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饮酒服务人员梅毒感染调查分析

铁路饮酒服务人员梅毒感染调查分析

一、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华[1](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提出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张国华[2](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赵明敏[3](2019)在《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明治大正时期(1868-1926),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全面开花,资本主义得到飞跃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尤其体现在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东京和大阪作为日本经济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吸引了大量无傍身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聚集于此并流入下层社会。按职业类别可将京阪下层民众分为苦力群体、工厂劳动者和其他下层民众,包括日薪苦力、人力车夫、手工工场和机械工厂劳动者、手工职人以及拾荒者等,他们的雇佣方式、劳动条件以及收支状况可折射出经济生活的一角。而对贫民住宅环境、教育状况以及日常娱乐生活的分析则可以反映出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与工业化初期的欧美各国相比,日本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因此频繁爆发米骚动与工人罢工运动。但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改善证明了资本原始积累时代的贫困是暂时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有的现象,只有继续推进现代化,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陈荣武[4](2013)在《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娼妓是一个以性为核心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问题。本文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逻辑主线,共设七章,这七章从总体框架上可归纳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为第1章“导论”部分,对选题的意义、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的选取(S市)等进行了论述,同时概述娼妓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沿革。由于该项课题的敏感性给研究带来诸多难度和挑战,故论文的研究方法既具有社会学研究的共性方法,又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二部分为S市娼妓现象的历史与现状考察,下设两章内容,一是对S市20世纪50年代前的娼妓现象进行史考(兼略考改革开放-80、90年代的娼妓现象),一是对当下的S市娼妓现象进行实证考察。本篇重点是现状考察,也是本文对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为什么会“死灰复燃”、为何如此存在与发展)和“治理”(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对待)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对历史的考察,是为了对娼妓现象进行时间维度的比较研究,并以史鉴今。第三部分为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逻辑,下设两章内容。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研究,提出当代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何以可能”的重要社会机理:一是“社会转型”这个“无形的手”;一是“公共权力”这个“有形的手”,并分作两章的主题。第四部分为当代娼妓现象的社会治理,下设两章内容,主要论述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观点、制度和实践,继而进一步论述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问题。论文设计第四部分,主要基于一种思想认识,即社会学研究要担当思考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问题的责任和使命,试图针对娼妓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创见。本文的研究从逻辑上基本是如上展开和推进的。研究的基础是对S市娼妓现象“是什么”(特别在当下)的事实描述,这也是课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近2年的时间(不包括之前即2003-2004年期间的研究)对S市A、B、C三个行政区进行入场实证调研,对S市娼妓现象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和推论,并得出S市娼妓现象的特点和衍变趋势,如以性出卖者为主体的女性性的资本化、阶层化、私权化以及性交易的网络化、国际化等等。在S市娼妓现象的近代历史和当今现状的考察中,发现娼妓现象和社会转型、公共权力之间存在必然性的逻辑关联,论文对社会转型背景下价值观嬗变、社会流动、性文化衍变、信息化以及公共权力等与s市娼妓现象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数据和实例提出导致当代S市娼妓现象“死灰复燃”、“繁荣娼盛”、“何去何从”的重要因素。在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对待娼妓(治理问题)研究中,通过论证提出“娼妓不宜合法化”的观点,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公共权力的干预、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多元治理机制和“文化治娼”等的途径来解决当下的娼妓现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论文在导论有关文献述评中阐述了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缺陷与不足。论文试图突破这些问题,达到通过研究有所创新的目的。本论文重要创新之处除了对S市娼妓现象进行第一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十分艰难)及得出的结论(以及对近代S市娼妓现象及其发展轨迹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用社会事实来论证“社会转型”和“公共权力”和娼妓现象的逻辑关联,并从当下“和谐社会”语境的框架出发,对娼妓现象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社会治理问题进行比较新颖的论述。可以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S市乃至我国娼妓现象研究的不足和缺陷。本论文研究的不足在于,从某个理论视角来深度研究当代娼妓现象或通过当代娼妓现象研究建构一种理论解释模型还需要在今后研究中继续努力,也期盼更多的学者加入该研究领域。

高峰[5](2012)在《锦州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梅毒在我国某些城市、特区及个别少数民族地区有死灰复燃以至蔓延趋势。为了解锦州铁路饮服从业人群中梅毒感染状况,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该人群16595人进行调查,为针对铁路从业人员特点,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7-2011年5年间铁路食品从业

袁玲,王昭研,宫敏[6](2012)在《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为了解沈阳铁路饮服从业人群中梅毒感染状况,针对铁路从业人员特点,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更有利于做好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方法:被调查者常规静脉采血12ml,分离血清,做梅毒抗体检测。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筛,对筛选阳性血清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结果:5年内共检测35576人,检出梅毒血清阳性20例,阳性率为0.56%0(20/35576),较19982002年5年间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阳性人数有所降低(血清阳性77例)[1],阳性率由原2.32%0(77/33190)[1]下降到0.56%0(20/35576),下降率为75.86%0(1.76/2.32)。女性梅毒感染血清阳性率与男性梅毒血清阳性率无显着差异(P>0.05),站车客运人群中梅毒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品经营、公共场所人群梅毒血清阳性率,二者有显着差异(P<0.01)。梅毒血清阳性者最小18岁,最大年龄50岁,年龄构成比最高的是3847岁年龄组,占40.00%,其次是2837岁年龄组,占30.00%,48岁年龄组构成比最低,占5.00%,2847岁年龄组占构成比的70.00%。结论:目前沈阳铁路地区车站、旅客列车和其它食品经营单位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梅毒血清阳性率明显低于1998年全国及辽宁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全国4.31/10万,辽宁省9.58/10万);梅毒血清阳性者集中在2847岁年龄组也与全国不同;公共场所饮服人员高于其它食品、车站及旅客列车饮服人员,梅毒血清阳性又以宾馆服务员、炊事员和列车员为多数,2007年梅毒血清阳性率为最高。

于景莲[7](2011)在《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国时期是与当代中国距离最近、联系最为紧密的时期。近代中国的城市是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缩影,其发展历程集中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涵和过程,对民国时期的城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以来,普通群众成为国内外中国史研究学者瞩目的焦点,“从下向上看的历史”或曰“底层的历史”研究逐渐受到青睐。从社会史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城市下层社会的物质生活状况为进行研究,自下而上的深刻透视民国城市社会,必然不同于自上而下的观察,两种路径之间的相互印证或许能使我们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这对于认识仍然处在城市化、工业化转型进程的当今中国社会,特别是了解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分析其成因,改变其弱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可提供一些有益的观照。尽管学界在对城市下层社会中一些特殊群体如人力车夫、乞丐、娼妓、城市贫民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体看,近代城市下层社会群体仍然属于社会失语群体,至今还未见到近代中国整个城市下层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本课题以山东城市为考察范围,聚焦于民国时期整个城市下层社会,从来源、结构、收支及其生活状况等方面对其内部各群体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填补学术空白的作用。民国时期城市下层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近代山东的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型城市化,由工业化推动,二、三产业在城市地域的聚集,并由此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的增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内集中、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引起城市社会职业结构重构,传统社会单一狭窄的就业结构被打破,城市出现了教育界、新闻界、金融界、政界、科技界、文化界等新的职业领域以及记者、律师、西式医生等新职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数越来越多。工商业从业人数不断扩大、社会管理与服务类职业日趋多元化、无业失业率居高不下,造成城市社会加剧分化,形成以功能职业为基本标准的现代城市社会阶层结构的雏形,本文大致划分为九个层次,并将其中第七、八、九类列为山东城市社会的下层,归纳为四个群体:主要由现代产业工人、店员、手工业工人并包括学徒在内的工人店员群体;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手艺人等为主的自谋生计者群体;马车夫、人力车夫以及建筑、运输、装卸、清洁等行业季节工、临时工等组成的苦力群体以及乞丐、娼妓、戏子、算命、兵痞流氓等组成的游民群体。民国山东城市的工人店员群体是指那些在现代的或传统的工商企业中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被雇用劳动者。他们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城市下层社会数量最大的群体。他们的主要来源为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民,尤其是来自城市近郊以及周边省份的农民。产业工人的尽管工资收入相对稳定,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经常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工人阶层的工资都被限制在最低水平上,除极少数行业和技术工人外,绝大多数工人家庭必须依靠其他成员的的劳动才能勉强糊口。当然,产业工人工资水平会因地域、行业、企业、工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产业工人总体工资水平低下决定了产业工人衣食住条件之简陋。尽管工人家庭消费支出的大半用于解决解决饮食问题,饮食多是当地最廉价的粮食配以极为简单的副食,聊以果腹而已。无论是厂方为工人准备的住处还是工人自有住房,一般都比较拥挤,且环境卫生条件极差。数量占最大多数的手工业工人地域分布相对分散,不仅工作时间长,工资也相对低些。因此,手工业工人中间入不敷出的情况比较普遍。店员是商店的雇员。按照职务高低以及进店年限长短等,店员群体可分为多种层次,其劳动条件和待遇差别很大。高级店员参与商店的管理与经营,是资本家的得力助手,他们的工资要比普通店员高出许多,每逢年底,还能得达到较多的分红,其经济、社会地位较高,基本属于社会的中层。下层店员群体“一般不占有生产资料,生活来源的全部或者主要部分是依靠向店主出卖劳动力的工资”。店员群体尽管基本工资低廉,但工资形式相对多样化,与商店盈利联系最密切的花红是店员工资的重要形式,其总体工资水平,高于手工业工人,与产业工人大致相当,行业、资历等造成的工资差异也明显。店员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站柜台要十几个小时,大的商店一般都有较为严格的店规、惩罚条例等,店员食宿均在店铺,极少数生意较好的商店伙食质量稍好一些。按照学徒学艺于商业、手工业或是现代工厂,学徒大致可以分为商业学徒、手工业学徒以及工厂学徒。尽管不同的工、商业组织中学徒的学习、工作、生活待遇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学徒工作繁杂辛苦,待遇恶劣,尤以旧式作坊、商号为最。当然,从社会流动即社会地位变动的角度来说,学徒是下层社会里最有可能向中、上层社会流动的群体。本论文将小商贩、小手工业者、手艺人等列入自谋生计者群体,他们是既不被别人雇佣也不雇佣别人而主要从事独立的个体劳动或家庭劳动、依靠简单的手艺或小本生意谋生的人。自谋生计者不像工人、职员或店员那样受雇于工厂或企业,而与自由职业人员如律师、经纪人、自由撰稿人等城市的中层相比,多半缺乏知识、资金、技艺简单,收入微薄,因而是城市社会的下层。从文献分析,自谋生计者群体都面临着“本小利微、惨淡经营”的窘况,其资金缺乏,多数仅有几元、几十元的本钱,也有不少是采取赊销形式,政府小本贷款的资助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经营和生活状况,数量众多的自谋生计者以其多种多样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了许多城市人日常生活之需,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收支紧绌,生活拮据。苦力群体是指城市中“无固定收入而纯恃出卖体力为生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群体”,这一群体的人员所从事的职业相当繁杂,既包括传统城市中已有的脚夫、轿夫、粪夫、清道夫、挑水夫,又包括近代才出现的码头工人、人力车夫等等。他们大都没有复杂的谋生手段,只能靠简单地出卖劳动力,在车站、码头、栈行、街道和建筑工地上从事着诸如搬运、运输、清洁等城市中最为繁重的工作,是城市最贫穷的血汗劳动者。在城市所有从事正当与非正当职业的群体中,苦力群体收入总体收入总体最低。由于其工作受季节、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明显,苦力群体的收入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超强度的体力劳动是苦力群体不同于其它群体生活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注定了苦力职业生涯的短暂性,年老、伤病而沦为乞丐甚至于冻饿而死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城市游民是指在城市居民中游离于基本社会结构以外的各个边缘群体,包括城市游民一般无固定的职业、无固定的生活来源,以正当或不正当的方式谋生,是城市社会中较不稳定的构成。”近代中国新旧社会结构的交错和畸形发展使得城市游民的来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同时,大量的无法获得正当职业的游民长期聚集于都市之中,不得不通过各种非正当的手段谋生,使得近代城市游民的职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本文对游民群体的下层妓女进行了专门研究。所指妓女是指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或才艺获取金钱作为自己或者他人生活费之全部或一部分的女子。近代山东的娼妓,主要集中在青岛、烟台、济南、威海卫、潍县、济宁、德州等大中城市。贫穷是“逼良为娼”导致娼业巨大的卖方市场的主要原因。据1941年对济南市所有妓女的调查,在列出的“被人拐卖”、“受诱惑”、“家景贫苦”、“父母不良行为”等四种妓女沦落原因中,所有三个等级的妓女无一例外地都是“因家贫”。妓女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服务所得并与服务方式有关,总体看,不同等级的妓女收入不尽相同,下层妓女收入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妓女生活困苦是不争的事实,但革命话语资料中描述的被摧残、蹂躏并非其生活常态。乞丐是民国时期城市游民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按其是否以乞讨为职业分成两类:“职业乞丐”和“流动乞丐”。职业乞丐是乞丐群体的主体,其中许多人加入乞丐组织。“贫穷是制造乞丐的主要原因”,但天灾人祸、失业与疾病往往是乞丐沦落的直接原因。收入而言,除了丐头往往收人颇丰外,以及在庙会、节日等特殊的时候以及一些特殊的地点所获稍多,其收入一般不会太多。衣食住等日常生活也较为悲惨。民国时期山东城市社会下层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社会群体,大多数未受过教育、缺乏熟练技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和其他低等的谋生手段维持生存。他们处在城市社会的最底层,具有经济状况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以及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点。作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人数最多的群体,其形成与物质生活状况困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特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整体低水平、不平衡,农村经济的凋敝,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下,经济增长缓慢,与此相联系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体制和措施不完善也是导致其生活困顿的主要原因。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而推动中国城市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孙茂利,李德钧,王锦[8](2010)在《大连市2006年-2008年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大连市2006年-2008年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现状。方法:采用环状片测试法(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诊。结果: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全人群传染病报告的梅毒发病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抗体阳性率呈显着差异。结论:由于存在着大量隐性梅毒,梅毒的筛查尤显重要。

孙亚慧,张倩文,李建铭,孙楠[9](2009)在《大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文中指出

高一飞[10](2008)在《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文中提出为了深入理解中国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并且探索如何综合使用生物医学与医学人类学视角来解读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预防问题,本研究围绕由滇西某高速公路(以下匿名简称为滇西高速)建设引发的人口流动,在多点民族志的研究框架下展开了关于艾滋病风险的民族志调查与写作。通过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多种研究方法关注筑路工地人群、性工作者和工地周边社区,在其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中深入剖析各个群体所面临的艾滋病风险,全面展现公路沿途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风险的关系。研究主要发现,与滇西高速建设有关的人口流动主要引发了两类艾滋病风险。第一类是显性的工地人群与商业性性行为有关的性传播风险。随着公路建设开工,沿线城镇的新建娱乐场所增多,商业性性工作者人数上升,一些性工作者已经形成了跟着基建工程流动的从业习惯。而筑路工地人群中确实存在对商业性性服务的需求,在枯燥、缺乏娱乐、与家庭和固定性伴侣长期分离的工地生活中,寻求商业性性服务作为一种解决生理需求、满足心理需求、促进商业应酬的娱乐元素被合理化。在工地各职业群体中都发现了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而且他们普遍具有侥幸心理与低估风险的倾向。第二类,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隐性风险——工地人群与周边村落艾滋病风险的传递与叠加。滇西高速途经广大的经济发展不均、社会文化特征多元的滇西农村地区,通过对公路沿途的龙村、芒村和马村三个村落的调查,发现了工地流动人口与周边艾滋病风险的多重关系。在高速公路修建之前,由于区位、社会文化和生计结构的不同,这三个村落已经各自具有独特的艾滋病性传播风险与疫情。贫困农业村龙村的疫情与风险主要跟村民前往德宏等艾滋病高流行区的打工传统,以及村里特殊的跨境婚姻“缅婆”现象有关;农业发达的傣族世居村芒村的风险与疫情和当地“汉傣”文化中开放的婚前/外性行为有关;靠近城区的马村的风险与疫情受其高度发展的多元非农经济与快速城镇化的周边环境影响,主要与有序劳务输出有关。高速公路开工以后,三个村寨都与工地人群和新增性工作者产生了各具特点的互动。一方面,工地人员与村民的互动延续和加剧了村寨中原有的艾滋病风险;另一方面,工地人群、新增性工作者、周边村寨村民通过相互之间多种形式的多性伴行为被连接到同一个性的社会网络中,他们的风险也因此传递、叠加,再生产出新的风险。同时,本研究发现工地流动人口面对这些危险因素时绝不是一个均一的群体。以显性风险为例,从艾滋病知识与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来看,各个职业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工地上人数最多、处于最底层的非技术工人,最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但也是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最少的群体。技术工人群体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稍高,自我保护意识也稍强。与之相对的,工地最具有职业优势的群体,如项目部管理人员、监理,虽然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最高,却因为与权力滥用商业贿赂有关的各种应酬成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较多的群体。包工头、司机由于各自特殊的职业性质,则是工地人群中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比例最高、且相对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群体。本研究从多个利益相关群体的角度,全景化、立体化地展示和剖析与滇西高速建设有关的人口流动与艾滋病风险的多种关系。笔者认为与其说是人口流动导致了各种艾滋病风险,不如说是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贫困、不平等权力、社会发展不平衡、特殊文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不同形式的艾滋病风险,而人口流动并不是推动艾滋病传播的根本动因所在。在这些主要发现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以往生物医学、医学人类学和一些跨学科艾滋病预防理论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补充,也为艾滋病预防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第一,纯生物医学“知-信-性”模式下的艾滋病预防理论忽略了除了个人理性以外,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文化等外部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和塑造作用。第二,医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派视角,在注意到宏观层面上边缘弱势群体与艾滋病感染的关系同时,还应当在更微观的领域考察相对的、层层嵌套的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的二元关系,在涉及商业贿赂与消费能力门槛的情况之下,最边缘不一定是最高行为风险所在。另外,在使用“艾滋病脆弱性”模型等跨学科理论时,有必要把行为的危险性与应对能力的高低(脆弱性)作为两个概念和指标区分开来,并以此为生物医学与医学人类学艾滋病理论、实践的结合点,更细致地解构人群面对艾滋病时的不同状态,实施具有针对性地预防干预措施。最后,笔者在本研究多点民族志实践的基础上,对这种新型民族志方法提出讨论。虽然多点民族志方法在研究艾滋病问题时可以展现疾病/风险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多个地点/群体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有助于拓展人类学艾滋病预防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与合作空间。然而,多点民族志的实践规范与衡量标准,以及研究者在多视角、多身份间进行转换的风险与挑战还是有待进一步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二、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第一章 明治大正时期日本城市下层社会形成背景
    第一节 日本社会发展与城市下层社会的形成
        一、资本原始积累引发的社会阶层变动
        二、都市问题的频发
        三、对外扩张政策的实施
    第二节 日本城市下层社会的地域分布
        一、城市下层社会的划分
        二、东京贫民区域的分布
        三、大阪贫民区域的分布
第二章 明治大正时期京阪下层民众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苦力群体的艰难谋生
        一、日薪苦力
        二、人力车夫
    第二节 工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
        一、职工雇佣与特征
        二、劳动条件与环境
        三、收入状况
    第三节 其他下层民众的辛苦经营
        一、手工职人
        二、拾荒者
第三章 明治大正时期京阪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恶劣的住居环境
        一、木质旅店与长屋
        二、职工住居
    第二节 贫乏的教育状况
        一、贫民窟人群教育
        二、工厂职工教育
    第三节 简单的娱乐休闲
        一、曲艺场与剧场
        二、节日祭祀
        三、赏花与运动会
第四章 明治大正时期日本下层民众劳动与生活状况特征
    第一节 日本与欧美下层民众劳动与生活状况对比
        一、劳动条件恶劣
        二、生存环境严峻
        三、社会保障欠缺
        四、民主意识淡薄
    第二节 社会运动的兴起与福利措施的施行
        一、频繁爆发的社会运动
        二、福利政策的施行与民众生活的改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娼妓现象概述
        1.1.1 娼妓:以性为核心的社会现象
        1.1.2 娼妓概念的界定
        1.1.3 娼妓现象的历史沿革概略
    1.2 论题的提出
        1.2.1 论题提出的背景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理论与文献综述
        1.3.1 国外性社会学理论
        1.3.2 国内性社会学理论
        1.3.3 娼妓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和样本的确立
第2章 20世纪50年代前的S市娼妓现象 #28——兼述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90年代S市娼妓现象发展态势
    2.1 S市20世纪50年代前娼妓发展史略考
    2.2 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S市娼妓现象何以消亡
    2.3 改革开放以后: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卷土重来”
第3章 当代S市娼妓现象的现状考察
    3.1 S市调研区域的确立
    3.2 S市娼妓现象的现状考察
        3.2.1 S市A区娼妓现象调查
        3.2.2 S市B区娟妓现象调查
        3.2.3 S市C区娼妓现象调查
    3.3 S市娼妓现象的主要特点
        3.3.1 性从业者和性交易规模庞大
        3.3.2 性买卖的“行话”:职业化和产业化
        3.3.3 S市娼妓的结构性特点
        3.3.4 S市性产业发展的特点
    3.4 S市娼妓现象的衍变趋势
        3.4.1 娼妓户籍的多样化趋势
        3.4.2 娼妓身份的多元化趋势
        3.4.3 年龄扩展化趋势
        3.4.4 文化高层化和阶层内部分化趋势
        3.4.5 网络化和虚拟化趋势
        3.4.6 国际化趋势
        3.4.7 同性性买卖的出现与增加趋势
第4章 社会转型:娼妓现象“死灰复燃”与“何以可能”
    4.1 社会转型:娼妓现象生成的“无形的手”
    4.2 价值观嬗变:信仰迷失中的“生理关注”与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
    4.3 社会流动:社会关系形态重构与转向陌生人社会
    4.4 性文化衍变:性传统规范趋于瓦解与“两性社会”趋于形成
    4.5 信息化:娼妓从业空间多维化与性交易形态多元化
第5章 公共权力:娼妓现象消涨存亡的重要推力
    5.1 公共权力:娼妓现象生成的“有形的手”
    5.2 影响当代娼妓现象的主要公共权力
    5.3 公共权力民主化进程中公民“性权力”和性文化权力的扩张
        5.3.1 当代社会公民“性权力”的“自觉”
        5.3.2 性民俗的自我建构与“性开放”
        5.3.3 性文化权力的扩张
第6章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主要理论与实践
    6.1 娼妓现象与和谐社会关系的观点之争
    6.2 和谐社会视角下娼妓现象治理理论与主张
    6.3 发达国家和地区娼妓治理的制度与实践概略
        6.3.1 美国
        6.3.2 欧洲
        6.3.3 日本
        6.3.4 我国港台地区
第7章 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
    7.1 娼妓现象:社会问题与社会病态
    7.2 娼妓“合法化”问题之辨:娼妓不宜合法化
    7.3 当代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
        7.3.1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7.3.2 娼妓现象社会治理的政策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卷内备考表

(5)锦州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采集样品
        1.2.2 检测试剂
        1.2.3 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
    2.2 性别分布
    2.3 行业分布
    2.4 年龄分布
3 讨论

(7)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文章架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近代山东的城市化和城市下层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近代山东的城市化
        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二、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地域的扩大
    第二节 城市社会职业结构的重构和民国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的界定
        一、城市职业结构的重构
        二、民国山东城市社会分层与城市下层社会的界定
第二章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工人店员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现代产业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现代产业工人概况
        二、产业工人的工资状况
        三、产业工人的消费结构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手工业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手工业工人概况
        二、手工业工人的收支和生活状况
    第三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店员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民国前期山东城市店员群体概况
        二、普通店员群体的收入状况
        三、店员的生活状况
    第四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学徒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学徒群体概况
        二、学徒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三章 民国山东城市自谋生计者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第一节 民国山东城市自谋生计者群体概况
    第二节 自谋生计者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本小利微,惨淡经营
        二、收支紧绌,生活拮据
        三、前途未卜
第四章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苦力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第一节 苦力群体概况
        一、苦力群体的主要构成
        二、苦力群体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苦力群体的收入状况
    第三节 苦力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超强度的劳动生活
        二、在最低的生存线上挣扎
        三、老病堪忧
第五章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游民群体的物质生活状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游民群体概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妓女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妓女的概况
        二、下层妓女的收支状况
        三、下层妓女的物质生活状况
    第三节 民国山东城市乞丐的物质生活状况
        一、民国山东城市乞丐概况
        二、乞讨方式
        三、乞丐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大连市2006年-2008年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年份
    2.2 性别
    2.3 行业
    2.4 年龄
3 讨论

(10)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开篇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第三节: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保山-龙陵高速公路的修建
第二部分:显性与隐性的风险——风险何在?
    第二章:与滇西高速公路相关的艾滋病风险推测及行动
        第一节:宏观政策环境
        第二节:各种相关群体对滇西高速艾滋病风险的推断及行动
    第三章:显性的艾滋病风险——跟随筑路工程流动的性工作者
        第一节:筑路工地周边的娱乐场所与性工作者
        第二节:工地人群及其与商业性性行为有关的高危性行为
        第三节:与显性风险相关的艾滋病疫情
    第四章:隐性的艾滋病风险——社区与风险
        第一节:滇西高速筑路工地沿线的艾滋病疫情
        第二节:筑路工地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与相互认识
        第三节:周边社区中的艾滋病风险
第三部分:工地与周边社区——谁危害了谁?
    第五章:龙陵山区公路边的贫困村——龙村
        第一节:戍边军人与流民的后代
        第二节:交通要道旁的贫困农业村
        第三节:前往缅甸、德宏的打工潮
        第四节:艾滋病与龙村
        第五节:滇西高速开工——村里艾滋病风险的延续与再生产
        第六节:村民们对艾滋病的认知与理解
        第七节:小结
    第六章:美丽富饶的潞江坝傣族村——芒村
        第一节:芒村傣族与外来人口
        第二节:以发达的亚热带农业为主的生计
        第三节:芒村的“汉傣”文化
        第四节:与外来人口和“汉傣”文化有关的艾滋病风险
        第五节:高速公路修建之后的新风险——新增性工作者与准商业性性行为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城区周边的蒲缥马村
        第一节:土地资源紧缺的农业与多元发展的非农经济
        第二节:城区周边乡镇的高城镇化
        第三节:马村的艾滋病风险及其变化
        第四节:小结
第四部分:结语
    第八章: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
        第二节:工地人群艾滋病传播风险分层与讨论
        第三节:多点民族志实验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保山概况
    附件二:滇西高速各标段地理分布图
    附件三:滇西高速工地调查问卷
    附录四: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2]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3]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京阪下层社会探析[D]. 赵明敏. 苏州大学, 2019(04)
  • [4]当代娼妓现象的生成与治理 ——以S市为例[D]. 陈荣武.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5]锦州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 高峰.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12)
  • [6]铁路饮服从业人员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A]. 袁玲,王昭研,宫敏. 2012年铁路卫生防疫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 [7]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 于景莲. 山东大学, 2011(07)
  • [8]大连市2006年-2008年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 孙茂利,李德钧,王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06)
  • [9]大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 孙亚慧,张倩文,李建铭,孙楠. 中国公共卫生, 2009(03)
  • [10]滇西某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沿线的艾滋病风险与人口流动[D]. 高一飞. 中山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铁路饮酒服务人员梅毒感染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