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鸟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论鸟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一、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1](2021)在《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是其生态功能实现的基础。而城市鸟类作为城市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物种。为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提高破碎化城市森林斑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以城市鸟类为指示物种,选取合肥市一环及其附近区域内21处0.5-2.5hm2的样地,进行城市森林结构和秋季城市鸟类数据调查。结合Arc GIS软件与卫星影像图,量化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指标。以城市鸟类丰富度、多度、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为指示指标,参照狭义上城市森林的定义,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对符合定义的20处城市森林样地结构与鸟类栖息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显示:(1)21个样地实测乔木662株、灌木573株以及灌木绿篱214.5m2、草本地被46.3 m2,隶属51科76属90种。株数上应用最高的乔灌木依次是棕榈、桂花、香樟、女贞、栾树、紫薇、构树、石榴、海桐、雪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合肥城市森林乔木胸径有了明显增加,整体树高仍维持在中小乔木水平,大乔木规格林木稀缺,大胸径和树高的树种组成多为水杉、银杏、雪松、乌桕、香樟等。景观结构上,由临泉路、潜山路、望江路、铜陵路围合的合肥市外一环区域内城市森林斑块总面积约为432hm2,各样地d IIC值和d PC值都偏低,对区域整体景观连通性贡献小。(2)秋季样地鸟类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8目22科38种,占合肥市记录鸟种的10.08%,最大值保留法计1213只。区系上鸟类古北界种与东洋界种相互渗透,食性上食虫性鸟类与杂食性鸟类占比高达76%。按照优势种定义,白头鹎(19.37%)、灰喜鹊(12.04%)、树麻雀(11.38%)为城市鸟类优势种,皆为杂食性、集群性鸟类。20个城市森林样地鸟类组成相似度在0.381-0.857之间,均值在0.588,具有较高的相似性。(3)城市森林树种组成、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结构对鸟类指标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可以将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因素归为城市森林样地中所拥有的资源量和潜在可获取的资源、乔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单位面积下城市森林所拥有的资源富集程度三个方面。对影响鸟类多度的因素可以归为城市森林内部景观结构特征的综合影响和城市森林结构外的因素,对鸟类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的影响则是除场地结构特征外,仍有外在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用逐步回归得到关于鸟类丰富度与鸟类多度的方程:a:Y(BR)=0.399*TR+0.005*TD+3.176*AR+0.755BR:鸟类丰富度(种);TR:乔木丰富度;TD:乔木密度(株/公顷)AR:场地面积(公顷)b:Y(BA)=30*AR-0.945*RER+73.26BA:鸟类多度(只);AR:场地面积(公顷);RER:道路围合率(%)

张俊猛[2](2021)在《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理论的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湿地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自然生态系统也愈发脆弱,鸟类生境破碎化严重,甚至已经威胁到鸟类的生存。营造环境适宜的鸟类生境,保护鸟类多样性迫在眉睫。城市湿地公园是鸟类的重要生境之一,同时也是人们了解自然、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因此,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与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及保护鸟类多样性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三种研究方法,总结出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对西安灞河湿地公园的鸟类生境进行了规划设计。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1.确立了鸟类生境营造原则。要综合选择适宜的引鸟植物,并从水域、道路、服务设施等因素充分考虑人与鸟的关系。2.明确了城市湿地公园内鸟类生境设计的方法。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首先要确定招引鸟的种类,之后再根据鸟类的习性特点进行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城市湿地公园的鸟类生境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鸟类生境的营造具有生态性、自然性的表现形式,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所需要进行的湿地保护和景观提升的目的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而且具有较高的科普价值。鸟类生境营造下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色表达,在于人鸟和谐共生的主题体现。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既要有鸟类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生境类型,又要包含各种隐蔽的观鸟点供游人观赏鸟类活动,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提升了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鸟类元素的加入为湿地公园添加了活力与动感,植物与水域的景观设计为湿地公园增添了美感,也充分体现了城市湿地公园适应时代需求的进步。3.综合应用有关鸟类生境设计原理与方法,对西安灞河湿地公园开展具体设计,初步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西安地区城市湿地公园营造鸟类生境的方法。

田姗[3](2020)在《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指出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是指人类发展对景观格局或植被结构及组成造成的物理变化,是引起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我国人类足迹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人类足迹正逐步向濒危物种的分布区渗透。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中部一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但是近年来其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且现存分布区内人类足迹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人类足迹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其现存分布区的东部区域——大别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近20年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CA-Markov分析法,分析了大别山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LULC)变化;然后借助模型分析了白冠长尾雉近20年的适宜栖息地变化趋势,阐明2001-2002年至2018-2019年期间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评估了其适宜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人类足迹近20年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类足迹背景下,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动态及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类足迹变化情况,旨在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及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耕地和林地是大别山区近20年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面积的88%。2000-2015年,大别山区的人类设施面积增加比率超过64%;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林地、水域则不同程度地向裸地转变。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结果表明,大别山区人类设施的面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增加区域较为分散,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剧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碎化。(2)2001-2019年间,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且适宜分布区变得更加狭长,适宜分布区的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向大别山最高峰方向移动。(3)人类足迹遍布大别山区。大别山区任一位置的10 km范围内均存在道路及建筑用地。2001-2002年95%的土地在1.28 km内存在道路,在4.27 km内存在建筑用地,而2018-2019年上述数值变为0.75 km和0.96 k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8-2019年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受与建筑物距离的显着影响,随距离建筑物越近,白冠长尾雉出现的概率越低。大别山区建筑用地密集程度加剧,增加了白冠长尾雉生存的潜在威胁。此外,白冠长尾雉种群个体多分布于距离风电塔12 km范围内。虽然大部分白冠长尾雉及风电塔分布于海拔100-900 m范围内,但白冠长尾雉在海拔100-500 m范围内更多,而海拔500-900 m范围内风电塔更多。(4)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长度和建筑用地面积在2018-2019年比2001-2002年均呈现增长趋势。2001-2002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农田、铁路及国道的距离,而2018-2019年则主要为海拔和与风电塔的距离。同时,2018-2019年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在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适宜栖息地比例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受到人类足迹的渗透,平衡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了解,以期在充分考虑物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

黄潇以[4](2020)在《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分布破碎化,适合鸟类栖息的地方面积不断缩减。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够较好保护城市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平衡。针对当前湿地生态系统逐年退化的大背景,鸟类在自然界食物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鸟类栖息地的营建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实现,以此为视角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极具价值与意义的议题。就此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究的方法,以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将其和鸟类栖息地构建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在后者视角下对前者进行设计。首先,明确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探讨相关理论概念。其次,明确鸟类资源并对湿地生境的要求特点展开分析,将其作为具体规划展开的依据,在规划设计中寻找鸟类保护与湿地景观设计的平衡点。再次,明确规划依据,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视角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法方法。对国内外针对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公园建设相关案例搜集梳理和分析,对不同案例的特征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其的成功经验,以及可被借鉴的方面。最后,理论结合实践,将理论中分析出来的相关方法和思路运用到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实例来验证理论本身的合理性,通过理论在实例中的运用,也指导实例中的规划设计更好展开。设计规划过程兼具生态性与综合性,具体设计中要对场地本身的特点进行尊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文中实例的设计,有效推动当前湿地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大背景下的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为其他相关设计提供具有参考性的规划设计思路。

于菁竹[5](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王艺锦[6](2020)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冲击,并对湿地景观造成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湿地公园营建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湿地公园建设中却出现过度园林化、同质化、地域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为避免湿地公园的景观同质化,亟需针对性的景观特征保护策略以强化场地景观特征的认知和湿地公园的特色营建。本研究聚焦于当前湿地公园的发展问题,旨在通过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为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简称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景观提升与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指导性的指引策略,也为景观特征保护视角下构建湿地公园景观特征评价体系提供参考,进一步拓展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保护优化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以海珠湿地公园二期为研究场地,以湿地景观特征要素及其类型为研究对象,借鉴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法的流程及体系,建立“理论研究--景观特征分类划定--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景观特征综合评价体系--湿地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的研究路线,基于景观特征保护视角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湿地景观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研究与场地分析。研究之初对湿地公园分类方式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内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沟渠垛基型果林湿地进行概念界定;其次是对国内外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景观特征评价法等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提出景观特征评价法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适用性及参考流程,为后文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景观特征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最后,通过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历史沿革和环境特征的分析,提出后期场地发展中需要协调自然与人工两种力量,以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生物特征三大场地环境特征为探索方向,为后文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湿地景观特征分类识别与描述。通过明确范围、桌面研究、场地实地调研以及访谈,在场地及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两类尺度下展开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首先,在场地尺度下识别出5类湿地景观特征,其中沟渠垛基型湿地为主导湿地景观特征类型;其次,在沟渠果林湿地尺度下,由地形、植被类型、地被类型、水体、土地肌理形态的组合共同界定景观类型区域,共识别出19种二级景观特征类型并形成景观特征分区地图,其中,传统型垛基果林湿地为该尺度下的核心景观特征。第三部分:构建湿地公园景观特征评价体系并提出分区分级的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策略。基于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点的研究,从景观属性特征、视觉特征、生物特征三个维度选取指标及评价方法,构建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对应评价方法。在弹性评价、视觉景观环境评价及鸟类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获得研究区的八大景观管理目标及类型,并基于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发展目标提出八大分区分级的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策略,为进一步指导场地景观特征发展与合理保护与优化提供指引策略。

王碧[7](2020)在《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综合症。其病原根据致死性的强弱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出现跨种间传播、高致死性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H5亚型是较早发现,分布广泛的高致病亚型。而对于禽流感病毒的远距离传播,迁徙候鸟的作用备受质疑。研究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暴发、传播和未来发展趋势,对野生鸟类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整体上对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和H5N8亚型的暴发及进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再利用MaxEnt模型分别对H5N1和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的当前及未来空间适宜性分布进行了预测。最后对我国目前以野生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所呈现出来的疾病压力情况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发生过两次大的暴发,分别在2006年及2016年前后,暴发次数有减弱现象;而H5N8禽流感病毒主要的暴发时间在2016至2017年间,暴发次数有增强的趋势,而亚洲为两次禽流感暴发的中心地区。(2)预测模型中可见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毒株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法国、捷克至里海一带,亚洲的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日本和我国的广东广西沿海一带。H5N8亚型禽流感毒株高度适生性区域主要分布于欧洲的德国、捷克等,我国四川、贵州等地和美国东部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等区域目前处于低度适宜性区域。(3)在野鸟H5N1预测中,响应曲线在年平均气温为10℃、最暖月最高温度为25℃、最冷月的最低温度为-5℃、温度得年度范围差为23℃、太阳辐射为1400KJ/m2.day、紫外线强度为3.0Kpa、最干燥季节降水量处于200mm或当风速为2m/s时出现峰值。(4)在野鸟H5N8预测中,响应曲线在年平均温度为11 ℃、最暖月的高温度在22℃、最冷月的最低温度为-5℃、最潮湿月份的降水为150mm、最干燥的月份约为50mm、当太阳辐射能约12500KJ/(m2.day)、大气水蒸气压为0.8 KPa或者风速约为4m/s时出现峰值。(5)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家禽数据的加入极有可能导致对野鸟面临疾病威胁程度的误判。(6)未来不同碳排放量条件会对两种亚型毒株的适宜性分布区域及属性值产生影响,人类足迹同样对该两种亚型病毒的分布有很大影响。(7)我国目前H5N1毒株引发野鸟死亡的热点地区集中在青海和西藏,而H5N8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自西向东方向的移动。适宜性分布区域属性值的研究表明有77个以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目前可能面临H5N1和H5N8两种禽流感病毒的压力。

赵曜[8](2019)在《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究 ——以石家庄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环境的人工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活动的干扰逐年增加,鸟类在城市中的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导致鸟类种类和数量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恶化的栖息地环境使鸟类的生存和繁衍变得越发困难,因此有必要刻不容缓的在城市中建立鸟类栖息地保护区。城市湿地处于陆地与水域的交界地带,有着丰富的物种种类和复杂的生态群落,为城市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良好的生存场所和繁殖空间,无疑是保护城市鸟类的最佳场所,也是人们研究湿地、认识湿地的重要场所。同时鸟类多样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鸟类栖息地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阐述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等相关概念,总结鸟类保护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分析鸟类与栖息地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可供规划设计参考的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或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的优秀案例。之后,就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程序和规划设计内容多个方面展开分析,与鸟类栖息地的营造与保护相结合,尝试构建完整的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尝试协调鸟类保护、园林建设和休闲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将总结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对石家庄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展开规划设计。

杨伊婷[9](2019)在《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滥捕、过度砍伐等多种人类干扰导致鸟类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濒危鸟类日益增加。作为当今世界最濒危、最珍稀的鸟类之一—朱鹮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但朱鹮独特的亲人性,具体表现为朱鹮行为习性与人类农业活动及建设乡村聚落空间行为习惯的和谐,朱鹮觅食区域、夜宿区域和人类活动区域的重叠。这些使通过探寻朱鹮栖息地与陕南洋县乡村人居环境“界面”的格局与过程的关系缓解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矛盾成为可能。同时,鉴于对珍稀鸟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保护”,对栖息地的修复较少关注及风景园林学科关注“城市区域鸟类保护”,缺少对珍稀濒危鸟类关注的研究现状。本文结合耐受性定律及限制因子定律、景观格局-生态过程、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协同共生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层次分析法、软件分析研究、跨学科研究、实例论证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朱鹮栖息地生境因子的量化,典型修复生境因子指认,适宜栖息地生境景观图解,构建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规划设计方法。最后将这一套修复规划设计方法运用于筛选出的具有构建人鸟协同共生界面潜力的朱鹮游荡期栖息地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中。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分析。综合鸟类学家对朱鹮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朱鹮栖息地生境体系,对朱鹮三个时期的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进行适宜性分析,通过动态监测识别朱鹮栖息地典型修复生境因子,针对典型修复生境因子进行调研及现状问题梳理。(2)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方法构建。以朱鹮高适宜度栖息地多尺度景观图解为修复导向性目标,结合典型修复生境因子现状问题,融入风景园林学科修复方法及技术,提出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方法。(3)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规划设计实践应用。将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方法应用于通过生境因子量化分析选定的朱鹮游荡期栖息地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中。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为以下几点:(1)以风景园林学科为纽带调节人类与朱鹮的关系。借助风景园林学科为“人居环境学科”的特点,以期实现构建协同共生“人鸟界面”的目的,同时,建立公众和濒危珍稀鸟类间更紧密的联系。(2)以景观生态学为工具实现朱鹮保护从传统以物种为核心“保护”向栖息地的“修复”的转化,应对朱鹮种群发展的新需求及保护的新趋势。(3)通过景观生态学的途径实现由(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基础研究范式到风景园林学的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之间的范式转换。

王乙[10](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二、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城市森林
        1.1.2 城市森林结构
        1.1.3 城市生物多样性
        1.1.4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学
        1.1.5 鸟类生态学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城市鸟类与城市森林关系概述
        1.2.2 国内外城市森林结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城市鸟类研究进展
        1.2.4 小结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1.1 城市发展建设诉求
        2.1.2 多学科生态理念实践诉求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框架
3 研究区概况、范围及研究方法
    3.1 合肥市整体概况
        3.1.1 区位及面积人口
        3.1.2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
        3.1.3 植被组成、城市绿化及合肥城市森林研究状况
    3.2 合肥市鸟类资源分布状况
    3.3 研究范围及样地选择
    3.4 研究方法
        3.4.1 数据调查获取
        3.4.2 数据及相关指标分析方法
4 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与城市鸟类群落特征分析
    4.1 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分析
        4.1.1 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分析
        4.1.2 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3 基础服务设施结构特征分析
        4.1.4 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2 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2.1 整体鸟类群落组成特征
        4.2.2 各样地鸟类群落组成及相似度分析
5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关系分析
    5.1 城市森林场地特征与城市鸟类的关系
    5.2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间的简单相关性分析
        5.2.1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丰富度间的相关性
        5.2.2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度间的相关性
        5.2.3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样性间的相关性
        5.2.4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均匀度间的相关性
    5.3 城市森林结构与城市鸟类栖息关系回归分析
        5.3.1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丰富度间的回归分析
        5.3.2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度间的回归分析
        5.3.3 城市森林结构与鸟类多样性、均匀度间的回归分析
    5.4 城市森林样地鸟类栖息影响因素及栖息活动特点
        5.4.1 影响城市森林鸟类栖息的因素
        5.4.2 城市森林鸟类栖息特点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建议
    6.2 论文创新点
    6.3 存在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样地植物统计名录表
附录 B 样地鸟类统计名录表
附录 C 样地部分鸟类图
作者简介

(2)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理论的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中鸟类生境面临严重破坏
        1.1.2 鸟类生境营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人鸟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的生态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生境
        1.3.2 鸟类生境
        1.3.3 湿地
        1.3.4 城市湿地公园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鸟类生境研究现状
        1.4.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1.4.3 鸟类与植物群落的关系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鸟类生境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鸟类生态学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保护生态学
        2.1.4 行为生态学
    2.2 鸟类生境营造的基础研究
        2.2.1 鸟类生态习性及其对生境的需求
        2.2.2 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2.2.3 鸟类生境类型的相关研究
        2.2.4 时间因素对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
        2.2.5 空间因素对鸟类群落的影响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鸟类生境营造实践
    3.1 上海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目标
        3.1.3 规划分析
        3.1.4 经验借鉴
    3.2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目标
        3.2.3 规划分析
        3.2.4 经验借鉴
    3.3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目标
        3.3.3 规划分析
        3.3.4 经验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鸟类生境营造策略研究
    4.1 鸟类生境营造原则
        4.1.1 保护优先原则
        4.1.2 地域特色原则
        4.1.3 科学管理原则
        4.1.4 和谐共生原则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 引鸟植物的选择
        4.2.1 食源植物的选择
        4.2.2 栖息植物的选择
        4.2.3 迁徙植物的选择
        4.2.4 植物群落构建
    4.3 鸟类生境规划设计内容
        4.3.1 水域规划
        4.3.2 道路规划
        4.3.3 服务设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灞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区位交通
        5.1.3 气候环境
        5.1.4 社会经济条件
        5.1.5 地域文化
        5.1.6 场地现状
        5.1.7 场地综合评价(SWOT分析)
    5.2 西安地区城市湿地公园及鸟类资源现状
        5.2.1 西安地区城市湿地公园概况
        5.2.2 西安地区野生鸟类概况
    5.3 规划设计策略
        5.3.1 规划设计思路
        5.3.2 定位与目标
        5.3.3 规划设计原则
    5.4 规划设计总体方案
        5.4.1 总体布局
        5.4.2 道路布局
        5.4.3 服务设施布局
        5.4.4 功能分区
        5.4.5 分区详细设计
        5.4.6 景观节点设计
    5.5 专项设计
        5.5.1 鸟类生境设计
        5.5.2 植物种植设计
        5.5.3 观鸟设施设计
        5.5.4 水系设计
        5.5.5 驳岸与生态岛设计
        5.5.6 标识系统设计
        5.5.7 灯光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类足迹研究进展
        1.2.2 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1.2.3 鸡形目鸟类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4.1 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研究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对象
3 基于CA-Markov模型对大别山区LULC变化的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植被数据来源
        3.2.2 景观变化分析及预测
        3.2.3 模型精度评价
    3.3 研究结果
        3.3.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
        3.3.2 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3.3.3 精度评价
        3.3.4 变化预测
    3.4 讨论
        3.4.1 LULC变化
        3.4.2 保护管理启示
        3.4.3 存在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采集
        4.2.2 适宜栖息地变化评估
        4.2.3 适宜栖息地方向分布与平均中心
        4.2.4 适宜栖息地破碎化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模型评估效果和适宜栖息地分布
        4.3.2 栖息地破碎化
    4.4 讨论
        4.4.1 适宜栖息地分布变化
        4.4.2 栖息地破碎化
    4.5 本章小结
5 白冠长尾雉种群分布对人类足迹的反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人类足迹欧氏距离分析
        5.2.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人类足迹类型欧氏距离分析
        5.3.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保护成效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分析
        6.2.3 适宜栖息地分布评估
        6.2.4 GAP分析及功能区划有效性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变化
        6.3.3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
    6.4 讨论
        6.4.1 种群密度变化
        6.4.2 适宜栖息地的变化
        6.4.3 功能区划与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成效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大别山区人类设施面积增长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下降
        7.1.2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加剧
        7.1.3 人类足迹增长导致其与白冠长尾雉适宜分布区距离越来越近
        7.1.4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下降
    7.2 研究展望
        7.2.1 展望
        7.2.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引发的湿地破坏
        1.1.2 鸟类种群灭绝与栖息地退化
        1.1.3 我国湿地公园迅速发展
        1.1.4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鸟类栖息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研究
    2.1 城市湿地公园
        2.1.1 定义
        2.1.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1.3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 鸟类及鸟类栖息地
        2.2.1 定义
        2.2.2 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类型
    2.3 相关理论概念
        2.3.1 鸟类生态学
        2.3.2 行为生态学
        2.3.3 景观生态学
        2.3.4 恢复生态学
    2.4 鸟类生态习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2.4.1 城市公园鸟类的选择
        2.4.2 鸟类生态习性及对栖息地环境的需求
        2.4.3 鸟类与栖息地自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4 鸟类与栖息地人工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5 鸟类与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性研究
    2.6 小结
3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3.1 规划设计概述
        3.1.1 规划设计概念
        3.1.2 规划设计目标
        3.1.3 规划设计作用
    3.2 城市湿地公园选址依据
        3.2.1 上位规划及政策导向
        3.2.2 自然环境条件
        3.2.3 鸟类资源条件
    3.3 规划设计原则
        3.3.1 因地制宜原则
        3.3.2 系统保护原则
        3.3.3 生态优先原则
        3.3.4 合理建设原则
        3.3.5 多元参与原则
    3.4 规划设计内容
        3.4.1 总体设计
        3.4.2 分区规划
        3.4.3 鸟类栖息地规划
        3.4.4 植物景观规划
        3.4.5 水系统规划
        3.4.6 驳岸规划
        3.4.7 竖向规划
        3.4.8 游览体系规划
        3.4.9 服务设施规划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Nieuw Land国家公园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特色
    4.2 英国伦敦湿地公园
        4.2.1 项目简介
        4.2.2 项目特色
        4.2.3 经验借鉴
    4.3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内容
        4.3.3 经验借鉴
    4.4 上海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
        4.4.1 项目简介
        4.4.2 项目特色
        4.4.3 经验借鉴
    4.5 北京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4.5.1 项目简介
        4.5.2 项目特色
        4.5.3 经验借鉴
    4.6 珠海横琴国家湿地公园
        4.6.1 项目简介
        4.6.2 项目特色
        4.6.3 经验借鉴
5 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场地建设背景简介
    5.2 场地概况
        5.2.1 区位背景
        5.2.2 上位规划
        5.2.3 规划区域用地性质
        5.2.4 规划区域交通分析
        5.2.5 场地现状资源概述
    5.3 现状综合分析
        5.3.1 场地主要生境类型
        5.3.2 鸟类资源分析
        5.3.3 场地综合评价
    5.4 设计目标与策略
        5.4.1 目标与定位
        5.4.2 设计策略
    5.5 总体规划
        5.5.1 景观结构
        5.5.2 分区规划
    5.6 专项规划设计
        5.6.1 鸟类栖息地规划
        5.6.2 植物景观规划
        5.6.3 水系统规划
        5.6.4 竖向设计
        5.6.5 驳岸规划
        5.6.6 道路规划
        5.6.7 游线规划
        5.6.8 服务设施规划
    5.7 小结
6 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总结
    6.2 经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背景下地域景观特色的丧失
        1.1.2 湿地公园景观趋同化、园林化现象明显
        1.1.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亟待改造升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相关概念释义
        1.3.2 湿地公园景观分类
        1.3.3 沟渠垛基型果林湿地适应性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1.4 国内外湿地公园研究综述
        1.4.1 湿地公园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1.4.2 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4.3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问题
    1.5 国内外景观特征评价研究进展及适应性研究
        1.5.1 景观特征评价法定义及解析
        1.5.2 景观特征评价研究进展
        1.5.3 景观特征评价法对海珠湿地公园的适用性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类型区划与分析
    2.1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2.1.1 区位背景
        2.1.2 历史沿革
        2.1.3 演变特点及问题总结
    2.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环境特征
        2.2.1 水网特征
        2.2.2 生物特征
        2.2.3 基底演变特征
        2.2.4 环境基底特征总结
    2.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核心湿地景观特征识别
        2.3.1 海珠湿地公园湿地类型
        2.3.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征类型识别
        2.3.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征类型分类描述
        2.3.4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类型分布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研究
    3.1 沟渠垛基型湿地尺度下核心景观特征识别方法
        3.1.1 明确研究范围与目的
        3.1.2 桌面研究
        3.1.3 实地田野调查
        3.1.4 景观特征类型描述
    3.2 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要素
    3.3 景观特征要素分类识别与描述
        3.3.1 地形特征
        3.3.2 水体特征
        3.3.3 土地肌理形态特征
        3.3.4 植物特征
    3.4 景观特征分区识别与描述
        3.4.1 景观特征类型命名
        3.4.2 景观特征分区及类型划分
        3.4.3 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及描述
    3.5 景观特征类型分布特点分析
        3.5.1 典型景观特征分布与基底相关
        3.5.2 次一级景观特征分布与地块区位、功能需求相关
        3.5.3 特殊级景观特征分布与基底、功能需求相关
        3.5.4 整体景观特征分布特点:“南密北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评价
    4.1 景观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模型框架
        4.1.3 评价内容及方法
    4.2 基于景观属性特征的弹性评价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方法
        4.2.3 评价模型及数据处理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景观视觉环境状况评价
        4.3.1 基于美景度的景观质量评价
        4.3.2 景观敏感度评价
        4.3.3 基于美景度-视觉敏感度叠加分析
    4.4 鸟类敏感度评价
    4.5 综合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地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
    5.1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现状景观发展压力
        5.1.1 湿地景观功能的改变
        5.1.2 场地定位发展的变化
        5.1.3 人类游憩互动的需求
        5.1.4 自然资源的自身退化
    5.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保护及优化原则
        5.2.1 尊重景观特征,突出地域特色
        5.2.2 优化景观感知,符合场地弹性
        5.2.3 生物多样性发展,湿地与人和谐共处
    5.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在景观发展中的整体定位及指引
        5.3.1 整体目标定位
        5.3.2 整体性规划指引
    5.4 基于景观分区分类的保护目标及指引
        5.4.1 重点保护
        5.4.2 保护+部分强化
        5.4.3 部分保持+强化
        5.4.4 保持+更新
        5.4.5 景观更新
        5.4.6 保护+恢复
        5.4.7 恢复+强化
        5.4.8 鸟类发展为主导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H5N1的概述
        1.2.1 H5N1的结构
        1.2.2 H5N1的危害和特征
    1.3 H5N8的概述
    1.4 最大熵模型(MAXENT)的应用
    1.5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1.6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简介
    1.7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简介
    1.8 全球鸟类迁徙路线的分布
    1.9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暴发规律、进化模式及其在遗传上的地理传播路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数据和方法
        2.2.1 禽流感暴发数据的收集
        2.2.2 禽流感暴发趋势分析
        2.2.3 病毒HA蛋白序列的收集
        2.2.4 病毒HA蛋白序列的进化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不同国家暴发数量统计
        2.3.2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时间与变化规律
        2.3.3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
        2.3.4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不同国家暴发数量统计
        2.3.5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时间与变化规律
        2.3.6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
    2.4 本章讨论
        2.4.1 通过H5N1病毒基因进化关系推测与其关联的鸟类迁徙路线
        2.4.2 通过H5N8病毒基因进化关系推测与其关联的鸟类迁徙路线
        2.4.3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暴发与传播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HPAI-H5N1在不同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比较和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环境气候因子的筛选及适生区评价
        3.3.2 家禽对当前全球范围内H5N1适生区分布预测的影响(第一组分组)
        3.3.3 未来全球范围内H5N1适生区分布的预测(第二组分组)
        3.3.4 适宜性区域质心移动趋势分析
    3.4 本章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HPAI-H5N8在不同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比较和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重要环境气候变量的筛选
        4.3.2 当前全球范围内H5N8适生区的分布预测(第一组分组)
        4.3.3 未来全球范围内H5N8适生区的分布预测(第二组分组)
    4.4 本章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在人类足迹影响下野鸟感染HPAI-H5N1和HPAI-H5N8的风险区域分布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5.2.2 实验步骤
    5.3 实验结果
        5.3.1 重要环境气候变量的筛选
        5.3.2 存在人类足迹等变量条件下HPAI-H5N1的适宜性区域分布预测
        5.3.3 人类足迹等变量条件下野鸟HPAI-H5N8的适宜性区域分布预测
    5.4 本章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HPAI-H5N1和HPAI-H5N8亚型在我国以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体现
    6.1 引言
    6.2 实验原理和方法
        6.2.1 实验原理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野生鸟类暴发H5N1和H5N8亚型禽流感与全球湿地分布的关系
        6.3.2 HPAI-H5N1亚型毒株引发野鸟死亡的热点地区分析
        6.3.3 334个自然保护区目前可能受到HPAIV-H5N1影响的情况
        6.3.4 野生鸟类感染HPAIV-H5N8亚型毒株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6.3.5 同时对两种亚型毒株表现出适生性的自然保护区分析
    6.4 本章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究 ——以石家庄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
        1.1.2 栖息地
        1.1.3 鸟类栖息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鸟类栖息地研究现状
        1.2.3 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研究
    2.1 湿地
        2.1.1 湿地定义
        2.1.2 湿地特征
        2.1.3 湿地功能
    2.2 自然湿地保护区
    2.3 城市湿地公园
        2.3.1 城市湿地公园定义
        2.3.2 城市湿地公园特征
        2.3.3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湿地景观的区别
    2.4 鸟类栖息地
        2.4.1 鸟类
        2.4.2 栖息地
        2.4.3 鸟类栖息地
        2.4.4 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类型
3 相关理论研究
    3.1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基础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2 鸟类生态学理论
        3.1.3 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城市湿地公园与鸟类保护的关系
        3.2.1 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保护的作用
        3.2.2 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保护的特点
        3.2.3 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保护选择标准
    3.3 影响鸟类生存的自然因子相关性分析
        3.3.1 鸟类生存与植物种类相关性
        3.3.2 鸟类与植被类型相关性
        3.3.3 鸟类与公园面积相关性
    3.4 城市化中鸟类对人工因子的适应性分析
        3.4.1 鸟类对城市化的取食适应性分析
        3.4.2 鸟类对人类活动的适应性分析
    3.5 相关案例分析
        3.5.1 中国天津“候鸟机场”
        3.5.2 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城市设计及景观规划
        3.5.3 微山湖湿地公园
        3.5.4 鳌鼓湿地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3.5.5 Nieuw Land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3.5.6 巢湖半岛蓝绿生态网络的构建
4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论体系
    4.1 鸟类栖息地规划设计原则
        4.1.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4.1.2 低干扰原则
        4.1.3 因地制宜原则
        4.1.4 弹性原则
        4.1.5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
    4.2 鸟类栖息地规划设计策略
        4.2.1 构建整体景观格局
        4.2.2 划分适宜的水域分区
        4.2.3 设置生态岛
        4.2.4 控制人为干扰
        4.2.5 主动引鸟措施
    4.3 鸟类栖息地规划设计方法
        4.3.1 确定规划设计目标
        4.3.2 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
        4.3.3 现状资源评价
        4.3.4 鸟类栖息地规划设计
        4.3.5 规划设计的实施与后期管理维护
    4.4 鸟类栖息地规划设计内容
        4.4.1 划定鸟类栖息地功能分区
        4.4.2 地形设计
        4.4.3 驳岸设计
        4.4.4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4.4.5 水域规划设计
        4.4.6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4.4.7 鸟类对栖息地生境的需求
        4.4.8 湿地鸟类栖息地设计
5 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以石家庄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5.1 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现状
        5.1.1 项目背景
        5.1.2 上位规划解读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1.4 周边现状分析
    5.2 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5.2.1 总体规划
        5.2.2 规划结构及功能分区
        5.2.3 交通线路
        5.2.4 植物景观
        5.2.5 建筑服务设施
    5.3 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设计
        5.3.1 石家庄鸟类资源清查
        5.3.2 石家庄鸟类生活习性分析
        5.3.3 湿地公园鸟类优势种与目标种筛选
        5.3.4 湿地公园水鸟栖息地营建
        5.3.5 湿地公园非水鸟栖息地营建
    5.4 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鸟类观赏与科普体系设计
        5.4.1 观鸟线路规划
        5.4.2 观鸟设施布局
        5.4.3 鸟类科普体系
    5.5 经济技术指标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调查研究总结
        6.1.2 理论研究总结
        6.1.3 实践研究总结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9)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朱鹮的受威胁现状与保护新阶段需求
        1.1.2 人居环境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矛盾
        1.1.3 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诉求
    1.2 文献综述
        1.2.1 鸟类生态学研究现状
        1.2.2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鸟类栖息地保护区规划研究现状
        1.2.3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城市鸟类栖息地研究现状
        1.2.4 朱鹮个体及种群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1 朱鹮与洋县
        1.4.2 洋县生态环境概况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写作框架
2.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2.1 理论基础
        2.1.1 协同共生理论
        2.1.2 耐受性定律及限制因子定律
        2.1.3 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理论
        2.1.4 自然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2.2 概念解析
        2.2.1 生境与栖息地修复
        2.2.2 景观图解与景观图式语言
    2.3 研究有效性前提
    2.4 技术路线
3.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分析
    3.1 朱鹮栖息地生境体系
        3.1.1 朱鹮活动规律与范围
        3.1.2 朱鹮栖息地生境类型
        3.1.3 朱鹮栖息地生境等级
    3.2 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3.2.1 朱鹮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指标确定
        3.2.2 朱鹮三个时期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3.3 朱鹮栖息地典型修复生境因子问题判定
        3.3.1 朱鹮栖息地典型生境识别
        3.3.2 朱鹮栖息地典型修复生境因子指认
        3.3.3 朱鹮栖息地典型修复生境因子问题
4.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方法构建
    4.1 基于尺度转换的洋县朱鹮栖息地景观构成
    4.2 洋县朱鹮适宜栖息地景观图解
        4.2.1 朱鹮适宜栖息地景观要素图解
        4.2.2 朱鹮适宜栖息地基本空间单元图解
        4.2.3 朱鹮适宜栖息地空间组合与格局图解
    4.3 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方法
        4.3.1 朱鹮栖息地景观要素修复设计方法
        4.3.2 朱鹮栖息地基本空间单元修复规划方法
5.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5.1 朱鹮游荡期主要修复生境及生境因子确定
    5.2 朱鹮游荡期栖息地修复地点选择及现状问题
        5.2.1 修复地点选择
        5.2.2 现状分析及问题
    5.3 朱鹮游荡期栖息地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5.3.1 朱鹮栖息地基本空间单元修复与规划
        5.3.2 朱鹮栖息地景观要素修复与设计
        5.3.3 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总结
6.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0)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四、试论鸟类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森林结构与秋季城市鸟类栖息关系的研究[D]. 张恒.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理论的西安市灞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D]. 张俊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D]. 田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规划设计[D]. 黄潇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D]. 王艺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D]. 王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探究 ——以石家庄小清河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 赵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陕西洋县朱鹮栖息地生境修复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杨伊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鸟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