配置
        5.2.2 安装与卸载的实现
        5.2.3 E2PROM 模块仿真的实现
        5.2.4 写数据操作的实现
        5.2.5 读取数据操作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IC 仿真验证
    6.1 交叉编译简介
    6.2 Uboot 的移植
        6.2.1 bootloader 基础
        6.2.2 U-boot 介绍
        6.2.3 U-boot 的移植
    6.3 IIC 模块测试过程
        6.3.1 配置 ApSim 工作环境
        6.3.2 IIC 数据读写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改进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温湿度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1.3 单片机的发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温湿度控制系统功能与系统指标
    2.2 系统的设计原则
        2.2.1 可靠性
        2.2.2 性价比
    2.3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4 控制芯片 MSP430F149
    2.5 I2C 总线和 SPI 总线介绍
        2.5.1 I2C 总线
        2.5.2 SPI 总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概述
    3.2 传感器的设计
        3.2.1 温度传感器
        3.2.2 湿度传感器
    3.3 系统电源电路
    3.4 时钟和复位电路
        3.4.1 时钟电路
        3.4.2 复位电路
    3.5 存储芯片
        3.5.1 时钟/日历芯片 PCF8563
        3.5.2 E2PROM 芯片 AT24C64
        3.5.3 FLASH 芯片 SST25VF016
    3.6 语音报警电路
        3.6.1 D/A 转换器 TLV5623
        3.6.2 功率放大器 TDA2030
    3.7 其他外围电路
        3.7.1 液晶电路
        3.7.2 键盘
        3.7.3 继电器 JQC-3F
    3.8 系统的 PCB 板设计
    3.9 电路板的焊接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2 MSP430 的开发工具
    4.3 主函数设计
    4.4 显示界面程序设计
        4.4.1 按键功能设计
        4.4.2 分屏显示功能
        4.4.3 系统时间设定
        4.4.4 温湿度阈值设定
        4.4.5 温湿度设定值设定
        4.4.6 实时监控显示界面
    4.5 温湿度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5.1 温度数据采集
        4.5.2 温度数据采集
    4.6 液晶程序设计
    4.7 I2C 总线和 SPI 总线程序设计
        4.7.1 I2C 总线程序设计
        4.7.2 SPI 总线程序设计
    4.8 语音报警程序设计
    4.9 PID 算法
        4.9.1 PID 算法的介绍
        4.9.2 PID 控制原理
        4.9.3 离散 PID 算法
        4.9.4 系统 PID 控制的实现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性能测试
    5.1 MSP430 的调试
    5.2 接口的测试
        5.2.1 I2C 接口的测试
        5.2.2 SPI 接口的测试
    5.3 人机操作界面测试
    5.4 系统总体测试
        5.4.1 监测部分测试
        5.4.2 控制部分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视频图像处理的CPLD控制及算法的DSP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系统的结构框图
3 系统的硬件部分
    3.1 系统前端图像采集
    3.2 存储器 SRAM
    3.3 视频编码
    3.4 I2C 总线
4 软件部分
    4.1 图像算法
    4.2 系统软件流程图:
5 实验结果:
6 结论

(10)基于XC2S600E的MJPEG编码器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MJPEG编码器的硬件系统设计
    1.1 MJPEG编码器的总体结构
    1.2 视频输入处理
        1.2.1 SAA7111的典型应用电路
    1.3 基于AT89C51的虚拟I2C总线的实现
        1.3.1 用单片机普通I/O模拟I2C总线接口
        1.3.2 SAA7111的初始化
2 MJPEG压缩的各模块设计实现
3 结论

四、用单片机的I/O口模拟I~2C总线对LM87的控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半自动有缆ROV电子监控系统研制[D]. 黄节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4)
  • [2]智能微波开关发射器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文奇.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3]一种力/力矩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 秦晟哲. 重庆大学, 2014(01)
  • [4]基于NiosⅡ的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田大方.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5]利用I2C总线实现ATmega88的在应用编程[J]. 李海军,潘荧智,张叶波,赵健彬,徐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2(11)
  • [6]MIMO通信系统的射频前端控制系统设计[D]. 段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2)
  • [7]ARM全系统模拟器中ⅡC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李婷.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8]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方玉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2)
  • [9]视频图像处理的CPLD控制及算法的DSP实现[A]. 刘红喜. 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ASRI-ITED 2011 V1), 2011
  • [10]基于XC2S600E的MJPEG编码器研究与实现[J]. 包宋建,孟杨,许艳英,陈帅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以单片机I/O口模拟I~2C总线的LM87控制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