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耳石研究综述

鱼耳石研究综述

一、鱼类耳石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轩中亚,姜涛,刘洪波,陈修报,胡玉海,杨健[1](2022)在《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鱼类的种群生态学,破解其数量特征、生境利用、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等种群属性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天然渔业资源的基础。耳石微化学分析是破解鱼类的种群生态学难题的新颖而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反演鱼类生活史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条件,还可溯源资源群起源的产卵场等关键生境,在鱼类资源种群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及动态评估中具有优势。本文在分析耳石元素组成及其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耳石微化学分析在鱼类种群生态学(如反演鱼类生活史、评估种群结构、把握关联性和破解混合群体的构成与来源等)中的应用进展,也客观评述了耳石微化学分析在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局限性与解决途径,并对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谈龙飞[2](2021)在《沙柳河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ksii)早期资源发生与生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湖裸鲤(G.przewalksii)是青海湖的特有种,处于青海湖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周边淡水支流,繁殖力低,生存环境恶劣,生长缓慢。且由于早期的过度捕捞,产卵场、育幼场的破坏、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青海湖裸鲤资源严重衰退,甚至枯竭。近年来随着增殖放流工作以及修复洄游通道后,青海湖裸鲤资源逐步恢复,但尚未恢复至历史最高时期的资源量。作为溯河洄游性鱼类,沙柳河是青海湖裸鲤一个重要产卵河道,是青海湖的五大淡水支流中的第二大支流,对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补充极为重要。本文通过解析沙柳河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现状,初步了解青海湖裸鲤野外资源补充量;探究青海湖裸鲤早期生长规律,以及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揭示了沙柳河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发生规律,对资源的补充有了数据支撑,为青海湖裸鲤资源的有效恢复和保护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9-2020年调查了沙柳河的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分析了时空分布特征,环境因子对早期资源的影响,以及沙柳河对青海湖裸鲤的资源补充量;并研究了2020年仔鱼耳石微结构,观察耳石形态特征,确证耳石沉积规律,研究轮纹间距变化规律,及耳石与仔鱼生长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9-2020年共采集青海湖裸鲤鱼卵3831粒,仔鱼7097尾,卵苗总量呈下降趋势。调查发现,亲鱼自5月底开始洄游,鱼卵自6月初出现,至7月份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8月中旬基本消失;仔鱼数量自7月初呈波动式上升,8月达到高峰,9月初逐渐消失。经估算,2019年沙柳河鱼卵径流量为25.58×106粒,仔鱼径流量为62.00×106尾;2020年鱼卵径流量为11.93×106粒,仔鱼径流量为30.99×106尾,卵苗径流量下降较多。卵苗丰度空间分布从河口往上丰度呈依次递减趋势,但2号断面由于产卵场较多而鱼卵丰度偏高;断面水平分布一般为右岸>左岸>中心,但会受水动力影响而有所差异。检验表明,2019年昼夜鱼卵丰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昼夜仔鱼丰度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卵苗漂流高峰期均集中在夜间。鱼卵丰度与流速呈显着正相关(P<0.05),仔鱼丰度与流速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径流量日上涨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随机选取2020年沙柳河调查仔鱼样150尾,共解剖出300个耳石。研究发现,20日龄仔鱼的微耳石呈椭圆形,随着日龄的增多,外部特征变化并不明显,17-27日龄仔鱼矢耳石由近椭圆形向贻贝形转变,形态变化明显,特征鲜明;150个微耳石样中有34.00%可完全清晰辨别,5.33%无法辨别,150个矢耳石样中有10.00%可完全清晰辨别,19.33%无法辨别。通过温度标记法验证发现,耳石日轮沉积规律呈日周期性,根据轮纹数N+1推算的野生仔鱼平均日龄为19.47±3.58日龄,日龄范围为10-34日龄,主要分布在15-22日龄,20日龄仔鱼最多。由此推测10日龄的野生仔鱼鳔已形成,可以主动离开产卵场,20日龄左右的野生仔鱼已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可以自主寻觅食物,而34日龄以上的仔鱼已回湖育肥。结合日龄和采样日期推算2020年沙柳河野生仔鱼孵化期为6月5日-8月14日,孵化时间长达两个多月,但主要集中于7月中旬和8月初,由此可更加精准确定亲鱼繁殖时间。3.沙柳河野生仔鱼第2-8轮轮纹间距逐渐增大,不同梯度温度人工培育仔鱼第2-5轮轮纹间距逐渐增大,之后均至第24轮轮纹间距呈减小趋势,但随着温度梯度的上升,轮纹间距逐渐增大,依次为10℃7.87±0.89μm<15℃8.59±0.72μm<20℃9.49±0.82μm,轮纹间距减小趋势逐渐缩小,分析表明第2-5轮为内源性营养时期,第5-8轮为混合营养时期,第8轮后为外源性营养时期,耳石的沉积受温度和营养的影响较大。回归分析发现,青海湖裸鲤仔鱼全长与日龄呈显着线性相关,耳石直径与仔鱼全长呈显着线性相关,人工培育仔鱼拟合度均要高于野生仔鱼,随着温度的上升仔鱼生长速度加快。各梯度温度仔鱼全长的平均生长率分别为0.128mm/d、0.167mm/d、0.175mm/d,沙柳河野生仔鱼平均生长率为0.155mm/d,低于低温度人工培育仔鱼,高于高温度人工培育仔鱼,而15℃中的仔鱼全长与日龄相关性最强,拟合度最高。

张鹏[3](2020)在《阿曼湾海域带鱼生物学特性、矢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是阿曼湾底拖网渔业作业的主要渔获物之一,是过洋性渔业的重要经济渔获对象之一。因此,对该海域的带鱼进行研究,补充该海域带鱼生物学资料,可对进一步研究该海域带鱼的种群结构、资源开发利用及空间分布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根据2017年6-8月份和2018年5-9月份于伊朗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探捕期间所采集的生物学数据和矢耳石样本,对阿曼湾海域带鱼的生物学特性和矢耳石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阿曼湾海域带鱼的群体组成,带鱼矢耳石形态特征研究和矢耳石生长模式,以及带鱼矢耳石微量元素的测定。主要结果表明:(1)2017年7-8月期间所测样本1560尾,肛长范围为110-552mm(SD=58.74,SE=1.49),平均肛长为241.01mm;2018年5-7月期间所测样本1051尾,肛长范围为125-580mm(SD=66.59,SE=2.05),平均肛长为233.7mm。经ANOVA分析2017年和2018年肛长分布存在极显着差异(F=8.71,P=0.003<0.01)。(2)2017年所测雌性样本894尾,雄性样本666尾,经ANOVA分析2017年雌雄肛长分布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F=9.37,P=0.006<0.01);2018年所测雌性样本618尾,雄性样本433尾,经ANOVA分析2018年雌雄肛长分布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F=11.03,P=0.0009<0.01)。(3)2017年所测1560尾样本的体重范围为10.3-1756.1g(SD=169.05,SE=4.28),平均体重为201.72g;2018年所测1051尾体重范围为15.5-1909.2g(SD=SD=204.61,SE=6.31),平均体重为201.90g。经ANOVA分析2017年和2018年体重分布不存在明显差异(F=0.0006,P=0.98>0.05)。(4)2017年所测雌、雄比例为1.34(SD=0.04,SE=0.03);2018年所测雌、雄比例为1.43(SD=0.11,SE=0.06)。2018年所测雌、雄比例为1.43(SD=0.11,SE=0.06)。经ANOVA分析2017、2018年雌雄性比分布不表现出显着性差异(F=1.25,P=0.34>0.05)。(5)2017年性腺成熟度Ⅱ、Ⅲ期所占比重最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0.7%和25.8%;2018年性腺成熟度主要也分布在Ⅱ、Ⅲ期,百分比分别为55.4%和20.5%。2018年较2017年相比,Ⅱ、Ⅳ期比重有所增加,但Ⅰ、Ⅲ、Ⅴ期比重下降。(6)对2017年所测1560尾样本肛长与体重进行幂函数回归分析结果:总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2.2322×10-5L2.8967(R2=0.9695,n=1560)雌性个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2.7854×10-5L2.8544(R2=0.9777,n=894)雄性个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2.3725×10-5L2.8852(R2=0.9559,n=666)对2018年所测1051尾样本肛长与体重进行幂函数回归分析结果如:总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2.1282×10-5L2.8965(R2=0.9074,n=1051)雌性个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2.4131×10-5L2.8817(R2=0.9785,n=618)雄性个体:肛长与体重关系:W=1.8544×10-5L2.9319(R2=0.9515,n=433)(7)通过方差分析对2017、2018两年间年龄与肛长和年龄与体重间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两年间所测样本在各龄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故将两年中所测样本统一进行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表达式为:通过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中所得L∞、W∞、k、t0各参数值,进一步推算得到肛长的生长速度和体重的生长速度,表达式为:所得结果表明,阿曼湾带鱼的理论最大肛长为957.32mm,理论最大体重为3596.76g。阿曼湾带鱼的肛长与体重随年龄的增加一直在增大,肛长的生长速度随年龄一直在下降,体重的增长速度随年龄一直在增加,从图中可明显看出体重增加的加速度呈现减小的趋势。(8)研究发现,阿曼湾海域带鱼的矢耳石可分为4个主要部分:矢耳石前端(Anterior)、矢耳石后端(Posterior)、矢耳石背侧(Dorsal)、矢耳石腹侧(Ventral)。整体弯曲呈长梭形,表面凹凸不平整,有明显的主间沟,主间沟反面有明显山脊状隆起,背侧较腹侧厚,基叶长于翼叶且比翼叶突出明显。对阿曼湾海域带鱼的20项形态参数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三个因子解释形态参数的贡献率分别为累计为91.263%,分别为71.963%、13.725%、5.575%,根据因子载荷系数,确定矢耳石的总长(TST)、矢耳石的高度(TSH)矢耳石中心到前端的长度(DCR)、矢耳石基叶到矩口的长度(DRI)、矢耳石基叶的长度(TRL)和矢耳石翼叶到矩口的长度(DAI)可代表20项形态参数来描述带鱼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其中TST、TSH和DCR描述了矢耳石整体的变化,DRI、TRL和DAI描述了矢耳石基叶与翼叶的变化。(9)通过分析矢耳主要形态参数和矢耳石的面积(OA)、耳石重量(OW)等形体参数与鱼体大小的关系,表明耳石的生长持续阿曼湾海域带鱼整个生长过程。结果显示,矢耳石各部分生长模式表现为非等速生长:矢耳石长轴、短轴均随着时间非等速增长,在此基础上耳石前端及背面的增长速度大于耳石后端及腹侧;基叶、翼叶也随着时间增加越来越明显,翼叶增加速度大于基叶,翼叶向外凸出愈加明显。同时,在OA随鱼体生长增加速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的情况下,OW增加的相对差异造成了矢耳石表面越来越明显的凹凸平整特征。(10)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在本次所有矢耳石样品中检测到的微量元素共有47种。除Ca以外的主要微量元素有9种,分别是Na、Sr、Fe、Mg、Ba、Li、Zn、Mn、Cr。带鱼矢耳石不同年龄阶段中,Na、Fe、Sr、Mg、Li存在显着差异,Ba、Zn、Cr、Mn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龄阶段中,Ba/Ca(p=0.55>0.05),Mg/Ca(p=0.28>0.05),Mn/Ca(p=0.070>0.05),Sr/Ca(p=0.86>0.05)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欧利国[4](2020)在《基于耳石形态信息的南海东沙海域鲹科鱼类识别》文中认为耳石是鱼类存储生活信息的重要载体。耳石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广泛应用于种类鉴定和种群识别。随着先进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和高端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耳石形态学研究日益成熟。通过分析鱼类耳石形态,不仅为传统鱼类外部形态分类提供相关的佐证,而且有利于推动鱼类耳石形态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以7种鲹科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竹筴鱼、短吻丝鲹、高体若鲹、脂眼凹肩鲹)耳石为实例,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地标点法、椭圆傅里叶变换法等方法对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种类鉴定和分类,其种类识别效果显着,对完善耳石形态学的系统化分类和自动化分类提供了健全的分类识别机制。(1)对采集于中国南海东沙群岛105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圆鲹属鱼类矢耳石形态呈长椭圆形,基叶发达,种间差异明显。长体圆鲹基叶前端略微向下弯曲;泰勃圆鲹耳石背部脊突发育明显,呈锯齿状,基叶前端略宽厚;无斑圆鲹耳石整体轮廓较光滑,翼叶发育不明显。根据形态指标(耳石长、耳石宽、基叶长、基叶宽、耳石重、耳石面积等)对不同种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泰勃圆鲹、无斑圆鲹)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1.7%。研究结果表明矢耳石是鉴别圆鲹属鱼类的一种材料,这将为相关海域圆鲹属鱼类种类鉴定提供依据。(2)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进行地标点法分析。耳石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识别4种鲹科鱼类的耳石形态,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可视化。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第1、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74.55%和11.16%,可以将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区分,其中地标点5贡献率为42.655%,地标点4贡献率为35.853%,这两个地标点贡献作用较大并解释了主要的耳石形态变异。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中,4种鲹科鱼类的最大值比较中,脂眼凹肩鲹最大,短吻丝鲹最小。在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中,逐步判别和交互检验的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的判别成功率均达100%。研究结果表明地标点法在耳石形态信息分析中识别效果显着,其耳石形态可视化可为耳石形态学自动化分类提供科学依据。(3)为了解鱼类矢耳石和听沟的形态特征,根据2014年3月至5月采自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03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进行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解析为椭圆傅里叶描述子,并对耳石整体形态轮廓和听沟形态轮廓重建得到20个谐次。从圆鲹属鱼类的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分别提取77个椭圆傅里叶描述子系数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耳石整体形态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1.3%和12.4%;而听沟形态的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3.8%和30.1%。3种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100%、95.7%、100%;听沟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96.4%、95.7%、95.8%。研究结果表明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识别效果显着。(4)对采自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35尾鲹科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的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研究。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整体形态呈长椭圆形、四边形、半圆弯钩形等多种形态,耳石周围存在脊突,均有基叶和听沟发育,听沟从耳石前部的主间沟部分一直延伸至耳石后部。研究结果表明,7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特征种间差异明显,通过耳石形态建立的系统分类检索,以及应用聚类分析识别耳石形态效果显着,这将为鲹科鱼类在鱼种识别,系统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王迪[5](2020)在《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形态、年龄与生长和栖息环境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与圆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为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主要渔获物之一。由于其巨大的资源量以及作为大西洋中上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研究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的耳石形态、年龄生长、耳石微量元素和栖息环境,对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和圆沙丁鱼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8年9月10日——2019年1月10日由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福远渔097”号在毛里塔尼亚海域调查期间采集的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来研究其形态、年龄与生长、微量元素和栖息环境。本次采集了219尾沙丁鱼和95尾圆沙丁鱼样本。首先测量两种鱼耳石的总长、最大宽度、背长、背宽、腹噱长、翼叶长以此作为耳石的形态学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影响耳石形态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单因素分析研究单种鱼之间的耳石形态参数与其生物学数据的关系,随后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研究两种鱼的年龄与生长,再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对沙丁鱼、圆沙丁鱼耳石分年龄测定微量元素,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沙丁鱼、圆沙丁鱼的耳石微量元素差异性,推测出两种鱼的栖息环境变化,最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两种鱼耳石边缘的微量元素含量与Ca的比值与其捕获时的海表温度与盐度的相关性,得出与海表温度与盐度具有显着相关性的微量元素。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沙丁鱼耳石总长和宽度范围分别为1.468~2.602mm和0.704~1.165mm。圆沙丁鱼耳石总长和宽度分别为1.678~2.656mm和0.740~1.130mm。(2)沙丁鱼六项耳石形态参数的贡献率,其中耳石总长贡献率最高,且累计贡献率为84.002%,沙丁鱼的耳石全长与其叉长和体重呈正相关;沙丁鱼耳石全长与叉长的关系式为y=0.1364x0.9278,R2=0.8967;沙丁鱼耳石全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5839x0.2823,R2=0.893。(3)圆沙丁鱼六项耳石形态参数的贡献率,其中耳石总长贡献率最高,为63.363%,其次是最大宽度,为19.350%,两者累计贡献率为82.712%。随着圆沙丁鱼叉长、体重的增长,圆沙丁鱼耳石全长和宽度呈现增速增长趋势。圆沙丁鱼耳石因变量(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之和)与叉长关系式为y=0.0804x1.2221,R2=0.5161。圆沙丁鱼耳石因变量(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之和)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6408x0.3388,R2=0.4056。在随着年龄与生长,沙丁鱼的耳石形态参数与叉长和体重的方程拟合程度优于圆沙丁鱼。(4)沙丁鱼的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呈现幂函数形式,其关系式为y=1.2287x0.8656(R2=0.7774);圆沙丁鱼的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呈现幂函数形式,其关系式为y=9.1542x0.6052(R2=0.4459)。在随着年龄与生长,沙丁鱼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的增长趋势比圆沙丁鱼的增长趋势更加明显。(5)研究共选取沙丁鱼219尾样本,其中雄性95尾,雌性124尾;叉长范围为13.2cm~23.7cm,平均叉长为19.41cm;体重范围为29g~237g,平均体重为109.36g。采集了95尾圆沙丁鱼样本,其中雄性47尾,雌性48尾;叉长范围为11.5cm~23.2cm,平均叉长为20.8cm;体重范围为10g~184g,平均体重为127.0g。沙丁鱼的叉长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W=7.4×10-3L3.2086(R2=0.973,n=220);圆沙丁鱼的叉长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W=5.1×10-3L3.5122(R2=0.95684,n=98)。从幂函数趋势线可以看到两种鱼的生长趋势接近。(6)沙丁鱼年龄与叉长生长方程为:Lt=22.8[1-e-0.41(t+0.29)](n=58);沙丁鱼体重与年龄生长方程为:Wt=194[1-e-0.41(t+0.29)](n=58)。圆沙丁鱼年龄与叉长生长方程为:Lt=24.4[1-e-0.43(t+0.15)](n=39);圆沙丁鱼体重与年龄生长方程为:Wt=219[1-e-0.43(t+0.15)](n=39)。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叉长与年龄的关系、体重与年龄的关系的趋势线接近一致,从1龄到2龄,圆沙丁鱼叉长与体重均高于沙丁鱼的。(7)沙丁鱼与圆沙丁鱼Fe、Sr、Mg、Ca、Li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在0-2龄基本一致,而Ba元素则不一致。根据变异系数得出,选取Ca、Sr、Na作为主要的研究元素,沙丁鱼的Sr:Ca、Na:Ca值均呈现一致的变化的趋势,均是从0龄处到1龄处比值逐渐减少,到达2龄处各比值降到最低,到达边缘处呈现上升的趋势。圆沙丁鱼的Sr:Ca、Na:Ca值则大不相同,Sr:Ca比值从0龄处到2龄处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到2龄处降至最低,随后2龄到边缘处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8)0龄沙丁鱼与其他年龄沙丁鱼、圆沙丁鱼孵化场不同;1龄沙丁鱼与2龄沙丁鱼孵化场不同;1龄沙丁鱼与1龄圆沙丁鱼孵化场相同;2龄沙丁鱼与2龄圆沙丁鱼孵化场相同;0龄圆沙丁鱼与1龄圆沙丁鱼存在不同的孵化场;1龄圆沙丁鱼与2龄圆沙丁鱼孵化场相同;2龄圆沙丁鱼与0龄圆沙丁鱼孵化场相同(P>0.05)。(9)2龄沙丁鱼在1龄时与2龄时栖息在相同的海域,不存在洄游行为。其他年龄段沙丁鱼存在洄游行为;0龄圆沙丁鱼、1龄圆沙丁鱼、2龄圆沙丁鱼在各年龄段均存在洄游行为;1龄沙丁鱼与1龄圆沙丁鱼栖息海域并不相同。2龄沙丁鱼与2龄圆沙丁鱼同在1龄时洄游海域并不相同。2龄沙丁鱼与2龄圆沙丁鱼同在2龄时洄游海域并不相同。(10)Fe:Ca和Na:Ca比值的变化分别可以用来表征沙丁鱼捕获时的海表盐度和海表温度的变化。(11)Fe:Ca和Mg:Ca比值的变化分别可以用来表征圆沙丁鱼捕获时的海表温度和海表盐度的变化。

孙洁[6](2018)在《基于耳石微结构的澜沧江光唇裂腹鱼产卵时间和仔鱼生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鱼类的繁殖是鱼类种群维持的关键,在当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建坝等)的背景下,澜沧江光唇裂腹鱼的繁殖和仔鱼生长必会受到影响。为揭示光唇裂腹鱼生长和繁殖时间的规律,分析光唇裂腹鱼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光唇裂腹鱼的保护对策,本文采用生态学的手段进行研究,在澜沧江兔峨段对2014年至2016年光唇裂腹鱼仔鱼群体采样,对其耳石微结构特征、仔稚鱼的生长及繁殖期进行分析,通过日龄鉴定与利用积温法推算孵化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光唇裂腹鱼仔鱼早期生长过程中,微耳石最初呈近圆形,后来慢慢生长为一段稍尖的椭圆形,耳石磨片在透射光照射下可以看出,每一个完整的日轮是由一条明带和一条暗带组成,围绕中心生长。通常前几条轮纹间距较窄,耳石轮纹较圆,测量35日龄的仔鱼长半径为176.73μm。2.光唇裂腹鱼体全长(TL)与耳石半径(OR)间存在极显着线性关系,具体公式:TL=79.097OR+6.6885(p<0.001),体重(W)与耳石半径(OR)之间存在极显着指数关系,具体公式:W=0.0048e13.067OR(p<0.001)。3.结合仔鱼采样时间和样本日龄进行推算,澜沧江上游地区光唇裂腹鱼的繁殖期如下,光唇裂腹鱼亲鱼冬季也存在产卵现象。经日轮计数,在205个标本中,最小日龄为8,捕捞时间为2016年11月4日,最大日龄为70,捕捞时间为2015年3月1日。再通过积温推算法计算亲鱼产卵时间得知,春季样品中产卵时间最早为3月7日,最晚为4月3日。冬季样品中孵化时间最早为10月4日,最晚为第二年1月23日;产卵温度下限为7.19℃,水位高程下限为1394.71m。4.冬季光唇裂腹鱼仔鱼群体耳石日轮宽度显着小于春季群(F>F crit),冬季群体随轮序数增加,日轮宽度逐渐减小。春季群体日轮宽度先随轮序数增加而变宽,约在15日轮处达到最大值,随后日轮宽度的增加维持相对稳定状态。5.冬、春群体生长速度有显着差异(ANOVA检验,p=0.027<0.05),春群生长速度显着大于冬季群体生长速度。这些基础数据为后续探讨光唇裂腹鱼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和梯级水电开发下对其繁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熊瑛,刘洪波,汤建华,仲霞铭,刘培廷,杨健,姜涛,陈婷婷[7](2015)在《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环境中化学元素会有规律性地在鱼类耳石上沉积。耳石可作为生境"指纹"标签的独特属性使其更能有效地应用于鱼类资源时空动态的研究。现针对了解较少的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所涉及的主要元素,综述了Sr:Ca值和多元素组合在这些鱼类生活史重建、迁移模式反演和资源种群识别上的研究进展。进展显示,海水中Sr:Ca值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在海洋鱼类耳石中的元素积累而放大,有助于把握鱼类的种间差异或种内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差异。耳石中多元素组合的分析,亦可有效解释海洋鱼类生活史不同阶段间的生境转换和洄游特征,甚至"破译"复杂的资源种群结构。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养护研究上具有极大的潜力,相关研究需要在我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支持。

熊瑛[8](2015)在《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文中指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我国渤、黄、东海以及朝鲜、韩国西部海域均有分布,历来为中、日、韩三国的底拖网、帆张网、流刺网和定置张网等渔业共同利用的主要对象。目前,小黄鱼已成为我国利用过度的海洋渔业资源的典型。种群动态和洄游路线的研究对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迄今,传统的捕捞调查、形态学分析、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均已被用于渤、黄、东海小黄鱼种群和洄游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黄海南部(江苏海域)小黄鱼群体的资源动态研究却相对不足。本论文以江苏海域为中心,基于笔者所进行的长周期不同网具的捕捞调查的大量数据,以及相应时期和不同生活史阶段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研究结果,对小黄鱼的资源群体的动态和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期望较为客观地整体把握该水域小黄鱼资源动态和洄游规律。2003年和2013年两年逐月帆张网的捕捞调查结果表明,春季(3-5月)小黄鱼从沙外渔场向大沙渔场洄游,4月和5月小黄鱼集中分布在大沙渔场中部或西部;秋季(9-11月)小黄鱼从大沙渔场由西向东洄游至外海越冬场,10月和11月已达大沙渔场中部;冬季(12-2月)进入沙外渔场西部水域。根据逐月资源分布规律可知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总体上在济州岛西部越冬场与吕四产卵场之间洄游。2013年产卵群体和越冬群体的体长均大于2003年相应群体的体长,10年间体长变化的趋势表现为先趋短后趋长;两个年份个体雌雄性比均显着小于1。通过在江苏海域小黄鱼越冬场所进行的2种网高(6m、10m)和5种网目(35mm、40mm、45mm、50mm、55mm)的流刺网试验,探索了不同规格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特征。结果发现,所获的越冬小黄鱼群体中0+龄和1+龄个体占绝对优势,前者占42.63%,后者占52.80%。渔获性比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其中雄鱼比例随鱼体体长和年龄的增加而减少。6m高的流刺网主要捕获1+龄小黄鱼个体,而10m网高的流刺网主要捕获0+龄幼鱼和雄鱼个体。因此,对保护幼鱼和减少性别选择的渔业管理而言,10m网高的流刺网不宜用于捕捞活动。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资源的补充机制,利用定置张网的捕捞结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幼鱼苗发的时间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中旬小黄鱼苗汛基本形成,随时间推移海域内的幼苗数量呈大幅增加趋势;6月至7月中旬,小黄鱼幼鱼比例能达到最高峰,约占90%;此后开始下降,直至9月初或中旬,小黄鱼渔获比例小于20%。小黄鱼的平均见苗时间为5月9日,大量苗发日平均时间为5月16日,苗发结束期平均时间为9月12日;从见苗到苗发之间平均间隔7天,苗发时期维持约4个月。小黄鱼从幼鱼长至成鱼,耳石背部形态会经历一个分叶的过程,并伴随着中央沟的尾端逐渐向耳石的腹部弯曲。耳石的形态测量指标(长、宽、面积及周长)与鱼体体长的幂指数相关。幼鱼的耳石形态测量指标均表现出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不同体长组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极其显着;这可能主要与仔鱼向稚鱼变态时,耳石形态会随着次生核的发育而变化。对≥130mm的成鱼而言,不同体长组间耳石形态间的差异很小;这可能与性成熟(体长≥130mm)后小黄鱼的耳石基本定型有关。基于耳石微化学所破译到的辐射沙脊群小黄鱼成鱼的生境履历为,孵化及初期生活史时处于高Sr值状态,对应于高盐度的生境;而随后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则会洄游至盐度有所降低的水环境中进行;部分个体的早期发育阶段还会选择更低盐度的水体生境。比较同水域捕获的同生态位的鮸鱼和不同生态位的银鲳的微化学特征,二者的盐度生境与其养殖盐度环境一致,说明了耳石微化学所反映的小黄鱼盐度生境履历的准确性。通过对江苏辐射沙脊群海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黄鱼幼鱼的研究发现,从离核心15-20 μm处(5日龄)Sr/Ca值会发生明显的格局转变;在离核心约400μm处(约35日龄),Sr/Ca比值亦会发生格局转变。这显示出小黄鱼生长过程中生境变化较大。综合捕捞调查和耳石微化学的分析可以推测,辐射沙脊群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扩散方式可能为:孵化后约从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小黄鱼在辐射沙脊群区域分散漂流,此后聚集于辐射沙脊群至6月下旬,再开始向外侧迁出。这一仔稚鱼的扩散模式可能与辐射沙脊群水动力场密切相关。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年间比较结果显示,长时间跨度(2003年和2013年)和短时间跨度(2012年和2013年)所捕获的小黄鱼耳石均表现出在核心附近存在高Sr值区,此后急剧下降并保持稳定直至耳石边缘的现象。这反映出小黄鱼洄游“履历”表现出年间稳定性,与捕捞调查的洄游分布的年间变化特征相吻合。本论文基于宏观捕捞调查和微观耳石相结合和佐证的研究结果,推测出江苏近岸辐射沙脊群小黄鱼幼鱼的扩散模式,归纳出江苏海域小黄鱼较为客观的洄游路径,同时还进一步证实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生境“履历”反演上的可行性和群体识别上的应用潜力,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姜涛[9](2014)在《基于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特征的我国鲚属鱼类洄游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鲚属(Coilia)鱼类隶属鲱形目、鳀科。我国主要分布有刀鲚(C. nasus),凤鲚(C. mystus)和七丝鲚(C. grayii)。其中,刀鲚除洄游群体外,还分布有两个淡水群体湖鲚(C. nasus taihuensis)和短颌鲚(C. brachygnathus)。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鲚属鱼类一直是重要的渔获物和捕捞对象。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如酷渔滥捕、水体污染、栖息环境被破坏等原因鲚属鱼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其中以刀鲚最甚,其在长江口区甚至都不能形成鱼汛,低龄化、小型化已经是我国刀鲚资源所面临两大重要问题;同时目前凤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长江口区的凤鲚几乎丧失捕捞价值。鲚属鱼类资源的日益匮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各个层面上得到开展;但是由于受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限制,要有效把握我国鲚属鱼类资源动态、生境规律、三场一通道特征的难度很大。迄今,这些重要经济鱼类的资源仍然面临着日益下降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鲚属鱼类多为洄游型鱼类,其复杂的生境履历和较大范围的活动空间使得一些传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研究其洄游过程中各种诸如环境履历,群体关联性以及洄游模式等有关洄游生态学的问题。所幸的是有关鱼类耳石的一系列从形态到微化学特征等的研究手段的出现,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十分有效地研究方法。耳石是位于鱼内耳半规管的一种硬组织,由于其随着个体的生长会在耳石剖面上留下特征的环纹,耳石常被用于作为鉴定鱼类年龄的重要工具。此外,由于耳石的稳定性,其形态还常被用来作为种群判别的重要研究手段。因为形成后不会发生再吸收,元素组成多来自外界水体等一些特性,使得耳石上的元素积累情况可以反映生活史过程中生境履历情况。本研究以鲚属鱼类三对耳石中最大的矢耳石作为研究对象,从耳石形态学和微化学特征的角度,就我国鲚属鱼类的群体组成和关联性、洄游模式、生境履历等方面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耳石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耳石框架分析法研究我国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特征时,不同种群耳石形态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在所有的分析参数中,D12/D3是唯一一个在所有鲚属鱼类群体间差异显着的参数(P<0.05)。这说明,就我国鲚属鱼类的刀鲚、短颌鲚、凤鲚和七丝鲚而言,D12/D3所反映出来的基叶长度是区分不同鲚属鱼类的重要特征。除此之外,通过比较鲚属鱼类间不同耳石形态的特征,可以将其各自的耳石形态特征归纳为:刀鲚耳石较窄、基叶翼叶相近;短颌鲚耳石较刀鲚要宽,但比凤鲚和七丝鲚要窄,翼十分不明显;凤鲚耳石主要表现为向背、腹两端隆起;七丝鲚耳石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耳石向背部后端方向隆起突出,背部顶点靠后。通过判别分析发现,框架测量对刀鲚和短颌鲚的鉴别准确度很高,分别达到98.8%和96.8%,对七丝鲚也有较好的区分度90.0%,但是对于凤鲚鉴别准确度较低,仅63.2%。通过耳石形态数据,分析种内不同群体,以及种间群体之间的关联性发现,舟山、黄海、东营以及鄱阳湖水域的4个刀鲚群体聚成一小类而与盘锦海域刀鲚群体分割开来,说明前四个群体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而与盘锦的刀鲚群体关联性较小。特别是作为同在渤海湾的东营刀鲚群体与盘锦刀鲚之间的这种区别说明了两者之间很有可能存在隔离。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反映出耳石形态学的差异水平种间大于种内。以上述耳石形态学研究结果为基础,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鲚属鱼类洄游模式,讨论鲚属鱼类不同群体洄游规律,弄清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本研究还较全面地开展了耳石微化学方面的研究。首先,为更好地确认耳石微化学研究所用分析剖面,在耳石微化学工作开展之前,先对耳石年轮获取的前处理,即耳石的研磨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以刀和凤鲚鲚耳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耳石研磨的两种方式:矢状面和横截面发现,矢状面研磨较为简便,研磨后能够获得最大的耳石剖面,对耳石上的各生长特征区分最大,适用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缺点是年轮不够清晰,需要经过酸蚀才能清晰分辨第一年轮。相比之下横截面研磨较为繁琐,需要进行两面磨抛,研磨后获得的是最小剖面,耳石上轮纹紧密,较易与年轮的读取,缺点是耳石上各生长特征区分不明显,用其进行耳石微化学分析较容易发生信息丢失。通过比较耳石在两个方向上的生长特征发现,横截面上耳石向远离体轴的方向生长,而在矢状面上第一年轮之前和之后刀鲚耳石形态会发生显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耳石翼叶开始伸出的过程。为弄清鄱阳湖内刀鲚群体是否为洄游群体,并对鄱阳湖内另一大鲚属鱼类短颌鲚的生境履历进行分析,利用耳石的两种研磨方式比较分析的结果,选择矢状面作为耳石微化学分析所需分析剖面,对鄱阳湖星子水域两种刀鲚类群:刀鲚和短颌鲚进行了微化学特征分析。耳石持续性的低锶钙比的情况显示,短颌鲚作为纯淡水种,其整个生活史阶段都在淡水中完成;与之相对的是,鄱阳湖刀鲚个体耳石中同时存在低和高锶钙比的现象反映出这些个体具有明显的洄游特征,从而证明了离长江口856km远的鄱阳湖确实仍存在有溯河洄游刀鲚的群体,并选择鄱阳湖的星子周边水域作为其产卵场。为进一步确认鄱阳湖星子周边水域是否为刀鲚长江群体的产卵场,并尝试找寻其在星子水域的具体位置,对2014年6月和7月两次采自鄱阳湖星子火焰山水域的15尾刀鲚进行解剖和耳石微化学分析。耳石锶钙积累特征显示,所有刀鲚个体均为溯河洄游型个体。通过解剖发现,在6月的11尾刀鲚个体中,有2尾性腺高度发育已至Ⅳ期末;在7月的4尾个体中,已有V期(产卵期)个体。这些事实首次充分显示星子火焰山周边水域很可能就是长江溯河洄游刀鲚的一个重要产卵场。耳石形态学分析反映我国沿海应该存在多个刀鲚群体,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本研究为分析我国沿海刀鲚不同群体洄游模式,并深入探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对我国黄河口、长江口、舟山水域以及瓯江口等重要水域的刀鲚群体进行了耳石锶钙微化学特征分析,并尝试以相关生境履历中早期淡水生活史所占耳石径长建立了相关的淡水系数FC=Lf/LT指标。结果显示,除少数河口栖居性个体外,几乎所有刀鲚个体核心及其附近都有一段低锶钙比值区,反映其孵化和早期生活史过程中一般需要在淡水中完成的情况。通过比较不同水域刀鲚洄游特征发现,不同水域刀鲚群体洄游模式区别明显,说明刀鲚有“回归”的可能性。利用激光烧蚀等离子质谱仪,对几个水域的刀鲚群体尝试耳石核心区域元素组成特征研究,以讨论长江刀鲚群体内部,以及与其临近海区间刀鲚群体的关联性和群体组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连云港水域刀鲚群体组成与其他水域不同,表现为较为独立的特征。长江口幼鱼与多个群体间(如鄱阳湖等)都有关联性,一方面说明从鄱阳湖出来的刀鲚对长江口刀鲚群体有补充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长江口刀鲚群体对其周边水域刀鲚群体具有资源补充作用。此外,鄱阳湖内同年样品间区分明显,说明其很有可能来自湖内不同的产卵场,结合对鄱阳湖星子县产卵场的推定说明鄱阳湖内很有可能还有其他产卵场。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对采自长江口刀鲚幼鱼的矢耳石进行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δ13C和δ18O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刀鲚个体可能分为起源于长江水域两个不同孵化场的两组。两组刀鲚耳石δ13C和δ18O值的不同可能受到了相互间饵料生物的差异以及孵化场距长江口距离的影响。采自长江口、瓯江口以及珠江口的凤鲚耳石锶钙微化学特征显示出,除珠江口凤鲚外,其余水域凤鲚可能存在不在淡水中孵化的个体。三个水域凤鲚耳石锶钙元素微化学特征差异明显,其中长江口凤鲚多显示为河口半咸水型类型,其可能会进入河口接近于淡水的水域,但一般不会进入高盐度海水区域生活;瓯江凤鲚的生活史类型较为复杂,应该存在有2个生态类群,一个为远岸型、另一个为近岸型;珠江口凤鲚的情况较为特殊,其耳石上(特别是核心区域)锶钙元素含量比较低,显示出具有淡水的生境履历,且说明其生活环境可能多在河口接近于淡水的水域。我国七丝鲚的生境履历研究尚属于空白,本研究选择珠江口十五涌所采集的七丝鲚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其耳石元素锶、钙的微化学特征研究。定量线分析和面分布分析的结果显示,珠江口七丝鲚洄游活动的多样化。其孵化和早期生活史均需要在淡水中完成,而在随后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其灵活地往返于河口半咸水和淡水区域,个体之间的洄游“履历”存在差异,反映出了七丝鲚生活史过程中多种生存策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于鑫[10](2014)在《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耳石是存在于大多数硬骨鱼类内耳中的钙质沉积结构,目前耳石信息分析技术已广泛用于解决鱼类生态学中的诸多难题,如物种和群体识别、产卵场及洄游习性研究等。但在耳石形态学研究中,用以表征耳石形态特征的变量繁杂多样,尚未描述这些变量的系统归属特征、分类特点,对于各类参数的特点、应用效果以及常用体长校正方法缺乏系统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在耳石元素指纹的LA-ICPMS分析方面,激光剥蚀点准确定位、有效剥蚀点识别及有效元素数据的甄别等关键技术尚未标准化,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选取我国近岸水域洄游性鱼类刀鲚(Coilianasus)、河口性鱼类凤鲚(Coiliamystus)以及定居性强的虾虎鱼科中华栉孔虾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lacepedii)、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为研究对象,以矢耳石形态特征和微化学分析为手段,探讨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的相关方法论和技术,并实证研究它们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耳石形态分析中变量繁多的特点,以我国辽河口、秦皇岛和黄河口以及长江口的刀鲚群体识别为例,系统归纳和总结了耳石形态分析中涉及的变量特点,将其分为大小变量(Sizevariable)和轮廓变量(Shapevariable)两类,并结合两类变量进行了以上四个刀鲚群体的识别。结果表明,四个刀鲚群体的总体群体识别成功率相对适中(<60%),秦皇岛群体正确识别率最低(34%-39.5%),略高于随机分配概率,长江口群体正确识别率最高(64%-90%)2)变量筛选是耳石形态学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刀鲚和凤鲚耳石形态学研究为例,归纳出以耳石形态学特征参数进行鱼类群体识别时参数筛选的基本原则:满足相应的统计假设以及具备潜在的群体识别能力。当参数数量相对较少时,采用层层筛选的方式得到所需参数;当参数数量较多时可结合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代替原参数进行判别分析。3)在统计分析中非参数统计能够在参数统计无法适用的情况完成对分析主体的统计推断,大多数的参数统计过程均有对应的非参数统计过程。本文以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和长江口凤鲚群体识别研究为例,对比分析了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群体识别效果。以形状指数结合椭圆傅立叶系数进行的群体判别结果表明,非参数统计过程相比参数统计过程保留了更多的有效形态参数用于判别分析,最终取得的总体成功率更高(68.2%>46.2%)。4)体长校正是耳石形态对比分析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采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胶州湾和长江口的刀鲚和凤鲚样本为例,对比研究了三种常用的体长校正方法(协方差校正、残差校正和异速生长校正),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模型拟合效果相近,未现显着的差异;异速生长校正在刀鲚群体识别中取得最高判别成功率(70.7%),协方差校正在凤鲚群体识别中取得最高判别成功率(58.9%),表明最适的体长校正方法因鱼种而异。同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耳石形态比较研究中统计分析过程的改进方法。5)表征耳石形态特征的形状指数和傅立叶系数变量自身特点及其在形态对比分析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是学者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以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和胶州湾的五种虾虎鱼群体为例开展了基于耳石形态学特征的鱼种和群体识别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类变量的种间识别效果显着优于群体间识别效果(83.7%-98.6%vs.50%-75.8%);傅立叶系数比形状指数更能提高种间或群体判别成功率,但形状指数在解释具体差异时更具优势。6)准确定位耳石核区并有效激光剥蚀测试样品是获得可靠的元素指纹ICPMS分析结果的关键技术。传统的耳石核区元素指纹单测点激光剥蚀取样分析容易因取样点的单一性和偏差而降低指纹元素分析的可靠性。本文构建了耳石核区多测点LA-ICPMS激光剥蚀取样-剥蚀点SEM显微结构验证技术,并以此技术进行了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胶州湾和长江口五个刀鲚群体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核区Sr:Ca和Ba:Ca比值是有效识别各刀鲚地理群体的元素指纹;基于两者的刀鲚群体识别总体判别成功率为72.7%,表现出了元素指纹较强的群体识别能力;多测点取样技术有效保证了证了剥蚀取样的质量和代表性,提高了群体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综上所述,本论文以我国近海刀鲚、凤鲚和五种虾虎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鱼类矢耳石形态分析和核区元素指纹分析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确定了耳石形态参量的特点及分类,解析了耳石形态分析和元素指纹分析的技术关键方法,探讨了非参数统计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耳石形态比较研究中统计分析过程的改进方法,构建了耳石核区多测点激光剥蚀的元素指纹分析技术,拓展了耳石信息分析的应用,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

二、鱼类耳石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耳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类耳石元素组成的特征
2 耳石微化学分析在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2.1 反演资源种群的生活史和溯源关键栖息地
    2.2 评估资源种群的结构
    2.3 评估资源种群的群体关联性
3 耳石微化学方法的局限性及解决途径
4 展望

(2)沙柳河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ksii)早期资源发生与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青海湖裸鲤资源及研究现状
        1.1.1 青海湖概况
        1.1.2 青海湖成鱼资源现状
        1.1.3 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研究现状
    1.2 鱼类早期资源研究概况
        1.2.1 早期资源调查
        1.2.2 早期资源的分布特征
        1.2.3 环境因子对早期资源的影响
    1.3 鱼类耳石的研究及进展
        1.3.1 耳石形态结构研究
        1.3.2 耳石第一轮出现及轮纹形成规律验证
        1.3.3 耳石日轮形成及耳石沉积
        1.3.4 轮间距及孵化期推算
        1.3.5 耳石与仔鱼生长的特征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沙柳河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发生量及时空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1.2 调查方法与数据获取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青海湖裸鲤卵苗径流量及物种确定
        2.2.2 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
        2.2.3 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2.2.4 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2.3 讨论
        2.3.1 青海湖裸鲤卵苗出现情况及资源补充量
        2.3.2 青海湖裸鲤早期资源时空分布
        2.3.3 环境因子与青海湖裸鲤卵苗丰度的关系
第三章 青海湖裸鲤仔鱼耳石生长规律及孵化期推算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耳石轮纹形成特征
        3.1.4 数据及图片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耳石轮纹形成规律验证
        3.2.2 日龄与孵化期
        3.2.3 耳石及形态变化及轮纹清晰度
    3.3 讨论
        3.3.1 耳石形成规律
        3.3.2 沙柳河青海湖裸鲤的繁殖时间
        3.3.3 沙柳河青海湖裸鲤仔鱼生活习性
第四章 青海湖裸鲤仔鱼的耳石与生长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轮纹间距
        4.2.2 耳石生长特征
        4.2.3 青海湖裸鲤仔鱼生长特征
    4.3 讨论
        4.3.1 轮间距与耳石生长特征
        4.3.2 仔鱼生长特征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3)阿曼湾海域带鱼生物学特性、矢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带鱼渔业概要
    1.2 带鱼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
    1.3 耳石研究现状
        1.3.1 耳石形态研究
        1.3.2 耳石年龄与生长研究
        1.3.3 耳石微化学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2017~2018年带鱼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调查海域及时间
    2.2 调查船
    2.3 调查方法及内容
    2.4 分析方法
    2.5 结果
        2.5.1 肛长组成分析
        2.5.1.1 总体肛长分析
        2.5.1.2 雌雄肛长比较
        2.5.2 体重组成分析
        2.5.3 性比组成分析
        2.5.4 性腺成熟度分析
        2.5.5 摄食等级分布
        2.5.6 肛长与体重关系分析
        2.5.7 带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第三章 带鱼矢耳石形态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1.2.1 实验室耳石处理
        3.1.2.2 耳石拍照及测量
        3.1.2.3 耳石微量元素测定
        3.1.3 数据处理方法
        3.1.3.1 矢耳石外部形态
        3.1.3.2 矢耳石生长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3.1.3.3 耳石微量元素分析
    3.2 结果
        3.2.1 .矢耳石外部形态
        3.2.1.1 形态特征分析
        3.2.1.2 主成分分析
        3.2.1.3 矢耳石生长模式分析
        3.2.1.4 矢耳石主要形态特征值与肛长的关系
        3.2.1.5 矢耳石主要形态特征值与体质量的关系
        3.2.2 矢耳石生长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3.2.2.1 耳石形态特征描述
        3.2.2.2 耳石测量参数与肛长的关系
        3.2.2.3 不同肛长组OA、OL和 OW的分布
        3.2.2.4 不同肛长组OW/OA的分布
        3.2.3 耳石微量元素测定
        3.2.3.1 矢耳石中微量元素组成
        3.2.3.2 不同年龄阶段耳石微量元素的差异。
        3.2.3.3 耳石元素与Ca比值差异。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群体组成分析
    4.2 肛长与体质量分析
    4.3 带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
    4.4 矢耳石形态特征
    4.5 矢耳石生长模式
    4.6 不同肛长组OA、OL、OW和 OW/OA的分布
    4.7 矢耳石微量元素分析
    4.8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耳石形态信息的南海东沙海域鲹科鱼类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耳石形态学
        1.1.1.1 形态学研究方法
        1.1.1.2 形态学研究应用
        1.1.2 耳石微结构及其研究应用
        1.1.3 耳石微量元素及其研究应用
        1.1.4 耳石稳定同位素及其研究应用
        1.1.5 南海鲹科资源现状研究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海东沙群岛海域圆鲹属鱼类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矢耳石形态术语
        2.1.3 矢耳石形态特征测量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矢耳石形态的特征
        2.2.2 矢耳石的度量特征和称量特征
        2.2.3 耳石长与耳石重的关系
        2.2.4 耳石长与叉长的关系
        2.2.5 圆鲹属鱼类的判别分析
    2.3 讨论
        2.3.1 耳石形态的属间和属内特征
        2.3.2 多元统计分析能有效分析和识别圆鲹属鱼类
第三章 基于地标点法的4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分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样品的采集
        3.1.2.2 耳石形态地标点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矢耳石形态地标点分析
        3.2.2 矢耳石形态可视化分析
        3.2.3 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
        3.2.4 主成分分析
        3.2.5 判别分析
    3.3 讨论
        3.3.1 选取地标点对耳石形态信息的影响
        3.3.2 地标点法对耳石形态的可视化效果
        3.3.3 地标点法对耳石形态的分类识别效果
第四章 基于椭圆傅里叶变换的鱼类矢耳石和听沟形态识别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矢耳石图像采集
        4.1.3 椭圆傅里叶变换
        4.1.4 主成分分析
        4.1.5 判别分析
    4.2 结果
        4.2.1 椭圆傅里叶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重建主成分轮廓
        4.2.4 判别分析
    4.3 讨论与分析
        4.3.1 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耳石轮廓重建和形态变化的作用
        4.3.2 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的识别效果
第五章 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7种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矢耳石形态描述和建立检索表
        5.1.3 矢耳石形态聚类分析
    5.2 结果
        5.2.1 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
        5.2.2 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系统检索
        5.2.3 鲹科鱼类矢耳石形态聚类分析
    5.3 讨论
        5.3.1 鲹科鱼类耳石整体和局部形态特征
        5.3.2 系统分类检索和聚类分析对识别鲹科矢耳石形态的有效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5)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形态、年龄与生长和栖息环境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丁鱼和圆沙丁鱼的耳石形态研究
        1.2.2 沙丁鱼和圆沙丁鱼的年龄与生长
        1.2.3 沙丁鱼和圆沙丁鱼的耳石微量元素研究
        1.2.4 其他鱼类的耳石形态、年龄与生长、耳石微量元素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形态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来源
        2.1.1 调查船、时间和调查海域
    2.2 研究方法
        2.2.1 生物学测定及耳石提取
        2.2.2 耳石图形拍照与测量
    2.3 数据处理方法
    2.4 结果
        2.4.1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外观形态比较
        2.4.2 沙丁鱼耳石形态六项参数主成分分析
        2.4.3 沙丁鱼耳石全长与叉长、体重单因素分析
        2.4.4 圆沙丁鱼耳石形态六项参数主成分分析
        2.4.5 圆沙丁鱼耳石全长与叉长、体重单因素分析
        2.4.6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形态的比较分析
        2.4.7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全长与最大宽度的比较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毛里塔尼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来源
        3.1.2 耳石研磨与年龄鉴定
        3.1.3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
        3.2.1 沙丁鱼叉长与体重组成
        3.2.2 圆沙丁鱼叉长与体重组成
        3.2.3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叉长与体重的关系
        3.2.4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年龄组成
        3.2.5 沙丁鱼生长方程
        3.2.6 圆沙丁鱼生长方程
        3.2.7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生长方程的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栖息环境的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耳石预处理
        4.1.2 微化学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微量元素分析
        4.2.1 微量元素种类与组成
        4.2.2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各年龄阶段耳石中10种主要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4.2.3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不同取样点微量元素比值差异
        4.2.4 不同年龄段沙丁鱼耳石核心处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
        4.2.5 不同年龄段圆沙丁鱼耳石核心处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
        4.2.6 相同年龄段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
        4.2.7 沙丁鱼栖息环境
        4.2.8 圆沙丁鱼栖息环境
    4.3 讨论
        4.3.1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孵化场的比较
        4.3.2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栖息环境的比较
第五章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微量元素与环境因素的比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
        5.2.1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被捕获海域环境数据
        5.2.2 沙丁鱼被捕获海域环境数据与耳石边缘处微量元素的关系
        5.2.3 圆沙丁鱼被捕获海域环境数据与耳石边缘处微量元素的关系
    5.3 讨论
        5.3.1 沙丁鱼耳石微量元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5.3.2 圆沙丁鱼耳石微量元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5.3.3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微量元素与环境因素关系的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的耳石形态
        6.1.2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的年龄与生长
        6.1.3 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的栖息环境
        6.1.4 表征沙丁鱼与圆沙丁鱼的栖息环境的微量元素
    6.2 不足与展望
        6.2.1 耳石形态
        6.2.2 年龄与生长
        6.2.3 栖息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耳石微结构的澜沧江光唇裂腹鱼产卵时间和仔鱼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裂腹鱼类概况
        1.1.2 裂腹鱼类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鱼类耳石研究综述
    2.1 鱼类耳石研究史
    2.2 鱼类耳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2.1 关于耳石研究的文献分析
        2.2.2 国内外鱼类耳石研究热点和趋势
    2.3 已开展耳石研究的鱼类种类
        2.3.1 受威胁鱼类的耳石研究
        2.3.2 已研究耳石的鱼类种类与全球鱼类种类受威胁程度的匹配性分析
        2.3.3 耳石研究与“真实世界”在生态系统类型上的分配
    2.4 耳石微结构的应用
        2.4.1 耳石材料选择
        2.4.2 耳石日龄和年龄鉴定
        2.4.3 早期生活史与产卵期推算
        2.4.4 环境因子对耳石日轮形成的影响
        2.4.5 耳石生长与鱼体生长的关系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水环境数据获取
    3.3 仔鱼标本采集
    3.4 实验样本处理
        3.4.1 耳石磨片制备
        3.4.2 耳石样本测量
        3.4.3 耳石日龄鉴定
        3.4.4 亲鱼产卵时间推算
    3.5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光唇裂腹鱼仔鱼耳石形态特征
    4.2 仔鱼鱼体大小-耳石大小的关系
        4.2.1 全长与耳石半径关系
        4.2.2 体重与耳石半径关系
    4.3 仔鱼日龄鉴定及产卵时间推算
        4.3.1 仔鱼日龄分布
        4.3.2 冬、春群体产卵时间分布
    4.4 光唇裂腹鱼产卵与水温水位的关系
    4.5 不同孵化季节仔鱼日轮宽度变化
    4.6 不同孵化季节仔鱼生长速度
第五章 讨论
    5.1 光唇裂腹鱼耳石生长与仔鱼生长的关系
    5.2 光唇裂腹鱼产卵时间与环境条件
    5.3 梯级开发对光唇裂腹鱼繁殖影响探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耳石与生境海水间元素的关系
    1.1耳石中的元素
    1.2海水中的相关元素
    1.3耳石与海洋鱼类生境元素间浓度的相关性
2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的主要研究途径
    2.1 Sr:Ca值
    2.2多元素组合分析
3研究展望

(8)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黄鱼资源演变
    2 小黄鱼种群和洄游
        2.1 小黄鱼种群
        2.1.1 基于捕捞统计学的分析
        2.1.2 基于形态学的分析
        2.1.3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析
        2.2 小黄鱼洄游分布
        2.2.1 渤海群体、南黄海群体和东海群体间的洄游规律
        2.2.2 黄、渤海群体和南黄海、东海群体间的洄游规律
        2.2.3 小黄鱼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
        2.3 江苏海域小黄鱼种群和洄游
        2.4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结合
    3 耳石相关研究
        3.1 耳石形态
        3.2 耳石微化学
        3.2.1 与耳石最为相关的一些海水元素
        3.2.2 耳石元素
        3.2.3 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的主要研究途径
        3.2.4 海洋鱼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方向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4.1 研究内容
        4.1.1 江苏外海海域小黄鱼种群结构特征及洄游分布
        4.1.2 江苏外海海域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4.1.3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资源的补充规律
        4.1.4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形态发育特征
        4.1.5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耳石微化学及与鮸鱼和银鲳的比较
        4.1.6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洄游规律
        4.1.7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洄游履历的年间变化
        4.2 本学位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3.1 解析江苏海域典型捕捞作业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4.3.2 建立小黄鱼耳石微化学的研究方法
        4.3.3 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微化学结果的江苏海域小黄鱼的洄游动态解析
第二章 江苏外海海域小黄鱼群体动态
    第一节 小黄鱼资源群体结构特征及洄游分布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调查区域
        2.1.1.2 取样方法
        2.1.1.3 数据分析
        2.1.2 结果
        2.1.2.1 月分布变化
        2.1.2.2 体长分布
        2.1.2.3 性别组成及体长特征
        2.1.3 讨论
        2.1.3.1 小黄鱼洄游分布特征
        2.1.3.2 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变化特征
    第二节 流刺网对小黄鱼资源群体的利用
        2.2.1 材料和方法
        2.2.1.1 网具和网具试验
        2.2.1.2 数据分析
        2.2.2 结果
        2.2.2.1 体周、性比和年龄的关系
        2.2.2.2 体周分布
        2.2.2.3 性比和年龄结构
        2.2.3 讨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资源的补充规律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分析
        1.2.1 苗发期阶段划分
        1.2.2 伏季休渔时间
    2 结果
        2.1 苗发时间点
        2.2 见苗时小黄鱼体长
        2.3 苗发期间的小黄鱼渔获比例
        2.4 2013年苗发期间渔获比例和生长情况
    3 讨论
        3.1 幼鱼的补充与被利用情况
        3.2 对资源群体的保护建议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和成鱼耳石形态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2 耳石形态测量方法
    3 结果
        3.1 耳石形态总体特征
        3.2 发育阶段耳石形态测量值特征
    4 讨论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的生境履历及与鮸鱼、银鲳的比较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耳石Sr含量面分布
        2.1.1 小黄鱼
        2.1.2 银鲳
        2.2 耳石Sr/Ca比
        2.2.1 小黄鱼
        2.2.2 鮸鱼
        2.2.3 银鲳
    3 讨论
        3.1 三种鱼类的盐度生境履历及种间差异
        3.2 基于耳石微化学反演海洋鱼类盐度生境的可行性分析
        3.3 小黄鱼生境履历过程的反演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洄游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1.3 格局转变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洄游履历的年间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年间比较
        2.2 洄游“履历”的可保存性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9)基于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特征的我国鲚属鱼类洄游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鲚属鱼类
        1.1 刀鲚
        1.1.1 刀鲚的分布
        1.1.2 刀鲚的洄游特征
        1.1.3 刀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2 凤鲚
        1.2.1 凤鲚的分布
        1.2.2 凤鲚的洄游特征
        1.2.3 凤鲚群体结构及关联性
        1.3 七丝鲚
        1.3.1 七丝鲚的分布
        1.3.2 七丝鲚的洄游特征
        1.4 小结
    2 耳石微结构和微化学研究
        2.1 耳石形态
        2.2 耳石轮纹
        2.3 耳石微化学分析
        2.3.1 元素“指纹”分析
        2.3.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4 我国鲚属鱼类的耳石微化学分析
        2.5 小结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内容
        3.1.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比较
        3.1.2 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获取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及年轮生长特征
        3.1.3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3.1.4 鄱阳湖星子县周边水域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1.5 我国沿海不同刀鲚群体间洄游生活史的比较
        3.1.6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元素特征
        3.1.7 长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3.1.8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3.1.9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0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1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3.1.12 七丝鲚耳石微化学研究
        3.2 本学位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3.1 解析我国鲚属鱼类完整的洄游模式及生境履历特征
        3.3.2 了解我国鲚属鱼类群体可能的起源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性为资源的合理评价和保护提供依据
        3.3.3 完善我国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鲚属鱼类耳石微结构特征
    第一节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学研究
        2.1.1 材料与方法
        2.1.1.1 实验材料
        2.1.1.2 耳石处理及测量
        2.1.2 结果
        2.1.2.1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总体特征
        2.1.2.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种间、种内的差异
        2.1.3 讨论
        2.1.3.1 我国鲚属鱼类耳石特征
        2.1.3.2 鲚属鱼类耳石形态的种间和种内差异
    第二节 鲚属鱼类刀鲚和凤鲚的耳石轮纹特征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材料
        2.2.1.2 耳石研磨
        2.2.1.3 耳石酸蚀
        2.2.2 结果
        2.2.2.1 矢状面研磨
        2.2.2.2 横截面研磨
        2.2.2.3 耳石酸蚀
        2.2.3 讨论
        2.2.3.1 两种研磨方向的刀鲚和凤鲚耳石年轮鉴定的比较
        2.2.3.2 耳石两种研磨方法的比较
        2.2.3.3 刀鲚和凤鲚耳石横截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2.2.3.4 刀鲚和凤鲚耳石的矢状面方向上的生长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刀鲚生境履历及其产卵场的推定
    第一节 鄱阳湖刀鲚群体的两种生境履历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材料
        3.1.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1.2 结果
        3.1.3 讨论
    第二节 鄱阳湖星子县水域长江洄游刀鲚产卵场的调查和推定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材料
        3.2.1.2 耳石微化学分析
        3.2.2 结果
        3.2.3 讨论
        3.2.3.1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作为长江洄游型刀鲚产卵场的推定
        3.2.3.2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的环境特征
        3.2.3.3 鄱阳湖星子县火焰山周边水域洄游型刀鲚的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
        2.2 淡水系数
    3 讨论
        3.1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3.2 我国沿海刀鲚群体淡水系数特征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长江流域及相邻黄海江苏沿岸刀鲚群体关联性和繁殖回归研究
    第一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江苏沿岸水域刀鲚群体耳石核心的元素特征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第二节 长江流域及黄海南通沿岸水域刀鲚群体关联性及繁殖回归性分析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三节 长江口刀鲚幼鱼耳石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5.3.1 材料与方法
        5.3.1.1 实验材料
        5.3.1.2 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5.3.1.3 统计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3.3.1 长江口刀鲚耳石氧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5.3.3.2 长江口刀鲚耳石碳稳定同位素比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河口水域凤鲚群体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
    第一节 长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1.1 材料与方法
        6.1.1.1 材料
        6.1.1.2 耳石制备
        6.1.1.3 耳石微化学分析
        6.1.2 结果
        6.1.3 讨论
        6.1.3.1 长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1.3.2 长江口凤鲚洄游模式特征
        6.1.4 小结
    第二节 瓯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2.3.1 瓯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2.3.2 瓯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2.4 小结
    第三节 珠江口凤鲚耳石微化学特征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
        6.3.3 讨论
        6.3.3.1 珠江口凤鲚早期生境履历特征
        6.3.3.2 珠江口凤鲚的洄游模式特征
        6.3.3.3 不同河口凤鲚群体洄游模式比较
        6.3.4 小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七丝鲚耳石的微化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耳石前处理和微化学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七丝鲚生活史过程中生境履历的重建
        3.2 七丝鲚洄游模式的特征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

(10)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耳石结构与功能概述
    1.2 形态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3 形态分析在渔业生物学中的应用
    1.4 耳石形态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1.4.1 耳石形态分析主要研究方法
        1.4.2 耳石形态在渔业生态学中的应用
    1.5 耳石微化学分析、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1.5.1 耳石微化学分析
        1.5.2 微化学分析方法
        1.5.3 耳石微化学分析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形态变量的分类和筛选准则及实证研究
    摘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耳石形态表征性参数的测量
        2.2.3 体长效应校正及群体识别的判别分析
    2.3 结果
        2.3.1 两种体长校正方法在地理群体识别中的应用比较
        2.3.2 长江口群体各体长组的耳石形态特质差异性及其在组间的识别效果
    2.4 讨论
        2.4.1 耳石形态参数的选择及数据处理方法
        2.4.2 耳石形态分析中的体长效应校正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耳石形态变量的非参数检验及实证研究
    摘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耳石形态参数测量与图形处理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群体内耳石形态的个体差异性
        3.3.2 群体间耳石形态的差异性
    3.4 讨论
        3.4.1 基于耳石形态特征的凤鲚群体识别
        3.4.2 耳石形态分析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耳石形态分析中三种体长校正方法的比较及实证研究
    摘要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取样
        4.2.2 耳石样品准备与图像分析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方差齐质性处理
        4.3.2 线性函数以及幂函数拟合的差异
        4.3.3 群体识别
    4.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形状指数与傅立叶系数的识别效率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取样
        5.2.2 耳石图片处理与形态信息提取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傅立叶功效频谱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5.3.2 种间识别
        5.3.3 群体判别
    5.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耳石元素指纹分析及其在鱼类群体判别中的实证研究
    摘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微化分析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
作者简历
已发表论文

四、鱼类耳石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J]. 轩中亚,姜涛,刘洪波,陈修报,胡玉海,杨健.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 [2]沙柳河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ksii)早期资源发生与生长研究[D]. 谈龙飞.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阿曼湾海域带鱼生物学特性、矢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研究[D]. 张鹏.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基于耳石形态信息的南海东沙海域鲹科鱼类识别[D]. 欧利国.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毛里塔尼亚海域沙丁鱼与圆沙丁鱼耳石形态、年龄与生长和栖息环境的比较研究[D]. 王迪.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基于耳石微结构的澜沧江光唇裂腹鱼产卵时间和仔鱼生长研究[D]. 孙洁. 云南大学, 2018(01)
  • [7]耳石微化学在海洋鱼类洄游类型和种群识别研究中的应用[J]. 熊瑛,刘洪波,汤建华,仲霞铭,刘培廷,杨健,姜涛,陈婷婷. 生命科学, 2015(07)
  • [8]基于捕捞调查和耳石测定的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群体动态研究[D]. 熊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7)
  • [9]基于耳石形态和微化学特征的我国鲚属鱼类洄游生态学研究[D]. 姜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10]鱼类耳石形态和微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在群体识别中的实证研究[D]. 于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标签:;  ;  ;  ;  

鱼耳石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