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线路设计探讨

网络工程线路设计探讨

一、网化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为峰,隋芯,郭小天,姜亚洲,程田天[1](2021)在《基于格网化邻域查询的海上船舶救援搜索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海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各类海洋灾害频繁发生,海上航行、作业环境复杂,因此,海上快速救援对保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空间剖分的格网化编码,提出一种根据有效救援距离和失事船舶位置进行邻域搜索以查找失事船只相邻和最邻近可供救援的船只的方法,其中有效救援距离通过救援船舶的类型和航速来设定,根据有效救援距离设置不同的编码搜索长度。本文将模拟实验区域设定为我国东海海域,随机生成1×104个船位点,在时间检索效率和内存占用两方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船舶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相比,基于格网化邻域搜索的查询方法编码后船位数据较编码转换前船位数据占用内存空间减少56.47%,同时,编码后检索运算的用户时间是编码前用户时间的17.67%,因此,基于格网化邻域搜索的查询方法占用内存小,且运算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提升对遇险船舶邻域救援船只的查询效率。

隋芯[2](2021)在《基于格网模型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渔区编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次系统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不含岛屿海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渔业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海洋资源之一,而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保证。由于海洋和陆地的地理特征差别很大,如:海洋的柔性、动态性、数据间接性、模糊性和多尺度性等特征,因此,传统的陆地GIS难以适用于海洋渔业的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发射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向全球提供服务,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海洋渔业中船舶位置数据的多维度特征(包含经度、纬度)和渔区具有的空间关系,实现了多维数据的降维查询以及在不同分辨率下渔区格网结构的层叠划分等问题的基础上,探析格网模型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优势,重点分析了格网模型对海洋渔业数据分析、存储管理的重要性,并探索基于GIS的格网化方法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本文基于格网模型建立格网化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对中国海域范围(渤、黄、东、南海)开发的Base4的编码两方面研究实现了GIS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基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理论,研究了格网模型空间特征的全局结构探测和局部相关性度量;研究了格网模型下海洋要素的空间表达。包括:海洋要素地理空间的直接对应关系、空间对象的分布特征、数据索引表达、数据空间邻近关系表达以及随空间尺度变化的属性综合表达等,提供了格网模型下格网化的思想和层叠架构的空间划分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结合船舶船位数据特点,设计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结构针对海洋上大量的VMS或AIS历史数据以及其源源不断的实时数据,在船舶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易形成海量规模的数据。因此,为解决海量船舶位置数据统一组织和高效管理问题,本文基于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结构,通过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获取船位的经纬度信息。基于Geohash的地理编码格式和空间划分、空间曲线填充原理,建立了统一的组织编码结构,对获取到的船舶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分别生成经度和纬度,交叉组合生成统一的二进制编码,结果生成一维的字符串,为邻域搜索和数据的空间查询提供数据准备。(2)基于格网模型下船位数据的组织编码和索引结构,研究了面向船位数据的查询方法以建立的格网模型下的格网化的数据组织编码模式为基础,研究了船位空间数据邻域或最邻近查询方法。在查询方面可分为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船位数据查询和最邻近船舶的查询。预设条件下的查询是根据实际的查询范围设置不同满足实际需求的有效距离,如在救援中,可以此为基础在数据库中搜索满足有效救援条件的邻近船只,并准确定位查询的空间范围,加快数据读取速度和效率,陆地指挥中心再通过调度船舶进行相应的管理;最邻近查询中,结合八方向邻域搜索法,再根据查找八邻域的字符是否位于边界,进行两种情况讨论,解决了同一格网内编码突变问题。最终,基于空间剖分的格网化编码,提出一种根据有效救援距离和失事船舶位置进行邻域搜索以查找失事船只相邻和最邻近可供救援的船只的方法,其中有效救援距离通过救援船舶的类型和航速来设定,根据有效救援距离设置不同的编码搜索长度。在时间效率和内存占用两方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船舶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相比,船位编码后占用内存小,且运算效率较高,进一步提升对遇险船舶邻域救援船只的查询和处理效率。(3)实验方案设计和算法效率测试为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性能,本研究使用R软件实现了基于格网化邻域船舶位置数据的搜救方法。实验数据以东海海域为空间范围,模拟生成10000条浮点型船舶位置数据,有效位数保留4位。实验环境为Windows10操作系统,2.40 GHz Intel Core(TM)i5 CPU,4G RAM,使用500G 7200 RPM硬盘驱动器。具体从内存占用和时间效率两方面对比,得出格网编码降低了对内存资源的消耗,更加高效地利用内存资源,并通过运算用户的运行时间、系统的运行时间和流逝时间,验证了编码后的查询时间相对于编码前的运算时间用时较短。(4)建立中国海域层叠框架的区域划分方法为解决目前我国渔区的划分和编号方式与地理空间的直接对应关系比较弱问题,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层叠框架的区域划分方法,使得渔区的编码不仅体现地理空间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编码长度可以判断渔区划分的层级。

姚东京[3](2020)在《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前沿。伴随着上海市突发性暴雨的频发,动态人口空间分布是研究人口风险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城市密集型数据(普查数据、浮动车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等),构建了城市小时级人口空间估算模型,探讨了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格局,并针对100a一遇城市暴雨内涝情景,分析了城市人口的洪涝风险,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脆弱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密集型数据处理和集成。浮动车数据处理主要在Postgre SQL数据库支持下,对原始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然后将结构化数据入库,再通过清洗程序获取上车点和下车点的数据。密集型数据采用面积权重模型,在Arc GIS中生成1 km×1 km的格网,进行数据的集成。(2)通过分析浮动车数据,揭示浮动车数据下车点和上车点24小时变化特征。浮动车下车点、上车点和浮动车净流入量在5个工作日24小时的变化上基本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下车点和上车点的空间分布基本存在一致的变化特征,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的核心城区,即静安区、黄埔区和卢湾区交界的区域;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单中心递减的变化趋势。根据浮动车净流入空间变化情况来看,城市核心区夜间时段(18时至4时)是以流出为主,流出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白天时段(5时至12时)是以流入为主,流入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其余白天时段基本上也是以流出为主。(3)利用浮动车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经济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等密集型数据,构建了人口估算模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人口估算模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改进人口估算模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利用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人口估算的结果和手机信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显着;对24小时内相对误差进行统计得出,相对误差在±10%内有7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15%范围内有10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20%范围内有15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从手机信令估算的人口中高估和低估的比例来看,夜间时段高估和低估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大;白天时段多数区域基本上是以低估为主。因此,通过手机信令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认为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可以应用到人口估算的工作中。(4)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估算研究区小时级的人口,揭示24小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0时至23时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较高和高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黄浦江西岸的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西部和北部外缘附近;低和较低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即研究区的外围区域;具有明显的单中心模式。0时至23时人口流动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城市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区域在2时至13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14时至次日1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变化特征。外围区域在5时至15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特征,在16时至次日4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人口流动最为强烈的两个时段是6时至9时的早高峰时段和19时至22时的时段。人口在各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分布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居住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统计各区不同土地利用的流入和流出面积来看,流入和流出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均是居住用地。(5)通过利用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雨型公式进行降雨过程计算,利用SCS模型进行径流过程计算,基于等体积法计算淹没情景模拟等三个降雨淹没情景的模拟过程,获得4种雨峰位置的淹没情景。4个淹没情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如下特征:4种雨峰位置的暴雨内涝影响的人口分布均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且呈现出单中心减少的变化趋势,雨峰位置为0.5时影响的人口数量最多,其数量为328.8万人。影响人口最多的时段为中午(12时和13时),人口数量为328.8万人;其次是晚高峰(17时),人口数量为289.0万人;再次是早高峰(8时),人口数量为251.8万人;最后是夜间(3时和4时),人口数量为227.2万人。人口脆弱性分析是通过构建人口脆弱性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淹没深度与人口密度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淹没体积与影响人口数量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55。(6)100a一遇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高风险区主要以分布在苏州河沿岸的区为主的城市核心区。高风险时段为雨峰位置为0.7的17时,其次是雨峰位置为0.3的8时,再次是雨峰位置为0.5的12时和13时,最后雨峰位置为0.1的3时和4时。人口风险动态变化较快的时段是3时到4时,表现出明显降低的变化;12时和13时人口风险变化表现出略有降低的变化。

范丽佳[4](2020)在《聚氨酯爆燃网化工艺破膜压力与热力熔膜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状聚氨酯泡沫在众多领域中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材料通常由闭孔聚氨酯泡沫经爆燃网化处理制备而来。目前,爆燃网化工艺中生产参数的确定与控制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围绕聚氨酯泡沫爆燃网化工艺破膜与熔膜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对薄膜材料在均布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及极限载荷分析、柔性多孔障碍中爆燃火焰的传播特性以及材料的熔膜特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破膜过程是采用气压差实现聚氨酯泡沫窗膜破裂的过程,有助于可燃气体的充分扩散及爆燃火焰的持续传播,是聚氨酯泡沫熔膜网化的前提条件。由于聚氨酯高分子泡沫发泡原料与发泡工艺的不同,材料屈服应变参数的变化范围较大。本文将小屈服应变聚氨酯薄膜破膜过程简化为周边夹紧球帽状薄膜在均布压强载荷下的具有大形状变化的力学分析问题。基于材料理想刚塑性强化的假设,提出了针对大形状改变问题的基于动坐标的连续极限分析方法(MSLA,Moving-Coordinates-Based Sequential Limit Analysis)用于极限载荷的计算。通过与有限元方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MSLA方法的准确性(计算偏差2.68%)。MSLA方法可以在较广的初始屈服强度、强化系数、强化指数参数变化范围内,准确地反映结构的载荷-中心挠度响应及极限荷载。与有限元方法相比,MSLA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的明显优势,计算时间缩减43%。为了对不同屈服应变的聚氨酯薄膜材料在均布载荷下的力学响应特性进行全面的解析,本文针对大屈服应变聚氨酯薄膜破膜压力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弹性假设的解决大形状改变问题的连续变分法(SVM,Sequential Variational Method)。通过与传统变分法及有限元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连续变分法的准确性(计算偏差为0.75%)。SVM方法能够在较大的几何与材料参数变化范围内,有效地反映具有大形状变化的大屈服应变球帽膜结构的载荷-中心挠度响应及相应的极限载荷。以极限载荷计算值较小为标准选定MSLA法或SVM法,可对屈服应变参数在全范围区间的材料进行极限载荷的计算,为破膜工艺过程中容器内压的控制提供准确的调节参数,提升工艺过程的可靠性。为了揭示爆燃熔膜过程中爆燃火焰过早熄灭及材料坍塌的产生机理,本文采用实验方法对聚氨酯柔性多孔障碍中爆燃火焰的传播与熄灭特性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受限空间爆燃测试平台,在不同材料几何参数及混合气体初始压力条件下,记录爆燃火焰熄灭、材料坍塌现象,并测定了爆燃压力、火焰熄灭位置、材料开孔层数比等参数。实验表明:由于泡沫材料的吸热作用,爆燃熔膜工况爆燃压力较空场爆燃工况有所降低,峰值压力出现时间延后;爆燃火焰在聚氨酯泡沫材料作用下中途熄灭是保护泡沫材料不坍塌的关键条件。但是,爆燃火焰过早熄灭将导致材料开孔层数比过小(小于10%)。材料厚度、孔径的增加,材料离点火点距离、充入气体初始压力的减小,将缩减火焰熄灭位置离点火点的距离,降低材料的开孔层数比。此外,区别于刚性多孔介质,小孔径聚氨酯多孔介质内爆燃火焰更不易中途熄灭。针对实验方法受测试手段的限制无法对瞬态温度、压力场和熔膜开孔度等参数进行测定的问题,本文建立了爆燃熔膜过程数值仿真模型以解析聚氨酯泡沫爆燃熔膜过程中材料熔膜特性与爆燃火焰传播的复杂耦合关系。将不规则聚氨酯泡沫多孔结构简化为二维八边形连续密闭网状结构,并确定了符合爆燃熔膜过程特性的基本控制方程、湍流模型与燃烧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流动模型,描述了材料的相变、形变状态及相变吸热能力。同时,定义了开孔度及开孔度增长率、火焰锋面位置及传播速度、爆燃压力及升压速率三类参数作为热力过程分析的关键特征参数与评价指标。在保证爆燃火焰中途熄灭且开孔层数比大于10%(材料不坍塌且不过早熄灭)的工况下,本文对爆燃熔膜过程中材料的熔膜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爆燃熔膜过程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典型工况中爆燃压力、熔膜开孔度、火焰锋面位置参数之间及三者随时间变化率之间的对照分析,揭示了爆燃熔膜过程中爆燃火焰传播特性与材料熔膜特性的阶段性对应关系及变化趋势。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材料的结构几何参数及初始气体压力参数将影响爆燃熔膜过程各阶段中火焰传播与材料熔膜的具体表现。整体而言,材料孔径与厚度的减少,容器内混合气体初始压力的增加,不仅可以提升熔膜效果,亦能够缩减材料达到熔膜过程最大开孔度的时间;而增加材料距点火点的距离,虽然能够提升材料的开孔度,但也延长了材料达到最大开孔度的时间。实际生产参数应随着泡沫材料孔径参数的变化而改变,提高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削减容器内材料的厚度,适当增加材料内边缘与点火点的距离,能够有效提升网状聚氨酯泡沫的开孔效果与生产效率。同时,给出了本文对爆燃网化技术的研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可为聚氨酯泡沫爆燃网化工艺生产参数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该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吴文佳[5](2020)在《基于GIS的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人员感染或死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脆弱性直接影响灾害损失的程度,降低脆弱性是减少灾害损失十分有效的办法。传染病疫情总是发生在具体的区域,不同区域因人口密度、人群密集场所密度等特征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脆弱性。研究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有助于传染病疫情防控,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现有与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相关的研究较少且研究尺度不够精细,因此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不同的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方法,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首先,基于灾害系统论对传染病疫情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明承灾体脆弱性对风险的影响,接着再根据传染病疫情的特点,明确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的内涵。然后比较宏观和微观脆弱性评估的差别与联系,并介绍了宏观和微观脆弱性评估所需要用到的理论和方法。其次,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的具体因素,明确了人口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是本文脆弱性研究的重点。接着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宏观脆弱性评估框架,建立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脆弱性指数计算方法,以江苏省的地级市为例,比较不同城市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然后,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精细化评估方法,并以南京市为例展开研究。为了突破行政单元的限制,得到千米格网尺度的脆弱性空间分布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POI数据的人口、建筑物、人群密集场所等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及格网化方法,得到对应的空间分布图。最后,在得到千米格网尺度人口、建筑物等空间分布信息的基础上,从单一因素和综合因素两个角度来分析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在研究单一脆弱性影响因素时,定义聚集指数来比较不同区域的脆弱性。在研究综合脆弱性影响因素时,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并给出脆弱性量化公式,通过叠加分析得到南京市千米格网尺度的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空间分布图,并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格网尺度脆弱性评价结果的差异。综上,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不同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宏观脆弱性评估方法用于了解行政单元之间脆弱性的大致情况,微观脆弱性评估方法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用于了解行政单元内部的脆弱性情况。本研究为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肖志权[6](2020)在《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受灾人口快速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偶然突发事件越发频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作为灾害发生后最重要的承载体,当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获取受灾人口分布、准确评估受灾人口数量是减少人员伤亡,及时开展抢险救援的首要任务,也是合理分配救援物资、救灾人员的前提。然而当前我国应急测绘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数据的获取如灾区影像、三维模型等,凭借灾区基础数据能够判断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但是对灾区内的人口分布却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为了解决应急测绘不能有效评估人口受灾问题,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发现,当前研究人口时空分布模型主要有两类:基于格网数据的人口空间化和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通常情况下,前者以行政界线为单位统计得到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某种算法或数学模型将人口分散到格网中,这类方法的缺点在于人口统计数据时空分辨率过大,不能反映人口实时分布。基于时空大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方法虽然能够实时的反映人口分布,但时空大数据通常是由一系列含有坐标信息的离散型点组成,不利于研究连续性人口分布规律。因此本文在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格网化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动态分布。论文首先利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清洗,清洗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数据的缺失、重复、错误,由于清洗后的数据具有“一人多机”现象,需要对重复用户数据进行二次清洗,清洗方法采用ST-DBSCAN聚类算法提取用户出行轨迹,当多条轨迹重合时,只保留一条轨迹数据,删除重复数据,此时手机信令数据才能真实的代表用户信息,然后将清洗后的手机信令数据叠加到以研究区域为边界的格网中,并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格网数据进行预测,当时间序列数据不符合ARIMA模型随机性检验时,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模型预测。预测误差评价采用绝对误差法,并统计不同范围误差频率。最后将模型集成到应急测绘系统中,模型运行结果以网页的形式动态展示。利用本文研究方法,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取较为准确的受灾人群分布以及人口数量统计,目前,该方法已经应集成到应急测绘系统中。

高涵[7](2020)在《基于Web Service的全球空间格网统一检索服务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据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地球系统科学也进入“大数据时代”,如何能让不同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从纷繁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数据成为值得探究的问题。现如今,以网页为载体的数据共享方式成为主流,这种方法通常以门户网站等形式面向广大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应用以及不同专题的科学实验数据。然而现有地学数据共享主要侧重以元数据管理与统一检索、分布式数据存储、标准网络服务、门户网站等技术的研究与建设,并没有对空间参考不一致等问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虽然借助全球空间格网技术可以实现将多源异构数据容纳在同一参考框架下,但是目前格网技术的研究仍以桌面端应用为主。如何将全球空间格网技术与Web服务结合,实现Web环境下的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数据检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共享技术的基础上,从构建中间件的角度出发,建立全球空间格网与现有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结合元数据技术、Web服务技术,实现各类数据空间上的一致整合,以及以格网块为单元的多源数据自由、便捷检索与共享。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数据整合技术研究。在确定的全球空间格网框架下,即基于球体退化八叉树的地球系统空间格网的基础上,在各部门、各单位数据库现有技术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格网编码和局部空间坐标,构建统一的格网索引,为建立检索中间件和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检索服务提供基础。(2)全球空间格网检索中间件及检索服务的研究。通过对检索中间件应完成的功能和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特点分析,针对全球空间格网,设计符合在该框架下数据传输与表达的规范化描述格式,针对应用需求和面向领域,结合web服务设计全球空间格网检索服务。(3)原型系统的研发与验证。这部分在空间数据整合方法和面向网络的全球空间格网检索服务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WebGIS开发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检索服务原型系统,并设计实验验证本文相关理论技术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26幅,表16个,参考文献83篇。

何捷[8](2020)在《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的化简与选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智能交通、无人系统等新型行业对高精度位置数据的需求,高精度道路导航地图的概念被提出,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高精度正在成为道路数据生产中的重要趋势,然而传统精度的道路数据依然有着非常丰富的应用,研究通过对高精度道路数据进行地图综合生产传统精度道路数据是非常必要的。在分析国内外道路网综合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以城市高精度道路网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化简和选取等操作,能够很好地生产传统精度的道路网数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城市高精度道路网从厘米级精度化简至米级精度过程中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方法。针对传统道路网数据与高精度道路网数据的精度差异,分析了化简过程中的空间方向关系变化规律,并采用锥形模型描述这一变化规律,然后对道路端点处和形状点处分别采用不同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方法,有效地保持了道路网数据精度降低前后的空间方向关系相似性。(2)实现了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的网眼构建方法和Stroke连接方法。为了满足特殊结构探测和道路网选取的需要,对城市高精度道路网分别构建网眼和连接Stroke。在构成网眼过程中,首先识别悬挂道路,然后通过多边形搜索识别桥型道路和构建网眼。在分析现有Stroke连接规则和连接策略的基础上,采用几何规则和全局最大适合策略连接Stroke。(3)设计了城市高精度道路网中特殊结构的探测和处理方法。为了满足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的选取需要,对城市高精度道路网中的三种特殊结构:环形交叉口、平行车道和辅助车道分别进行探测和处理。对于环形交叉口,通过分析环形交叉口所在多边形的紧凑度探测,然后对环形交叉口降维。对于平行车道,提出了平行车道多边形与平行系数结合的探测方法,并对平行车道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多边形中心线生成方法完成降维。对于辅助车道,在平行车道的基础上通过广义Y型顶点探测,并对辅助车道删除。(4)研究了顾及图形表达的城市高精度道路网选取方法。在分析传统基于网眼合并的方法较少顾及图形表达的基础上,通过网眼内道路缓冲区分析衡量道路的图形表达冲突程度,在合并过程中优先删除冲突程度大的道路。对于网眼合并后的悬挂道路,采用基于Stroke选取的方法,在选取过程中采用自底向上的搜索策略。

耿霞[9](2020)在《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农机精准作业协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3AA10230803)”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基于网格化的村镇土地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宏观(行政区域)、中观(农作区)、微观(单株作物)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问题,构建了不同视角下农田网格划分方法。在宏观视角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分的经验,确定了农田网格划分原则和农田网格划分方案。在中观视角下,根据兖州区农田网格划分的现状,研究了最优农田网格大小,最终决策出400亩农田网格大小是兖州区目前最适宜的网格大小。在微观视角下,通过试验,确定了文冠果管理的适宜网格大小为3 m?4 m。(2)宏观视角下,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的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验证了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依托兖州区已有的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现有的农田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七步闭环业务协同法”的农田管理模型。为避免模型中存在的结构错误,为管理模型的后期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构建了一种将Petri网化简技术和逻辑表相结合的结构合理性验证方法。基于PIPE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Arena仿真工具和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的定量测度模型分别对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进行了定量客观的比较,表明了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后期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是否能够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3)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确定了合理土壤采样点并验证了合理性,得到了优化的多年土壤采样点数据。在兖州区的四个镇得到86个采样点,样点间距大约为1.5km。其中,小孟镇和漕河镇各20个采样点,大安镇和新兖镇各28个和18个采样点;潮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区域各68个、12个和6个采样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全面验证了所确定的土壤采样点的合理性。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减少了采样点,但各土壤养分的均值、中值、变异系数和变异程度同原始采样数据的统计结果非常接近,标准差也相差不大;根据经典Cochran公式,计算出86个采样点完全可以达到测土施肥的要求;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的变程均大于采样间距;选择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估值,通过交叉验证进行插值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误差(ME)和平均标准误差(MSE)值均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均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标准误差(ASE)的值非常接近。在验证采样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土壤采样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采样点数量和布设基本一致的多年的土壤采样点数据。(4)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构建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在未来一年土壤肥力下降的概率大约是0.7852。通过比较2016年和2017年土壤肥力,以及进一步分析2012-2016年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方法是有效的。(5)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首先,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一直比较丰富,处于二级水平。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三种土壤养分在这6年期间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土壤pH为弱变异,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为中等变异。然后,与划分的农田网格相结合,基于2017年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条状由西到东逐渐降低,所有农田网格的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北部和南部区域较高,中部偏北区域较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有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二级水平。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四个镇中,小孟镇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可以提供研究区整体和单网格土壤养分与肥力情况查询,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6)微观视角下,研究了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问题,研发了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田间行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网格识别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根据GPS坐标可以自动得到相应的网格位置和网格编号。为了快速识别成熟文冠果,构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集中,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对成熟和未成熟文冠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81%和82%。借助识别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四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无论在原始数据集上还是在模拟数据集上,各项指标值最低也能达到80%。说明构建的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可以作为文冠果是否成熟的识别工具。通过与未使用模拟数据的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据模拟技术,可以扩充训练数据集,从而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

约日古丽卡斯木[10](2019)在《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好背景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因此未来经济发展中必须提倡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评估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并探讨其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仅对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也可为实现绿色GDP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流域1990、2000、2006、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技术,首先分别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研究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索其变化规律;然后引入耦合协调模型,揭示耦合协调过程的空间分异过程,再采用GIS冷热点分析法,对流域经济-生态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集特征分析;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驱动因素进行回归建模,进一步揭示其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规律,探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实际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艾比湖流域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如下:(1)1990-2016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总体特征为:1990-2000年间,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2000-2006年间,也呈现持续恶化的变化趋势,2006-2016年间,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变化趋势;整体上,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在58分以上,按《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适合人类生存。(2)以10km×10km格网为单元,对艾比湖流域26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时空评估,应用格网化方法对经济发展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GDP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研究可知,艾比湖流域1990-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空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从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独山子区,扩展到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博乐、乌苏等区域。(3)以1990-2016年生态环境现状评估与经济发展现状评估的栅格数据为基础,再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进行时空评估。从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1990-2000年,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一直处在一般耦合状态,到2006年两者之间的耦合表现为良好耦合,2006年之后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好转趋势,一直处于良好耦合状态,到2016年两者处在极度耦合状态,总的来说这26年来流域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4)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和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比经济较落后的区域要好一些。从GIS空间冷热点分析上来看,在1990-2016年,艾比湖流域耦合协调度呈现冷点减少,热点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这种变化特征与以上分析的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基本保持一致。(5)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而且在空间上呈现出强影响区和弱影响区的交叉分布格局。林业对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现整体性的正面影响,在对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区及其周围的影响程度比平原区域的更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发展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具有正面影响,从其在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奎屯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强影响区分布较明显。城镇化对艾比湖流域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博乐市,奎屯市,独山子区及乌苏市的影响呈逐年显着的变化趋势,而且其影响是正面影响。海拔高度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呈负面影响,而且,在总体上呈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它的影响力就越小。河流距离因素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本质上还是海拔高程因素。因此,河流距离因素对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实际上并非是决定性的。污水处理率对生态敏感型地区的对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二、网化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化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格网化邻域查询的海上船舶救援搜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格网化的海上船舶救援方法
    2.1 船舶数据的格网化编码
    2.2 船位格网化编码的存储与获取失事船只的位置信息
    2.3 失事船只的邻域救援船舶搜索
        2.3.1 有效救援距离的确定
        2.3.2 对应有效救援距离的格网化编码长度的确定
        2.3.3 基于不同救援距离的邻域船舶搜索与匹配
    2.4 最邻近救援船只的查找
        2.4.1 八邻域查找
        2.4.2 查找八邻域的字符位于非边界时
        2.4.3 查找八邻域的字符位于边界时
3 时间效率及内存占用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2)基于格网模型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渔区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格网模型的发展状况
        1.2.2 基于格网模型的空间划分和编码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格网化编码的研究进展
    2.1 海洋渔业中船位数据的空间信息特征及空间大数据处理方法
        2.1.1 海洋渔业中船位数据的空间信息特征
        2.1.2 空间大数据处理
    2.2 基于格网模型的空间编码方法
        2.2.1 空间划分原理
        2.2.2 实现的技术方法
        2.2.3 空间编码算法的优缺点
第三章 基于格网模型的邻域查询的海上船舶救援搜索方法
    3.1 海洋渔业船舶救援状况
    3.2 基于格网化的海上船舶救援方法
        3.2.1 船舶数据的格网化编码
        3.2.2 船位格网化编码的存储与获取失事船只的位置信息
        3.2.3 失事船只的邻域救援船舶搜索
        3.2.4 最邻近救援船只的查找
    3.3 时间效率及内存占用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格网层叠框架的中国海域格网编码
    4.1 背景介绍
    4.2 编码方法
    4.3 不同格网分辨率的划分
        4.3.1 划分范围及原则
        4.3.2 划分及编码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论文、专利、软着)
    论文
    专利
    软着

(3)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研究
        1.2.2 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时空分布的研究
        1.2.3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
        2.2.1 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2.2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
        2.2.3 浮动车数据
        2.2.4 手机信令数据
        2.2.5 土地利用数据
        2.2.6 数字高程数据
        2.2.7 排水区数据
    2.3 小结
第3章 浮动车数据处理与格网化
    3.1 浮动车数据处理
        3.1.1 数据结构化处理
        3.1.2 数据库介绍与数据入库
        3.1.3 车辆信息分类与打车信息获取
    3.2 数据格网化
    3.3 浮动车上、下车变化趋势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人口流动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4.1 浮动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1.1 下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1.2 上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2 浮动车流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3 浮动车数据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3.1 下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3.2 上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4.4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及检验
        4.4.1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
        4.4.2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估算模型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与热点分析
    5.1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特征
        5.1.1 夜间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2 早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3 白天工作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4 晚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5.1.5 人口热点区分布特征
    5.2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5.2.1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5.2.2 人口流动指数分析
    5.3 基于土地利用的人口动态变化分析
        5.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的分析
        5.3.2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流动的分析
        5.3.4 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6.1 人口风险评估理论
    6.2 100a一遇降雨淹没情景模拟
        6.2.1 暴雨强度公式
        6.2.2 芝加哥雨型
        6.2.3 SCS模型
        6.2.4 淹没情景模拟
    6.3 人口风险分析
        6.3.1 暴雨内涝危险性分析
        6.3.2 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暴露分析
        6.3.3 人口脆弱性分析
    6.4 人口风险评估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所占比例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聚氨酯爆燃网化工艺破膜压力与热力熔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
        1.1.3 聚氨酯泡沫材料网化处理技术概述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网状聚氨酯泡沫制备工艺的发展
        1.3.2 塑性极限分析研究现状
        1.3.3 力学响应特性解析研究现状
        1.3.4 复杂障碍物中爆燃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进展
        1.3.5 复杂障碍物中爆燃火焰的流动及传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简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小屈服应变聚氨酯薄膜的连续极限分析
    2.1 概述
    2.2 基于动坐标的连续极限分析数学模型
        2.2.1 连续极限分析法的改进
        2.2.2 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2.2.3 几何描述
        2.2.4 几何更新策略
        2.2.5 基本控制方程
        2.2.6 基于动坐标的连续极限分析法的模型与求解
    2.3 基于动坐标的连续极限分析法的验证
        2.3.1 验证的目的及方法
        2.3.2 不同方法间的对比验证
    2.4 基于动坐标的连续极限分析法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2.4.1 弹性模量的影响
        2.4.2 初始屈服强度的影响
        2.4.3 应变强化指数的影响
        2.4.4 强化系数的影响
        2.4.5 初始厚度的影响
        2.4.6 边界半径的影响
        2.4.7 厚度与初始曲率半径比的影响
        2.4.8 初始挠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屈服应变聚氨酯薄膜的连续变分法分析
    3.1 概述
    3.2 连续变分法的解析数学模型
        3.2.1 目标问题的差异分析
        3.2.2 连续变分法的模型的提出
    3.3 连续变分法的验证
        3.3.1 验证的目的及方法
        3.3.2 不同方法间的对比验证
    3.4 屈服应变对两种方法极限载荷计算的影响
    3.5 连续变分法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3.5.1 初始厚度的影响
        3.5.2 边界半径的影响
        3.5.3 初始挠度的影响
        3.5.4 厚度与初始曲率半径比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氨酯泡沫障碍中爆燃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目的及实验测试平台介绍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平台总体构成
        4.2.3 实验平台各部件介绍
    4.3 实验测试原理及实验步骤
        4.3.1 实验测试原理
        4.3.2 研究工况及实验步骤
        4.3.3 破膜压力计算方法验证
    4.4 聚氨酯泡沫厚度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4.4.1 测定结果总结
        4.4.2 影响规律分析
    4.5 聚氨酯泡沫孔径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4.5.1 测定结果总结
        4.5.2 影响规律分析
    4.6 聚氨酯泡沫放置位置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4.6.1 测定结果总结
        4.6.2 影响规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氨酯泡沫爆燃熔膜过程数值模型的构建
    5.1 概述
    5.2 爆燃熔膜过程问题描述与假设
    5.3 爆燃熔膜过程的数学描述
        5.3.1 基本控制方程
        5.3.2 湍流模型
        5.3.3 燃烧模型
        5.3.4 多孔介质模型
        5.3.5 气体介质状态的数学描述
    5.4 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
        5.4.1 物理模型与几何模型
        5.4.2 网格划分方法
        5.4.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5.5 模型的精度控制
        5.5.1 仿真的收敛精度
        5.5.2 网格无关性与步长无关性验证
    5.6 仿真结果的处理与熔膜效果的评价指标
        5.6.1 开孔度及开孔度增长率
        5.6.2 火焰锋面位置及传播速度
        5.6.3 容器内压力及升压速率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氨酯泡沫爆燃熔膜特性的仿真研究
    6.1 概述
    6.2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6.2.1 混合气体空场爆燃过程的对比验证
        6.2.2 内置聚氨酯泡沫材料爆燃过程的对比验证
    6.3 火焰传播与熔膜过程的耦合关系
        6.3.1 容器内温度分布与熔膜过程的关系分析
        6.3.2 火焰传播过程与熔膜过程的关系分析
    6.4 聚氨酯泡沫几何参数对熔膜特性的影响规律
        6.4.1 聚氨酯泡沫材料孔径的影响
        6.4.2 聚氨酯泡沫材料厚度的影响
        6.4.3 聚氨酯泡沫材料放置位置的影响
    6.5 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对熔膜特性的影响规律
    6.6 本文成果在爆燃网化工艺中的应用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GIS的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染病及其风险管理
        1.2.2 脆弱性及其评估方法
        1.2.3 灾害风险及其精细化评估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出发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基础研究
    2.1 传染病疫情风险影响要素与传染病疫情脆弱性内涵
        2.1.1 基于灾害系统论的传染病疫情风险影响要素分析
        2.1.2 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的内涵
        2.1.3 宏观和微观脆弱性评估的差别与联系
    2.2 宏观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基础研究
        2.2.1 人口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
        2.2.2 脆弱性相关概念的界定
    2.3 微观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基础研究
        2.3.1 人口和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2.3.2 数据格网化
        2.3.3 POI数据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
    3.1 区域传染病疫情宏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估框架
        3.1.1 宏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3.1.2 区域传染病疫情宏观脆弱性评估框架
        3.1.3 该评估方法与传统脆弱性评估方法的异同点分析
    3.2 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指标的确定
        3.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江苏省城市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
        3.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3.2 江苏省城市传染病疫情宏观脆弱性评估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POI数据的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
    4.1 区域传染病疫情微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估框架
        4.1.1 微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4.1.2 区域传染病疫情微观脆弱性评估框架
        4.1.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4.2 基于POI数据的空间分布格网化研究
        4.2.1 基于POI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
        4.2.2 基于POI数据的建筑物空间分布
        4.2.3 基于POI数据的重点场所空间分布
    4.3 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
        4.3.1 南京市各区人口与POI的相关性分析
        4.3.2 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格网化
        4.3.3 不同尺度格网人口空间化表达效果的对比
    4.4 南京市建筑物和重点场所空间分布
        4.4.1 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4.4.2 重点场所空间分布
    4.5 本章小结
5 南京市传染病疫情微观脆弱性评估
    5.1 脆弱性量化方法与脆弱性分区
        5.1.1 单一脆弱性
        5.1.2 综合脆弱性
        5.1.3 指标数据处理
    5.2 基于空间分布聚集性的南京市传染病疫情脆弱性分析
        5.2.1 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脆弱性
        5.2.2 建筑物空间分布与区域脆弱性
        5.2.3 人群密集场所空间分布与区域脆弱性
        5.2.4 医疗服务类场所空间分布与区域脆弱性
    5.3 南京市传染病疫情综合脆弱性空间分布
        5.3.1 加和法量化方式得出的综合脆弱性
        5.3.2 取大法量化方式得出的综合脆弱性
        5.3.3 两种量化方式所得综合脆弱性结果对比
        5.3.4 三种格网尺度综合脆弱性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主要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6)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受灾人口快速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应急测绘发展现状
        1.3.2 国内外手机信令数据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人口分布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组织结构
第二章 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及时空特征
    2.1 手机信令数据与定位原理
    2.2 手机信令数据时空特征
    2.3 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
        2.3.1 数据清洗
        2.3.2 格式化入库
    2.4 有效轨迹识别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3.2 基于ARIMA的人口预测模型
        3.2.1 时间序列平稳性
        3.2.2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3.2.3 纯随机性检验
        3.2.4 模型识别与定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人口时空动态分布
    4.1 基于格网数据的人口分布
    4.2 基于标记数据的人口分布
    4.3 基于格网数据的ARIMA人口预测
        4.3.1 数据源特征
        4.3.2 ARIMA模型数字特征
    4.4 预测误差与时空分布规律
        4.4.1 人口时空分布规律
        4.4.2 预测误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急测绘系统下ARIMA模型集成
    5.1 系统背景
    5.2 系统功能
        5.2.1 系统运行环境
        5.2.2 系统功能组成
        5.2.2.1 服务自动组合模块
        5.2.2.2 受灾人口评估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
    6.2 进一步工作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基于Web Service的全球空间格网统一检索服务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2 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空间数据整合
    2.1 基于SDOG的 ESSG
    2.2 面向检索的空间范围统一描述方法
    2.3 空间数据整合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全球空间格网的统一检索服务
    3.1 格网检索服务概述
    3.2 核心元数据规范设计
    3.3 标准数据格式
    3.4 服务接口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全球空间格网检索服务原型系统设计
    4.1 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4.2 原型系统的功能介绍及测试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的化简与选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道路网化简的研究现状
        1.2.2 道路网选取的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城市高精度道路网化简
    2.1 化简问题描述及空间方向关系计算
    2.2 道路端点处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方法
        2.2.1 端点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的基本原理
        2.2.2 端点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的算法描述
    2.3 道路形状点处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方法
        2.3.1 形状点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的基本原理
        2.3.2 形状点处空间方向关系维护的算法描述
    2.4 实验与分析
        2.4.1 空间方向关系维护总体流程
        2.4.2 空间方向关系维护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组织
    3.1 预处理
        3.1.1 相交道路打断
        3.1.2 悬挂道路识别
    3.2 网眼构建
        3.2.1 有序拓扑连接关系生成
        3.2.2 桥型道路识别与网眼多边形构建
    3.3 Stroke连接
    3.4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殊结构探测与处理
    4.1 环形交叉口的探测与降维
    4.2 平行车道与辅助车道的探测
        4.2.1 平行车道的探测
        4.2.2 辅助车道的探测
    4.3 平行车道与辅助车道的降维
    4.4 实验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高精度道路网选取
    5.1 顾及图形表达的网眼合并方法
        5.1.1 顾及图形表达的网眼合并方法的基本原理
        5.1.2 顾及图形表达的网眼合并方法的算法描述
    5.2 基于Stroke选取的方法
    5.3 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情况
致谢

(9)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准农业概述
        1.2.2 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农田网格划分的研究现状
        1.2.4 农田网格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4.2 自然条件和作物情况
2 多视角下的农田网格划分研究
    2.1 宏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1.1 农田网格划分原则的确定
        2.1.2 农田网格划分方案
    2.2 中观视角下最优农田网格大小的决策
        2.2.1 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
        2.2.2 基于灰色决策的最优农田网格大小决策模型的构建
        2.2.3 决策结果与分析
    2.3 微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三层网格的编码设计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1 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合理性验证
        3.2.1 基于Petri网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流程定义
        3.2.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方法
        3.2.3 模型合理性验证结果
        3.2.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4 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和描述
    4.2 基于Arena的农田管理模型的仿真比较
        4.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4.2.2 仿真测评指标的确定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农田管理流程的定量测度
        4.3.1 引入SPN构建信息测度模型的原因分析
        4.3.2 基于SPN的农田管理流程定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4.3.3 基于SPN的信息距离计算方法
        4.3.4 基于SPN测度模型的信息距离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5.1 相关研究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养分数据的获取
        5.2.2 土壤肥力指标因素的选取
        5.2.3 样品的室内测定与特异值处理
        5.2.4 合理采样点确定的方法
        5.2.5 采样合理性验证方法
    5.3 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与验证
        5.3.1 基于网格化的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
        5.3.2 采样合理性验证
    5.4 合理采样方案优化往年采样点
    本章小结
6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1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6.1.1 土壤肥力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6.1.2 基于SPN的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
        6.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分析
        6.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 基于网格化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6.3 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
    本章小结
7 微观视角下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研究
    7.1 网格识别
    7.2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7.2.1 系统架构设计
        7.2.2 系统选用的开发板和服务器
        7.2.3 系统主体
        7.2.4 软件开发环境
    7.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1 数据采集
        7.3.2 数据传输
    7.4 果实成熟度识别方法分析
    7.5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拟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数据模拟
    7.6 成熟文冠果果实识别模型构建
    7.7 试验与结果分析
        7.7.1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测试与结果
        7.7.2 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试验
        7.7.3 成熟文冠果精准定位的实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软件着作权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0)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1.2.1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研究
        1.2.2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1.2.3 流域经济-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1.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数据资料的介绍
        1.5.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河流水系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概况
        2.2.2 农业发展水平
        2.2.3 工业发展水平
        2.2.4 旅游业发展水平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土地资源概况
        2.3.2 水土资源开发格局与主要绿洲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3.1 研究思路
    3.2 主要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遥感信息的提取
    3.3 数据预处理
    3.4 环境质量评估各指标的提取
        3.4.1 坡度的提取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
        3.4.3 植被覆盖度信息
        3.4.4 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3.4.5 水网密度信息的提取
        3.4.6 各指标数据标准化
        3.4.7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3.5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3.5.1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计算
        3.5.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结果分析
        3.5.3 综合评估结果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研究思路
    4.2 数据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确立
        4.2.3 数据标准化
        4.2.4 权重的计算
    4.3 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4.3.1 数据制备
        4.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的格网化
    4.4 艾比湖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1 研究思路
    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方法
    5.3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结果定性与定量分析
        5.3.1 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5.3.2 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度定量分析
    5.4 协调耦合度冷/热点分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经济与生态系统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数据与方法
        6.2.1 数据制备
        6.2.2 GWR模型
    6.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6.4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因素建模
        6.4.1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影响机理
        6.4.2 数据制备
        6.4.3 自变量的选择
        6.4.4 地理加权回归建模
    6.5 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驱动力时空分异特征
        6.5.1 基于GWR的农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2 基于GWR的林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3 基于GWR的植被覆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4 基于GWR的河流距离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5 基于GWR的DEM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6 基于GWR的城镇化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7 基于GWR的第二产业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5.8 基于GWR的污水处理率因素对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影响的时空特征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四、网化工程路线设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格网化邻域查询的海上船舶救援搜索方法[J]. 周为峰,隋芯,郭小天,姜亚洲,程田天.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08)
  • [2]基于格网模型的海洋渔业船位数据索引和渔区编码技术研究[D]. 隋芯.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D]. 姚东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聚氨酯爆燃网化工艺破膜压力与热力熔膜特性研究[D]. 范丽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GIS的区域传染病疫情脆弱性评估研究[D]. 吴文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受灾人口快速计算方法研究[D]. 肖志权.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基于Web Service的全球空间格网统一检索服务研究与实现[D]. 高涵.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城市高精度道路网的化简与选取方法研究[D]. 何捷. 武汉大学, 2020(03)
  • [9]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D].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10]艾比湖流域经济—生态系统耦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约日古丽卡斯木. 新疆大学, 2019(12)

标签:;  ;  ;  

网络工程线路设计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