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曾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感想

我对曾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感想

一、我对曾外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丁燕燕[1](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邹丽丹[2](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提出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吴学峰[3](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紫薇[4](2019)在《女权视野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深受封建观念迫害的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在家庭中处于失语的状态,在社会中处于失权的地位。直到清末民初,西方男女平等思想涌入,掀起了提倡男女平权的热潮。出于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政治目的,女性开始得到重视,被赋予了近代国民的角色担当。这是中国的历史上,女权意识具有了近代意义上的首次觉醒。在思想开明人士的领导下,女权运动蓬蓬勃勃的展开。吕碧城是这场女权运动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倡导女权的主要途径就是兴女学,女子接受新式教育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女学初兴的探索之路上,作为一位女权运动领袖,吕碧城将女权思想贯彻到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当中,形成了具有“吕氏特色”女子教育观及实践。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首的吕碧城,在女子教育方面的贡献远不如她文学方面的成就为人熟知。本文致力于揭开历史的屏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以吕碧城女子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参与创办并执教于中国第一所女子公办学校、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从1904年吕碧城参与创办到1911年离开该校,八年的时间的积淀,吕碧城不改对国家社稷的承诺,完成了她对女子教育的使命。北洋女子公学作为女学界的旗帜,是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的分水岭,加快了封建旧式女子教育的结束,成为女子教育新时代的肇始。在这所新式学校中,吕碧城完成了中国女性从“失女权”到“得女权”的变迁过程,为近代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人才。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思路与方法、创新和不足分别作了介绍。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本研究以二十世纪初吕碧城参与下女权运动为背景,从女权的角度,对吕碧城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进行研究。所以研究吕碧城的女权思想是整个论文必不可少的第一步。第二章,探究吕碧城女权思想的发展。追溯到吕碧城个人的早期经历和清末民初时期的时代背景,探究吕碧城女权思想的萌芽原因。首先回顾清末民初时期的女权运动,分析吕碧城在女权运动中的观点,并将吕碧城和秋瑾的女权观进行对比,寻找她在女权运动中独特又具有价值的思想。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第三章,论述吕碧城融入女权思想的女子教育观,包括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母教教育四个方面,进而发掘吕碧城女子教育观中的新式女子教育功能,分别是女子教育对于个人具有个人蜕变功能;对于男子具有协作功能;对于国家具有打造新国民功能,这是从女权教育的角度首次尝试打造新国民。第四章,北洋女子公学是吕碧城女子教育观进行实践的“实验室”,也是她践行女权的主要场地。首先,探寻北洋女子公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办学成功的四方面原因,包括吕碧城个人的付出、城市氛围、社会环境、袁世凯对女子教育改革的重视;其次,考察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办学目的,即为普及教育而培养女子师范人才。并以表格的形式对该校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总结。进一步考察该校的教学管理,即对学生和教师的双向管理;再次,对北洋女子公学的着名校友尤其是吕碧城亲授过的学生进行概述。最后,分析办学不足之处,审视北洋女子公学的历史意义。第五章,吕碧城在女子教育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她人生中良师益友的影响,通过搜集吕碧城与英敛之、袁世凯、严复交往的史料,探究吕碧城与他们之间的影响,深入了解吕碧城在教育生涯的成长历程。第六章,立足于当下,分析吕碧城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对女性人才培养的启示。本文附录了《吕碧城的大事年表》,便于了解吕碧城的人生履历,另附录《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便于更加清晰地把握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

徐庆林[5](2019)在《《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基础性环节,确定了当代文学的各种形态。《女子文学》是在1984年国家期刊改革政策背景下创刊的,是第一个以女性读者为受众的当代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地之一。本文以《女子文学》(1985-1999)为线索,通过梳理女性文学期刊在当代的发生与发展历程,分析《女子文学》提出的口号和推出的作家作品,重点审视《女子文学》在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话语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尝试在回到文学现场的基础上,考察性别写作在当代的生存状态。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正文下设三章:第一章介绍《女子文学》的概况。首先论述《女子文学》在1985年创刊所包含的时间上的偶然性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其次论述期刊发展过中的出版与发行情况以及多次调整的期刊口号和栏目带来的期刊性别意识的逐渐消褪;最后论述在自身文学追求、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发展影响下《女子文学》的发生的调整与转变。第二章论述《女子文学》对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作用。具体论述《女子文学》通过对女性诗歌、女性散文和对身体写作、女性精神等方面的关注,发表一大批知名女作家的作品,同时注意培养女性文学新人,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第三章考察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通过文学创作主题、创作手法和话语分析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女子文学》上发表的叙事性作品具有典型的女性叙事视角,但在具体的呈现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话语权力、男性话语权力以及女性自身性别体认的影响。结语部分探讨《女子文学》对女性文学发展产生的总体影响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颜璐[6](2019)在《母亲形象的再造 ——晚清至五四女作家母性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母亲叙事是文学中永恒的母题,从古至今,母亲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血脉相连的。封建社会男性主权视野下的“母亲”,作为中国孝悌文化的分支,是正统儒家思想对于女性的要求与期待,发展至晚清时期,随着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女性开始从“人”的角度被重新认识与解读,如何处理“传统母亲”与“现代母亲”的关系,成为这个阶段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女作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晚清民初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与社会实践中,“去女性化”的自我要求与自身对于“母亲”形象及责任的隐形认可,都成为了现代文学重建“母亲形象”新的尝试,五四运动后,伦理革命的影响席卷全国,兼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教育的女作家们,不约而同的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为女性争取在社会上的一席合理之地,“母亲”形象、“母性书写”成为了女作家们确立自我价值,处理传统与现代思想矛盾的一个多功能综合体,影射出了特定历史阶段女性的自我发现、自我确定之旅。五四初期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大多呈现出“慈母”的相同指质,她们以现代眼光重新书写对于母亲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家庭与伦理角色的复杂理解。女作家的“母性书写”,让母亲在新时期有了两种相互矛盾的特质,母亲既是儒家家族文化的维护者,又是慈爱包容的救赎者;母亲既是现代气质的诠释者,又是走不进女儿新思想中的落伍者。在女性作家的“母性书写”中,选择与质疑的两面始终存在,她们在选择母亲与重造母亲形象的时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女性文化、他者文化的诸多影响,但即便女性主体性不足,她们还是通过“母性书写”重造了一个新的母亲,以此批判传统母亲,塑造理想母亲。值得注意的是,女作家们的书写更多的是从女儿的角度来刻画母亲,女作家笔下的母亲是集合多种身份而存在的,她既是封建文化的受害者又是封建人伦的积极维护者,她既呈现出无力改变现实的脆弱性又含有包容并解决一切的神性,然而不可否认,这个近代文化中出现的“母亲”与封建主流文化中的“贤妻良母”是有着质的区别的,通过对于从晚清民初至五四女作家再造“新母亲”的过程与局限的探讨,可以尝试解答近现代女性“如何做母亲”的历史性命题。

朱一帆[7](2017)在《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浮沉轨迹和艺术演变趋势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因此,为呈现出百年来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流变,本文特选取现代女性意识作为核心进行观照与统摄。通过揭示现代女性意识流变下,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在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最终彰显百年来女性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在本文的第一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期(1912-1936),由于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历史语境的转型,造就现代中国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由传统的闺阁意识向现代女性意识转变。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她们一面向外观照,或书写着女性视域下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或以审美无功利视角审视大自然;一面向内审视自身,抒发现代女性友谊。现代女性意识觉醒、女性对公共空间的拥抱,也促使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突破了传统诗词题材的局限,拓展了现代女性旧体诗词题材在公共空间方面的表现。至于诗艺变革方面,她们或大胆用现代语言入旧体诗词、或“用旧瓶装新酒”激活古典意象,从容表达女性现代感受。在本文的第二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期(1937-1949),由于抗战现实政治时势的影响,女性诗词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深化。她们向外进一步拓展叙事视域,着重表达了女性视域下的抗日救亡理念;她们也向内进一步审视自身,或书写女性流亡体验、或书写现代爱情体验、或书写现代母女关系。在题材方面,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促使她们不再满足于将视线放置在对旧体诗词空间的拓展上,她们开始将视线转向时间领域,通过以线性时间观念观照现代战争,她们书写了女性自身的成长历程、书写了现代战争的宏大叙事、抒发了对故乡“往事不可追”、现如今乡村生活“今日难停留”的苦涩。在诗艺取向方面,深化的现代女性意识,明晰的女性自我主体身份,促使她们在旧体诗词中以高频的疑问句式,醒目表达自身观点,或者直接以女性身体意象表现自身独立看法。在本文的第三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流期(1949-1976),大陆与海外华裔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出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形成了二水分流的女性诗词艺术景观。具体就中国大陆而言,“延安经验”在建国后的延续,促使大陆中国女性的现代女性意识异化。她们或书写“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政治豪情、或书写花木兰式女英雄、或书写被压抑的生命体验,这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便是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特征与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特征。具体就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而言,相对宽松的历史语境,使得她们多彰显出明晰的现代女性意识认同感。她们或书写漂泊困境与女性生命焦虑、或书写离散体验与中华文化认同、或书写异域风情与西方文化认同。在本文的第四章,也就是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期(1977年以来),由于中国内地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新世纪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以来,当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语言、意象、题材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现代女性意识的全面复苏过程,伴随着女性诗词创作主体重新探索由“人”向“女人”再向“个人”的女性意识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她们或书写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或书写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或书写对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感悟。这在题材方面的表现,便是突破了“毛泽东时代”单一化的旧体诗词题材局限,逐渐走向多样化。至于艺术特征方面,也呈现出诗歌语言的日常化以及古典意象重塑的特点。在本文的余论部分,着重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视角观照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创作,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在“创化”方面的成果,并以“天人合一”传统创化为代表集中进行阐释。最终指出,现代女性旧体诗词对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现代中国小说、散文、诗歌一道,共同丰富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研究,而这一研究路径,同时也是重现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的必由之路。

王凌云[8](2017)在《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意象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通过对植物意象的书写,诗歌不仅保存着“人与自然”相遇的原初经验,而且对“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着反思性的理解;不仅使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感性或形式之美,而且在植物中看到了我们自身“灵魂”的隐喻。因此,对诗歌中的植物意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对人类具体生命经验和深层意识结构进行探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语言的潜能、对人类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边界进行测度的可靠方式,同时还是对文学史或诗歌史进行有效梳理的一条线索。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当代新诗作品的细读出发,以“植物意象”这一问题为中心,分列出若干“子问题”,对问题可能延展到的若干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且,本文在论述过程中,试图将“植物诗学”的整体论述,与对诗歌文本细节的分析联系起来。就研究方法来说,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按照“植物意象”包含的四层意蕴,也就是“知觉”层、“语言-修辞”层、“经验-场景”层和“象征-观念”层,对若干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借鉴了名物学、精神分析、神话学和广义现象学的某些方法和“漂移说”理论,对植物意象的意义生成方式进行阐释。本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绪论”部分,本文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然后,梳理了对“诗歌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的三条路径,即“名物学—博物学”路径、“诗学—文学批评”路径和“经学—神话学—哲学”路径,并依据这三条路径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随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章节结构进行了解说。在第一章中,本文对“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进行了分析。古今诗人们书写的植物种类及其出现频率有非常显着的区分,他们在书写这些植物时的语言特征、修辞策略、精神气质以及背后预设的诗学理念的分歧更是巨大。这一章试图探究中国当代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呈现植物意象时书写方式的差别,同时探讨其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古今诗学理念和文明精神的差异。在第二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树”意象。这一章对“树”的诗学讨论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我们探讨“作为灵魂形象的树”;其次,是“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第三,我们讨论“诸种不同的树”,包括“观念性的树”和“经验性的树”;然后,我们讨论了“树的各个部分”,包括“根”、“枝”、“叶”和“果”;最后,分析由诗歌所见证的“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这一章的分析着眼于“意象的诗学逻辑”,试图对意象的谱系、意象所携带的隐喻和象征观念、以及意象的变形方式等进行探究,从灵魂形态学和深层意识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诗歌中与“树”相连的生命经验。在第三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草”意象。这一章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之意象作了简略的梳理;然后,分析了中国当代新诗中从“草原书写”过渡到“草丛书写”的转变过程;随后,依据若干当代新诗作品,对作为“生命”之象征的“草”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荒草”这一意象中所凝结的文明、个体和历史经验的解说。这一章后面还附有一节专题讨论,对“竹”与“藤”这两种意象在当代新诗中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分析。在第四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意象。这一章首先对“花”的四重象征涵义进行了分析,并从文明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演变进行了追忆。随后,本文在古今中西比较的视野中,考察了“德性之花”与“爱欲之花”这两种典型的象征方式之间的张力。中国当代新诗对“花”的书写,有一个从“象征性”向“日常性”转换的大体轮廓;同时,当代诗人们对“花园”意象的各个层面也进行了深度开掘。这一章指出,诗歌中的“花”之意象的演变,与德性、爱欲和女性在历史中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五章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作物”意象的讨论。这一章结合文本细读,对“粮食”、“庄稼地”、“蔬菜”与“瓜果”等意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对“作物”的书写上呈现出来的多向通道;然后,通过对中国当代“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事诗”写作的前景与趋势。这一章指出,诗歌对“日常之物”的关注必定会落实在对“作物”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写作才真实、具体和可信。在“结语”中,我们对此前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我们提出,当代的“植物诗学”需要摆脱古典的“德性诗学”主导模式,走向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诗歌书写方式。对植物意象的研究,是通往诗歌内核和奥秘的一条通道。本研究的意图,并不只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那些书写植物意象的作品进行分析,而且是在尝试通过细致和耐心的阅读,恢复我们对植物生命的感知与同情,激活我们对汉语自身微妙性的敏感,进而重塑我们生命经验的完整性。

张巍巍[9](2017)在《近代战乱背景下的女性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女性文学繁荣,近代女诗人也是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近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女性诗歌创作内容的变化。在近代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她们的诗歌创作突破了以往人们对女诗人的认知,不再是传统的伤春悲秋之作,而是融入了深刻的时代感。近代女性身处天崩地解的时代,遭遇亘古未有之变乱,她们以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灵体验国事人生的艰难,造就了近代女性独特的主体意识和士大夫情怀。近代女诗人目睹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状,亲身经历了流离奔波的伤痛。她们诗歌创作展现了内忧外患的时代给她们的生活造成的全面而彻底的破坏:家的分崩离析使她们踏上避难之途,男性的缺席使她们陷入衣食无着的生存现状,侵略者的残暴使她们时刻面临着贞节危机。女诗人将自己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全方位展示清末战乱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通过这类诗歌的分析,可以窥探乱世女性的生活全貌。当清代政治发展到道光时代以后,满目疮痍的国家,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女性的爱国热情。她们借助诗歌这一载体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女诗人的诗歌创作自此也由闺内走进了社会公共领域,通过使用漆室女的典故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歌颂英勇抗敌的民族英雄,渴望早清夷氛,天下太平。女诗人的爱国之作,读之不仅能知民族苦难,更能体会到女性的拳拳爱国之心。时局的艰危,乱世生存的艰难,使女诗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女性的性别弱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借助诗歌抒发对自己对性别角色的不满,以及女性身份对女性行为的束缚和压抑,无奈社会没有给她们提供建功立业,崭露头角的机会。她们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寄托在古代女英雄的身上,借此突出女性的价值。近代女性经历社会思潮和近代文明的洗礼,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她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思自己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定位,并且开始寻求自我价值。她们争取男女平权,为张扬女性的价值而努力,这类女性主要以秋瑾和徐自华为代表。生存艰难是近代战乱中的女性的共同处境,但是每个人的经历又有着独特性,诗歌创作内容彰显着自己生命的底色。近代女诗人左锡嘉和扈斯哈里氏,她们的诗歌创作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特点。左锡嘉的诗歌既记录了自己艰难的乱世经历,沉痛的家国之思可谓字字泣血。扈斯哈里氏的诗歌中最耀眼的部分当属她对男性的失望,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能言他人所未言,勇气可嘉。两位诗人的共同点是诗歌当中都体现出了关心民生疾苦的士大夫情怀,增加了她们反映社会现实的力度。近代女性在战乱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在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中融合进了对时局的关心、对民生的哀叹、对国家的热爱,展现出女性的精神追求和她们的苦闷,女性的家国情怀和她们的痛苦。乱世中女性内心情感的表达,也就是人民的心声和诉求,她们做到了“诗心,与民心齐跳;诗心,与国脉相连”。

王翼飞[10](2014)在《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清代女性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是指清代人以作品选本、诗话词话、序跋等批评形式对女性文学所作的批评。本文从批评主体、批评对象和批评形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较全面地描述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在具体地阐释中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强调两性之间的关系对女性文学批评的影响作用,借助女性主义理论重新审视清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性别文化。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与余论。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发生的时代背景展开论述。通过对社会思想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和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分析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兴盛的原因,并对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前奏——明代中后期的女性文学批评文本作出详细地考察,说明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兴盛并非横空出世的现象,这些方面都是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得以生成的肥沃土壤。后三章以时间为顺序,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约合于顺治入关(1644)至康熙末年(1722)。这一阶段是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兴起时期。由于明末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已经势如破竹,清代的女性文学批评一开始就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约合于雍正即位(1723)至道光末年(1850)。此时女性文学批评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批评大家,如袁枚、陈文述、沈善宝、恽珠等。他们的女性文学批评代表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但是从女性意识的角度来看,批评家们又回归保守的态度,体现出传统的男权社会的性别观念。清代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约合于咸丰即位(1851)至五四运动爆发(1919)。这一时期,是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革新时期。此时西方思潮逐渐传入中国,传统的儒家性别观念遭到怀疑和批判,女性文学批评也体现出一些新的转变。最后,本论文认为清代社会对女性创作行为的关注,有时代表了批评主体自觉的女性意识,但有时是批评主体针砭流俗的批评工具,甚至是批评主体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情感转移。清代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和权利,但这一切都必须在既定的性别规范框架内进行,一旦逾越了这一框架,男性,包括女性自己就会提醒、指责女性的僭越行为。

二、我对曾外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对曾外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2)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女权视野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女权
        (二)教育观
    五、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琯琅星心生女权——吕碧城女权思想的发展
    一、吕碧城女权意识的萌芽
        (一)不因清苦减芬芳——吕碧城的早期经历
        (二)忧国漫抛儿女泪——国家背景
    二、吕碧城的女权思想
        (一)清末民初时期的女权运动
        (二)吕碧城女权之基本观念
        (三)吕碧城与秋瑾的殊途同归
第三章 深闺有愿做新民——女权视野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观
    一、女子新式教育为立国之本
    二、教育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
        (一)女子德育观
        (二)女子智育观
        (三)女子体育观
    三、教育宗旨
    四、母教教育观
    五、女子教育的新功能论
        (一)女子教育之个人蜕变功能论
        (二)女子教育之协作功能论
        (三)打造新国民功能论
第四章 北洋女界哥伦布——吕碧城的女子教育实践
    一、 北洋女子公学的实践
        (一)发展历程
        (二)办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管理
    二、北洋女子公学知名校友概述
    三、北洋女子公学办学成功的原因
    四、北洋女子公学办学的不足
        (一)生源局限于上层社会
        (二)招生人数多但毕业人数少
    五、北洋女子公学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二)社会意义
第五章 众人咸推吕碧城——良师益友与吕碧城之间的影响
    一、英敛之和吕碧城之间的影响
        (一)英敛之对吕碧城的知遇之恩
        (二)吕碧城对《大公报》宣扬女权思想的助力
    二、严复和吕碧城之间的影响
        (一)吕碧城师从严复
        (二)吕碧城对严复在女子教育方面的影响
        (三)严复对吕碧城在女权观念上的影响
    三、袁世凯对吕碧城的影响
        (一)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对女子教育的改革
        (二)袁世凯对吕碧城女子教育事业的关键作用
第六章 吕碧城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对现代女性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认同性别差异下的男女平等
    二、尊重落后地区女性的受教育权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女子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吕碧城大事年表
附录二: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措施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女子文学》的概况
    第一节 创办:1985年的偶然与必然
        一、从《新地》到《女子文学》
        二、社会现实条件的催生
    第二节 二十年浮沉变化
        一、刊物的出版与发行状况
        二、刊物口号和栏目的变化:性别意识的彰显与消褪
    第三节 转变: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女子文学》
        一、刊物的文学自主追求
        二、政策变化下的被动性
        三、市场规则下的妥协与变通
        四、《女子文学》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发展的滞后性
第二章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子文学》
    第一节 《女子文学》与八十年代女性诗歌
        一、“归来”的女诗人:爱与美的呼唤
        二、女性意识的集体飞扬:对抗与自省
        三、新人的女性诗歌创作:芸芸众生中的“我”
    第二节 《女子文学》与女性散文
        一、“自我”的复归:自我抒发与自我表现
        二、行走的“文化散文”
        三、“小女人”散文之外
        四、关于女性散文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私人化写作潜流的涌现
        一、对女性身体美学的关注
        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发掘
第三章 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时代同奏
        一、创伤与记忆:伤痕反思小说
        二、历史与新解:新历史小说
    第二节 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一、报告文学:建模
        二、纪实文学:批判与训诫
    第三节 《女子文学》的话语建构
        一、国家话语权力下的“典范”
        二、男性话语权力下的“反叛”
        三、女性话语权力下的“自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诗歌作品辑录
    附录 B《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新人女性诗歌作品辑录
    附录 C《女子文学》发表的女作家相关专栏作品辑录
    附录 D《女子文学》1985-1999 年度大事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母亲形象的再造 ——晚清至五四女作家母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继承与超越——女作家与“母亲”形象的渊源
    第一节 “母亲”文化的传统
        一、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母亲”崇拜
        二、晚清民初的“母亲”体认
        三、晚清民初女作家作为“母亲”
    第二节 “母亲”文化的继承
        一、五四女作家的“母亲”
        二、女作家创作的“母亲”
        三、社会理想中的“母亲”
第二章 前见式的神明——“圣母”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第一节 近代西方“圣母”形象的中国传播之路
        一、传教与“圣母”
        二、“圣母”的五四化解读
    第二节 西方“圣母”对中国“母亲”塑造的影响
        一、反思性创作
        二、“中国圣母”与母亲指认
    第三节 中国本土化后的西方“圣母”
        一、实现途径——小说
        二、呈现手段——和解模式
第三章 颂母与审母——伦理革命语境下的母权书写
    第一节 颂母与审母
        一、“父权”颠覆与“母性书写”
        二、“母权”神圣化
        三、“审母”与“憎母”
    第二节 母女同体
        一、伦理身份重叠
        二、价值功能转化
    第三节 自审与母性回归
        一、性别认同
        二、自我回归
    第四节 “母权”书写之突围
        一、母权与母职
        二、“娜拉出走”的现代惘思
第四章 “母性书写”与女性文学——母性书写的局限及意义
    第一节 五四女作家“母性书写”的局限
        一、书写特质
        二、时代局限
    第二节 “母性书写”与“女性文学”
        一、文本互文
        二、“母权”与“女性文学”的互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分期
        1、“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的界定
        2、“现代女性意识”的界定
        3、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期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研究现状
        2、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转型(1912-193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从晚清到民国的建立
        二、文化语境: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性的生成
        三、文学语境:文学革命·新诗·旧诗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女性表达
        二、现代女性友谊的自由抒发
        三、现代自然意识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拓展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题材的局限性
        二、现代社会政治空间的介入
        三、现代城市生活空间的开拓
    第四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诗艺变革
        一、现代语言的引入与古典节奏的坚守
        二、古典意象的激活与现代意境的生成
第二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中兴(1936-1949)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
        二、文化语境:民族主义文化的复归与高涨
        三、文学语境:“民族形式”讨论与旧体诗词的再兴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深化
        一、抗日救亡的女性表达
        二、战乱中女性流亡体验的诗词书写
        三、战乱中现代爱情体验的诗词书写
        四、战乱中现代母女关系的自我审视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题材聚焦
        一、中国古代女性诗词与战争
        二、战争与女性成长题材的开掘
        三、战争与社会政治题材的女性诗词
        四、战争与现代乡土题材的女性诗词
    第四节 战争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诗艺取向
        一、高频的疑问句类修辞
        二、繁多的女性身体书写
第三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分化(1949-1976)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分化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统一·批判·分离
        二、文化语境:本土·现代·西方
        三、文学语境:合法性·认同感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与认同
        一、现代女性意识的异化
        二、现代女性意识的认同
    第三节 分化年代女性旧体诗词的风格类型
        一、主流女性诗词的政治化写作
        二、边缘女性诗词的个人化写作
        三、港澳台及海外女性诗词的离散写作
第四章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复兴(1977年以来)
    第一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复兴的历史语境
        一、政治语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二、文化语境: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与民族主义文化思潮
        三、文学语境:新旧之争与诗词媒介的繁荣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现代女性意识的复苏
        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反思
        二、对现代爱情的呼唤与反思
        三、现代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书写
        四、海内外交流中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证
    第三节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中题材的多样化
        一、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二、当代社会时政题材的广泛开启
        三、当代城市生活题材的深入观照
        四、当代乡土生活题材的别样审视
        五、当代域外生活题材的崭新书写
    第四节 复兴时期女性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日常化的诗歌语言
        二、古典意象的解构与重塑
余论: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创作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人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文献回顾:研究“诗歌中的植物”的三种路径
        一、“名物学—博物学”:侧重考据的路径
        二、“诗学—文学批评”:针对辞章的路径
        三、“经学—神话学—哲学”:侧重义理的路径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一、本文的基本概念
        二、本文的研究视野和主要方法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结构
第一章 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
    第一节 植物种类和出现频率
    第二节 植物意象的书写方式
    第三节 诗学理念与文明精神
第二章 “树”的诗学
    第一节 作为灵魂形象的“树”
    第二节 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
    第三节 诸种树:观念与经验
    第四节 树的诸部分:根、枝、叶、果
        一、根
        二、枝
        三、叶
        四、果
    第五节 “树”与人类生活:诗的见证
第三章 “草”的诗学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
    第二节 从“草原”到“草丛”
    第三节 生命之“草”:爱欲、良善、悲智与愉悦
    第四节 “荒草”之诗:个体、文明与历史
    [附论]“竹”与“藤”
第四章 “花”的诗学
    第一节 “花”的四重象征
    第二节 从德性到爱欲:“古今中西之争”中的“花”之书写
    第三节 从象征到日常: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
    第四节 “花园”之诗:欲望、冥想与沉思
第五章 “作物”的诗学
    第一节 “粮食”与“庄稼地”
    第二节 “蔬菜”与“瓜果”
    第三节 “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
结语 “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代战乱背景下的女性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文献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乱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近代女性的“乱离”书写之发生
    第二节 乱世中的女性日常
        一、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涯
        二、经济危机下的人生取舍
        三、亲人离散、思念故园
    第三节 贞节危机下的“绝命诗”
第二章 国家危机与近代女性的时事诗歌
    第一节“鲁漆室女”典故中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歌颂以身殉国的英雄
    第三节 早清夷氛的愿望
第三章 近代女性诗歌中的“出位之思”
    第一节 自惭巾帼流,回澜无巨手
    第二节 历史重构中的女英雄
    第三节 走向“男女双性”
        一、参加革命,为革命献身
        二、秋瑾诗中的刀剑意象分析
第四章 文学个案—左锡嘉与扈斯哈里氏
    第一节 左锡嘉的诗歌主题
        一、精神生活的凄苦
        二、扶柩归葬的艰难
        三、寡妇持家的艰辛
        四、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扈斯哈里氏的诗歌主题
        一、谴责官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二、痛陈鸦片流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0)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厘清几个术语: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二、研究现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性别偏颇
    三、建构与反思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时代环境
    第一节 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思想环境
        一、明末清初的人性解放思潮
        二、清代中叶女性意识的倒退
        三、清末民初的女性解放思想
    第二节 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文学环境
        一、明清女性文学概貌
        二、通俗文学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关切
    第三节 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前奏
        一、明清女性诗话的开山之作:江盈科《闺秀诗评》
        二、晚明女性诗歌选集的畅销书:钟惺《名媛诗归》
        三、重文质轻德行的女性文学批评:郑文昂《名媛汇诗》
        四、女性文学存史意识的滥觞:赵世杰《古今女史》
第二章 顺康: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兴起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性别转变
        一、女性批评家的粉墨登场
        二、男性批评家的推波助澜
        三、男性批评家的政治选择
    第二节 清初女性文学批评的主要内容
        一、对明代女性文学的评论和总结
        二、重“才”轻“德”的评判倾向
        三、“宗经”:为女性文学正名
    第三节 批评形式的确立
        一、女性作品选本
        二、女性诗话
        三、序跋等单篇文章
第三章 雍乾嘉道: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
    第一节 批评主体身份的多元化
        一、文学家
        二、经史学家
        三、藏书家
        四、上层妇女
    第二节 向传统靠拢
        一、重树儒家诗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二、提倡“言之温厚,有风有雅”的女性文学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倒退
        一、以女性的德行评判女性文学
        二、以女性的身份为选录的标准
        三、“诗歌非妇女事”
    第四节 对女性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忧虑
        一、创作之难:“女子之诗,其工也,难于男子”
        二、传播之难:“闺秀之名,其传也,亦难于才士”
第四章 咸同光宣: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革新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自觉
        一、传统的女性文学批评家
        二、新式的女性文学批评家
    第二节 清末女性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闺秀本色”与“去脂粉气”之争
        二、关注“新女性”及其创作
        三、批评对象的拓展:弹词、传奇等通俗文学
    第三节 批评形式的转变
        一、由选本向诗话的转变
        二、论诗诗趋渐成熟
余论
    一、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总体特征——以女性诗为例
    二、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批评的转型——以女性词为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四、我对曾外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3]“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4]女权视野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紫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5]《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D]. 徐庆林. 河南大学, 2019(01)
  • [6]母亲形象的再造 ——晚清至五四女作家母性书写研究[D]. 颜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现代中国女性旧体诗词流变论[D]. 朱一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8]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D]. 王凌云. 云南大学, 2017(12)
  • [9]近代战乱背景下的女性诗歌研究[D]. 张巍巍. 西南大学, 2017(02)
  • [10]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D]. 王翼飞. 武汉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我对曾祖母秋瑾成长道路的感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