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

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

一、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思[1](2020)在《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能源之一,原油的产出率一直是各国研究学者关心的话题。我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量持续攀升,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能否提供稳定的石油供应,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能否稳步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原油的储存环境变得愈加恶劣,开采难度不断增加,以聚丙烯酰胺为主要驱油剂的聚合物驱技术,由于聚丙烯酰胺主链不稳定、易水解,且水解产物耐盐性差等缺陷,使其难以适应高温高盐油藏的开发。而具有温增粘性能的新型聚合物以其优异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在针对非常规油藏中原油的采收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从聚合物结构入手,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代替聚丙烯酰胺作为聚合物主链,避免了聚合物主链易分解稳定性差等问题。选择符合要求的反应单体,制备了两种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通过改变反应单体的比例,探究不同聚合物之间性能差异,并考察了温度、盐离子、剪切速率等不同因素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1.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聚合物基体,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为温增粘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性单体,通过水溶液自由基接枝聚合制备系列三元温增粘聚合物。对聚合物进行核磁、红外、热失重以及电镜扫描等结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新型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PHAD)。利用乌氏粘度计测定了 PHAD聚合物的分子量,并对PHAD溶液进行一系列性质测试(增粘、耐温、耐盐、耐剪切、剪切恢复、粘弹性以及驱替效率等)。结果显示,与聚丙烯酰胺相比,PHAD无论在纯水还是在模拟矿化水中都具有明显的热增稠行为,且PHAD在高温条件下,其表观粘度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不断上升。粘弹性测试结果显示,PHAD在高温下储能模量始终高于损耗模量,呈现经典弹性流体行为。2.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聚合物基体,采用对苯乙烯磺酸钠(SSSNa)作为耐盐性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作为亲水性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为温增粘功能单体,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系列四元耐温抗盐增稠聚合物,并对聚合物进行核磁、红外、热失重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新型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PHADS)。通过扫描电镜测试,从测试结果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聚合物分子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通过对PHADS溶液进行一系列的性质测试(增粘、耐温、耐盐、耐剪切、剪切恢复、粘弹性以及驱替效率等),结果显示,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和驱替能力。

杨杨[2](2020)在《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石油资源的数十年开发,石油作为传统能源的同时也是第一大能源,全球储量依然丰富。经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原油采收率依然不足40%,剩余将近70%的原油,无法通过简单的水驱采油完成采收。这些油藏多具有严苛的地层条件,如高温,高盐,高含水,低渗透等。化学驱采油从碱水驱开始算起已经有了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作为三次采油技术中性价比较高的技术,在我国各大油田均已有了现场应用,并且成功提高了采收率。然而有些化学驱油剂不仅提高采收率的量有限,并且生物相容性差,不够环保。要想更高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则要从根本上解决油藏所在地层的两个界面问题,一个是液/固界面中油/岩界面上油膜难以从岩石表面剥离且水/岩界面水的流动阻力大,波及效率低,一个是液/液界面上油水界面张力大,水容易绕开原油流动,无法驱动原油。液/液界面需要有界面活性物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液/固界面则考虑到对油藏固体表面进行改性。按照仿生学原理,荷叶表面之所以有自清洁的效应,是荷叶表面具有微-纳米二元协同结构,这样一个微观粗糙的表面具有超“双疏”的特点。使液体在其表面有更大的静态接触角以及更小的滚动角。以“荷叶效应”理论为依据,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材料。首先是通过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不完全缩合的POSS,三硅醇七聚异丁基POSS,后通过顶角盖帽法制得完全缩合的单官能团POSS,氨丙基七聚异丁基POSS。以含氢的环氧有机硅氧烷为分子骨架,分别通过不对称环氧基团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硅氢加成反应接入POSS单体以及马来酸单乙酯,合成了基于POSS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的驱油用新材料,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对已经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抗二价离子性能,耐温抗盐性以及界面改性效果。测试结果显示,该产品水溶液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表面张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耐温抗盐、抗二价离子性能。通过对产品处理过的玻璃板表面进行接触角测试,确定其具有较好的界面修饰改性与驱油效果。

王云川[3](2018)在《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聚合物驱油是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是我国中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但该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与水驱注入工艺不同的是,聚合物驱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聚合物驱油工艺实施的关键,以及能否取得良好驱油效果的保证和前提,是保证聚合物溶液的连续有效注入,注聚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是注聚合物泵。针对现场使用中出现的注聚泵对聚合物溶液的机械剪切作用导致的粘度降解过大问题,本文在传统的柱塞泵的设计基础上,广泛了解了国内外现有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分析聚合物母液性质为切入点,对注聚泵的基本性能指标要求和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优选了材料、合理选择了阀组结构,并结合聚合物母液的流动性质对注聚合物泵的液力端流道、液缸体、泵阀等部件开展了结构设计,并总结了提高注聚泵的保粘率和可靠性的措施。最终完成了样机试制、室内及现场试验和产品系列化设计。所设计的注聚泵结构紧凑、体积小、粘损率低、性能可靠。现场应用表明:该注聚合物泵满足了非牛顿粘弹性流体的高压输送注入要求,有效避免介质机械剪切,在正常工况下聚合物母液粘度降解≤3%,实现了现场连续、可靠注入,为注聚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设备。

马云飞[4](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宋夏[5](2018)在《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渤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三次采油技术已进入聚合物驱阶段,在聚合物驱后进一步利用聚/表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是研究发展的重点。因此选用海上油田常用两种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HPAM),与优选出的三种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206)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bs-6)进行复配。通过对界面张力、粘度、微观结构和提高采收率效果等性能的研究,探究了渤海油田条件下聚/表二元复合驱的界面活性和溶液性质。聚/表复合驱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通过对聚/表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测量结果发现,在所研究的浓度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较好。聚/表复合驱可通过增大体系粘度以提高波及体积,通过对聚/表复合体系粘度和微观结构观察发现,聚丙烯酰胺与表面活性剂不形成超分子网状结构,粘度无明显损失;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溶液粘度逐渐上升,形成的网状结构更加紧密;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粘度下降,形成的网络结构逐渐稀疏;疏水缔合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粘度先增大后减小,形成的网络结构由紧密至疏松。其中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粘度最高。所优选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好、粘度保留率高、耐剪切性能好、抗老化等优点。通过微观驱替研究发现,可在聚合物驱后进一步对主孔道中零星油膜及小孔道中的柱状原油起到驱替作用。岩心驱替实验表明,与聚丙烯酰胺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相比粘度更大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更明显,可在聚合物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9%,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驱后的采收率。

郭尊成[6](2018)在《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实践探讨》文中指出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能源竞争不断加剧,采收率如何提高已经是石油工业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油田油气采收率的高低,油田的开发方式是否先进直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近年的新兴技术,三次采油的快速发展应用和推广对于提高采油率,稳定油田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了新兴聚合物在三次采油技术中的应用,通过聚合物提高三次采油的抗盐性能,继而大幅度提高采油率。

吕恒宇,胡永乐,邹存友[7](2018)在《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优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陆上老油田大多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面临迫近经济极限产量的危机,亟须转变传统开发模式。在汲取二次开发"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即三大重构的成功开发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二三结合"开发理念应运而生。"二三结合"是指将二次开发精细水驱采油与三次采油层系井网协同优化部署,立足当前水驱方式精细挖潜,适时转入三次采油,追求精细水驱与三次采油衔接最优化、各类油层转换有序化,实现总体采收率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以"二三结合"开发理念作指导,条件各异类型多样的不同油藏,具有相对应的开发模式,既有针对性也有普遍性。"二三结合"技术主要在于油藏适应性评价,立体井网层系重构,以及转化时机技术的研究。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优化技术,为油田实现经济有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李龙[8](2014)在《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了三次采油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现有潜力评价方法和软件存在的不足,完善了潜力评价方法,开发出更完善的、更智能的潜力评价软件,开发出针对三次采油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效果评价及后续潜力评价软件;进行了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和经济评价软件的研制;进行了潜力评价方法和软件的实例验证及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可行性,验证了基于相应理论模型的潜力评价软件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收到预期效果。本文提出三次采油开采方式及油藏参数筛选的原则。提出借用混合智能系统理论,设计一种更为可靠的筛选方法,即利用混合智能系统,将符号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符号专家系统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同时用神经网络获取三次采油开采方式筛选所需的参数知识。该系统实现了知识的模糊表示、知识库的层次性组织、知识的模糊推理等。本文所建立的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模型,不仅包括用于常规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而且还包括用于快速潜力评价的经验模型。经验模型决定了其应用的基本理论不同于常规数值模拟理论,必须相对简化;考虑的因素也不是尽可能多,不精确描述实际的物化现象,而是只需考虑其主要影响因素即可,对参数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过程要相对简化,而且要保证模型的实用性强。归纳并推导出基于经验公式法的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模型。本文采用了分流理论描述三次采油的驱油过程。用统计法预测聚驱产油量及含水率。该预测模型法是一种精细预测方法,是基于数理统计学的预测油井产量的模型。该方法用于三次采油开发效果评价及后续的潜力评价,不是用于开发前的潜力调查,对三次采油动态开发的动态过程提供决策支持。建立了三次采油经济评价模型,采用了全因素分析法和增量分析法。论述了三次采油潜力评价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算法设计、编码设计、测试及现场应用结果。根据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模型及筛选智能方法研制出三采潜力评价软件,并利用所研制的潜力评价软件,对部分油田的部分区块进行了潜力评价,计算结果及对各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达到了预期效果。

冯广庆[9](2014)在《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组成与粘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田原油开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原油的开采开发已经进入二次、三次采油阶段,特别是三次采油技术实施以来,聚合物驱的发展较为广泛,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中,聚合物驱油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浓度聚合物驱作为常规聚合物驱(低浓度)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高采收率幅度明显高于普通聚合物,并且产出液处理量较小,经济合算。但在聚合物驱油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获得原油稳产和高产的同时,大量的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也随之产生。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中聚合物和各种离子均增多,可能改变常规原油采出液的状态,使采出液的粘度、悬浮物浓度升高,乳化现象更加严重,破乳过程尤其复杂,造成油水分离和污水处理难度增大,与常规聚合物驱(已经有很多研究)相比,一些主要性质可能大大不同、并且不甚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浓度聚合物驱一些性质,特别是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组成与粘温特性研究,对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有效数据和理论依据,对油田污染源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正是本研究主要目的和新意。本文以某油田高浓度聚合物驱区块为例,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油田区块特性,准确进行了分类、定性定量地确定了采出液中水相、油相和固相等三相控制物质组成;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粘温规律和特性,为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有效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采出液由水相、油相和固相等三相控制物质所组成。采出液中固相(沉积物)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水相中由可溶性无机阴、阳离子、悬浮物和PAM等;油相由浮油、有机物、细菌等;固相由机械杂质、垢、腐蚀产物等。(2)由于含有高浓度的聚合物,使得采出液的不溶物含量高并且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也繁多,包括体系中自身含有的聚丙烯酰胺的影响、原油中的蜡晶的影响、矿化度的影响、细菌和时间的共同影响以及温度的影响。(3)粘温规律和特性表明,粘度与温度成反比,温度升高可大大降低采出液粘度,其机理是升高温度促进采出液中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发生降解,分子链断裂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使得采出液粘度降低,同时降低了采出液的乳化程度。

冯世德[10](2013)在《大庆油田聚合物溶液粘度控制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聚合物驱是大庆油田增油降水的主要手段,初始阶段主要采用地面清水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控制因子较少,溶液粘度保持较好。近年来主要采用油田采出水配制,由于采出水组成复杂,水质影响其粘度因素众多,控制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因子较多,所以其粘度大幅度降低,制约了聚合物使用率的发挥。本课题在分析大庆油田某采油厂配制聚丙烯酰胺的油田普通水和深度水水质组成的基础上,确定出油田采出水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控制因子,并将主要控制因子进行分类,采用实验方法对这些控制因子进行评价和定位,找出因子控制趋势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田采出水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控制因子主要有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两类,部分因子影响较大,温度、高价阳离子、特征有机物等控制因子可以大幅度降低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配制水的工艺处理之一的就是曝氧过程,课题研究了普通水、深度水与曝氧水配制的聚丙酰胺溶液的粘度值,研究结果表明氧气、Fe2+、S2-、细菌四个方面因素具有曝氧增粘作用,通过实验测算出当充氧量达到2.6mg/L时,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达到最大。为了证明不同水质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机理和结论,我们对大庆油田不同水质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溶液、不同水质经过曝氧工艺后配制的聚丙烯酰胺溶液、配注系统中不同位置的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形貌学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快速冷冻制样法,确保样品的聚合物分子形态与原水化状态一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研究表明:在聚合物溶液体系中存在二价离子时,分子的伸展度明显收缩,存在蒙脱土等悬浮物时,聚合物有缠绕现象,网络骨架变细,证明二价离子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有明显的影响,也说明了深度水比普通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高的原因。油田配注系统结构复杂,聚合物溶液经过管道长距离地输送混合,在配注系统中不同位置处其粘度可能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同一浓度聚合物溶液,各部位的溶液粘度大小为:混合器出口<井口<泵出口,其原因是聚合物在井口为网状结构,分布较为均匀,但取样时可能出现不均匀,粘度小的优先流出来,所以溶液粘度下降。而聚合物溶液在混合器出口混合不均匀,并有机械降解的作用,导致粘度下降。本课题从油田配制聚丙烯酰胺使用的水质分析入手,从水中所含物质及曝氧工艺过程等方面探讨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控制因子,并从形貌学角度揭示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控制微观机理。结果对于采出水水质控制、配制水的曝氧工艺控制、聚合物粘度控制提供指导性方法和数据。对于油田生产,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三次采油阶段所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1.2.1 气体驱油
        1.2.2 热驱
        1.2.3 微生物驱
        1.2.4 化学驱油
    1.3 温增稠聚合物概述
        1.3.1 温增稠聚合物常用的合成方法
        1.3.2 温增稠聚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温增稠聚合物研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
    1.4 耐盐聚合物概述
        1.4.1 增强聚合物耐盐性能的方法
        1.4.2 耐盐聚合物的制备
        1.4.3 耐盐聚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概述
        1.5.1 HPMC的制备
        1.5.2 HPMC的结构分析与性质描述
        1.5.3 HPMC的应用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三元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引言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温增粘聚合物PHAD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2.3.3 粘均分子量测试
        2.3.4 热失重分析(TGA)
        2.3.5 电镜扫描测试(SEM)
        2.3.6 流变性质测试
        2.3.7 岩芯驱替试验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PHAD的结构表征
        2.4.2 TGA表征
        2.4.3 SEM表征
        2.4.4 流变性能表征
        2.4.5 驱替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四元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引言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温增粘聚合物PHADS的制备
    3.3 测试方法
        3.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3.3.3 粘均分子量测试
        3.3.4 热失重分析(TGA)
        3.3.5 扫描电镜测试(SEM)
        3.3.6 流变性质测试
        3.3.7 岩芯驱替试验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PHADS的结构表征
        3.4.2 TGA表征
        3.4.3 SEM表征
        3.4.4 流变性能表征
        3.4.5 驱替性能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件二: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石油开采现状
    1.2 化学驱采油技术
    1.3 “荷叶效应”原理
        1.3.1 “荷叶效应”的提出
        1.3.2 微-纳米二元协同结构
        1.3.3 “荷叶效应”的应用和发展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官能团POSS单体的设计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三硅醇七聚异丁基POSS(T_7-POSS)的合成
    2.4 氨丙基七聚异丁基POSS(NH_2-POSS)的合成
    2.5 T_7-POSS的结构表征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5.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2.6 NH_2-POSS的结构表征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6.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2.7 结果与讨论
    2.8 小结
第三章 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含有环氧基团的硅氧烷分子骨架的设计合成
    3.4 含有POSS的新功能材料的合成
        3.4.1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合成
        3.4.2 终产物的合成
    3.5 含有环氧基团的分子骨架的结构表征
        3.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5.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3.5.3 含氢硅氧烷分子量的计算方法
        3.5.4 化学法测定环氧值
    3.6 含有POSS的新功能材料的结构表征
        3.6.1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6.2 含有POSS的分子骨架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
        3.6.3 终产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3.6.4 终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NMR)
    3.7 结果与讨论
    3.8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的性能及基础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产品的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
    4.4 产品的耐温性测试
    4.5 产品的抗盐性测试
    4.6 产品的抗二价离子性能测试
    4.7 固体表面改性及静态接触角测试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1.1.1 三次采油的含义
        1.1.2 三次采油发展趋势
        1.1.3 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方法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1.4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1.1 注聚工艺地面流程及对注入设备的需求
        2.1.2 聚合物溶液性质
    2.2 注聚合物泵的整体设计方案
        2.2.1 注聚合物泵的基本原理
        2.2.2 基本性能指标的确定
        2.2.3 主要结构的确定
        2.2.4 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第三章 注聚合物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3.1 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分析
        3.1.1 聚合物溶液流动现象
        3.1.2 流动速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1.3 二次流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2 液力端流道设计
    3.3 液缸体及部分部件的结构设计
        3.3.1 液缸体及部分部件设计
        3.3.2 液缸体及部件的材料选择
    3.4 泵阀的理论设计计算
        3.4.1 泵阀设计的一般原则
        3.4.2 泵阀的尺寸设计计算
        3.4.3 库式条件
    3.5 小结
        3.5.1 提高注聚泵的保粘率的措施
        3.5.2 提高注聚泵的可靠性的措施
第四章 室内试验和矿场应用
    4.1 性能测试
        4.1.1 室内试验
        4.1.2 矿场试验
    4.2 矿场应用
    4.3 产品的系列化
        4.3.1 划分原则
        4.3.2 机座划分及各性能参数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图

(4)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2.1.1 实验方法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2.2.1 实验方法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1.1 实验方法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4.1.1 实验方法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4.2.1 动力学过程
        4.2.2 热力学过程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4.3.1 实验方法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2.1 实验方法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5.3.1 实验方法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驱方法及驱油机理
        1.1.1 聚合物驱
        1.1.2 表面活性剂驱
        1.1.3 碱驱
        1.1.4 复合驱
    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
        1.2.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驱油机理
        1.2.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研究状况
        1.2.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界面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界面张力测定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复配体系界面张力随老化时间的测定
        2.3.4 接触角测定
        2.3.5 光学显微镜观察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优选
        2.4.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结构分析
        2.4.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
        2.4.4 矿化度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的影响
        2.4.5 聚合物对聚/表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
        2.4.6 老化时间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2.4.7 粘附功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溶液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聚合物粘度测定
        3.3.2 聚合物耐剪切性测定
        3.3.3 乳化速度、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测定
        3.3.4 复合体系粘度随老化时间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聚合物粘度分析
        3.4.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4.3 剪切作用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4.4 聚/表复合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3.4.5 老化时间对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协同增效作用及提高采收率效果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4.3.2 微观玻璃可视模型驱替实验
        4.3.3 岩心驱替实验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复合体系协同增效机理研究
        4.4.2 聚/表复合驱对微孔道中原油状态影响
        4.4.3 聚/表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概述
2 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分析
    2.1 三次采油中聚合物驱所面对问题
    2.2 三次采油中聚合物驱问题对策
        1) 采用两性聚合物
        2) 梳形聚合物
        3) 多元组合共聚物
3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的实际应用
    3.1 油藏制约条件
    3.2 应用规模及效果
    3.3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实验
    3.4 聚合物驱整体大面积试验
4 结语

(7)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优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二三结合”优化技术背景
2 油藏适应性评价技术
    2.1 二次采油潜力评价技术
    2.2 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技术
3 立体井网层系重构技术
4“二三结合”时机优化研究
5“二三结合”优化技术特点
    5.1 精细化
    5.2 协同化
    5.3 最优化
6 结论

(8)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三次采油潜力评价发展现状
        1.3.2 综合评价技术学科发展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混合智能专家系统的开采方式及油藏参数筛选模型
    2.1 概述
        2.1.1 三次采油开采方式及油藏参数的筛选原则
        2.1.2 三次采油开采方式及潜力评价所需参数
    2.2 混合智能专家系统在三采开采方式和油藏参数筛选中的应用
        2.2.1 混合智能专家系统模型总体结构设计
        2.2.2 混合智能系统知识库及推理机制设计
        2.2.3 用人工神经网络由确定的三采开采方式逆推评价指标贡献度算法
        2.2.4 利用符号知识优化神经网络结构
    2.3 三次采油开采方式及特征参数筛选基本规则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理论分析法及流管法的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模型
    3.1 理论基础
    3.2 聚合物驱潜力评价模型
        3.2.1 分流理论在聚合物驱潜力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3.2.2 对模型中主要参数或物化现象的处理方法
    3.3 化学复合驱潜力评价模型
        3.3.1 分流理论在复合驱潜力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3.3.2 采收率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3.3.3 采油量及采收率的计算
        3.3.4 化学剂用量的计算
    3.4 注气混相驱潜力评价模型
        3.4.1 分流理论在注气混相驱潜力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3.4.2 主要影响因素或参数的描述方法
        3.4.3 采油量和采收率的计算
        3.4.4 模型中关于最小动混相压力的计算
    3.5 注气非混相驱潜力评价模型
        3.5.1 分流理论在注气非混相驱潜力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3.5.2 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经验公式法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模型
    4.1 水驱经验公式
    4.2 聚合物驱预测公式
        4.2.1 聚合物溶液粘度计算公式
        4.2.2 水相渗透率
        4.2.3 驱替相粘度
    4.3 注气非混相驱潜力评价模型
        4.3.1 基本思想
        4.3.2 模型的求解方法
        4.3.3 采油量的计算
    4.4 加密井开采潜力评价模型
        4.4.1 加密井网提高采收率机理
        4.4.2 模型假设条件
        4.4.3 流管计算
    4.5 火烧油层潜力评价模型
        4.5.1 模型假设
        4.5.2 模型计算
    4.6 蒸汽吞吐及蒸汽驱潜力评价模型
        4.6.1 蒸汽驱采收率计算方法
        4.6.2 地面热损失
        4.6.3 井筒热损失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统计法三次采油开发效果预测模型
    5.1 用统计法预测聚驱产油量
        5.1.1 对产量预测模型的分析
        5.1.2 产油量预测公式详解
    5.2 用统计法预测含水率
        5.2.1 对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分析
        5.2.2 含水率预测公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次采油经济评价模型
    6.1 三次采油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6.1.1 评价模型
        6.1.2 指标计算
        6.1.3 主要经济参数的计算
        6.1.4 增量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6.2 不确定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三次采油潜力评价软件设计
    7.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7.1.1 基于功能的软件总体结构模块划分
        7.1.2 基于 E-R 图的数据库设计
    7.2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7.2.1 项目管理模块
        7.2.2 数据导入与导出模块设计
        7.2.3 基础数据
    7.3 方法及参数筛选模块设计
        7.3.1 基于混合智能专家系统的筛选模型
        7.3.2 筛选所需参数
        7.3.3 筛选模板模块数据流及模块结构
        7.3.4 筛选计算数据流及模块结构
    7.4 潜力评价模块设计
        7.4.1 潜力评价数据流及模块结构
        7.4.2 敏感分析数据流及模块结构
    7.5 聚合驱统计法开发效果评价模块
        7.5.1 产油量评价模块
        7.5.2 含水率评价模块
        7.5.3 水驱含水率参数拟合模块
        7.5.4 样本数据 Weibull 拟合
        7.5.5 产油量、含水率预测结果
    7.6 聚合驱经验公式法评价模块
        7.6.1 经验公式法评价模块
        7.6.2 相对渗透率曲线参数估计
        7.6.3 预测结果
    7.7 化学复合驱流管法评价模块
        7.7.1 计算流程及输入参数
        7.7.2 预测结果
    7.8 经济评价模块设计
        7.8.1 财务评价模块设计
        7.8.2 敏感分析模块设计
    7.9 本章小结
第8章 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8.1 聚合物驱计算实例
        8.1.1 聚合物驱潜力评价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8.1.2 聚合物驱潜力评价模型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
    8.2 复合驱计算实例
        8.2.1 输入参数
        8.2.2 复合驱预测结果及敏感性分析
    8.3 加密井网计算实例
        8.3.1 输入参数
        8.3.2 预测结果
    8.4 气驱计算实例
        8.4.1 CO_2混相驱计算实例
        8.4.2 CO_2非混相驱计算实例
    8.5 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计算实例
        8.5.1 引言
        8.5.2 油藏地质特征
        8.5.3 油藏地质模型及基本参数
        8.5.4 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8.5.5 开发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8.6 火烧油层计算实例
        8.6.1 输入参数
        8.6.2 预测结果
    8.7 重力热管自吸地热改善热采井井筒热损失验证
        8.7.1 重力热管改善井筒热损失原理
        8.7.2 重力热管井井筒传热损失计算模型
        8.7.3 模型求解
        8.7.4 现场应用实例
        8.7.5 验证结果分析
    8.8 本章小结
结论
个人简历、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组成与粘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驱油技术
        1.1.1 聚合物驱油机理
        1.1.2 聚合物的高浓度与低浓度
        1.1.3 聚合物驱采出液的特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聚合物驱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聚合物驱采出液的处理与回用技术
        1.3.1 含聚废水给普通含油废水处理带来的影响
        1.3.2 含聚废水的处理技术与工艺设计
        1.3.3 聚合物驱采出液回注的可行性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组成与特性研究
    2.1 本章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采出液的常规分析方法
        2.2.4 采出液中沉积物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浓度分析与特性
        2.3.2 采出液水相中物质的组成分析与特性
        2.3.3 采出液油相中物质的组成分析与特性
        2.3.4 采出液固相中物质的组成分析与特性
        2.3.5 采出液中固相物质来源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粘温特性研究
    3.1 本章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粘度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常温下粘度的分析
        3.3.2 温度变量下的粘温曲线
        3.3.3 同一温度下的粘浓曲线
        3.3.4 温度变量下的降粘率
        3.3.5 影响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油水分离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大庆油田聚合物溶液粘度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油田三次采油技术
        1.1.2 国外三次采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1.3 国内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聚合物驱的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聚合物驱
        1.3.1 三次采油所使用的聚合物
        1.3.2 聚丙烯酰胺
        1.3.3 聚合物驱机理
        1.3.4 聚合物驱污水的产生及特点
        1.3.5 聚合物驱油污水处理方法
        1.3.6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1.4 水质对三元复合驱的影响
        1.4.1 采油污水
        1.4.2 采油污水特性
        1.4.3 污水水质处理工艺
        1.4.4 采油污水回用途径
        1.4.5 常用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
    1.5 国内外聚合物驱粘度的影响因素
        1.5.1 分子量的影响
        1.5.2 浓度的影响
        1.5.3 离子的影响
        1.5.4 温度的影响
        1.5.5 搅拌的影响
        1.5.6 热、氧的影响
        1.5.7 pH 值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1.5.8 配注过程中的影响
        1.5.9 矿化度的影响
        1.5.10 化学剂的影响
        1.5.11 国内其他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6 聚合物的降解
        1.6.1 HPAM 的氧化降解反应机理
        1.6.2 降解和弱键断裂机理
        1.6.3 自发水解机理
        1.6.4 聚合物溶液的生物降解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大庆油田配制聚合物水质全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内容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样品采集
        2.4.2 分析测试
    2.5 实验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与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物理因素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
        3.2.1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3.2.2 实验用水和 HPAM 溶液的制备
        3.2.3 HPAM 溶液粘度的测试
    3.3 水中特征离子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
        3.3.1 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3.3.2 实验用水和 HPAM 溶液的制备
        3.3.3 HPAM 溶液粘度的测量
    3.4 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4.1 实验样品
        3.4.2 配制溶液及粘度测定
    3.5 氧化铝(AL_2O_3)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6 含油量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7 酚类物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7.1 苯酚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7.2 对苯二酚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3.8 聚合物溶液在不同水质中粘度下降的机理分析
        3.8.1 物理因素对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3.8.2 化学因子对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3.8.3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机理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曝氧对聚合物溶液粘度控制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样品
    4.3 实验方法
        4.3.1 曝氧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
        4.3.2 曝氧时间对污水中二价离子及细菌含量的影响研究
        4.3.3 曝氧时间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
    4.4 实验结果
        4.4.1 曝氧对聚丙烯酰胺粘度的影响
        4.4.2 未曝氧与曝氧后的水配制聚丙烯酰胺的粘度比较
        4.4.3 采用现场水稀释的溶液粘度
        4.4.4 存在二价离子时,曝氧对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
        4.4.5 曝氧时间对污水中二价离子及细菌含量的影响研究
        4.4.6 曝氧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
    4.5 曝氧增粘的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制水质对聚合物溶液形貌学控制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去离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形貌学研究
    5.3 含有一定矿化度的去离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形貌学研究
    5.4 含有固悬物的去离子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形貌学研究
    5.5 现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形貌学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配注系统中不同位置聚合物溶液粘度和形貌学研究
    6.1 引言
    6.2 配注系统不同位置的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分析
        6.2.1 不同注入站配注系统中不同位置处聚合物溶液粘度分析
        6.2.2 不同水质稀释聚丙烯酰胺溶液对粘度的影响研究
    6.3 配注系统不同位置的聚合物溶液形貌学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温敏耐盐增稠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王思思. 山东大学, 2020(12)
  • [2]基于POSS的油藏固体界面改性新功能材料合成与基础研究[D]. 杨杨.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3]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D]. 王云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4]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渤海油田聚/表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及性能研究[D]. 宋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以聚合物为载体的三次采油技术实践探讨[J]. 郭尊成. 山西化工, 2018(02)
  • [7]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优化技术研究进展[J]. 吕恒宇,胡永乐,邹存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04)
  • [8]三次采油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李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4(12)
  • [9]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组成与粘温特性研究[D]. 冯广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5)
  • [10]大庆油田聚合物溶液粘度控制因素研究[D]. 冯世德.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提高聚合物驱三次采油技术工作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