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

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

一、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国[1](2021)在《内陆干旱区调亏灌溉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一直是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世界性问题,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升造成重大挑战。中国西北地区长期面临干旱问题,优化灌溉策略和调整作物结构是该地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相比传统作物,牧草作物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能力,但是水资源相对不足依然限制着牧草生产。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主要的优质牧草,研究苜蓿的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特征对苜蓿的栽培有重要的意义。调亏灌溉以追求最大的水分生产力为目标,是干旱地区平衡水分投入和产量输出的重要手段,但有关调亏灌溉在牧草方面的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畦灌和地埋滴灌两种灌溉方式,每种灌溉方式各设置7种灌溉处理。灌溉处理包括全生育期充分灌溉(Ifu)和6种调亏灌溉(RDI)处理:全生育期轻度亏水(Isl)、全生育期中度亏水(Imo)、分枝期和现蕾期中度亏水(Ibb)、再生期中度亏水(Ire)、分枝期中度亏水(Ibr)、现蕾期中度亏水(Ibu)。于2017至2019年,定期测量了苜蓿产量和品质、株高、叶面积指数、光截获、土壤水分和棵间蒸发等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中调亏灌溉对苜蓿生产性能和生长动态的影响,模拟了不同年限和灌溉处理下的耗水及水分运移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两种灌溉方式下,调亏灌溉均显着影响苜蓿产量和品质。灌溉对建植年苜蓿干物质产量无显着影响,但显着影响次年以后产量。与全生育期轻度亏缺相比,单物候期中度调亏处理保持较高的产量。在调亏灌溉下,干物质产量与株高间呈显着的二次关系,与叶面积指数呈显着的线性关系。调亏灌溉显着影响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在调亏灌溉下,品质与茎叶比间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干物质产量与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间都存在二次项关系,随干物质产量的增加,品质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地埋滴灌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显着高于畦灌下。2)调亏灌溉主要通过降低辐射利用效率来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茎叶比、株高、叶面积指数随亏缺程度增加而显着降低,而在物候期调亏灌溉下,这些指标在处理间的差异较小。全生育期亏缺灌溉降低了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模型(logistic)的K值(反映株高和叶面积指数的上限),但是对快速生长阶段所对应的积温影响较小;物候期调亏对大部分茬次中K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茬次中苜蓿的光截获率差异较小,特别是每一茬的中后期。在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大部分茬次的累积光截获量随亏缺程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在物候期调亏灌溉下,处理间差异较小。在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辐射利用效率随亏缺程度增加而显着降低,而在物候期调亏灌溉下,处理间差异较小,但低于Ifu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辐射利用效率与干物质积累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其相关性大于累积光截获量与干物质积累间的相关性。3)灌溉方式和调亏灌溉影响苜蓿草地的耗水规律。建植年苜蓿的耗水量可达650 mm,2龄和3龄的耗水量可达800 mm以上。在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蒸散量和蒸腾量均随亏缺程度增加而降低,但蒸发量呈增加趋势;物候期调亏灌溉下,处理间蒸散量和蒸腾量差异较小。在研究点,地下水补给在水分投入中占比较小(9%-26%);蒸发量占水分输出的比例较小(13%-26%)。地埋滴灌下的蒸腾量和蒸发量小于畦灌下。模型模拟还表明,在每一茬的中后期微型蒸渗仪测量得到的土壤蒸发量高于模拟值。4)调亏灌溉影响畦灌下土壤水分的垂直运移过程和根系吸水。畦灌对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其中不同处理中10和30 cm处的水分变动趋势相近,但是在3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波动较小,呈下降趋势。在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3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随亏缺程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在物候期调亏灌溉下,处理间的差异较小。不同年份和水分处理土壤剖面的水分垂直运动方向存在很大的差异。Hydrus模型模拟还表明,建植年苜蓿根系的吸水速率较小,第1茬的根系吸水速率高于第2和第3茬。5)调亏灌溉影响地埋滴灌下土壤水分的垂直和水平运移过程。在地埋滴灌下,土壤20 cm深度处两边滴灌管各有一个点状渗水源,在灌溉后首先形成半椭圆或近似扇形的湿润区域。Hydrus模型模拟表明,较大的灌溉量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水分从扇形水平分布转向形成垂直分布。在全生育期亏缺灌溉下充分灌溉处理(Ifu)在灌溉3-4 d后恢复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而中度亏缺灌溉(Imo)下则在第7-8天恢复垂直分布。在物候期调亏灌溉下,分枝期和现蕾期中度亏水处理(Ibb)在分枝期扇形水分分布的持续时间最长,分枝期中度亏水处理(Ibr)也表现出较长的持续时间。处理Ibb和现蕾期中度亏水处理(Ibu)在现蕾期扇形水分分布持续时间更长。综上结果表明,调亏灌溉能够调控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单物候期调亏灌溉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其中现蕾期调亏灌溉最有优势。地埋滴灌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比畦灌更有优势。由于密闭的冠层结构,苜蓿辐射利用效率比累积辐射截获量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更敏感,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更大。在研究点,2、3龄苜蓿草地的耗水量可达800 mm,蒸腾损失占比超70%。随亏缺程度增加,蒸散和蒸腾明显降低,但是蒸发变化不明显。畦灌和地埋滴灌的土壤水分分布和运移模式存在差异,且受调亏灌溉显着影响。灌溉主要影响表层40 cm土壤含水量。在内陆干旱灌溉区苜蓿栽培利用中,建议优先选择地埋滴灌方式,在苜蓿现蕾期进行中度调亏灌溉。

宫晓旭[2](2020)在《燕麦引种适应性评价及播期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燕麦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优质牧草和苜蓿轮作倒茬替换作物,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有主要作用,对不同燕麦种质资源进行引进和驯化,是选育适合通辽地区优良品种的前期工作,也是优化农牧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有效措施。本试验引进国外17个皮燕麦品种,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其农艺性状、营养成分、产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在该地适应性。选择其中优质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研究燕麦不同积温变化下幼穗分化特征及不同积温变化对农艺、产量和品种性状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西辽河平原地区的高产优质品种和确定最适宜的播期。主要结果如下:1.将17个参试燕麦品种以皮燕麦生长期的长短为根据,划分不同熟性,分为晚熟型和超晚熟型两种熟性类型品种,其晚熟型品种分别为:美达、莫妮卡、骏马、甜燕、牧马人、牧特力;超晚熟品种分别为牧乐思、海威、牧王、枪手、爱沃、魅力、燕王、贝勒、太阳神、领袖、梦龙。2.对17个燕麦品种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干草产量、分蘖数、株高、粗蛋白、粗脂肪、籽粒产量、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遗传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干草产量、穗长、株高、分蘖数、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粗脂肪、籽粒产量。3.分别对2017、2018两年17份燕麦各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份分析,参试的17个燕麦品种在2年综合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牧乐思、爱沃和枪手。这些参试品种综合品质优等,综合表现较突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牧乐思、魅力和枪手在两年种植里干草产量位居前三。籽粒产量中,牧乐思、爱沃、魅力表现较好。因此,牧乐思在参试品种中的为最优品种。4.在四个播期中,燕麦春化阶段单棱期、二棱期随播期延后分化时间缩短,且随着播期延后各品种单棱期、二棱期分化时间变化差异越大,说明燕麦幼穗单棱期、二棱期受播期影响较为明显;各品种处于护颖分化期时,各播期处理的燕麦分化程度基本一致。各品种在不同播期相同幼穗分化阶段累计有效积温占比相近,出苗到护颖分化期占出苗到雌雄蕊分化期积温的50%左右、出苗到护颖分化期累计有效积温占比出苗到雌雄蕊分化期的积温70%左右。5.各个农艺性状对不同播期均有明显变化,株高随播期延迟逐渐升高,茎叶比随着播期后移而逐渐降低,而叶面积则相反,随着播期后移而逐渐增大。6个材料中均以4月15日播期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最大,其次为3月31日播期,产量最低的播期为5月15日。

董玉新[3](2020)在《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冬小麦试种中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以“春麦冬播”为切入点,以提高小麦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产量和效益为目标,以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深度、播种量及肥水措施对小麦种子越冬、萌发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阐明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与冬播小麦生长的关系及实现高产的关键限制因素,深入揭示冬播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制,探索构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小麦高产、高效的生态生理机理,而且,对于提高北方春麦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复种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期推迟,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春季出苗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以“寄籽”形式越冬的小麦出苗率接近60%,而且较春播小麦提前出苗3d左右,成熟期提前7d以上。冬播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升高,以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表现最优。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为11月上旬,即农历“立冬”前后,此时5 cm 土层日平均温度为1℃左右。2.冬播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抗逆性强、越冬出苗率高、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3.秋浇底墒水与未浇底墒水的冬播小麦相比,出苗早、出苗率高,成熟期提前2~5 d。底墒水对冬播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等均有显着影响,以浇灌底墒水的冬播小麦表现更好。3-5 cm播深的“寄籽”小麦较9 cm播深的小麦提早出苗4~5 d,成熟期提前5~7 d,且出苗率、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4.冬播条件下,适当增加播种量与施肥量,“寄籽”小麦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冬播小麦叶片SPAD值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在高播种量和施肥量处理下表现最优,较春播对照分别提高15.5%、9.2%和7.9%。冬播小麦籽粒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大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冬播小麦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施肥量二项农艺措施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方程求极值得出永良4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适宜播种量、施肥量分别为 480.5 kg·hm-2 和 396.2 kg·hm-2。5.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出苗早,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叶片光合速率高;且开花之后,旗叶叶绿素含量、Fv/Fm值及光合速率下降缓慢,高值稳定期较长。拔节以前,冬播与春播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差异,开花之后,“寄籽”小麦干物质积累量逐渐超过春播小麦,籽粒产量也可达到与春播小麦相同的水平。与春播小麦相比,冬播小麦穗数有所减少,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组装集成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浇灌足量底墒水的前提下,播前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1月上、中旬,即农历节气“立冬”前后,暖冬年份可适当推迟播种;品种采用春性品种永良4号;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为480.5 kg·hm-2,种肥(磷酸二铵)施用量为396.2 kg·hm-2。

宫晓旭,李志刚,刘鹏[4](2020)在《西辽河平原地区引种多个品种燕麦产量与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文中提出为筛选适宜在内蒙古通辽市西辽河平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饲用燕麦品种,对17个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产草量和营养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个参试燕麦品种的适应性有明显差异,显示爱沃、牧乐思、贝勒、美达、枪手和魅力的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品种。牧乐思、魅力、爱沃、枪手、牧特力和干草的产量较高;爱沃、美达、贝勒、魅力、甜燕以及牧乐思鲜草的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产草量较好,均适宜在半农半牧区推广。本试验结果可为通辽西辽河平原地区的燕麦种质引种提供实际理论依据。

宋国英[5](2013)在《西藏主要农区复种饲草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西藏作为我国传统五大牧区之一,其畜牧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牲畜所需饲料几乎完全依赖于天然草地,目前全区很多草地鲜草产量不足,正面临着饲料严重缺乏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全区畜牧业的发展。饲草料不足,使得牲畜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发挥,最终导致生产力、产奶量、产肉量、产毛量下降等。由此可见,草、畜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本文以西藏主要农区包括拉萨市、山南地区以及日喀则地区为主要研究范围,分析西藏主要农区麦类作物收获后的气候资源和耕地资源条件得出:拉萨和山南两地更适宜复种,可利用麦后的水热资源发展“一年两收”种植模式,既可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又可满足牲畜对饲料的需求,同时还可缓解牲畜对草场的压力,确保西藏全区的生态安全。并通过田间试验和社会调查法研究拉萨和山南两地麦类作物后复种不同饲草作物的经济效益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拉萨市冬小麦后复种不同饲草作物如饲用油菜、箭舌豌豆和饲用燕麦,相比之下,饲用燕麦的产草量最高,61天的生长季最高可为当地农牧民带来收益4987元/hm2,其次为箭舌豌豆,而产量最低的为饲用油菜,最高可带来收益1955元/hm2。可见,参试作物中饲用燕麦更适宜在西藏主要农区进行复种。(2)拉萨市冬青稞和冬小麦后复种饲用燕麦,相同的两个参试品种白燕9号和白燕10号表现为:白燕10号的产草量比白燕9号要高;由于冬青稞后复种其生产季比冬小麦后复种长31天,冬青稞后复种白燕10号比冬小麦后复种白燕10号鲜草产量每公顷高出4711kg,经济收益高出1884元。即冬青稞后复种燕麦收益要高于冬小麦后复种,表现为前茬作物收获越早、复种后经济效益越高。(3)山南地区和拉萨市同为冬青稞后复种饲用燕麦,由于山南地区收获冬青稞较拉萨市早,复种后生长季相对长5天,同为10月15日取样测产后得出山南地区复种白燕9号和白燕10号给农牧民带来的收益比拉萨市每公顷分别高出300元、839元。究其原因除了山南地区的冬青稞收获时间较早外,山南地区海拔比拉萨约低100m左右,≥0℃日积温天数高出14天、≥0℃日积温高出169℃。(4)拉萨市冬青稞后复种饲用燕麦分别在10月15日和11月2日各取样测产一次,得出:收获干草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益要高于收获鲜草,每亩约高出50元以上,最高可达200元。若收获鲜草,则应在10月中旬以前(对抗霜性差的品种而言),若收获干草可适当推迟至11月初。(5)对复种饲草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调查,得出:饲草复种不仅有利于西藏种植结构调整趋向于合理,同时还可增加农民就业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对农牧民的饲草复种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得出:西藏的农户大多饲养牲畜,他们很愿意进行饲草复种,但是希望能获得政府的资助如种子、化肥等农资;部分进行过饲草复种的农民意识到复种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需要进一步筛选优良的饲草品种,研究高效的复种模式,完善复种技术,以降低种植风险。

胡清宇[6](2012)在《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势必会引起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加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因此,在当前气候变率较大的前提下,如何客观地评价气候变暖对江淮地区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气候资源的变化对作物种植系统造成的影响,为实施合理的农业种植制度和耕作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性措施,以减轻气候变化可能对江淮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本文利用了我国江淮地区30个气象站点的1980~2009年逐日的温、水等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插值分析技术,分析了1980~2009年江淮地区全年和作物生长季温度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主要农作物产量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稻麦、稻油、麦玉米种植模式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江淮地区稻麦历史产量统计数据和气候数据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明确了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淮主要作物应对气候变化的栽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近30年来江淮地区年平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59℃/a、0.057℃/a、0.066℃/a;小麦生长季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67℃/a、0.064℃/a、0.073℃/a;水稻生长季均温度、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045℃/a、0.043℃/a、0.054℃/a。从小麦、水稻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最高、最低温度增加可知,冬季增温显着高于夏季,夜间增温高于白天。空间分布上,近30年来江淮东南部地区的平均温度增幅较高,而西北部地区均温增加趋势中等,总体来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增温幅度逐渐较少。近30年江淮地区来平均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2.Omm/a。空间上江淮北部地区的降水增加较为明显,中部区域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南部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冬季降雨量的增速高于夏季。2.气候变化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本研究中江淮地区30年来小麦、水稻、油菜和玉米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产量下降。各模式的周年产量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小。采用非线性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最高温度的升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是正向的,随着最高温度的上升产量也上升;而最低温度的升高对冬季作物产量的影响大多是负向的,随着最低温度的上升产量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平均温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显地区性差异,江苏多为负影响,安徽多为正影响;降雨量对江淮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大。3.江淮地区安徽、江苏的复种指数的实际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江苏复种指数从1980年的192%,降低到2009年的160%;安徽复种指数则有所上升从1988年的186%,增加到2009年的217%。稻麦模式从空间分布,种植比例北部高于南部地区。近年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稻麦耕作模式的面积有所下降,这种变化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一定关系。稻油模式主要分布在江淮南部地区,安徽南部地区分布较大,年代间变化不大;随着年代增加,稻油模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麦玉模式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西北部,其分布与降雨量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4.根据江淮地区气候变暖特点,提出从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模式、适当调整播种期、正确选用作物品种,科学引种、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节水排灌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解决当前气候变暖对江淮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措施。

邹立坤,蓝岚,冯丽肖[7](2012)在《应用模拟模型技术确定冬麦北移的北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模拟模型技术在冬麦北移中的应用。[方法]在搜集河北省北部9个代表县多年气象资料和布置多点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小麦的抗寒生理特性,建立其抗寒性模型。[结果]运行模型预测小麦越冬状况,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决策出河北省冬麦北移安全北界为北纬41°以南的坝下地区。[结论]为研究小麦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环境、栽培技术对其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有效工具。

黄爱军[8](2011)在《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朗,成为备受世界重视和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势必会引起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资源在数量、质量上的变化和时间、空间分布的改变,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波动性。因此,在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尚不能被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客观地评价我国重要农业高产地区——江淮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对该区种植制度和作物土地气候生产潜力造成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合理的农田种植制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未来气候背景下该区域水稻和小麦生产潜力的挖掘,实现稻麦持续增产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收集了我国江淮地区(江苏全省和安徽长江以北地区)32个气象站点的1960-2007年逐日的温、光、水等气象资料和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发育期及稻麦历史产量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GIS插值分析技术,重点分析了1960-2007年江淮地区全年和作物生长季温度、太阳辐射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稻麦对温度敏感时期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稻麦各级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利用估算出的稻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和实际稻麦产量值,通过GIS叠置分析技术,分析出不同地区稻麦的增产潜力。通过对江淮地区稻麦多年产量统计数据以及22个作物物候观测点有关稻麦生育特性数据分析,探讨了江淮地区稻麦气候适应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稻麦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栽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均显着上升,每10a递增速率分别为0.28℃,0.39℃和0.17℃,≥10℃的积温每10a分别递增79℃、57℃和31℃,冬春季的温度上升尤为突出。全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呈显着增加,且最低气温的增幅大于最高气温,夜间气温增幅大于白天气温。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平均气温、≥10℃积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增幅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相对1960s来说,2000s江淮北部地区的增温幅度更大,等温线向北移动了大约50-150km。2.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全年和小麦生长季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变化不明显,但水稻生长季降水日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降水强度呈显着上升趋势。全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南多北少,近几十年来变化不大。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空间分布基本同全年,但48年来南部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有所增加,而北部变化不大。水稻生长季降水量空间变异较大,降水日数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减少,2000s整个区域降水日数明显减少。3.1960-2007年期间,江淮地区全年、小麦生长季和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明显,每10a平均值分别减少81 h、121h和31h;太阳总辐射量显着下降,每10a平均值分别下降123 MJ m-2、44MJ m-2和91 MJ m-2。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量均为夏季减少幅度大于冬春季。全年、小麦生长季以及水稻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由北向南逐步递减,2000s减少最为明显。4.江淮地区冬小麦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表现为上升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变化量分别为-1742 kg hm-2、678kghm-2和829kg hm-2。水稻48年来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均呈下降趋势,2000s与1960s相比分别下降了3 846 kg hm-2、3 310 kg hm-2和3 310kghm-2,光合生产潜力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和气候生产力空间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江淮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光温生产力总体上温度较高的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气候生产潜力由南向北依次减少,2000s较1960s东南部增加明显。5.小麦实际生产中以江苏中部地区和安徽北部地区单产最高,达5400kg hm-2,最低值在安徽西南部,单产大部分在2500kghm-2以下。水稻由东往西产量逐渐降低,高产区主要在江苏东部地区,单产可达8800kghm-2以上,最低为安徽西南部,单产在6000 kg hm-2以下。小麦光温增产潜力由南向西北地区递减,增产潜力5 000 kg hm-2-7 500 kg hm-2之间,水稻增产潜力由南向北减少,增产范围为11 500 kg hm-2-13 000 kg hm-2,水稻更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6.稻麦历史产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产量下降,稻麦生产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特性。小麦播种期推迟,成熟期提前,总生育期缩短,水稻相对变化不明显。冬小麦产量增加而水稻产量变化不大。江苏省小麦种植呈现北移现象,种植界限向北移50 km以上。理论上,本世纪以来,江苏中部到南部大部分地区均可以实行三熟制,安徽超过2/3的地区也可以实行三熟制,三熟制可向北推移100-200 km。7.根据江淮地区气候变暖及作物系统的响应特征,建议从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界限和模式、适当调整播种期、正确选用作物品种,科学引种、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好节水排灌和无机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来解决气候变暖对稻麦两熟地区带来的影响。

杨恒山[9](2004)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田种草关键技术及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的现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荒漠化加剧及草地禁牧地区饲草短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田种草养畜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以牧草、饲料作物适宜品种的选择为切入点,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宝( S.bicolor×S.sudanense cv.Jumbo)、牧特利(Pennisetum hybrid Nutrifeed)、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 Algonquin)、科多4号(Zea mays L. Keduo No.4)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试验牧草、饲料作物为青粗饲料,以奶牛、肉羊为饲养对象,以饲养标准为依据,配置与奶牛、肉羊饲养相适应的牧草、饲料作物种植模式,并对模式的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草地禁牧引发的青绿饲草短缺是制约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禾本科牧草健宝、牧特利和豆科牧草紫花苜蓿阿尔冈金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可多次刈割利用的优势,是研究地区农田种草解决青绿饲草不足的理想草种。2.健宝的营养品质随株高的增长而下降,适时刈割是兼顾高产优质的有效手段。1次刈割干物质产量虽高但营养品质较差,3次刈割虽然营养品质好但干物质产量较低,2次刈割能较好地兼顾产量与品质。在13.5×10422.5×104株/hm2的密度下,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产效应第1茬较第2茬明显。N、P、K肥对健宝牧草产量影响的效应为N>P>K,N、P间,P、K间正交互效应导致在较高的施N水平下,产量随P、K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健宝连作会导致草产量的降低,但较高的施肥水平下连作产量的降幅不大。3.牧特利分蘖期长,分蘖能力强。拔节前株型丛生,此期刈割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分蘖大量死亡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而且再生能力强、营养品质好。刈割留茬以15cm为宜,高留茬不仅可以保证安全再生,而且较多地保留了小蘖,再生生长速度较快。牧特利鲜、干草产量均以1次刈割最高,3次刈割最低;但营养品质以3次刈割最好,1次刈割最差。4.阿尔冈金基施磷、钾肥对当年草产量与品质均有影响,追施钾肥有利于草产量和根系的生长。刈割次数对草产量、品质、根干重及根中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兼顾高产、优质、持续利用,研究地区水浇地种植阿尔冈金以1年刈割4次为宜。留茬5cm刈割鲜草产量均较留茬10cm刈割鲜草产量高,但二者间的差异随着刈割茬次而逐渐减小。种植当年的紫花苜蓿阿尔冈金根系远较玉米发达,具有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苜蓿地茎茬密集,残茬干重是玉米地的3.43倍,春季土壤风蚀量仅为玉米地的41.8%。5.科多4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及粗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且收获时茎青叶绿、营养品质好、含水量适宜,是较为理想的青贮玉米品种。科多4号在研究验地区以9月15日以后收获为宜,早收营养品质好于晚收,但干物质产量不高。密度、施氮水平对科多4号鲜体产量均有显着影响,适宜栽培密度为51911株/hm2,施N量为231.72kg/hm2。大垄种植、与其它高秆抗倒作物宽带间作和慎浇秋水是科多4号抗倒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6.麦后复种饲料作物是解决青贮饲草不足和麦后复种问题的有效途径。麦后复种玉米生物产量及粗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复种健宝和籽粒苋。在5个玉米品种中,金山3优势显着,鲜体产量91.53t/hm2、干物质产量19.07 t/hm2、粗蛋白质产量1.07 t/hm2、产值7322元/hm2(较复种白菜产值增加43%),是试验地区麦后复种较为理想的品种。7.饲养1头年产奶量为6100kg的奶牛,其饲草种植模式为:种植健宝、阿尔冈金各0.081hm2,解决青绿鲜草及青干草的供应;种植普通玉米0.157hm2,籽粒作精料、秸秆作青贮;种植青贮玉米科多4号0.013hm2,与普通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解决青贮饲料并改善青贮品质;种植0.014hm2饲用甜菜,块根作冬春季调剂饲料,颈叶作10月份的补充饲料。各种牧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合计为0.346 hm2。该模式饲养1头奶牛的年效益为5973.78元,较传统饲养每头奶牛的效益增加1.39倍;平均1hm2土地的效益为17265.26元,较种植玉米1hm2土地增加效益2.84倍。8.肥育100只羔羊(肥育期90d),其牧草、饲料作物的种植模式为:种植牧特利0.350 hm2、阿尔冈金0.250hm2,解决青绿鲜草的持续供应;种植普通玉米0.154hm2,籽粒作精料、秸秆作冬季作基础母羊的粗饲料或作肥育羊的调剂饲草,各种牧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合计为0.754 hm2。该模式1个生产周期的经济效益为8139.9元,平均1hm2土地的效益10795.6元;较传统肉羊肥育增加效益0.63倍,较种植玉米1hm2土地增加效益1.40倍。

杨恒山,曹敏建,曹颖霞,乔宏伟,王云,李凤山[10](2003)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麦后复种饲料作物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内蒙古实施草地禁牧舍饲的畜牧业政策及西辽河平原麦后复种收入低而不稳的实际情况 ,于2002年进行麦后复种饲料作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麦后复种饲料作物中 ,青贮玉米产量高、经济效益显着。与对照复种白菜相比 ,其产值超过白菜的玉米品种有5个 ,尤以金山3号效果最佳 ,其鲜草产量高达91.53t·hm -2 ,干草产量19.07t·hm -2,粗蛋白质产量1.07t·hm -2 ,每公顷产值7322元 ,比复种白菜产值增加43%。生育期、病虫害抗性、耐低温性是筛选麦后复适宜品种的重要指标

二、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陆干旱区调亏灌溉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灌溉在农业上的发展
    2.2 农业中调亏灌溉研究进展
        2.2.1 调亏灌溉的概念
        2.2.2 调亏灌溉与作物水分生产力
        2.2.3 调亏灌溉的优缺点
    2.3 农田灌溉方式与效应研究进展
        2.3.1 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2.3.2 灌溉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3.3 灌溉方式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2.4 苜蓿灌溉及效应研究进展
        2.4.1 苜蓿草地的灌溉实践
        2.4.2 灌溉调节苜蓿的生长
        2.4.3 灌溉影响苜蓿的生产性能
        2.4.4 灌溉调控苜蓿耗水和水分利用
        2.4.5 灌溉影响苜蓿水分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2.5 水分传输研究进展
        2.5.1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水分传输
        2.5.2 土壤水分传输理论与模型
        2.5.3 根系吸水研究
        2.5.4 蒸散发研究
    2.6 常用蒸散发模型
        2.6.1 单作物系数法
        2.6.2 双作物系数法
        2.6.3 其他蒸散发模型
    2.7 问题的提出
    2.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8.1 研究内容
        2.8.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设计与样地布置
        3.2.1 处理设计
        3.2.2 样地布置
    3.3 苜蓿草地建植与管理
    3.4 主要指标与测定方法
    3.5 模型修正与设置
    3.6 数据统计分析
第四章 调亏灌溉下苜蓿草地生产性能
    4.1 苜蓿干物质产量
    4.2 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
    4.3 苜蓿干物质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4.4 苜蓿水分利用及灌溉量与苜蓿生长和生产的关系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调亏灌溉下苜蓿草地生长动态和光能利用
    5.1 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
    5.2 茎叶比动态
    5.3 株高生长动态
    5.4 叶面积指数生长动态
    5.5 光能利用特征
    5.6 苜蓿生长指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关系
    5.7 讨论
    5.8 小结
第六章 调亏灌溉下苜蓿草地耗水规律和水量平衡特征
    6.1 双作物系数模型的验证
    6.2 作物系数曲线
    6.3 草地蒸散特征
    6.4 土壤水分平衡过程
    6.5 最大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动态
    6.6 讨论
    6.7 小结
第七章 畦灌下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吸水
    7.1 土壤水分动态验证
    7.2 根区土壤含水率变化
    7.3 不同土层深度水分运动趋势
    7.4 根系吸水特征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地埋滴灌下苜蓿草地土壤水分运移模式
    8.1 土壤水分的验证
    8.2 第1茬根系层土壤水分运移模式分析
    8.3 第2茬根系层土壤水分运移模式分析
    8.4 第3茬根系层土壤水分运移模式分析
    8.5 讨论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燕麦引种适应性评价及播期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燕麦的起源分布与用途
        1.1.1 燕麦的起源与分布
        1.1.2 燕麦的用途
    1.2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1.2.2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2.1 表型性状标记
        1.2.2.2 细胞学标记
        1.2.2.3 生化标记
        1.2.2.4 分子标记
        1.2.3 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1.2.4 燕麦种质资源适应性评价
    1.3 燕麦育种研究进展
        1.3.1 常规育种
        1.3.2 分子育种
    1.4 燕麦幼穗分化研究进展
    1.5 燕麦春化作用研究进展
    1.6 燕麦生育期模拟研究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区概况
    2.3 试验设计
        2.3.1 种质资源评价试验
        2.3.2 不同播期试验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农艺性状测定
        2.4.2 产量性状测定
        2.4.3 品质性状测定
        2.4.4 幼穗分化观察
        2.4.5 有效积温计算
        2.4.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燕麦品种生育期
    3.2 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2.2 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3 各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3.3 燕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3.3.1 燕麦种质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2 种质资源适应性及综合评价
    3.4 不同播期燕麦幼穗分化特征
        3.4.1 幼穗分化规律
        3.4.2 幼穗分化各阶段积温比较
    3.5 经济性状比较
4 结果讨论
    4.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育种
    4.2 品种适应性与育种
    4.3 播期对麦类作物产量的影响
    4.4 不同播期幼穗分化特征及对其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冬麦北移”研究现状
        1.2.2 晚播冬小麦研究
        1.2.3 春小麦冬播研究
        1.2.4 栽培技术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冬播抗逆高产小麦品种筛选
        2.2.2 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2.4 灌水及播种深度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2.3 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生育时期记载
        2.3.2 气象资料
        2.3.3 土壤养分测定
        2.3.4 田间出苗率调查
        2.3.5 植株取样及测定方法
        2.3.6 土壤温度测定
        2.3.7 土壤含水率测定
        2.3.8 叶片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9 群体光照状况测定
        2.3.10 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2.3.11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12 根系取样及测定
        2.3.13 考种及测产
        2.3.14 水分利用效率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春化类型小麦越冬出苗特性及其抗寒、抗旱、高产品种筛选
        3.1.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1.2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出苗率差异
        3.1.3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差异
        3.1.4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叶片生理指标差异
        3.1.5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根系性状差异
        3.1.6 冬播条件下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1.7 内蒙古平原灌区适宜冬播小麦品种筛选
        3.1.8 小结
    3.2 不同冬季播种时间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2.1 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2.2 播期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2.3 播期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2.4 播期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播期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2.6 播期对冬播小麦苗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3.2.7 播期对冬播小麦开花期根系性状的影响
        3.2.8 播期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2.9 播期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2.10 播期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11 小结
    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3.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3.3.2 播种量及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3.3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3.4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籽粒灌特性的影响
        3.3.6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3.7 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8 冬播小麦播种量、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3.3.9 小结
    3.4 不同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3.4.1 冬播小麦生育期内气温及降水量变化
        3.4.2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春季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4.3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3.4.4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3.4.5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4.6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7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3.4.8 灌水和播种深度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9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春麦冬播的适宜播种期
        4.1.2 春麦冬播的适宜品种
        4.1.3 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
        4.1.4 河套灌区“春麦冬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2 讨论
        4.2.1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4.2.2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4.2.3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
        4.2.5 栽培措施对冬播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5 主要创新点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西辽河平原地区引种多个品种燕麦产量与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取样及指标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参试品种产量及养分
    2.2 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分析
        2.2.1 参考品种的建立
        2.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2.3 关联系数计算
3 讨论与结论
4 结语

(5)西藏主要农区复种饲草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复种的概念及意义
        1.2.1 复种的概念
        1.2.2 饲草复种的意义
    1.3 国内外复种情况
        1.3.1 蔬菜和粮经作物复种模式
        1.3.2 饲草作物复种模式
        1.3.3 复种饲草经济效益研究
    1.4 西藏复种模式
        1.4.1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模式
        1.4.2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经济效益研究
    1.5 西藏饲草复种研究与不足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潜力分析
    2.1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的气候资源条件
        2.1.1 积温条件
        2.1.2 降水量
    2.2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的耕地资源条件
        2.2.1 复种的耕地面积
        2.2.2 适宜复种的耕地夏闲期
    2.3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指数
    2.4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潜力分析
第三章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饲草作物经济效益分析
    3.1 西藏主要农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3.2 西藏种植青饲料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力分析
    3.3 西藏主要农区复种不同饲草作物经济效益分析
        3.3.1 材料及方法
        3.3.2 拉萨市冬小麦后复种不同饲草作物经济效益分析
        3.3.3 拉萨市冬青稞后复种饲用燕麦经济效益分析
        3.3.4 拉萨市麦后复种饲草作物小结
        3.3.5 山南地区冬青稞后复种饲用燕麦产草量测定
        3.3.6 山南地区麦后复种饲用燕麦小结
第四章 复种饲草社会效应调查
    4.1 复种饲草有利于增加就业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2 发展饲草复种有利于西藏种植结构的调整
    4.3 对农民进行饲草复种情况调查
        4.3.1 劳动力调查
        4.3.2 牲畜饲养情况调查
        4.3.3 种植意愿调查
        4.3.4 农民风险意识调查
        4.3.5 农民对复种饲草的受助愿望调查
        4.3.6 饲草复种限制因素调查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气候变化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中国气候变化
    1.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1 气候变化与农作物产量
        1.2.2 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变化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2.2.1 研究技术路线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淮地区主要气候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3.1 温度的时空演变
        3.1.1 全年平均温度的时空演变
        3.1.2 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时空演变
        3.1.3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时空演变
        3.1.4 积温的时空演变
    3.2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全年降水量的时空演变
        3.2.2 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时空演变
    3.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淮地区主要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作物产量变化特征
        4.1.1 产量时间变化特征
        4.1.2 产量空间变化特征
    4.2 作物周年产量变化特征
        4.2.1 作物周年产量时间变化
        4.2.2 作物周年产量空间变化
    4.3 江淮地级市作物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1 作物单位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2 作物周年产量和气候因子面板数据分析
        4.3.3 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江淮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1.2 耕地复种指数计算方法
    5.2 淮地区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
        5.2.1 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特征
        5.2.2 种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特征
    5.3 淮地区复种指数的变化特征
        5.3.1 复种指数的时间变化
        5.3.2 复种指数的空间变化
    5.4 种植模式的面积变化特征
        5.4.1 种植模式的面积时间变化特征
        5.4.2 种植模式的面积空间变化特征
    5.5 淮地区各种植模式面积所占耕地面积比重的变化特征
        5.5.1 种植模式面积所占耕地面积比重的时间变化特征
        5.5.2 种植模式面积所占比重空间变化特征
    5.6 江淮复种植制度潜力分析
        5.6.1 作物所需热量条件分析
        5.6.2 复种模式所需热量条件分析
        5.6.3 江淮地区复种潜力分析
    5.7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江淮地区主要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6.1 耕作制度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6.1.1 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模式
        6.1.2 加强选育与引进新品种
        6.1.3 适时调整作物播种期
        6.1.4 优化土壤耕作及施肥措施
        6.1.5 提高极端气候的预测预报
        6.1.6 培养农民气候变化的意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应用模拟模型技术确定冬麦北移的北界(论文提纲范文)

1 冬小麦北移种植概况
    1.1 冬麦北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2 冬麦北移的历史和现状
2 作物模拟模型
3 利用模拟模型确定冬小麦种植的安全北界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模型决策方法。
        3.1.3 模型应用的开发流程。
    3.2 冬麦北移北界决策模拟模型的描述
        3.2.1 0 ℃以下分蘖节温度的估算模型。
        3.2.2 致死临界温度计算模型。
        3.2.3 0 ℃以下分蘖温度和越冬死亡率估算模块。
4 模拟模型验证及决策结果
    4.1 模拟模型的验证
    4.2 冬麦北移安全北界决策结果

(8)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气候变化概述
        1.1.1 气温
        1.1.2 降水
        1.1.3 气候变化未来趋势
    1.2 气候变化与作物生产
        1.2.1 概述
        1.2.2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1.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1.4 江淮地区稻麦的生产情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思路及内容
        2.2.1 研究技术路线
        2.2.2 研究内容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3.1 资料来源
        2.3.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江淮地区热量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3.1 年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1.1 温度
        3.1.2 积温
    3.2 年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2.1 温度
        3.2.2 积温
    3.3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3.1 温度
        3.3.2 积温
    3.4 冬小麦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4.1 温度
        3.4.2 积温
    3.5 冬小麦理论播种期空间演变特征
    3.6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3.6.1 温度
        3.6.2 积温
    3.7 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3.7.1 温度
        3.7.2 ≥10℃积温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淮地区降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4.1 年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1.1 全年降水量
        4.1.2 降水强度
        4.1.3 干燥度
        4.1.4 连续5天降水量
    4.2 年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2.1 降水量
        4.2.2 降水强度
    4.3 冬小麦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3.1 降水量
        4.3.2 降水日数
        4.3.3 降水强度
        4.3.4 冬小麦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3.5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平均次数
    4.4 冬小麦生长季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4.1 降水量
        4.4.2 降水日数
        4.4.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4.4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连阴雨次数
    4.5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4.5.1 降水量
        4.5.2 降水日数
        4.5.3 降水强度
        4.5.4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6 水稻生长季降水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4.6.1 降水量
        4.6.2 降水日数
        4.6.3 水稻生长季后期降水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淮地区辐射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5.1 年辐射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1.1 日照时数
        5.1.2 太阳辐射
    5.2 年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2.1 日照时数
        5.2.2 太阳辐射
    5.3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3.1 日照时数
        5.3.2 太阳辐射
        5.3.3 冬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4 冬小麦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4.1 日照时数
        5.4.2 太阳辐射
        5.4.3 小麦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5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5.5.1 日照时数
        5.5.2 太阳辐射
        5.5.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6 水稻生长季光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5.6.1 日照时数
        5.6.2 太阳辐射
        5.6.3 水稻生长季后期日照时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冬小麦和水稻生产潜力演变特征
    6.1 作物生产潜力计算
        6.1.1 光合生产潜力
        6.1.2 光温生产潜力
        6.1.3 气候生产潜力
    6.2 江淮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
        6.2.1 冬小麦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6.2.2 江淮地区冬小麦不同年代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6.3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
        6.3.1 水稻生产潜力时间演变特征
        6.3.2 江淮地区水稻生产潜力空间分布
    6.4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实际产量
    6.5 江淮地区冬小麦和水稻增产潜力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淮地区稻麦两熟种植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响应特征与应对策略
    7.1 区域及历史的实际响应
        7.1.1 作物产量演变特征
        7.1.2 稻麦种植适应性变化特征
        7.1.3 种植制度变化
        7.1.4 小结
    7.2 江淮地区稻麦持续增产的栽培应对策略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气候资源演变特征
        8.1.2 气候变化与稻麦生产
        8.1.3 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
    8.2 本文主要结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田种草关键技术及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一、农田种草养畜与研究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区域的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二) 农田种草养畜与研究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 饲草持续均衡供应对策
    (四) 农田种草适宜草种选择
二、健宝(Jumbo)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一) 健宝生长及营养品质动态研究
    (二) 刈割次数对健宝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三) 氮、磷、钾肥配施对健宝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四) 栽培密度对健宝草产量的影响
    (五) 连作对健宝草产量的影响
    (六) 健宝利用方式探讨
    (七) 小结
三、牧特利(Nutrifeed)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一) 牧特利生长及营养品质动态研究
    (二) 刈割时间及留茬高度对牧特利再生性的影响
    (三) 刈割次数对牧特利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四) 小结
四、阿尔冈金(Algonquin)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一) 阿尔冈金生长及营养品质动态研究
    (二) 磷、钾肥对播种当年阿尔冈金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三) 追施钾肥对阿尔冈金草产量及根的影响
    (四) 刈割次数对阿尔冈金草产量、品质及根的影响
    (五) 留茬高度和刈割方式对阿尔冈金草产量的影响
    (六) 阿尔冈金的生态效应研究
    (七) 小结
五、科多4号(Keduo No.4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一) 3个玉米品种饲用价值的比较
    (二) 科多4号的适宜收获时期
    (三) 密度与氮肥对科多4号玉米营养体产量的影响
    (四) 科多4号的抗倒栽培技术探讨
    (五) 小结
六、麦后复种青贮饲料作物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三) 小结
七、种养结合模式研究
    (一) 与奶牛饲养相适应的种植模式研究
    (二) 与肉羊饲养相适应的种植模式研究
    (三) 种草养畜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四) 小结
八、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图
致谢

(10)内蒙古西辽河平原麦后复种饲料作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1.2.1 试验材料
        1.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鲜草产量
        1.3.2 茎叶比、鲜干比和穗重
        1.3.3 叶面积指数
        1.3.4 营养成分
        1.3.5 糖锤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2.2 叶面积指数变化比较
    2.3 茎叶比、鲜干比、糖锤度及某些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2.4 营养成分比较
    2.5 鲜、干草及粗蛋白质产量比较
    2.6 抗性比较
    2.7 经济效益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四、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陆干旱区调亏灌溉对紫花苜蓿草地生产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D]. 刘敏国. 兰州大学, 2021(09)
  • [2]燕麦引种适应性评价及播期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D]. 宫晓旭.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内蒙古春麦冬播高产高效生理机制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董玉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西辽河平原地区引种多个品种燕麦产量与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J]. 宫晓旭,李志刚,刘鹏. 江西农业, 2020(08)
  • [5]西藏主要农区复种饲草经济效益分析[D]. 宋国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6]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 胡清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应用模拟模型技术确定冬麦北移的北界[J]. 邹立坤,蓝岚,冯丽肖.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3)
  • [8]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 黄爱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田种草关键技术及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D]. 杨恒山. 沈阳农业大学, 2004(04)
  • [10]内蒙古西辽河平原麦后复种饲料作物研究[J]. 杨恒山,曹敏建,曹颖霞,乔宏伟,王云,李凤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标签:;  ;  ;  ;  ;  

西辽河平原冬小麦引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