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烨[1](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贾伟强[2](2021)在《信道仿真仪的高精度、低资源实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G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大量新的业务和应用场景,比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与此同时,新的无线通信设备也会随之更新,而无线信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通信设备的测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信道仿真仪能够在实验室场景下精确地再现信道的传播特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的测试难题,提高研发的效率。但是现有的仿真仪器带宽有限,时延精度不能满足很多场景的低延时需求,而且5G信道模型的通道数和径数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增加了信道仿真仪的资源消耗。因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仿真仪的时延精度、降低仿真仪的资源消耗,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高精度的分数阶时延功能的实现。为了更好的模拟新业务场景下的信道环境,信道模型要求的多径时延分辨率越来越高,而信道仿真仪的时钟带宽是有限的,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钟带宽下分辨出极小的多径间隔,因此本文首先展开了对高精度的分数阶时延功能的研究。FIR滤波器有严格的线性相位特性,能够很好地实现分数阶时延功能,它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实现方法有各自的侧重点,本文分别使用窗函数法、最大平坦法和Farrow架构法实现了分数阶时延滤波器的设计,并对比了三种方法的优劣,给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上述算法都在软件上进行了功能指标验证,并在硬件上予以实现。考虑到多通道间不能共用FIR滤波器造成的资源低效利用,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多相位时钟来实现分数阶时延功能的方法,通过多个不同相位的低频时钟来对同一信号进行采样,相当于提高了时钟带宽,该方法设计简单,且时钟可以被各个通道共用,在提高仿真精度的同时降低了仿真仪的资源消耗,文本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模块设计,并对各个模块的实现做了硬件仿真验证。2.信道仿真仪的资源优化处理。5G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天线连接数、更多的通道数和径数,随之而来的就是资源的成倍提升,而硬件板卡的更新迭代速度远远落后于新业务场景的需求,因此就需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各个通道不能共用FIR滤波器,因此,用作累乘加运算的稀少资源DSP48E1s成为该功能大规模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使用分布式算法来实现FIR滤波器,通过查找表的方式完成乘法器的功能设计,避免了稀少资源的使用。同时,随着时延量的增大,滤波器的阶数提升,分布式算法使用场景受限,对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改进策略,通过分割查找表和转换查找表的方式来优化分布式算法,进一步降低了资源的消耗。本文围绕高精度、低资源的信道仿真仪展开深入研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仿真仪的部分功能研发与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巫晓林[3](2021)在《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现今5G已在中国进入了大规模商用阶段,高速发展的5G正开启通信产业变革的新篇章。而5G特有的高频段、大带宽、多通道等新特性,也使得信号传播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3GPP、ITU-R等标准组织相继发布了各自的5G信道标准并提出了 5G信道建模方案,以实现对5G信道衰落特性的更准确描述。在工程应用中通常使用信道仿真仪来复现在实际无线信道传输环境下的信道响应。但目前,国内厂商对信道仿真仪的研发还不够成熟。并且5G标准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现有信道仿真仪性能的限制,本文对ITU-R发布的IMT-2020标准5G信道模型进行了简化,使之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能更好地应用于信道仿真仪,并就其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效果进行了验证。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三方面:(1)对5G标准信道模型及主流信道仿真仪的性能参数进行深入调研。针对5G通信系统的新需求,多个组织机构纷纷提出了自己的5G信道模型,本文对常见的信道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IMT-2020模型为ITU-R提出的5G标准信道模型,依据此模型本人参与开发了 IMT-2020标准化信道模型仿真平台,本文对此平台的仿真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高性能的信道仿真仪的开发一直是通信仪器制造业的一大难点,本文就目前主流的信道仿真仪与本人参与开发的自研信道仿真仪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 5G标准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实现面临的限制;(2)5G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与验证。由于在信道仿真仪上实现5G信道模型面临着诸多限制,如硬件支持的多径数量有限、时延精度有限等,故根据自研信道仿真仪的仿真能力限制,对5G标准信道模型进行了低功率簇删减与簇时延调整两个方面的简化,并验证简化对仿真性能与准确度带来的影响;(3)自研信道仿真仪的性能验证。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验证、测试等各个环节,往往都会采用信道仿真仪来为用户提供测试所需的无线信道传播环境。因此,必须在评估或测试中对信道仿真仪实现信道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现有实验室资源下可实现的信道仿真仪验证方案,并基于简化后的5G信道模型对实验室自研信道仿真仪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信道仿真仪可正确地复现信道响应。本文以5G标准信道仿真平台和自研信道仿真仪为基础,以5G标准模型的简化验证为创新点,以信道仿真仪准确、完整地复现信道模型为应用,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何春[4](2021)在《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各地修建了大量的写字楼、体育场、商场、酒店等大型建筑物。与此同时4G-LTE的普及覆盖,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业务的数据宽带提升到堪比固网宽带级别的百兆以上。在人员活动密集的建筑物室内无线移动通信业务指数级别的增长使得国内外的运行商进行大量的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建设。在建设初期主要使用传统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移动信号的覆盖。传统室内分布系统往往采用微蜂窝、直放站等形式,但该系统的覆盖能力较差、施工难度大,运行维护困难。网络性能较低,容量不易提升,不能支持新业务等一系列的固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LTE业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室分系统和新型室分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比,比较系统的给出了4G-LTE的新型室分系统的覆盖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实际工程实施为案例,系统的论述了新型室分从理论到勘察规划到实施和优化,最终形成全流程解决方案,论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4G-LTE的传统室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包括传统室分的类别,使用各分布器件特点,传统室分的固有缺点分析等。(2)总结分析新型室分的优点,新设备的特点,新型室分的主要技术原理、传播模型、干扰分析、一体化天线技术、MIMO技术等,并进行工程设计规划要点分析。(3)对某中心写字楼进行测试勘测,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新型室分系统特点提出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形成设计方案分布图样,对通过图纸对进行施工。(4)以该中心的设计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数据脚本,对站点开通进行方案实施。(5)以某中心写字楼的优化测试为例分析4G-LTE新型室分系统的优化测试方案。针对新型室分的几种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站点结合的方式,对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做了系统研究。论文对传统室分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传统室分系统与新型室分系统的固有缺陷。新型室分系统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筑物LTE的新型室分系统的实施进行结合进行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论述。文研究项目所在新型室分系统现已在运行,目前该项目已获得验收并结项。

张成[5](2020)在《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TD-LTE网络的规划建设不断深入,带动了用户新增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承载能力的压力,网络负荷的加重在后期变得更为常态。热点区域的基站容量随着用户和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必然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仅凭TD-LTE基站无线覆盖和单载波资源配置显然支撑不了高发业务的需求。由此,当容量超过最大负荷时,采取何种措施满足用户需求和如何最大化利用网络资源,成为摆在电信企业网络部门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针对TD-LTE网络大容量问题,深入分析影响TD-LTE网络容量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TD-LTE组网原理和所运用的关键技术,包括OFDM、智能天线和MIMO等,然后对TD-LTE组网结构和容量计算进行分析,评价TD-LTE容量性能的若干指标。(2)基于用户容量感知,分析监测TD-LTE网络容量指标,定义了LTE大容量场景,分析LTE大容量发生在哪些热点区域,提出优化思路即识别、感知、预警、预估、识别、保障等高负荷优化。(3)大容量小区严重影响网络用户的使用感知,要保证用户感知良好,本文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容量感知的超负荷网络优化方案,首先基于TD-LTE大容量定位与识别来监测出大容量小区,然后采用扩容优化手段来解决容量超负荷小区,通过RF参数优化调整优化覆盖结构,分流用户;针对室分容量超负荷小区,采用小区分裂的方法,提升室分小区吞吐量;针对单层网结构的容量超负荷小区,采用多频网组网结构进行负荷分担;对于基站CPU负荷过高可利用单板CPU扩容来避免拥塞;应用新功能如载波聚合、3D-MIMO等实现负荷均衡。最后根据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运用到大容量小区的优化实践,并采集比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网络容量和质量。

李鑫维[6](2020)在《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5G技术相比目前4G(4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同时将端到端的延时从4G时代的十几毫秒缩短至5G时代的几毫秒以内。正是因为有了超强的通讯和带宽能力,当前仍然停留于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概念将在5G网络的应用中变为现实。本硬件设计和实现的研究主体为5G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基带处理板卡。自5G移动通信的特点来看,对于基站而言,业务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站中的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是处理基带业务数据的核心,核心中承担该功能的即为本设计与实现的基带处理板卡。该板卡需要功能强大的芯片以支撑庞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需要具备高速链路传输避免出现较大延时,需要良好的逻辑控制保证正常运行,同时兼顾降低成本以便满足板卡的可量产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所示:(1)完成板卡需求梳理以及制定板卡硬件设计方案。为了满足可支持3个100MHz 64TR小区能力,基带板卡需要1片FPGA协同处理下行数据,需要2片MPSOC和2片FPGA协同处理上行数据。在此FPGA选取XILINX公司的VU7P芯片,MPSOC选取XILINX公司的ZU15EG芯片,板卡对外光接口选取100Gbps数据率光模块连接,逻辑控制选用CPLD实现。(2)完成板卡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以及PCB设计。硬件电路设计需要基于仿真,尤其是整板的DDR4存储单元和100Gbps光口电路layout设计。(3)完成板卡逻辑控制代码实现。基于CPLD芯片,使用Diamond工具,采用VHDL语言实现功能。(4)完成板卡回板调试测试工作、系统集成测试工作、可靠性验证工作。本设计完成的硬件板卡满足数据处理能力强、传输数据快的需求,系统高可靠性运行正常。为后续的5G基站升级提供基础与借鉴。

卢永川[7](2020)在《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G通信时代的开启,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速率得到了百倍提升,网络接入终端达到百亿级别,导致数据流量千倍的增长。同时,移动用户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针对移动迁移终端,基于eNodeB部署方式数据中心网络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延敏感性业务高速的网络需求。由此雾云混合网络架构愈发受到各界的关注,无线接入方面,采用弹性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融合的新型光前传网络结构也逐步得到更多的采纳。本论文围绕雾云混合网络架构下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资源分配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阐述了雾云混合计算架构以及云无线接入网(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与PON融合的光前传网络结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超低时延场景下5G光前传网结构模型。2.当前网络环境中,点到点数据传输不能解决时延敏感性业务在边缘迁移过程的时延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点到多点无缝迁移机制和相应的雾云混合网络架构,以消除传统迁移机制所带来的业务数据重传、重新处理所带来的时间损耗。3.为了有效降低时延,提出了基于PON的光前传网络架构下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根据业务属性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优先级,来确保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超低时延。搭建了网络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机制和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5G光前传网的雾云混合计算框架下,点对多点无缝迁移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数据迁移过程之中的时延,增加用户吞吐量,进而提升系统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殷彤[8](2020)在《5G信号源中的信道模拟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第五代通信技术应运而生,5G信号源在此背景下,用于为通信系统或者基站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以及不同频段信道模拟功能的设备。新一代通信系统要求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Gbit/s且低时延高可靠,对信道模拟的可靠性与速度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加复杂的信道环境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对信道模型和信号模拟来说,5G信号频率、带宽、协议标准不同,都对信号在相同场景中传输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需要研究和建立适应5G信号的信道模型和模拟算法。为了代替昂贵的外场信道测量,为5G信号源添加信道模拟功能模块,通过软件模拟实际场景来测试5G通信的各种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重点研究毫米波5G信号源中ITU和3GPP规定的信道模型仿真。论文突破信号源仪器中信道模拟的技术瓶颈,实现了5G信号源中的信道模拟功能。从信道建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出发,结合3GPP、WINNER等组织的协议对信道模型的要求,利用Matlab建立信道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信道的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C++代码编程,将信道模拟模块集成到5G信号源软件中,为信号源添加多个场景的模拟,实现系统的整机测试,并通过对比协议标准,验证测试结果是否符合系统需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针对1445N毫米波5G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功能,完成信道模型的软件设计。采用DLL(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的方式对信道模拟模块进行封装,对外只提供可以调用的函数接口。再根据测试方案和测试步骤,将信号先不通过信道模块,进行系统的联调,测试得到EVM(Error Vector Magnitud,矢量幅度误差值)为0.84%。第二,针对基本信道模型,高斯、瑞利(Jacks和Zheng模型)、莱斯信道模型以及LTE系统中扩展ITU信道模型EPA/EVA/ETU,完成信道仿真与信号源中信道模拟的实现。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信道模型的DLL信道库,依次进行测试得到EVM值在协议要求的测量指标精度范围内,完成了基本信道的测试工作。第三,针对MIMO系统中SCM、SCME和WINNER II信道模型,完成信道仿真、特征分析以及信号源中信道模拟的实现。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实现这三种信道的DLL信道库,依次进行测试得到EVM值在协议要求的测量指标精度范围内,完成了MIMO信道的测试工作。第四,针对3GPP最新发行的TR 38.901协议,研究0.5-100GHz频段的5G系统中抽头延迟线(TDL)和集群延迟线(CDL)信道模型,完成信道仿真、特征分析和信号源中信道模拟的实现。通过绘制TDL-E模型时延功率谱,根据5G Library工具包绘制TDL模型路径增益,验证了TDL-E模型第一径遵循莱斯分布LOS。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实现这两种信道的DLL信道库,依次进行测试得到EVM值在协议要求的测量指标精度范围内,完成了5G信道的测试工作。在5G信号源系统软件测试中,基带调制信号经过不同的信道模拟模块,连接频谱分析仪得到星座图、时域图、频域图和EVM值,观察输出信号特性,星座图分布规则,频谱图无明显衰落现象,每种信道模型下信号的EVM值均在协议要求的测量指标精度范围内,符合测试标准,完成了5G信号源信道模块的测试工作,实现了系统的联调,对5G通信系统各种设备性能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林巨征[9](2020)在《基于FPGA的全数字接收机研究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信号带宽越来越宽,2G、3G、LTE、5G等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共存,给网络的设计、建设和优化带来了许多挑战。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灵活性,软件无线电的方法逐渐应用起来,有利于设计小型化、性能强的通信设备,可应对多种制式、多种频段共存的难题。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原理,研究并验证一种基于FPGA的全数字接收机,从原理和结构出发介绍了全数字接收机与传统模拟接收机的不同。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全数字接收机的采样方案,通过MATLAB对接收系统做仿真分析,在Vivado软件中开发FPGA的数字射频信号处理,并上板验证了该全数字接收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高速比较器实现的PWM采样。在FPGA集成的Ser Des差分接口的基础上,产生一路参考信号作为PWM采样的参考电压,通过差分接口的高速比较器将模拟射频信号量化成数字信号,替代外置的高速模数转换器,具有高集成度的特点。此外还研究了双通道PWM的多电平采样。2、参考信号对PWM采样效果的影响。参考信号的类型、频率、幅度都是影响PWM采样效果的关键因素,重点分析了参考信号频率与PWM谐波的关系。结合运放、低通滤波器等模块生成参考信号,并通过FPGA实现参考信号频率的动态切换。3、PWM数字信号处理。设计实现可调频的并行数字下变频模块,进一步分析PWM量化规律,结合梳状滤波器原理,提出重建基带信号的译码算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在FPGA中实现。4、FPGA实验验证。基于Xilinx FPGA开发平台验证双通道PWM多电平采样和参考信号频率动态切换,并采集FPGA处理后的数据,导入VSA软件计算相关指标,与MATLAB仿真结果对比,验证接收机链路的可行性。

谢润添[10](2020)在《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许多山区、偏远地区、超长隧道等场景中,宽带无线通信容易出现通信中断的情况,仅依靠宽带无线通信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实时传输的需求。窄带通信较宽带通信的设备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窄带跳频通信更是具有宽带通信无可比拟的抗干扰优势。集群通信的高频谱利用率、信道共享、系统容量较大等优点可与窄带通信形成优势互补,将二者相结合进行联合优化设计,能得到性能更佳的窄带集群通信系统。本文研究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主流的无线集群通信系统(如Tetra、i DEN)发展成熟,存在研究相对成熟、核心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目前,处于研究高速发展期的TD-LTE拥有众多优势,主要包括:基站可移动、协议兼容性强、技术先进可极大提高频谱效率、网络架构扁平化可有效降低时延、抗干扰能力强等。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是由窄带TD-LTE协议与无线集群通信技术结合组成,可实现单呼、组呼、短报文数据传输等业务功能。然而,TD-LTE无线集群通信协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分析了TD-LTE无线集群通信协议在终端侧可实现的功能,以及各层协议在实现相应功能时所需的模块架构和流程,设计并实现各层的模块以及层间的接口。本文首先介绍集群通信系统和TD-LTE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背景,再将二者结合并分析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TD-LTE通信系统架构以及TD-LTE协议栈,分析了大量的TD-LTE集群通信系统的协议设计与实现,并对多个方案进行分析与总结,包括PDT、TETRA等集群通信系统的理论与实现方案,将上述实现方案与TD-LTE集群通信系统的实现作分析与对比,从而确定本文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与实现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在设计阶段,首先对协议的整体架构进行设计,包括对协议需求、整体模块、整体业务流程,然后根据业务功能对TD-LTE协议栈的各层进行针对性设计,包括层内架构、层内模块、模块接口等。在实现阶段,根据协议需求和业务流程并采用FPGA和ARM结合搭建的方式对协议栈各层进行实现,最终在窄带集群通信系统中实现数据传输、单呼等业务功能。然后,对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设计的业务功能进行可行性的测试,测试部分主要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流程、测试方法等,根据各个业务功能的有效测试结果来确保本文设计的有效性与正确性。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通信系统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2.2 SDR设备原理
    2.3 云计算技术
        2.3.1 虚拟化
        2.3.2 云计算安全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3.1 相关研究
    3.2 算法模型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3.3 实验与分析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4.1 相关研究
    4.2 算法模型
    4.3 实验与分析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5.1 相关研究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5.3 实验仿真分析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6.1 软件系统设计
        6.1.1 功能设计
        6.1.2 界面设计
        6.1.3 信令模组设计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6.2.1 时钟模块设计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6.2.3 ALC模块设计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6.3.3 实验设备部署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6.3.5 实验安全事项
        6.3.6 实验环境要求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信道仿真仪的高精度、低资源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背景
    1.2 信道仿真仪的研究意义
    1.3 信道仿真仪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信道仿真仪的软硬件平台
    2.1 软件无线电理论
    2.2 信道仿真仪的软硬件平台
        2.2.1 信道仿真仪的硬件平台
        2.2.2 信道仿真仪的软件平台
    2.3 FPGA功能设计与仿真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道仿真仪分数时延功能实现
    3.1 FIR滤波器实现分数阶时延
        3.1.1 分数时延滤波器原理
        3.1.2 分数时延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3.1.3 分数时延滤波器软件性能分析
        3.1.4 分数时延滤波器硬件仿真实现
    3.2 多相位时钟实现分数阶时延
        3.2.1 多相位时钟采样法原理
        3.2.2 时钟生成模块设计
        3.2.3 基于RAM IP核的整数模块设计
        3.2.4 基于多相位时钟的分数模块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道仿真仪的资源优化
    4.1 FPGA的资源
    4.2 分布式算法及查找表原理
        4.2.1 分布式算法原理
        4.2.2 查找表原理
    4.3 分布式结构的FIR滤波器硬件实现
    4.4 改进的分布式结构与硬件实现
        4.4.1 分割查找表
        4.4.2 分布式结构的转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的总结
    5.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致谢

(3)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移动通信需求与发展
        1.1.2 信道仿真仪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2.2 信道仿真仪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ITU-R标准化信道仿真平台
    2.1 信道模型分类与常用框架
        2.1.1 信道模型分类
        2.1.2 常用信道建模框架
    2.2 5G标准信道模型
    2.3 ITU-R标准化信道仿真平台
        2.3.1 平台架构
        2.3.2 平台仿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链路级5G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与验证
    3.1 标准信道模型的简化的意义
        3.1.1 信道模型简化对于信道仿真平台的意义
        3.1.2 信道模型简化对于信道仿真仪的意义
    3.2 信道模型简化方法
        3.2.1 簇时延调整
        3.2.2 低功率簇裁减
    3.3 仿真结果与讨论
        3.3.1 簇裁减仿真结果
        3.3.2 簇时延调整仿真结果
        3.3.3 信道特征值分布的对比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信道模型在信道仿真仪上的实现与验证
    4.1 验证方案设计
        4.1.1 基于电缆馈线直连的验证方案
        4.1.2 基于微波暗室测试系统的验证方案
        4.1.3 用于验证信道模型的度量
    4.2 验证方案实施与数据分析
        4.2.1 验证步骤
        4.2.2 验证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LTE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分析
    2.1 LTE传统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2.1.1 传统室分系统的组成
        2.1.2 微蜂窝简介
        2.1.3 光纤直放站简介
        2.1.4 无线直放站简介
    2.2 传统室内分布系统常见器件简介
        2.2.1 合路器/电桥
        2.2.2 功率分配器
        2.2.3 耦合器
        2.2.4 跳线与负载
        2.2.5 天线
        2.2.6 馈线
    2.3 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分析
        2.3.1 覆盖能力
        2.3.2 部署难度大
        2.3.3 运行维护
        2.3.4 网络性能
        2.3.5 容量演进
        2.3.6 其他功能支持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建筑物新型室分系统的规划设计
    3.1 LTE室内覆盖分布系统概况
        3.1.1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优点
        3.1.2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架构
        3.1.3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BBU
        3.1.4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DCU
        3.1.5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RHUB
        3.1.6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p RRU
        3.1.7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连接线
    3.2 LTE新型室分室内主要原理和技术
        3.2.1 ITU-R P.1238 室内传播模型
        3.2.2 Keenan-Motley室内传播模型
        3.2.3 ITU M.2135 模型
        3.2.4 华为室内传播模型
        3.2.5 干扰原理
        3.2.6 一体化天线技术
        3.2.7 MIMO技术
    3.3 LTE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
        3.3.1 无线覆盖率
        3.3.2 容量
        3.3.3 业务质量
        3.3.4 频率规划
        3.3.5 时隙规划
        3.3.6 无线链路规划
        3.3.7 小区规划
        3.3.8 信源规划
        3.3.9 室分天馈系统规划
        3.3.10 传输带宽规划
    3.4 某中心大楼概况
    3.5 某中心大楼平层建筑概况
    3.6 写字楼周边基站情况
    3.7 写字楼无线测试情况
    3.8 基站规划情况
        3.8.1 规划数据
        3.8.2 分布链路示意图
    3.9 覆盖信号仿真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建筑物新型室分系统的部署与测试优化
    4.1 配置BBU链路
    4.2 配置RHUB链路
    4.3 配置PRRU链路
    4.4 配置PRRU数据
    4.5 配置扇区数据
    4.6 配置扇区设备组数据
    4.7 配置扇区设备与设备组绑定
    4.8 配置邻区数据
    4.9 激活小区
    4.10 配置DCU数据
    4.11 某某中心大楼LTE室分覆盖概况
    4.12 覆盖测试情况
    4.13 典型故障分析
        4.13.1 弱覆盖
        4.13.2 断链
    4.14 新型室分的系统优化
    4.1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5)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TD-LTE研究现状
    1.3 TD-LTE通信
    1.4 TD-LTE应用
    1.5 TD-LTE终端发展
    1.6 无线网容量挑战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TD-LTE组网与关键技术
    2.1 TD-LTE原理
    2.2 4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2.2.1 多址物理层
        2.2.2 智能天线技术
        2.2.3 MIMO技术
    2.3 TD-LTE帧结构
    2.4 物理信道
    2.5 TD-LTE容量规划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D-LTE大容量定位与识别
    3.1 TD-LTE大容量接入
    3.2 TD-LTE容量评估指标
    3.3 TD-LTE大容量定位
        3.3.1 TD-LTE大容量感知
        3.3.2 大容量小区预警
        3.3.3 TD-LTE大容量预估
    3.4 TD-LTE大容量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D-LTE大容量感知与优化实践
    4.1 大容量扩容优化方案
    4.2 RF参数优化调整
    4.3 室分小区分裂
    4.4 异频同覆盖策略
        4.4.1 增加异频同覆盖小区
        4.4.2 驻留策略
        4.4.3 负载均衡
    4.5 单板CPU扩容
    4.6 新功能应用
        4.6.1 载波聚合
        4.6.2 3D-MIMO
    4.7 基于容量感知的扩容优化实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1.2.1 基带处理单元发展历史
        1.2.2 处理器发展历史
        1.2.3 内存发展历史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5G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硬件架构与需求分析
    2.2 BBU单元系统需求分析
    2.3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分析
        2.3.1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架构
        2.3.2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需求梳理
    2.4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方案设计
        2.4.1 基带处理板卡主芯片选型
        2.4.1.1 XILINX UltraScale+ FPGA介绍
        2.4.1.2 AURORA协议介绍
        2.4.1.3 FPGA芯片选型
        2.4.1.4 ARM芯片选型
        2.4.1.5 PCIe交换芯片与CPLD芯片选型
        2.4.2 基带处理板卡硬件方案以及框图
    2.5 基带处理板卡可靠性要求
    2.6 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
    3.1 VU7P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3.2 ZU15EG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3.2.1 ZU15E GPS侧接口电路设计
        3.2.2 ZU15EG PL侧接口电路设计
    3.3 PCIe交换小系统电路设计
    3.4 CPLD小系统电路设计
    3.5 时钟小系统电路设计
        3.5.1 时钟需求
        3.5.2 时钟小系统电路设计
        3.5.2.1 25M时钟域电路设计
        3.5.2.2 100M和33.333M时钟域电路设计
        3.5.2.3 61.44M时钟域电路设计
    3.6 电源小系统电路设计
        3.6.1 电源需求
        3.6.1.1 数字功耗评估
        3.6.1.2 电源网络拓扑
        3.6.2 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1 开关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2 LDO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6.2.3 模块电源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7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3.8 小结
第4章 硬件PCB设计与可靠性设计
    4.1 硬件PCB设计
        4.1.1 PCB板材选择
        4.1.1.1 板材的选择
        4.1.1.2 铜箔的选择
        4.1.1.3 半固化片的选择
        4.1.1.4 板材可靠性
        4.1.2 PCB布局叠层设计
        4.1.2.1 板卡PCB布局设计
        4.1.2.2 PCB叠层设计
        4.1.3 PCB布线设计
        4.1.3.1 布线规则设置
        4.1.3.2 仿真指导布线
        4.1.3.3 layout设计
    4.2 可靠性设计
        4.2.1 板卡散热设计
        4.2.2 板卡可靠性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功能测试与验证
    5.1 板卡硬件测试
        5.1.1 电源测试
        5.1.2 时钟测试
        5.1.3 启动测试
        5.1.4 接口测试
    5.2 CPLD编程和功能测试
    5.3 硬件可靠性验证
        5.3.1 单板可靠性测试
        5.3.2 整机可靠性测试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1.2 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1.3 5G光前传网的基本概念
    1.4 论文架构和创新点
第二章 5G光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
    2.1 光前传网
        2.1.1 5G光前传网介绍与发展趋势
        2.1.2 PON网络介绍和关键技术
    2.2 5G网络切片
        2.2.1 网络切片基础理论
        2.2.2 网络切片的商业模式
    2.3 边缘计算
        2.3.1 边缘计算基本概念和背景
        2.3.2 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低时延场景下光前传网模型
    3.1 超低时延场景下借鉴PON结构的光前传网模型
    3.2 针对超低时延业务的光前传网系统MAC层协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针对时延敏感性业务的点对多点迁移机制
    4.1 雾云混合网络架构设计
    4.2 点对多点无缝迁移数据传输机制
    4.3 点对多点无缝迁移信号具体流程
    4.4 超低时延场景下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4.5 网络仿真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5G信号源中的信道模拟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信道模型的发展现状
        1.2.3 信号源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于章节安排
        1.3.1 选题来源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信号源中的信道模拟
    2.1 EVM值计算
    2.2 协议标准
    2.3 基于MATLAB的 DLL生成
        2.3.1 软件平台选取
        2.3.2 接口设计
        2.3.3 C++信道库生成过程
    2.4 测试方案和测试步骤
    2.5 未加入信道模型的系统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信道模型
    3.1 无线信道的传播和衰落
    3.2 高斯信道模型
        3.2.1 模型仿真
        3.2.2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3.3 小尺度衰落模型
        3.3.1 瑞利衰落信道模型仿真
        3.3.2 莱斯衰落信道模型仿真
        3.3.3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3.4 LTE信道模型
        3.4.1 模型仿真
        3.4.2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IMO系统信道模型
    4.1 SCM信道模型
        4.1.1 信道模型与参数分析
        4.1.2 信道模型仿真流程和系数计算
        4.1.3 信道相关特性仿真
        4.1.4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4.2 SCME信道模型
        4.2.1 信道模型与参数分析
        4.2.2 信道模型仿真流程和系数计算
        4.2.3 信道相关特性仿真
        4.2.4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4.3 WINNER II信道模型
        4.3.1 信道模型与参数分析
        4.3.2 信道模型仿真流程和信道系数计算
        4.3.3 信道的相关特性仿真
        4.3.4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4.4 MIMO信道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系统信道模型
    5.1 信道模型参数分析
        5.1.1 延迟缩放
        5.1.2 角度缩放
        5.1.3 LOS信道模型的K因子
    5.2 TDL信道模型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信道相关特性仿真
        5.2.3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5.3 CDL信道模型
        5.3.1 模型的建立
        5.3.2 信号源中信道模拟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FPGA的全数字接收机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无线接收机的原理与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无线通信接收机概述
        2.2.1 模拟接收机设计
        2.2.2 全数字接收机设计
    2.3 全数字接收机的采样技术
        2.3.1 Delta-Sigma采样技术
        2.3.2 PFM采样技术
        2.3.3 PWM采样技术
    2.4 全数字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技术
        2.4.1 数字下变频
        2.4.2 信号滤波与降采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数字接收机的方案设计
    3.1 引言
    3.2 全数字接收机的整体方案
        3.2.1 全数字接收机的需求分析
        3.2.2 全数字接收机的链路设计
    3.3 全数字接收机的采样方案设计
        3.3.1 PWM量化与采样
        3.3.2 PWM多电平量化
    3.4 参考信号产生方案设计
        3.4.1 参考信号产生与最佳频率
        3.4.2 参考信号频率的动态切换
    3.5 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设计
        3.5.1 并行数字下变频
        3.5.2 PWM数字信号处理
    3.6 全数字接收机系统仿真
        3.6.1 单通道PWM仿真
        3.6.2 双通道PWM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数字接收机的实现
    4.1 引言
    4.2 硬件平台概述
        4.2.1 FPGA芯片与硬件平台
        4.2.2 外围电路模块
    4.3 全数字接收机的采样实现
        4.3.1 基于Ser Des的 PWM采样
        4.3.2 基于Ser Des的 PWM多电平
    4.4 全数字接收机的FPGA实现
        4.4.1 参考信号产生与控制模块
        4.4.2 并行数字下变频模块
        4.4.3 PWM信号译码模块
        4.4.4 模块整合与时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数字接收机测试与分析
    5.1 引言
    5.2 硬件测试方案
    5.3 全数字接收机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5.3.1 PWM采样验证
        5.3.2 FPGA数字信号处理验证
        5.3.3 PWM多电平采样验证
        5.3.4 参考信号频率动态配置验证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无线通信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集群通信研究现状
    1.3 主要工作与贡献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研究与实现分析
    2.1 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理论介绍
        2.1.1 TD-LTE技术的理论介绍
        2.1.2 PDT技术的理论介绍
        2.1.3 TETRA技术的理论介绍
    2.2 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案研究
        2.2.1 PDT技术的实现方案分析
        2.2.2 TETRA技术的实现方案分析
        2.2.3 TD-LTE技术的实现方案分析
        2.2.4 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案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设计
    3.1 整体架构设计
        3.1.1 设计需求
        3.1.2 整体模块设计
        3.1.3 整体业务流程设计
    3.2 NAS层设计
        3.2.1 NAS层架构设计
        3.2.2 EMM模块设计
        3.2.3 ESM模块设计
        3.2.4 TSM模块设计
    3.3 RRC层设计
        3.3.1 RrcMsg模块设计
        3.3.2 RrcProcess Mgr模块和UeRrcFsm&Info模块设计
    3.4 L2层设计
        3.4.1 PDCP模块设计
        3.4.2 RLC模块设计
        3.4.3 MAC模块设计
    3.5 PHY层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实现
    4.1 协议实现的开发环境
    4.2 主程序的实现流程
    4.3 NAS模块的实现流程
        4.3.1 NAS初始化模块的实现流程
        4.3.2 NAS收发模块的实现流程
    4.4 RRC模块的实现流程
    4.5 L2模块的实现流程
        4.5.1 L2模块的主实现流程
        4.5.2 处理PHY_ST_START消息的实现流程
        4.5.3 处理PHY_DATA_BLOCK消息的实现流程
        4.5.4 处理PHY_UL_SYNC_STATE消息的实现流程
    4.6 PHY模块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测试内容与环境
    5.2 测试流程与方法
        5.2.1 高层协议栈的测试流程与方法
        5.2.2 终端功能的测试流程与方法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3.1 高层协议栈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3.2 终端功能的测试结果与方法
    5.4 测试问题与总结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缩略词说明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信道仿真仪的高精度、低资源实现方法研究[D]. 贾伟强.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5G标准信道模型的软件实现与验证[D]. 巫晓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D]. 张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5G移动通信基站基带处理板卡数字硬件设计与实现[D]. 李鑫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020(04)
  • [7]基于5G光前传网的时延敏感性业务迁移机制研究[D]. 卢永川.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5G信号源中的信道模拟与仿真研究[D]. 殷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FPGA的全数字接收机研究与验证[D]. 林巨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超短波窄带无线集群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谢润添.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台数字基带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