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贫困观的重大意义

方志敏贫困观的重大意义

一、方志敏清贫观的伟大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童旭萍[1](2020)在《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方志敏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江西人民的骄傲。方志敏同志的一生,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方志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集中体现,是革命先烈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展,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不能丢。在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今天,方志敏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方志敏精神的内涵,结合新时代的背景,探究弘扬方志敏精神的路径问题。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本选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探究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任何新的先进的精神形态的出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其赖以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思想条件,因此,这一部分从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阐述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点。通过史论相结合的方法,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甘于清贫,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求真务实;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并概括出方志敏精神具有民族性、革命性、创造性和人民性四个主要特征。第四部分是论述方志敏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其中着重阐述了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并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将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认同相结合,分析方志敏精神在新时期发挥出的巨大作用。第五部分是探究新时代弘扬方志敏精神的实践路径。该部分主要是从宣传推广、保护开发以及学校教育这三个角度来提出具体措施,并结合新时代的背景,让方志敏精神“热”起来、“活”起来、“传”下去。

熊宇焕[2](2020)在《方志敏群众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志敏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创建人。他心怀国家,情系群众,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方志敏的群众观更是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做出了重要指导作用。走进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全面地、充分地研究分析学习方志敏的群众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现状,同时还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对文章中的“群众”、“群众观”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包含了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两个板块,时代背景分为了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国内背景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下,农民起义频发;二是辛亥革命的失;三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国外背景则主要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掀起社会主义热潮。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则包括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四部分总结和把握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主要有三个:创新性、实践性、理想性。第五部分探究和梳理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几个主要践行路径。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三是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第六部分总结和归纳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则是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邱丽慧,吕蕾[3](2020)在《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者,如何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抵御外来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方志敏精神融入其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揭晓海[4](2019)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物欲”倾向及其矫正——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文中认为高职学生的"物欲"倾向,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表现为消费上追逐时髦,处事中利益为先,择业上挑肥拣瘦,交往上互相攀比,心态上爱好炫耀等方面。这种倾向若不及时矫正,就会扭曲学生内在本质的精神需求、破坏人们之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和谐关系、威胁人类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平衡共生。应该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教育学生全面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把握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基本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育效果,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揭晓海[5](2019)在《论方志敏清贫观的思想基础、实现主体和文化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方志敏的清贫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又是一种行为指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无私的道德素养、英勇的奋斗精神,是清贫精神的思想基础;廉洁的政府、为民的组织、积极的群众,是清贫精神落到实处的主体要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清贫观得以形成和光大的文化路径。把方志敏的清贫观摆到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刘佩芝[6](2018)在《方志敏是苏区精神的首倡者和实践者》文中认为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

王利平,倪连晶[7](2018)在《方志敏的价值观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方志敏的价值观产生和形成,是与当时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背景条件密切联系的,他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忠肝义胆的爱国观、艰苦奋斗的清贫观、无所畏惧的生死观、舍己为人的奉献观。系统把握方志敏的价值观,对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启新征程、迎接新时代具有极大的启示。

赵婷[8](2018)在《方志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从阐释方志敏精神的形成与渊源开始,指出方志敏精神源自理想信念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传统美德的熏陶。总结出方志敏精神的丰富内涵,即爱国为民、开拓创新、务实奉献、清贫廉洁的精神。文章通过研究方志敏精神,探究方志敏精神对党的建设的启示。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但党的凝聚力、群众的向心力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同经济实力提升保持正向发展,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脱离群众、思想懈怠、贪污腐败等现象。这些现象引起老百姓的不满,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因此方志敏精神的价值在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作风、廉洁从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文章以方志敏精神研究为切入点,比较全面地对方志敏精神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提炼,从而论述方志敏精神的价值。文章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概括论述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及思想渊源。方志敏精神的形成受历史背景的影响,其次艰苦的革命环境需要清贫廉洁的精神。另外,方志敏精神的形成还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分不开,其中包括理想信念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当然,方志敏精神的形成还有他的个人因素,如他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第二部分主要概括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总结为“爱国为民、开拓创新、务实奉献、清贫廉洁”四个方面。方志敏精神体现了体现党的宗旨、践行了党的思想路线、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提升了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展现了民族传统美德。第三部分主要写方志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就方志敏每一个精神所体现的价值进行分析与论述。

王宇钒[9](2017)在《方志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文中指出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充分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尤其是赣东北实际相结合。他的许多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不谋而合,他在赣东北的实践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独特样板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方志敏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转变过程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传播。方志敏出生在江西弋阳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对乡村的黑暗不满,想着要如何改变一下才好。后来在江西省甲工学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在九江南伟烈学校期间自己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逐步从一个热血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他在江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为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江西本土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文章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阐述了方志敏在赣东北的实践中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论述了方志敏如何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也就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和赣东北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赣东北实际相结合,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和理论的形成,以及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第三部分是对方志敏成功探索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原因追问,分析方志敏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的主客观条件。文章第四部分论述了方志敏探索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独特样板,也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具有现实启示。

周少玲[10](2013)在《论方志敏的财富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志敏的财富观和他的清贫观一样,都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方志敏的财富观主要内涵是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用于工农,为民谋利。方志敏的财富观具有无私性、创造性、节俭性和人民性四个鲜明的特征,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学习和弘扬方志敏的财富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方志敏清贫观的伟大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志敏清贫观的伟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1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2.1.1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2.1.2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个人因素
        2.1.3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现实依据
    2.2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2.2.2 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2.3 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
第三章 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3.1 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
        3.1.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3.1.2 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3.1.3 甘于清贫,艰苦奋斗
        3.1.4 勇于开拓,求真务实
        3.1.5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3.2 方志敏精神的主要特征
        3.2.1 民族性
        3.2.2 革命性
        3.2.3 创造性
        3.2.4 人民性
第四章 方志敏精神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4.1 方志敏精神的历史地位
        4.1.1 方志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4.1.2 方志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方志敏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
    4.2 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
        4.2.1 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4.2.2 为推动新时代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2.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4.2.4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
        4.2.5 为培养政治价值认同提供重要标杆
第五章 新时代弘扬方志敏精神的实践路径
    5.1 强化宣传推广,让方志敏精神“热”起来
        5.1.1 加强方志敏精神传播队伍建设
        5.1.2 加强方志敏精神网络平台建设
        5.1.3 举办弘扬方志敏精神理论研讨会
        5.1.4 推动方志敏精神进入教科书
    5.2 加强保护开发,让方志敏精神“活”起来
        5.2.1 对赣东北革命文物进行保护
        5.2.2 大力实施“红色文化+”工程
        5.2.3 提升方志敏纪念馆的品牌效应
        5.2.4 创作方志敏精神文艺精品
    5.3 从教育抓起,让方志敏精神“传”下去
        5.3.1 将方志敏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5.3.2 将方志敏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强化教学实效性
        5.3.3 将方志敏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熏陶作用
        5.3.4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方志敏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述评
    (三) 核心概念解析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二、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
    (一) 时代背景
        1. 国内背景
        2. 国外背景
    (二) 理论渊源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2.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 方志敏群众观的理论探索
        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 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二) 方志敏群众观的实践探索
        1. 革命实践中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工作业绩上追求一流革命工作业绩
        3. 思想情操上塑造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感
        4. 平凡生活中倡导廉洁清贫、勤俭为民的生活理念
四、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点
    (一) 创新性
    (二) 实践性
    (三) 理想性
五、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践行路径
    (一) 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三) 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
六、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一) 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1. 加强学习,树公仆意识
        2. 信赖群众,走群众路线
        3. 艰苦奋斗,办利民实事
    (二)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 思想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2. 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断加强支部建设以及干部培养
        3. 作风建设要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三) 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1. 高度重视“三农”,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2. 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
        4. 亲近群众,增强政府政策执行的关怀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忘初心,弘扬方志敏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
二、廉洁自律,弘扬方志敏精神,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
三、千锤百炼,弘扬方志敏精神,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四、牢记使命,弘扬方志敏精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五、创新融入方式,弘扬方志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六、小结

(4)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物欲”倾向及其矫正——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物欲”倾向的表现
    (一) 消费上追逐时髦
    (二) 处事中利益为先
    (三) 择业上挑肥拣瘦
    (四) 交往上互相攀比
    (五) 心态上爱好炫耀
二、高职院校学生“物欲”膨胀的危害
    (一) 它会扭曲作为人内在本质的精神需求
    (二) 它会破坏人们之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和谐关系
    (三) 它威胁到人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平衡共生
三、矫正“物欲”倾向的良方———方志敏“清贫”观
    (一) 教育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方志敏“清贫”观的深刻内涵
    (二) 用方志敏“清贫”观教育大学生应该把握的要点
    (三) 用方志敏“清贫”观教育大学生的方法
        1. 专题教育法
        2. 场景教育法
        3. 拓展教育法
        4. 音像原着教育法
        5. 师生结对教育法

(5)论方志敏清贫观的思想基础、实现主体和文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志敏清贫观的思想基础:信仰、无私、奋斗
    1.清贫观建立在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基础之上
    2.清贫观建立在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素养之上
    3.清贫观建立在奋不顾身的共产党人革命气节上
二、方志敏清贫观的实现主体:政府、组织、群众
    1.以“清贫”为荣的苏维埃政府
    2.在“清贫”中战斗的苏区基层组织
    3.追随“清贫”领袖的人民群众
三、方志敏清贫观的文化路径:传承、引领、激励
    1.清贫观与马克思主义“外来文化”息息相通
    2.清贫观为繁荣苏区“大众文化”引领方向
    3.清贫观是构筑“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6)方志敏是苏区精神的首倡者和实践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志敏第一次明确提出苏区精神及其内涵
    (一) 苏维埃的民主精神
    (二) 苏维埃的创造精神
    (三) 苏维埃的进步精神
    (四) 苏维埃的刻苦精神
    (五) 苏维埃的自我批评精神
二、方志敏身体力行实践苏区精神
    (一) 矢志不移的爱国思想
    (二) 公正廉洁的清贫思想
    (三) 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四) 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三、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 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 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 苏区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丰富经验, 为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夺取反腐败斗争胜利提供了历史之镜。
    (四)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深化。2011年11月4日,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

(7)方志敏的价值观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志敏的价值观
    (一) 忠肝义胆的爱国观
    (二) 艰苦奋斗的清贫观
    (三) 无所畏惧的生死观
    (四) 舍己为人的奉献观
二、学习、研究方志敏的价值观, 对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树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 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之义和内在要求。
        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
        3、事业是干出来的。
    (二) 弘扬方志敏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三) 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需要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弘扬方志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一) 弘扬方志敏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做到实践性、群众性、长效性三位一体
    (二) 弘扬方志敏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 弘扬方志敏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8)方志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 方志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综述
        1、关于方志敏精神的内涵的研究
        2、关于方志敏精神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条件的研究
        3、关于弘扬方志敏精神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
        1、研究思路
        2、创新之处
一、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及思想渊源
    (一)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1、方志敏精神形成的背景
        2、方志敏精神形成的依据
        3、方志敏精神形成的个人因素
    (二) 方志敏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1、世界观的引导
        2、民族精神的影响
        3、传统美德的熏陶
二、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一) 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
        1、爱国为民
        2、开拓创新
        3、清贫廉洁
        4、务实奉献
    (二) 方志敏精神的实质
        1、体现党的宗旨
        2、践行党的思想路线
        3、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
        4、提升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
        5、展现民族传统美德
三、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 方志敏爱国为民精神的价值
        1、对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有促进作用
        2、有助于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 方志敏开拓创新精神的价值
    (三) 方志敏清贫廉洁精神的价值
        1、对预防腐败现象有重要作用
        2、影响党员干部立党为公、廉洁从政
    (四) 方志敏务实奉献精神的价值
        1、有利于培养党员干部不懈奋斗,永不懈怠的良好品质
        2、有助于党员干部形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方志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 方志敏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分析
    2.1 方志敏的早期经历
        2.1.1 方志敏的成长历程
        2.1.2 方志敏的思想转变
    2.2 方志敏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2.1 接触马克思主义
        2.2.2 学习马克思主义
    2.3 方志敏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3.1 帮助江西改造社创办刊物并撰文
        2.3.2 创办南昌文化书社并参与创建江西第一个团组织
        2.3.3 组织南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2.3.4 开办学校
3. 方志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3.1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1.1 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3.1.2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赣东北实际出发
        3.1.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错误路线作斗争
        3.1.4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3.2 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3.2.1 创建“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
        3.2.2 领导江西农民运动
        3.2.3 开展土地革命
        3.2.4 建立苏维埃政权
    3.3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3.3.1 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3.3.2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4. 方志敏促进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
    4.1 主观因素
        4.1.1 坚定的理想信念
        4.1.2 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4.1.3 创造精神
    4.2 客观条件
        4.2.1 地理环境
        4.2.2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5. 方志敏探索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1 理论价值
        5.1.1 方志敏在赣东北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独特样板
        5.1.2 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探索,要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5.2 现实意义
        5.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辩证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5.2.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论方志敏的财富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志敏财富观的形成过程
    1. 憎恨财富分配不公, 萌发改良社会念头。
    2. 放弃“实业救国”志向, 立志革命救国救民。
    3. 建立苏维埃新中国, 改善工农群众生活。
二、方志敏财富观的主要内涵
    1.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2. 发展经济, 创造财富。
    3. 用于工农, 为民谋利。
三、方志敏财富观的鲜明特征
    1. 无私性。
    2. 创造性。
    3. 节俭性。
    4. 人民性。
四、方志敏财富观的现实意义
    1.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2. 化危为机, 开拓创新, 不断创造新财富。
    3.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发展经济, 不断创造积累财富,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4. 艰苦奋斗, 坚决反腐倡廉,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方志敏清贫观的伟大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方志敏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研究[D]. 童旭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方志敏群众观研究[D]. 熊宇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邱丽慧,吕蕾. 林区教学, 2020(05)
  • [4]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物欲”倾向及其矫正——以方志敏“清贫”观为标杆[J]. 揭晓海. 黑河学刊, 2019(03)
  • [5]论方志敏清贫观的思想基础、实现主体和文化路径[J]. 揭晓海.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6]方志敏是苏区精神的首倡者和实践者[J]. 刘佩芝. 党史文苑, 2018(07)
  • [7]方志敏的价值观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 王利平,倪连晶. 党史博采(理论), 2018(06)
  • [8]方志敏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赵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方志敏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D]. 王宇钒.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6)
  • [10]论方志敏的财富观[J]. 周少玲. 党史文苑, 2013(02)

标签:;  ;  ;  ;  ;  

方志敏贫困观的重大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