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浅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一、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何腾飞,刘大慧[1](2021)在《面向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线开放课程成为全国人民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针对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学生、教师、教学软硬件、课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六个方面的建设策略,即学校顶层设计做好保障、课程负责人组建好团队、重构课程体系、优化学习资源设计与实现、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学分互认。

张晓淑[2](2020)在《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研究 ——以东南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夏莹[3](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张斌,宇晓明,胡朝斌,徐学忠[4](2019)在《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力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作为本科通识课,是本科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工程力学专业"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各人才培养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新时代教育理念武装师生,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完善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路径。

熊杨[5](2019)在《基于过程—功能结构关系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原理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快速发展。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无疑是其关键所在。就高等教育而言,本科教育工作是其重中之重也是其核心基础。因此,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保障意义。本科教学质量的形成具有其规律性,其质量管理遵循一般性的质量管理原则和基本原理,充分运用质量的思维、质量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教育质量的问题。目前的本科人才培养普遍采用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的组织方式,而本科教学质量形成于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则是由多个过程构成要素即影响因素形成的。因此,在研究本科教学质量问题时,首先应了解本科教学质量及其形成规律。本科教学质量本质上是本科教学相关方要求动态性的具体体现,要明确相关方要求即质量要求。再从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四个层级出发,分别研究不同层级的教学质量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由于学院和学校是同属性的教学管理层级,文章将院校管理放在同一章阐述。最后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所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教学质量目标为导向的,以教学资源为支撑,资源-课程-专业-学院-学校五位一体,具有可测量评价和自我改进完善机制。根据这一研究思路,作者具体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运用质量管理学中的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的管理原理,系统深入分析教学质量的形成规律,分别找出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四个层面的过程——功能结构关系,在全面准确把握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控制影响因素的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将理论成果运用于某高校的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课程和专业的质量评价均运用质量管理学原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该高校10门课程2016-2018年和4个新工科专业2015-2017年的数据,分别对课程和专业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综合评价值的排名。同时分析了各一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值,识别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薄弱环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最后研究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原理,以“122456”的模型分析概述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内涵,构建了以教学质量目标为导向,PDCA循环贯穿于整个教学运行过程,最终以文件形式呈现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李国香[6](2019)在《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人才的跨国流动。在对工科毕业生的专业认证方面,虽然《华盛顿协议》针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但该指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素质评价标准框架,缺少具有本国特色的评价指标。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已认证专业的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现状怎样?企业单位对已通过认证专业工科毕业生有怎样的期待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基于文献及访谈的基础上,借助能力素质理论编制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北京工业大学通过专业认证的8个专业的工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等方式最终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借助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测量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达成度。通过对达成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案例访谈,对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行评价。最后,在评价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向导[7](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工科”应运而生。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在2017年围绕着新工科讨论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本文以“新工科”这一热点作为研究背景,以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专业建设相关具体内容为研究点,结合新工科背景专业建设的内涵,深入探析目前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更好地做好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专业设置调整以及提升工科专业综合实力提出对策与建议。从专业建设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提出了六点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要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布局面向新产业的新兴工科专业,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新结构;二是制定弹性化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三是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四是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五是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六要更加注重质量保障,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希望能对民族院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赵哲[8](2019)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辽宁高等工程教育资源基础雄厚,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优越,拥有数量众多的省属本科高校和大批工程类专业,培养规模庞大的高等工程人才。本研究立足于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存量与增量并驾齐驱的现实局面和战略情势,围绕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主旨问题,基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把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与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问题”两个原本割裂的学术版块进行充分匹配,将“质量问题”升华为“战略管理问题”,理性建立了一种质量与战略及战略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指向明确、特色鲜明和思路清晰的质量战略及其战略管理的逻辑体系与框架结构,重点提出了战略管理要解决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基本内容。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基本内涵。首先对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概念定义和嫁接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其次对“质量论”进行概念演进解读和拓展应用,其中,“质量论”经历了“客观质量—主观质量—动态质量—全面质量—标准质量”的持续演变,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是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范式的集合定义和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推论,而“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作为质量特性共同组成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随后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进行理性分析,其中,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表现为必然性和紧凑性,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具有结构性、建构性、全面性、差异性和接续性等五类显着特征。最后从战略环境、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及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之间的要素契合关系。分析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环境和战略基础。引入PEST经典模型分析了影响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四类外部环境。通过定量研究全面掌握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基础情况,即对省内18所省属高校的31种工程类专业的26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省内5所省属高校和5家企业的136人运用半结构化方式的深度访谈,最终为战略制定提供定性的问题探查与分析判断。明确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战略愿景在于将工程导向作为始终标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关键支点,将国际化培养作为长效动能;重点路径在于从高校主体维度出发,围绕“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始终质量特性诉求,提出专业、课程、教师、载体和模式等方面的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战略重点选择。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战略实施的高校内部具体发力点在于战略领导、战略执行、战略目标、战略组织和战略资源等“五力”的持续共同作用,即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提高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结构调适力,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战略保障的主要途径是立足政府和社会双重视角的完善政府外部治理体系与建构社会长效驱动系统。

余寿文[9](2019)在《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文中提出响应《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关于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办学的讨论。提出6个期待讨论的问题并参加提纲式的讨论。为抛砖引玉,期待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者的实践与实证的交流。这6个问题是:(1)两千年的力学发展长河会断流吗(历史)?(2)现代与今后国内外力学专业的学生将会面临怎样的需求(需求)?(3)应该怎样认识力学和工程力学的性质(性质)?(4)据此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多样性办学的目标(目标)?(5)培养今后工程力学人才的途径是什么(途径)?(6)力学专业办学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功能)?为简明计,每个设问末了用两个字概括问题的关键词。这些问题并非泛泛之玄问,乃是当今办学同仁们关心且必须讨论并回答的问题。

李小芳[10](2016)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全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专业认证的核心是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工程师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我国开始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跟随者向领跑者转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肩负着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任,而工程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研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论与实践是促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年参加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产生、发展的背景,认证体系的基本情况及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选定参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科院校中的三所高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三个专业通过认证的申请、学校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现场考查等流程,总结了参加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证研究,探索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按照《华盛顿协议》的要求,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着重基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和用户参与认证评估,强调工业界与教育界的有效对接的两个特点;准确理解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核心和原则,规范撰写自评报告,严格按照工程认证的程序进行认证。

二、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内涵
    1.《工程力学》课程的特色
    2.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 面向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当前《工程力学》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和教师
    2. 教学软硬件
    3. 课程质量
四、《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策略
    1. 顶层设计做好保障
    2. 课程负责人组建好团队
    3. 重构课程体系
    4. 注重学习资源设计与实现
    5. 完善评价机制
    6. 推进学分互认
五、结语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二)人才培养成效
    二、理论基础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二)系统论
        (三)因材施教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五)研究假设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特点
二工程力学专业“课程思政”理论认识
三工程力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内容
    (二)利用案例分析开展思政教育

(5)基于过程—功能结构关系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原理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1.2.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2.3 综合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
        2.1.2 本科教学质量
        2.1.3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1.4 本科教学的相关方
    2.2 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
        2.2.1 过程方法
        2.2.2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理
    2.3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2.3.1 评价指标
        2.3.2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课程质量保障
    3.1 课程目标—课程过程的结构关系
        3.1.1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的结构关系
        3.1.2 课程的相关方
        3.1.3 课程相关方的要求
    3.2 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要素分析模型
        3.2.1 课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3.2.2 课程过程质量要素模型
    3.3 课程质量的评价分析
        3.3.1 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3 评价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
    4.1 专业建设的质量内涵
        4.1.1 专业教育的相关方
        4.1.2 专业建设的质量要求
    4.2 专业建设质量的过程要素分析模型
        4.2.1 专业建设的质量形成过程
        4.2.2 专业建设的过程质量要素模型
    4.3 专业建设质量的评价分析——以某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为例
        4.3.1 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原始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4.3.3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1 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原理
        5.1.1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概述
        5.1.2 基于PDCA循环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
        5.1.3 文件化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构
    5.2 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5.2.1 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原则
        5.2.2 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6)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的影响
        1.1.2 我国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
        1.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
        1.3.2 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4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华盛顿协议》
        2.1.2 素质
        2.1.3 工科毕业生素质
        2.1.4 北京市属高校
    2.2 理论基础
        2.2.1 OBE成果导向理论
        2.2.2 能力素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构建
    3.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提取思路
    3.2 基于文献梳理提取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3 基于访谈及讨论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4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数据来源
    4.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数据得分情况分析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1 因子提取及命名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4.5.1 建立层次结构
        4.5.2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4.5.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研究
    5.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分析
        5.1.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问卷发放基本信息
        5.1.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信息
        5.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分析
    5.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研究
        5.2.1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相关研究与提纲设置
        5.2.2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对象选取
        5.2.3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特征选取
    5.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分析
        5.3.1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3.2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不健全
        5.3.3 教育质量未得到持续性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改进措施
    6.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1.1 增强《华盛顿协议》提高工科毕业生素质的实效性
        6.1.2 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观
        6.1.3 立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分层次制定工程人才素质培养标准
        6.1.4 完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6.2 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6.2.1 完善师资设备,提升工科毕业生英语的沟通表达能力
        6.2.2 加强实践,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2.3 借助翻转课堂,促进工程知识的建构
        6.2.4 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6.3 严把持续性改进的质量观
        6.3.1 促进学生参与,全方位综合监控教学质量
        6.3.2 建立学生信息追踪反馈制度,促进毕业生素质的持续性改进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7)“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科、工科专业
        2.1.2 新工科
        2.1.3 民族院校
        2.1.4 专业建设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2.2.2 协同理论
第3章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
    3.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
    3.2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历史困境
    3.3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4 “新工科”对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4章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4.1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总体现状
        4.1.1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工科定位与发展情况
        4.1.2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工科专业布点情况
        4.1.3 六所委属民族院校的“新工科”专业及新增工科专业情况
    4.2 案例研究:西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4.2.1 案例选择
        4.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2.3 师资队伍建设
        4.2.4 教学建设与改革
        4.2.5 教学资源建设
        4.2.6 质量保障
第5章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问题分析
    5.1 专业设置调整方面的问题
        5.1.1 民族院校工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面向新产业需求的专业少
        5.1.2 民族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兴交叉工科专业的动力不足
    5.2 专业内涵建设方面的问题
        5.2.1 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问题
        5.2.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5.2.3 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5.2.4 教学资源方面的问题
        5.2.5 质量保障方面的问题
第6章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民族院校工科专业新结构
    6.2 制定弹性化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升级教学课程体系
    6.3 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6.4 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6.5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6.6 更加注重质量保障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师: 实用知识的驾驭者与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1.1.2 工程人力资源: 国家经济赶超与持续竞争力获取的战略要素
        1.1.3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诉求
        1.1.4 围绕质量的战略管理: 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总体评述
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内涵解析
    2.1 理论基础: 战略管理的诠释与定义
        2.1.1 战略—战略规划—战略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样态变迁谈起
        2.1.2 环境、资源、要素: 战略管理的整合逻辑
        2.1.3 知识多样性: 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充实和拓展
        2.1.4 战略管理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质量论”的解读及拓展应用
        2.2.1 何为质量: 概念演进与认知深化
        2.2.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
        2.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性: 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
    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分析
        2.3.1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理解
        2.3.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特征归纳
    2.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要素契合
        2.4.1 对质量与战略分析的系统说明
        2.4.2 对质量与战略选择的机理论述
        2.4.3 对质量与战略实施及保障的主体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分析
    3.1 战略环境: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PEST分析
        3.1.1 政治: 质量行动规约的根本保证
        3.1.2 经济: 质量发生及发展的恒久基础
        3.1.3 社会: 质量意识唤醒与变化的常态变量
        3.1.4 技术: 质量加速进化的驱动工具
    3.2 战略基础: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访谈过程
        3.2.3 统计分析
        3.2.4 结果诊断及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
    4.1 专注质量的战略愿景厘定
        4.1.1 坚守工程导向: 追求质量卓越的动力引擎
        4.1.2 升级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达到质量平衡的关键支点
        4.1.3 增添国际化措施: 促进质量提升的长效动能
    4.2 高校工程专业任务调整战略
        4.2.1 回归工程专业的市场导向设置逻辑
        4.2.2 转变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
        4.2.3 提升工程专业的国际化实质等效水平
    4.3 高校工程课程体系优化战略
        4.3.1 综合设计极具活力的工程专业课程
        4.3.2 搭配类型丰富的工程创新创业课程单元
        4.3.3 推动工程课程要素的国际化渐进变革
    4.4 高校工程教师素质提升战略
        4.4.1 运用“刚性”制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4.2 应用“柔性”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教师的质量进阶动力
        4.4.3 通过“内外”发力加快教师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4.5 高校工程教育载体实效强化战略
        4.5.1 打造产学相互支撑的实践基地动态发展格局
        4.5.2 建立实虚并存的创新创业多种服务平台
        4.5.3 提供多样的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机会
    4.6 高校工程教育行动模式拓展战略
        4.6.1 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契合的“大工程”机动培养模式
        4.6.2 营建文化、改革与管理联合推动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模式
        4.6.3 建立研究与规划并驾齐驱的国际化提质增效支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
    5.1 政府外部治理体系的全方位完善
        5.1.1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落实性
        5.1.2 突出制度供给体系的选择性和调控性
        5.1.3 营造生态环境体系的协调性和优质性
    5.2 高校内部关键要素的活力激发
        5.2.1 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
        5.2.2 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
        5.2.3 凝聚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
        5.2.4 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有效调适力
        5.2.5 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
    5.3 社会长效驱动系统的理性建构
        5.3.1 建构企业的身份认同及全程化参与机制
        5.3.2 健全社会组织机构的评估制度和监测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访谈方案
附录B: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
2 需求
3 性质
4 目标
5 途径
6 功能

(10)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研究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3.4 实证研究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工程教育
        2.1.2 专业认证
        2.1.3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评价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第3章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与现状
    3.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及成效
        3.1.1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历程
        3.1.2 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组织体系
        3.1.3 制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3.1.4 规范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程序
    3.2 《华盛顿协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影响
        3.2.1 《华盛顿协议》规范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
        3.2.2 《华盛顿协议》促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2.3 《华盛顿协议》推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世界接轨
    3.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存在的问题
        3.3.1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同”教学评估
        3.3.2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3.3.3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部分指标可操作性不强
        3.3.4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衔接不够
        3.3.5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覆盖面不够广泛
    3.4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认证高校对认证专业标准的理解不充分
        3.4.2 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3.4.3 独立认证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度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证分析
    4.1 HIT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的认证
        4.1.1 测绘工程专业的申请和受理
        4.1.2 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
        4.1.3 自评报告的审阅
        4.1.4 现场考查
        4.1.5 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
        4.1.6 认证状态的保持与改进
    4.2 BHU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认证
        4.2.1 认证专业背景介绍
        4.2.2 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
        4.2.3 专家现场考查
    4.3 HUT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证
        4.3.1 认证专业背景介绍
        4.3.2 专业认证的准备
        4.3.3 自评报告的撰写
        4.3.4 专家现场考查
    4.4 参与认证专业的的经验与启示
        4.4.1 学生的学业成就是举证的重点
        4.4.2 学生的专业能力是社会认可度的通行证
        4.4.3 规范的认证流程是通过认证的基础
        4.4.4 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方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和实施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考
    5.1 准确理解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核心和原则
        5.1.1 通用标准的核心理念
        5.1.2 通用标准的原则
    5.2 规范撰写自评报告
        5.2.1 信息及内容要全面
        5.2.2 实证举例要证据充足
        5.2.3 自评指导书中的表格项理解准确
        5.2.4 拥有达成度评价
    5.3 学校参与专业认证的关注要点
        5.3.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5.3.2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符合度
        5.3.3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胜任度
        5.3.4 提供举证材料的充实度
    5.4 考察专家的工作要求
        5.4.1 提高对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认识
        5.4.2 把握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
        5.4.3 树立正确认证观形成健康认证文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工程力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J]. 何腾飞,刘大慧.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12)
  • [2]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研究 ——以东南大学为例[D]. 张晓淑. 东南大学, 2020
  •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J]. 张斌,宇晓明,胡朝斌,徐学忠. 教育现代化, 2019(56)
  • [5]基于过程—功能结构关系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原理及实证研究[D]. 熊杨. 南昌航空大学, 2019(08)
  • [6]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李国香.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7]“新工科”背景下民族院校工科专业建设研究[D]. 向导.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赵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J].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2019(01)
  • [10]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证研究[D]. 李小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浅谈工程力学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