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烦躁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烦躁

一、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烦躁(论文文献综述)

刘姝月[1](2021)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许多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网络的诱惑,加上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对网络产生很强的依赖感,同时受到网络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影响,这就促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但青少年时期正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来自各方面的负面消极因素极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致使其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阻碍其培育出健康的人格。本研究以一位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作为分析研究的案例,通过个案访谈、参与观察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来了解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判断案主沉迷网络的程度,从个人、家庭、学校层面探寻案主网络成瘾问题出现的原因,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制定介入计划。运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在介入前期探索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和程度,明确可行的任务;介入中期通过六次具体的介入行动帮助案主减少上网的时间和频次、使案主父母意识到存在不合理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让案主尝试主动与他人交往,纠正案主不合理认知,改善案主的生活及学习环境;在介入后期通过与案主回顾介入过程、回访结束个案介入活动。最后对本次个案工作介入行动进行效果评估,并对整个介入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干超[2](2021)在《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自身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多种因素,不少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存在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他们在疲倦和压力下低效率地学习,表现为身体疲乏,焦躁不安,垂头丧气,反应迟缓,把烦闷积压在心里不愿寻求他人帮助等消极学习倦怠状态,这种学习倦怠状态长期下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不仅会转化为厌学,还会传染给周围同学。目前,学者们对大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较多,对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学生为对象进行学习倦怠调查研究。本文选取了山东省Z市某镇小学五六年级的380名小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选取其中8名小学生和3位五六年级任课教师进行访谈,采用自编的《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和相应的访谈提纲为研究工具,深入考察该群体的学习倦怠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在自我效能感维度,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并且,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年级差异、班级职务差异、学习成绩差异、情绪差异、自控力差异和乐群性差异。由此得到以下结论,农村小学生总体而言存在学习倦怠;低效能感方面,女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男生更重;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五年级小学生更重;非班干部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班干部小学生更重;小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则学习倦怠程度越重;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情绪稳定小学生更重;自控力弱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自控力强小学生更重;乐群性低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乐群性高小学生更重。基于以上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需重视并持续关注;提升女生自我效能感,关注女生心理健康;关注毕业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成绩,体验学习成就感;培养稳定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培养自控力,做学习的主人;提高乐群性,悦纳自己和他人。

余云露[3](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彭杰[4](2020)在《青春期学生亲子冲突的个案研究 ——SFBT理论的应用》文中指出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成长为青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剧烈的变化,但一些父母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在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沟通方法等方面未能根据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因此亲子冲突就成为十分普遍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冲突不仅会影响家庭和谐,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而且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与人际交往,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等。本研究以某位亲子冲突问题比较突出的初中生为对象,依据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运用个案研究法,全面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用个案工作的实践方法进行介入,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减少家庭成员之间冲突事件的发生,促进家庭良好氛围的形成,帮助个案健康成长。同时本研究试图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为依据,积累有关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家庭亲子冲突问题的实务经验,探索一套可以推广的社会工作介入家庭亲子冲突问题的实务模式,在亲子冲突的解决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依据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进行家庭亲子冲突的个案介入,可以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引导亲子双方调整沟通方式,从而减少家庭中亲子冲突事件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个案工作中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方法的本土化应用,以推动其更好地在国内的文化背景下发挥作用。

赵一博[5](2020)在《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改善研究 ——基于B小学的亲子平行小组实务》文中研究指明亲子关系和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受到亲子沟通的影响,亲子沟通较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会更加的亲密,子女在成长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较少。随着国家对二孩政策的放宽,一孩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等问题也随之产生。部分一孩与父母需要正确面对当前全新的亲子关系,学习新的亲子沟通方式,也需要适应新的家庭结构。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以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小组动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亲子平行小组的实务方法,针对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展开应用研究,并在运用过程中对该方法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检验,以保证对二孩家庭中一孩亲子沟通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在进行具体实务部分之前,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对B小学中二孩家庭的一孩与父母进行亲子沟通调查,分析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问题,并进行需求评估。采用亲子平行小组方法对所选取的小组成员展开服务。本文主要设计了六节活动,以三次单组和三次联合组成。通过对活动的评估,结果显示本次亲子平行小组目标基本达成,帮助一孩以及父母了解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引导一孩与父母互相澄清希望,以及学习沟通技巧。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增强了亲子互动,为二孩家庭中一孩与父母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机会。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亲子平行小组在改善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实务价值。这种实务方法可以改变以往将问题归咎为父母或子女一方,仅单方面进行干预,而忽视父母与子女双向的互动关系。亲子平行小组鼓励父母与一孩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做出改变,并在小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李淼[6](2020)在《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科技已经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电脑及智能手机普及的低龄化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例子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儿童都被网络游戏所束缚,轻则影响学习成绩、激发家庭矛盾;重则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了切实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本研究以优势视角为基础,关注案主的优势资源,引导案主运用资源应对困境;同时以个案工作方法为手段,集中力量帮助案主树立健康向上的网络观念,注重对案主的隐私保护。经过接案前的了解和分析,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为了能够真实地、全面地了解案主,笔者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等专业工作方法,参与到案主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在初步建立关系后,笔者进行了共十五次访谈。除此之外,笔者分别为案主安排了有家庭和社区参与的一系列活动,运用家庭与社区的力量共同帮助案主远离网瘾,促使其健康使用网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评估,案主最终与网瘾解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的使用网络的习惯;亲子关系也进一步升温。在总结中,笔者列述了本次个案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是优势视角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优势;第二是家庭支持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今后的人生中,案主也可以不断发掘到自己的优势,并运用优势应对困境。本文通过矫正及树立观念并重的工作方式,为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周琳[7](2021)在《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基于人生故事的访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其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两个研究取向:叙事取向和状态取向,叙事取向侧重对过去事件的主观重建,关注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研究的核心是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指个体如何主动建构、加工事件对自己的影响。Mc Lean和Pratt提出意义建构编码系统,把意义建构复杂度按加工的深度分为四等级:无意义、教训、模糊意义和见识。主要测量方法是访谈法,其中Mc Adams的人生故事访谈最为常用。状态取向侧重研究个体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探索和承诺,关注同一性形成的结果,研究重点是Marcia根据探索和承诺将同一性分为四种状态,即扩散、早闭、延缓和获得状态,主要测量方法是量表法。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人生故事访谈法来探寻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意义建构。研究在河北高校内通过自我同一性问卷筛选出20名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大学生被试,对他们进行人生故事访谈,并将Mc Lean等提出的意义建构编码系统扩充为包含五个主题的编码手册,分别是“个体对事件的描述”、“个体在事件中的感受和情绪”、“个体对事件本身的关注”、“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即意义建构复杂度)”和“事件让个体产生的自我认识”。本研究中这五个主题均属于意义建构的范畴,和之前研究大多只关注“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相比,本研究扩大了意义建构的研究范围。通过对访谈内容的编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个体对事件的意义建构复杂度与具体的事件类型无关。(2)五种编码主题均存在显着的同一性状态差异,早闭、延缓、获得状态个体对事件描述以及对事件本身关注或思考的清晰度显着高于扩散状态个体的清晰度;延缓、获得状态个体感受和情绪的清晰和复杂度显着高于早闭、扩散状态个体的清晰和复杂度;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即意义建构复杂度)从深到浅依次是获得、延缓、早闭和扩散状态;个体产生的自我认识从深到浅依次是获得、早闭、延缓和扩散状态。(3)对“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的意义建构是个体探索自我同一性的方式,复杂、深刻的意义建构利于个体探索自我同一性,抽象、与生活脱节的意义建构则不利于形成承诺。对“事件让个体产生的自我认识”的意义建构是个体形成承诺的表现,承诺会指导个体行为,适度摒弃旧自我认识、对自我认识的转变保持开放更利于同一性发展。

薛忆沩[8](2020)在《“李尔王”与1979(下)》文中指出23跨过里外屋之间门槛的时候,母亲才意识到自己还一直将红包捏在手上。她尴尬地瞥了一眼已经在方桌边坐下的父亲,将红包扔到刚才忙着送表侄儿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的桌面上。"从来没有看见过你这样的人!"她说,"人家提醒你明明是出于一番好意,你却要发这么大的脾气。"

付秀莹[9](2020)在《他乡》文中研究说明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张巍[10](2020)在《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文中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精神分析领域发生了一种主体间转向,即从单人心理学范式走向双人心理学范式。现如今,主体间取向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成为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主体间视角为基础,借鉴现象学、古典实用主义和动力系统理论等资源,提出心智三层级模型(内心维度)和双人互动的多重交流模型(人际维度),尝试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整合与重构。在内心维度上,人与世界的直接互动为依赖于表征的“旁观者模式”奠基。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更为明显:身体(不依赖于表征的直接互动)为逐渐发展出的潜意识(有表征、无觉知)和意识(有表征、有觉知)活动提供了基础。由于表征的出现,有机体具备了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能够对互动进行模拟,发挥一种“替代行动”的作用,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现实,为创造性和幻想提供有利条件。更进一步地,可以将个体的心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级:身体、潜意识和意识。身体作为最底层,一方面作为连接内外世界的“中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知觉—运动能力(身体图式),实现与世界的直接互动。潜意识作为中间层,包含亚符号和符号的表征。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前者主要涉及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或策略,后者主要与自体表征与内部他人(或客体表征)有关。意识位于最高层,与语言密切相关。其可以通过觉察和反思,对身体和潜意识进行自上而下的调节。在人际维度上,从心智的三层级模型出发,可以将人际间的交流方式划分为6种基本类型,即身体—身体、身体—潜意识、身体—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意识和意识—意识。在人际互动中,布伯区分的“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可以视为最基本的两种互动模式,其普遍存在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亲密关系中。“我—它”关系可以通过语言、情绪和身体行动等途径来进行,实现对他人的操纵;“我—你”关系的实现则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对话之中,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情感调谐。在兼顾人际维度和内心维度的思路下,本文对个体发展和治疗策略进行了新的解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中被塑造。从关联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安全型依恋互动是“我—你”关系模式的典型示例。当安全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使用索取、顺从、回避和控制策略,“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反复上演。在自恋需要的获取上,理想情况是母婴在幻想和现实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自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个体会倾向于建立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人际互动中控制或操纵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在同伴关系中,通过相似性(及伴随的差异性)体验,个体与他人可以更顺畅地分享内部世界的体验,促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关系,克服孤独感,并融入更大的团体或集体,促进自体的发展。在亲密关系中,融洽的性行为有助于伴侣双方维持关系,不融洽的性行为可能会成为“权力争夺”的战场,“我—它”关系模式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个体化角度来看,理想的情况下,个体与他人的边界维持着动态平衡,相处融洽,表现出一种独处的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双方的边界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边界消解、模糊,个体成为他人的附庸或者他人成为我的附属品;或者是联结切断,造成孤独或“虚假的独立”。这些不同类型的互动都“积淀”在个体的内部世界中,形成“多重内部回路”或“多重内部工作模型”,使心灵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在本文的整合视角下,精神分析治疗发生于分析师与来访者组成的主体间系统之中。在前反思的互动层面上,分析师需要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为来访者的改变提供榜样,如对使用回避和顺从策略的来访者提供支持,对使用索取和控制策略的来访者限定边界。在反思的觉察层面上,分析师可以帮助来访者从当前的互动中“退后一步”或“按下暂停键”,看到互动的其他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简要“复述”来访者的叙述、解释来访者的互动策略、解释来访者的其他材料(如情绪状态),以及录像后进行回放和分析等方式实现。此外,精神分析治疗的推进不仅发生在相对安静的时刻里,还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发挥关键作用,如相遇时刻、情感突出时刻和关系破裂后的修复时刻。未来的精神分析研究在密切关注临床经验的同时,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对话。

二、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烦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烦躁(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准备
    一、案主基本情况
    二、案主网络成瘾的表现
    三、案主情况分析
        (一)个人层面
        (二)家庭层面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四、案主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二)家庭原因
        (三)学校原因
        (四)社会原因
    五、案主存在问题及需求分析
        (一)改变对网络的认知行为
        (二)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三)改善与家人的关系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一、介入模式
    二、制定服务计划
        (一)制定介入目标
        (二)制定介入服务计划
    三、实施服务计划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个案介入服务效果评估
    一、评估方法
        (一)访谈资料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表
    二、评估效果
        (一)目标达成程度评估量表
        (二)服务对象转变情况评估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量表的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反思
        (一)对方法的反思
        (二)对模式的反思
    二、研究建议
        (一)建设专业社工机构帮助网瘾案主重建认知
        (二)提升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
        (三)进一步扩充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储备
        (四)完善网络方面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网络成瘾量表
    附录 2 访谈提纲
致谢

(2)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问题迫在眉睫
        2.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分析与总结
    (四)研究思路、研究假设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的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核心概念界定、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学习倦怠
        2.小学生学习倦怠
    (二)相关概念辨析
        1.厌学与学习倦怠
        2.差生与学习倦怠者
    (三)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1.问卷调查对象
        2.访谈调查对象
    (二)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
        2.访谈提纲
    (三)统计方法
    (四)调查实施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结果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二)低效能感维度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性别差异
    (三)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年级差异
    (四)学习倦怠存在显着班级职务差异
    (五)学习倦怠存在显着学习成绩差异
    (六)学习倦怠存在显着情绪差异
    (七)学习倦怠存在显着自控力差异
    (八)学习倦怠存在显着乐群性差异
四、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农村小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学习倦怠
    (二)女生自我效能感更低、心理压力较大
    (三)六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初期更浮躁
        1.课业压力大,放松活动少
        2.青春期初期躁动与毕业班压力等原因
    (四)非班干部小学生缺乏积极性
    (五)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学生缺乏成就感
    (六)情绪不稳定的小学生急躁易怒
    (七)自控力弱的小学生自由散漫
    (八)乐群性低的小学生情绪更消极
五、结论
    (一)农村小学生总体而言存在学习倦怠问题
    (二)低效能感维度上,女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男生更重
    (三)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五年级小学生更重
    (四)非班干部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班干部小学生更重
    (五)小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则学习倦怠程度越重
    (六)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情绪稳定小学生更重
    (七)自控力弱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自控力强小学生更重
    (八)乐群性低小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比乐群性高小学生更重
六、缓解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建议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需重视并持续关注
    (二)提升女生自我效能感,关怀女生心理健康
    (三)关注毕业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
        1.提效率减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调节状态,稳步度过毕业班生活
    (四)积极参与班级事务,激发学习热情
    (五)提高学习成绩,体验学习成就感
    (六)培养稳定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七)培养自控力,做学习的主人
    (八)提高乐群性,悦纳自己和他人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学习倦怠开放式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问卷
    附录三 小学生学习倦怠访谈提纲
致谢

(3)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青春期学生亲子冲突的个案研究 ——SFBT理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青春期的界定及特点
        1.3.1 青春期的界定
        1.3.2 青春期的特点
    1.4 亲子冲突的界定及研究
        1.4.1 亲子冲突的界定
        1.4.2 亲子冲突的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理论基础
        2.2.1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2.2.2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提问技术
        2.2.3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应用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计划
第3章 介入计划
    3.1 案主基本情况
        3.1.1 家庭基本信息
        3.1.2 案主学习情况
        3.1.3 家庭情况
    3.2 案主基本诉求与问题表现
        3.2.1 基本诉求
        3.2.2 亲子冲突表现
    3.3 介入方案设计
        3.3.1 介入目的
        3.3.2 介入计划
        3.3.3 评估工具
        3.3.4 场地与时间
第4章 介入过程与效果评估
    4.1 介入过程
        4.1.1 建立关系,初步明确方向
        4.1.2 共同协商,构建正向目标
        4.1.3 关系换位,增加新的认知
        4.1.4 角色扮演,扩大案主认知
        4.1.5 正视冲突,思考转化认知
        4.1.6 探讨例外,发掘优势资源
        4.1.7 没有更糟,推动其它改变
        4.1.8 发生改变,扩大积极影响
        4.1.9 继续改变,强化信心力量
        4.1.10 巩固成果,反馈评估结案
    4.2 介入效果评估
        4.2.1 案主自评
        4.2.2 社会工作者评估
        4.2.3 家庭成员反馈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反思
        5.2.1 个案工作方法应用到亲子冲突问题中的反思
        5.2.2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应用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改善研究 ——基于B小学的亲子平行小组实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二孩家庭的相关研究
        1.3.2 亲子沟通的相关研究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二孩家庭
        2.1.2 一孩
        2.1.3 亲子沟通
        2.1.4 平行小组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学习理论
        2.2.2 家庭系统理论
        2.2.3 小组动力理论
3 二孩家庭中一孩亲子沟通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
    3.1 二孩家庭一孩亲子沟通现状调查
        3.1.1 H市B小学基本情况
        3.1.2 调查问卷设计
        3.1.3 亲子沟通问题调查
    3.2 二孩家庭一孩亲子沟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二孩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的表现
        3.2.2 二孩家庭亲子沟通问题的原因
    3.3 二孩家庭一孩亲子沟通的需求分析
        3.3.1 提升亲子沟通意识
        3.3.2 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3.3.3 搭建亲子互动交流平台
4 亲子平行小组介入过程
    4.1 小组实务方案设计
        4.1.1 小组性质和目标
        4.1.2 小组的环节和分目标
        4.1.3 小组的组建
        4.1.4 预估风险及解决方案
    4.2 小组实务过程
        4.2.1 第一次小组活动: 建立关系
        4.2.2 第二次小组活动: 自我反思和提升沟通意识
        4.2.3 第三次小组活动: 澄清希望和认知重塑
        4.2.4 第四次小组活动: 沟通技巧学习
        4.2.5 第五次小组活动: 沟通技巧实际运用
        4.2.6 第六次小组活动: 巩固技巧和回顾总结
    4.3 小组工作成效评估
        4.3.1 过程评估
        4.3.2 结果评估
        4.3.3 社工自我评估
        4.3.4 满意度评估
5 研究反思与建议
    5.1 研究反思
        5.1.1 平行小组介入亲子沟通的优势
        5.1.2 平行小组介入亲子沟通的局限性
        5.1.3 社工角色的转换
    5.2 建议
        5.2.1 对父母的建议
        5.2.2 对一孩的建议
        5.2.3 对学校的建议
        5.2.4 对社会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家长版)
附录B 亲子沟通调查问卷(子女版)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小组活动反馈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工作方法
        1.3.3 访谈法
        1.3.4 观察法
    1.4 基本概念及理论
        1.4.1 优势视角
        1.4.2 网瘾青少年
        1.4.3 行为矫正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关于青少年网瘾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关于青少年网瘾成因分析
        2.1.2 关于运用不同视角介入的研究
        2.1.3 关于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的研究
    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3.1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3.1.1 机构内青少年网瘾问题服务现状
        3.1.2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的必要性
        3.1.3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瘾的可行性
    3.2 案例背景介绍
        3.2.1 背景介绍
        3.2.2 初始访谈纪要
        3.2.3 初始会谈的评估和反思
    3.3 接案
    3.4 预估
        3.4.1 案主沉迷于网络原因预估
        3.4.2 案主的优势分析
    3.5 个案服务目标与计划
        3.5.1 个案服务目标
        3.5.2 个案服务计划
    3.6 个案介入过程
        3.6.1 第一阶段:建立关系阶段
        3.6.2 第二阶段:发掘优势阶段
        3.6.3 第三阶段:运用优势阶段
        3.6.4 第四阶段:强化优势阶段
        3.6.5 第五阶段:总结和回顾
    3.7 个案服务评估
        3.7.1 过程评估
        3.7.2 效果评估
    3.8 结案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与反思
        4.1.1 优势视角介入青少年网瘾矫正具有深远意义
        4.1.2 尊重个性与家庭支持对控制青少年网瘾至关重要
        4.1.3 不足与反思
    4.2 建议
        4.2.1 家庭层面:转变思想,学会尊重和沟通
        4.2.2 学校层面:关爱学生,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4.2.3 社会层面:加强监管,发挥社区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基于人生故事的访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综述
    1.1 自我同一性
        1.1.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理解
        1.1.2 自我同一性与人生故事
        1.1.3 自我同一性的叙事和状态取向
    1.2 意义建构
        1.2.1 意义建构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2.2 意义建构编码系统的发展
        1.2.3 意义建构是叙事同一性发展的核心过程
    1.3 自我同一性状态
        1.3.1 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经典模型
        1.3.2 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测量方法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4 结果与讨论
    4.1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意义建构特征的整体分析
        4.1.1 编码主题对比分析
        4.1.2 叙事字数对比分析
    4.2 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意义建构特征的具体分析
        4.2.1 扩散状态被试的意义建构特征分析
        4.2.2 早闭状态被试的意义建构特征分析
        4.2.3 延缓状态被试的意义建构特征分析
        4.2.4 获得状态被试的意义建构特征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编码手册)
后记(含致谢)

(8)“李尔王”与1979(下)(论文提纲范文)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9)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一
    二
    三
    四
        彼此
    五
    六
    七
    八
        跌宕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下篇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谁起了反叛之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三十三
        断章,或者浮云
        三十四
        亲爱的某

(10)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导论: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诉求”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转向
        一、从单人心理学到双人心理学
        二、主体间转向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主体间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一、斯托罗洛、阿特伍德、奥林奇和布兰德沙夫特
        二、阿隆、本杰明和奥格登
        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
        四、毕比和拉赫曼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模型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模型
第二章 心灵:相对独立的内部世界
    第一节 表征的派生地位
        一、作为核心概念的表征
        二、一种无表征的“认识论”
    第二节 演化心灵的三阶段
        一、身体:与环境的直接互动
        二、潜意识:表征及其自动化
        三、意识:觉知及其调控
    第三节 内部回路与外部回路
    第四节 小结:“私密空间”
第三章 人际:“共在”中的个体与他人
    第一节 心智三层级模型
        一、作为动力系统的心智
        二、最底层:身体
        三、中间层:潜意识
        四、最高层:意识
    第二节 人际交流的基本形式
        一、6种基本交流形式
        二、几点重要说明
    第三节 人际互动中的基本模式
        一、两类基本关系模式:“我—它”与“我—你”关系
        二、“我—它”关系与“我—你”关系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小结:生成的动力系统
第四章 个体发展:关联与个体化的辩证张力
    第一节 关系之网:人际互动的“战场”
        一、亲子关系
        二、同伴关系
        三、亲密关系
    第二节 个体化:他人与我的界限
        一、相对独立的“我”
        二、多重自体与连续自体
    第三节 小结:发展的两条线索
第五章 治疗策略:反思与前反思的互补
    第一节 治疗的总体原则
    第二节 互动:前反思层面的模式更替
        一、提供支持
        二、限定边界
        三、治疗中的特殊时刻
    第三节 “慎思”:反思层面的自体调节
        一、反思的重要性
        二、针对具体策略的解释
        三、在困境或危机中促进反思
    第四节 小结:整合视角下的精神分析治疗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烦躁(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刘姝月.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农村小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 ——以Z市某镇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D]. 干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青春期学生亲子冲突的个案研究 ——SFBT理论的应用[D]. 彭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二孩家庭中一孩的亲子沟通改善研究 ——基于B小学的亲子平行小组实务[D]. 赵一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优势视角下网瘾少年行为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李淼.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7]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基于人生故事的访谈研究[D]. 周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8]“李尔王”与1979(下)[J]. 薛忆沩. 作家, 2020(05)
  • [9]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10]主体的相遇与生成 ——精神分析的主体间重构[D]. 张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烦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