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海洋监测技术取得优异成绩

“863”海洋监测技术取得优异成绩

一、“863”海洋监测技术成果优异(论文文献综述)

郭曦[1](2021)在《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凭借其云雨穿透特性,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是大气温湿度探测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与极地轨道卫星相比,静止轨道卫星在观测视场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重大优势,是实现台风、暴雨等快速变化灾害性天气现象监测与预报的理想观测平台。目前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在国际上仍是一项技术空白,是当今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前沿、最迫切、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对有效监测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指标与大口径天线的相关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真实孔径方案的微波辐射计难以实现基于静止轨道的高分辨率大气探测需求。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式辐射测量技术将稀疏的小天线阵列合成为等效虚拟口径,能够实现观测视场内完整场景亮温的凝视成像,避免了大口径天线的制造加工、高精度机械扫描问题等难点问题,是实现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有效技术途径。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自然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支持了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担了综合孔径技术方案的相关项目,针对高分辨率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复杂度高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静止轨道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概念。本文紧密围绕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研究任务,针对旋转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案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形成的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网格,分别从径向和圆周向两个采样方向对可见度函数开展了傅里叶频谱分析,提出了可见度函数在径向采样方向和圆周向采样方向上的带宽理论表达,推导了依赖于观测场景特性与系统参数的极坐标采样可见度函数有效带宽估计方法。为保证可见度函数采样信号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不产生额外信息损失的条件下实现观测亮温重建,提出了极坐标可见度函数的采样准则,为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综合孔径辐射计分时采样体制所采用的阵列旋转与采样积分共同进行的工作模式,研究了因动态积分采样所导致的可见度函数模糊效应,建立了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模糊理论。在小旋转采样动态积分角度的三角函数近似条件下,推导了点目标观测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模糊的解析表达式,从数值仿真实验角度验证了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轨迹与重建亮温误差伪影的对偶关系,发现了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因阵列旋转动态积分模式产生的圆周向空间分辨率损失并提出了理论估计方法。3.在高分辨率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难以实现传统噪声注入定标方案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间距圆环阵列构型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冗余空间系统定标方法。在不依赖内部专用定标硬件或外部定标参考源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同时实现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其中相位定标方法在可见度函数测量相位存在自然缠绕的条件下仍可获得正确求解结果,无需额外设计相位解缠绕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自定标。阵列旋转采样获得的强系统冗余度确保了该方法的定标性能,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定标方案设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4.在综合孔径辐射计误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第二代全尺度工程样机的全链路数据处理方案。从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心对称观测目标在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下的可见度函数特性,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噪声点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在地面测试环境难以获得理想远场观测目标的条件下实现了系统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完善了数据处理流程。地面试验观测结果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案的有效性,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许和鱼[3](2020)在《空间高光谱遥感器星上辐射定标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遥感器辐射定标是建立遥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定量转换关系的过程,是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的重要环节。遥感器在发射过程中容易受到震动和空间各种辐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定标的辐射响应模型无法继续表征遥感器在轨辐射响应状态,开展周期性星上辐射定标对于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当前遥感器发射后辐射定标研究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太阳+漫反射板”空间辐射定标标准,构建了基于高光谱遥感器的空间辐射定标标准传递技术流程,完成了高光谱遥感器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精度和辐射标准传递技术流程可靠性的星上验证。“太阳+漫反射板”空间辐射定标标准的精度主要与定标时刻漫反射板BRDF实时量值确定、高光谱遥感器光谱定标精度和等效太阳常数等因素相关。文中推导并建立了高光谱遥感器基于稀土板的星上光谱定标模型,通过比值拟合的方式,减小了测量光谱与参考光谱之间幅值差异,可以实现高精度星上光谱定标;建立了基于波段比的漫反射板BRDF星上衰减监测模型,消除了太阳天顶角余弦和透过率带来的误差,提高了衰减监测精度。“太阳+漫反射板”辐射标准传递是以高光谱遥感器作为传递辐射计,通过交叉定标的方式将辐射定标标准传递至其他遥感器。地物目标光谱类型、地表BRDF特性和太阳天顶角等因素是影响标准传递精度的关键因素。首先,文中利用SGP4模型对卫星轨道进行预测,选择在轨道近似平行的时候对中低纬度地区进行交叉成像,获取不同光谱类型的丰富地物场景影像;然后,通过设置成像时间间隔阈值、观测天顶角阈值,对交叉定标影像进行筛选,以降低地表特性差异和太阳照明差异带来的误差;最后,通过对影像进行相对辐射校正、空间重采样、均匀定标区域搜索、逐像素点匹配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完成交叉定标,和传统交叉定标方法相比,提高了交叉定标频次和精度。完成了基于“太阳+漫反射板”空间辐射定标标准辐射定标精度和标准传递技术流程的星上验证。首先,利用2019年6月7日氧气吸收峰对2019年6月27日星上光谱定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中心波长漂移量相差为0.11 nm,带宽相差0.07 nm,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说明了光谱定标结果的可靠性;然后,分别以TERRA搭载的高精度遥感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和哨兵 2B 搭载的高精度遥感器多光谱成像仪(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作为参考传感器,对星上定标光谱仪(SCS)星上绝对辐射定标精度进行多次交叉验证;最后,文中以SCS作为标准传递辐射计,结合2019年4月4日交叉定标区域影像对水温水色扫描仪(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COCTS)进行交叉定标,并以 2019 年 3 月13日和2019年4月17日SCS影像对交叉定标结果进行验证。初步验证结果表明:(1)“太阳+漫反射板”空间辐射定标标准可以对SCS实现不确定度优于3%的绝对辐射定标,文中建立的BRDF衰减监测模型、辐射定标模型具有较高精度;(2)构建的空间辐射定标标准传递流程设计合理可行,SCS可以作为标准传递辐射计,对待定标遥感器实现不确定度优于4.1%的交叉辐射定标。本文以高光谱遥感器作为传递辐射计,通过交叉定标的形式将“太阳+漫反射板”辐射定标标准传递至其他遥感器,可以满足大多数可见近红外波段遥感器发射后定标需求。对于提高在轨辐射定标频次和精度,统一不同遥感器辐射量化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有助于提高遥感数据定量化应用水平和我国空间对地观测能力。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郭欣[5](2020)在《双核锌催化剂催化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文中提出硝基化合物,特别是手性硝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其分子中的硝基可通过多种途径转化为氨基、腈基、氮氧化物等多种基团,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也是药物合成和生物制剂的目标产物,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氮杂四元环半冠醚配体L7的双核锌催化剂在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考察,筛选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配体L7(10 mol%)、Zn Et2(20 mol%)、反应温度-10℃、溶剂为无水THF,三乙胺(50 mol%)为添加剂。在此条件下进行了反应底物的拓展,以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dr最高可达13:1)和对映选择性(ee值高达95%)得到了一系列α-羟基-γ-硝基化合物。培养出产物3ge的单晶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绝对构型为(R,R)。结合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基础,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反应历程。

包宁[6](2020)在《近海海洋仪器试验场测试浮标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为解决高精密海洋监测仪器装备需求问题,势必推动相关近海海洋仪器的研发。然而,由于缺少低成本、高可靠、使用便利的试验平台对研制仪器进行测试定型,拖延了我国相关装备的研发进程和转化效率,加剧了我国日益增长的精密近海监测仪器供需矛盾。基于此,为响应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推动我国近海海洋仪器试验场发展,本研究基于长江口海域高浊度、富营养盐测试环境条件,对近海海洋试验场测试浮标进行设计及优化研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支撑。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经过前期对长江口海域基础海况调研,以唐脑山岛、南槽东、大戢山、九段沙等站点搭建的上海近海海洋环境监测网作为传感器测试浮标的实验场所,结合文献和调研数据进行汇总研究,掌握海洋仪器设备测试试验场温盐等水质参数、风浪流等海况季节性变化规律特点并进行分析。(2)选取合适型号EVA材料作为海上试验场海洋传感器测试浮标的浮体材料,设计了EVA拉伸实验。通过实验,EVA软质材料的硬度、抗拉伸能力与密度成正比,拉伸长度与密度成反比,应力集中撕裂多从边缘或顶点处开始。EVA拉伸实验为传感器测试浮标的浮体选取提供了材料强度数据,密度为65kg/m3的拉伸强度为366kpa,密度为75kg/m3的拉伸强度为468.8kpa。(3)由于小型船舶起重装置和操作空间限制,传感器测试浮标在投放时优先采用单耳吊装。建立了直径为1200mm,浮体高度650mm,浮标总重量为234.69kg的测试浮标单耳吊装数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得过渡力点x=0.43m,开展压力传感器实验验证分析计算的可靠性。所得浮标承受拉伸强度为265.326kpa,验证了选取75kg/m3EVA材料的可行性。借助1.2m浮标受力模型形成了直径3m以内浮标的通用校核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采用6根螺杆闭环连接优化方案,为测试浮标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系统的指导。(4)考虑到长江口海域高浊度特点,为观测被测仪器生物附着情况,在测试浮标内部设计卷扬升降装置。卷扬式升降电压实验中,测试电压10.8~13.2V,升降时间为57.4~73.0s/49.4~56.4s,因光伏发电蓄电池电压维持在11.8~12.3V之间,升降时间统一设为70s/53s。经过海上工作实操,存在点触开关被海风侵蚀、钢缆孔磨损、钢缆开丝等现象。提出了螺杆升降优化设计方案,利用螺杆顶端的光杆部位以及底端的弹簧装置消除因电压不同导致升降时间的误差,升降时间设为90s/85s。螺杆升降的强度远高于钢缆材料,在结构上可以规避卷扬升降的弊端,提高了升降装置的可靠性。(5)为了节约经济成本,降低运输、投放、回收难度,本研究设计了一套可以满足所选站点海域的锚系装置并展开测试。锚链与浮标底部支架连接方式采用三根直径为16mm尼龙缆绳和转换扣。锚链采用直径为14mm镀锌无档锚链,估算最大张力为23k N,远小于拉力负荷70.76k N和拉断负荷141.51k N。采用水泥钢筋浇筑锚,体积为0.152m3,密度为2900kg/m3,质量为440.8kg。经过海上试验验证,锚系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刘欣[7](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杨富茗[8](2019)在《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性能研究及样机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浪能滑翔机是一种完全依靠波浪能作为驱动力的新型移动海洋环境监测平台。论文致力于波浪能滑翔机的水动力性能研究及样机研制。为了解决现有波浪能滑翔机在克服诸多假设条件下的水动力性能研究的难题,尤其是串列水翼被动俯仰转动下推进性能的参数化研究,论文首先建立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Fine/Marine和STAR-CCM+软件的水动力性能数值迭代求解方法。利用该方法,仿真计算了波浪能滑翔机在规则波下的水动力性能,分析了波浪能滑翔机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针对串列水翼被动俯仰转动推进性能的系统研究,通过改变水翼转轴位置、扭转弹簧刚度、水翼振荡幅度等参数,拓展了串列水翼被动俯仰转动的参数化研究,得到串列水翼获取更优的推进性能时所需的扭转弹簧刚度、水翼转轴位置等参数。基于仿真研究结果,研制了样机,并在水池模拟与一级海况等效有义波高的规则波,开展样机在规则波中的航行试验。本文研究表明: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仿真模型可同时描述水面船在波浪中运动、水下驱动机构牵引水面船运动以及串列水翼被动俯仰转动;仿真分析表明,水面船在波浪中受到的水平波浪力和串列水翼被动俯仰转动规律是影响波浪能滑翔机推进性能的重要考核参数;水翼的转轴位于导边且水翼转轴处安装扭转弹簧能显着改进波浪滑翔机的航行速度,样机在一级海况下航行速度达到了美国Liquid Robotic公司的SV2型号同等水平。

宋波[9](2019)在《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文中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不断攀升已经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一种丰富、廉价、无毒以及可再生的一碳资源,CO2在化学合成领域的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利用CO2制备高分子材料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较低的反应活性,只有极少量的CO2聚合反应被报道。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是CO2和环氧单体的共聚反应,而CO2与炔类单体的聚合则鲜有报道。相比于烯类单体,炔类单体是另一类重要的单体,具有更加丰富的化学性质。一般炔类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通常含有不饱和化学键,从而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质。因此,本文主要是开发基于CO2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并制备一系列功能聚合物。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建立了常压下CO2和端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的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利用双功能催化剂钨酸银进行催化,在温和条件下即能够以高产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炔酯。得到的聚炔酯可以被苄胺以100%的接枝率后修饰。此外,我们还利用该聚合反应制备低分子量的遥爪聚合物,并实现其进一步聚合得到更高分子量的聚炔酯。该聚合反应具有很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可以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四苯基乙烯(TPE)、四苯基吡嗪(TPP)以及噻咯基元引入聚合物主链中,得到同样具有AIE特性的聚炔酯。所制备的聚合物薄膜的绝对荧光量子效率最高可达61%。另外,由于主链含有大量酯基,聚炔酯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在第三章中,我们在前一章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单体——胺类单体,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CO2的简便高效的“一锅、两步、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该反应在第一步CO2和端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聚合完成之后,不经过分离提纯直接加入胺类单体,最终得到具有区域和立构规整性的聚烯胺酯。我们还采用不同的单体组合,制备得到不同主链结构的聚烯胺酯,展现出不同的热学性质。TPE的引入使聚合物具有典型的AIE现象,其在聚集态的高效发光以及主链富含氮原子的特性,可被应用于爆炸物的灵敏检测。在第四章中,我们通过多官能团端炔单体制备了超支化聚炔酯,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表征可以看出,聚合物外围还有大量未反应的端炔基团。通过对核磁谱图的分析计算,我们可以算出聚合物的支化度为0.61,大于传统的超支化聚合物。由于超支化聚炔酯含有大量炔酯和端炔基团,可以对其进行精确多步后修饰,最终得到结构和序列可控的超支化聚烯胺酯,每一步后修饰转化率都接近100%。在第五章中,通过引入小分子化合物苯甲脒,我们实现了线形、超支化和交联聚炔酯的精确、快速和可视化降解,得到结构明确的功能化咪唑酮。我们采用在线红外详细研究了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发现温度会显着影响降解速率,三丁基膦(Bu3P)的用量对于降解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苯甲脒的用量基本不会影响降解速率。我们可以通过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变化来监测降解反应进程。利用高效快速的降解反应,我们实现了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下的清晰可见的图案制备。由于独特的咪唑酮结构,降解产物可被用于三价金离子的特异性检测和吸附。在第六章中,我们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CO2,二炔醇和芳基二卤化物的“一锅、三组分”聚合反应用于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5CC)基聚合物。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在线红外监测,我们深入探究了聚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O2、二炔醇和芳基二卤化物之间存在协同反应效应。此外,5CC基聚合物还可以很容易地被二级胺进攻从而100%区域选择性开环。由于其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TPE和联萘基团可以很容易地引入聚合物主链中,以赋予聚合物独特的AIE和手性特性。我们还通过多种单体策略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并成功开发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的多孔聚合物。在第七章中,我们开发了CO2和芳基内炔以及卤代烷烃单体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可以在常压CO2氛围下进行,很短时间内即能够以高产率得到高分子量的聚烯酯。该聚合反应普适性好,溴代或者碘代烷烃都表现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当引入TPE基团时,聚合物表现出聚集诱导增强荧光(AEE)的特性。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将同样廉价、丰富、无毒和可再生的氧气(O2)作为一种重要单体,成功开发出其与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全氟萘烷(C10F18)的混合溶剂体系,通过醋酸钯(Pd(OAc)2)和氯化锌(ZnCl2)的共同催化作用,以高产率制备得到高分子量的多取代聚呋喃。通过分析模型反应产物的组分,我们可以确定聚合物中不同重复单元的比例。此外,P1(6)可以被用作爆炸物检测的荧光探针,具有超放大猝灭效应。而共轭聚合物P2-P5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最高可达1570 GM,显示出作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巨大潜力。总之,我们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温和的CO2/O2和炔类单体的聚合反应。它们可以在常压氛围下,采用廉价易得的商业化催化剂进行催化,通过灵活的单体设计制备一系列新型功能性聚合物,为CO2和O2的化学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朱利军[10](2019)在《基于CuFC的Cs+富集材料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铯是海洋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进入海洋后会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低浓度放射性铯的海上跟踪监测对仪器检出限、检测时效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场富集检测”已成为海洋低浓度放射性污染监测的研究热点。为实现海水中铯的快速高效富集,本研究制备亚铁氰化铜(Cupric ferrocyanide,CuFC)粉末,并采用海藻酸钙(Calcium alginate,CA)和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多重交联包埋,同时引入孔道网络发达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制备复合微球。基于成功制备的CuFC粉末和复合微球,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探讨其在静态和动态吸附时对Cs+的吸附行为特征及机理。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制备水分散性良好的CuFC粉末。当Cs+初始浓度为10mg/L、溶液pH为7时,CuFC最佳投加量为2 g/L,在298 K温度下震荡50 min能吸附水中约94.7%的Cs+,且受K+、Na+、Ca2+、Mg2+等干扰离子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前后吸附材料的XRD、FT-IR、EDS等表征表明,吸附材料具有-C≡N、-Fe(Ⅱ)-C≡N和-C≡N-Cu(Ⅱ)等特征吸收峰,XRD谱图与CuFC标准谱图一致,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吸附前后CuFC的外观、化学组成等无明显变化,CuFC中的K+与Cs+的离子交换为CuFC吸附Cs+的主要机理。2.CuFC引入后微球的吸附性能显着提升。当Cs+初始浓度为10 mg/L、pH为7时,复合微球最佳投加量为5.6 g/L,在298 K温度下震荡80 min能吸附水中约97.21%的Cs+,且基本不受K+、Na+、Ca2+、Mg2+等干扰离子的影响。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模型较好地拟合。吸附前后复合微球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显着变化,微球内CuFC结构中的K+与Cs+的离子交换是复合微球吸附Cs+的主要机理。将CuFC粉末包埋成球后,其部分吸附点位被掩蔽,对Cs+的吸附率小幅降低,吸附平衡时间后延约30min,但适用pH范围更广。3.复合微球填充和脱脂棉固定CuFC粉末制备的两套动态吸附系统对Cs+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呈现一致规律:当吸附柱高度由4 cm增至10 cm时穿透曲线右移,穿透点和耗竭点均延长。当Cs+初始浓度由5 mg/L增至15 mg/L时穿透曲线左移,穿透时间和耗竭时间均有所缩短。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可以较好地对动态吸附行为进行线性拟合。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复合微球吸附柱的穿透时间比脱脂棉负载CuFC粉末吸附柱更短,吸附效率也更低,但脱脂棉负载CuFC粉末制备的吸附柱在吸附前期会存在部分CuFC粉末流失的问题。

二、“863”海洋监测技术成果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63”海洋监测技术成果优异(论文提纲范文)

(1)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微波遥感技术特点
        1.1.2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意义
        1.1.3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1.2.1 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研究发展概况
        1.2.2 综合孔径辐射计定标方法发展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第2章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理论基础
    2.1 微波辐射测量学基础
    2.2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2.3 综合孔径辐射计亮温重建原理
    2.4 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性能指标
        2.4.1 空间分辨率
        2.4.2 无混叠视场
        2.4.3 辐射灵敏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孔径辐射计旋转采样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理论
        3.2.1 点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傅里叶分析
        3.2.2 扩展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带宽估计方法
        3.2.3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准则
        3.2.4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3 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模糊理论
        3.3.1 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理论模型
        3.3.2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静止轨道等间距圆环阵列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方法
    4.1 引言
    4.2 冗余空间定标方法基本模型
    4.3 等间距圆环阵列的冗余空间定标方程组
        4.3.1 瞬时采样观测情景
        4.3.2 阵列旋转采样观测情景
    4.4 冗余空间相位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4.4.1 固定位置的π模糊特性
        4.4.2 相位求解方法
    4.5 冗余空间幅度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4.6 数值仿真实验
        4.6.1 模拟观测场景与系统参数设置
        4.6.2 噪声特性分析与权重函数设置
        4.6.3 相位定标性能评估
        4.6.4 幅度定标性能评估
        4.6.5 幅度定标偏置研究与其校正方法
    4.7 说明与讨论
        4.7.1 总体定标性能
        4.7.2 幅度定标偏置
        4.7.3 针对真实观测场景的扩展仿真
        4.7.4 同类方法的定标性能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数字相关系数预处理方法研究
        5.2.1 三阶量化相关系数估计方法
        5.2.2 IQ非正交性误差校正方法
    5.3 综合孔径辐射计可见度函数定标方法研究
        5.3.1 基于外部参考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
        5.3.2 可见度函数幅度定标
    5.4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地面试验数据处理
        5.4.1 数据处理流程的试验验证
        5.4.2 地面试验观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A.固定位置的π缠绕特性的证明
        A.1 由式(A.1a)和式(A.2a)构成的解集规律
        A.2 由式(A.1b)和式(A.2b)构成的解集规律
    B.归一化可见度幅度噪声统计规律解释
    C.冗余空间相位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D.冗余空间幅度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D.1 幅度定标模型考虑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D.2 幅度定标模型忽略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3)空间高光谱遥感器星上辐射定标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辐射定标概述
    1.2 定标方法分类
        1.2.1 发射前实验室定标
        1.2.2 发射后在轨辐射定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辐射定标相关基础理论
    2.1 辐射度量和辐射传输定律
        2.1.1 光学辐射度量
        2.1.2 辐射传输的基本定律
    2.2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2.3 辐射标准建立与传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辐射定标标准的建立与传递
    3.1 “太阳+漫反射板”空间辐射定标标准建立与传递方案概述
        3.1.1 星上定标光谱仪简介
        3.1.2 辐射定标标准建立与传递方案概述
    3.2 空间辐射定标标准建立与高光谱遥感器辐射定标
        3.2.1 光谱定标
        3.2.2 BRDF衰减监测
        3.2.3 高光谱遥感器绝对辐射定标
    3.3 空间辐射定标标准传递
        3.3.1 轨道预测
        3.3.2 影像数据筛选
        3.3.3 高光谱影像相对辐射定标
        3.3.4 遥感影像空间匹配处理
        3.3.5 高光谱数据处理
        3.3.6 待定标遥感器定标系数获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光谱遥感器星上辐射定标精度评估与验证
    4.1 定标基础数据库建立
        4.1.1 稀土板光谱反射率测试
        4.1.2 漫反射板BRDF测试
        4.1.3 衰减屏透过率测试
    4.2 光谱定标方法验证
        4.2.1 光谱定标数据处理
        4.2.2 基于氧气吸收峰验证
        4.2.3 光谱定标不确定度评估
    4.3 相对辐射定标精度评估
    4.4 绝对辐射定标精度验证
        4.4.1 漫反射板在轨工作状况
        4.4.2 辐射定标精度验证方法
        4.4.3 与MODIS交叉比对验证
        4.4.4 与MSI交叉比对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光谱遥感器交叉辐射定标应用
    5.1 交叉定标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验证
    5.3 不确定度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双核锌催化剂催化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化合物
    1.2 手性化合物的制备
    1.3 基于氮杂半冠醚配体的双核锌协同催化剂的研究
        1.3.1 基于氮杂半冠醚配体的双核锌协同催化剂研究概述
        1.3.2 基于氮杂半冠醚配体的双核锌协同催化剂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中的应用
    1.4 α-羟基-1-茚酮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1.5 硝基烯烃与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1.5.1 醛与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1.5.2 酮类与硝基烯烃的Michael加成
        1.5.3 酯类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
    1.6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双核锌催化剂催化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2.1 模板反应的构建
    2.2 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条件的筛选
        2.2.1 筛选配体类别及配体用量
        2.2.2 反应添加剂的筛选
        2.2.3 添加剂用量的筛选
        2.2.4 反应溶剂的筛选
        2.2.5 反应温度的筛选
        2.2.6 配体用量的筛选
        2.2.7 底物物料比筛选
    2.3 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底物的拓展
    2.4 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反应机理的研究
        2.4.1 X-单晶衍射确定主产物的构型
        2.4.2 可能的反应机理
    2.5 总结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3.2 氮杂五元环配体及氮杂四元环配体的制备
        3.2.1 手性氮杂五元环半冠醚配体的制备
        3.2.2 氮杂四元环半冠醚配体L7-9的合成
    3.3 硝基烯烃的合成
    3.4 α-羟基-1-茚酮的合成方法
    3.5 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通法
    3.6 本章小结
    3.7 产物数据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近海海洋仪器试验场测试浮标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长江口海域监测站点海况与传感器测试浮标
    2.1 引言
    2.2 长江口海域的基本情况
        2.2.1 长江口海域的风场
        2.2.2 长江口海域的波浪
        2.2.3 长江口五个试验场站点调研与分析
    2.3 近海海洋试验场传感器测试浮标
        2.3.1 传感器测试浮标结构
        2.3.2 传感器测试浮标工作特性
第三章 EVA材料拉力试验
    3.1 引言
    3.2 原材料及仪器
    3.3 拉伸实验夹具的设计
    3.4 拉力实验条件
    3.5 EVA材料的预处理
    3.6 拉伸实验样品分组
    3.7 EVA材料的拉伸实验结果
    3.8 拉伸静应力仿真分析
    3.9 EVA材料拉伸实验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测试浮标体强度校核
    4.1 引言
    4.2 建立吊装数学模型
    4.3 压力传感器验证试验
    4.4 强度校核与成品投放验证
    4.5 结构框架优化设计
    4.6 浮标体强度校核小结
第五章 传感器升降机构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卷扬升降装置
        5.2.1 卷扬升降结构分析
        5.2.2 卷扬升降实验及投放结果
    5.3 螺杆升降结构
        5.3.1 螺杆升降装置结构设计
        5.3.2 螺杆升降电压电流实验
        5.3.3 螺杆机构升降装置海上试验
    5.4 两种升降装置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锚系
    6.1 锚系的选择与设计
    6.2 锚系的力学分析
    6.3 锚的设计与投放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校科研成果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性能研究及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波浪能滑翔机研究现状
        1.3.2 串列水翼推进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波浪能滑翔机数值建模和求解
    2.1 引言
    2.2 波浪能滑翔机建模的数值方法及其验证
        2.2.1 水动力学控制方程
        2.2.2 串列水翼摆动推进的数值方法验证
    2.3 波浪能滑翔机数值建模
        2.3.1 波浪能滑翔机数值建模的重要假设
        2.3.2 水面船波浪能吸收能力
        2.3.3 缆绳模型建模
        2.3.4 水翼模型推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3.5 波浪能滑翔机模型参数
    2.4 波浪能滑翔机数值模拟迭代求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波浪能滑翔机模型水动力性能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3.1 引言
    3.2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3.2.1 边界条件
        3.2.2 网格划分
    3.3 波浪能滑翔机在规则波下水动力性能分析
    3.4 波浪能滑翔机的串列水翼推进性能显着性差异分析
        3.4.1 串列水翼推进效率分析
        3.4.2 串列水翼间流场分析
    3.5 波浪能滑翔机推进性能水池试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波浪能滑翔机的串列水翼推进性能差异性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串列水翼推进性能的改进设计
    4.3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4.3.1 边界条件
        4.3.2 网格划分
    4.4 扭转弹簧刚度对串列水翼推进性能影响的参数化研究
        4.4.1 结构参数对二维单一水翼扭转弹簧刚度选取的影响分析
        4.4.2 运动参数对二维串列水翼扭转弹簧刚度选取的影响分析
        4.4.3 运动参数对三维串列水翼扭转弹簧刚度选取的影响分析
    4.5 串列水翼扭转弹簧刚度选取的综合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波浪能滑翔机样机研制
    5.1 引言
    5.2 样机扭转弹簧刚度选取
    5.3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5.3.1 边界条件
        5.3.2 网格划分
    5.4 扭转弹簧对波浪能滑翔机在规则波下的水动力性能影响分析
    5.5 扭转弹簧对波浪能滑翔机的串列水翼推进性能的影响分析
        5.5.1 扭转弹簧对串列水翼推进效率的影响分析
        5.5.2 扭转弹簧对串列水翼间流场影响分析
    5.6 波浪能滑翔机样机制造
        5.6.1 波浪能滑翔机的设计
        5.6.2 波浪能滑翔机的制造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波浪能滑翔机水池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目的
    6.3 试验原理
    6.4 试验设备和设置
        6.4.1 多功能水池
        6.4.2 造波机
        6.4.3 测量和传输设备
        6.4.4 试验设置
    6.5 试验内容
    6.6 试验数据分析
        6.6.1 变扭转弹簧刚度直航性能
        6.6.2 变波高直航性能
        6.6.3 变波周期直航性能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氧化碳排放
    1.2 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性质
    1.3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1.3.1 二氧化碳制备尿素及其衍生物
        1.3.2 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
        1.3.2.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反应
        1.3.2.2 二氧化碳和炔丙醇反应
        1.3.2.3 二氧化碳和烯烃反应
        1.3.3 二氧化碳制备五元环状氨酯
        1.3.3.1 二氧化碳和氮杂环丙烷环加成反应
        1.3.3.2 二氧化碳和邻氨基醇反应
        1.3.3.3 二氧化碳和炔丙胺反应
        1.3.3.4 环状碳酸酯作为中间体合成环状氨酯
        1.3.3.5 二氧化碳和炔、醛、胺反应
        1.3.4 二氧化碳制备其他化合物
    1.4 二氧化碳参与的聚合反应
        1.4.1 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
        1.4.1.1 聚合反应机理
        1.4.1.2 聚合反应选择性
        1.4.1.3 聚合反应催化剂
        1.4.2 二氧化碳和环氮、环硫化物的聚合
        1.4.3 二氧化碳和二醇(酚)类化合物的聚合
        1.4.4 二氧化碳和二胺类化合物的聚合
        1.4.5 二氧化碳和烯类化合物的聚合
        1.4.6 二氧化碳和炔类化合物的聚合
    1.5 课题提出
第二章 二氧化碳与端炔、卤代烷烃单体制备聚炔酯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2.2.3 聚合物的合成
        2.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2.2.5 遥爪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合
        2.2.6 聚合物的降解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反应
        2.3.2 结构表征
        2.3.3 遥爪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聚合
        2.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2.3.5 聚合物的降解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碳与端炔、卤代烷烃以及胺类单体制备聚烯胺酯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3.2.3 聚合物的合成
        3.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3.3.2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3.3.3 结构表征
        3.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3.3.5 爆炸物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支化聚炔酯的制备及其精确多步后修饰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4.2.3 单体的合成
        4.2.4 聚合物的合成
        4.2.5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4.2.6 聚合物的精确多步后修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反应
        4.3.2 结构表征
        4.3.3 支化度计算
        4.3.4 光物理性质
        4.3.5 精确多步后修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炔酯的精确可视化降解及其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5.2.3 线形聚炔酯的降解
        5.2.4 模型反应
        5.2.5 超支化聚炔酯的降解
        5.2.6 交联网状聚炔酯的降解
        5.2.7 聚炔酯薄膜制备和实时降解
        5.2.8 图案化与微印刷
        5.2.9 降解产物对金离子的吸附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线形聚炔酯的降解
        5.3.2 超支化和交联网状聚炔酯的降解
        5.3.3 降解产物光物理特性
        5.3.4 降解过程可视化
        5.3.5 图案化与微印刷
        5.3.6 金离子检测与吸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氧化碳与炔醇、卤代芳烃单体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
        6.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6.2.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6.2.4 单体的合成
        6.2.5 聚合物的合成
        6.2.6 通过“AB+ C”策略合成聚合物
        6.2.7 模型产物的合成
        6.2.8 聚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开环
        6.2.9 手性聚合物的合成
        6.2.10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6.2.11 多孔聚合物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聚合反应条件优化
        6.3.2 结构表征
        6.3.3 机理研究
        6.3.4 聚合物的区域选择性开环
        6.3.5 光物理性质
        6.3.6 手性聚合物
        6.3.7 超支化聚合物
        6.3.8 多孔聚合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二氧化碳与芳基内炔、卤代烷烃单体制备聚烯酯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化学试剂
        7.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7.2.3 单体的合成
        7.2.4 聚合物的合成
        7.2.5 模型产物的合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聚合反应
        7.3.2 结构表征
        7.3.3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7.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氧气与芳基内炔单体制备聚呋喃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化学试剂
        8.2.2 测试仪器与设备
        8.2.3 聚合物的合成
        8.2.4 模型产物的合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聚合反应
        8.3.2 模型反应
        8.3.3 结构表征
        8.3.4 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8.3.5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8.3.6 爆炸物检测
        8.3.7 双光子吸收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CuFC的Cs+富集材料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铯的性质及危害
        1.1.2 海洋铯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1.1.3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核安全形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洋放射性铯的富集检测技术现状
        1.2.2 海水中铯的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2.3 金属亚铁氰化物吸附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课题来源
第2章 亚铁氰化铜粉末的制备及其对铯的吸附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亚铁氰化铜粉末的制备
        2.3.2 实验用水的配制
        2.3.3 亚铁氰化铜对铯的静态吸附实验设计
        2.3.4 表征及机理分析方法
        2.3.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吸附剂投加量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2.4.2 反应体系pH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2.4.3 接触时间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2.4.4 铯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2.4.5 干扰离子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2.5 吸附材料表征及吸附机理
        2.5.1 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2.5.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2.5.3 吸附前后的FT-IR分析
        2.5.4 吸附前后的XRD分析
        2.5.5 吸附前后的形貌分析
        2.5.6 吸附前后的EDS分析
        2.5.7 吸附材料的热重分析
        2.5.8 吸附机理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亚铁氰化铜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铯的吸附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亚铁氰化铜复合微球的制备
        3.3.2 实验用水的配制
        3.3.3 微球对铯的静态吸附实验设计
        3.3.4 表征及吸附机理研究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成分微球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3.4.2 复合微球投加量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3.4.3 反应体系pH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3.4.4 接触时间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3.4.5 铯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4.6 干扰离子对铯离子吸附的影响
    3.5 吸附材料表征及吸附机理
        3.5.1 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3.5.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3.5.3 吸附前后的FT-IR分析
        3.5.4 吸附前后的XRD分析
        3.5.5 吸附前后的形貌分析
        3.5.6 吸附前后的EDS分析
        3.5.7 吸附前后的XPS分析
        3.5.8 吸附机理分析
    3.6 复合交联包裹对Cu FC粉末吸附性能的影响
        3.6.1 对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3.6.2 对适用pH的影响
        3.6.3 对吸附平衡时间的影响
        3.6.4 对阳离子干扰的影响
        3.6.5 综合评价
    3.7 小结
第4章 动态吸附系统对铯的连续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动态吸附系统搭建
        4.3.2 动态吸附实验设计
        4.3.3 动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4.3.4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吸附柱高度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
        4.4.2 铯离子初始浓度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
        4.4.3 动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4.5 两种动态吸附系统吸附性能对比
        4.5.1 耗竭速率比较
        4.5.2 平衡吸附量对比
        4.5.3 吸附系统运行稳定性对比
        4.5.4 综合评价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一
致谢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863”海洋监测技术成果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D]. 郭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3]空间高光谱遥感器星上辐射定标方法与应用研究[D]. 许和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双核锌催化剂催化α-羟基-1-茚酮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D]. 郭欣. 郑州大学, 2020
  • [6]近海海洋仪器试验场测试浮标设计与优化[D]. 包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8]波浪能滑翔机水动力性能研究及样机研制[D]. 杨富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D]. 宋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CuFC的Cs+富集材料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D]. 朱利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863”海洋监测技术取得优异成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