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空间分布格局及采样技术初报。

S.空间分布格局及采样技术初报。

一、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1](2020)在《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文中指出为掌握梢斑螟属Dioryctria害虫研究和防治工作新进展,提升综合防治和管理水平,收集整理我国50余年梢斑螟属害虫研究成果和生产防治实践经验,全面介绍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鉴别、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研究表明:梢斑螟属害虫种类较多,我国已确认的种类有15种;分布广泛,多数种类可在数个省区发生,其中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可达24个省(区、市);寄主多样,除多数种类危害松属Pinus植物外,个别种类危害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等植物;危害隐蔽,以幼虫钻蛀寄主植物的果、梢、枝,个别种类钻蛀枝干危害;损失严重,个别种类不仅造成较大的生态损失,还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梢斑螟属害虫特别是几种多发频发种类,在局部地区已由一般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制约林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管理建议。

马梦然[2](2020)在《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派姬小蜂(Pediobius yunnanensis Liao)是在秦皇岛地区发现的寄生于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蛹的一种寄生蜂,但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温度对该蜂寄生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该蜂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派姬小蜂基本生物学特性云南派姬小蜂雌雄蜂形态相似,雄蜂略小于雌蜂,腹部几乎全部隐蔽于第1腹节下。云南派姬小蜂主要以幼虫虫态在寄主蛹内越冬。雌、雄成蜂的平均性比为1.89:1。云南派姬小蜂经卵、幼虫和蛹发育为成虫,在25℃条件下,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为30~37 d。成蜂羽化时间为4 d,日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0:00~6:00和20:00~22:00这两个时间段,羽化率为95.81%,雌蜂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交配时间为8~20 s;云南派姬小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均可产卵,并完成世代发育,但孤雌生殖后代均为雄蜂;补充不同营养均可不同程度延长成蜂寿命,尤其是补充15%的蜂蜜水后其寿命最长。云南派姬小蜂可以寄生的寄主有微红梢斑螟蛹、松果梢斑螟蛹、松梢小卷蛾蛹和玉米螟蛹,其寄生率分别为76.91%、70.00%、66.67%和15.38%,出蜂量分别为81头、105头、43头和32头。2)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28,30,33和35℃)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和35℃条件下,云南派姬小蜂的寄生率为0,在这两个温度下,该蜂不能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在20~33℃范围内,云南派姬小蜂能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并在寄主蛹内完成世代发育,其中,在30℃条件下,寄生率最高为81.82%。云南派姬小蜂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其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83、12.78、15.48和15.05℃,有效积温分别为127.05、144.14、55.80和314.15日·度:云南派姬小蜂的理论发生世代数由北至南,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在我国微红梢斑螟危害区一年可发生2~9代。3)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在云南派姬小蜂搜索微红梢斑螟蛹的过程,源自寄主植物和寄主昆虫的相关气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含有微红梢斑螟的油松枝条气味,对云南派姬小蜂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而健康松枝无引诱活性。在较近距离时,微红梢斑螟的幼虫虫粪、茧和蛹的有机提取液对该寄生蜂有明显的吸引力。云南派姬小蜂发现并寄生微红梢斑螟蛹时,其寄生部位为蛹的头部、胸部和腹部,但以寄生寄主蛹的胸部为主,并且4日龄的蛹的寄生率最高,为76.19%,随着寄主日龄的不同,寄生蜂后代的数量、发育历期和后代个体大小也有所增减;在寄主蛹日龄相同的条件下,云南派姬小蜂的寄生数量随着寄主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寄主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4头),寄生量不在增加,其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单头雌蜂在24 h内最多可寄生14头寄主蛹,寄生1头蛹所需要的时间为0.0713 h,瞬时攻击率为0.9365;当云南派姬小蜂自身密度为3头时,对微红梢斑螟蛹的寄生率最高,为80.00%。

牛豪杰,王琪,严善春,陈刘阳[3](2019)在《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和赤松梢斑螟(D.sylvestrella)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实地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7个聚集指标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2种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上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结实量较高的样地,球果被害率和每株虫口密度,冷杉梢斑螟显着高于结实量较低的样地,赤松梢斑螟则差异不显着。2种梢斑螟的7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冷杉梢斑螟个体间相互排斥,赤松梢斑螟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λ>2,表明聚集分布是由2种梢斑螟各自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Iwao的m*-m回归法的2个分布参数α和β值计算出了在不同结实量下2种梢斑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可在生产调查防治中查阅使用。综上所述,2种梢斑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但二者的个体间关系不同;不同的害虫种类有不同的防治指标,在野外调查害虫发生情况时,依据抽样数据表判断害虫发生趋势,确定并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

冯晨宇[4](2019)在《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该虫为蛀干害虫,活动隐蔽,极难被发现,对我国各类松林的危害都十分严重。植物在受到微红梢斑螟为害后,表现出枝叶枯黄,枝梢弯曲、枯死且树冠呈扫帚状等特点。微红梢斑螟的危害行为严重威胁了我国松林的生长和成材。为探究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找出防治微红梢斑螟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在试验地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王各庄村实验苗圃的油松幼林中开展了一系列林间观察和试验,结合室内饲养,旨在得出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更加详细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并比较信息素和色板对微红梢斑螟的诱杀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学方面,通过林间观察及室内饲养,基本了解了试验地微红梢斑螟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生物学信息。(2)生态学方面,本研究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方程检验法对试验地微红梢斑螟进行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发现试验地微红梢斑螟呈聚集分布。分析其聚集原因分析时发现,试验地微红梢斑螟的聚集原因是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习性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产生的。(3)防治研究方面,尝试利用信息素和色板对微红梢斑螟进行诱杀,以检验两种防治方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信息素对试验地微红梢斑螟有明显的诱杀效果而色板对微红梢斑螟的诱杀效果并不明显。

牛豪杰[5](2019)在《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指出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种。梢斑螟属Dioryctria种类是危害红松果梢的重要害虫之一,具有使红松主梢分叉流脂或折断、球果腐烂等危害特点。因其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相似,不易分辨;生活隐蔽,很难防治。为了弄清梢斑螟在黑龙江省林口地区的种类组成、种群特征及生物生态学习性,本研究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利用灯光诱捕,结合人工采集,分析其成虫种群动态、幼虫空间分布;观察其成虫的生殖行为,以及越冬虫态和地点。研究结果如下。(1)红松人工纯林内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三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rubella)。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对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到最多数量。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2)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应用7个聚集指标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球果被害率和每株虫口密度,冷杉梢斑螟在结实量较高的样地显着高于结实量较低的样地,赤松梢斑螟在结实量不同的样地则差异不显着。两种梢斑螟的7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冷杉梢斑螟个体间相互排斥,赤松梢斑螟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λ>2,表明聚集分布是由两种梢斑螟各自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Iwao的m*-m回归法的两个分布参数α和β值,计算出了在不同结实量下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方便在生产调查防治中查阅使用。(3)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殖行为冷杉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0: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2:00。赤松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2:00~08: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4:00~8:00。两种梢斑螟雌蛾在1~5日龄均可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赤松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冷杉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5小时,赤松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小时。老龄处女雌蛾较刚羽化雌蛾会提前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雄性竞争对手信息存在条件下,雄蛾会延长交尾持续时间,但是产卵量没有显着变化。(4)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冷杉梢斑螟以低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越冬,其中主要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占57.21%,越冬场所为球果、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以球果为主,占75.82%。其中以老熟幼虫形态在红松球果中越冬成活率最高,为46.5%。综上所述,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种群动态、越冬方式、幼虫的空间分布的研究,确定梢斑螟种团组成,掌握其成虫及幼虫发生特点,为梢斑螟的有效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求偶、交配等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其求偶、交配高峰期以及其他生殖行为特征,为性信息素的提取以及林间防治奠定基础。

陈鹏,聂学文[6](2019)在《昆明松梢斑螟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有效防控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i的昆明松梢斑螟Dioryctria kunmingnella,在云南省弥勒市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的方法,较系统研究该虫的形态特征、危害行为、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弥勒市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受害枝梢内越冬,幼虫主要危害期为2—11月,羽化高峰在4月下旬,产卵高峰期为5月上旬,卵孵化高峰期为6月上旬。

朱明明[7](2016)在《长白山地区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文中提出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寒温带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树种,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近年来红松球果害虫发生猖獗,严重影响红松产业的发展及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本研究对吉林省红松球果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一下:通过对吉林省红松主要分布区红松球果害虫进行两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红松球果害虫主要以梢斑螟属(Dioryclria sp.)利球果小花尺蛾(Eupithecia gigantea)为主,且球果尺蛾的数量逐步上升,逐渐成为优势害虫;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C、I、CA、K、Lloyd M、Iwao、Taylor)分析表明,红松球果害虫冷杉梢斑螟(D. abietella)、松小梢斑螟(D. pryeri)和球果小花尺蛾(E. gigantea) 3种幼虫在林内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空间基本群体为个体,且.个体间相互排斥;通过采用序贯抽样法,确定了冷杉梢斑螟幼虫、松小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幼虫最适抽样量分别为N=151.0/m+312、N=367.3/m+244.3、N=360.0/m+313.1 (D=0.1)。通过对长白山地区红松球果害虫大敌进行调查共发现了7种寄生性天敌,其中渡边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walanabei)、果梢斑螟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和球果小花尺蛾跳小蜂(Copidosoma sp.).3个种为优势种。渡边长体茧蜂和啮小蜂寄生率在长白山各地区间分别为25%左右和15%左右,跳小蜂寄生率在露水河和白河地区无显着性差异(P=0.776),而黄泥河地区与露水河(P=0.018)和白河(P=0.026)地区跳小蜂寄生率有显着性差异,前者的寄生率(20.2%)要低于露水河(30.7%)与白河(29.8%)地区:灭幼脲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效果不明显,防治区球果小花尺蛾寄生率(49.1%)显着(P=0.035)高于未防治区(27.2%)。通过对发育历期、羽化持续期(羽化历期)和羽化率的研究发现,渡边长体茧蜂在30℃的环境下的生长状况最佳;发育起点温度为14.53℃,所需有效积温为284.71 d·℃;该蜂更倾向寄生2-3龄松小梢斑螟幼虫,且不同龄期间寄生率存在显着性差异;人工繁殖的不同世代渡边长体茧蜂,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其寄生率随之提高,羽化率利出蜂量逐渐下降;设置6个营养梯度,补充不同营养对渡边长体茧蜂寿命影响明显(P=0.001),雌、雄蜂均在饲喂20%蜂蜜水的情况下寿命最长,平均寿命为13.00±1.00d和9.33±1.53d;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8:00AM-12:00AM (61.04%),并且随时间延长羽化率逐渐下降。果梢斑螟啮小蜂单头寄主出蜂量最低41头,最高138头,平均88头,雌性比为61.5%±2.2%;发育历期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起点温度为9.06℃,有效积温为365.71d·℃;在20℃时,补充20%糖液浓度,雌、雄成虫的寿命最长,其中雌蜂寿命可达42.6d,雄蜂寿命22.4d。

吴磊,玉舒中,常明山,黄雪芬,李德伟,杨振德[8](2015)在《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弄清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在马尾松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采用设置标准地随机取样的方法对微红梢斑螟蛀孔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用7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法、Taylor幂法则和兰星平的La-m回归法测定分析了微红梢斑螟蛀孔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内在结构。结果表明,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由微红梢斑螟自身生物学习性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微红梢斑螟蛀孔的理论抽样数。

吴磊,杨振德,玉舒中,黄雪芬,覃开展[9](2014)在《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我国主要的松梢害虫之一,对松树的正常生长及种子园生产造成严重障碍,至今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文章对微红梢斑螟的生态学特性以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高玉国[10](2010)在《通过调节松梢生长防治微红梢斑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松树喷施几种植物生长物质进行生长调控,研究了各种试剂对松梢生长调控效果、对松梢挥发性物质的作用、以及对微红梢斑螟幼虫生长和成虫嗅觉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林间规模性防治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 GA3对马尾松等4种松树均有显着促进作用,PP333显着抑制马尾松枝和黑松枝的伸长生长,PP333显着抑制湿地松和马尾松枝的伸长生长,C2显着抑制湿地松和火炬松枝梢的伸长生长。2.用顶空动态吸附法提取马尾松和湿地松的挥发性物质,经GC-MS鉴定出湿地松71种组分、马尾松63种,42种在两者中共存。3.湿地松枝梢经过不同药剂处理后对微红梢斑螟幼虫生长产生的影响较低,在体重上与对照不产生显着性差异。4.不同处理湿地松挥发性物质的洗脱液作味源,以“Y”型嗅觉仪测定微红梢斑螟成虫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各处理(PP333外)均对其驱避效果明显。5.林间防治结果表明:对于微红梢斑螟等松梢害虫危害率,处理梢的受害率明显低于对照,林间防治试验结果与抑制生长调控试验结果基本一致,PP333及C2处理梢的防治效果最佳。6.安全性测定显示:7种湿地松2年生枝梢,基本密度、干物质含量及纤维素含量与对照间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即药剂施用安全。

二、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概述
2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生物学特性
3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4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防治进展
    4.1 生物防治
    4.2 营林措施
    4.3 物理防治
    4.4 化学防治
        4.4.1 喷雾防治
        4.4.2 烟雾防治
        4.4.3 树干注药防治
    4.5 信息素应用
5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和管理工作展望
    5.1 加强梢斑螟类害虫的基础研究
    5.2 加快梢斑螟类害虫的应用技术研究
    5.3 提高梢斑螟类害虫的综合管理水平

(2)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现状
        1.2.1 微红梢斑螟的形态特征
        1.2.2 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
        1.2.3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与危害
        1.2.4 微红梢斑螟的防治
    1.3 寄生蜂的研究现状
        1.3.1 寄生蜂的应用现状
        1.3.2 寄生蜂的寄生行为研究现状
        1.3.3 寄生蜂对寄主调控的因素
        1.3.4 寄生蜂的保护和利用
    1.4 微红梢斑螟寄生蜂及其他天敌的研究现状
    1.5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采集地概况
        2.1.2 试验虫源
        2.1.3 供试植物
    2.2 研究方法
        2.2.1 云南派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2.2.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1 云南派姬小蜂各阶段的形态特征
        3.1.2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活史研究
        3.1.3 云南派姬小蜂田间寄生率的研究
        3.1.4 云南派姬小蜂的自然性比
        3.1.5 生活习性
        3.1.6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殖方式研究
        3.1.7 不同营养条件对云南派姬小蜂寿命的影响
        3.1.8 云南派姬小蜂的寄主范围测定
    3.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3.2.1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及寿命的影响
        3.2.2 云南派姬小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3.2.3 云南派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3.2.4 云南派姬小蜂各虫态发育历期的预测
        3.2.5 云南派姬小蜂在微红梢斑螟危害地区的有效积温和理论发生世代数
    3.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3.3.1 化学信息物质对云南派姬小蜂搜寻寄主微红梢斑螟蛹的行为影响
        3.3.2 云南派姬小蜂对寄主不同部位的选择性
        3.3.3 寄主龄期对云南派姬小蜂发育历期、寄生率等的影响
        3.3.4 寄主密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行为影响的研究
        3.3.5 寄主蛹的密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寻找效应的影响
        3.3.6 云南派姬小蜂自身密度对寄生情况影响的研究
4 讨论
    4.1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4.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3)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幼虫危害程度及特点调查
    1.2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1.3 聚集因素分析
    1.4 最适抽样数的确定
    1.5 序贯抽样数值表的确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虫危害程度及特点
        2.1.1 危害程度
        2.1.2 梢斑螟幼虫在红松树冠不同方位的分布
    2.2 空间分布型
        2.2.1 梢斑螟的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
        2.2.2 Iwao回归分析
    2.3 聚集原因
    2.4 最适抽样量
    2.5 序贯抽样数值表
3 结论与讨论

(4)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
        1.1.1 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研究进展
        1.1.2 微红梢斑螟生态学研究进展
        1.1.2.1 空间分布研究
        1.1.2.2 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1.3 微红梢斑螟的防治研究
        1.1.3.1 化学防治
        1.1.3.2 物理防治
        1.1.3.3 生物防治
        1.1.3.4 信息素防治
        1.1.3.5 色板防治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研究主要内容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室内饲养微红梢斑螟
    2.3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年生活史调查
    2.4 微红梢斑螟生活习性及羽化节律的调查
    2.5 微红梢斑螟蛀孔空间分布调查
        2.5.1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2.5.2 蛀孔空间分布的调查方法
        2.5.2.1 聚集度指标法
        2.5.3 聚集原因分析
        2.5.4 最大抽样理论数的确定
    2.6 信息素及不同色板对微红梢斑螟防治效果的试验
        2.6.1 利用信息素防治微红梢斑螟的试验
        2.6.2 不同色板防治微红梢斑螟的试验
3 结果分析
    3.1 微红梢斑螟各虫态形态特征
        3.1.1 微红梢斑螟成虫形态特征
        3.1.2 微红梢斑螟卵的形态特征
        3.1.3 微红梢斑螟幼虫的形态特征
        3.1.4 微红梢斑螟蛹的形态特征
    3.2 微红梢斑螟年生活史
    3.3 微红梢斑螟的生活习性
    3.4 微红梢斑螟羽化节律
    3.5 微红梢斑螟蛀孔空间分布
        3.5.1 微红梢斑螟蛀孔在油松不同方向上分布的研究
        3.5.2 微红梢斑螟蛀孔在油松不层次上分布的研究
        3.5.3 微红梢斑螟蛀孔在油松上空间分布的聚集度指标分析
        3.5.4 回归模型法测定微红梢斑螟蛀孔聚集度指标回归模型
        3.5.4.1 利用Iwao回归模型进行的检验
        3.5.4.2 利用Taylor回归模型进行的检验
        3.5.4.3 利用兰星平La-m回归模型进行的检验
        3.5.5 聚集原因分析
        3.5.6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6 信息素及不同色板的诱杀效果
        3.6.1 信息素对微红梢斑螟的防治效果
        3.6.2 不同色板对微红梢斑螟的防治效果
        3.6.3 两种防治方法的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的年生活史
        4.1.2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的生活习性及羽化节律
        4.1.3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蛀孔在油松林中的空间分布
        4.1.4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在油松林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的分布差异
        4.1.5 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在油松林中的聚集原因
        4.1.6 不同色板及信息素对微红梢斑螟的诱捕效果
    4.2 讨论
        4.2.1 影响微红梢斑螟年生活史的因素
        4.2.2 色板对微红梢斑螟低诱杀率的原因分析
        4.2.3 微红梢斑螟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的选择
        4.2.3.1 频次分布拟合卡方检验法
        4.2.3.2 聚集度指标法
        4.2.3.3 回归模型分析法
        4.2.4 微红梢斑螟综合防治建议
        4.2.4.1 微红梢斑螟卵期的防治建议
        4.2.4.2 微红梢斑螟幼虫期的防治建议
        4.2.4.3 微红梢斑螟成虫期的防治建议
        4.2.4.4 优化营林措施辅助防治微红梢斑螟
        4.2.4.5 利用遥感技术大规模监测微红梢斑螟虫害
5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5)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果梢害虫研究进展
        1.1.1 红松果梢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1.1.2 红松果梢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害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1.3 昆虫的生殖行为节律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 红松人工纯林3种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研究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松果梢内梢斑螟种团的种类组成
        2.2.2 梢斑螟羽化进度
        2.2.3 不同地点梢斑螟的种群数量
        2.2.4 梢斑螟在夜间不同时间段的种群数量
        2.2.5 梢斑螟雌雄性比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幼虫危害程度及特点调查
        3.1.2 幼虫形态识别
        3.1.3 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3.1.4 聚集因素分析
        3.1.5 最适抽样数的确定
        3.1.6 序贯抽样数值表的确定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幼虫危害程度及树冠不同方位分布的调查
        3.2.2 两种梢斑螟幼虫形态识别
        3.2.3 梢斑螟的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3.2.4 聚集原因分析
        3.2.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2.6 序贯抽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两种梢斑螟成虫生殖行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羽化行为节律观察
        4.1.3 求偶节律观察
        4.1.4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种梢斑螟羽化昼夜节律
        4.2.2 两种梢斑螟求偶节律研究
        4.2.3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冷杉梢斑螟越冬场所及越冬虫态
        5.2.2 冷杉梢斑螟越冬存活率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昆明松梢斑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危害程度调查
    1.3 形态特征观察
    1.4 生物学特性观察
        1.4.1 年生活史
        1.4.2 生活习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危害程度
    2.2 昆明松梢斑螟形态特征
    2.3 生物学特性
        2.3.1 成虫羽化规律
        2.3.2 生活史
    2.4 生活习性
3 讨论

(7)长白山地区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松球果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1.2 红松球果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1.3 害虫种群的抽样与空间分布型
    1.4 松类果梢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
    1.5 寄生性天敌的生物学研究
    1.6 红松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及实践
第二章 红松球果害虫种类及三种害虫幼虫空间分布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红松球果害虫种类
        2.2.2 红松球果害虫发生现状
        2.2.3 三种幼虫空间分布型
        2.2.4 最适抽样量确定
        2.2.5 序贯抽样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寄生性天敌及烟剂对其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红松球果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
        3.1.2 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效果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松球果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
        3.2.2 烟剂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效果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红松球果害虫主要寄生性天敌生物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出蜂量和性比
        4.1.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测定
        4.1.3 寄生率及其生活力的测定
        4.1.3.1 渡边长体茧蜂
        4.1.3.2 果梢斑螟啮小蜂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渡边长体茧蜂生物学特性
        4.2.1.1 出蜂量和性比
        4.2.1.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4.2.1.3 寄生率及其生活力
        4.2.2 果梢斑螟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硏究
        4.2.2.1 出蜂量和性比
        4.2.2.2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4.2.2.3 啮小蜂寄生行为及其生活力研究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1.2调查方法
    1.3空间分布型的测定(丁岩钦,1994;牟吉元等,1997)
    1.4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1.5聚集原因分析
    1.6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结果与分析
    2.1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不同方位上的分布
    2.2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不同层次上的分布
    2.3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空间分布型的聚集度指标分析
    2.4回归模型法测定微红梢斑螟蛀孔聚集度指标回归模型
    2.5聚集原因分析
    2.6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3结论与讨论

(9)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1. 1 生活史
    1. 2 生活习性
2 生态学特性
    2. 1 空间分布
    2. 2 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3 防控技术
    3. 1 农业防治
    3. 2 物理防治
    3. 3 化学防治
    3. 4 生物防治
4 展望

(10)通过调节松梢生长防治微红梢斑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针叶树蛀梢蛾类害虫研究现状
        1.1 种类与分布
        1.2 发生与危害特点
        1.3 防治措施
    2 微红梢斑螟危害状况及防治措施
        2.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2 主要防治措施
    3 植物生长物质的研究及应用
        3.1 概念与种类
        3.2 研发进展
        3.3 防治虫害研究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松树枝梢生长的调控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试验
        2.2 江苏句容下蜀林场试验
        2.3 江苏高淳漆桥镇双牌石林地试验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第三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松梢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第四章 处理松梢对微红梢斑螟幼虫发育及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1 幼虫发育的测定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成虫的行为反应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幼虫的发育
        3.2 成虫的行为反应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第五章 林间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1 防治效果
        2.2 试验2 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对湿地松枝梢几种材性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供试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试验方法步骤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密度
        2.2 干物质含量
        2.3 纤维素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植物生长物质对松树枝梢生长的调节
        1.2 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松梢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1.3 供试松梢对微红梢斑螟幼虫发育及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1.4 林间防治效果
        1.5 植物生长物质对湿地松枝梢几种材性指标的影响
    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
详细摘要

四、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J].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 中国森林病虫, 2020(06)
  • [2]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D]. 马梦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3]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 牛豪杰,王琪,严善春,陈刘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07)
  • [4]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的初步研究[D]. 冯晨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D]. 牛豪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6]昆明松梢斑螟的初步研究[J]. 陈鹏,聂学文. 中国森林病虫, 2019(01)
  • [7]长白山地区红松球果主要害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D]. 朱明明.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8]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空间分布研究[J]. 吴磊,玉舒中,常明山,黄雪芬,李德伟,杨振德. 环境昆虫学报, 2015(01)
  • [9]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J]. 吴磊,杨振德,玉舒中,黄雪芬,覃开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04)
  • [10]通过调节松梢生长防治微红梢斑螟技术研究[D]. 高玉国.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标签:;  ;  ;  ;  

S.空间分布格局及采样技术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