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卡的选择及应用设计方法

射频卡的选择及应用设计方法

一、射频卡的选型及应用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浩博[1](2021)在《接触网作业地线管控手持终端研制》文中指出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铁路供电段需要对接触网展开日常巡视和停电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操作是保障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挂接地线作业信息主要依靠人工传递,自动化程度不高。现有的接地线监测装置可以自动获取接地线的状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4G移动网络发送至调度中心,但是这种工作流程忽略了现场工作领导人实时了解接地线信息的需求,并且每台监测装置均需要依托于运营商提供的数据卡才可以连接网络,不仅增加了额外上网费用,而且数据卡的数量较多,不便于管理,在山区、隧道内还会有网络覆盖盲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网通信的接地线管控技术方案,研制了一款用于收集地线监测装置信息的智能手持终端。首先根据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的特点,对手持终端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并构思其软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其次对手持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分析和电路设计,搭建了以STM32F429IGT6微处理器为主控单元,以射频识别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图像采集单元以及LoRa自组网和4G网络通信单元作为外围电路的硬件平台。再次针对软件设计部分,裁剪并移植了 uC/OS-Ⅲ实时操作系统和emwin图形界面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层次化软件设计,编写了工作票申请、射频识别、二维码解析、数据交互、图像采集等任务程序以及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使得工作领导人能实时查看接地线状态信息,并且可通过射频识别单元采集射频卡信息,快速认证并确定工作人员的使用权限,确保了接地线作业安防管控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对现场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拍照记录方便后续查询。最后对制作出的手持终端样机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其各模块的各项性能。经过测试表明,该手持终端操作简单,功能丰富,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工作流程的便捷性;可通过自组网方式与多组接地线监测装置远距离连接,同时收集多组接地线装置发来的信息,提高了停电检修工作中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国涛[2](2020)在《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的数量以可观的速度在增加,城市范围虽然也在向外延伸,但是在生活的主城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停车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中的一大难题。面对价格不断上涨的车位,往往是一位难求,而随意的将车停在路边,也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和价格不菲的罚款。如何能科学的、合理的解决这个停车难题,设计更多高容量的停车场,不仅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还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在成本和利用率上也可以有很客观的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系统。该控制器系统使用射频卡记录车辆的信息,通过读卡器实现对车辆进行身份识别,认证成功后,用户通过显示屏选择相应的存取车操作。然后单片机通过CAN通信协议控制伺服电机,实现车库门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播放相应的提示语和欢迎语,使用光电传感器以及超声波雷达对车身有无越界进行精确定位和报警。最后通过CAN通信将车辆的状态传输到上位机中进行实时监控和显示,在上位机中可以进行计时收费或者报警提醒等操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延伸,使得设计可以更加的实用。本文对立体车库存取车的使用流程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以低功耗、低成本的STC89051单片机为硬件核心设计的模块化立体车库,立足于当今社会问题,通过多次实验仿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能够给用户一个简单方便的操作环境,替代人工值守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史凯升[3](2020)在《基于RFID的高铁检修调试工具管理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铁路网最大的国家,2019年底,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就已达3.5万公里,是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检修调试工作是高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面对日益复杂的高铁列车,检修调试工具也随之增多,给工具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在检修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工人借还工具时间过长影响工作进度,工具遗失等问题,甚至发生过因维修工具遗落在列车上造成列车晚点等重大事故。为了解决高铁检修调试人员工具管理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工人们的切实需求,本文基于物联网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高铁检修调试工具管理系统。本次设计的工具管理系统分为3大部分:工具箱电控部分、PC机应用软件部分、跨平台移动应用部分。工具箱电控部分实现了IC卡信息读取、控制柜门开启、获取工具借还信息等功能,主要完成了STM32系列单片机、电控锁、射频芯片的选择、驱动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工作。PC机应用软件的功能是将硬件平台上传的数据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并提供一个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移动应用实现了登录验证、信息查询、信息管理、信息交互等功能。其中电控部分程序采用MDK5开发,通过串口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数据库采用My SQL,移动应用部分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客户端采用Hbuilder作为开发工具,以MUI架构为主体进行页面布局,可以同时兼容Android和IOS两大操作系统。服务器采用Apache服务器,利用PHP语言完成API接口的编写,通过MUI架构的Ajax函数完成与API接口的连接。本文所设计的工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铁检修调试车间工具管理困难的现状,加快高铁检修调试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进程。设计了PC机和移动应用两种软件,使员工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工具信息和借还记录查询,缩短了员工进行工具借还的时间,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王光奇[4](2020)在《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动导引车辆(AGV),作为一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集合体,已经在众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多数场合中,AGV并非单独作业,而是与其他设备配合共同完成生产或仓储任务,因此AGV与其他设备对接精度的稳定性对作业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提高对接精度方面大多数研究是通过增加机械辅助装置、二次减速、辅以激光雷达或视觉等高精度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等,但增加机械装置会使AGV结构变得复杂且成本增高,二次减速会影响AGV整体工作效率,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意味着高成本与高支出。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在磁导航AGV的经典应用案例中,对变载作业时,AGV对接精度波动大、不稳定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方案,在保证成本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变载作业场合AGV重复对接精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一种磁导航AGV经典应用案例,并对案例中影响AGV准停精度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确定了三个准停影响因素,分别是RFID定位识别误差、负载改变、车轮打滑,其中负载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负载改变会造成AGV自身惯性的变化,并最终影响AGV的停车精度。对RFID定位识别造成的误差,提出了RFID加电容式接近开关组合定位触发的方法,并设计了长条状的电容传感器检测块保证触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针对负载变化引起的停车误差,提出建立基于负载变化的准停关联数学模型,将负载值作为关联模型的输入对象,并计算出与之匹配的减速参数。对车轮打滑,提出聚氨酯实心轮加钢砂防打滑的方案,聚氨酯的高弹性可以保障车轮与地面的实接触,钢砂较大的摩擦系数降低了打滑现象的发生。将准停关联数学模型展开分析,首先分析模型中负载参数的测量方法,根据AGV驱动电机电气特性,负载变化会导致电机输出的驱动力矩发生改变,而驱动力矩又会导致相电流的波动,相电流又位于电机三环控制的底层,对负载变化响应速度最快,基于以上特性,提出分析驱动电机相电流数据与负载之间的数学关系,间接预测负载的方法。然后讨论了相电流采样点,经分析确定对AGV启动加速阶段相电流进行采样,并对AGV启动阶段相电流走势进行理论分析,为后续电流采样实验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Simulink对理论分析的负载、相电流变化关系进行仿真验证。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包括AGV基础模块、电流采样电路以及速度采样电路,采集不同负载下AGV启动阶段的相电流,经分析两者为线性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出了负载预测模型,经实验证明了使用该预测模型预测后的相对误差为3%,预测精度良好。以S型减速曲线进行速度规划,将加加速度JM作为减速参数,对不同准停初始速度、不同准停距离以及不同负载下的AGV进行实验,寻找出每种参数组合下的JM,分析JM与准停初始速度、准停距离以及负载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MATLAB建立多元非线性关联数学模型,选取不同实验参数对该模型停车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将停车精度控制在10mm之内,且重复定位精度良好。

崔毅[5](2020)在《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采集管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相关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革。以往制造业企业落伍的制造现场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等信息的及时掌握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基于制造现场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本文面向箱体类零件,开发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加工过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尺寸检测等功能。首先,论文分析了箱体类零件的生产特性和工艺流程,得出系统具体的功能需求,对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型、网络结构和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构建,最终完成系统总体结构的搭建。其次,针对加工过程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方法和流程方案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详细设计,对所需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类,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加工过程信息采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详细设计,设计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料、设备、人员、质量等信息的采集流程方案。然后,完成机器视觉零件尺寸检测系统的硬件选型、图像算子和程序界面的设计。在硬件方面,按照箱体类零件检测的具体要求,对硬件进行选型并简单介绍各个硬件的性能,通过分析介绍各种光源照明类型和方式,选择符合检测需求的光源照明方案。在软件方面,利用HALCON设计图像检测算子并在.NET平台编写人机交互界面。最后,本文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作为开发工具,C#为开发语言,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15搭建数据库,详细设计了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界面及逻辑代码,并且针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及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实验测试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工作情况,评估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是否稳定,是否符合功能需求。本文设计的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的采集各类加工过程信息并整理于系统数据库中,机器视觉零件尺寸检测系统也可准确测量箱体零件目标质量参数的数据并生成检测报告回传至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极大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企业对自身生产及经营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伊海龙[6](2019)在《智能小区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已成为趋势。在小区管理中,通信、计算机、物联网、软件等技术的应用使小区的智能安全管理成为可能。该系统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并依赖于传统小区。借助强大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技术,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和小区的统一管理。本项目研究的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基于物联网相关技术,针对当前大型小区、高端住宅的涌现,人流与车流更加密集,小区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由此引起的如车辆拥堵、非法入侵、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等日渐突现的众多问题,提出了思路。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根据对“智能小区服务系统”探讨,介绍了智能化小区发研究现状,分析了小区服务系统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智能小区管理的总体结构,阐述了小区服务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思路,以及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依据。(2)第二部分以智能小区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监管服务系统和安防服务系统进行了介绍,分别对的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重点对关键硬件进行了原理介绍和结构设计,对重要程序进行了软件介绍和流程设计。(3)第三部分通过对需求分析,介绍了智能小区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数据库的构建内容,阐述了系统运行环境及变量设置,对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实现和平台的运行测试进行了说明。智能小区服务系统的使用在住宅小区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显着提高小区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有效保障小区的安全服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黄冠[7](2020)在《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户外大型设备监控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设备自动化及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尤其在远程监控领域。对于户外大型设备的远程监控受现场环境、设施陈旧及技术薄弱等因素影响,使设备的运转状态无法及时反馈给相关管理者。为了解决此问题,根据开滦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与发展愿景,结合开滦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焦炉四车联锁监控系统技术升级,运用工业物联网技术、感知通信技术、云技术、WEB前端技术在户外大型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进行技术探索。通过对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通讯接口的开发及外接采集感知设备对推焦车工作状态及运行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并由主板上的4G模块进行Socket传输,传输至在云端搭建好的数据库中,再利用HTML+Java Script+CSS+JSON+AJAX技术进行显示端界面及逻辑关系的编写,使数据可在移动终端及PC端显示,可为户外大型设备的远程监控提供有益的技术探索。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采集的数据通常存放于云端,但由于云端距离现场较远且信号干扰较强,使数据处理时延增大,针对此种状况,提出一种工业物联网云雾混合网络(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fog hybrid network,ITCFN)框架,解决了工业数据在云端处理的高延迟问题。在实际生产范围内,利用路由器、交换机等边缘设备,在云服务器和生产设备之间构建一个雾计算层。针对雾计算节点设备计算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设备分布式计算方法,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粒子群负载均衡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SAPSO-LB),实现了任务处理延迟最小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APSO-LB算法的ITCFN能有效降低工业数据处理延迟。当使用10台雾计算设备,采集数据在4GB到12GB之间时,与云计算相比,延迟降低了84.1%-29.9%。图19幅;表10个;参87篇。

于扬[8](2020)在《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测试系统》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路网日渐复杂。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极大地限制了通行的效率。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成为提高交通效率的必然要求。除此之外,标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路径,拆分车辆通行费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求。国际上普遍使用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技术来实现车辆行驶路径的识别和不停车收费。国内的尚有很大比例的车辆没有安装ETC,为了实现车辆行驶路径的识别和推动取消省界收费站,我国同时推广复合通行卡和ETC。复合通行卡可以完成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路径的标识,记录出入口信息,车辆信息。复合通行卡的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卡,在目前生产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而人工检测的方法效率低,检测不充分。因此设计一套复合通行卡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复合通行卡自动化检测的需求,设计了测试的流程,完成了复合通行卡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本系统实现了对复合通行卡的电流检测、卡内信息的初始化、安全模块的初始化、自动下载复合通行卡的程序和低功耗电流检测。本系统应用于复合通行卡自动化生产中,提高了卡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本系统由上位机、嵌入式系统和夹具组成。本文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包括系统的主控模块电路、下载模块电路、通信模块电路和夹具控制电路的设计。在设计中,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下载模块的可靠度,并设计了双下载模块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包括上位机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下载模块软件和复合通行卡测试程序的设计。最后进行验证和测试。对下载模块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双下载模块的结构可靠,符合使用要求。对系统进行准确性和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检测准确并且可以长期稳定运行。本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蕾[9](2019)在《石化公司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企业要快速、高效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核心业务上深化改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在石油化工行业,石化产品的计量管理,就是其企业发展的核心命脉。因此,很多石化企业借助国家两化融合的大政策,大平台,想要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无人值守计量系统。这是钢铁、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紧密程度的重要途径。石化公司无人值守计量系统是企业运销集成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计量功能,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在此之前,已有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对计量业务只有简单的支撑,各个环节之间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且数据之间不能形成闭环,不能为公司领导层的决策起到作用,故无法满足企业无人值守、高效稳定的要求,且在专业化计量上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前期,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详细调研,着重对其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且在不影响业务数据的前提下,对采购、销售业务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新梳理了系统业务,通过功能描述、用例图,流程图等方式得出本系统的需求。然后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CS端核心计量确定采用Win Form框架,在.NET平台上使用C#语言,数据库上应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 2008,开发工具使用Visual studio 2012,数据库设计工具使用Power Design,进一步设计实现一个可扩展、高性能的无人值守计量系统。在架构设计时,分别对系统的部署架构及逻辑架构进行了设计,然后细化分解系统功能及硬件选型,最后,通过组件设计和建模图型实现了系统的设计架构,并对基础模块、车辆排队、叫车、计量、采样确认、卸车确认等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同时规划了门岗、磅房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硬件集成方案。在计量模块中,既有满足有网络情况下的无人值守计量,又有断网情况下的单机计量,使得系统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在硬件规划中,使用了PLC,把相关硬件和PLC连接,由PLC接收软件发来的指令,对硬件设备进行控制,达到稳定可靠的目标。在系统测试时,主要通过测试用例的方式对各个模块进行功能测试,保证系统功能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在非功能性测试时,主要关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安全性通过权限控制、日志记录、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式实现。稳定性通过7*24小时的持续运行来保证。最后,建设完成这样一个系统应用环境。无人值守计量系统,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在石化产业应用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的结果,对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已完成的项目经验,该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达到了设计要求。

方兴[10](2019)在《基于RFID的CNAS认可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近年来,为满足广大出口商出口测试和认证的需求,CNAS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校准实验室为国家各级实验室分担了不少压力。传统的实验室信息管理方式以人工操作、纸质纪录为主,容易出现信息紊乱、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管理上的疏忽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何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保证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工作可以准确到位的得到执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人员、设备、样品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CNAS认可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率,确保实验室中存在的对象均处在安全可控的状态,实现实验室的安全信息化管理。本文围绕以RFID技术为信息获取手段、以CNAS-CL01中要求的管理规范为指导,搭建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功能进行展开,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CNAS认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总体需求模型,确定了具体安全管理要求。基于管理要求,明确RFID电子标签、读写设备、编码规则等关键因素的技术要求以及人员管理、设备、检测样品等方面的安全控制要求,为实现RFID技术在实验室设备管理、样品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奠定了基础。(2)分析CNAS认可规范、准则在实验室管理的具体要求,研究规范中能够实现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检测样品安全的具体条目,设计了细化方法并融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中。(3)设计移动端、终端交互协作获取数据的整体系统架构,解决RFID读写器与上位机之间的基础通信问题。采用JSP技术开发客户端LIMS软件,实现人员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样品实时跟踪等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了RFID手持式读写器移动端程序,通过MySQL数据库建立了人员信息、设备信息、样品信息之间的数据关系,完成了设备盘点、样品跟踪等功能。

二、射频卡的选型及应用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卡的选型及应用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接触网作业地线管控手持终端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地线监测装置研究现状
        1.2.2 智能终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接地线管控手持终端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与要求
    2.2 自组网通信方式的选择及组网方案的研究
        2.2.1 自组网通信方式的选择
        2.2.2 LoRa组网方式的研究
    2.3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及移植过程
        2.3.1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2.3.2 uC/OS-Ⅲ操作系统的移植过程
    2.4 本章小结
3 手持终端的硬件设计
    3.1 微处理器选型
    3.2 射频识别电路的设计
    3.3 人机交互模块的设计
    3.4 图像采集模块的设计
    3.5 存储电路的设计
        3.5.1 SD卡存储电路的设计
        3.5.2 SPI FLASH存储电路的设计
        3.5.3 SDRAM存储电路的设计
    3.6 通讯模块的选择及接口电路设计
        3.6.1 自组网模块的选择及电路设计
        3.6.2 4G通信模块的选择
    3.7 供电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手持终端的软件设计
    4.1 手持终端主程序设计
    4.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4.3 射频识别任务程序设计
    4.4 图像采集及存储程序设计
        4.4.1 图像采集任务程序设计
        4.4.2 图像存储任务程序设计
    4.5 二维码识别任务程序设计
    4.6 通信任务程序设计
        4.6.1 LoRa自组网通信任务程序设计
        4.6.2 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
        4.6.3 4G网络通信任务程序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手持终端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测试目的及主要测试内容
    5.2 手持终端硬件功能测试
    5.3 手持终端软件功能调试与测试
    5.4 联调实验功能测试
    5.5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立体车库的总体设计
    2.1 立体车库的分类
    2.2 立体车库的选型
    2.3 立体车库的结构
    2.4 控制器的功能设计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立体车库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控制模块
        3.1.1 单片机的功能
        3.1.2 单片机最小系统
    3.2 身份识别模块
    3.3 显示模块
    3.4 报警模块
    3.5 电机控制模块
        3.5.1 单片机CAN通信电路
        3.5.2 CAN总线OSI模型
        3.5.3 CAN总线报文
        3.5.4 CAN数据错误检测
        3.5.5 CAN通信协议
    3.6 上位机模块
        3.6.1 RS485总线
        3.6.2 MODBUS通信协议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立体车库系统程序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
        4.1.1 单片机开发环境
        4.1.2 串口屏开发环境
    4.2 单片机程序设计
        4.2.1 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4.2.2 显示屏的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开发环境
    4.4 上位机程序设计
        4.4.1 上位机的主要功能
        4.4.2 登录功能模块
        4.4.3 串口功能模块
        4.4.4 车库状态功能模块
        4.4.5 报警信息功能模块
        4.4.6 计时收费功能模块
        4.4.7 数据库功能模块
    4.5 上位机通信协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立体车库系统仿真分析
    5.1 硬件电路仿真软件
    5.2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I 单片机主程序
附录II 仿真电路图

(3)基于RFID的高铁检修调试工具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工具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功能需求分析
    2.2 可行性分析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3.2 工具柜选择
        2.3.3 数据库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方案选择与分析
    3.1 自动识别技术
        3.1.1 自动识别技术分类和比较
        3.1.2 RFID系统的组成
        3.1.3 RFID技术工作原理
    3.2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3.2.1 移动应用开发方式选择
        3.2.2 HTML5 相关技术与MUI架构配合开发
        3.2.3 AJAX技术
    3.3 服务器API接口开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具柜电控部分设计
    4.1 主要硬件选型
        4.1.1 主控芯片选型
        4.1.2 电控锁选型
        4.1.3 射频芯片选型
        4.1.4 RFID阅读器选型
    4.2 硬件电路设计
        4.2.1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2.2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4.2.3 电控锁驱动电路设计
        4.2.4 电控锁状态检测电路设计
        4.2.5 RC522射频识别模块电路设计
        4.2.6 报警电路设计
        4.2.7 OLED显示电路设计
        4.2.8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4.2.9 JTAG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4.3 程序设计
        4.3.1 MDK5开发环境介绍
        4.3.2 主程序设计
        4.3.3 RC522射频模块程序设计
        4.3.4 OLED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4.3.5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C机软件设计
    5.1 PC机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5.2 PC机软件开发环境
    5.3 软件主要模块设计
        5.3.1 登录模块
        5.3.2 人员信息管理
        5.3.3 工具信息管理
        5.3.4 借还记录管理与工具盘点
        5.3.5 系统设置模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平台移动应用设计
    6.1 跨平台移动应用总体框架设计
        6.1.1 跨平台移动应用设计目标与原则
        6.1.2 总体框架设计
        6.1.3 详细功能设计
    6.2 客户端设计
        6.2.1 客户端技术架构
        6.2.2 客户端结构设计
        6.2.3 客户端开发环境介绍
        6.2.4 登录模块
        6.2.5 用户注册模块
        6.2.6 查询功能模块
        6.2.7 信息发布模块
    6.3 服务器搭建及API接口设计
        6.3.1 Apache服务器简介
        6.3.2 开发环境搭建
        6.3.3 详细接口设计
        6.3.4 Ajax调用API接口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PC机软件测试
        7.1.1 登录功能测试
        7.1.2 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7.1.3 工具盘点功能测试
    7.2 跨平台移动应用测试
        7.2.1 登录功能测试
        7.2.2 员工注册功能测试
        7.2.3 工具查询和盘点功能测试
        7.2.4 信息交互功能测试
        7.2.5 APP打包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AGV导航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AGV准停分析
    2.1 磁导航AGV应用分析
    2.2 AGV准停影响因素分析
        2.2.1 RFID工作原理分析
        2.2.2 RFID定位识别存在的问题
        2.2.3 AGV负载变化对准停的影响
        2.2.4 AGV车轮打滑原因分析及对准停的影响
    2.3 AGV准停影响因素解决方法分析
        2.3.1 定位方法分析
        2.3.2 基于负载变化的准停模型分析
        2.3.3 聚氨酯实心轮加钢砂防打滑方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GV负载测量方法及驱动电机分析仿真
    3.1 AGV负载测量方法分析
    3.2 AGV驱动电机选择及电机特性分析
        3.2.1 AGV驱动电机选择
        3.2.2 直流无刷电机特性分析
    3.3 AGV驱动电机电流与负载变化关系理论分析
        3.3.1 AGV运动过程分析
        3.3.2 驱动电机相电流采样点设置
        3.3.3 AGV相电流走势理论分析
    3.4 直流无刷电机建模与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V准停实验平台设计与搭建
    4.1 AGV准停平台技术要求及总体框架
        4.1.1 准停平台技术要求
        4.1.2 准停平台组成及总体控制方案
    4.2 AGV基础模块设计
        4.2.1 AGV主控系统设计
        4.2.2 AGV驱动模块设计
        4.2.3 AGV磁导航模块及通信设计
        4.2.4 AGV人机交互模块及通信设计
        4.2.5 定位模块选型设计
        4.2.6 AGV供电模块
        4.2.7 AGV避障模块
    4.3 AGV电流采样设计
        4.3.1 相电流采样方法分析
        4.3.2 电流采样传感器选型
        4.3.3 电流采样调制电路
    4.4 AGV速度采样方法及硬件电路设计
        4.4.1 AGV速度采样方法分析
        4.4.2 编码器通信电路设计
    4.5 实验平台实物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停实验设计与分析
    5.1 负载预测模型构建实验设计与分析
        5.1.1 负载预测模型构建实验准备
        5.1.2 电流采样实验
        5.1.3 电流采样实验数据分析及验证
    5.2 准停模型构建实验
        5.2.1 准停减速曲线分析
        5.2.2 准停实验设计
        5.2.3 准停模型构建
        5.2.4 准停模型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尺寸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箱体类零件加工车间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箱体类零件的生产特点及工艺流程分析
        2.1.1 零件的分析
        2.1.2 生产特点
        2.1.3 工艺流程分析
    2.2 系统设计原则
    2.3 系统总体设计
        2.3.1 系统体系结构
        2.3.2 系统功能模型
        2.3.3 系统网络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工过程信息采集方法研究与实现
    3.1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3.2 数据采集流程方案设计
        3.2.1 制造车间数据分类
        3.2.2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流程分析
        3.2.3 基于RFID的数据采集流程详细设计
        3.2.4 设备信息采集流程分析
        3.2.5 设备信息采集流程详细设计
    3.3 数据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精密尺寸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
    4.1 视觉系统的硬件环境
        4.1.1 工业相机的选型
        4.1.2 光源和照明方式的选择
        4.1.3 镜头的选择
    4.2 视觉系统的软件环境
    4.3 视觉检测整体方案设计
    4.4 图像的预处理
        4.4.1 图像的灰度变换
        4.4.2 图像的噪声处理
        4.4.3 灰度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4.4.4 边缘检测与图像分割
    4.5 零件尺寸的测量
        4.5.1 相机标定
        4.5.2 基于HALCON的尺寸测量实现
    4.6 .Net环境下的程序开发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箱体类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类模块
        5.1.1 登陆模块
        5.1.2 主窗口模块
        5.1.3 数据库备份恢复模块
    5.2 物料类功能模块
        5.2.1 物料信息管理模块
        5.2.2 物料加工状态记录跟踪模块
        5.2.3 物料质量信息管理模块
    5.3 设备状态监控模块
    5.4 员工类功能模块
        5.4.1 员工资料管理模块
        5.4.2 权限管理功能模块
    5.5 生产计划及统计分析功能模块
    5.6 应用意义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智能小区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智能小区概述
        1.2.1 智能建筑
        1.2.2 智能小区的概念
        1.2.3 智能小区的功能及构成
        1.2.4 智能小区的分类
    1.3 研究现状
    1.4 小区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整体架构与相关技术
    2.1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多功能集成
    2.2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多功能集成相关技术
        2.2.1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多功集成方案
        2.2.2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多功能集成开发平台选型
    2.3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小区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2.3.1 RFID技术的应用
        2.3.2 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智能小区监管服务系统设计
    3.1 智能小区监管服务系统硬件设计
        3.1.1 小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3.1.2 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3.2 智能小区监管服务系统软件设计
        3.2.1 小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3.2.2 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智能小区安全服务系统设计
    4.1 智能小区安全服务系统硬件设计
        4.1.1 小区消防火灾报警系统硬件设计
        4.1.2 小区电子巡更系统硬件设计
    4.2 智能小区安全服务系统软件设计
        4.2.1 小区火灾报警系统软件设计
        4.2.2 小区电子巡更系统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智能小区服务管理系统应用实现
    5.1 智能小区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5.1.1 智能小区服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5.1.2 智能小区服务管理系统子模块需求分析
        5.1.3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模块设计
    5.2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5.2.1 数据库的选择
        5.2.2 数据库的设计
    5.3 系统运行环境及环境变量设置
    5.4 智能小区服务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4.1 智能小区监管服务系统模块实现
        5.4.2 智能小区安全服务系统模块实现
    5.5 平台运行与测试
        5.5.1 测试对象和测试结果
        5.5.2 测试分析与结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户外大型设备监控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1.1 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1.1.2 国内外工业物联网研究现状
        1.1.3 国内外大型设备远程监控研究现状
    1.2 雾计算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雾计算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雾计算的研究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分析
    2.1 工业物联网技术
        2.1.1 工业物联网体系架构
        2.1.2 工业物联网技术体系
        2.1.3 工业物联网的技术趋势
    2.2 雾计算介绍
        2.2.1 雾计算特征及架构
        2.2.2 雾计算应用场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远程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3.1 技术总体方案
    3.2 数据采集方案
        3.2.1 数据采集类型
        3.2.2 数据采集方式
    3.3 设备选型
        3.3.1 主控芯片选型
        3.3.2 嵌入式处理器及主板参数
        3.3.3 外接设备选型
        3.3.4 位置距离信息采集难点
    3.4 数据传输技术方案
        3.4.1 通信模块选择
        3.4.2 4G传输模块程序设计
        3.4.3 嵌入式主板4G移植
        3.4.4 数据结构及协议制定
    3.5 云端应用
        3.5.1 云服务器功能设计
        3.5.2 服务器的选择
        3.5.3 数据库控制器
    3.6 远程监测软件开发技术方案
        3.6.1 web前端界面整体架构
        3.6.2 软件编程的关键技术
        3.6.3 项目所用的编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4.1.1 修改环境变量
        4.1.2 Boot Loader的移植
    4.2 Linux内核移植
        4.2.1 Linux内核结构
        4.2.2 内核裁剪移植
        4.2.3 制作根文件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业物联网数据处理时延优化
    5.1 系统建模
        5.1.1 工业物联网云雾混合架构
        5.1.2 系统建模
    5.2 优化策略
        5.2.1 SAPSO-LB算法
        5.2.2 算法过程描述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5.3.1 SAPSO-LB时延分析
        5.3.2 节点个数对数据处理时延影响
        5.3.3 SAPSO-LB与其它负载算法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程与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复合通行卡简介
    2.2 复合通行卡检测需求分析
    2.3 设计测试流程
    2.4 系统结构设计
    2.5 系统可靠性分析
        2.5.1 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需求
        2.5.2 影响自动化测试可靠性的因素
        2.5.3 使用马尔可夫模型评估下载模块可靠性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选型
    3.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3.2 离线下载模块方案设计
        3.2.1 离线下载结构设计
        3.2.2 离线下载模块MCU
        3.2.3 程序存储模块设计
        3.2.4 下载接口设计
    3.3 通信模块设计
    3.4 通道切换模块设计
        3.4.1 继电器控制电路设计
        3.4.2 模拟开关电路设计
    3.5 扩展I/O接口模块设计
    3.6 电流检测模块设计
    3.7 夹具控制模块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的软件总体结构
    4.2 各个模块间通信帧设计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3.1 上位机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
        4.3.2 上位机软件流程设计
    4.4 下位机软件设计
        4.4.1 通信任务设计
        4.4.2 发送上位机命令到CPC卡
        4.4.3 下载任务设计
        4.4.4 控制外设任务设计
    4.5 复合通行卡测试版本设计
    4.6 下载器程序设计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运行和测试结果
    5.1 上位机软件运行界面
    5.2 下位机实物
    5.3 下载模块的可靠性测试
    5.4 系统测试
        5.4.1 准确性测试
        5.4.2 稳定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之处
7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石化公司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计量理论基础
    2.2 RFID卡简介
    2.3 WINFORM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目标及总体分析
        3.1.1 系统目标
        3.1.2 系统总体分析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进厂车辆管理
        3.2.2 地衡管理
    3.3 系统数据建模
    3.4 非功能性需求
        3.4.1 安全性需求
        3.4.2 稳定性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架构设计
        4.1.1 系统部署架构
        4.1.2 系统逻辑架构
    4.2 系统功能分解
    4.3 硬件选型
        4.3.1 系统硬件拓扑图
        4.3.2 硬件设备选型
    4.4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4.4.1 车辆进出厂管理
        4.4.2 称重计量
        4.4.3 权限管理
        4.4.4 基础公共模块
        4.4.5 系统运行设置
    4.5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5.1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过程
        5.2.1 进厂车辆管理功能测试
        5.2.2 地衡管理功能测试
        5.2.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5.3 测试结果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授权)专利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10)基于RFID的CNAS认可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1.2.2 RFID技术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总体需求分析
        2.1.1 实验室现状分析
        2.1.2 系统需求概述
    2.2 CNAS质量体系规范的引入
        2.2.1 规范简介
        2.2.2 规范在系统中体现
    2.3 各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2.3.1 人员管理模块
        2.3.2 设备管理模块
        2.3.3 样品管理模块
    2.4 系统可行性分析
    2.5 本章小节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设计原则
        3.1.2 系统总体架构
        3.1.3 系统技术架构
    3.2 架构分层设计
        3.2.1 感知层
        3.2.2 网络层
        3.2.3 应用层
    3.3 系统硬件技术方案
        3.3.1 RFID技术概述
        3.3.2 RFID标签选型
        3.3.3 RFID读写器的选型
        3.3.4 标签安放位置
        3.3.5 标签编码设计
    3.4 数据库设计
        3.4.1 设计原则
        3.4.2 数据库选择
        3.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4.4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3.5 系统模块设计
        3.5.1 人员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3.5.2 设备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3.5.3 样品管理模块功能设计
        3.5.4 RFID手持机模块功能设计
    3.6 本章小节
4 系统模块的实现与验证
    4.1 系统模块的实现
        4.1.1 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4.1.2 人员管理模块实现
        4.1.3 设备管理模块实现
        4.1.4 样品管理模块实现
        4.1.5 RFID手持机功能实现
    4.2 系统验证
        4.2.1 测试系统的搭建
        4.2.2 功能验证过程
        4.2.3 非功能验证过程
    4.3 本章小节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课题主要工作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射频卡的选型及应用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接触网作业地线管控手持终端研制[D]. 高浩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51单片机的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器的设计[D]. 李国涛.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 [3]基于RFID的高铁检修调试工具管理系统的设计[D]. 史凯升.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4]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D]. 王光奇. 济南大学, 2020(01)
  • [5]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D]. 崔毅. 济南大学, 2020(01)
  • [6]智能小区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D]. 伊海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7]工业物联网技术在户外大型设备监控的应用研究[D]. 黄冠.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高速公路复合通行卡测试系统[D]. 于扬.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石化公司无人值守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8)
  • [10]基于RFID的CNAS认可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方兴.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射频卡的选择及应用设计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