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服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

人体服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

一、人体着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论文文献综述)

庚立志[1](2021)在《逆流式中空纤维膜调湿组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空气调湿成为了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除此之外,室内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能源的短缺导致空调系统的能耗不断增大,而除湿能耗占到空调能耗的20%左右,降低空调的除湿能耗迫在眉睫,因此,采用合适的空气调湿方法对提高人体的舒适性及降低能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调湿方法中,中空纤维膜调湿技术由于具有低能耗、绿色环保、调湿性能优异等优点得到了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空气与溶液呈逆流流动状态下的中空纤维膜调湿组件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加湿及除湿模式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展开了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使用聚丙烯(PP)膜材料组装了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组件,并在实验室中开展了空气加湿实验研究,探究了不同空气、溶液入口流量对空气出口温湿度及加湿溶液出口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低空气流量以及高溶液流量工况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更高的加湿量,在本文实验工况下,加湿膜组件的加湿量最高可达到0.0863kg/h。其次,研究了膜材料孔隙率对组件加湿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膜加湿组件内部的热质传递机理,通过建立膜加湿组件的数值模型,得到了不同孔隙率下的组件温湿度流场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孔隙率在0.35-0.8变化时,膜组件的加湿量与加湿效率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当膜孔隙率大于0.8时,孔隙率的增大对膜组件的加湿性能影响较小,考虑到孔隙率的增大会降低膜材料的支撑强度,建议将膜材料的孔隙率设计在0.65-0.8之间。随后,通过对膜加湿组件舍伍德数和努谢尔特数的分析,拟合出了孔隙率与传热传质系数之间的关联式,为膜液体调湿组件的膜材料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绝热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组件除湿过程中会释放凝结潜热导致液体干燥剂温升从而降低组件的传质驱动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冷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引入了冷却水装置以限制液体干燥剂的温升。分别建立了绝热型与内冷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的数学模型,得出了两种装置的内部流体流场分布规律,并讨论了空气流量、空气含湿量、空气温度、液体干燥剂流量、液体干燥剂温度、液体干燥剂浓度等入口参数对两种装置除湿量及除湿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空气入口含湿量、液体干燥剂温度降低以及液体干燥剂流量、液体干燥剂浓度增大时,两种装置的除湿量与除湿效率均增大;当空气流量增大时,两种装置的除湿量逐渐增大,除湿效率逐渐降低;内冷型除湿膜组件的除湿效果优于绝热型除湿膜组件,在同一模拟工况下,内冷型除湿膜组件较绝热型除湿膜组件的除湿量最大可提高0.031kg/h,除湿效率最大可提高18.3%。

鲁波[2](2021)在《微型建筑空间尺度对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世界人口已达76亿,人口和土地矛盾愈发严重,整个世界范围内房地产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的小型化、微型化已成为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微型建筑的研究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居住要求,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的热舒适更加需要予以考虑。空间尺度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微型建筑中,对建筑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将被放大,具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建筑空间尺度变化的情况下,对微型建筑室内热环境及人体热舒适问题展开研究,并力图探索空间尺度与人的感知之间的关联。首先,本文对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实验测试,得出了当热源刚开启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且室内空气平均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随空间尺度的变大而变长;当室内温度达到平衡时,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与热源功率呈线性函数关系,且拟合直线的斜率随空间尺度变小而变小。其次,本文对于房间同时存在人体和热源的复杂情况,采用周线积分法计算出各个表面之间的角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辐射网络计算方法,建立了微型建筑室内热环境参数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出各种空间尺度下各个表面的温度和表面之间的传热量。随后,本文对人体生理参数及热舒适与空间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生理参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不同热源功率下,空间尺度对人体各个部位的体表温度显着性不同;相同热源功率下,空间尺度对人体各个部位的体表温度显着性程度也不同。空间尺度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空间尺度对正常血压的受试者无明显影响,对血压偏高的受试者有显着影响。(2)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人体局部以及整体的热感觉随空间尺度变小而变大。当空间尺度越小,各部位局部热感觉、热舒适投票更接近于整体热感觉、热舒适投票。随着热源功率升高,人体整体热感觉和热舒适逐渐发生分离,且空间尺度越小,这种分离现象越明显。另一方面,当空间尺度变小,受试者感到压迫感的比例逐渐增加,这种心理上的改变会映射到生理层面,从而影响人体的热舒适性。(3)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下人体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展开研究,得出了同一空间尺度下,不同部位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影响权重不同;当空间尺度发生变化时,同一部位的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影响的权重也不同,主要影响因子的热感觉权重随空间尺度变小而变大。最后,本文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微型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温度、PMV、PPD云图,并将模拟所得室内空气温度平均值与实验值以及解析值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另一方面,将数值模拟值PMV与问卷投票值TSV进行对比,得出受试者TSV曲线斜率总体上小于PMV曲线斜率,这说明当空间尺度发生变化时,受试者所处环境温度偏离舒适温度,人体通过生理和心理调节改善自我热状态去适应环境。

李鑫[3](2021)在《基于干燥动力学的纤维多孔织物热湿输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消防工作将面临更多严峻的考验,深入研究消防服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消防服四层结构中,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经常作为隔热层材料并且热防护性能优良。隔热材料在高温受热后,其内部水分在蒸发过程中的潜热会影响到织物热传导性能,进而影响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因此,研究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热湿输运性能,对研究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和热湿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开发设计新型消防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压汞法、SEM图像法得到了九种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孔隙率、表面孔隙率以及平均孔径,分析了每种织物的孔径大小、孔径分布。同时,探究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孔隙特征指标孔隙率、表面孔隙率、平均孔径与透气、透湿和热阻之间的关系,为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动态热湿传递过程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1)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透气性主要与表面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联系较大,其中,密度和克重相近的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透气性与表面孔隙率和平均孔径成正相关性;(2)九种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透湿性主要与厚度和平均孔径的相关性较大;(3)九种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热阻主要与厚度和平均孔径的相关性大,且随着厚度和平均孔径都增大时,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热阻也增大。其次,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出不同含水率的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导热系数,分析含水率对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导热系数的影响关系,同时用三种不同的分析拟合方法研究含水率与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用一元高次多项式回归拟合分析,实际回潮率较小的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一元高次多项式回归关系显着;串并联模型对实验测得实验值进行验证,五种试样的实验值与预测值相关性较小;改良串并联模型确定水分含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试样N1、N2、N5都有较好的拟合,而试样N3、N4拟合效果一般。受织物孔隙结构、纤维本身性能较大,其在测量过程中也是织物不断干燥的过程。最后,实验研究4种不同含水率的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平板干燥的温度变化和表面特征,探究水分在低温热传导时水分分布及蒸发的过程。同时,研究含水率为15%时,两种芳纶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在不同热辐射环境下的干燥特性和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试样在不同辐射热环境下的干燥过程是降速的,刚开始,干燥速率较大,干燥时间的不断增加,干燥速率变小,并且随着热辐射强度的增强,降速过程表现得越明显;热辐射对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较大;对实验的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Logarithmic模型与实验值相关性较大,适合用来描述含水率为15%的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在不同热辐射环境下的干燥过程。

张笑丹[4](2020)在《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新的医疗手段及介入疗法不断产生,将药液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方法之一。雾化吸收具有药物起效快,安全性高、用药量少等优势,该方法是将药液雾化后直接吸入到达支气管及肺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针对一种新的微型电热雾化装置,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传热、传质以及液体汽化相变过程及特性展开研究。微型雾化器是该新型医疗手段的核心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热丝加热一具有毛细作用的导液绳,导液绳与药液相接触,通过导液绳的毛细力将药液输送到电热丝所在区域,在加热过程中药液发生汽化并被吸入呼吸道。由于目前该领域对微型雾化器工作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缺乏认识,为了深入研究微型雾化器内部的传热传质以及干烧特性,对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温度场与液体浓度场的变化、汽化量随加热功率、导液绳输运特性等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着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最佳雾化参数条件。由于微型雾化器的工作性能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在这些参数不同组合的条件下涉及大量的实验,此外,目前的实验测试手段尚难以测取导液绳内的温度场与液体浓度场,因此本文在进行实验研究的同时,平行开展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研究。首先建立了液体在微型雾化器导液绳中传输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微型雾化器传热传质过程、蒸发过程以及干烧问题,获得了关键因素对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微型雾化器工作过程中导液绳内液体温度场、浓度场、汽化场的变化规律以及加热功率、扩散系数、液体种类等因素对液体物理场的影响。在分析微型雾化器干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导液绳输液能力的新型结构。通过研究,本文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雾化液体在导液绳中的扩散系数,在不同加热功率下液体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在一次加热过程中汽化量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2)把雾化液体当作连续介质,采用欧拉方法建立了描述导液绳内非稳态传热传质及液体相变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靠性;(3)通过所建立的数值模拟平台,获得了液体在导液绳传输过程中单次加热和抽吸模式下的温度场、浓度场和汽化场;获得了加热功率与液体的升温速率、液体的浓度变化与加热功率的变化关系;(4)在本文研究的参数范围内,获得了当雾化液体为水时,汽化量与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以及汽化量与扩散系数和加热时间的定量关系式:m(28)-.29841(10).02082?(10).03005q(10).0042?qm(28)-0.0364(10)0.3202?-0.0321D(10)0.0765?D式中:τ—加热时间,s,q—加热功率,W,D—扩散系数,m2/s,m—汽化量,mg。(5)针对雾化器干烧问题,提出了一种轴向导流强化毛细结构,通过在导液绳轴心处放置侧面开孔的输液通道,从根本上改善导液绳干烧问题。中心输液通道的尺寸和开孔率是影响干烧的重要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干烧时间点和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以及开孔率的变化关系:(?)式中:τ—干烧时间点,s,χ—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γ—输液通道侧面开孔率。

王磊[5](2020)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发冷却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对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模式,因此具有可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特点。目前蒸发冷却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提高蒸发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降低送风温度的同时增强显热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但是不同蒸发冷却形式存在共同的弱点,即其送风参数和制冷能力在运行过程中会随室外环境空气参数不断波动而变化。由机械制冷辅助的蒸发冷却系统形成的复合空调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系统的优点,避免其不足之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首先针对传统普通蒸发冷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送风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处理后的温度在理想情况下趋于露点温度的特性,并且在对换热器的冷却性能、设备实用性、占地面积等实际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然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首先通过合理的选取室外状态参考点和热力评价指标,并基于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和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了各自适用的?分析模型,并对六座典型城市在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它们的热力工况。通过研究发现干燥地区的乌鲁木齐、兰州的?效比最大,高等湿度地区的上海、广州的?效比最小。干燥地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过程的?效比是普通间接蒸发冷却的1.8倍,是直接蒸发冷却的1.2倍。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送风有着最大的温降和最高的?效比,因此它具有更好的热力性能。第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设计并建立了叉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实验测试平台,基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在选取的八种代表性气候条件下对两种系统的冷却性能开展了实验对比研究,分析了风量变化和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风量比变化对冷却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获得了八种典型气候条件下冷却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测试条件下,设计的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露点效率为0.64-0.77,制冷量为673-1390W。第三,基于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描述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内部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对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建立的热力模型,在预设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条件下,计算并分别分析了进口空气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一次空气流速、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通道长度和通道高度对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制冷量、?损失、露点效率和?效比的影响,得到了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合适的取值范围。在计算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当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为0.3-0.4时,可以得到较大的制冷量和?效比;单通道高度的取值范围应该为3-5mm,通道长度的取值范围应该为1.0-1.5m。第四,分别建立了机械制冷系统仿真用的部件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制冷剂热力性质的计算选用适用于多种物质且形式简单的通用状态方程;压缩机热力模型采用集中参数稳态模型;毛细管模型采用近似积分技术进行计算;对于冷凝器和蒸发器,采用一维逆流分布参数数学模型。将上述数学模型与建立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数学模型相结合,建立通用的模拟仿真平台,并分析了室外气象参数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制冷量和COP的影响。通过搭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实验台,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一定的验证。第五,建立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TRNSYS仿真模型,对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在供冷季(6月-9月)使用复合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的供冷小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供冷小时数由多到少为:广州、上海、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在空调季每个月可提供33.9%-100%的冷量。然后,基于给出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的初投资费用、年运行费用,得到了各城市使用复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及使用年限内的总节约费用。

王倩[6](2020)在《基于场协同原理室内甲醛扩散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人们随着室内活动时间的增加,对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甲醛含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北方寒冷地区,人们冬季常采取门窗紧闭等方式防风保温,使得室内污染物含量不断增加,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北方,目前住宅建筑冬季多采用低温地板供暖方式,办公室建筑夏季多采用中央空调机械通风方式,所以,针对冬夏季不同通风要求,本课题主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研究冬季民用住宅供暖房间自然通风时室内甲醛浓度以及夏季办公室空调房间内常见的通风方式下的甲醛浓度分布情况。并应用传质场协同理论优化分析污染物在室内的传质扩散过程,进而可以通过改变污染源位置、通风方式提高传质过程中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协同性,降低污染物浓度,旨在为人们提供合理的通风建议,提高通风效果降低室内甲醛含量。首先,详细介绍了室内甲醛的来源、危害及限量标准,针对本课题研究内容,通过查阅该方向相关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了室内污染物释放模型确定了甲醛释放参数,确定了模拟计算中的控制方程、湍流模型及组分输运模型,并基于传热、传质类比性分析了传质场协同理论对甲醛传质扩散过程中的应用。其次,分别选取济南市某新装修的民用住宅、某高校实验办公室分别作为研究冬、夏季室内甲醛扩散研究对象,采用CFD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冬夏季室内甲醛的扩散过程。冬季主要模拟计算民用住宅房间内密闭与自然通风条件下甲醛的瞬态扩散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各房间内不同密闭时间时甲醛浓度从而确定最佳间歇通风时间;自然通风的瞬态模拟是基于密闭工况模拟结果进行计算,通过对比不同房间窗户的开启时各房间内甲醛浓度的分布,从而确定最佳窗户组合开启方式。夏季模拟计算办公室房间在地板送风、置换通风与混合通风方式下室内甲醛的稳态扩散过程,并对比分析不同通风方式下的人员工作区域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及甲醛浓度场的分布情况。最后,基于传热、传质类比性,进一步应用传质场协同理论分析污染源位置及通风方式对甲醛在室内被稀释的传质扩散过程,对比分析污染源位置及通风方式对室内空气流场、甲醛浓度场以及流体速度与浓度梯度的协同效果的影响。室内气体速度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的夹角越小的区域,速度场与浓度场的协同效果越好,传质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引入的新风对室内甲醛的稀释,增强净化排污效率。模拟结果为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民用住宅自然通风策略、办公建筑的空调通风方式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宋霞[7](2019)在《溶液除湿系统中流体的热质传递关系及NTUm分配优化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溶液除湿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除湿方法,利用具有除湿能力的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传质,从而实现空气除湿和溶液再生。相对于传统的除湿方法,比如冷凝除湿和固体除湿,溶液除湿有着自身显着的优势。目前对溶液除湿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且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主要研究溶液除湿系统,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分析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中参与热质传递的流体的内部关系;二是基于NTUm分配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首先建立溶液与空气在填料塔中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回风再生的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为载体,利用文献中数学模型的解析解,理论推导出系统中空气状态,溶液循环和冷热源温度三者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确定的空气状态(新风,回风,送风和排风)能决定一个确定的溶液循环,同时这个溶液循环只能由一组确定的冷热源温度共同实现。根据这个关系,数值模拟出新风和送风与冷热源温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冷源温度对送风状态的影响比热源温度大。新风的含湿量对冷热源温度的影响比新风温度的影响大。以新风再生的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为载体,以系统所需热量或者热泵所需功耗为优化指标,在总NTUm一定时,理论推导出除湿器和再生器的最优NTUm分配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由于等相对湿度线的非线性和两个填料塔工作区域的不同,除湿器的最优NTUm大于再生器的最优NTUm。在以回风再生的含全热回收的溶液除湿系统中,当总NTUm一定时,根据数值算例,除湿模块的最优NTUm大概占总NTUm的70%,远远大于全热回收模块的最优NTUm。根据上述两个系统的优化结果,系统所需热量可以作为溶液除湿系统在NTUm分配时的典型优化指标。

苏晓琳[8](2019)在《树莓脆片微波膨化机理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树莓作为小浆果的一种,其果实柔软多汁、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医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但树莓果实水分含量高,极易腐烂、不易储存,限制了树莓鲜果的市场推广。利用微波膨化技术加工树莓脆片,能够更好地保留其营养价值,获得香脆可口、风味独特的膨化制品。针对微波膨化产品存在内部气孔分布不均匀、酥脆性差、膨化后期局部焦化等问题,本研究以树莓鲜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添加剂(黄原胶、大豆纤维和单甘酯)添加量对脆片膨化特性的影响规律,优化树莓鲜片的原料配方,得到口感酥脆的膨化脆片;采用模糊评判方法优化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树莓脆片工艺,解决膨化后期脆片出现过热烧焦现象;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树莓脆片微波膨化过程中能量分布、传热传质、内部压力和体积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微波膨化浆果脆片膨化机理。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三种添加剂(黄原胶、大豆纤维和单甘酯)添加量对树莓脆片膨化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添加量的改变对树莓脆片膨化率、硬度和脆度的影响趋势相似,即随每种添加剂添加量增加,脆片膨化率和脆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脆片硬度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鲜片原料中黄原胶、大豆纤维和单甘酯添加范围分别为0.4%~0.8%、4%~8%和0.4%~0.8%。在此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五水平中心组合试验,基于模糊评判方法优化得出脆片最优配方参数组合为:黄原胶添加量0.63%、大豆纤维添加量5.26%、单甘酯添加量0.62%,在此条件下得到树莓脆片膨化率为3.70±0.08,硬度值为3480.25±152.17g,脆度值为 77±1 个。(2)通过对比恒定功率与分段变功率两种微波膨化方式,得出恒定功率膨化条件下,脆片硬度和脆度分别为8236.24±99.23 g和39±1个;脆片中花青素单体总保留量为55.44±1.08 mg/100g,其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的保留量分别为16.52、27.06、8.17和3.69 mg/100g。分段变功率膨化条件下,脆片硬度和脆度分别为2653.23±102.15 g和80±2个;脆片中花青素单体总保留量为73.83±1.75mg/100g,其中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的保留量分别为21.35、35.32、13.47和3.69 mg/100g。后者与前者相比硬度降低67.79%,脆度增大51.25%,花青素单体总保留量提高33.17%。为进一步研究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工艺参数对树莓脆片膨化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树莓脆片分段变功率第Ⅰ阶段微波强度范围为20~40W/g、阶段转换时含水率范围为14%~18%、第Ⅱ阶段微波强度范围为10~30 W/g。(3)在分段变功率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第Ⅰ阶段微波强度、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为影响因素,以树莓脆片膨化率、脆度和感官评价值为目标因素,基于模糊评判方法优化得出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工艺参数组合为:第Ⅰ阶段微波强度32.38 W/g、阶段转换时含水率14.93%、第Ⅱ阶段微波强度23.57 W/g,在此条件下得到树莓脆片膨化率为4.02±0.08、脆度为80±2个、感官评价值为9.26±0.37。各试验因素对膨化脆片综合品质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阶段转换时含水率、第Ⅰ阶段微波强度、第Ⅱ阶段微波强度。(4)为揭示微波膨化树莓脆片膨化机理,建立微波膨化过程电磁场、传热场、水分场和压力场四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所建模型发现膨化过程中鲜片电磁场分布规律为底部电场强度大,顶部电场强度小。鲜片温度分布为中心处温度高、边缘处温度低。膨化过程中鲜片表面水分含量低于鲜片内部水分含量。随膨化时间延长,鲜片内部产生压力逐渐增大,引起鲜片膨胀。鲜片膨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可分为体积恒定阶段(膨化初期)、体积急剧膨胀阶段(膨化中期)和体积恒定阶段(膨化后期)。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表明,在膨化初期(0~30 s),鲜片内水分吸收微波能温度升高,温升使鲜片内水分发生相变,此时水分蒸发产生的压力小于鲜片内部结合力,鲜片未发生膨化;在膨化中期(30~120 s),随鲜片吸收微波能温度升高,鲜片中水分大量蒸发产生压力梯度,压力作为驱动力推动鲜片迅速膨胀,此阶段鲜片膨胀最为迅速;在膨化后期(120~150 s),由于鲜片中水分蒸发去除,鲜片吸收微波能能力减弱,产生水蒸气压力不足以推动鲜片膨胀,树莓脆片体积不再增大。即微波诱导鲜片内部水分蒸发产生压力,压力作为驱动力引起鲜片体积膨胀,最终形成疏松多孔结构脆片。本研究阐明添加剂添加量对树莓脆片膨化特性影响规律,获得口感酥脆的微波膨化树莓脆片配方;优化得出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树莓脆片工艺,解决因微波加热局部高温引起的脆片局部焦化和营养成分保留率低等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树莓脆片微波膨化过程,揭示了微波膨化树莓脆片的膨化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微波膨化浆果类脆片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也为浆果类脆片的产业化提供了新思路。

薛宏坤[9](2019)在《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蓝莓中花青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市场认知度高,需求量大。因此,对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微波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过程易控制和节约成本的提取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但微波辅助萃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由于电磁场分布不均和物料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萃取液温度分布不均,局部高温导致花青素降解,降低了蓝莓的营养价值。针对该问题,本课题拟从获得高得率和低降解率花青素角度出发,首先,建立萃取条件与萃取液介电特性的数学模型,分析萃取条件对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MAE过程中的仿真模型,分析蓝莓萃取液内部传热、传质和微波能吸收规律;其次,基于电磁场、固体传热和固体力学理论,建立微波压力作用下蓝莓细胞壁破裂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微波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本质原因;再次,依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MAE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模型,揭示蓝莓花青素在微波作用下的传递机理;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MAE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和纯化工艺、花青素结构鉴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基于上述研究内容,研究结论主要从花青素的萃取机理、特性(萃取、纯化和抗氧化)及工艺(萃取和纯化)三方面进行归纳,具体结论如下:(1)在机理方面,首先依据所建立介电特性的变化模型,得出试验因素(微波强度、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均能显着影响萃取液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其次,通过建立MAE过程中的仿真模型,研究发现在萃取容器中心处有最大的微波能吸收,温度由容器中心向边缘呈降低趋势;通过台架试验得出萃取花青素的临界温度为50℃℃,在高于50℃℃花青素降解起主导作用,低于50℃℃花青素获取起主导作用。然后,建立微波作用下压力破裂蓝莓细胞壁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比细胞内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及电镜观察模型所预测破壁点时细胞微观结构,以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发现细胞内压力和应力变化均呈现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受力云图发现正六棱柱细胞的破裂危险点先出现在端面中心处,后出现在正六棱柱棱上。最后,建立MAE过程中能同时表征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模型,研究发现萃取动力学常数和降解动力学常数均随萃取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随料液比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在特性方面,通过萃取花青素特性研究发现,花青素萃取率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随料液比增加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趋势。花青素的纯化特性研究表明,随上样流速、上样液浓度和上样液pH增加,AB-8大孔树脂对花青素吸附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和洗脱流速pH增加,AB-8大孔树脂对花青素解吸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青素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纯化前花青素粗提物(A00)和经AB-8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联用纯化后获得的花青素组分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A3)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A4),其对抑制脂质过氧化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 IC50分别为 0.77±0.02、0.34±0.02、0.42±0.01 mg/mL 和 0.40±0.01、0.16±0.01、0.18±0.01 mg/mL,对 ABTS+和 OH 自由基清除率的 IC50 分别为 117.32±3.59、64.16± 1.33、85.18±2.01 mg/mL 和 0.58±0.02、0.29±0.02、0.34±0.01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 IC50 分别为8.51±0.12、4.81±0.15、6.40±0.28 mg/mL。(3)在工艺方面,首先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工艺参数组合为:第I阶段微波功率870 W、转换点温度36℃、第Ⅱ阶段微波功率为400 W,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分别为85.19%和6.69%,并建立该模式下相似准则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萃取工艺推广到更大型的微波萃取设备中。然后,在最佳提取工艺基础上,所得AB-8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为最佳吸附条件:上样流速1.0 mL/min、蓝莓花青素浓度1.0 mg/mL、pH 3.0,最佳解吸条件:洗脱剂乙醇浓度60%、洗脱剂流速1.0 mL/min、pH 3.0;花青素纯度从4.58%增加到45.62%,再经Sephadex LH-20进一步纯化,花青素纯度又提高了 45.34%,得到两种花色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含量35.82 mg/100g、纯度90.55%)和矢车菊-3-葡萄糖苷(含量41.06mg/100g、纯度91.37%)。最后,经HPLC-ESI/MS鉴定,得出蓝莓粗提液中具有13种花青素组分: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葡萄糖苷、锦葵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已糖苷。本研究揭示了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传热传质、微波能吸收、压力破裂细胞壁的机理,解析了花青素萃取、纯化和抗氧化特性,优化得出高得率、低降解率的萃取工艺,研究结果可为高附加值浆果中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和纯化提供依据。

李炎[10](2019)在《药物在肠道内传质过程的数值研究》文中认为药物在小肠内的扩散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对药物在小肠内吸收传质规律及其相关机理的研究,获得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有效吸收部位以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等信息,对于新药设计、剂型改进以及降低新药研发投资的风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人体小肠的解剖结构特点以及生理运动特性,对小肠内部生理结构及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并从流体传质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小肠的解剖结构、生理运动以及影响药物吸收的相关因素,建立了小肠内药物传质吸收过程的物理模型,采用显式差分格式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结论。本文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药物的理化特性(例如药物分子扩散系数、药物反应消耗速率、药物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小肠固有生理运动(即分节运动和蠕动运动)对人体小肠内药物传质吸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口服药物的吸收对药物扩散系数有一定的要求,若药物自身扩散系数过低,其在小肠内传质扩散以及小肠对其吸收会过于缓慢,导致药物难以被人体吸收;药物反应消耗速率过快会使大量药物被灭活而不能被人体产生药效,考虑到在肠道内药物可能存在的一系列复杂反应过程,制成口服制剂应选择性质较为稳定,不易产生灭活作用的药物,使药物的一级反应耗散速率应尽量小于k=1×10-4s-1;药物油水分配系数的增加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速率,且初始提升很明显,但当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其油水分配系数,即增加药物的脂溶性对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帮助;小肠的分节运动频率较高时,对药物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频率低到一定程度后对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则几乎没有有促进作用;小肠的蠕动运动频率越低以及推进距离越短,会增加药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但人体肠道的分节运动和蠕动运动是相互影响的,小肠内的分节和蠕动运动需要达到一个平衡才能使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达到最好的状态。最后,对本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二、人体着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着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1)逆流式中空纤维膜调湿组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除湿方法
        1.2.1 冷凝除湿
        1.2.2 固体吸附剂除湿
        1.2.3 转轮除湿
        1.2.4 液体除湿
        1.2.5 膜除湿
    1.3 膜液体除湿
        1.3.1 除湿分离膜材料
        1.3.2 除湿分离膜组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组件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实验
        2.2.1 实验用加湿单元
        2.2.2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实验系统设计
        2.2.3 实验主要设备仪器与测试仪表
        2.2.4 实验步骤
    2.3 加湿性能评价指标
    2.4 不同入口参数对加湿组件性能的影响
        2.4.1 空气入口流量对加湿组件性能的影响
        2.4.2 溶液入口流量对加湿组件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组件模拟分析
    3.1 引言
    3.2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组件数值模型
        3.2.1 传热传质机理分析
        3.2.2 多孔介质模型
        3.2.3 多相流模型
        3.2.4 组分传输模型
        3.2.5 UDF编译
        3.2.6 湿度模型
        3.2.7 数值求解
        3.2.8 模型验证
    3.3 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性能模拟结果与分析
        3.3.1 孔隙率对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加湿组件的性能影响
        3.3.2 传热传质系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绝热型与内冷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内冷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的设计
    4.3 氯化锂溶液物性参数
        4.3.1 氯化锂溶液的表面水蒸气分压力
        4.3.2 氯化锂溶液的比热容
        4.3.3 氯化锂溶液的表面张力
        4.3.4 氯化锂溶液的粘度
    4.4 绝热型与内冷型逆流式中空纤维膜除湿组件数值模型
        4.4.1 假设条件
        4.4.2 控制方程
        4.4.3 数值求解
        4.4.4 模型验证
    4.5 湿空气与溶液入口参数对膜除湿组件性能的影响
        4.5.1 空气入口流量的影响
        4.5.2 空气入口含湿量的影响
        4.5.3 空气入口温度的影响
        4.5.4 液体干燥剂入口流量的影响
        4.5.5 液体干燥剂入口温度的影响
        4.5.6 液体干燥剂入口浓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微型建筑空间尺度对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型建筑研究
        1.2.2 空间尺度与人体热舒适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体热交换与热舒适理论基础
    2.1 人体热交换理论基础
        2.1.1 人体热平衡方程
        2.1.2 人体与环境的辐射换热
        2.1.3 人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
        2.1.4 人体与环境的蒸发换热
    2.2 人体热舒适理论基础
        2.2.1 热感觉与热舒适
        2.2.2 热舒适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变空间微型建筑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3.1 实验台介绍
    3.2 热环境测试方案
        3.2.1 实验仪器
        3.2.2 测点布置
        3.2.3 实验环境与实验工况
    3.3 热源开启阶段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规律
    3.4 不同空间尺度下微型建筑围护结构及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规律
        3.4.1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
        3.4.2 室内空气平均温度
        3.4.3 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与围护结构表面平均温度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型建筑室内稳态传热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对象
    4.2 角系数计算
        4.2.1 角系数的四种求取方法
        4.2.2 不同围护结构表面之间的角系数
        4.2.3 人体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角系数
        4.2.4 热源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角系数
    4.3 传热模型建立
        4.3.1 辐射网络图及节点方程
        4.3.2 传热方程及能量守恒定律
        4.3.3 求解结果与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不同空间尺度下人体生理参数与热舒适的研究
    5.1 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概况
        5.1.1 实验目的
        5.1.2 受试者
        5.1.3 生理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5.2 人体热舒适生理实验方案
        5.2.1 实验流程
        5.2.2 问卷设计
        5.2.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3 生理参数分析
        5.3.1 体表温度分析
        5.3.2 心率分析
        5.3.3 血压分析
    5.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4.1 热感觉和热舒适分析
        5.4.2 局部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的模型建立
        5.4.3 热期望分析
        5.4.4 压迫感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不同空间尺度下微型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6.1 数值模拟的模型
        6.1.1 物理模型
        6.1.2 数学模型
    6.2 不同空间尺度下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分析
        6.2.1 不同空间尺度下温度的数值模拟分析
        6.2.2 不同空间尺度下PMV的数值模拟分析
        6.2.3 不同空间尺度下PPD的数值模拟分析
    6.3 室内空气温度模拟、实验测试和解析解之间的对比分析
    6.4 模拟结果PMV和问卷调查结果TSV之间的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干燥动力学的纤维多孔织物热湿输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消防服热湿传递研究进展
        1.2.1 热湿舒适性相关的实验研究
        1.2.2 热湿传递数学模型研究
    1.3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现状
        1.3.1 纤维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制
        1.3.2 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热湿传递模型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结构分析与表征
    2.1 前言
    2.2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结构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3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结构表征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表征与透气性
        2.3.3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表征与透湿性
        2.3.4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孔隙微观表征与热阻
    2.4 本章小结
3.含水率对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含湿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有效导热系数实验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变化分析
    3.3 含水率与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导热系数之间的回归关系
    3.4 含水率与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导热系数之间的模型关系
        3.4.1 有效导热系数串联、并联模型分析
        3.4.2 实验与模型验证
    3.5 含水率与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导热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3.6 本章小结
4.含湿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含湿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低温传热表征
    4.4 含湿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高温热辐射表征
    4.5 含湿非织造纤维多孔织物干燥特性及水分有效扩散系数
        4.5.1 动力学模型
        4.5.2 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5.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用雾化器概述
        1.2.2 毛细作用概述
        1.2.3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概述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及模型验证
    2.1 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2.1.1 热量在导液绳内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
        2.1.2 液体在导液绳中发生汽化的数学模型
        2.1.3 液体在导液绳内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
        2.1.4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2.2 微型雾化器数值模拟平台的建立以及数据后处理
    2.3 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2.3.1 微型雾化器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3.2 微型雾化器实验结果
        2.3.3 微型雾化器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微型雾化器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
    3.1 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3.2 液体在传输过程中浓度的变化规律
    3.3 加热功率对液体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3.3.1 加热功率对液体温度场的影响
        3.3.2 加热功率对液体浓度场的影响
    3.4 扩散系数对液体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3.4.1 扩散系数对液体温度场的影响
        3.4.2 扩散系数对液体浓度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微型雾化器蒸发特性的研究
    4.1 液体种类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4.2 加热功率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4.3 扩散系数对液体蒸发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抽吸模式下微型雾化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雾化器抽吸模式的设定及计算过程
    5.2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5.3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浓度变化
    5.4 液体在抽吸过程中的汽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微型雾化器干烧特性的研究
    6.1 加热功率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6.2 扩散系数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6.3 改善液体干烧问题的新型雾化器结构
        6.3.1 轴向导流强化毛细结构介绍
        6.3.2 输液通道与导液绳直径比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6.3.3 开孔率对液体干烧特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申报的专利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获得荣誉

(5)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蒸发冷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1.2.2 ?分析在蒸发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1.2.3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研究现状
        1.2.4 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1.2.5 研究现状总结及分析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蒸发冷却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分析基本原理
        2.2.1 物理?和化学?
        2.2.2 环境状态点的选取
        2.2.3 热力评价指标
    2.3 不同蒸发冷却换热器的热力对比研究
        2.3.1 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2.3.2 叉流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2.3.3 蒸发冷却换热器?分析理论模型及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系统的建立
        3.2.1 实验样机的设计
        3.2.2 空气预处理系统
        3.2.3 数据测量仪器和方法
        3.2.4 控制装置
    3.3 空气测量条件的选取
    3.4 误差分析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运行特性分析
        3.5.2 叉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运行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4.3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4.4 数学模型求解
    4.5 数学模型验证
    4.6 计算结果及分析
        4.6.1 空气沿程温度分布
        4.6.2 隔板和水膜厚度对一次空气出口温度的影响
        4.6.3 入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
        4.6.4 入口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4.6.5 一次空气流速的影响
        4.6.6 二次空气与一次空气流量比的影响
        4.6.7 通道长度的影响
        4.6.8 单通道高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仿真平台的建立及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制冷剂热物性的计算
    5.3 压缩机热力计算模型
    5.4 冷凝器数学模型
        5.4.1 换热器结构参数的计算
        5.4.2 模型的建立
        5.4.3 算法设计及验证
    5.5 毛细管数学模型
        5.5.1 数学模型的建立
        5.5.2 算法设计及验证
    5.6 蒸发器数学模型
        5.6.1 模型的建立
        5.6.2 算法设计及验证
    5.7 机械制冷系统仿真算法设计
    5.8 模拟仿真平台结构设计
    5.9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5.9.1 方案1 对复合空调系统的影响
        5.9.2 方案2 对机械制冷空调系统的影响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及运行特性分析
    6.1 引言
    6.2 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简介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室外温度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6.3.2 室外相对湿度变化对复合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6.4 复合空调系统节能性分析
        6.4.1 复合空调系统TRNSYS模型的建立
        6.4.2 复合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6.4.3 复合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场协同原理室内甲醛扩散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室内甲醛来源及危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室内甲醛污染及限量标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甲醛扩散特性的研究现状
        1.3.3 通风方式净化甲醛等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3.4 基于场协同理论分析甲醛扩散过程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室内甲醛扩散的理论研究及场协同理论
    2.1 室内VOCs的扩散机理
        2.1.1 室内VOCs的散发过程及理论基础
        2.1.2 甲醛释放参数的数学模型
    2.2 数学模型
        2.2.1 基本控制方程
        2.2.2 湍流方程
        2.2.3 组分输运方程
    2.3 场协同理论基础
        2.3.1 传热场协同原理
        2.3.2 传质场协同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冬季民用住宅地板供暖房间甲醛的扩散模拟研究
    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3.1.1 物理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3.1.2 网格的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3.1.3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3.2 密闭工况下室内甲醛浓度场的分布
        3.2.1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的设定
        3.2.2 密闭工况下甲醛浓度场的分布
        3.2.3 密闭房间间歇通风时间的确定
    3.3 模拟结果的验证
        3.3.1 验证模型的建立
        3.3.2 结果对比
        3.3.3 本章小结
    3.4 自然通风工况下室内甲醛浓度分布
        3.4.1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的设定
        3.4.2 不同工况、不同通风时间室内各场的分布
        3.4.3 不同工况、不同通风时间室内甲醛的净化效果
    3.5 应用场协同原理优化分析卧室内污染源位置对室内甲醛净化效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夏季办公室空调房间甲醛的扩散模拟研究
    4.1 物理模型的建立
        4.1.1 物理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4.1.2 网格的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4.1.3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4.1.4 边界条件的设定
    4.2 不同通风方式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2.1 典型截面和直线的选取
        4.2.2 截面z=1.2 m处不同通风方式下各场的分布
        4.2.3 截面x=2.6 m处不同通风方式下各场的分布
    4.3 不同通风方式、不同位置的甲醛浓度随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4.4 应用场协同原理优化分析不同通风方式对室内甲醛净化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溶液除湿系统中流体的热质传递关系及NTUm分配优化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应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除湿方法
        1.1.2 溶液除湿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1.2 文献综述
        1.2.1 溶液除湿的基础研究
        1.2.1.1 吸湿溶液的种类和性能研究
        1.2.1.2 溶液和空气热质传递过程的研究
        1.2.2 溶液除湿流程研究
        1.2.2.1 基本溶液除湿系统
        1.2.2.1 对基本溶液除湿系统的改进和优化
        1.2.3 总结与评价
    1.3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空气与溶液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与实验验证
    2.1 热质传递模型
        2.1.1 逆流模型
        2.1.2 叉流模型
        2.1.3 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2.2 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本溶液除湿系统热质传递关系的分析
    3.1 基本溶液除湿系统热质传递关系的理论分析
        3.1.1 除湿器出口空气的影响因素
        3.1.2 空气状态、溶液循环和冷热源之间的热质传递关系
    3.2 送风和新风与冷热源温度的相互影响
        3.2.1 给定新风状态下不同的送风状态的影响
        3.2.1.1 送风状态的不同含湿量的影响
        3.2.1.2 送风状态的不同温度的影响
        3.2.2 给定送风状态下不同的新风状态的影响
        3.2.2.1 新风状态对溶液循环的影响
        3.2.2.2 新风状态对冷热源温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TU_m分配的溶液除湿系统的性能优化
    4.1 新风再生的基本溶液除湿系统的NTU_m分配优化
        4.1.1 NTU_m分配优化的理论分析
        4.1.2 数值算例
        4.1.2.1 热驱动模式
        4.1.2.2 热泵驱动模式
    4.2 以回风再生的溶液除湿系统的NTU_m分配优化
        4.2.1 全热回收模块中热质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
        4.2.2 除湿模块中热质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
        4.2.3 数值算例
        4.2.3.1 热驱动模式
        4.2.3.2 热泵驱动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1.1 基本溶液除湿系统中热质传递关系的分析
        5.1.2 基于NTU_m分配的溶液除湿系统的性能优化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

(8)树莓脆片微波膨化机理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树莓的营养价值及加工现状
        1.1.1 树莓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
        1.1.2 树莓及其产品的加工现状与品质研究
    1.2 微波技术在果蔬膨化方面的应用
        1.2.1 微波加热原理
        1.2.2 微波加热特点
        1.2.3 微波膨化理论研究现状
        1.2.4 微波膨化理论研究现状
    1.3 微波膨化过程仿真
    1.4 淀粉的玻璃态转化与自由体积理论
        1.4.1 淀粉类物质的玻璃态转化
        1.4.2 自由体积理论与淀粉状态相图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料和试剂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2.2.1 微波加热膨化设备
        2.2.2 其他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工艺流程
        2.3.2 含水率测定
        2.3.3 膨化率测定
        2.3.4 硬度及脆度测定
        2.3.5 脱水速率测定
        2.3.6 弹性模量测定
        2.3.7 色差测定
        2.3.8 感官评价方法
        2.3.9 膨化过程中鲜片内部温度测定
        2.3.10 树莓粗提取样品的制备
        2.3.11 树莓脆片花青素含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方法
3 微波膨化树莓脆片配方研究
    3.1 添加剂对树莓脆片微波膨化特性的影响
        3.1.1 试验设计
        3.1.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1.3 组合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微波膨化树莓脆片配方综合优化
        3.2.1 确定评价因素
        3.2.2 模糊评判回归方程及方差分析
        3.2.3 微波膨化脆片配方优化
    3.3 淀粉在树莓鲜片微波膨化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
        3.3.1 淀粉-水混合物状态相图
        3.3.2 膨化前树莓鲜片状态及成核位点分布
        3.3.3 鲜片升温阶段膨化机制
        3.3.4 鲜片膨化阶段的体积变化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树莓脆片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特性研究
    4.1 分段变功率单因素试验设计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对脆片膨化特性的影响
        4.2.2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脆片膨化特性的影响
        4.2.3 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脆片膨化特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树莓脆片工艺研究
    5.1 试验设计
    5.2 试验方案及结果
    5.3 各试验因素对脆片膨化率的影响
        5.3.1 膨化率的数学模型
        5.3.2 膨化率的方差分析
        5.3.3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膨化率的影响
        5.3.4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膨化率的影响
        5.3.5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膨化率的影响
    5.4 各试验因素对脆片色差的影响
        5.4.1 色差的数学模型
        5.4.2 色差的方差分析
        5.4.3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色差的影响
        5.4.4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色差的影响
        5.4.5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色差的影响
    5.5 各试验因素对脆片硬度的影响
        5.5.1 硬度的数学模型
        5.5.2 硬度的方差分析
        5.5.3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硬度的影响
        5.5.4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硬度的影响
        5.5.5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硬度的影响
    5.6 各试验因素对脆片脆度的影响
        5.6.1 脆度的数学模型
        5.6.2 脆度的方差分析
        5.6.3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脆度的影响
        5.6.4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脆度的影响
        5.6.5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脆度的影响
    5.7 各试验因素对脆片感官评价值的影响
        5.7.1 感官评价值的数学模型
        5.7.2 感官评价值的方差分析
        5.7.3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对感官评价值的影响
        5.7.4 第Ⅰ阶段微波强度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感官评价值的影响
        5.7.5 阶段转换时含水率和第Ⅱ阶段微波强度对感官评价值的影响
    5.8 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树莓脆片工艺综合优化
        5.8.1 确定评价因素
        5.8.2 模糊评判回归方程及方差分析
        5.8.3 分段变功率微波膨化树莓脆片工艺优化
    5.9 分段变功率与恒定功率微波膨化方式的比较
        5.9.1 试验设计
        5.9.2 不同膨化方式对脆片膨化率的影响
        5.9.3 不同膨化方式对脆片含水率的影响
        5.9.4 不同膨化方式对脆片质构特性的影响
        5.9.5 不同膨化方式对树莓脆片中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5.10 本章小结
6 树莓脆片微波膨化机理分析
    6.1 微波膨化参数对树莓鲜片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6.1.1 微波强度对树莓鲜片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6.1.2 初始含水率对树莓鲜片温度变化的影响
    6.2 微波膨化过程中的微波能吸收与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6.2.1 模型假设
        6.2.2 几何模型建立
        6.2.3 微波膨化过程的控制方程
        6.2.4 初始条件和参数设定
        6.2.5 鲜片电磁场分布和微波能吸收
        6.2.6 鲜片内温度分布及均匀性分析
        6.2.7 鲜片内水分变化分析
        6.2.8 鲜片内压力变化分析
        6.2.9 鲜片体积变化分析
    6.3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蓝莓及其营养价值
        1.1.1 蓝莓简介
        1.1.2 蓝莓营养价值
    1.2 花青素结构和种类
    1.3 花青素生理活性
        1.3.1 抗氧化
        1.3.2 抗肿瘤
        1.3.3 增强视力
        1.3.4 预防心血管疾病
    1.4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1.4.1 微波加热原理和特点
        1.4.2 微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微波萃取过程中物料介电特性变化的研究现状
    1.6 微波萃取过程中萃取液微波能吸收的研究现状
    1.7 微波辅助萃取过程中压力破裂植物细胞壁的研究现状
    1.8 微波萃取过程中花青素获取和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1.9 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
        1.9.1 溶剂萃取法
        1.9.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9.3 微波辅助提取法
        1.9.4 超高压辅助提取法
        1.9.5 酶法提取法
        1.9.6 其他提取技术
    1.10 蓝莓花青素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1.10.1 柱层析法
        1.10.2 膜分离法
        1.10.3 高效逆流色谱法
        1.10.4 高效制备型液相色谱法(PHPLC)
    1.11 蓝莓花青素结构鉴定的研究现状
        1.11.1 紫外可见光谱法
        1.11.2 红外光谱法
        1.11.3 液质联用(HPLC-MS)
        1.11.4 核磁共振技术(NMR)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微波萃取过程中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流程
        2.2.2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的过程
        2.2.3 萃取液介电特性的测定
    2.3 试验设计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响应面法模型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2.5.2 试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蓝莓萃取液介电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萃取液传热传质过程模拟与分析
    3.1 MAE过程中萃取液微波能吸收及传热传质过程模拟
        3.1.1 模型假设
        3.1.2 几何模型
        3.1.3 模型控制方程
        3.1.4 在MAE过程中萃取液热特性和介电特性
        3.1.5 网格划分
        3.1.6 模型验证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案
        3.2.4 花青素浓度测定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容器内萃取液微波能吸收分布
        3.3.2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容器内萃取液温度分布
        3.3.3 萃取容器内萃取液温度分布均匀性评价
        3.3.4 不同微波功率下萃取液中花青素浓度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微波诱导压力萃取蓝莓花青素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蓝莓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测定
    4.2 建立模型
        4.2.1 模型的选择与假设
        4.2.2 几何模型
        4.2.3 控制方程
        4.2.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4.2.5 网格划分
        4.2.6 验证试验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波功率对蓝莓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影响
        4.3.2 不同微波功率下蓝莓细胞内部压力分布规律
        4.3.3 不同微波功率下蓝莓细胞内部应力分布规律
    4.4 验证试验
        4.4.1 对比不同微波功率下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
        4.4.2 蓝莓细胞壁破裂的验证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微波辅助萃取蓝莓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动力学模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1.4 蓝莓花青素得率测定
        5.1.5 试验设计
    5.2 在MAE过程中建立花青素获取和降解的同步动力学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确定动力学常数
        5.4.2 萃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变功率微波辅助萃取(VPMAE)蓝莓花青素的工艺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1.4 单因素试验设计
        6.1.5 响应曲面法试验设计
        6.1.6 恒功率微波萃取过程
        6.1.7 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的测定
        6.1.8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单因素的试验结果
        6.2.2 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6.2.3 VPMAE蓝莓花青素萃取率的工艺优化
        6.2.4 VPMAE蓝莓花青素降解率的工艺优化
        6.2.5 VPMAE蓝莓花青素综合优化分析
        6.2.6 对比VPMAE和CPMAE花青素萃取率和降解率
    6.3 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相似准则模型的建立
        6.3.1 变功率微波萃取蓝莓花青素相似准则的推导
        6.3.2 细胞破壁前后的验证试验
    6.4 本章小结
7 蓝莓花青素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与试剂
        7.1.2 仪器与设备
        7.1.3 试验方法
        7.1.4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7.1.5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大孔树脂的筛选
        7.2.2 AB-8大孔树脂的吸附试验
        7.2.3 AB-8大孔树脂的解附试验
        7.2.4 纯化前后蓝莓花青素纯度和色价比较
        7.2.5 蓝莓花青素分离纯化和组分鉴定
        7.2.6 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药物在肠道内传质过程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口服药物吸收的实验研究
        1.2.2 理论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小肠内药物传质与吸收的物理模型
    2.1 小肠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
        2.1.1 小肠解剖结构
        2.1.2 小肠生理运动
    2.2 小肠内药物传质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3 小肠内药物吸收过程的模型
        2.3.1 小肠生理结构及运动的模型假设
        2.3.2 模型初始条件
        2.3.3 药物对流扩散微分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方程的离散
    3.1 计算方法及过程
        3.1.1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3.1.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3.2 肠道主体及小肠绒毛计算区域离散
        3.2.1 小肠绒毛计算区域离散
        3.2.2 肠道主体计算区域离散
    3.3 肠道主体及小肠绒毛控制方程离散
        3.3.1 肠道主体内部节点离散
        3.3.2 边界区域节点处理
        3.3.3 与绒毛衔接区域节点离散
        3.3.4 绒毛节点离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肠内药物传质与吸收计算结果分析
    4.1 药物分子扩散系数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2 药物反应消耗速率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3 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4 小肠分节运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5 小肠蠕动运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体着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逆流式中空纤维膜调湿组件性能研究[D]. 庚立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微型建筑空间尺度对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D]. 鲁波. 扬州大学, 2021
  • [3]基于干燥动力学的纤维多孔织物热湿输运性能研究[D]. 李鑫.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4]微型雾化器热质传递规律的研究[D]. 张笑丹. 东南大学, 2020(01)
  • [5]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传递及复合空调系统特性研究[D]. 王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场协同原理室内甲醛扩散模拟研究[D]. 王倩.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7]溶液除湿系统中流体的热质传递关系及NTUm分配优化的理论研究[D]. 宋霞. 东南大学, 2019(06)
  • [8]树莓脆片微波膨化机理与工艺研究[D]. 苏晓琳. 东北农业大学, 2019
  • [9]微波诱导压力强化萃取蓝莓花青素的机理、特性与工艺研究[D]. 薛宏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药物在肠道内传质过程的数值研究[D]. 李炎.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标签:;  ;  ;  

人体服装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一)——模型方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