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

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

一、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1)在《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与其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信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体质与其十二经原穴的电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提供新的理论数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采用中医体质学评价与经穴脏腑平衡检测系统,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中符合阴虚质者(30例)、气虚质者(30例)、痰湿质者(30例)纳入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组,收集健康志愿者中符合平和质者(3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检测软件“48路经穴动态电阻抗信息同步探测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120例受试者的十二经脉原穴共24穴的“电阻抗迟滞”特征进行探测,比较分析120例受试者十二经原穴阻抗平均数及平衡系数均数。结果:(1)2型糖尿病阴虚质组太渊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太溪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阴虚质组太渊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阳池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太溪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2型糖尿病气虚质组太渊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太白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质组冲阳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气虚质组太渊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太白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冲阳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质组太冲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型糖尿病痰湿质组合谷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腕骨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湿质组太白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痰湿质组合谷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湿质组阳池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太白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冲阳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1)2型糖尿病阴虚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太渊穴、太溪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太渊穴、阳池穴、太溪穴处于失衡状态。(2)2型糖尿病气虚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太渊穴、太白穴、冲阳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太渊穴、太白穴、冲阳穴、太冲穴处于失衡状态。(3)2型糖尿病痰湿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合谷穴、腕骨穴、太白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合谷穴、阳池穴、太白穴、冲阳穴处于失衡状态。

张梦若[2](2020)在《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指导,在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间,运用电导法经络测量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人体经络能量、寒热分布随四时节气更替而变化的共性特征,并结合先天运气禀赋理论,对不同运气禀赋分组人群的健康状态倾向予以群体化辨识,以期通过经络值波动和红外热图差异验证“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从而为《内经》运气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广州市内就读的相对健康在校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受试者的出生年份进行干支纪历转化,以出生年份的地支三阴三阳属性将先天运气禀赋划分为寒湿组、燥热组、风火组三组。运用电导法经络测量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在2019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前后5天内,采集受试者的十二经络井穴、原穴经络值和红外热像图谱,以“阴阳五行”为纲,以“观象测藏”为法,通过分析经络能量的左右、上下、表里、阴阳的四时波动,观察红外热像的典型寒热特征分布,初步探索人体气血阴阳随四时节气更替而变化的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0位健康女性受试者,其中,燥热组31人,寒湿组32人,风火组27人。1.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趋势2019年秋分的井原穴测量值高于春分、夏至、冬至三气。其中,十二经络井穴整体呈现“春秋高,夏冬低”的四时变化趋势。十二经络原穴除三焦经、心经和肝经具有“夏秋高,春冬低”的特征外,其余诸经呈现“春秋高,夏冬低”的四时变化趋势。2.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均表现为少阳经左侧井穴(左三焦井、左胆井)的高值和左三焦经原穴的低值,以及大范围的“左低右高”、“手低足高”、“井低原高”、“阴高阳低”的经络测量特征。①左右比:除三焦经井穴、胆经井穴、肾经原穴具有“左高右低”的特征外(左三焦井>右三焦井、左胆井>右胆井、左肾原>右肾原),其余诸经穴整体呈现“左低右高”的四时特征。②手足比:除左少阴井、右少阴原、左太阳原具有“手高足低”的特征外(左心井>左肾井、右心原>左肾原、左小肠原>左膀胱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手低足高”的四时特征。③井原比:除左三焦经、左胆经、左心经、右肾经具有“井高原低”的特征外(左三焦井>左三焦原、左胆井>左胆原、左心井>左心原、右肾井>右肾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井低原高”的四时特征。④阴阳比:除左厥阴少阳经井穴、右少阴太阳经原穴具有“阴低阳高”的特征外(左心包井<左三焦井、左肝井<左胆井、右心原<右小肠原、右肾原<右膀胱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阴高阳低”的四时特征。3.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趋势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均表现为肝经不通、肩颈热甚、三焦经不通高频发生的共性特征;具体对比而言,春分节气较少发生心包经不通;夏至节气较多发生三焦经不通;秋分节气较多发生督脉不通、肩颈热甚;冬至节气较多发生左侧小肠经凉,较少发生督脉不通。4.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趋势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寒湿组的井原穴测量值较燥热组、风火组相对偏高。其中,春、秋“二分”节气,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相对偏低;夏、冬“二至”节气,风火组的井原穴测量值相对偏低。①春分: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寒湿组、风火组降低,其中,与风火组相比,燥热组的左肾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夏至:风火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燥热组、寒湿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秋分: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寒湿组、风火组降低。其中,寒湿组的井穴测量值较高,风火组的原穴测量值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冬至:寒湿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燥热组、风火组升高,其中,与风火组相比,寒湿组的左右大肠原、右心原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在红外热像中,寒湿组较易发生皮肤花斑、大腹凉、肝经不通、肩颈热甚、左侧小肠经凉的寒热偏离形态;燥热组较易发生三焦经不通、督脉不通、胃经不通的寒热偏离形态;风火组除较易发生心包经不通的寒热偏离形态外,其余红外热像特征均发生频次较少。①春分: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肝经不通、左侧小肠经凉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②夏至: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肩颈热甚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③秋分: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左侧小肠经凉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④冬至: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肝经不通和督脉不通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结论:1.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随四时更替而波动,这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四时节律以及2019年“风火合德、逆春反夏、秋容冬温”的气运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符合“天人相应”的特点。2.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反映人体寒热虚实的状态,这与2019年寒湿组木抑表困,燥热组土气薄弱、风火组疏泄太过存在一定关联性,可印证“天人加临”的存在。

刘轶凡[3](2020)在《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同时也是身心疾病。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情志对疾病的影响愈发突出。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是参与调节情志的主要脏腑。当前越来越多的医家已关注到糖尿病患者的情志问题,并发现肝郁气滞证在糖尿病尤其是早期阶段占较高的比例,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从而更加重视肝郁气滞证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但目前糖尿病肝郁气滞证的诊断常依靠病人的主观感受,而部分病人不愿透露自身的情绪状况,同时缺少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症状和客观体征,给临床辨证带来了一定困难。腹诊是在我国生活及医疗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诊法,早在《内经》和《难经》已有丰富记载。导师赵进喜教授重视在临床中应用腹诊,认为腹诊作为《伤寒论》诊法的重要部分,在临床辨证用药上有明确的指导作用。腹诊可客观直接地判断患者证候、体质,辨别脏腑、阴阳、气血的病理变化,诸多“腹证”更与“方证”相关,可直接指导临床选方用药,较舌诊、脉诊有简单客观、易于操作的优势。随着当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T2DM病人不断增加,提示在腹诊、腹证方面存在一定探索价值。目的:总结T2DM肝郁气滞证的常见腹证,探讨不同腹证与四诊信息、中医证候的内在联系,挖掘对T2DM肝郁气滞证辨证意义较大的典型腹证,提高T2DM临床辨证的准确性;由于腹证可用于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总结腹证的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临床上可进一步指导T2DM肝郁气滞证的治疗;当前腹诊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以文献研究为主,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尚无T2DM特定证候腹诊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一定程度上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方法:本研究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调查,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依据“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观察表”记录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四诊信息等,同时参照“2型糖尿病中医腹证记录表”进行腹诊诊察,记录腹证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90例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研究结果如下:①病程上,病程平均为11.46年,5年以下者占28.9%,15年以上者占36.7%,较其他年龄段为多;②合并证的频率排序,依次为血瘀>气虚>郁热>肝阳上亢>痰湿>阴虚>阳虚>血虚>湿热>结热。合并证的证候要素积分平均值排序,依次为湿热>郁热>气郁>肝阳上亢>痰湿>气虚>结热>阳虚>阴虚>血虚>血瘀;③肝郁气滞证相关症状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心情忧郁>脉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胸闷太息>脘腹胀满>舌边有浊沫>咽中异物感>胸胁胀满。饮食方面,胃恶凉食者明显多于胃喜凉食者,食少纳呆、消谷善饥者少见。大便异常方面,出现频率依次为大便不畅>大便干结>大便稀溏>大便粘滞;④腹诊全腹情况:腹部肥胖者相对较多。全腹温暖者与局部冷凉者占比例相近,腹部皮温冷凉的位置以心下多见。腹力以轻手诊表无力重手诊里有力最为常见;⑤胸腹部常见腹证及其相关性:腹证的出现频率依次是心下痞硬>胸胁苦满>腹皮拘急>腹痛>心下痞。胸胁苦满、心下痞与肝郁气滞证的严重程度相关。心下痞硬、腹痛、胸胁苦满、心下冷凉与失眠多梦相关;⑦脐部腹证情况:肚脐形状所占比例依次为竖“|”字形>三角形>横“一”字形>不规则形>圆形脐。大小以中等脐、小脐多见,大圆脐少见。深浅以浅脐多见;⑧脐部腹证与证候的相关性:小脐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呈正相关。中等脐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呈负相关;⑨脐部形状与症状的相关性:圆形脐与大便不畅呈负相关;横“一”字形脐与大便干结、大便不畅呈显着正相关,与大便稀溏呈显着负相关;竖“|”字形脐与大便干结呈显着负相关,与大便不畅呈负相关,与大便稀溏呈显着正相关;三角形脐与大便干结呈显着正相关,与大便不畅呈正相关,与大便稀溏呈负相关。结论:①病程在5年以下、15年以上的T2DM患者肝郁气滞证相对多发,气郁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久病亦多伴见气郁;②合并证复杂,实证常合并血瘀、郁热、肝阳上亢,血瘀症状相对微弱隐匿,少见湿热、结热者。虚证常见气虚、阴虚,症状相对实证轻微;③T2DM肝郁气滞的常见腹证有心下痞硬、胸胁苦满、腹皮拘急、腹痛、心下痞,其中胸胁苦满、心下痞与肝郁气滞证的积分相关,可作为诊断评估肝郁气滞证的典型腹证;④腹证中,心下痞硬、腹痛、胸胁苦满、心下冷凉均与失眠多梦相关,可以提示患者的睡眠情况,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伴失眠时应注重调理中焦气机,肝脾同治;⑤肚脐大小与气虚积分、阳虚积分相关,小脐者存在气虚、阳虚的倾向,中等脐则提示正气尚足。可用于判断气血的盈亏和脏腑的虚实变化;⑥肚脐的形状可反应带脉病变,与大便异常相关,横“一”字形脐、三角形脐容易存在便秘倾向,提示带脉约束过紧。竖“|”字形脐容易存在腹泻倾向,提示带脉约束不及。圆形脐大便多较正常,带脉约束功能正常。

赵洁[4](2020)在《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IRT)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不同区域、腧穴的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变化规律,为CKD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0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符合纳入标准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60例为CKD组,其中CKD3期组33例、CKD4期组16例、CKD5期组11例,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收集同期同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利用IRT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采集红外热像图,记录不同区域(双肾区、双膝区、督脉区)及腧穴(双侧肾俞、双侧太溪、命门)的体表平均温度。结果:(1)CKD组分期与不同区域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1)双肾区:CKD5期组低于对照组,其中右肾区CKD5期组低于CKD3期组,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双膝区:对照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督脉区: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CKD组分期与不同腧穴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1)双侧肾俞、双侧太溪:对照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四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命门:CKD4期组、CKD5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KD组中医证型与不同区域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1)双肾区: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照组、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双膝区:脾肾阳虚证组低于肝肾阴虚证组,其中右膝区脾肾阳虚证组还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督脉区: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照组、脾肾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证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CKD组中医证型与不同腧穴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1)双侧肾俞: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组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双侧太溪: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照组,其中右侧太溪脾肾阳虚证还低于肝肾阴虚证组,二者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命门: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照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脾肾气虚证组低于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KD5期非透析患者在双肾区、督脉区、命门穴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可能低于对照组。(2)CKD脾肾阳虚证非透析患者在双肾区、双膝区、督脉区、双肾俞、命门穴的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可能低于肝肾阴虚证。

付利霞[5](2020)在《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肝火扰心型失眠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的临床疗效及红外热像特征,探索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失眠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66例肝火扰心型失眠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肝俞刺络放血,疗程均为4周。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行红外热成像检查,统计并分析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SAS、SDS、面部及三焦各分区热值。结果:1、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SAS、SDS、头面部分区温差、三焦温差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3.87%,总疗效相当(P>0.05)。3、中医症候评分改善率: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75%、83.8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SQI积分:治疗后PSQI总评分及各项积下降(P<0.05);PSQI总积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5、SAS、SDS评分: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T目、△T额、△T上焦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后PSQI、中医症候评分变化与△T目、△T额、△T上焦变化正相关(P<0.05)。结论:1、针刺联合刺络放血与常规针刺对肝火扰心型失眠疗效相当,针刺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在改善中医症候及焦虑抑郁状态方面,优于常规针刺。2、针刺联合刺络放血在纠正肝火扰心失眠患者红外热图目、额、上焦热偏离状态方面优于常规针刺,且该热图变化趋势与临床疗效变化相关。3、红外热图可作为失眠干预效应评价指标,也可为不同疗法干预失眠的疗效对比提供参考。

刘春香[6](2020)在《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腧穴诊察方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腧穴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的腧穴反应现象;以及通过观眼识证法,观察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并分析二者之相关性。强化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为丰富临床诊察手段,减少诊断误差,指导处方用穴提供有益的支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肝阳上亢证患者(试验组)与健康人(对照组)分为2组。寻查研究对象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相应脏腑的背俞穴腧穴压痛反应点,总结穴位压痛分布规律,分析比较两组穴位压痛的部位、数量、疼痛等级,应用t检验、X2检验、校正卡方、K-W检验等方法探讨试验组穴位压痛分布情况;总结肝胆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内容,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肝胆区眼络形状、颜色变化与穴位压痛数量、压痛程度及穴位分布集中区域的相关性。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基线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压痛点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试验组在行间、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膝阳关、丘墟等穴的压痛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行间、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阴包、完骨、阳白、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丘墟等穴压痛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肝阳上亢证患者肝胆区眼络变化规律如下,形态变化:模糊一片(雾漫)>延伸>分岔较多>曲张或怒张>隆起一条>根部粗大>垂露;颜色变化:红中带黄>鲜红>淡黄>浅淡>紫红>红中带黑、暗灰。3、对于穴位压痛与眼络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眼络变化,包括形状、颜色两方面与压痛点数量之间的关系:眼络颜色变化(左)>眼络形状变化(左)>眼络颜色变化(右)>眼络形状变化(右)(P<0.001)。其中,眼络形状变化对痛点数量影响更大,眼络形状变化可以解释压痛点20.2%的信息(P=0.015<0.05)。4、眼络形状及颜色变化越明显,在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太冲、中封、完骨、阳白等穴压痛敏感程度越高(P<0.05)。相邻穴位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压痛敏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体表循行路线及脏腑的背俞穴中可找到相应的穴位压痛反应。其中,在太冲、中封、中都、膝关、曲泉、阳白、脑空、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阳陵泉、丘墟等穴位压痛出现频率及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部位集中于足少阳胆经侧胸段、头段、大腿外侧段、下肢关节附近以及足厥阴肝经下肢胫段。初步提示这些穴位更具有反映肝阳上亢病理状态的特性。2、肝阳上亢证患者眼络肝胆区主要变化:形状上以白睛模糊一片(雾漫)、眼络多延伸、多分岔为主;色泽上以红中带黄,鲜红为主。3、眼络变化程度与穴位压痛出现数量、腧穴压痛敏感程度间呈正相关。当肝胆相应区域眼络发生显着变化时,在肝胆经的渊腋、辄筋、日月、京门、风市、中渎、中封、太冲、完骨、阳白等穴位的压痛反应亦明显。4、在肝阳上亢证患者的肝、胆经穴位中,太冲、中都、渊腋、辄筋、日月、风市穴之间的关联性较高。

麦珂[7](2019)在《基于经筋结构整体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本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突破经筋“以痛为腧”的局部致痛理论局限性,提出经筋结构整体观,观察、触诊KOA患者远端腰腹部与足腿部的结筋病灶点分布规律,并对近端、远端、近远端结合三种选点治疗方式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拓展KOA经筋针刺治疗选点思路。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北方医院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向患者介绍知情同意书,并得到书面同意。试验期间脱落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符合试验的KOA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近端选穴组(简称近端组)、远端选穴组(简称远端组)和结合治疗组(简称结合组),且三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近端组:对患者膝周进行触诊经筋辨证后,选用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位定位及命名参照《中国经筋学》。其中足阳明经筋型取胫骨结节、胫骨内髁、足三里次、髌下等;足太阳经筋型取承山内、委阳次、合阳次,阴谷次、承山外等;足少阳经筋型取腓骨小头、陵后次、陵下次、成骨次等;足三阴经筋型取曲泉次、髎膝间、膝关次、阴陵上等。远端组:对患者远离膝部的腰腿部与足腿部进行触诊经筋辨证后,选用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位定位及命名参照《中国经筋学》。其中足阳明经筋型取解溪次、丰隆次、足三里次、髀关下、关兔次、气冲次等;足太阳经筋型取昆仑次、承山次、浮郄次、阴谷次、承扶次等;足少阳经筋型取丘墟次、光明次、陵下次、风市次、上风市等;足三阴经筋型取商丘次、髀关次、府舍次、中封次、地五里次等。结合组:将本经筋型的近端与远端结筋病灶点结合治疗,结筋病灶点较多时,各选取5-8个,针具、针刺方法、疗程同以上两组,针刺手法皆使用斜刺。三组患者均留针时间30min/次,日1次,1周/疗程,一周连续针刺五天,休息两天,共治疗4周。观察指标:(1)视觉模拟评分卡(Visual Analog Scales,VAS);(2)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价体系(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3)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患者膝关节前侧、后侧、外中侧、内侧体表温度观察点的温度(℃)。(4)疗效评价:采用VAS评分和WOMAC功能障碍指数的改善值百分率进行临床症状测定评分,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将各指标的改善值百分率计算平均百分率后进行疗效评价,分四个等级。痊愈:改善百分率为≥90%;显效:改善百分率为90%50%;好转:改善百分率为50%30%;未愈:改善百分率为≤30%。结果:1.三组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间比较,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治疗中各组VAS评分均有不同(p<0.05),结合组的评分低于近端组,远端组高于近端组;治疗后,近端组、结合组与远端组VAS评分均有不同(p<0.05),结合组优于近端组,而后者亦优于远端组。2.三组治疗前后比较,WOMAC评分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间比较,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WOMAC评分没有明显差(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治疗中近端组与结合组WOMAC评分无明显差异,各组WOMAC评分均有不同(p<0.05),近端组、结合组的疗效优于远端组;治疗后近端组与结合组,远端组与结合组WOMAC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近端组、远端组WOMAC评分均有不同(p<0.05),结合组优于近端组,而近端组优于远端组。3.三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外前侧、外中侧、外后侧、膝内侧共20个体表体表温度观察点的温度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近端组、远端组与结合组三组体表观察点温度值比较,结合组明显低于近端组与远端组(P<0.05);近端组低于远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近端组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远端组共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结合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与近端组相比,aP<0.01,b P<0.01。结论:1.在减轻KOA患者疼痛方面,结合组优于近端组,而后者亦优于远端组。2.在改善KOA患者功能障碍方面,结合组优于近端组,而近端组优于远端组。3.在红外热成像体表温度观察点温度改变方面,结合组的优于近端组,而近端组亦优于远端组。4.通过疗效评价经筋结构整体观指导下的针刺能够有效地治疗KOA。5.红外热成像技术有助于建立治疗KOA的客观观察疗效的标准化体系。

金希真[8](2019)在《四象体质间的SEP-特定穴温度特征》文中认为目的:以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探讨太少阴阳人敏感经络与腧穴以及特定穴温度变化、SEP特征而了解四象体质的中枢神经与经络腧穴的关联。从神经传导机能变化角度,应用四象体质腧穴针刺感应、温度变化特点,指导朝医针灸临床中的刺激参数与腧穴的选择,并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6℃左右,湿度适中,关闭所有对实验仪器带来影响的电器,包括手机等通讯设备,实验中保持环境安静。①实验对象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相关病史的延边大学696名健康学生为对象。SEP实验对象有558名(其中男性253名,平均年龄21.5岁);腧穴温度实验对象有138名(其中男性51名,平均年龄25.6岁);针刺实验对象为138名志愿者中抽选的71名健康者,进行毫针针刺实验并测量针刺前后温度变化。②辨象实验受试者填写《辨象设问表》,在自然光线下用相机拍受试者的正面、背面、侧面、全身及头面部的照片(共4张),整合《辨象设问表》及图像等相关资料,由多名朝医辨象专家对实验对象进行朝医辨象。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SEP)检测记录电极用针电极,按照国际10-20法,置于第6颈椎间棘突处(cv6),侧头部Pc处(Cz后30mm,外70mm),标准电极置于Fz点,刺激器则应用马鞍刺激器。实验中,实验对象保持平卧位,以电刺激其左右正中神经,测其SEP成分。对开始刺激至各诱发成分的传导时间进行记录。按照辨象结果,实施分象整理,将得到的神经传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④温度记录使用医用红外热像仪(使用的仪器型号为ATIR-M301,由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腧穴温度(原穴12个穴位、合穴12个穴位,总计24个穴位),分象对比温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⑤针刺实验实验对象处于安静放松状态,以正坐位,选取合穴(曲泉、阴谷、阴陵泉、尺泽)四个穴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施以针刺实验,取穴应当精准,手法准确。实验中还需观察实验对象的针刺感应特征,并将其记录,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针刺前后的温度变化。⑥统计学分析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及卡方检验(chi-square-test),当P<0.05、P<0.01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SPSS19.0统计分析系统。结果:SEP检测结果:①男性左体潜伏间期:N13-O~N20-O、N13-P~N20-P少阳人较太阴人延长(P<0.05)。②女性右体潜伏期:N13-0、N13-P、N13-E少阳人较太阴人延长,N20-P、N20-E少阳人较少阴人延长(P<0.05)。③女性左体潜伏期:N13-O、N20-O、N20-P少阳人较少阴人延长,N20-O太阴人较少阴人延长,N13-P少阳人、太阴人较少阴人延长(P<0.01)。穴温实验结果:①男女男性原穴温度,太渊较太冲高、太溪较太白高、合谷较京骨高,男女性冲阳较丘墟高(P<0.01)。②四象体质太阴人:男女性合穴曲池较阳陵泉高、足三里较委中高,女性尺泽较曲泉高(P<0.01)。少阳人与少阴人:男女性合穴委中较足三里高(P<0.01)。针刺前后温度变化结果:①阴陵泉穴:男性左体少阴人针刺后高于针刺前,太阴人、少阳人针刺前高于针刺后(P<0.05);男性右体少阳人、少阴人针刺前高于针刺后(P<0.05)。②阴谷穴:男性少阴人、少阳人(右体)针刺前高于针刺后(P<0.05);女性左体少阴人/右体少阳人针刺前高于针刺后(P<0.05)。③曲泉穴:男性右体少阳人、少阴人针刺前高于针刺后(P<0.05);女性右体太阴人针刺后高于针刺前(P<0.05)。针刺实验结果:男性左体尺泽、阴陵泉/右体曲泉穴传导感少阴人高于少阳人(P<0.05)。结论:1.SEP特点:男性左体N13波、N20波潜伏间期少阳人>太阴人,女性左体N13波潜伏期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女性N20波潜伏期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P<0.05)。大脑中枢神经传导依赖于大脑皮质神经纤维功能,《内经》中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大体质为少阴人,肾小体质是少阳人。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肝大体质为太阴人特点,与其他三象比较,N13、N20潜伏期、以及潜伏间期等中枢神经传导时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2.腧穴温度特点:少阳人、少阴人委中高于足三里,太阴人足三里较委中高(P>0.05);脏腑经脉络属关系中,膀胱经脉属膀胱络肾,委中是膀胱之合穴;脾胃相表里,胃经脉属胃络脾,足三里是胃经之合穴,所以肾大脾小体质的少阴人委中穴温度高于足三里,而肝主疏泄、助脾胃运化腐熟水谷,故肝大体质的太阴人足三里温度高于委中。3.针刺前后穴温变化特点:太阴人曲泉(右体)针刺后温度显着升高,少阴人(左体)阴陵泉针刺后温度显着升高(P<0.05)。太阴人具有肝大脏局特性,曲泉是肝之合穴,因此太阴人针刺曲泉后温度升高程度比其它象更为显着,反映了大脏器的强大功能特点。阴陵泉是脾经之合穴,少阴人具有脾小特点,推测针刺刺激激发脾经脉之气,导致温度上升。提示针刺感应、温度与体质-经络-内脏之间具有相关性。4.针刺感应特点:男性左体尺泽、阴陵泉/右体曲泉穴少阴人传导感高于少阳人(P<0.05)。少阴人体质特点是“血夺气败,脾虚过冷”,尺泽是肺之合穴,阴陵泉是脾之合穴,而且肺主气、脾主运化,曲泉是肝之合穴,脾与肝同属中焦,肝主疏泄助脾胃消化,所以针刺可以调节身体的自稳功能,激发小脏器的经脉之气,所以出现较高的针刺传导感。

段敬瑞[9](2019)在《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疾病特征与局部肤温近红外线热成像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中医证型、近红外线热成像(Near Infrared Thermography,NIRT)及KOA症状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1月在上海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KOA患者90例,满足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分为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瘀热互结型,通过四诊仪获取中医资料,填写WOMAC评分量表(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近红外线热成像仪捕捉膝关节正面髌骨上、髌骨下、髌骨内侧、髌骨外侧、髌骨中心5个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s,ROI)浅表热值,探究膝关节温度、WOMAC评分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受试者一共90例,男性20例,女性70例;寒湿痹阻型共计34人(37.8%),男性6例,女性28例;肝肾亏虚型共计27人(30.0%),男性9例,女性18例;瘀热互结型共计29人(32.2%),男性5例,女性24例。2.性别与WOMAC日常功能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339,p=0.020),与WOMAC疼痛、僵硬评分及总分之间无关(p>0.05);性别与髌骨上(t=-0.153,p=0.879)、髌骨下(t=-754,p=0.453)、髌内侧(t=-0.229,p=0.819)、髌外侧(t=-0.517,p=0.606)、髌骨中心(t=-0.378,p=0.706)ROI热值之间无关3.年龄与WOMAC疼痛评分(p=0.021,r=0.243)、日常功能评分(p=0.031,r=0.229)及总分(p=0.015,r=0.256)之间存在显着弱的正相关性,与僵硬评分(p=0.395)不存在相关性。年龄与髌骨上(r=0.041,p=0.698)、髌骨下(r=-0.012,p=0.908)、髌内侧(r=0.011,p=0.917)、髌外侧(r=0.008,p=0.937)、髌骨中心(r=0.032,p=0.762)ROI热值之间无关。4.BMI与WOMAC疼痛评分(r=0.281,p=0.007)、日常功能评分(r=0.027,p=0.006)及总分(r=0.300,p=0.004)之间存在显着弱的正相关性,与WOMAC僵硬评分(p=0.798)不存在相关性。年龄与髌骨上(r=0.188,p=0.075)、髌骨下(r=0.100,p=0.350)、髌内侧(r=0.142,p=0.182)、髌外侧(r=0.132,p=0.213)、髌骨中心(r=0.096,p=0.368)ROI热值之间无关5.三型之间WOMAC僵硬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WOMAC疼痛评分(p=0.598)、日常功能评分(p=0.106)和总分(p=0.114)没有统计学差异。6.髌骨上(p=0.001)、髌骨下(p=0.001)、髌骨内侧(p=0.004)、髌骨正中心(p=0.013)上的三组中医证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髌骨外侧证型之间(p=0.062)没有统计学差异。寒湿痹阻型(p=0.955)、肝肾亏虚型(p=0.179)和瘀热互结型(p=0.507)中医证型受试者的髌骨上、髌骨下、髌骨内侧、髌骨外侧、髌骨正中心热值没有统计学差异。7.寒湿痹阻型受试者髌骨外侧热值和WOMAC疼痛评分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r=-0.395,p=0.021);肝肾亏虚型髌骨外侧热值和WOMAC疼痛评分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性(r=-0.037,p=0.304);瘀热互结型膝关节ROI热值与WOMAC评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不同中医证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之间的近红外线成像热值有统计学差异,表明近红外线热成像对于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有辅助功能,有助于KOA的诊疗和患者自我保健。2.性别、年龄、BMI与膝关节疾病特征存在显着关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BMI越高、局部温度越低膝关节越僵硬。3.寒湿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患者髌骨外侧温度和WOMAC疼痛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髌骨外侧温度越低,膝关节疼痛程度越重。

刘晓佳[10](2019)在《基于穴位敏化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以穴位温度值为观察指标。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疾病状态下穴位热敏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确立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可靠证据,发展和深化传统经络腧穴理论。方法:本试验以年龄在40岁至80岁之间符合2007年《骨关节炎诊治指南》中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试验组,以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Fotric226全平台热像仪检测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穴位体表温度差异确定穴位热敏化截断值,观察两组热敏化率差异。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4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穴位体表温度及疾病进展情况,每1周门诊观察1次,连续观察4周。分别从循经、部位、区域等方向比较不同时点患者穴位温度值及热敏化率的时间、空间变化差异,运用多水平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穴位温度敏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患者与健康人各经穴温度差异比较的结果患者鹤顶、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膝关、曲泉、足三里、委阳、命门、腰阳关、悬钟的穴位温度测量值均高于健康受试者。2.患者与健康人穴位热敏化率差异比较的结果患者穴位热敏化率均高于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悬钟、梁丘、命门、足三里等穴的敏化率较高。3.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随时间变化分析结果(1)腰背部穴位肾俞、腰阳关、命门、大杼R不同时点4次温度测量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膝关节局部穴位不同时点4次温度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血海、鹤顶、大杼R的4次温度敏化率之间均有随着测量次数增加敏化率降低的趋势外,其余穴位的4次热敏化率变化无明显趋势。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的空间变化差异分析结果(1)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脉在观测的4个时点温度测量值均高于足少阳经及足三阴经穴位温度;足阳明经的4次敏化率均较高,足少阳经的4次敏化率均较低。(2)局部穴位的4次敏化率均较高,远端、腰背部穴位的4次敏化率相对较低,但均大于60%。结论:1.KOA患者以红外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穴位热敏化现象普遍存在。2.KOA患者穴位热敏化现象存在时间变化规律,随时间变化各穴位温度总体变化趋于稳定,患者腰背部穴位较局部穴位温度变化显着。3.KOA患者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脉穴位温度呈现高温带,热敏化现象具有经脉相关性。4.KOA患者局部穴位温度敏化率高,热敏化穴位的分布存在区域特性。5.KOA患者经穴热敏化现象与疾病状态存在关联性,经穴温度敏化率与测量次数、年龄、性别、病程、WOMAC评分等因素相关。

二、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研究标准
    2.3 分组方法
    2.4 检测方法
    2.5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的认识
    4.3 2 型糖尿病的预防认识
    4.4 中医体质学研究
    4.5 2 型糖尿病典型体质选取的依据
    4.6 十二经原穴选取的依据
    4.7 经穴电学特征研究
    4.8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8 综述 近五年 2 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2)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内经》运气理论与人体健康状态倾向
        一、先天运气禀赋与人体健康
        二、后天流年气运与人体健康
        三、先、后天运气因素叠加与人体健康
        四、小结
    第二节 中医现代化技术装备与人体健康状态辨识
        一、舌象辨识
        二、脉象辨识
        三、经络虚实状态辨识
        四、寒热偏离分布辨识
        五、小结
第二章 理论探讨
    第一节 天文历法:《内经》运气理论的源头根基
        一、坐地观天与《内经》宇宙观的形成
        二、敬授人时与五运六气历法的选择
    第二节 阴阳五行:《内经》运气理论的架构载体
        一、阴阳学说与昼夜寒暑的四象划分
        二、五行学说与天地时空的结构定位
        三、阴阳五行与标本中气的属性演化
    第三节 干支甲子:《内经》运气理论的计象工具
        一、天干化运
        二、地支化气
        三、干支化合
    第四节 天人时空:《内经》运气理论的论理模型
        一、天人合一
        二、天人相应
        三、天人加临
    第五节 观象测藏:《内经》运气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分至四气,奉时圭臬
        二、以仪象天,据象测藏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测量工具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一:健康人群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分析
        二、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总体趋势
        三、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四、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趋势
    第四节 研究结果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
        一、研究对象分组情况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三、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分析
        一、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趋势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分析
        一、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趋势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特征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3)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综述
        1 古代医家对T2DM肝郁气滞证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T2DM肝郁气滞证的认识
        3 T2DM肝郁气滞证与焦虑抑郁
        4 T2DM肝郁气滞证的相关临床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腹证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 腹诊发展的历史过程
        2 腹证的临床意义
        3 腹证理论文献研究进展
        4 腹证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进展
        5 腹证的现代化研究进展
        6 腹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7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钠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病例标准
        6 观测指标
        7 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T2DM肝郁气滞证常见并发症和伴随疾病统计
        3 T2DM肝郁气滞证合并其他证候情况统计
        4 T2DM肝郁气滞证常见症状及饮食大便异常症状统计
        5 T2DM肝郁气滞证全腹情况统计
        6 T2DM肝郁气滞证胸腹部腹证及其相关性
        7 T2DM肝郁气滞证脐部腹证及其相关性
    讨论与分析
        1 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特点
        2 T2DM肝郁气滞证患者的证候、症状特点
        3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
        4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5 T2DM肝郁气滞证腹证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观察表
    附录2 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证候要素积分表
    附录3 腹证诊断标准及脐形图
    附录4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腹诊腹证记录表
个人简历

(4)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临床资料收集
2 研究方法
    2.1 腧穴定位方法
    2.2 区域定位方法
    2.3 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
        2.3.1 红外热成像仪器
        2.3.2 红外热成像条件
        2.3.3 红外热成像检查步骤
        2.3.4 红外热图体表温度测量
        2.3.5 观察指标
    2.4 研究质量控制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1.1 性别分布情况
        3.1.2 年龄分布情况
        3.1.3 CKD分期分布情况
        3.1.4 CKD原发病分布情况
        3.1.5 CKD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2 CKD分期与不同区域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3.3 CKD分期与不同腧穴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3.4 CKD中医证型与不同区域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3.5 CKD中医证型与不同腧穴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4 讨论
    4.1 中医对CKD的认识
        4.1.1 中医对CKD病名的认识
        4.1.2 中医对CKD病因病机的认识
    4.2 红外热成像技术概述
    4.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研究
        4.3.1 IRT与脏腑的研究
        4.3.2 IRT与经络的研究
        4.3.3 IRT与腧穴特异性的研究
        4.3.4 IRT与中医体质的研究
        4.3.5 IRT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
    4.4 本研究结果分析
        4.4.1 CKD分期与不同区域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4.4.2 CKD分期与不同腧穴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4.4.3 CKD中医证型与不同区域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4.4.4 CKD中医证型与不同腧穴红外热成像的关系
    4.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表
综述 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项目及奖励

(5)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脱落与剔除病例的处理
        1.7 观察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
        2.4 盲法
        2.5 治疗方案
        2.6 红外热图采集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疗效评价标准
        2.9 统计方法
        2.10 伦理学原则
        2.11 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分析
        3.3 疗效结果分析
讨论
    1.失眠的中西医认识
        1.1 失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危害
        1.2 失眠的西医认识
        1.3 失眠的中医认识
    2.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2.1 红外热成像的工作原理
        2.2 性能要求及采图影响因素
        2.3 医用红外热成像的临床应用
    3.试验方案设计依据
        3.1 针刺的选择
        3.2 刺络放血的选择
        3.3 肝俞穴的选穴依据
        3.4 红外热图作为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4.结果分析
        4.1 失眠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分析
        4.2 焦虑抑郁相关疗效分析
        4.3 红外热成像相关部位温差变化分析
        4.4 相关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红外热成像摄图体位标准
    附件3 量表
        表1 肝火扰心型失眠中医症候量表
        表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表3 焦虑自评量表(SAS)
        表4 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一般资料
        2.3 建立临床调查表
        2.4 肝胆区眼络变化
        2.5 肝胆经腧穴诊察
        2.6 诊查方法及步骤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
        3.2 试验组眼络变化
        3.3 眼络变化与穴位压痛的相关性分析
        3.4 各穴位压痛程度的相关性
讨论
    1 经络、腧穴诊察研究概况
        1.1 经络、腧穴诊察的理论基础
        1.2 经络、腧穴诊察的方法
        1.3 经络、腧穴诊察的现状和意义
    2 “观眼识病”的研究进展
        2.1 观眼识病中医理论基础
        2.2 现代医学对于观眼识病的认识及研究
    3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3.1 肝胆经穴位压痛诊察情况
        3.2 眼络变化情况
        3.3 眼络变化与穴位压痛之间的关系
        3.4 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对于辨证诊断的意义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经络腧穴诊察法现代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7)基于经筋结构整体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知情同意书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四象体质间的SEP-特定穴温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与器械
    2.4 实验方法
        2.4.1 辨象实验
        2.4.2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2.4.3 腧穴温度检测
        2.4.4 针刺实验
    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SEP实验的一般资料
    3.2 体感诱发电位各项参数
        3.2.1 男女四象组间参数比较
        3.2.2 四象组间男性潜伏期、潜伏期期间的参数比较
        3.2.3 四象组间女性潜伏期、潜伏期期间的参数比较
    3.3 腧穴温度实验的一般资料
    3.4 腧穴温度各项参数
        3.4.1 男女四象组间参数比较
        3.4.2 男女太阴人组间温度参数比较
        3.4.3 男女少阳人组间温度比较
        3.4.4 男女少阴人组间温度参数比较
    3.5 四象组间针刺后腧穴温度变化实验的一般资料
        3.5.1 男女四象组间针刺后温度变化参数比较
        3.5.2 男女四象组间尺泽温度变化参数比较
        3.5.3 男女四象人组间阴陵泉温度变化参数比较
        3.5.4 男女四象组间阴谷温度变化参数比较
        3.5.5 男女四象人组间曲泉温度变化参数比较
    3.6 针刺实验的一般资料
        3.6.1 四象组间针刺实验的男女左右针感反应
        3.6.2 四象组间针刺实验的尺泽男女左右针感反应
        3.6.3 针刺实验的阴陵泉男女左右针感反应
        3.6.4 针刺实验的阴谷男女左右针感反应
        3.6.5 针刺实验的曲泉男女左右针感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四象人一般情况分布结果分析
        4.1.1 各体质间人数分布情况
        4.1.2 各体质间身高和体重分布情况
    4.2 体感诱发电位传导参数特点
    4.3 腧穴温度的特点
    4.4 针刺感应的特点
    4.5 朝医学与经络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综述 四象体质与腧穴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9)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疾病特征与局部肤温近红外线热成像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临床研究
    1 受试者来源、入组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课题准备
        6.1 一般资料
        6.2 医用近红外线热成像仪器准备
        6.3 红外线热成像检测条件
        6.3.1 成像检测的环境控制
        6.3.2 近红外线热成像检测前受试者检测条件
        6.4 近红外线热成像温度采集操作
        6.5 DS01-A型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四诊仪)
        6.6 四诊仪的操作
        6.7 WOMAC评分
        6.7.1 WOMAC的内容
        6.7.2 WOMAC评分的要求
    7 5个温度采集点的定位依据
    8 技术路线图
    9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对比
        1.1 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受试者男女性别比例
        1.3 受试者年龄段分布
        1.4 受试者BMI指数分布信息
    2 WOMAC分析
        2.1 WOMAC人数分布
        2.2 性别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
        2.3 年龄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
        2.4 BMI与 WOMAC评分的相关性
        2.5 三型受试者的WOMAC评分
    3 ROI热值分析
        3.1 5个ROI中医证型的热值
        3.2 性别与ROI热值的关系
        3.3 年龄与ROI热值的相关性分析
        3.4 BMI与 ROI热值的相关性分析
        3.5 三种证型患者5个ROI热值对比
    4 ROI热值和WOMAC评分的相关性
        4.1 寒湿痹阻型WOMAC评分与膝关节热值的相关性
        4.2 肝肾亏虚型WOMAC评分与膝关节热值的相关性
        4.3 瘀热互结型WOMAC评分与膝关节热值的相关性
讨论
    1 膝骨关节炎国内外研究中的进展
        1.1 膝骨关节炎临床特点
        1.2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
        1.3 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1.4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1.4.1 药物口服治疗
        1.4.2 手术治疗
        1.5 膝骨关节炎西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2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2.1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认识
        2.2 膝骨关节炎三种中医分型
        2.3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
    3 近红外线热成像技术
        3.1 NIRT的历史沿革
        3.2 NIRT在医学领域的涉足
        3.3 NIRT在 KOA的应用
        3.4 NIRT在 KOA中医证型辨析中的应用
    4 结果分析
        4.1 年龄
        4.1.1 KOA和年龄之间关系在中医学方面的认识
        4.1.2 年龄与WOMAC评分相关性
        4.1.3 年龄与ROI热值
        4.2 性别
        4.2.1 性别与三种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4.2.2 性别与WOMAC评分的关系
        4.2.3 性别与ROI热值之间的关系
        4.3 BMI
        4.3.1 受试者BMI信息
        4.3.2 BMI与 WOMAC评分相关性
        4.3.3 BMI与 ROI热值相关性
        4.4 三型受试者的WOMAC评分比较
        4.5 三型受试者的ROI热值分析
        4.6 ROI热值与WOMAC相关性分析
        4.6.1 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WOMAC评分与膝关节热值的相关性
        4.6.2 瘀热互结型患者WOMAC评分与膝关节热值的相关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膝骨关节的研究进展及近红外线热成像在诊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WOMAC评分量表

(10)基于穴位敏化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选题背景
        1.1 穴位的功能是动态的,穴位敏化理论是经络腧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穴位敏化现象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1.3 热敏是穴位敏化常见的现象,穴位体表温度变化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
        1.4 膝骨性关节炎在体表有明确的热敏点,是研究穴位热敏化动态变化现象的良好载体
    2.研究内容
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受试者选择
        1.2.1 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1.2.2 膝骨性关节炎受试者纳入标准
        1.2.3 膝骨性关节炎受试者排除标准
        1.2.4 健康受试者纳入标准
        1.2.5 健康受试者排除标准
        1.2.6 剔除、脱落标准
        1.2.7 中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估算
        2.3 试验方案
        2.3.1 检测设备
        2.3.2 环境要求
        2.3.3 检测流程
        2.3.4 观察时点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项目
        2.4.2 生物学指标
        2.4.3 诊断学指标
        2.4.4 病情相关指标
        2.4.5 检查结果指标
        2.5 不良事件处理
        2.6 数据管理
        2.7 统计分析内容与方法
        2.8 受试者权益保护
        2.8.1 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与注册
        2.8.2 知情同意
        2.9 质量控制
        2.10 总结与资料保存
        2.11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3.1 受试者纳入及完成试验情况
    3.2 基线情况
        3.2.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基线情况
        3.2.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相关指标特征
    3.3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界定
        3.3.1 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经穴温度的差异比较
        3.3.2 通过ROC曲线计算截断值
        3.3.3 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经穴温度敏化率比较
    3.4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随时间变化分析
        3.4.1 不同时点穴位温度测量值的比较
        3.4.2 不同时点穴位温度敏化率的比较
    3.5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3.5.1 不同时点穴位温度敏化的循经分布差异
        3.5.2 不同时点穴位温度敏化的部位分布差异
    3.6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温度敏化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
讨论
    1.穴位热敏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1.1 祖国医学对穴位热敏化现象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穴位热敏化现象的认识
    2.穴位温度检测能反应腧穴热敏化现象
    3.以膝骨性关节炎为载体的穴位热敏化动态观察研究的试验设计
        3.1 以膝骨性关节炎为研究载体
        3.2 以红外热成像仪为主要检测仪器,穴位温度为主要观察指标
        3.3 红外热成像仪检测腧穴的选择
        3.4 前瞻性队列研究为重要的方法学保障
    4.关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4.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现象普遍存在
        4.1.1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以红外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
        4.1.2 热敏化现象是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敏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4.2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现象存在时间变化规律
        4.2.1 随时间变化患者腰背部穴位较局部穴位温度变化显着
        4.2.2 患者穴位温度变化趋于稳定态
        4.3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热敏化现象存在经脉相关性和区域特性
        4.3.1 患者热敏化现象与足阳明、足太阳经脉相关
        4.3.2 患者局部穴位温度敏化率高,热敏化穴位的分布存在区域特性
        4.4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穴热敏现象与疾病状态存在关联性
    5.对临床治疗方式的指导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调查问卷内容
        基本信息调查内容
        红外温度数据记录表
        评估量表
    附件3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D]. 张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D]. 张梦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2型糖尿病肝郁气滞证腹证特点及相关性研究[D]. 刘轶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CKD35期非透析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D]. 赵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红外热图观察针刺联合肝俞刺络放血干预肝火扰心型失眠的疗效研究[D]. 付利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肝阳上亢证的腧穴诊察与眼络变化相关性研究[D]. 刘春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经筋结构整体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评价[D]. 麦珂.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四象体质间的SEP-特定穴温度特征[D]. 金希真. 延边大学, 2019(01)
  • [9]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疾病特征与局部肤温近红外线热成像关系的临床研究[D]. 段敬瑞.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穴位敏化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观察[D]. 刘晓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中医寒热辨证客观化研究之一——体表温度检测仪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