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尖孢镰刀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病原类型研究

新疆尖孢镰刀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病原类型研究

一、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华,方香玲[1](2021)在《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主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侵染100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作物,包括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食用豆类以及豆科牧草等,引发作物枯萎导致根腐病。该菌从根部侵染植物,在植株全生育期均可引起植株发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复杂,根据植物寄主已被细分为100多种专化型,同一专化型又可分为不同生理小种。通过植物寄主、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尖孢镰刀菌的检测及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纪晓彬[2](2020)在《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属于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黄萎病是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头号病害。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新疆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主产棉区,2019年,新疆种植面积占全国76.1%。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的植棉面积为87.94万公顷,占新疆棉花总面积的34.62%,产量占42.33%。然而,新疆棉区尤其是兵团植棉垦区机械化、常年连作、秸秆还田等特有的栽培模式,加上种子调运频繁,导致土壤病原物、特别是大丽轮枝菌大量积累,各种菌系叠加混合,为大丽轮枝菌优势种群传播和种群变异提供了条件,造成近年来新疆兵团棉花黄萎病频繁爆发且为害日趋严重。因此,为明确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布特征,本论文于2016-2017年围绕新疆兵团主要棉花种植团场采集了棉花黄萎病病样并进行大丽轮枝菌分离,通过基因型鉴定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6–2017年从9个师共40个团分离大丽轮枝菌1877株,其中2017年1345株(占分离菌株总数71.66%),北疆1158株(占分离菌株总数61.69%);培养表型鉴定发现分离的菌株中菌核型(易沉积黑色素)最多,共1131株(占60.25%),其次是菌丝型,共570株(占30.37%),其余176株为中间型;结合分离菌株年际和地理分布信息比较分析发现,年度间及南北疆菌株的培养表型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新疆棉花大丽轮枝菌以菌核型为主。2.基于落叶/非落叶型、生理型(小种)和配子型基因标记,系统开展了分离菌株的基因型鉴定。检测发现,分离的菌株含有落叶型标记菌株1094株(占58.28%),非落叶型标记703株(占37.45%),其余80株(占4.26%)既不含有落叶型也不含有非落叶型标记;比较2016-2017年度南北疆落叶型群体比例发现,北疆落叶型菌株比率分别为81.94%和75.03%、南疆落叶型菌株比率分别为31.76%和28.40%,表明北疆的落叶型菌株比例均显着高于南疆;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际间相同/近似采样点落叶型菌株比例呈上升趋势,2017年分离自三、六和八师的落叶型大丽轮枝菌较2016年均增加(>5%)。生理型(小种)检测发现新疆棉区大丽轮枝菌均为2号生理型(小种);配子型分析表明分离的菌株均为MAT1-2,表明其不具有发生有性世代的种群结构基础。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落叶型大丽轮枝菌已成为新疆棉区、特别是北疆地区的优势种群并快速传播。3.针对分离的病原开展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鉴定出231,994个遗传变异,包括201,986个SNPs和30,008个Indels,其中35,433个为非同义突变SNPs,为构建大丽轮枝菌种群遗传变异图谱及基因正选择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基于群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首次构建了新疆兵团棉区大丽轮枝菌种群的系统发育树,发现新疆棉花大丽轮枝菌分化成截然不同的2个进化分支,2个极性群体且与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直接关联且无明显的遗传变异交换,表明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仍然以2个典型的无性系(落叶型和非落叶型)传播。遗传变异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还发现少部分菌株独立于2个进化分支之外,表明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还存在新的无性系或者变异类型。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新疆兵团垦区棉花黄萎病为害调查及病原大丽轮枝菌分离与鉴定,为黄萎病病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与菌种资源;通过基因型鉴定及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发现,新疆兵团棉区目前仍以2个截然不同的无性系—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流行传播,且落叶型大丽轮枝菌已成为优势种群并快速传播,这为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种群结构变异与演化及黄萎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蔡梦杭[3](2019)在《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区,近5年棉花黄萎病发展更为迅速,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态势,严重威胁到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亟需明确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在棉田的发生与分布、病原物的培养性状及致病力分化,因此本研究在新疆不同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菌,进行了落叶型、非落叶型以及交配型、生理小种的鉴定,分析了不同致病类型的分布情况、选取代表菌株对其培养性状及对棉花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如下:1.从新疆不同植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852株,利用大丽轮枝菌特异引物VDS-F/VDS-R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852个病株中分离的菌株都是大丽轮枝菌。利用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D1/D2、非落叶型菌系特异性引物ND1/ND2对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65.3%的菌株为落叶型菌系,27.7%为非落叶型菌系,7.0%菌株不能归类,表明供试菌株的致病类型存在分化,其中以落叶型菌系为主要致病类型。根据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在单个条田中所占的比例对田间地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落叶型菌株发生的地块最多,其次是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发生地块,田间以落叶型菌株为优势菌株的地块占67.9%,表明落叶型菌系为田间地块的主要致病类型。2.对140个棉花大丽。轮枝菌代表菌株进行生理。小种、交配型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为2号生理。小种,交配。型均为MAT1-2型。菌株分离初期,对400个菌株的培养表型进行统计,菌核型菌株占比79.2%,中间型占比17.2%,菌丝型仅占3.6%。同时发现来自同一单孢的菌株,其菌落存在表现型变异现象。对23个代表性菌株的培养性状进行进一步测定,结果表明,23个代表性菌株形成菌核型、菌丝型和中间型3种菌落类型,菌核型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进一步分化形成3种不同的类型。3.对棉花感病品种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普遍高于非落叶型菌株引起的病指,非落叶型菌株中也有病指很高的菌株。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以上结果表明,新疆棉田采集的棉花黄萎病菌,其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

萨吉达木·艾则孜[4](2018)在《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文中提出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新疆棉花病害发生逐年加重,造成一些棉区严重减产或品质下降。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分子检测方法对新疆北部棉区的棉花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子检测对4种病害病原菌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室内盆栽鉴定和小区试验,比较了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立枯病和红腐病的单一抗性和兼抗特性。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品种及针对性地开展病害防控提供依据。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北部棉花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红腐病、炭疽病和角斑病。其中,枯萎病和立枯病发生较为普遍;黄萎病发生次之;红腐病分布地较少,集中地发生在塔城地区;炭疽病和角斑病在调查区域内仅有零散分布。对各地病样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新疆北部棉区均有4种病害病原菌的分布。其中,尖孢镰孢霉分布最为普遍;立枯丝核菌次之;大丽轮枝菌只在近半数的采样区域有分布;拟轮枝镰孢霉分布不广,有明显的区域性,仅个别采样区域有较高频的分布。对4种病害病原菌侵染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对棉株的早期侵染率较高,在子叶期就有了较高的侵染,从子叶期到蕾铃期侵染株率逐渐减少,呈持续下降趋势,且立枯丝核菌侵染率一般高于拟轮枝镰孢霉;而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虽然在子叶期也有侵染,但侵染株占比较低,从子叶期到蕾铃期侵染株率逐渐增加,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尖孢镰孢霉侵染株率一般高于大丽轮枝菌;在六叶期前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的侵染株率高于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而六叶期后尖孢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的侵染株率高于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孢霉。基于分子检测的4病原菌的混合侵染情况分析表明:4种病原菌中两种或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单一棉株的情况非常普遍;其中,2种病原菌混合侵染的病株最多。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对立枯病和红腐病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抗性差异。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I)或高抗(HR)的品种,多数品种对2种病害表现为感病(S)或高感(HS)。仅有少数品种对红腐病或立枯病表现为抗病(R)或中抗(MR)。对红腐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有中棉72(R)、新陆早53(R)、中棉50(MR)等7个品种。对立枯病较好的品种有新陆早53(MR)、中棉72(MR)和中棉50(MR)等6个品种。对2种病害的兼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新陆早53(MR)、中棉72(MR)和中棉50(MR)等6个品种。此外棉花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对立枯病抗性较好的品种多数兼具对红腐病的抗性。

艾海提·艾合买提[5](2018)在《海岛棉抗枯萎病基因GbLEA3、GbPR10和GbMPK16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海岛棉具有纤维长度、比强度、细度等优势,在农业生产、国民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棉花枯萎病的蔓延严重地影响着海岛棉产量和品质,给农民的经济水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抗枯萎病基因的功能验证,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功能明确的候选基因,是培育海岛棉抗枯萎病新品种和减少枯萎病危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前期转录组测序和抗病表达谱数据,克隆了Gb LEA3、Gb PR10、Gb MPK16基因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枯萎病菌和乙烯、水杨酸诱导抗性不同的海岛棉品种,对克隆的抗病基因进行定量RT-PCR(q RT-PCR)表达分析;通过VIGS技术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前期转录组测序和抗病表达数据,从接种枯萎病菌的抗病海岛棉材料“06-146”中分别克隆了海岛棉同源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Gb LEA3、Gb PR10、Gb MPK16,ORF序列长度分别为318bp、480 bp、1665 bp,氨基酸序列长度分别为105个、159个、554个,分别属于LEA-3、PR10、D组MAPK基因家族,相应的蛋白都属于亲水性蛋白,它们分布于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结构域分析表明,Gb LEA3蛋白具有不同于LEA-3蛋白家族典型保守结构域,Gb PR10蛋白具有致病相关的Bet-v1功能区和核酸酶活性有关的甘氨酸环P-Loop(GXGGXG),Gb MPK16蛋白具有蛋白激酶(Protein-Kinase-Dom)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b PR10、Gb MPK16这两个基因与植物抗病相关。2.枯萎病诱导的q RT-PCR表达分析表明,Gb MPK16基因在海岛棉抗病品种中,各个组织的表达量都高于感病品种,Gb LEA3和Gb PR10在不同品种的不同组织上的表达量不均匀,Gb PR10基因在抗病品种各组织的表达量较高于感病品种,说明枯萎病诱导Gb PR10和Gb MPK16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3.激素诱导的q RT-PCR表达分析表明,ET诱导后Gb LEA3基因在抗病品种4 h开始上调表达,而感病品种在各时期的表达量低于处理前的表达量;Gb PR10基因在抗病品种中出现先增后降趋势,而感病品种处理后期上调表达;Gb MPK16基因在抗、感病品种上逐渐上调表达。SA诱导后,Gb LEA3在抗病品种2 h、4 h逐渐上调表达,之后表达量快速下降,在感病品种上,除了4 h外,其它时期的表达量低于处理前的表达量;Gb PR10在抗病品种出现先上调后下调表达量趋势,而在感病品种上几乎没有表达;Gb MPK16基因在抗病品种2 h达到最高的表达量之后缓慢下降,而在感病品种表达量先增后降。结果表明,Gb LEA3、Gb PR10、Gb MPK16基因同一激素处理抗病品种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4.通过VIGS技术,对3个基因进行功能验证,并q RT-PCR鉴定发现,Gb LEA3、Gb PR10、Gb MPK16基因都沉默成功,Gb LEA3、Gb PR10基因的沉默率较高于Gb MPK16基因;枯萎病诱导15 d后的病情指数大小为Gb PR10:26.25>Gb MPK16:22.81>Gb LEA3:17.18>对照:15.93,说明对枯萎病抗性大小顺序为Gb PR10>Gb MPK16>Gb LEA3。推测Gb LEA3、Gb PR10、Gb MPK16基因都可能在抗枯萎病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飞[6](2012)在《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田间广泛出现了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症状。对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鉴此,本研究在分析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广泛分布的原因。针对第一个问题,本研究从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共分离和收集到34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从3个层面揭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有来源于华中棉区30个县(市)52个取样点129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7块不同发病率棉田86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6个典型黄萎病株的126个菌株。本研究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了营养亲和性(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ing,简称VCG)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在第一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VCG1A型占94.6%,VCG2型占5.4%。在第二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源于5块棉田的病菌均为VCG1A型。在源于另外两块棉田的菌株中,VCG1A(?)型分别占94%和90.9%,而VCG2型分别占6.0%和9.1%。在第三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来源于6个典型病株的菌株全部属于VCG1A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菌株已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在陆地棉品种鄂棉24和银瑞361上测定了VCG1A型和VCG2型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14天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均能引起棉苗发病,VCG1A型菌株引起典型的落叶症状(defoliation,简称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D型。而VCG2型菌株则没有引起落叶症状(non-defoliation,简称N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ND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评价了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的主栽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感性以及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4TM6-15极其感病,而6个棉花品种(C111、湘杂棉3号F2、富抗杂3号F1、湘杂棉2号F2、盛杂棉9号F1、华丰杂1号F1)对VCG2/ND型菌株1HN-1感病,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19F1、富抗杂518F1、鄂杂棉4号)对菌株1HN-1中感,另外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3号、福棉2号、丰棉03F1)对菌株1HN-1抵抗。结果还表明:在株高、根重、叶重和茎重等4个指标上,VCG1A/D型菌株接种的棉苗显着(P<0.05)低于VCG2型菌株接种的棉苗。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在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推广的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高感。在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反应方面,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308下,VCG1A/D型菌株在PDA和CDA上生长速度显着(P<0.05)快于非落叶型菌株。在10~33℃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25/25℃、27/27℃、30/25℃(昼/夜温度)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导致棉花植株落叶,而VCG2/ND型菌株也导致棉花植株发病,但不引起棉花落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病害进程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简称AUDPC)和维管束变色指数值(Vascular discoloration index,简称VDI)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引起的AUDPC值和VDI值。在30/30℃、33/27℃条件下,在鄂棉24上,VCG1A/D型菌株和VCG2/ND型菌株引起轻微病害症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VDI值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银瑞361上,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均没有引起病害。在33/33℃下,两类菌株接种棉苗后,棉苗叶片和维管束都没有显现任何病害症状。这些结果表明:VCG1A/D型菌株对高温(30℃)的忍耐性较VCG2/ND型菌株强,可能更适应湖北省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说明:VCG1A/D型菌株在湖北省已广泛流行。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的高度敏感性以及VCG1A/D型菌株对湖北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可能是造成VCG1A/D型菌株广泛流行的原因。

王晓光[7](2011)在《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是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引起的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棉花枯萎病菌有8个生理小种,我国分布有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其中7号生理小种是我国棉花枯萎病菌的优势小种,其毒力强,分布广,危害严重,且不同菌系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因此,明确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分布、致病力分化和菌系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棉花的抗病育种、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以棉花枯萎病菌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和3个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为材料,通过对酶切时间、预扩增模板浓度、选择性扩增模板浓度进行梯度优化试验,建立了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适合棉花枯萎病菌的AFLP技术体系,即酶切反应:250 ng DNA经HaeⅢ/PstⅠ37℃酶切2 h后,加入1μL PstⅠ再进行酶切2 h;连接反应:酶切产物25℃连接过夜(≥16 h);PCR反应中,连接产物稀释10倍(P10)作为预扩增模板,预扩增产物稀释50倍(P10S50)作为选择性扩增模板进行PCR扩增。利用优化后的AFLP技术可将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进行有效地区分。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85个棉花枯萎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枯萎病菌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511.00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在0.51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供试的85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AFLP类群。AGsⅠ类群包括1个菌株Race 3,为3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Ⅱ类群包括1个菌株Race 8,为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Ⅲ类群包括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和74个供试菌株,说明74个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为7号生理小种,同一小种内不同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AGsⅣ类群中包括8个菌株,不同于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与其他供试菌株的遗传分化较大。基于AFLP多态性划分的类群表明,AFLP类群与生理小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和致病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对AGsⅣ类群中的8个菌株结合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BT)基因和磷酸透性酶(PHO)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8个菌株均为棉花枯萎病菌,其中5个菌株与澳大利亚的棉花枯萎病菌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可能为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新基因型菌株。其它3个菌株与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在同一进化群中,为7号生理小种。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冀棉11棉花品种的致病力强弱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病情指数划分为强、中和弱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力菌株56个,占供试菌株的65.88%,中等致病力菌株20个,占供试菌株的23.53%,弱致病力菌株9株,占供试菌株的10.59%。AGsⅣ类群中5个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新基因型菌株在冀棉11棉花品种上均表现弱致病力,另外3个7号生理小种菌株分别表现强、中等和弱致病力。

朱荷琴[8](2007)在《棉花主要病害研究概要》文中指出以棉花枯、黄萎病为主,就我国近50年来,在棉花病害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了较详细的总结。"全国棉花枯、黄萎病协作组"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棉花病害研究工作的进展,突出表现在棉花枯、黄萎病菌生理型(小种)的鉴定,棉花的抗病机理和抗病鉴定方法研究,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和新品种系的抗病性鉴定,落叶型黄萎病的研究,抗病育种及种衣剂的研制等方面。并认为应加强棉花抗枯、黄萎病遗传,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以及抗虫棉病害发生特点、机理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泽辉,武刚,陆敬善,水涌,覃文彬[9](2007)在《海陆杂交所选育的长绒棉抗枯萎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长绒棉抗病材料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等抗病性鉴定,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长绒棉抗病材料对该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源菌抗病性鉴定,都具有一定抗病性,病指没有明显差异。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其后代抗病性稳定,为长绒棉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很好抗源,增加了长绒棉抗病育种上的抗源新种质。

白剑宇[10](2007)在《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及营养亲和群遗传分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形态学鉴定,利用营养亲合群法和指纹图谱扩增技术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营养亲合群遗传分化以及各亲合群与生理小种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明确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种群分布、生理小种种类和营养亲和群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49个菌株可划为I、II、III三个类群,第一类群自身亲和,与7号小种标准菌株亲和,不与3号、8号小种标准菌株亲和,暂命名为VCG-xj1;第二、三类群自身亲和,与3号、7号、8号标准菌株均不亲和,暂命名为VCG-xj2和VCG-xj3,其中第一类群中的菌株,属于7号小种,分布于新疆各采样点,未知类群(II、III)零星分布。由此说明7号小种仍是新疆的优势小种,但也不排除存在其它小种的可能,这与1998年张莉、李国瑛等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也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说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群体结构基本稳定,但对未知的亲合群种类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利用现代生化技术,通过指纹图谱扩增分析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种群遗传进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亲和群代表菌株与3号小种对照亲缘关系较远;而与7号、8号小种菌株对照的亲缘关系较近,与8号菌株亲缘关系较近这一点与前人所得结果有所差异。同一亲合群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遗传分化存在差异。Ⅱ组、Ⅲ组中的菌株与供试的其它菌株亲缘关系较远,菌株的归属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此结合营养亲和群测定结果可知新疆仍以7号小种为优势小种,且不同菌株及亲合群间其遗传分化差异较大。

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寄主专一性
2 生理水平遗传多样性
    2.1 营养体亲和群
    2.2 脂肪酸多样性
3 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
    3.1 ITS分析
    3.2 TEF分析
    3.3 ISSR分析
    3.4 RAPD分析
    3.5 AFLP分析
    3.6 SRAP分析
    3.7 分子水平研究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方法的比较
4 问题与展望

(2)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棉花黄萎病危害现状
        1.1.1 棉花黄萎病病原
        1.1.2 棉花黄萎病病征及发病特点
    1.2 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3 大丽轮枝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1 致病型
        1.3.2 培养表型
        1.3.3 生理小种
        1.3.4 营养亲和群
        1.3.5 遗传谱系
        1.3.6 配子型
        1.3.7 生理型
    1.4 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研究方法
        1.4.1 营养亲和性技术
        1.4.2 分子标记技术
        1.4.3 基因组学技术
    1.5 新疆棉花黄萎病主要研究进展
        1.5.1 新疆棉花黄萎病危害现状
        1.5.2 新疆棉花黄萎病主要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新疆兵团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2.1.2 新疆棉花黄萎病病样采集
        2.1.3 棉花黄萎病的分离与纯化
        2.1.4 大丽轮枝菌形态学鉴定
        2.1.5 大丽轮枝菌分子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丽轮枝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2.2.2 大丽轮枝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培养表型鉴定与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3.1.2 大丽轮枝菌的菌落培养
        3.1.3 大丽轮枝菌的培养表型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丽轮枝菌培养表型的鉴定与统计
        3.2.2 培养表型变异
    3.3 讨论
第四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4.1.2 大丽轮枝菌DNA的提取
        4.1.3 大丽轮枝菌基因型鉴定引物
        4.1.4 大丽轮枝菌的基因型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致病型分子标记落叶型(D)/非落叶型(ND)分析
        4.2.2 基于寄主专化型分子标记1 号生理小种(R1)/2 号生理小种(R2)分析
        4.2.3 基于有性生殖交配型分子标记Mating1-1-1/Mating1-2-1 分析
        4.2.4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基因型鉴定结果及演化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鉴定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丽轮枝菌群体全基因组重测序及数据质量分析
        5.2.2 大丽轮枝菌群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SNPs和 Indels)分析
        5.2.3 基于新疆兵团大丽轮枝菌SNPs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分布
    1.2 轮枝菌属的分类
        1.2.1 轮枝菌属的分类
        1.2.2 大丽轮枝菌的分类
    1.3 大丽轮枝菌的遗传与变异
        1.3.1 大丽轮枝菌的致病类型
        1.3.2 大丽轮枝菌的生理小种
        1.3.3 大丽轮枝菌的交配型
        1.3.4 大丽轮枝菌的培养特性变异
        1.3.5 大丽轮枝菌的生理型变异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的分子鉴定及田间地块不同致病型菌株的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的采集
        2.1.2 培养基的配制
        2.1.3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2.1.4 棉花黄萎病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特异性引物的选择
        2.1.5 大丽轮枝菌及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致病型特异性引物的选择
        2.1.6 田间条田类型的划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的种类鉴定
        2.2.2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型分子检测结果
        2.2.3 新疆棉花黄萎病不同致病型菌株的分布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小种、交配型的鉴定及菌落培养特性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的配备
        3.1.3 棉花黄萎病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特异性引物的选择
        3.1.4 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结果
        3.2.2 棉花黄萎病菌交配型的分子检测结果
        3.2.3 新疆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培养表型的初步统计
        3.2.4 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株菌落培养性状的观察
        3.2.5 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株菌落平均生长速度的测定
        3.2.6 棉花黄萎病菌菌落培养性状的变异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病菌及植物材料
        4.1.2 温室苗期棉花的培育及黄萎病菌株的接种
        4.1.3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性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棉苗浸根接种时间的确定
        4.2.2 棉苗浸根接种浓度的确定
        4.2.3 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株的棉花苗期致病力测定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棉花主要病害种类及在新疆北部的分布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新疆棉花4种病害病原菌的侵染动态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对2种苗期病害的抗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新疆北部各地棉田土壤信息
附录 Ⅱ 4种病原菌的部分电泳图
致谢
作者简历

(5)海岛棉抗枯萎病基因GbLEA3、GbPR10和GbMPK16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引言
    1.1 植物抗病机制
    1.2 棉花枯萎病研究进展
    1.3 转录组测序(RNA-Seq)在抗病基因挖掘中的应用
    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研究进展
    1.5 LEAs蛋白研究进展
    1.6 PRs蛋白研究进展
    1.7 MAPKs蛋白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海岛棉抗枯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海岛棉抗枯萎病基因表达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海岛棉抗枯萎病基因VIGS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棉花
        1.1 棉花分类地位和用途
        1.2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面积和产量
        1.3 长江流域气候条件、棉花种植历史以及棉花黄萎病发病状况
    2 棉花黄萎病
        2.1 棉花黄萎病症状
        2.2 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和分类地位
        2.3 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
        2.4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2.5 接种体来源和病原菌传播
        2.6 棉花黄萎病病害循环
        2.7 非生物因素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2.8 其它病原菌、线虫和杂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3.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3.2 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分析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4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群、分子标记之间的联系
    4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5.1 课题的提出
        5.2 课题的意义
        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棉花黄萎病病杆样品收集
        1.1.2 其它省份菌株的收集
        1.1.3 参考菌株的收集
        1.1.4 供试的棉苗的准备
        1.1.4.1 供试棉种
        1.1.4.2 种子催芽
        1.1.4.3 基质装盘
        1.1.4.4 播种
        1.1.4.5 营养液的准备
        1.1.5 供试的培养基
        1.1.6 DNA提取所用到的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1.2.2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1.2.3 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的测定
        1.2.4 SCARS分子标记鉴定
        1.2.4.1 DNA的提取
        1.2.4.2 特异性PCR扩增
        1.2.5 营养亲和性分析
        1.2.5.1 nit突变体的诱导和类型鉴定
        1.2.5.2 营养亲和性测定
        1.2.6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1.2.6.1 代表性菌株接种菌液制备
        1.2.6.2 棉苗的接种
        1.2.6.3 调查记载
        1.2.7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1.2.8 温度对代表性菌株的菌丝生长的影响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和培养特性
        2.2 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
        2.2.1 来源于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2.2.2 来源于不同发病率田块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2.2.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测定
        2.3 特异性引物的扩增
        2.4 营养亲和性分析
        2.4.1 nit突变体的诱导
        2.4.2 nit突变体的配对
        2.4.3 营养亲和群分布
        2.4.3.1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分布
        2.4.3.2 不同发病率田块的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种类
        2.4.3.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
        2.5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6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2.7 代表性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棉花主栽品种对黄萎病菌的抗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棉种
        1.2 供试菌株
        1.3 棉苗培育
        1.4 菌液制备
        1.5 棉苗的接种
        1.6 调查记载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1.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1.4.1 供试的棉花品种
        1.4.2 棉苗培育
        1.4.2.1 种子催芽
        1.4.2.2 基质装盘
        1.4.2.3 播种
        1.4.2.4 营养液的准备
        1.4.3 菌液的制备
        1.4.4 接种方法
        1.4.5 调查记载
        1.5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2.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2.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混合接种对病害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棉种
        1.2 供试菌株
        1.3 棉苗培育
        1.4 菌液制备
        1.5 棉苗的接种
        1.6 调查记载
        1.7 样品采集
        1.8 田间不同发病率田块和典型发病单株收集
        1.9 棉花黄萎病菌和植物DNA的提取
        1.10 通过双重巢式PCR检测棉株体内的棉花黄萎病菌类型
        1.11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接种对棉苗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2.2 田间病株中病菌类型检测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致谢

(7)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地理分布及其危害状况
        1.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和地理分布
        1.1.2 棉花枯萎病在中国的危害状况
    1.2 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1.3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1.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形态特征
        1.3.2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类研究
        1.3.3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1.4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
        1.4.1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4.2 DNA 序列分析在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棉花枯萎病菌供试菌株和标准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2 供试试剂及主要试验仪器
        2.2.1 培养基
        2.2.2 试验药品
        2.2.3 主要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棉花枯萎病样品的采集及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2.3.2 棉花枯萎病菌形态学鉴定
        2.3.3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2.3.4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2.3.5 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数据分析
        2.3.7 棉花枯萎病菌的AFLP 分析
        2.3.8 差异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2.3.9 DNA 序列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10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
        3.1.1 棉花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
        3.1.2 棉花枯萎病菌的鉴定及形态描述
    3.2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3.3 棉花枯萎病菌DNA 的提取
        3.3.1 菌丝的培养方法比较
        3.3.2 CTAB 法提取棉花枯萎病菌DNA
    3.4 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3.4.1 酶切时间的确定
        3.4.2 预扩增模板浓度确定
        3.4.3 选择性扩增模板浓度确定
        3.4.4 AFLP 引物组合的筛选
    3.5 基于AFLP 的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5.1 棉花枯萎病菌AFLP 扩增结果
        3.5.2 棉花枯萎病菌AFLP 聚类分析
        3.5.3 AFLP 类群与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3.6 差异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3.6.1 差异菌株DNA 扩增结果
        3.6.2 差异菌株DNA 序列同源比对
        3.6.3 差异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3.7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AFLP 类群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7.1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AFLP 类群相关性分析
        3.7.2 差异菌株的致病力测定及柯赫氏法则验证
4 讨论
    4.1 棉花枯萎病菌的鉴定
    4.2 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4.3 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1 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
        4.3.2 棉花枯萎病菌AGsⅣ类群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4.4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分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棉花主要病害研究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棉花病害研究的发展历史
2 棉花枯、黄萎病的研究与防治
    2.1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研究的背景及其启动
    2.2 棉花枯、黄萎病菌的研究
        2.2.1 棉花枯、黄萎病病菌生理型 (小种) 的鉴定。
        2.2.2 棉花枯、黄萎病菌的营养体亲和性。
        2.2.3 棉花枯、黄萎病菌同工酶分析。
        2.2.4 棉花枯、黄萎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2.5 棉花黄萎病菌的变异。
        2.2.6 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病原菌研究。
    2.3 棉花枯、黄萎病菌的致萎机制及寄主的抗病机理
        2.3.1 棉花枯、黄萎病菌的致萎机制。
        2.3.2 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抗性机理。
    2.4 棉花抗枯、黄萎病性遗传及抗病育种
    2.5 棉花抗枯、黄萎病鉴定
        2.5.1 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鉴定方法。
        2.5.2 棉花种质资源材料抗病性鉴定。
        2.5.3 棉花新品种 (系) 及国家区试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2.6 棉花种子带菌消毒处理及零星病点土壤处理
    2.7 棉花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
3 棉花苗病及铃病的研究
4 转基因抗虫棉病害研究
5 讨论与展望
    5.1 对棉花枯、黄萎病的研究仍为棉花病害研究的重中之重
    5.2 对抗虫棉病害发生特点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9)海陆杂交所选育的长绒棉抗枯萎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工病圃的建立
    1.2 材 料
    1.3 调查记载
    1.4 方 法
        1.4.1 统计分析
        1.4.2 抗性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绒棉抗枯萎病材料在病圃中近三年来抗病性表现
    2.2 长绒棉抗枯萎病材料在重病田抗病性表现
    2.3 长绒棉抗枯萎病材料对不同地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源菌抗病性表现
    2.4 长绒棉抗枯萎病材料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后代抗病性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10)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及营养亲和群遗传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分布及危害状况
    2 棉花枯萎病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机制和植物抗病机理
        2.2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第二章 棉花枯萎病的调查及病原菌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培养基
        1.2 样品的采集、分离和纯化
        1.3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择性 PEA 培养基分离结果
        2.2 单孢分离菌株的分离结果
        2.3 显色反应纯化鉴定结果
        2.4 一般形态学观察和生长观察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营养亲和性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标准菌株
        1.2 供试培养基
        1.3 nit 突变体的诱发
        1.4 nit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2. 营养亲和性测定
        2.1 自身亲和性测定
        2.2 营养亲和群的划分
        2.3 营养亲和群与生理小种的相关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突变体诱发与表型鉴定
        3.2 营养亲和性测定与营养亲和群划分
        3.3 营养亲合群与生理小种的对应关系
    4. 讨论
第四章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标准菌株
        1.2 培养基的种类
        1.3 仪器
        1.4 试剂的配制
    2. 基因组DNA 抽提与指纹扩增产物的检测
        2.1 菌体的培养
        2.2 基因组 DNA 的抽提
        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4 DNA 的指纹扩增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态性 DNA 条带的筛选结果
        3.2 不同地区不同 VCG 群菌株间的指纹扩增图谱
        3.3 遗传进化关系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新疆棉花枯萎病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致病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尖孢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王泽华,方香玲. 中国草地学报, 2021(05)
  • [2]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D]. 纪晓彬.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 蔡梦杭.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4]新疆北部棉花病害调查及抗性品种筛选[D]. 萨吉达木·艾则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5]海岛棉抗枯萎病基因GbLEA3、GbPR10和GbMPK16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 艾海提·艾合买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D]. 徐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晓光.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8]棉花主要病害研究概要[J]. 朱荷琴. 棉花学报, 2007(05)
  • [9]海陆杂交所选育的长绒棉抗枯萎病研究[J]. 刘泽辉,武刚,陆敬善,水涌,覃文彬. 新疆农业科学, 2007(04)
  • [10]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及营养亲和群遗传分化研究[D]. 白剑宇.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标签:;  

新疆尖孢镰刀菌优势生理小种及其病原类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