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 Syntool 模块校准地震层位的一些思考

关于使用 Syntool 模块校准地震层位的一些思考

一、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论文文献综述)

杨超鹏[1](2018)在《盆1井西凹陷北环带三工河组二段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文中认为研究区试油成果及丰富的油气显示表明该区域是有利的油气运聚区,成藏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是该区中浅层油气勘探近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分析其原因,除了受制于老版地震资料的质量限制,与该区油气藏的客观复杂性也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研究区断裂发育,油气运移路径复杂,精细刻画难度较大;目的层在鼻凸背景下易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多套泥岩隔层发育,储层预测确定其边界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新采集的X井区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品质分析,认为该资料在成像质量、信噪比、分辨率等方面相对于老版本资料有了质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方面的研究。借助正演模拟、属性分析等,精确落实了研究区构造形态,认为研究区发育北东南西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北东南西向断裂为油源断裂,东西向断裂起到封堵油气的作用,三工河组二段二砂组构造圈闭发育。借助叠前反演,刻画了研究区优势砂体展布范围,认为三工河组二段二砂组优势砂体集中分布在工区中部,呈条带状;三工河组二段一砂组优势砂体集中在工区中南部,呈片状分布,横向变化快,岩性圈闭发育。

李子敬[2](2016)在《浅谈landmark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油田勘探开发应用软件的发展和使用中,Landmark软件的数据管理结构及管理工具一直是整个勘探开发领域的"领军人"。它覆盖了整个勘探开发研究过程中各种数据类型一体化的数据模型,是集中数据管理、多学科数据共享的基础,为勘探开发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手段。Landmark软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地震工区的建立、测井资料的加载及合成地震记录等。

朱琳[3](2014)在《NC盆地AB凹陷N1段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C盆地AB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其石油地质背景相当复杂,前期资料少,油水分布规律不清楚,油藏解剖欠精细,本论文对AB凹陷N1段油层进行细分,深入认识AB凹陷N1段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应用测井数据、地震资料,参考邻区分层结果,依据标志层控制、电性曲线组合特征,以沉积旋回为基础,采用逐级控制原则,明确了5个界面控制发育的四套地层纵向上由砂砾岩、砂泥互层、油页岩到湖相泥岩的沉积演化特征,划分出4个油组,45个小层。通过测井曲线归一化处理、子波提取与井震精细标定、地质模型建立、反演参数选取、综合反演、储层特征研究(砂岩门槛值)等反演流程,指出X-35、X-52区块Ⅰ油组砂体较差,X-7-3、X-53区块Ⅰ油组砂体发育。X-35、X-52区块对AB凹陷N1段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分布进行了总结,Ⅱ油组构造高部位砂体发育,构造低部位变差。受多物源供应体系影响,Ⅲ油组砂体发育好,全区分布。X-35、X-7-3区块的Ⅰ油组主力小层都是N Ⅰ 3,X-52、X-53区块的Ⅰ油组主力小层都是N Ⅰ 5,四个区块Ⅰ油组主力小层的平均厚度为1.15m。利用油气钻探和油气显示资料,对AB凹陷N1段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分布进行了总结,指出AB凹陷N1段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断层遮挡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和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4种。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南北方向,自南向北含油性呈现“好-差-好”的规律,各断块之间有统一的油水界面。纵向上,油主要富集在N1段Ⅰ、Ⅱ油组,含油层位随着Ⅰ油组顶海拔深度的降低而逐渐变深;普遍表现为“上油下水”或“上油下干”的特征;下部层位多表现为水层。进一步研究表明,烃源岩的好坏、砂体的分布、构造的高低和断层封闭性是影响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周永波,秦向红,袁燕,蔡兰花,刘平[4](2013)在《浅谈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文中提出从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入手,对反射系数序列和子波两个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种提高合成记录制作精度的方法:密度和声波曲线联合使用;提取实际子波;利用多种速度资料进行时深转换。探讨了在制作合成记录过程中如何提高制作精度,并提出使用相关系数法、曲线对比法以及剩余记录法等来衡量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韩国庆,穆龙新,郭凯,王利田[5](2008)在《复杂断块砂砾岩油藏地震解释》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构造层位的解释精度对砂砾岩油藏的预测起关键性作用.本文以夏子街油田夏18-36区块砂砾岩扇体油藏的构造和层位解释为例,研究砂砾岩油藏地震精细解释技术.研究中采用快速地震扫描、相干体分析、精细层位标定、构造样式及断裂组合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在地震资料品质中偏差先天不足条件下,实现了全工区200余口井的井震统一.运用多种解释方法综合印证来提高砂砾岩油藏的解释精度,为油藏参数的反演和储层预测及注水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长勋[6](2007)在《陈家庄油田南区馆下段储层沉积及建模研究》文中提出在不少地区,河道砂属于典型的薄互层砂体,在地震响应上,地震反射特征通常表现为一定层段内薄互层的复合反射,加上高频干扰,在地震剖面和常规反演剖面很难对厚度变化进行预测,点状或短轴状分布的剖面形态在空间追踪也比较困难,还没有形成比较适合砂体识别及建模技术,严重影响了对该类油藏整体成藏规律的认识,制约了探井成功率的提高及开发方案的设计。为此,本文选择了沾化凹陷的陈家庄地区作为试验靶区,进行河流相砂岩储层识别与建模技术研究。力图通过层序地层学、储层地震学及先进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手段,重点解剖研究靶区馆下段河流相砂岩的分布规律和建模技术问题,形成在现有资料和技术状况下,适合沾化凹陷河流相砂岩识别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在前人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观察了岩心,运用河流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综合原理,在Miall(1985)的基础上,用10个基本构型要素来对馆陶组下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得到了基本合理的解释。为复杂河流相储层对比及描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砂体的标定及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分析影响河流相砂体反射特征的主要因素,进而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砂体的分布特征;通过岩性速度的统计分析,寻找出反映砂岩的动力学特征,采用曲线重构的反演方法进行砂体的识别研究。针对随机建模方法的不确定性,通过对河流相储层随机模拟预测与建模方法的研究,明确了随机模拟预测与建模的方法与适用性。同时储层参数(孔隙度)及含油气性受控于相,因此储层参数的三维建模主要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即分相统计储层参数的分布,并分相建模。为此,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储层参数及含油气性研究。通过建立地震属性与岩相的概率相关关系,将地震属性有效地应用于储层随机模拟预测与建模,并可对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油气成藏其它要素,评价并确定有利的勘探目标。结合应用效果,建立现今资料条件下复杂河流相砂岩识别与建模的技术流程。预测有利砂体25个,提出勘探目标3个,预测储量1800×104 t。

韩强[7](2006)在《长岭断陷地震地层学与勘探目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的油气勘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近10口深井钻探发现了东岭气藏、达字井等含气构造和日产气20万方长深1井高产气流,展示着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前人从构造背景控制和相邻断陷类比推测长岭断陷层系的资源量约为5亿多吨,具有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潜力。然而,目前探明烃储量不到2000万吨。是原资源量估算不准,还是勘探程度偏低或技术水平有限成为该区研究的焦点问题, 通过钻井、地震资料的沉积相综合分析,确认了半深湖—深湖相的存在,并查明了其展布范围。在取心资料上找到了具水平层理的暗色泥岩,它们在连井剖面对比图上延伸数十公里,大面积分布,在凹陷边缘相变为具地震前积反射的扇三角洲,或滨浅湖相的白云岩或浅滩砂岩。低于阀值的地震振幅百分比指示了这些深-半深湖相的平面展布范围。根据新的地震相和沉积相研究成果重新估算了本区的资源量在4亿吨以上。利用整体、动态、综合的含油气盆地分析方法和油气运移的倒汇水模式,天然气自生成后至今主要运移聚集在五个有利区带;最好的两个区带分别是达尔罕断突带和双龙断突带。通过正演模型、测井解释,地震属性、反演及AVO等综合分析,发现火山岩总体具有较高的速度和中等—强的反射振幅背景,含气后速度明显降低,并出现强振幅、低频、强吸收、眼球状效应等异常,高产气井往往钻在火山口附近的小断裂上,且出现低波组抗和远偏移距振幅大于近偏移距振幅的AVO响应。这些特征成为该区地震气层预测及高产钻探目标选择的重要依据。

黄小平,任涛,王兆峰,史晓川[8](2001)在《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文中研究说明地震资料的应用为解决地质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相结合更是解决油田开发中实际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地震资料是时间域资料 ,地质、测井资料是深度域资料 ,寻找时间与深度的对应关系、做好地质层位标定工作是地震、地质及测井相结合的纽带。由于工区范围内缺乏或没有VSP资料 ,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质层位标定是进行构造解释、砂体追踪及储层预测等工作的前提。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做好合成记录标定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以便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二、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论文提纲范文)

(1)盆1井西凹陷北环带三工河组二段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1.3.1 研究区研究发展与现状
        1.3.2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发展与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属性分析技术
        2.1.1 地震属性的定义
        2.1.2 地震属性的分类
        2.1.3 地震属性的描述及物理意义
    2.2 地震反演技术
        2.2.1 叠后波阻抗反演
        2.2.2 叠前弹性阻抗反演
        2.2.3 反演技术要点
第3章 研究区及资料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位置
        3.1.2 区域地质背景
        3.1.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3.1.4 基础资料情况
        3.1.5 可行性分析
    3.2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3.2.1 小断裂成像
        3.2.2 分辨率分析
        3.2.3 信噪比
第4章 X井区构造解释
    4.1 地震层位标定与反射波特征
        4.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4.1.2 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4.2 层位解释
    4.3 断裂精细解释
        4.3.1 地震正演模拟与断裂剖面解释
        4.3.2 多属性断裂刻画
        4.3.3 断裂特征描述
    4.4 速度分析及构造成图
    4.5 构造圈闭预测
第5章 储层预测研究
    5.1 沉积背景分析
        5.1.1 层序地层分析
        5.1.2 地震相分析
        5.1.3 沉积相展布特征
        5.1.4 储层分布及有利区带预测
    5.2 反演方法选择
    5.3 目的层反演技术要点
        5.3.1 子波的选取
        5.3.2 初始模型建立
        5.3.3 储层精细标定
    5.4 反演预测成果
        5.4.1 叠前密度反演储层预测结果
        5.4.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储层预测结果
        5.4.3 油气检测结果
        5.4.4 岩性地层圈闭预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浅谈landmark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Landmark中工区的建立
    1.1建立工区
    1.2加载井位数据
    1.3加载测井曲线
2使用Syn Tool模块进行合成地震记进行层位标定(以xx油田为例)
    2.1使用Syn Tool模块进行合成地震记进行层位标定
    2.2不同频率的雷克子波对合成地震记录的影响
3结语

(3)NC盆地AB凹陷N1段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工区概况
    1.2 构造演化特征
    1.3 沉积特征
第二章 油层的划分和对比
    2.1 油层组的划分和对比
        2.1.1 油层组的划分方案
        2.1.2 油层组的对比
    2.2 小层的精细划分对比
        2.2.1 小层的划分方案
        2.2.2 小层的对比
第三章 地震层位标定及断层校正
    3.1 地震层位标定方法
    3.2 N1段地震层位标定
        3.2.1 层位精细解释
        3.2.2 断层精细解释与校正
    3.3 开发区油组顶面构造编图
第四章 储层砂体的展布特征
    4.1 沉积环境和物源
    4.2 砂体分布规律
        4.2.1 N1段Ⅰ油组砂岩分布特征
        4.2.2 N1段Ⅱ油组砂岩分布特征
        4.2.3 N1段Ⅲ油组砂岩分布特征
    4.3 主力油组砂体预测
    4.4 开发区块小层砂岩厚度分布特征
    4.5 开发区块小层有效砂体分布特征
第五章 油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5.1 油藏类型
    5.2 油水分布规律
        5.2.1 油水平面分布规律
        5.2.2 油水纵向分布规律
    5.3 主控因素
        5.3.1 烃源岩
        5.3.2 沉积相
        5.3.3 砂体
        5.3.4 断层封闭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4)浅谈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人工合成记录原理及制作
    2.1 基本原理
    2.2 制作方法
3 制作方法的研究
    3.1 测井曲线校正
        1) 井径的影响。
        2) 泥浆影响。
        3) 异常值删除。
    3.2 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的联合使用
    3.3 提取实际子波
    3.4 利用多种速度资料综合分析进行时深转换
4 质量控制
5 结 语

(5)复杂断块砂砾岩油藏地震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1.1 构造特征
    1.2 构造演化史
2 地层对比与层位标定
    2.1 标准层的选择
    2.2 层位标定
3 构造精细解释
    3.1 层位解释
    3.2 断层精细解释
    3.3 断层组合
4 构造成图
    4.1 等T0图的编制
    4.2 速度研究
5 结 论

(6)陈家庄油田南区馆下段储层沉积及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砂体识别及建模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论文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基本地质特征研究
    2.1 陈家庄地区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沉积学特征
    2.5 岩石学特征及其分析
第3章 河流相沉积模式及沉积体系域研究
    3.1 可容纳空间和基准面
    3.2 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
    3.3 河流类型划分
    3.4 河流沉积复杂性
    3.5 构型要素分析河流相模式
    3.6 沉积体系域的划分及展布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油气藏控制因素分析
    4.1 储集空间类型
    4.2 储集物性特征
    4.3 油气藏控制因素
第5章 河流相砂体识别与描述方法研究
    5.1 砂泥互层正演模型
    5.2 砂体的标定研究
    5.3 层序界面的精细解释及建模
    5.4 砂体描述方法研究
第6章 河流相砂体三维随机建模研究
    6.1 三维储层随机模拟预测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6.2 陈家庄馆下段三维相建模
第7章 储层参数三维建模研究
    7.1 孔隙度分布特征研究
    7.2 三维孔隙度建模
第8章 油砂体建模研究
    8.1 三维油砂体随机建模流程
    8.2 点砂坝、小型砂坝砂体描述及目标综合评价
第9章 砂体识别及建模技术与综合评价
    9.1 河流相砂体识别与建模技术流程的建立
    9.2 砂体识别及目标综合评价
第10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7)长岭断陷地震地层学与勘探目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地质背景与地层对比
    1.1 构造背景与演化
    1.2 地层划分对比
        1.2.1 岩石地层特征
        1.2.2 地震层位标定及钻井地层对比
        1.2.2.1 地震层序
        1.2.2.2 层位标定
        1.2.2.3 钻井地层对比
    1.3 火山岩的主要类型与旋回
        1.3.1 熔岩类
        1.3.2 火山碎屑岩类
        1.3.3 侵入岩类
        1.3.4 火成岩喷发旋回
2 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2.1 地震相分析
    2.2 沉积特征与沉积相分析
        2.2.1 火石岭组—营城组的湖泊火山岩相
        2.2.1.1 火石岭组—营城组的湖泊沉积背景
        2.2.1.2 火石岭组—营城组扇三角洲体系
        2.2.1.3 火山岩相
        2.2.2 登娄库组的湖泊—扇三角洲体系
        2.2.3 泉头组的富泥低弯度河沉积
3 储层特征与评价
    3.1 碎屑岩储层
        3.1.1 砂岩的岩石学特征
        3.1.2 砂岩的储集物性
        3.1.3 孔隙结构与影响因素
    3.2 火山岩储层
4 古构造及演化及油气聚集
    4.1 生烃条件及生烃量计算
        4.1.1 烃源岩基本特征
        4.1.2 资源量估算
    4.2 古构造分析
    4.3 古构造演化与有利区聚集
    4.4 构造反转与保存条件
5 火山岩储层预测
    5.1 气层的低速、强振幅和低频特征
    5.2 地震属性含气预测
    5.3 低速含气层反演预测
    5.4 低速含气层的AVO预测
    5.5 喷发间断面识别
    5.6 小断裂与裂缝的识别
    5.7 井位建议
结论与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岩心图版Ⅰ
岩心图版Ⅱ
岩心图版Ⅲ
薄片图版Ⅰ
薄片图版Ⅱ

(8)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论文提纲范文)

1 测井资料的整理
    1.1 测井曲线规一化
    1.2 AC、DEN曲线的环境校正
    1.3 转化公式的运用
    1.4 删除个别异常值
2 子波的选择
    2.1 子波的类型
    2.2 子波主频的选择
    2.3 子波极性选择
3 真垂深校正 (TVD)
4 地震测井校正 (CheckShot)
5 进一步提高标定质量

四、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盆1井西凹陷北环带三工河组二段精细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D]. 杨超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2]浅谈landmark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 李子敬. 化工管理, 2016(05)
  • [3]NC盆地AB凹陷N1段油水分布规律研究[D]. 朱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5)
  • [4]浅谈合成地震记录制作中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J]. 周永波,秦向红,袁燕,蔡兰花,刘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 [5]复杂断块砂砾岩油藏地震解释[J]. 韩国庆,穆龙新,郭凯,王利田.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1)
  • [6]陈家庄油田南区馆下段储层沉积及建模研究[D]. 赵长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7]长岭断陷地震地层学与勘探目标分析[D]. 韩强. 西北大学, 2006(09)
  • [8]利用Syntool模块做好地震层位标定工作的几点感想[J]. 黄小平,任涛,王兆峰,史晓川.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关于使用 Syntool 模块校准地震层位的一些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