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岭村十年开发荒地20公顷

东白岭村十年开发荒地20公顷

一、东白岭村十年开发废弃地20公顷(论文文献综述)

朱萌[1](2019)在《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落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区域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松花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处于地缘性地理位置的区域,也处于传统中心文化的边缘地带,生态元素分散,具有文化特殊性,和断层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活动痕迹的叠加使松花江具有特殊且多元的文化基础和底蕴,其聚落的发展表现出与中原地区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区域的古代聚落的研究很难达到完整和系统,也缺少足够的重视。为了提升历史区域文化带价值、促进区域的文化产业开发,本次研究以考古学相关挖掘成果为基础资料,借助基于GIS分析方法,从时空演进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对松花江流域内的古代聚落的时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通过量化解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客观的解读松花江流域内古代聚落的发展脉络,并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进行量化分析,进而为实现对其遗产价值的可持续性保护提供依据。对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脉络的梳理和时空分布的分析方面,在对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和主导文化形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空间数据库和对流域内历史沿革的梳理,并按时期绘制聚落分布图,通过将不同时期聚落分布与相应历史地图叠加,量化描述各时期的聚落发展和分布情况,对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进行可视化表达和量化分析,直观图示化展现其发展进程和区域分布特征。并在完成对流域内聚落发展脉络阐述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及时空演变格局的驱动力。对聚落的空间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古代聚落各个时期的高程、坡度、坡向、离水缓冲区和离山缓冲区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聚落选址的影响情况;第二,建立空间指数模型对聚落空间进行建模分析,对各时期聚落进行优化分布研究,将多目标综合加权分析得到的优化结果与聚落实际分布进行比较,分析聚落分布的合理性及原因;第三,通过视域、资源域等参数对聚落构成形态进行分析,参考考古资料分析聚落分布形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形态、主导文化形态转变对聚落的影响,从而探寻不同时期聚落址构成形态及空间特征与主导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填补在建筑史视角下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研究方面的空白,完善对中国传统聚落发展的认知。

彭浪[2](2019)在《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诸暨市牛头岭村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但当下面对城市化、现代化冲击,乡村“空心化”、产业发展局限、地域文化缺失、景观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城乡二元差距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迫在眉睫。乡村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髙度融合的景观综合,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价值,尤其是在具有产业复兴、环境品质提升、乡土文化传承等综合优势的乡村旅游的兴起背景下,乡村景观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其价值进一步显现。但当下部分乡村旅游的开发受利益的驱使存在无序化、城市化与商业化倾向,部分“乡村性”内容没有得到保护传承反而遭遇危机,乡村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面临挑战。因此探索如何在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有机融合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下响应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对“乡村景观要素分类及其特征识别”、“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经验”、“旅游视野下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的特殊性”等多个方面的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在相关已有研究的支撑下,本文以诸暨牛头岭村为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探讨。通过对牛头岭村景观要素的提取与景观特征的识别,结合牛头岭村面临的农田空置、农舍废弃、环境破坏、产业发展局限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基于乡村特征延续下的景观保护”、“基于旅游发展下的景观更新”两个方面的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策略,以期响应当下乡村振兴要求。通过以乡村旅游的视野探索乡村景观的保护与更新,不仅是对当下乡村文化保护传承途径的拓展,也为乡村的旅游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魏唯一[3](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沈俊[4](2018)在《天姥山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名胜区自形成发展至今,是重要的自然、文化结合体。正确地对其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利于挖掘文化底蕴与可持续地展开保护利用。本文以天姥山风景名胜区为对象,尝试以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的视角去深入各个时期,研究地方志书、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论文专着,梳理探寻其变迁的自然基础与影响因素,研究其演变过程与发展脉络。为该风景名胜区的相关研究提供补充,为其今后发展提供参考。天姥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第一部分梳理天姥山风景名胜区独有的自然基础,包括地质、水文、气候、植被和动物等情况。其主要受早白垩世地质运动以及卷转虫海侵影响,构成了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木化石储量,适于建窟造像的凝灰岩岩质。澄潭江、新昌江为古剡溪源头,是境内重要水系。第二部分,探索分析其在变迁过程中所受主要影响因素;其自史前时期发展至今,各时期受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尤以“晋室南渡”及各时期宗教政策为最,另受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唐诗文化、儒学文化、宗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影响。结合前文成果,在第三部分中将其变迁过程划分为萌芽、开山、全盛、衰败、复兴初期和复兴六个过程,横向研究各时期历史背景,梳理区域内文化景观资源情况与特征,具体结论如下:史前至东汉时期为文化景观萌芽期,受海侵等自然作用影响,天姥山所处山地为世人眼中的“神山海迹”,多为先民居住活动地或仙玄传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天姥山重要的开山期,受“晋室南渡”“沙门不敬王者之争”等影响,大量高僧名士携带先进科技与文化在剡东合流。纷纷开辟山林,出现较多寺院与石窟造像分布在今新昌江流域。为当时“避乱寻仙之地”“佛教中国化中心”“山水诗发祥地”之一。隋唐五代时期受社会经济与风气影响,唐人通过剡溪追寻“六朝遗风”至天姥山地区,写下大量山水诗篇,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精华段”。天姥山水享誉全国,成为浙江山水的代名词。但新增实体文化景观不多,地区文化景观呈盛极而衰的趋势。宋元时期延续此前颓势,呈衰败之势。失去此前的“外部建设力量”,后受科举完善与朝廷重文的影响,一部分士族力量崛起兴建书院,儒学兴盛,出现私家花园,开始注重地方水利建设。从依靠外部注入转向凭借地方力量发展。明清时期为复兴初期,在继承此前存留不多的文化景观基础上,地方宗族势力崛起,新增大量以村落、宗祠、水利设施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多依附水脉深入山林,分布在石城山、十九峰、南山三片区域。民国至今为复兴期,地方加强了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出现沃洲湖等,改变了周边山水格局。在修缮存留文化景观的同时,以大佛寺、十九峰、沃洲湖三处省级风景名胜区设立至天姥山风景名胜区建立为重要节点,天姥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合理地增建满足现代科研游览需求的文化景观。后总结前文成果,展望本文研究不足有待深入的部分。期望本文能为天姥山风景名胜区今后的发展起到借鉴和依据作用。

柴新[5](2018)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文中指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要素互动日益频繁,乡村的人口、土地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城市以支撑城市建设,进而加剧了乡村“三农”问题;另一方面,城乡统筹的推进也使城市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开始流入乡村,使乡村建设得到空前发展。沂蒙山区是我国东部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域,其“三农”发展有以下特征:首先,沂蒙山区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生产时期,农业扩大化生产使该地区呈现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国家生态战略与农业现代化的提出进一步加剧了其人地矛盾,使其传统的人地关系面临转型;其次,沂蒙山区人口、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失问题严峻,镇区职能发展不足,生产要素跨梯度转移逐渐失衡,镇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第三,沂蒙山区镇村聚落在经历漫长的增长之后开始衰退,传统镇村体系空间模式开始瓦解,在新时期面临“现代农业生产—现代乡村生活—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转型要求。本文立足城乡规划学,以镇村体系规划为切入点,试图通过解析该地区未来镇村“三农”发展诉求,提出适应性的新型镇村体系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首先,文章通过分析该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代乡村生活方式及生态保护战略与新型镇村体系的协同作用机制,提出了满足该地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公共设施均等化配置及生态保护要求的新型镇村体系空间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镇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与现代乡村基本生活单元的类型、空间模式等进行了阐释,并以燕崖镇为例解读了其共性与个性特征;其次,文章将研究视角聚焦镇域层面,探索了沂蒙山区新型镇村体系空间布局方法,通过耦合镇域未来人口规模、耕地与村庄之间的规模与空间关系,提出了基于“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生活点选址—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新型镇村体系规划方法;最后,文章以镇燕崖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较为详尽的探讨了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与居民点选址方法,并结合镇域人口规模合理测算,将燕崖镇现代农业生产空间区划为11个规模均衡的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将传统“小而散”的46个行政村整合为11个集聚、集约的新型生活点,并将燕崖镇重构为“1镇区—2个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的新型镇村空间布局体系。

李海云[6](2017)在《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边界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乃是理解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基本维度,然而民众多"日用而不知",学界亦少有深究。在乡土社会中,仪式常被用以划分或强化边界,牵涉到社区传统、群体心理与个人身份感等的认同等。在鲁中东永安村,每年春节期间次第举行的"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借助仪式的组织运作、巡游路线,以及消灾祛恶的功能预设与文化解释,昭显出村内不同家族之间、周边村落之间、乡土与城市之间的多重边界,营造出相关家族、村落与乡土的不同个性。其实质是,借助年度节庆活动中烧祭仪式的定期上演,搭建地方社区的公共生活平台,强化"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形成一种以家族边界为基础、以家族和村落关系调谐为指向的乡土公共性传统,从而体现出民众主动调谐社会关系、安顿社区生活的传统智慧。既然边界具有一定的文化建构性质,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与多元性。作为潍北地区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烧祭仪式证明了特定生态环境对于乡土传统的重要影响。高埠泽薮相间,盐碱土质遍布,是潍北突出的生态环境特征,长居于此的人们开拓出农业与编织业相结合的兼业生计传统。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当地编织业渐趋式微,但与此相关的扎制传统却借神圣仪式存身并世代传袭,承担起以边界为载体的文化意义,这是潍北地区普遍扎制圣物以烧祭的地缘契机。同时,这一带湖洼广布,涝灾频繁,使得以山埠为代表的土地资源极为宝贵,随着人口渐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原居民"的边界意识有增无已。以庙宇修筑、仪式实践、口头传说等为表征的文化政治,寓含边界意识,预设跨界交流的弹性空间,旨在缓和与规避地方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时至今日仍继续发挥作用。就潍北地区烧祭仪式而言,无论是杂姓村中不同家族的结盟,单姓村同一家族内部不同家支的合作,还是相邻村落的协作等,无不显示出村际之间、村落家族之间与村民个体之间的边界运用。显然,群体或个人之间广泛存在的竞争性,既会导致地方社会中某种信仰逻辑的普遍认同与仪式实践的普遍存在,也会催生仪式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差异性,这是村民依据边界建构仪式、通过仪式调谐社会的实践表现。此时的边界,不仅以实体物质形式呈现,还借助人们的文化叙事来表达,仪式符号因之富有弹性,从而代表了一种广泛包容差异性的文化共在与共享的状态,不仅不会妨碍"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反而有助于将之升华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东永安村不同家族之间"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的轮流主办与相互观演,即是明证。通过边界的视角,可以观察到村落生活的表象、本质与机制一—乡土公共性基于有差序的"共在"而产生,"共在"的方式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边界,也包括特定时空中的边界融合,从而将边界所寓含的等级柔化于乡村生活的"共在"之中。当边界被用以表达或调谐社会关系,自身也就成为一种"文化工具",围绕边界的文化设置就与当地民俗的形成、传承、变迁等密切相关,或者说民俗本身即与地方社会中的边界融合与跨越问题难解难分。当然,乡土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有着多种形式的,边界及相关底限的设置即是一种,其内核是民众约定俗成、传承已久的一套道德伦理规范。在村落共同体内部,村民同属一村,有分有合,所呈现的是一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复杂态势。村民日常相处的边界底限,皆与村落社区共同体的观念有关,并外化为一种依靠伦理约束的规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边界而形成的规约形式,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等级观念在内。边界划分的表象是区隔,其实质却是意义等级,惟此才能真正促成竞争中的合作。换言之,边界的实质并不在于区分你我之界,而是在区分你我之界的过程中确立一种意义等级,并试图赋予这种意义等级以神圣性,乡土社会结构及其文化意义由此得以表达。可以说,乡土边界的设置与意义生成,是借助传统的名义与村民在仪式中的主体性发挥以及阐释的选择性强调而实现的。在村落中研究边界,是对民俗学田野研究的一种拓展式探索,而以村落为基点的边界研究,也蕴具着对已有边界理论有所推进的学术张力。

尹泽凯[7](2016)在《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海防军事聚落体系是明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长城及其聚落体系一道,共同构成了明代南、北方的两条防线。但是,与长城防御体系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研究进程却较为滞后,尚未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明代海防聚落的层次丰富,等级严密,规模各异,在从辽东到广东、海南的辽阔海岸线上,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卫城、所城、堡、寨发挥着防御主体框架的作用,巡检司城、关隘形成严密的侦查系统,驿站、驿城充当了战争元素的中转站,墩台、烽堠则构成了缜密的敌情预报体系。各层次的海防聚落在充分发挥各自防御性作用的同时,在内部构成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可以说,明代海防聚落体系是融合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精髓的产物。本文以充分的实地调研为基础,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为主线,融入大数据思维和可达性理论,首次对明代海防聚落体系进行整体性研究,试图对海防聚落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些内容在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层次、城池布局、聚落的防御性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面对调研中海防聚落破败不堪的现状,作者在痛心之余,深切地感到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性保护已刻不容缓。通过本文,希望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基础,并抛砖引玉地为海防聚落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贡献些许微薄的力量,从而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瑰宝。

吴昊[8](2014)在《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三省耕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集中了我国相当数量的优质高产农田,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与耕地等别提升,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东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农耕土地开发大部分区域从1900年开始,前苏联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标志着我国首次按照先进的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整理重要历程,划分了5个历史发展阶段: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建国后机械化农场的建设阶段:土地管理法颁布后的发展壮大阶段和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土地整理开始从单纯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转变,已成为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在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耕地分等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退化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土地规模化与集约化利用程度低等耕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按照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的光温(气候)生产能力、理论生产能力、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并阐明了耕地利用强度和潜力的空间分异。以标准耕作制东北一级区,松嫩平原区二级区,一年一熟的基准作物水稻的吉林省农安县为例,通过将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的指标因素所在二级区的最大值与该指标因素的实际分值的差额研究了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依据各因素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确定了县域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提出了提升土地自然质量等的五大工程技术: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治理土壤盐碱化和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分析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农安县近年来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情况。最后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提出了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和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屠定敏[9](2014)在《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农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媒介与农村发展的抓手,更是农民收入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与维系城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现代农业园区逐渐成为政府与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建设,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却不多,究其原因,现代农业园区多数只是单纯的从生产向产前、加工、流通、消费等纵向延伸,而对生产的横向延伸不足,即现代农业的理念根植性不强,缺乏内生发展动力。论文主体内容主要有:介绍国内外农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在对农业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国外农业园区发展主要经验和模式,指出园区“内生化”发展的特征和需求。在简要概述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特征、产业发展特征和运营组织特征等三个维度,对研究对象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现状特征分析,同时通过SWOT评估,指出其空间上村庄呈散点分布、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有产业类型单一,抗风险能力较低,产业链不健全,产业集群度不够,品牌缺乏整合,产品外向度不高;运营组织方面则呈现初级阶段的松散状态等特征。找出园区发展现状中的主要症结,为园区内生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找准着力点。在解析“内生式”发展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内生式”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结合园区发展现状,提出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发展主要包含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资源集聚和政策保障等四个动力要素。最后,基于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主导发展动力提出“在连贯的政策制度保障下,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人口的梯次转移、保育园区的生态环境”的内生式发展模式。在针对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要素分析、模式构架的基础上,指出园区通过产业链构建和延展、园区组织平台化、产业功能落地化等策略的实施,实现园区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实践。

吴娜琳[10](2014)在《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区是指以生产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业户为基础主体,以加工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企业为龙头,以银行、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为服务主体,联合农业流通企业、农业中介组织、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基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其他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所形成的空间上专业化特征显着且具有范围经济和持续竞争优势、地理边界明显的农业生产地域空间系统。农业产业区是产业区理论在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与其他产业区一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化的网络化形式,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并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重点路径,实现“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实践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有关农业产业区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了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后,界定了农业产业区的概念,提出了其辨识方法。从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形成机制及形成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就业人数”及空间规模的变化,将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农户的参与阶段、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结合企业家精神理论、农户生产行为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分阶段阐述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机制。最后,鉴于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区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实践调查获取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河南省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项目选取、农户的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业分工网络形成等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始于优势农业专业项目的选取,在此阶段,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均具备敏锐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相当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组织能力,是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成功引进具有比较优势农业项目的关键所在。(2)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于区域内部分农户的参与。农户在选择是否参与新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与模仿,而是受其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深刻影响。当农业项目比较优势下降时,农户会决然选择放弃继续参与。农户参与专业项目之前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3)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形成受专业项目的扩散方式、接收地与扩散源的空间距离及区域内交通道路的深刻影响。农户生产信息及技术的来源方式与专业项目推广模式中信息及技术的传播途径较一致的情况下,易于实现专业项目的区域化扩散。以针对当地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特点的科研机构为首的技术传输网络的构建,对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距离扩散源的远近深刻影响着不同村域的参与程度,距离扩散源越远的村庄,参与种植的时间越晚,种植的规模也越小,符合“距离衰减”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不同的农业项目受不同级别道路的影响不同。(4)就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地形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习惯相似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当。(5)农业产业区成型的标志在于从事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各类经济主体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各类网络联系。产品属性深刻影响着自身销售网络的范围及相应产业的民间经济组织运行方式。作物比较优势不足或下滑,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缓慢或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此外,政府对传统农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1)能人类型多样,并非所有类型的能人均能够促进专业村的形成。在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过程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拥有相当的资源组织能力的农业企业家的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就村内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致富能人而言,其对农业专业项目的扩散则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此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2)农户是一个效用最大化追求者,农户的生产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策本质是一个规划求解的问题。农户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专业项目或退出专业项目,是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权衡的表现,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并受自身风险偏好的影响。此结论与以往认为农户盲目跟风、模仿的发现不同。(3)除了农民个体因素外,深刻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因素是反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礼金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水平、社会活动情况(资金、信息、技术等的来源网络,日常来往频繁的群体类型等)等。这与以往仅停留在农民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个体因素及农户家庭特征上的研究不同。(4)提出将“相似相溶”化学经验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内不同村庄参与专业项目的现象。实证研究证实,同质性越强的村域,参与同一专业项目的程度越相似,符合“相似相溶”的理念。结合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政策性建议,(1)积极培育本地型农业企业家;(2)重视具有地域特色、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开发;(3)创造良好的竞争合作制度环境,促进内部行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4)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建立技术创新与传输网络,促进产学研结合;(5)注重农民经济组织和地方专业市场的建设。此外,政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不能只扶持某一个或一类行为主体;(2)不能忽视农户的主体地位;(3)不能越俎代庖;(4)不能盲目借鉴;(5)不能忽视环境问题。

二、东白岭村十年开发废弃地20公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白岭村十年开发废弃地20公顷(论文提纲范文)

(1)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聚落研究的多维视野
        1.2.2 国内外关于松花江流域发展历史研究概述
        1.2.3 关于松花江古代聚落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2.4 研究综述分析
    1.3 课题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GIS分析在古代聚落研究上的应用
    2.1 GIS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
        2.1.1 古代聚落空间数据库概述
        2.1.2 古代聚落分布的可视化表达
        2.1.3 GIS分析方法的应用性拓展
    2.2 基于GIS的古代聚落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2.2.1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相关数据准备
        2.2.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数据库的建立
        2.2.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要素的识别与分类
    2.3 基于GIS的古代聚落的构成要素分析
        2.3.1 古代聚落的点化分析
        2.3.2 古代聚落的线状分析
        2.3.3 古代聚落的面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分布分析
    3.1 松花江流域概况
        3.1.1 松花江流域自然环境概述
        3.1.2 松花江流域历史沿革及民族谱系概述
        3.1.3 松花江流域民族主导文化形态分析
    3.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分布
        3.2.1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量化统计
        3.2.2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演变
        3.2.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发展的重要时期
    3.3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时空演进特征
        3.3.1 时间层面的滞后性和弱连续性
        3.3.2 空间层面的区域差异性和整体协调性
        3.3.3 时空演变格局的驱动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的空间量化分析
    4.1 基于地形的空间特征分析
        4.1.1 高程分析
        4.1.2 坡度分析
        4.1.3 坡向分析
    4.2 基于邻域的空间资源分析
        4.2.1 水系缓冲区分析
        4.2.2 山脉缓冲区分析
        4.2.3 资源域分析
    4.3 聚落分布区域空间等级量化分析
        4.3.1 基于指数模型的空间等级分析
        4.3.2 古代聚落址空间指数模型的构建
        4.3.3 古代聚落址空间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诸暨市牛头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景观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1.1.2 乡村旅游为乡村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乡村景观
        1.3.2 乡村旅游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梳理
    2.1 乡村景观要素分析及其特征识别
        2.1.1 乡村景观分类与要素组成
        2.1.2 乡村景观空间结构
    2.2 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方法途径归纳
        2.2.1 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涵
        2.2.2 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的原则
        2.2.3 乡村景观保护途径
        2.2.4 乡村景观更新途径
    2.3 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的特殊性
        2.3.1 旅游发展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2.3.2 旅游消费对乡村景观的要求
        2.3.3 旅游视野下乡村景观保护更新的要点
    2.4 本章小结
3 牛头岭村景观要素梳理及其特征识别
    3.1 牛头岭村基本概况
        3.1.1 村落规模
        3.1.2 区位交通
        3.1.3 村落环境
    3.2 景观要素梳理及其特征识别
        3.2.1 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3.2.2 村落景观要素梳理
    3.3 牛头岭村面临问题与发展诉求
        3.3.1 面临问题
        3.3.2 发展诉求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乡村特征延续下的牛头岭村景观保护
    4.1 牛头岭村景观保护要点
        4.1.1 景观特征延续的完整性
        4.1.2 充分彰显地方特色
        4.1.3 具有可持续性动力
    4.2 牛头岭村的景观保护策略
        4.2.1 空间规划控制下的整体结构保护
        4.2.2 乡村文脉延续下的景观风貌修复
        4.2.3 文化内涵传承下的民俗活态保护
        4.2.4 保护意识提升与公众参与的强化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旅游发展下的牛头岭村景观更新
    5.1 乡村旅游介入乡村景观更新的要点
        5.1.1 乡村的旅游的生态性控制
        5.1.2 旅游介入的乡村性控制
        5.1.3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活生产的协调
        5.1.4 乡村旅游开发受益群体把控
    5.2 牛头岭村的景观更新策略
        5.2.1 牛头岭村景观功能的转化与重构
        5.2.2 景观环境与公共空间艺术化提升
        5.2.3 强化旅游体验的参与式活动的组织
        5.2.4 村落生活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天姥山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文化景观的概念
        1.3.2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1.3.3 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
    1.4 国内研究动态
        1.4.1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研究
        1.4.2 风景名胜区历史变迁研究方法
        1.4.3 天姥山相关研究
    1.5 国外研究动态
        1.5.1 文化景观研究
        1.5.2 文化景观调查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范围及内容
        1.6.1 研究范围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2 天姥山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基础
    2.1 地质
        2.1.1 地质运动
        2.1.2 地质概况
        2.1.3 地质公园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
        2.3.1 水系概况
        2.3.2 主要水系分述
    2.4 气候
    2.5 植被
    2.6 动物
3 天姥山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
    3.1 政治因素
        3.1.1 人口几番迁移
        3.1.2 宗教政策左右
    3.2 经济因素
        3.2.1 经济重心转变
        3.2.2 基础设施建设
    3.3 文化因素
        3.3.1 山水诗画
        3.3.2 隐逸文化
        3.3.3 宗教文化
        3.3.4 宗族文化
4 天姥山文化景观变迁分期
    4.1 萌芽期,史前至东汉
    4.2 开山期,魏晋南北朝
    4.3 全盛期,隋唐五代
    4.4 衰败期,宋元
    4.5 复兴期初期,明清
    4.6 复兴期,民国至今
5 天姥山文化景观特征与变迁规律
    5.1 史前至东汉时期(史前社会—前220年)
        5.1.1 历史背景
        5.1.2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1.3 文化景观特征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0年—589年)
        5.2.1 历史背景
        5.2.2 沃洲湖片区
        5.2.3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2.4 文化景观特征
    5.3 隋唐五代时期(589年—978年)
        5.3.1 历史背景
        5.3.2 沃洲湖片区
        5.3.3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3.4 浙东唐诗之路精华段
        5.3.5 文化景观特征
    5.4 宋元时期(978年—1359年)
        5.4.1 历史背景
        5.4.2 沃洲湖片区
        5.4.3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4.4 文化景观特征
    5.5 明清时期(1359年—1911年)
        5.5.1 历史背景
        5.5.2 沃洲湖片区
        5.5.3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5.4 文化景观特征
    5.6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5.6.1 历史背景
        5.6.2 沃洲湖片区
        5.6.3 大佛寺—十九峰片区
        5.6.4 文化景观特征
    5.7 文化景观变迁规律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沂蒙山区村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沂蒙山区县域视角下镇发展现状
        2.1.1 镇发展特征
        2.1.2 镇发展类型
    2.2 沂蒙山区镇域视角下乡村发展现状
        2.2.1 乡村农业及其生产方式发展
        2.2.2 乡村生产要素流变
        2.2.3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2.3 沂蒙山区村镇发展问题
        2.3.1 经济地理条件下的村镇聚落增长“失序”
        2.3.2 人口要素流变下的村镇人地关系“失衡”
        2.3.3 生产方式变迁下的村镇生产职能组织“失效”
        2.3.4 生活方式转型下的村镇公共设施配置“失活”
        2.3.5 多因素影响下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失守”
    2.4 燕崖镇发展现状与问题
        2.4.1 燕崖镇概况与典型性分析
        2.4.2 燕崖镇调研现状分析
        2.4.3 燕崖镇现状问题分析
    2.5 小结
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
    3.1 沂蒙山区“三生“发展与新型镇村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3.1.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新型镇村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3.1.2 现代乡村生活方式与新型镇村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3.1.3 生态保护战略与新型镇村体系协同作用机制
    3.2 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
        3.2.1 镇村体系空间组织方法
        3.2.2 镇村体系空间构成单元
        3.2.3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典型空间模式
        3.2.4 镇域镇村体系典型空间模式
    3.3 燕崖镇镇村体系空间模式
        3.3.1 燕崖镇区空间模式
        3.3.2 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空间模式
        3.3.3 燕崖镇传统村庄聚落消解模式
        3.3.4 燕崖镇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模式
    3.4 小结
4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规划方法
    4.1 沂蒙山区镇域人口规模测算
        4.1.1 人口规模测算理论
        4.1.2 镇域人口规模测算影响因素
        4.1.3 镇域人口规模测算方法
        4.1.4 燕崖镇人口规模测算
    4.2 沂蒙山区镇域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
        4.2.1 镇域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概念
        4.2.2 镇域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内涵
        4.2.3 镇域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影响因素
        4.2.4 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镇域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方法
    4.3 沂蒙山区镇域生活点选址与镇村体系空间布局
        4.3.1 镇域生活点选址影响因素
        4.3.2 镇域一般生活点选址方法
        4.3.3 镇域中心生活点选址方法
        4.3.4 镇域“镇—现代乡村基本单元”两级体系空间布局
    4.4 小结
5 燕崖镇镇村体系空间布局规划实践
    5.1 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
        5.1.1 燕崖镇空间数据来源
        5.1.2 燕崖镇道路网络数据空间构建
        5.1.3 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参数设置
        5.1.4 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模拟
        5.1.5 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区划筛选
        5.1.6 燕崖镇现代农业基本生产单元人口匹配与区划修正
    5.2 燕崖镇生活点选址与镇村体系空间布局
        5.2.1 燕崖镇一般生活点选址
        5.2.2 燕崖镇中心生活点选址
        5.2.3 燕崖镇“镇—现代乡村基本单元”两级体系空间布局
    5.3 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主要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附录一
附录二

(6)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的思索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俗语说明表
第一章 潍北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社会
    第一节 潍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
        一、潍北地貌与土壤气候
        二、潍河
        三、潍北地区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生计方式
    第三节 潍北地区的历史社会
        一、昌邑的历史沿革
        二、明代以降的潍北灾乱
        三、科举传统与地方礼俗
    小结
第二章 村落与家族生活中的边界表征
    第一节 古湖畔的村落
        一、记忆中的湖区生活(1949年以前)
        二、建国以来的国家治理与村落生计
    第二节 村落中的家族
        一、"三大家族"
        二、"丛吕不分"
        三、"前齐"与"后齐"
    第三节 村落历史的集体记忆
        一、捻军过境
        二、抗战时期的记忆
        三、解放至今的生活记忆
    第四节 村落礼俗生活中的边界
        一、岁时节俗生活
        二、人生礼仪制度
    小结
第三章 村落庙宇与烧祭仪式的边界
    第一节 "东庙"与"西庙"
        一、"西庙":丛吕家族的孙膑庙
        二、"东庙":齐氏家族的玉皇庙
    第二节 "烧大牛"与"烧大马":村落仪式制度
        一、"烧大牛"、"烧大马"的历史记忆
        二、村落两仪式的组织运作
    第三节 村落烧祭仪式过程分析
        一、丛吕家族"烧大牛"
        二、齐氏家族"烧大马"
        三、村落烧祭仪式中的边界"消隐"
    第四节 功德碑与捐款榜:村落家族关系的昭示
        一、庙宇功德碑
        二、捐款榜:村落仪式的家族运作模式
        三、公益的表达:村落家族间合作与竞争的秩序建构
    小结
第四章 潍北区域社会结构与边界
    第一节 孙膑崇拜:"大传统"与"小传统"
        一、历代对孙膑的评价
        二、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
        三、潍北瓦城的孙膑崇拜
        四、从瓦城到东永安:潍北地区孙膑崇拜中心地的转移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烧祭传统与边界设置
        一、圣物选择与潍北地区烧祭传统
        二、潍北地区的焚烧圣物
        三、焚烧圣物仪式中的边界建构
    第三节 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一、乡土边界的仪式表达
        二、有底限的竞争: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三、边界与等级秩序:在村落中研究边界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孙膑庙会活动记录表
附录二: 东永安村功德碑与捐款榜
附录三: 东永安村流传的佛歌经卷目录及常用佛歌详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意义—完善传统聚落研究体系
        1.2.2 文化意义—为多个学科研究提供素材
        1.2.3 社会意义—为保护海防聚落提供理论基础
        1.2.4 军事意义—为当前海上防御提供参考
    1.3 研究现状
        1.3.1 明代海防史研究
        1.3.1.1 明日关系研究
        1.3.1.2 明代倭寇研究
        1.3.1.3 海禁和勘合贸易研究
        1.3.1.4 海防军事制度研究
        1.3.2 沿海民居、聚落和防御性聚落研究
        1.3.2.1 沿海民居及聚落研究
        1.3.2.2 防御性聚落研究
        1.3.2.3 长城防御体系研究
        1.3.3 明代海防聚落研究
        1.3.3.1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
        1.3.3.2 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
        1.3.3.3 其它
    1.4 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4.1 研究依据
        1.4.1.1 一般历史典籍
        1.4.1.2 海防典籍
        1.4.1.3 地方志
        1.4.1.4 兵书
        1.4.1.5 文学作品
        1.4.1.6 国外着述
        1.4.1.7 舆地图集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手段
    1.5 研究的创新性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代海防军事制度和聚落建设
    2.1 海防建设和发展的背景
        2.1.1 明代以前的海上战争和相关聚落
        2.1.2 明代的对外关系
        2.1.2.1 明朝和日本的关系
        2.1.2.2 明朝和朝鲜、琉球的关系
        2.1.2.3 明朝和南洋、西方的关系
        2.1.3 明代海防建设的目的
        2.1.3.1 抵御海盗和倭寇
        2.1.3.2 维持海禁和勘合贸易
        2.1.3.3 保卫航道
        2.1.3.4 抗倭援朝和抵御后金
        2.1.3.5 小结
    2.2 海防制度变迁和聚落建设
        2.2.1 起步阶段
        2.2.1.1 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
        2.2.1.2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1.3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2.2 中衰阶段
        2.2.2.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2.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2.3 后期发展和削弱阶段
        2.2.3.1 海防军事制度体系
        2.2.3.2 海防聚落的建设进程
    2.3 海防和海防聚落的层次
        2.3.1 中央直属水军巡海
        2.3.2 地方水军巡海
        2.3.3 水寨和信地
        2.3.4 陆上聚落体系
        2.3.4.1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2.3.4.2 卫城、所城
        2.3.4.3 堡、寨
        2.3.4.4 巡检司城、关隘
        2.3.4.5 沿海政府城池和民堡
        2.3.4.6 驿站和驿城
        2.3.4.7 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等级、规模和模数
    3.1 海防聚落的等级
    3.2 海防聚落的规模
        3.2.1 城市规模相关研究概述
        3.2.2 各级海防聚落的规模
        3.2.2.1 卫城
        3.2.2.2 千户所城
        3.2.2.3 百户所城、堡、寨
        3.2.2.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3.2.2.5 巡检司城、关隘
        3.2.2.6 驿站和驿城
        3.2.2.7 规模规律总结
    3.3 海防卫所聚落的模数规律
        3.3.1 建筑模数相关研究概述
        3.3.2 海防聚落模数范畴
        3.3.2.1 聚落总体规模模数
        3.3.2.2 聚落内部结构模数
        3.3.2.3 模数规律总结
    3.4 与长城聚落规模的比较
        3.4.1 辽东地区
        3.4.2 其它地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明代海防聚落总体布局
    4.1 大数据时代及其技术路线
        4.1.1 大数据及其时代
        4.1.2 技术路线
    4.2 卫城、所城、堡、寨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4.2.1 政治、军事因素
        4.2.1.1 拱卫京畿
        4.2.1.2 保护航道和港口
        4.2.1.3 易于应援
        4.2.1.4 分区防守
        4.2.2 经济因素
        4.2.2.1 区域经济水平
        4.2.2.2 取水方式
        4.2.2.3 耕地资源
        4.2.3 地质、地理因素
        4.2.3.1 海岸地质条件
        4.2.3.2 海岛密集度
        4.2.3.3 出海距离
        4.2.4 城址环境因素
        4.2.4.1 高程和地势
        4.2.4.2 坡度
        4.2.4.3 朝向
        4.2.4.4 风水理论
        4.2.5 航线变迁因素
        4.2.6 规律总结
        4.2.6.1 分布数量
        4.2.6.2 分布密度
        4.2.6.3 城址分类
        4.2.6.4 海防卫所聚落总体布局图
    4.3 其它聚落的空间布局
        4.3.1 水寨和巡哨
        4.3.1.1 福建的水寨和巡哨
        4.3.1.2 浙江和南直隶的水寨和巡哨
        4.3.1.3 广东的水寨和巡哨
        4.3.1.4 小结
        4.3.2 巡检司(城)
        4.3.3 驿站和驿城
        4.3.3.1 各防区的驿站、驿城
        4.3.3.2 小结
        4.3.4 烽堠、墩台及其附属建筑
        4.3.4.1 单一所城辖区
        4.3.4.2 多个所城辖区
        4.3.4.3 单一卫城辖区
        4.3.4.4 多个卫城辖区
    4.4 聚落总体布局举例
        4.4.1 莱州卫掖县境内的海防聚落
        4.4.2 杭州湾沿岸地区的海防聚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防御性特征
    5.1 海防军事防御原理和可达性理论
        5.1.1 海防聚落体系的整体协防原理
        5.1.2 可达性理论的引入
        5.1.3 海防聚落体系的可达性分析思路
    5.2 信息传递系统
        5.2.1 烽燧体系
        5.2.1.1 技术路线
        5.2.1.2 实例分析
        5.2.1.3 小结
        5.2.2 驿路系统
        5.2.2.1 分析思路
        5.2.2.2 实例分析
    5.3 聚落体系
        5.3.1 陆上聚落
        5.3.1.1 直线间距—理论路线
        5.3.1.2 基于地形的道路—实际路线
        5.3.2 水寨
    5.4 聚落自身的防守
        5.4.1 城池攻防武器的发展
        5.4.2 城池外围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海防聚落的内部构成
    6.1 轮廓形态
    6.2 交通体系
        6.2.1 设计思路
        6.2.2 类型
        6.2.2.1 干道
        6.2.2.2 支路
        6.2.2.3 环路和蹬道
    6.3 内部布局
        6.3.1 案例分析
        6.3.1.1 卫城
        6.3.1.2 千户所城
        6.3.1.3 百户所城、堡、寨
        6.3.1.4 巡检司城、驿城
        6.3.1.5 烽堠、墩台
        6.3.2 小结
    6.4 本章小结
结语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明代纪年表
    附录2 明代海防各防区总图汇编
    附录3 明代海防卫所表
    附录4 明代海防堡寨表
    附录5 明代海防墩台烽堠统计表
    附录6 嘉靖时的倭寇活动列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学术交流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课题依托和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土地整理内涵与基础理论
    2.1 土地整理内涵及演变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理论
        2.2.2 耕地分等理论
        2.2.3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理论
3 东北不同时期土地整理的分析
    3.1 满清时期
    3.2 民国时期
    3.3 日伪的开拓团时期
        3.3.1 查哈阳农场
        3.3.2 农耕地的选定
        3.3.3 未利用地的开发
        3.3.4 灌排水利工程建设
    3.4 国营友谊农场土地整理
        3.4.1 土壤调查及改良
        3.4.2 土地利用规划
        3.4.3 开垦荒地及耕作管理
    3.5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
    3.6 土地整理基本停滞时期
    3.7 现代的土地整理
        3.7.1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3.7.2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3.8 东北土地整理的发展历史
        3.8.1 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
        3.8.2 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
        3.8.3 建国后机械化农场建设阶段
        3.8.4 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发展壮大阶段
        3.8.5 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
4 耕地的质量等别与产能分析
    4.1 耕地质量等别
        4.1.1 分等因素指标区
        4.1.2 主要分等参数
        4.1.3 耕地分等结果
    4.2 耕地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4.2.1 耕地土壤退化严重
        4.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4.2.3 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
        4.2.4 土地规模化利用程度较低
    4.3 耕地质量等别变化
        4.3.1 耕地面积对比
        4.3.2 耕地等别对比
    4.4 不同时期的耕地产能对比
5 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
    5.1 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5.1.1 土地自然质量因素选取
        5.1.2 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及应用
        5.1.3 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5.2 土地自然质量等提升的工程技术
        5.2.1 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工程
        5.2.2 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工程
        5.2.3 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工程
        5.2.4 治理土壤盐碱化工程
        5.2.5 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工程
    5.3 寒地黑土区特点的规划设计
        5.3.1 田块整理设计
        5.3.2 土地平整工程
        5.3.3 农田水利工程
        5.3.4 田间道路工程
    5.4 县域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
        5.4.1 研究区概况
        5.4.2 整理前耕地等别与产能
        5.4.3 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变化
        5.4.4 整理后耕地产能变化
        5.4.5 原因分析
    5.5 土地整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
        5.5.1 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5.5.2 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
        5.5.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
        5.5.4 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5.5.5 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
        5.5.6 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现代农业
        1.2.2 现代农业园区
        1.2.3 内生式发展模式
        1.2.4 台湾农民创业园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农业园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农业园区实践
        2.2.1 国外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2.2.2 国内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特点
        2.2.3 国内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现状
    2.3 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2.3.1 国外农业园区三个发展阶段
        2.3.2 国外农业园区三个经典模式
        2.3.3 国外农业发展与工业化互动模式
        2.3.4 经验总结
    2.4 小结
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现状与评估
    3.1 基本概况
        3.1.1 历史回顾
        3.1.2 区位交通
        3.1.3 自然条件
        3.1.4 社会概况
    3.2 现状特征
        3.2.1 空间格局特征
        3.2.2 产业发展特征
        3.2.3 运营组织特征
    3.3 SWOT 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尚未形成合理的城乡聚落体系
        3.4.2 尚未构建完善持续的产业链条
        3.4.3 尚未架构服务园区的发展平台
        3.4.4 尚未普及运营园区的科学机制
        3.4.5 尚未统筹因地制宜的规划思路
    3.5 小结
4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构建
    4.1 “内生式”发展是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4.1.1 “内生式”发展模式内涵
        4.1.2 “内生式”发展模式与现代农业的结合
        4.1.3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生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4.2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要素
        4.2.1 产业引领
        4.2.2 人口集聚
        4.2.3 资源助推
        4.2.4 政策保障
    4.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内容
        4.3.1 “内生式”发展模式界定
        4.3.2 产业链构建与延展
        4.3.3 人口梯次转移集聚
        4.3.4 资源的保育与维系
        4.3.5 政策的连贯与保障
    4.4 小结
5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
    5.1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基础
        5.1.1 优越的农业发展腹地
        5.1.2 明确的相关规划指引
    5.2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5.3 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生式发展模式的应用实践
        5.3.1 产业需求落实到发展链条
        5.3.2 产业功能落实到空间布局
        5.3.3 组织理念落实到园区平台
    5.4 小结
6 结论与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贡献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问题
        1.1.2 理论背景与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设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设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
        2.1.2 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
        2.1.3 本文概念——农业产业区
        2.1.4 农业产业区的特征
    2.2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理论综述
        2.2.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2.2.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
        2.2.3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阶段划分
        2.2.4 评述
    2.3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与评述
        2.3.1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
        2.3.2 评述
    2.4 以往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3 理论架构与数据来源
    3.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3.1.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3.1.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机制
        3.1.3 农业产业区形成阶段的划分
    3.2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3.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3.2.2 研究案例的选择
        3.2.3 数据来源
4 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
    4.1 理论机制分析
    4.2 区域环境
        4.2.1 平原区封丘县
        4.2.2 深山区西峡县
        4.2.3 深山平原过度区郏县
        4.2.4 特征对比及小结
    4.3 项目自身的属性特征
        4.3.1 树莓产业
        4.3.2 香菇产业
        4.3.3 大根萝卜产业
        4.3.4 特征对比与小结
    4.4 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模式
        4.4.1 封丘县树莓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2 西峡县香菇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3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农户的参与阶段
    5.1 理论机制分析
        5.1.1 农户的概念
        5.1.2 农户模型
        5.1.3 农户参与农业专业项目的决策行为
        5.1.4 小结
    5.2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决策
        5.2.1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5.2.2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3 影响因素分析
        5.2.4 小结与讨论
    5.3 农户退出专业项目的决策
        5.3.1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发展现状
        5.3.2 分析方法的选择
        5.3.3 影响因素分析
        5.3.4 小结与讨论
    5.4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
        5.4.1 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概况
        5.4.2 概念定义及指标选取说明
        5.4.3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4.4 农户初始参与专业项目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4.5 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
    6.1 理论机制分析
        6.1.1 生产基地形成的条件及相应理论
        6.1.2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机理
        6.1.3 小结
    6.2 专业项目的扩散
        6.2.1 农户生产条件的获取网络
        6.2.2 专业项目的村际扩散
        6.2.3 小结
    6.3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变化
        6.3.1 农户专业项目生产活动的变化
        6.3.2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现象
        6.3.3 小结
    6.4 影响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的因素分析
        6.4.1 样本点选择及数据获取
        6.4.2 地形的影响
        6.4.3 交通的影响
        6.4.4 与扩散源距离的影响
        6.4.5 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6.4.6 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
    7.1 理论机制分析
    7.2 产业分工网络
        7.2.1 农业产业区的分工状况
        7.2.2 对比分析
    7.3 技术传输网络
        7.3.1 农业产业区的技术传输网络
        7.3.2 对比分析
    7.4 产品销售网络
        7.4.1 农业产业区的产品销售网络
        7.4.2 对比分析
    7.5 服务监管网络
        7.5.1 农户经济组织的作用
        7.5.2 政府部门的监管
    7.6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归纳
    8.2 研究结论
    8.3 政策建议
        8.3.1 政府可行性措施建议
        8.3.2 政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8.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A 西峡县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 B 西峡县各村菌菇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

四、东白岭村十年开发废弃地20公顷(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花江流域古代聚落时空分布与空间量化研究[D]. 朱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2]旅游视野下的乡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诸暨市牛头岭村为例[D]. 彭浪. 重庆大学, 2019(01)
  • [3]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4]天姥山文化景观历史变迁研究[D]. 沈俊.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5]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沂蒙山区镇村体系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D]. 柴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6]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D]. 李海云. 山东大学, 2017(08)
  • [7]明代海防聚落体系研究[D]. 尹泽凯. 天津大学, 2016(07)
  • [8]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 吴昊.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9]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模式研究[D]. 屠定敏.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10]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D]. 吴娜琳. 河南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东白岭村十年开发荒地20公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