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

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

一、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论文文献综述)

郑泽泽,徐晓艳,李时荣,宝鲁日[1](2021)在《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组织学分型结果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5年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分析WHO组织学分型和Masaoka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WHO(2015)诊断标准对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组织学分型,A、AB、B1、B2、B3胸腺瘤分别有4例(6.35%)、15例(23.81%)、15例(23.81%)、16例(25.40%)和5例(7.93%),化生性胸腺瘤2例(3.17%),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3例(4.76%),胸腺癌3例(4.76%),其中2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不典型类癌。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中19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所有患者的影像学均表现为纵隔占位。依照Masaoka临床分期,63例患者中Ⅰ期20例、Ⅱ期24例、Ⅲ期13例、Ⅳ期6例。卡方检验结果示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组织学分型靠后的胸腺上皮性肿瘤其Masaoka临床分期也较高。41例获5~47个月的随访,4例死亡。1例因胸腺瘤引发的MG而死亡,组织分型为B3型,Masaoka临床分期为Ⅲ期。1例死因不明,组织分型为B2型,Masaoka分期为Ⅱ期。另2例死于胸腺鳞状细胞癌,Masaoka临床分期为Ⅳ期。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各具特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形态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对胸腺上皮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WHO组织学分型可帮助评估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指导肿瘤治疗。

翁泽生,袁丹,林黛英[2](2021)在《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观察。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62例,62例患者均接受CT诊断以及病理诊断,探究CT诊断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6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其中胸腺癌占比29.04%、胸腺瘤占比30.65%、胸腺淋巴瘤占比16.13%,胸腺类癌占比3.22%、侵袭性胸腺癌占比16.13%、异位胸腺瘤占比3.22%、颈部胸腺囊肿占比1.61%。5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病理分型显示,异位胸腺瘤位于心室前方、左前下纵膈;颈部胸腺囊肿位于颈部至胸廓入口左侧甲状腺下方。5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CT诊断结果显示,其中有18例患者属于胸腺癌、6例胸腺瘤、9例胸腺淋巴瘤,2例胸腺类癌、10例侵袭性胸腺癌、2例异位胸腺瘤、1例颈部胸腺囊肿。仅有1例胸腺淋巴瘤未诊断出,诊断准确率高达98.39%。结论 CT诊断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能够清晰的观察到肿瘤周围结构,及时发现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该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度接近病理诊断,可作为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

陈立如[3](2021)在《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局部晚期胸腺肿瘤(locally advanced thymic malignancy,LATM)一般是指Masaoka III期及以上、但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的胸腺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且疑难的疾病,其全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争议,主要争议点在于手术的肿瘤学效果和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剑突下入路胸腔镜(subxiphoid VATS,SX-VATS)发展迅速,临床证明其在胸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中极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VATS入路的LATM治疗的报道均局限于病例报道,缺少临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特别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而且临床上对于如何“严格”选择适宜的LATM病例使用VATS治疗仍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合并症对LATM的围手术期以及预后的影响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拟纳入近年来某省级胸腺肿瘤领先学科所在科室经治的LATM病例,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及围手术期研究,以评价VATS治疗LATM的优势,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围手术期评估和合并症管理,为提高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围手术期效果和远期效果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在我院曾行胸部CT检查的4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CT和手术/病理资料,对不同就诊症状和CT特征与手术/病理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就诊时主诉包括非MG症状、MG症状和检查发现三类,三者的大血管侵犯率依次为62.5%、23.1%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两比较,非MG症状就诊者大血管侵犯多于MG症状就诊者和检查发现者(非MG症状vs MG症状P=0.034,非MG症状vs检查发现P=0.008),检查发现者心包侵犯少于非MG症状就诊者(P=0.049)、其他周边组织结构侵犯情况在三者或两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肺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9%、62.5%和90%,CT扫描对心包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为:88.5%、57.1%和77.5%;CT增强扫描对大血管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75%和82.4%;CT扫描对膈神经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2.5%和65%;CT扫描对种植转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100%和97.5%。结论: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对LATM的侵袭性评估、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第二部分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SX-VATS治疗LATM的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学效果,并总结相关手术经验和技巧;2.分析胸骨下角(substernal angle,SA)、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手术经验等对SA-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经SA-VATS治疗的20例LATM病例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合并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术中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等。同时根据胸骨下角(SA)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小角组(SA<77°)和大角组(SA>77°),以及根据BMI大小,将两组患者均分为低体重组(BMI<22.7kg/m2)和高体重组(BMI>22.7kg/m2),通过分别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研究分析SA和BMI对SX-VATS治疗LATM近期结果的影响。此外,还依据患者手术日期分为前期组和后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手术经验对近期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在SX-VATS下完成手术,均达到R0切除状态。术中结果: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190±64min,术中出血量10-650m L,平均130±160m L;术中切除的周围组织结构包括肺楔形切除15例,心包部分切除10例,左侧无名静脉切除3例(包括1例合并切除了上腔静脉侧壁切除),左侧无名静脉侧壁切除2例,左侧受侵犯膈神经切除3例,升主动脉外膜部分切除1例。术后结果:无手术相关死亡;6例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1例术后肌无力危象(postoperative myasthenia crisis,POMC),经血浆置换治疗等MG综合治疗,于术后19天康复出院;1例术后2周发生POM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出现左上肢及左侧颈部、颜面部肿胀,术后1周内逐渐缓解消退;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除自动出院的患者,其余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2.1±4.2天。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15.7±13.0个月。死亡2例,均因MG危象及相关并发症死亡;复发1例,为肺内及胸腔转移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存活至今。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SA和BMI大小对手术操作及术后近期结果无显着影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了BMI大小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外(r=0.458,P=0.043),患者的SA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BMI与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相关性。手术经验对SX-VATS治疗LATM的影响表现为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X-VATS治疗经过选择的LATM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结果;2.患者的SA和BMI对近期手术结果无明显影响,但BMI与手术时间有正相关关系。第三部分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目的:分析MG对胸腺肿瘤患者VATS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探讨LATM患者围手术期MG相关风险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VATS手术治疗的91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前病史和诊断分为三组。A组:不伴任何类型MG(n=35);B组:伴轻症MG的患者,即伴单纯眼肌型MG(Osserman I型)或轻度全身性MG(Osserman IIA型)的患者(n=24);C组:伴有中度全身性MG以上类型的患者,包含Osserman IIB型、III型或IV型(n=32)。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析MG对胸腺肿瘤VATS围手术期的影响,及其对LATM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按并发症分组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Masaoka分期、WHO病理分型及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Osserman IIB以上类型的MG使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均明显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外科临床分期在发作/进展期、术前肌无力危象史、ASA分级III级以上和Osserman IIB以上类型MG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serman IIB型以上MG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0天时B组与C组MG症状有效率情况无显着差异(P>0.05)。单独对LATM病例术后指标分析,发现合并MG使LATM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治疗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和总住院天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合并MG使胸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2.合并Osserman IIB型以上类型MG是胸腺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积极呼吸支持和监护治疗或有利于降低MG对LATM患者术后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目的:1.进一步评价VATS治疗LATM的安全性和肿瘤学效果;2.探讨LATM进行VATS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标准。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入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45例LAT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至2021年3月1日。依据患者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全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25)和开胸手术组(open thymectomy,OT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的差异。结果:VATS组与OT组对比,VATS组术前接受穿刺或腔镜活检、新辅助化疗的比例明显少于OT组,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比OT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VATS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VATS在处理心包、肺、单侧膈神经等导致的外科性困难方面与OT组类似(P>0.05),在处理胸腔种植结节方面也相仿(P>0.05),但VATS在处理大血管相关的外科性困难方面劣于OT组,而且当外科性困难超过3处时VATS也处于劣势(P<0.05)。术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OT组低,VATS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总住院费用均少于OT组(P<0.05)。两组病例在淋巴结阳性/切除例数比、WHO分型、切缘状态、Masaoka分期和TNM分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部患者随访1-57个月,平均19±16.9个月,随访中VATS组死亡3例,复发1例,OT组死亡4例,复发1例;VATS组与OT组的生存曲线提示两组间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X 2=0.216,P=0.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史、肿瘤大小(>5cm)、左无名静脉外科性困难、左无名静脉以外大血管外科性困难和外科性困难数超过3处(含3处)以上是选择开放手术的考虑因素(P<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式选择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OR=2.207,95%CI:1.152-3.567,P=0.014)、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外科性困难(OR=0.130,95%CI:0.020-0.860,P=0.034)和术中外科性困难≥3处(OR=8.778,95%CI:1.105-69.731,P=0.040)。结论:1.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LATM病例,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同时远期肿瘤学效果与开胸术式相当。2.VATS治疗LATM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LATM可考虑选择VATS治疗:(1)肿瘤大小(CT测量最大直径)≤5cm,(2)无左无名静脉以外的大血管导致的外科性困难,(3)外科性困难<3处,(4)无新辅助化疗史。

黄金超[4](2020)在《CT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预测胸腺瘤侵袭程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CT影像特征以及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预测胸腺瘤的不同组织学分型进而预测其侵袭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25例胸腺瘤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并从病灶位置、长短径、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方式等方面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使用ITK-SNAP软件手动对胸腺瘤区域进行勾画,对勾画分割完成的胸腺瘤ROI区域进行肿瘤最大横截面积的影像组学特征化提取,记录并统计肿瘤最大横截面积的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LASSO算法评价各参数与低危组、高危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型胸腺瘤长径均值最小,边界清楚,密度均匀;低危组与高危组在形态、边界、有无囊变坏死、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肿瘤位置、肿瘤长短径、平扫CT值及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均匀强化、有无钙化、钙化类型、是否有远处转移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B3型胸腺瘤易可见中心型点簇状钙化。影像组学模型共筛出3组特征,形态(圆度)以及两个小波特征(waveglszm8LHGLN和waveglszm16HHZSN)。经SVM机器学习建模后,测试集AUC、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1,0.657,0.606和0.706,均较常规影像特点AUC值高。结论:低危组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增强后呈明显强化;高危组胸腺瘤更易出现囊变坏死,且多侵犯周围组织;局限且均匀的小肿物考虑A型的可能,出现中心型点簇状钙化且周围侵犯更倾向B3型。影像组学支持肿瘤形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时低危组可能性更大的观点。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对区分低危组和高危组胸腺瘤上有较好的鉴别能力,且比常规影像特征更具优势。因此运用CT影像特征以及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胸腺瘤的不同组织学分型甚至预测侵袭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在本研究基础上,采用三维分析、平扫及增强CT结合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来预测胸腺瘤侵袭程度,结果可期。

王梦[5](2020)在《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malignant germ cell tumors,PMMGCT)在纵隔肿瘤中较为罕见,约占纵隔肿瘤的1%-4%,其临床特征不具特异性,与其他纵隔肿瘤难以鉴别,在临床中易造成误诊,且治疗不够规范。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文献中PMMGCT患者病例,得出影响PMMGCT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探讨总结PMMGCT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从而警惕误诊延误病情,提高该病正确诊断率,做到精准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材料与方法(1)报道“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PMMGCT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2)以“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纵隔精原细胞瘤、纵隔非精原细胞瘤”为关键词,检索万方、知网及PubMed三个数据库,获取病理诊断为PMMGCT的病例,并有治疗后随访及转归情况,剔除重复报道的病例。将搜索到的文献及本案例一并进行分析。(3)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PMMGCT患者临床特征,并根据临床情况,将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1 1项因素(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分期、胸腔积液、胸外转移、是否手术、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放化疗与否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其预后的因素。(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M,P25-75)表示,并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Kaplan-Meier模型的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共261例病例入组,除2例患者未说明年龄外,其余患者男性235例(90.7%),女性 24 例(9.3%),年龄区间 0.25-72 岁,平均年龄 24.0(19.0-31.0)岁。经体检发现肿瘤的有19例,其余伴临床症状者以胸痛、胸闷、咳嗽(多为干咳)、发烧、上腔静脉综合征较多见,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肿瘤生长位置以前纵隔最多见。261例中有81例(31.0%)为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seminomas,PMSGCT),180 例(69.0%)为原发性纵隔非精原细胞瘤(Primary mediastinal non-seminomas,PMNSGCT),胸部 CT 为初次检查本病的常用手段,病理诊断为确诊本病的金标准。有具体分期描述的242例中1期22 例(9.1%),Ⅱ期 63 例(26.0%),Ⅲa 期 83 例(34.3%),Ⅲb 期 74 例(30.6%),其中22例(9.1%)肿块局限于纵隔,剩余220例(90.9%)肿块均有外侵或转移,转移部位以肺、脑以及胸外淋巴结较多见;在治疗上,261例患者中有163例(62.5%)给予手术,180例(69.0%)给予化疗,92例(35.2%)给予放疗。26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000±10.595月,1年总生存率57.9%,3年总生存率47.2%,5年总生存率40.8%。(2)在年龄、病程长短、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分期、有无肺转移上,PMSGCT与PMNSGCT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大小、有无胸外转移上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胸腔积液、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是否放化疗是PMMGCT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是否放化疗是PMMGCT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1)PMMGCT好发于20-40岁男性,血清学检查(AFP、β-HCG)可帮助提高正确诊断率;(2)PMNSGCT与PMSGCT相比,发病较年轻、病程较短、临床分期较高、胸腔积液、肺转移较多且预后明显差;(3)治疗上,若肿瘤局限可先行手术完整切除后予以放化疗;若肿瘤不可根治切除,可术前行放化疗后择期行手术切除残余肿瘤;(4)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外转移、是否手术完整切除、放化疗与否是PMMGCT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

韩小伟[6](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 前言胸腺瘤是最常见胸腺上皮性肿瘤,但因其发病率较低,目前对其影像组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胸腺瘤术前准确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于前纵隔肿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是目前用于胸腺瘤识别与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胸腺瘤与前纵隔其它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之间的CT影像表现多有重叠而难以鉴别,且难以准确区分低风险与高风险两类胸腺瘤。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基于CT影像学对于胸腺瘤的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影像组学(Radiomics)是流程化的计算机定量影像学分析方法,传统影像组学在实践中常需要手动勾画病灶进行分割以及难以设计算法全面提取图像特征,因而存在其固有的问题和缺陷。目前,胸腺瘤的影像组学研究仍然较少,对胸腺瘤的分割仍然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方法,且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局限,多采用肿瘤特征定量分析或纹理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其风险类别或临床分期评估,因而智能化程度较低且难以获取全面和更有价值的病灶信息。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Deep learning-based radiomics,DLBR)是在传统影像组学流程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用于病灶自动分割及特征提取,最终针对所解决的临床问题构建模型进行分类预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影像组学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阶段存在的缺陷。因此采用DLBR对胸腺瘤进行研究,有望在不增加样本量的情况下提高影像组学流程的智能化程度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第二章 胸腺瘤CT影像诊断与征象分析目的:对胸腺瘤及前纵隔其它肿瘤或瘤样病灶的CT影像进行评阅并对其特征性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依据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对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进行CT影像征象的组间比较,并在胸腺瘤患者中进一步评价CT影像征象与其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中心1)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心2)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了胸部增强CT扫描,采用重建后的5mm层厚图像结合薄层图像(0.5~1.25 mm)进行评价。CT图像由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回顾性评阅,CT征象的描述标准参考国际胸腺恶性肿瘤兴趣小组(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ITMIG)提出的前纵隔肿块标准报告术语描述规范,当两名医师对影像征象的意见不一致时,由一位具有30年工作经验的影像专家再次进行评阅并提出最终意见。根据WHO组织病理学分类方法,采用肿瘤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胸腺瘤共分为5种不同的亚型:A型、AB型、B1型、B2型和B3型,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低风险(A、AB及B1型)与高风险胸腺瘤(B2及B3型)两大类别。基于所有患者CT影像征象的评阅,总结胸腺瘤与非胸腺瘤的CT影像学表现。基于患者CT影像征象,在中心1与中心2分别进行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的组间比较;以及分别对低风险和高风险胸腺瘤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分析CT影像征象与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的关系。结果:A型胸腺瘤的病灶一般较小,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强化密度均匀;当病灶较大,呈不规则形、边缘分叶、强化密度不均匀,瘤内出现囊变、坏死及钙化,病灶边界不清、周围有纵隔脂肪浸润及大血管受侵、纵隔胸膜受累或胸腔积液等则高度提示为B3型胸腺瘤。AB型、B1及B2型胸腺瘤的CT影像征象存在一定重叠而难以准确区分。低风险胸腺瘤常需与胸腺囊肿、胸腺增生及成熟畸胎瘤进行鉴别,而高风险胸腺瘤则需要与淋巴瘤、胸腺癌及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胸腺瘤和非胸腺瘤患者组间比较,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数量及病灶的轮廓具有统计学差异;低风险与高风险胸腺瘤患者组间比较,病灶的轮廓、血管包绕≥50%及胸腔积液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强CT能够较为明确地反映肿块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或受累情况,依据CT影像表现可对胸腺瘤进行初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基于标准化的CT影像征象的比较分析,为胸腺瘤诊断及风险类别评估提供了有意义的参数指标。第三章 胸腺瘤传统影像组学研究目的:基于胸部增强CT图像,采用传统影像组学的流程和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征象构建预测模型用于胸腺瘤的诊断(Task1)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Task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 mm)进行影像组学研究,Task1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Task2以中心2的122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73例患者作为验证集。两名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手动勾画病灶,对勾画后的病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标签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用于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勾画病灶的一致性。对于Task1和Task2采用相同方法分别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对所提取的特征计算Z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计算特征的ICC、双样本T检验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中采用影像组学标签结合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和CT影像征象作为最终的特征参数,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进行胸腺瘤与非胸腺瘤鉴别诊断以及区分胸腺瘤的风险类别,并分别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预测结果分别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拟合值和观测值的吻合程度。结果:两名医师手动勾画病灶,勾画者内部的ICC值分别为0.911(95%CI:0.822-0.957)和0.897(95%CI:0.785-0.951),勾画者间的 ICC 值为 0.852(95%CI:0.713-0.927)。提取影像特征数量为1332个,采用LASSO回归Task1和Task2最终分别保留2个特征用于计算影像组学标签。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其中Task1预测模型的变量有MG、病灶轮廓及影像组学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 0.7936(95%CI:0.7368-0.8503),敏感性为 0.7586,特异性为 0.7213,准确率为0.7395,模型经HL检验P=0.9015;Task1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025(95%CI:0.6041-0.8007),敏感性为0.8082,特异性为0.4419,准确率为0.6724,模型经HL检验P=0.5261。Task2预测模型的变量有病灶轮廓、血管包绕≥50%、胸腔积液及影像组学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0.8094(95%CI:0.7298-0.8890),敏感性为0.8873,特异性为0.5686,准确率为0.7541,经HL检验P=0.7124;Task2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930(95%CI:0.6699-0.9161),敏感性为0.9400,特异性为0.5217,准确率为0.7082,经HL检验P=0.8230。结论:传统影像组学为鉴别胸腺瘤及区分其组织病理学风险类别提供了客观量化的方法,有利于辅助临床对胸腺瘤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目的:采用胸部增强CT图像,基于所有前纵隔病灶的手动勾画结果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病灶进行自动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结果进行评价。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在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mm)进行自动分割研究,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基于所有病灶的手动勾画结果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前纵隔病灶进行自动分割,分割方法包括设计双肺掩膜文件去除纵隔以外区域、采用V_Net网络对病灶进行初步分割(Initial Segmentation)以及在初步分割基础上采用Morphological Snakes算法对病灶进行精细分割(Accurate Segmentation)。分割完成后采用Dice系数、精准率及召回率三个指标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训练集中的平均Dice系数为0.942±0.066,精准率为0.915±0.083,召回率为0.907±0.091。在验证集中的平均Dice系数为0.911±0.051,精准率为0.926±0.042,召回率为0.89±0.059。病灶自动分割后的Dice系数曲线显示:在训练集中,患者的Dice系数最小值为0.623,最大值为0.999,有125例样本的Dice值大于0.95(52.51%);在验证集样本中,患者的Dice系数最小值为0.624最大值为0.999有78例样本的Dice值处于0.85-0.95的范围(67.24%)。结论:采用V_Net网络联合Morphological Snakes算法对前纵隔病灶进行自动分割的效果较好,为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能够满足进一步的深度学习定量特征的提取和分析。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研究目的:采用胸部增强CT图像,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CT影像征象,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方法(Deep learning-based radiomics,DLBR),构建预测模型用于胸腺瘤的诊断(Task1)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Task2)。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两个中心从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进行前纵隔肿物手术切除并取得明确病理结果的354例患者,基于重建后的纵隔窗薄层CT图像(0.5~1.25 mm)进行研究。Task1以中心2的238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116例患者作为验证集;Task2以中心2的122例患者作为训练集,中心1的73例患者作为验证集。在病灶自动分割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病灶特征。深度学习网络使用包含两个残差块的ResNet-34进行训练并从第一个全连接层中提取深度学习特征,采用计算特征的Kendall相关系数、10折交叉验证法及LASSO回归筛选特征,最后进行多变量Logistic同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预测结果分别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采用Delong检验对预测结果与传统影像组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ask1和Task2中基于ResNet第1层全连接层的神经元响应数量提取的特征数为4096个,采用LASSO回归Task1和Task2最终分别保留3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计算特征标签。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Task1预测模型的变量有MG、病灶轮廓及DLBR特征标签,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AUC为0.8344(95%CI:0.7833-0.8856),敏感性为0.8017,特异性为0.7309,准确率为0.7605,经HL检验P=0.8867;Task1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415(95%CI:0.6496-0.8334),敏感性为0.7808,特异性为0.5581,准确率为0.6983,模型经HL检验P=0.6547。Task2预测模型的变量有病灶轮廓、血管包绕≥50%、胸腔积液及DLBR特征标签,在训练集中预测模型的 AUC 为 0.8255(95%CI:0.7454-0.9055),敏感性为 0.9014,特异性为 0.6078,准确率为0.787,经HL检验P=0.9033;Task2在验证集中结果显示AUC为0.7752(95%CI:0.6512-0.8992),敏感性为 0.9000,特异性为 0.6087,准确率为 0.8028,经HL检验P=0.5434。采用Delong检验在训练集中对Task1和Task2分别对DLBR与CR的ROC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在Task1中,DLBR模型的AUC为0.8344(SE=0.0261),CR 模型的 AUC 为 0.7936(SE=0.0290),两者差值 0.0409(95%CI:0.0001-0.0816),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93);在Task2中,DLBR模型的AUC为 0.8255(SE=0.0415),CR 模型的 AUC 为 0.8094(SE=0.0406),两者差值 0.0146(95%CI:-0.0242-0.0534),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0.4597)。DLBR 与 CR 模型决策曲线分析,在Task1中阈值概率大于46%时使用DLBR模型较CR模型有更多的临床受益;在Task2中,阈值概率大于60%时使用DLBR模型较CR模型有更多的临床受益。结论:在胸腺瘤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DLBR可以在不增加样本量的情况下用于代替传统影像组学病灶分割及特征提取的步骤,与传统影像组学的相比,DLBR可以提高诊断评估流程的智能化程度、预测效果较好并具有更大的临床受益。

翟子瑾[7](2020)在《10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临床上对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CTH syndrome,EAS)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23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结果:10例EAS患者中有1例为隐性,9例为显性,10例患者均是先发现肿瘤在后期治疗期间诊断EAS,其中男5例,女5例,确诊年龄为40-82岁,平均年龄55.3岁,中位年龄51岁;病程1-156个月,平均病程30个月,中位病程19.5个月。其中小细胞肺癌2例,胸腺瘤、乳腺癌、食管小细胞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胃癌、前列腺癌、鼻腔神经内分泌癌、肾癌各1例,位于胸部的肿瘤有5例,占50%。只有1例隐性肿瘤患者出现典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色素沉着等库欣综合征表现,其余9例显性肿瘤患者症状不典型,但出现很多提示异位ACTH综合征表现,其中高血压8例(80%),高血糖10例(100%),感染7例(70%),水肿5例(50%)。10例患者血ACTH均升高,1例患者未测血皮质醇,其余9例患者血皮质醇升高,且昼夜节律消失,血8:00ACTH平均498.01±435.74pmol/L,血8:00皮质醇平均1112.01±624.27nmol/L。3例患者行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2例患者行小剂量地塞米松实验,均不被抑制;1例患者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ACTH染色阳性。结论:隐性EAS具有库欣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瘀斑、色素沉着等,显性肿瘤大多不具有典型症状,但具有一些提示EAS的表现,如顽固性低钾血症、高血糖、高血压及水肿等,尤其出现顽固性低钾血症为提示EAS的强烈信号,此时应及时检测血ACTH、皮质醇及其节律测定,若升高且节律紊乱,应考虑EAS的可能。肿瘤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若无手术条件,也可行放化疗、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及药物治疗等。临床上医生应提高对EAS的认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毕娅兰[8](2019)在《胸腺瘤及胸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DNA甲基化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胸腺瘤及胸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简称TETs)为一组少见的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主要包含胸腺瘤和胸腺癌及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其发病率较低、病理类型复杂、病程进展及预后等不统一,且相关前瞻性临床研究较少,导致临床认识较为不足,成为临床患者诊疗及预后评估的一大难题。研究目的: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究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期为了解疾病相关特征及指导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至2017年收治的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学、治疗及预后随访资料:性别、年龄、伴发疾病、肿瘤大小、Masaoka分期和/或TNM分期系统、WHO病理分型、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其他)信息。采用Kaplan-Meier和Mantel-Cox对数秩检验方法分别对胸腺瘤和胸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胸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自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共收治33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其中,胸腺瘤患者229例,胸腺癌患者108例。229例胸腺瘤患者中,118例为男性,111例为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0.0岁(15-79岁)。其中,97例(42.4%)伴发其他疾病,以重症肌无力最为常见(79例,34.5%)。WHO病理分型以AB型为最常见(73例),其次为B2(56例)、B3(41例)、B1(31例)、A型(15例)及不典型A型(8例),剩余5例为不常见类型。Masaoka分期显示,106例患者为Masaoka分期Ⅱ期,100例为Masaoka分期Ⅰ期,20例Masaoka分期Ⅲ期和3例Masaoka分期Ⅳ期。多数(227例)患者接受根治性胸腺瘤切除术,52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就179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及生存分析,10例患者发生复发转移,4例患者发生死亡,1例死于肿瘤本身。胸腺瘤患者10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5.2%和96%。108例胸腺癌患者中,64例为男性,44例为女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2.0岁(22-80岁)。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93.5%(101例)。9例患者伴发其他疾病,其中3例伴发重症肌无力。Masaoka分期为Ⅰ期5例,Ⅱ期1例,Ⅲ期75例和Ⅳ期27例。相比而言,TNM分期结果为Ⅰ期5例,Ⅱ期27例,Ⅲ期49例和Ⅳ期27例。108例胸腺癌患者中,64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79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就79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23例患者发生复发或转移,15例患者死亡。COX生存分析显示,非R0切除为影响胸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4.867,95%CI:1.087-21.789,P=0.039)。年龄(年龄之52 岁 vs<52 岁:HR=4.792,95%CI:1.694-13.554,P=0.003、性别(女性 vs 男性:HR=0.309,95%CI:0.118-0.804,P=0.016)及血管神经侵犯(HR=2.893,95%CI:1.165-7.180,P=0.022)为影响胸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小结:胸腺瘤患者常伴发其他疾病,其中以重症肌无力最为常见。WHO病理分型以AB型胸腺瘤较为常见,且多数患者处于Masaoka分期早期(Ⅰ-Ⅱ期占比89.9%)。胸腺瘤患者10年生存率约为96%,足见其生物学行为的惰性。相比而言,胸腺癌患者少有伴发疾病。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约为84.4%和68.9%。非根治性手术治疗为影响胸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性别、年龄及血管神经侵犯为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关键因素。第二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于B3胸腺瘤与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背景:胸腺癌(Thoracic Cancer,简称TC)为罕见的胸腺恶性肿瘤,其侵袭能力较强,早期即可发生转移。B3型胸腺瘤为介于其他类型胸腺瘤与胸腺癌间的病理亚型,其组织形态及生物行为与胸腺癌较为相似。有时单凭组织形态学较难明确诊断,致使临床患者误诊率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集定位、形态与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常被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及患者预后分析。然而,关于两者鉴别诊断的免疫标记分子,目前尚无定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就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于胸腺癌与B3型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探索最佳的分子或组合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材料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具有病理样本的B3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获得其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就黏蛋白1(Mucin 1,MUC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 1(g1ucose transporter 1,GLUT1)、蛋白酶 β5t 亚单位(β5t)、CD5和CD117(C-kit)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免疫组化阳性标准为>10%肿瘤细胞阳性表达。同步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肿瘤大小及Masaoka分期等基线数据。分别计算各指标表达对于胸腺癌或B3胸腺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研究结果:15例B3胸腺瘤患者和20例胸腺癌患者中,MUCI、GLUT1、CD117及CD5主要表达于胸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其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0.0%、95.0%、85.0%和 85.0%。与此同时,B3 胸腺瘤患者中 MUCI、GLUT1、CD117及CD5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仅分别为6.7%、0.0%、0.0%和13.3%。相比而言,β5t主要表达于B3胸腺瘤患者中,所有B3胸腺瘤患者β5t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与此同时,仅1例胸腺癌患者β5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阳性。诊断分析显示,Glut1阳性表型能够较好地鉴别诊断胸腺癌患者(95.0%灵敏度,100.0%特异性),其次依次为CD117、CD5及Muc1。β5t对于B3胸腺瘤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其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5.0%。Glut1和β5t免疫组化表型联合可较好地实现B3胸腺瘤与胸腺癌患者的鉴别诊断,其灵敏度为95.0%,特异性为100.0%,诊断的准确率为97.1%,约登指数为0.95。研究小结:Glut1免疫组化表达对于胸腺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而β5t免疫组化染色对于B3胸腺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联合Glutl阳性/β5t阴性免疫组化表型可用于胸腺癌与B3胸腺瘤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第三部分胸腺上皮肿瘤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及潜在病理亚型生物遗传标记物探究研究背景:胸腺上皮肿瘤(Thymicepithelialtumor,TET)为一组异质性较强的胸腺上皮细胞肿瘤。研究显示,表观遗传学改变所致原癌基因活化及抑癌基因失活与细胞的恶性转变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TET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及其不同病理亚型(A和B型)生物遗传标记物。材料方法:采用Illumina甲基化芯片测序技术对比分析胸腺上皮肿瘤与瘤旁正常组织中DNA甲基化位点,并通过差异甲基化分析获得了一系列与胸腺上皮肿瘤、不同病理亚型(A和B型)及合并重症肌无力相关的差异甲基化位点。结合GEO数据库中A型和B型胸腺瘤甲基化及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就差异表达甲基化区域经功能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为评判上述DNA甲基化标记物对于不同亚型胸腺瘤的诊断价值,文中进一步开展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以评判各DNA甲基化标记物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差异甲基化分析显示,相比于瘤旁正常组织,胸腺瘤组织呈现整体的去甲基化状态,其中包含119高甲基化位点和18999个去甲基化位点。A和B型胸腺瘤组织中共计有10014个差异甲基化位点(△β>0.2)。整合分析结果显示,36个基因近启动子区存在差异甲基化CpGs岛,其基因表达趋势与甲基化状态相反。受试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应用其中11个基因(FEZ2、PTPRE、ATP2A2,CBLB、C5orf45、CPE、FSTL1、ZNF396、FRAS1、NAV2 和 LCA5)对于A型和B型胸腺瘤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小结:相比于瘤旁正常组织,胸腺瘤组织总体呈现去甲基化状态。A型和B型胸腺瘤组织中36个基因近启动子区存在差异甲基化CpGs岛调控基因的表达。其中,联合应用 FEZ2、PTPRE、ATP2A2,CBLB、C5orf45、CPE、FSTL1、ZNF396、FRAS1、NAV2等11个基因对于A型和B型胸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蔡冬梅[9](2018)在《MDCT对胸腺上皮肿瘤WHO简化分型、Masaoka-koga分期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多排螺旋 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上胸腺上皮肿瘤的影像特征,研究MDCT对胸腺上皮肿瘤WHO病理简化分型、Masaoka-Koga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探讨CT分期与Masaoka-Koga分期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105例。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且术前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双期检查。在未被告知WHO组织学类型和Masaoka-Koga临床病理分期的情况下,由2名高年资胸部组放射诊断医师对105例胸腺上皮肿瘤的CT影像进行盲读分析。参照ITMIG推荐采用的胸腺肿瘤CT影像学诊断标准,评价肿块的分布位置、大小、轮廓、密度、强化表现、肿块侵犯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的情况,以及胸膜、肺组织和其它转移情况。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对上述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例胸腺上皮肿瘤中,按照WHO组织学分类标准,A型7例,AB型21例,B1型21例,B2型23例,B3型10例,胸腺癌23例。按照简化分型分组,低危组胸腺瘤(A型、AB型、B1型)49例,高危组胸腺瘤(B2型、B3型)33例,胸腺癌组23例。Masaoka-Koga分期,Ⅰ期57例,Ⅱ期12例,Ⅲ期27例,Ⅳ期9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在WHO简化分组间无明显差异,重症肌无力症状在高危组胸腺瘤患者中多见,在胸腺癌病人中少见,在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肿瘤的分布、钙化、强化表现在WHO简化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坏死囊变、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情况在WHO简化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肿瘤的大小、形态、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情况在Masaoka-Koga各分期间有统计学差异。105例胸腺上皮肿瘤中,CT正确分期71例,CT分期与Masaoka-Koga分期的Kappa系数为0.547,一致性一般。结论:MDCT对低危组与高危组胸腺瘤、高危组胸腺瘤与胸腺癌组之间的鉴别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很好鉴别低危组胸腺瘤和胸腺癌。MDCT能够区分Masaoka-KogaⅠ~Ⅱ期与Ⅲ~Ⅳ期的胸腺上皮肿瘤。CT分期与Masaoka-Koga分期的一致性一般,但CT可以较准确的预判Masaoka-Koga Ⅲ、Ⅳ期病例的分期。

张谷青,刘平,王皆欢[10](2018)在《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28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恶性肿瘤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行平扫,17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28例前纵隔恶性肿瘤,其中CT诊断恶性胸腺瘤8例,淋巴瘤6例,生殖细胞肿瘤2例(精原细胞瘤1例,卵黄囊瘤1例),脂肪肉瘤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CT诊断准确率是71%(20/28)。结论 CT能较好地定性诊断前纵隔恶性肿瘤,但对部分病变的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组织学检查。

二、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论文提纲范文)

(1)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组织学分型结果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大体检查
    2.2 镜下检查
    2.3 免疫表型
    2.4 临床分期
    2.5 预后分析
3 讨论

(2)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2.2 病理分型
    2.3 CT诊断结果
3 讨论

(3)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症状学评估和CT轮廓分析在LATM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2 诊断
        1.1.3 CT检查
        1.1.4 CT征象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不同就诊主诉患者周边组织结构侵犯的对比
        1.2.2 包膜及肺组织受侵犯评估情况
        1.2.3 心包受侵犯评估情况
        1.2.4 血管受侵犯评估情况
        1.2.5 膈神经受侵犯评估情况
        1.2.6 胸膜种植结节评估情况
    1.3 讨论
        1.3.1 术前症状学评估
        1.3.2 术前CT轮廓分析
    1.4 结论
第二部分 SX-VATS治疗LATM的临床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观察指标
        2.1.3 手术方法
        2.1.4 术后处理
        2.1.5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手术相关指标
        2.2.2 术后恢复情况
        2.2.3 病理结果
        2.2.4 随访结果
        2.2.5 胸骨下角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6 BMI对近期手术结果的影响
        2.2.7 手术经验对手术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SX-VATS治疗LATM的历史和现状
        2.3.2 SX-VATS治疗LATM的病例选择
        2.3.3 SX-VATS手术的安全性
        2.3.4 侵犯周围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2.3.5 SX-VATS治疗LATM的优势
        2.3.6 剑突区解剖及胸骨下角对SX-VATS手术的影响
        2.3.7 BMI对 SX-VATS手术的影响
        2.3.8 SX-VATS的学习曲线
        2.3.9 SX-VATS切除LATM时特殊情况的处理
    2.4 结论
第三部分 MG对胸腺肿瘤VATS治疗的围手术期的影响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方法
        3.1.2.1 围手术期胸腺肿瘤与MG处理方案
        3.1.2.2 分组
        3.1.2.3 观察指标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3.2.3 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2.4 MG治疗效果
        3.2.5 MG对 LATM围手术期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前的影响
        3.3.2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中的影响
        3.3.3 合并MG对胸腺肿瘤VATS术后及预后的影响
        3.3.4 VATS治疗LATM围手术期MG的管理
    3.4 结论
第四部分 VATS与开放术式治疗LATM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资料收集
        4.1.3 分组
        4.1.4 统计学方法
    4.2 结果
        4.2.1 术前基线资料对比
        4.2.2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4.2.3 术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4.2.4 术后病理对比
        4.2.5 影响手术入路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4.2.6 随访
    4.3 讨论
        4.3.1 LATM手术治疗的趋势
        4.3.2 VATS治疗LATM的围手术期效果
        4.3.3 VATS治疗LATM的肿瘤学效果
        4.3.4 VATS治疗LATM的不足
        4.3.5 VATS治疗LATM的适应症
    4.4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局部晚期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4)CT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预测胸腺瘤侵袭程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胸腺瘤CT影像特点、临床特征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仪器与方法
        1.1.3 组织学分型
        1.1.4 CT 图像特征分析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组织学类型
        1.2.2 临床症状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
        1.2.3 肿瘤标记物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
        1.2.4 CT 影像特点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表 4-6,图 5-8)
    1.3 讨论
        1.3.1 临床特征与组织学分型
        1.3.2 CT影像特点与组织学分型
    1.4 小结
二、CT 影像组学分析与胸腺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仪器与方法
        2.1.3 图像的选取与勾画
        2.1.4 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
        2.1.5 特征降维
        2.1.6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像学评价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与方法
    3.深度学习在影像组学中的应用
    4.胸腺瘤影像组学研究现状
    5.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胸腺瘤CT影像诊断与征象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影像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纵隔病灶自动分割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五章 胸腺瘤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胸腺瘤影像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10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临床表现
    2. 实验室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4. 功能试验及病理
    5. 治疗情况
    6. 预后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位ACTH综合症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 发表论文
    四、 获奖情况

(8)胸腺瘤及胸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DNA甲基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引言
    材料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组织化学在B3型胸腺瘤与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引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胸腺上皮肿瘤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及潜在病理亚型生物遗传标记物探究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说明

(9)MDCT对胸腺上皮肿瘤WHO简化分型、Masaoka-koga分期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胸腺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特点
    2.胸腺上皮肿瘤CT表现
    3.WHO简化分组肿瘤向周围外侵的CT征象
    4.WHO简化分组CT表现的组间比较
    5.胸腺上皮肿瘤MASAOKA-KOGA分期的CT特征
    6.CT分期与MASAOKA-KOGA分期的对照研究
讨论
    1.胸腺上皮肿瘤临床资料特点
    2.胸腺上皮肿瘤的CT特征分析
    3.肿瘤侵袭性CT表现与WHO简化分组分析
    4.胸腺上皮肿瘤MASAOKA-KOGA分期的CT特征分析
    5.CT对MASAOKA-KOGA分期的诊断结果分析
    6.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10)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2 结果
    2.1 前纵隔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
    2.2 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表现
3 讨论

四、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63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组织学分型结果回顾性分析[J]. 郑泽泽,徐晓艳,李时荣,宝鲁日.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1(08)
  • [2]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分析[J]. 翁泽生,袁丹,林黛英. 中外医疗, 2021(19)
  • [3]局部晚期胸腺肿瘤的全胸腔镜外科治疗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D]. 陈立如. 南昌大学, 2021(01)
  • [4]CT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预测胸腺瘤侵袭程度的研究[D]. 黄金超.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原发性纵隔恶性生殖细胞瘤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D]. 王梦. 郑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深度学习的影像组学在胸腺瘤诊断及组织病理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D]. 韩小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10例异位ACTH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D]. 翟子瑾.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胸腺瘤及胸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DNA甲基化分析[D]. 毕娅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9]MDCT对胸腺上皮肿瘤WHO简化分型、Masaoka-koga分期的预测价值[D]. 蔡冬梅. 苏州大学, 2018(04)
  • [10]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张谷青,刘平,王皆欢.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CT诊断恶性胸腺瘤2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