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语言的产生

论文学语言的产生

一、论文学语言的生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群[1](2021)在《“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言意之辨"不仅仅就语言讨论语言的言与意关系问题,即语符与语义、能指与所指关系;而且立足于语言而深化拓展到言者与受者、语言与言语、语境与语用、语体与修辞等诸要素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与文学阐释系统的交流统一所形成的话语体系,构成"立言"与"文以足言"之言与文关系"、文言"之文言与白话关系"、言意之辨"之言与意关系"、言尽意"与"言不尽意"关系、"无言""不言""玄言"与"得意忘言"之有无虚实关系、"言外之意"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言内之意与言外之意关系、"立象以尽意"之言象意关系、"文笔之争"之言与体关系等命题及问题探讨,推动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分离,强化文学语言的功能作用,从而将语言阐释与文学阐释有机统一,形成中国文学言意论特色与传统,为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当代文学批评发展提供启发与借鉴。

王晓路[2](2021)在《声音与书写:论文学的语言问题及其意义生成》文中指出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声音与文学语言的密切关联。声音不仅在语言和文艺的历史发生学中具有构成性作用,而且在文学书写和批评中持续发挥着多重功能。声音在文本中的表层沉默与书写的在场构成了更为深沉的结构性关系,由此也成为文学的存在方式与阐释的前提。由于声音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差异性,因此当代文学书写与批评在侧重区域、族群、文化、阶层、性别等层面的表征均与声音的隐喻方式有关。声音与书写作为一种并置的文本编码方式凸显了文学语言的特质,与此同时也能有效地形成文学书写与批评的意义指向。重新重视文本的声音分析对于基于单一书写符号的理论盲点而言,不仅可以还原文学意义的呈现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性建构。

张聪[3](2021)在《“危机”中的文学实践——评赵宪章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文中认为图像对文学的僭越,构成了所谓"文学危机"的一个面相。米勒宣称的"文学死亡论"是对文学在图像时代遭遇的焦虑,而这一焦虑主要源于自指性文学语言观的困境。相较而言,"文学图像论"强调作为符号实践的文学和图像在与社会历史互动过程中的构成性。《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对文图符号实践构成性的观照,可在"庄周梦蝶"母题的跨媒介叙事中窥得一斑。

邹建英[4](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练斐[5](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王丹[6](2021)在《论批评释义的语言视域:从“形式”到“实践”——兼及文学批评的生产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对语言与文学间关系认识的深化,20世纪以来的当代批评理论逐步对文学的表意与成义展开了反思,并研讨了文本意义从何而来、如何生成以及过程机制怎样的问题。从语言视域展开的这种问题化的批评释义研究,不仅从根本上颠覆了文学意义根源于作者个体的传统文学观念,也将文本意义生成的阐释场域由单一的语言形式,拓展到语言实践的多重对话关系之中。同时,它还揭示了释义活动与批评生产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后者的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文贵良,王海晗[7](2021)在《从话语研究到文学语言研究——文贵良教授访谈录》文中指出一话语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王海晗:文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据我了解,您从硕士期间就开始关注中国文学的语言现象,当时的突破口主要集中于1990年代以后在学术界逐步兴起的话语研究,硕士论文《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全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博士论文则是接续之前的方向,

郝然[8](2021)在《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文中指出当今媒介革命时代的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既有疆域,拓展了传统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主要表现在视听特性与图像转化审美特征,杂语共生不断调适的良性发展状态,以及脚本化与跨媒介融合的辐射功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使创作主体、作品和受众之间情感的关联度空前增强,能使网络文学作品及其衍生文化的受众群体空前庞大,能使自己跻身于当今社会文创产业链的上游,正在于其语言所具有的独特审美维度。

杜玉洁[9](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黄丽姗[10](2021)在《“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ij)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首倡“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文学理论。其目的在于破除或消解社会文化中人们对既有事物的惯性联想和“视自然为自然”的刻板印象,使审美主体感知生活的惯性方式产生较大差异或者有了颠覆性的相反,从而延长审美主体的关注时间和增加感受难度,并诱使审美主体在想象空间里增加审美快感,以达到二次认识、二次体验生活的目的。艺术的分支包罗万象。审美艺术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体的审美情感不断建构其人生态度,艺术感觉的发生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美无处不在,可以说审美的过程也是艺术思想创造的过程。同艺术创作一般,文学翻译也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再创造。在跨越语言符号障碍之后,译文读者也可以进入原文所描绘的深邃而奇妙的世界中,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审美情趣,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愉悦和精神享受,领略异质文化这颗“奇葩”。在“陌生化”理论的观照下,译文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异质”成分,激发读者持久而热烈的阅读兴趣,延长其对文本的关注度和增加审美快感,才能使其感受到原文永恒的艺术价值。本文的研究文本《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小说轻快简明的语言蕴含了幽默讽刺的文学艺术效果,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小说的审美价值。本文选取张健和孙予两个汉译本的《格列佛游记》进行研究,以“陌生化”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文学审美再现的诠释。文章首先从“陌生化”理论的历史沿革谈起,回顾了“陌生化”理论和《格列佛游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对“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解析。同时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对“陌生化”表现手法在两个译本中的审美再现方式进行实例对比分析。文章探讨了艺术创作中审美对象陌生化的凸显方式,欣赏者与艺术作品间的审美对视角度,并以此权衡审美主体与客体间情感转移的适度距离,同时反思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审美距离的恰当把控。

二、论文学语言的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文学语言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1)“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言意论奠定“言意之辨”的思想基础
二、“言意之辨”推动魏晋时期文的自觉进程
三、“言意之辨”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基础
四、结语

(3)“危机”中的文学实践——评赵宪章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危机”抑或文学语言观危机
二、“文学图像论”:阿基米德点的移位
三、“庄周梦蝶”:文学图像母题的跨媒介叙事

(5)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6)论批评释义的语言视域:从“形式”到“实践”——兼及文学批评的生产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由来
二、批评释义的语言形式视域
三、批评释义的语言实践视域
四、结语

(7)从话语研究到文学语言研究——文贵良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话语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二中国新文学的语言本位
三问题与展望
《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
《文学话语与现代汉语》
《话语与文学》

(8)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文学语言的视听特性与图像转化
二杂语共生与网络文学的语言调适
三网络文学语言的脚本化与媒介辐射

(9)“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理论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陌生化”理论研究现状
        1.3.2 《格列佛游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文学翻译中陌生化表现手法的移植
    2.1 陌生化与语言的诗性本质
    2.2 译者的陌生化艺术品鉴
    2.3 读者的期待视野延展
3 《格列佛游记》汉译本陌生化审美再现
    3.1 本文译本的选择
    3.2 汉译本语言的陌生化审美艺术
        3.2.1 词汇选择的策略
        3.2.2 句法形式的建构
        3.2.3 艺术形象的重塑
        3.2.4 文化间隔的留白
4 陌生感与审美体验的交互生成
    4.1 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部分割裂
    4.2 审美的设立及其与观者的对视
    4.3 审美观照中的适度距离问题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论文学语言的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J]. 张利群. 湖北社会科学, 2021(12)
  • [2]声音与书写:论文学的语言问题及其意义生成[J]. 王晓路. 外国文学, 2021(06)
  • [3]“危机”中的文学实践——评赵宪章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J]. 张聪. 中国图书评论, 2021(08)
  • [4]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5]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6]论批评释义的语言视域:从“形式”到“实践”——兼及文学批评的生产性[J]. 王丹. 华中学术, 2021(02)
  • [7]从话语研究到文学语言研究——文贵良教授访谈录[J]. 文贵良,王海晗. 当代文坛, 2021(04)
  • [8]论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J]. 郝然. 当代文坛, 2021(04)
  • [9]“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D]. 黄丽姗.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论文学语言的产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