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共和国第一位留学生“管家”

李涛:共和国第一位留学生“管家”

一、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论文文献综述)

白冰,刘寒[1](2016)在《论1950年代留苏生的派出——中苏关系的另一面》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苏关系史中,有过两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中国学生赴苏留学运动——1920年代"留苏潮"和1950年代"留苏潮"。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有计划并大规模地向苏联派遣留学生。1950年代的留苏生是建国初期中共鉴于国内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作出的决定,是在当时"学习苏联热潮"的背景下选派的。1950年代留苏生的派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层层选拔的过程,是"国家行为"下的一种留学运动。因此,留苏生的派遣既受当时中国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也因其"国家行为"的色彩,应时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化。

王贝贝[2](2013)在《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了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及军事包围的敌对政策;国内,由于长期革命战争的影响导致了民生凋敝、经济衰败、人才匮乏等问题。面对西方国家的敌视,鉴于与苏联意识形态的相同,新中国出于国家现实利益的考虑,于是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适时地调整,实行了对苏联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下,中共中央领导人发动了“向苏联学习”的宣传和号召,认为新中国惟一可以借鉴的就是苏联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但是,此时,新中国在面对百废待兴、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下,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成为这一时期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最大障碍。苏联恰在此时给予新中国最及时热情地援助。其中为我国培养人才以缓解人才匮乏成为苏联援助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大规模地派遣知识分子奔赴苏联学习先进的科技及建设的经验。从1951年到1959年,新中国的留苏知识分子根据派遣的规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由初步探索到迅速发展,再到调整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国家选派留苏知识分子是依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调整的重要决策。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每年都向苏联派遣了多达几千名少则几百名的留苏知识分子,他们奔赴苏联的各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厂等不同的地方。留苏知识分子没有辜负国家及人民的众望,在苏联期间,他们努力勤奋地学习,并快速地掌握了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归国之后,他们成为国家各条建设战线上的主力军,在政治、科学技术、教育和艺术等不同的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的留苏知识分子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留苏知识分子具有构成的多样性、选拔的严格性、专业的狭隘性等鲜明的时代特点。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是新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上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增进了中苏之间的友好关系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吸收了苏联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中国以后留学制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工作也存在着由于派遣国的单一,从而减少了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交流、发展的机会;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事业的发展;由于专业的狭隘,从而影响了我国后来各学科的平衡发展。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苛求其尽善尽美。尽管留苏知识分子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新中国向苏联大规模派遣留知识分子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中国乃至世界留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薛卫洋[3](2013)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 ——结合上海市为例的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我国政府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重新步入正轨,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三十余载时光飞逝,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为保障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在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三十余年的历程作出一番梳理,在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中探寻发展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路径。与以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是基于教育史的学科视角进行的。为避免研究过于宽泛、空洞,本研究结合上海市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三十余年的历程,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发,以及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时间节点,分为恢复时期(1978——1984)、调整与规范化时期(1985——2000)和深化发展时期(2001——2012)加以研究。对上述三个时期的研究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从留学、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的国际交流及合作三方面,对每个时期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从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动力探寻、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路径。

孙洋[4](2012)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美国对华经济、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使中国在东方战场上努力抗击日本、对华传输自由民主文化价值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实行了文化援助计划,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交流;援助中国留学生;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深造;以书籍和微缩胶片援华等几个方面。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美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段,该时段的文化援华计划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虽为美国主导的文化交往,但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化对华单向辐射的模式,并把中美文化交流全面提高到官方化的层面,标志着中美文化外交的开端。但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美国文化扩张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充分翔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审视文化援华计划中美国政策转变的历史根源、剖析援华计划实施的真正动机、细致解读文化援助的各个子计划,分析全局进展、解密细枝末节,突出文化计划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历史的因果关系蕴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文化援华的历史,对当代中美文化交流亦有借鉴意义。

月光[5](2002)在《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文中提出

二、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20 世纪 50 年代留苏知识分子产生的背景
    1.1 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1.1 国际形势的复杂
        1.1.2 国家利益的需要
        1.1.3 意识形态的相同
    1.2 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的推动
        1.2.1 党的领导人的号召
        1.2.2 对苏联经验的借鉴
    1.3 建国初期人才资源的稀缺
        1.3.1 建国初期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1.3.2 建国初期人才资源稀缺的原因及表现
第二章 20 世纪 50 年代留苏知识分子工作开展的概况
    2.1 留苏知识分子工作的初步探索期(1951 年—1953 年)
    2.2 留苏知识分子工作的发展期(1954 年—1956 年)
    2.3 留苏知识分子工作的调整期(1956 年—1959 年)
    附表
第三章 20 世纪 50 年代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的贡献
    3.1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政治上的贡献
    3.2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军事上的贡献
    3.3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科技上的贡献
    3.4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农业上的贡献
    3.5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教育上的贡献
    3.6 留苏知识分子归国后在艺术上的贡献
第四章 20 世纪 50 年代留苏知识分子开展的特点及评价
    4.1 20 世纪 50 年代留苏知识分子开展的特点
        4.1.1 留苏知识分子选拔的严格性
        4.1.2 留苏知识分子构成的多样性
        4.1.3 留苏知识分子的专业狭隘性
        4.1.4 对留苏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关爱
    4.2 历史评价
        4.2.1 积极作用
        4.2.2 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 ——结合上海市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对“高等教育化”概念的界定
        (二)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文献的数字分析
        (二) 国际化的理论研究
        (三) 国际化的实践研究
        (四)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全面恢复发展时期(1978——1984)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
    第二节 留学的恢复发展
        (一) 基于国情稳步恢复留学生对外派遣工作
        (二) 全面、稳步恢复来华留学生招收工作
    第三节 合作办学的恢复发展
        (一) 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性合作办学
        (二) 与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办学
    第四节 人员和学术的国际交流及合作的恢复发展
        (一) 积极建立高校校际交流关系
        (二) 恢复并增加聘请外籍师资来华任教、讲学
        (三) 从赴外参会到在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第三章 调整与规范化发展时期(1985——2000)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新世纪的环境
    第二节 留学教育的调整与规范化发展
        (一) 留学生对外派遣工作方针及管理的调整
        (二) 来华留学生招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整
    第三节 合作办学的调整与规范化发展
        (一) 中外合作办学的初步兴盛
        (二) 《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的颁布及影响
    第四节 人员和学术的交流及合作的调整与规范化发展
        (一) 外籍师资引进结构、方式及合作的调整
        (二) 汉语水平测试(HSK)的建立及对外汉语推广
        (三)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非官方组织的工作
        (四) 参与、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数量剧增
        (五) 学历、学位国际认证工作的开启及初步发展
第四章 深化发展时期(2001——2012)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的环境
    第二节 留学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
        (一) 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新特点及自费留学的突破
        (二) 接收来华留学生工作认识及管理的深化
    第三节 合作办学的深化发展
        (一) 立法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 中外合作大学的创建及其特点
        (三) 孔子学院的创建及其发展
    第四节 人员和学术的交流及合作
        (一) 双边及区域性交流加强及学历、学位国际认证的突破
        (二) 高端国际论坛、会议的常态化发展
        (三)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师生国际交流及合作
第五章 对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族化与国际化关系的处理
        (一) 高等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关系辨析
        (二)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力探寻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变迁
        (二) 扩充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动力体系
    第三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制保障
        (一) 在国家层面树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意识
        (二) 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三) 实现财政性与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步、持续增长
        (四) 建立并完善相关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
    2.1 美国专家援华政策的制定与国民政府的回应
        2.1.1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专家援华计划的讨论
        2.1.2 国民政府的需求计划与中美两国的交涉
    2.2 美国专家在中国
        2.2.1 农牧业专家
        2.2.1.1 优秀的水土保持专家沃尔特·罗德米尔克
        (一)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勘察
        (二)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工作实践
        (三) 罗德米尔克对中国水土情况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2.2.1.2 大材小用的遗传学专家拉尔夫·菲利普斯
        (一) 建议设置文化专员
        (二) 菲利普斯在中国的贡献
        2.2.2 医学专家
        2.2.2.1 广结善缘的哈罗德·劳克斯
        2.2.2.2 节约成本的楷模约翰·特里普
        2.2.3 工业专家
        2.2.3.1 鞠躬尽瘁的冶金学者埃德温·史密斯
        2.2.3.2 不惧权势的标准化专家迪克森·里克
        2.2.4 新闻学专家
        2.2.4.1 董显光与罗斯福的交涉及新闻学院的成立
        2.2.4.2 新闻审查制度下的美国新闻学专家弗洛伊德·泰勒等人
        2.2.5 社会科学专家赴华
        2.2.5.1 专家援华计划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
        2.2.5.2 地缘政治学家乔治·葛德石
        (一) “麻烦制造者”葛德石
        (二) 葛德石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三) 葛德石的个性分析:自由民主制度的卫道士
        2.2.5.3 国际关系学家纳撒尼尔·裴斐
        (一) 裴斐对远东问题的分析
        (二) 裴斐对中国战后教育的分析
    2.3 美国援华专家计划评析
        2.3.1 美国专家与中美文化的差异
        2.3.2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的实质分析
第3章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3.1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之缘起
        3.1.1 文化计划之“互惠性”考虑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之剖析
        3.1.2 贫病交加的中国学者
        3.1.3 对费正清书信的解读
        3.1.4 费正清对文化计划的建议
    3.2 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的先声
        3.2.1 对中国大学的遴选:浙江大学取代中山大学的原因及实质
        3.2.2 四川大学的复杂情况:抵制萧作梁的风波
        3.2.3 “护照扣留事件”与“中央训练团”:第一批中国学者赴美的阻力
    3.3 四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 第一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1 初试牛刀:芝加哥大学座谈会
        3.3.1.2 心系祖国,笔耕不辍的张其昀与金岳霖
        3.3.1.3 费孝通的美国之行
        (一) 费孝通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
        (二) 费孝通与中美文化交流
        3.3.2 第二批高校的遴选与赴美学者的贡献
        3.3.2.1 费正清对第二批中国高校的遴选
        3.3.2.2 呕心沥血的文化使者萨本栋
        3.3.2.3 陈序经与《美国文化观》
        3.3.3 第三批学者在美国的成就
        3.3.3.1 袁敦礼与陶孟和: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
        3.3.3.2 “中国鸟类之父”郑作新与《中国鸟类名录》
        3.3.3.3 林同济的“哲人之路”;严济慈对抗战的贡献;梅贻宝引入美式教育
        3.3.4 第四批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4.1 张孝骞与中美医学交流
        3.3.4.2 刘承钊、刘恩兰在美国的科研成就
        (一) 刘承钊的的科研成就:《华西两栖类》
        (二) 刘恩兰与人类学比较研究
        3.3.4.3 竺可桢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及对世界形势的分析
        3.3.4.4 东西方绘画与舞蹈艺术的交融:叶浅予夫妇的美国之行#157
        3.3.4.5 东西方文学艺术思想的撞击:曹禺和老舍在美国的经历
        3.3.4.6 赴美未果的共产党学者
    3.4 对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计划的分析
第4章 美国援助留美生、邀请技术人员赴美
    4.1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之援助
        4.1.1 战时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境
        4.1.2 美国对留学生数量的统计及提供资金援助
        4.1.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4.1.4 美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4.2 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
        4.2.1 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邀请
        4.2.2 费正清对中央政治学校的调查
        4.2.3 芝加哥会议的召开
    4.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计划的态度
        4.3.1 “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4.3.2 制定各种法规:对自费留美的严控
        4.3.3 支持“三青团”成员留美
        4.3.4 对留学人员的“思想监督”
    4.4 “哈佛小组”与国民政府之间的角力
        4.4.1 国民政府官员与美国官员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态度
        4.4.2 “哈佛小组”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抗议和抵制
        4.4.3 愠怒的蒋介石:留学禁令的悄然颁布
        4.4.4 陶希圣的辩护与禁令解除后的留学形势
    4.5 对战时留学计划的评价
第5章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
    5.1 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图书馆的破坏
    5.2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的援助
        5.2.1 袁同礼的呼吁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首次援助
        5.2.2 布朗的访问和计划的制定
        5.2.3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计划的实施
        5.2.3.1 资金的筹措与书籍的遴选、购买
        5.2.3.2 书籍的运输和发放
    5.3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导下的中美人员交流及图书馆拓展计划
        5.3.1 美国图书馆员怀特赴华的失败
        5.3.2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拓展计划
        5.3.3 袁同礼对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冷落
    5.4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的实质
第6章 其他形式的对华文化援助
    6.1 美国向中国发送微缩胶片
        6.1.1 微缩胶片的特点
        6.1.2 微缩胶片存储、阅读技术的实现
        6.1.3 微缩胶片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6.2 美国对华发送电影及广播信号
        6.2.1 文化关系司与陆军情报局的合作
        6.2.2 翁万戈与美国教育电影援华
        6.2.3 中国百姓对美国科普电影的反应
        6.2.4 中美相互发送广播信号
    6.3 复制教科书计划的实行
    6.4 发表科研成果及互译书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论文提纲范文)

出身爱国世家
经历西安事变
奉令出任教育参赞
罹难“文化大革命”
与留学生亲密无间
致力于中外民间教育交流

四、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1950年代留苏生的派出——中苏关系的另一面[J]. 白冰,刘寒.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2]20世纪50年代留苏知识分子问题研究[D]. 王贝贝.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3]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1978-2012) ——结合上海市为例的研究[D]. 薛卫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4]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 孙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5]李滔:共和国第一任留学生“管家”[J]. 月光. 国际人才交流, 2002(01)

标签:;  ;  ;  ;  ;  

李涛:共和国第一位留学生“管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