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牛玉民[1](2020)在《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政府管理研究》文中认为

刘洋[2](2019)在《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经济利益与水土生态环境利益之间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措施。中国现有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估算油气开采期间补偿标准,围绕制度构成要素,提出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家制定油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完善环境规制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参考。论文首先明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等概念。从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角度阐释相关理论,总结主要基本理论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表现。其次,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和成本收益视角,进一步探寻生态补偿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关系机理,以上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对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对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探寻制度建立的阻碍和发展缺失。美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和德国等国在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方面上都具有一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明确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优化路径。第四,分析了中国水土流失总体情况和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阐述油气资源开发作用生态因子的影响,对比研究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两个阶段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表现,说明两阶段应予以区别补偿。第五,综合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估算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区域内典型油气田所在省域单位土地面积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此为基础数据,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并考虑落地原油污染问题折损测算油气资源开采期单位产量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0.68~10.88元/t/a之间,平均2.08/t/a,为科学制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第六,基于补偿制度的构成要素,设计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框架体系。在现有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基础上,仅仅围绕制度构成要素进行优化,具体包括:(1)明确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体。补偿主体包括补偿给付主体、补偿接受主体和补偿实施主体。(2)确认补偿客体。补偿客体即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此部分生态利益可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衡量。(3)确定补偿标准。现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中油气项目建设期间依据油田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计征是比较合理的。开采期间则应根据油田整体占地面积折损计算,用单位产能损耗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衡量更加科学。(4)拓宽补偿途径。广泛筹集资金,建立具有油气行业特点的生态补偿基金,鼓励油气企业进行自助补偿等拓宽补偿途径。(5)增加补偿方式。在政府纵向补偿基础上提出运用横向市场补偿,依照市场化规则对生态环境破坏者进行惩戒,对环境保护者进行奖励和补偿等。同时,以《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为核心进行完善修订,在其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体现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关具体规定,增加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等,重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最后,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监督能力等,跟进制度保障。

张军谋[3](2019)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中等发展陷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制度性大变革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和社会公平的大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关系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疆域中远离国家核心区域且与邻国相接的特定地域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速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型升级进程。然而,由于新疆地缘政治、民族构成、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人文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由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区域问题常常会与当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外交争端、国际霸权等交织叠加,对新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构成了巨大的阻力。这种局面不仅严重阻滞了新疆经济社会体制现代化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更加明确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选取我国西北边疆民族社会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2015年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领域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维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从机制构建视角对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揭示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规律,从经济社会的价值理性角度,对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调节提供合理的秩序,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各种制度的综合机制作用,减少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新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发展模式,提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绩效,有效改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性不足而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为新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参考和科学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问题提出-方法构建-实证分析-问题出路的技术路线,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耦合度、协同发展度展开计量研究分析。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的哈肯模型,并对两者的演化机制展开定量分析,计算推导出不同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序参量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正在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的复合型系统,整个系统的发展愈加依赖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是依赖单纯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某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这两者协同关系演化过程中,还存在各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边界不清相互侵犯干扰、协同内生动力作用不足、“路径依赖”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的多层次测评分析,以及对协同机制演化困境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判断,提出了完善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的构想和具体内容。研究在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相关问题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协同水平;(2)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不完善;(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4)新疆经济发展制度与社会稳定制度供给不完善;(5)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协同机制体系不完善;(6)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7)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模式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过渡阶段;(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关系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倡导质量兴疆战略;(2)克服形式主义,构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3)强化自身调节,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4)加强政策设计,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制度的有效供给;(5)避免“路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绩效;(6)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7)强化协作关系,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创新能力;(8)加大跨领域信息沟通,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价值;(9)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在研究思想方面,弱化各种经济社会管理手段工具理性,强调经济社会价值理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且将两者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传导于双方系统。在此基础上,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由冲突转向统一,由外部相关转向内部相关,由静态关联转向动态关联,由政策性的稳定转向价值性的稳定。从而提升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最终使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走向长期自觉契合的状态。(2)在研究观点方面,采用结构性的观点,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置于两者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发挥的统一整体中,分别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揭示新疆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其次是研究观点从传统的族际主义治边观点向区域主义治边观点转变。把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统一于区域和谐发展的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均衡发展的途径,这与对这类问题常见的“历史/政治”或“民族/政治”的研究范式有所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手段,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能够得到科学的反映。

任思达[4](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刘芳[5](2018)在《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露天煤田开采区及周边作为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复合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矛盾相对明显的区域。新疆准东露天煤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地处西北典型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对准东煤炭开采区及周边的地表扰动变化、环境污染状况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和评价,是维护该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准东煤炭开采典型区域为研究靶区,研究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明确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与富集转运、大气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的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讨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主要类型与环境污染因子的关系;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探讨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运用恢复成本法和损失成本法核算了准东煤田生态补偿费用并给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6—2014年间,土地利用类型以裸地、沙地和植被为主;裸地、采掘区、排土场、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植被面积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2006—2010年采掘区变化幅度较高,均高于90%,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46.762和53.871;2010—2014年裸地变化幅度高于50%,变化强度高于1%,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38.136和43.930。2010年两个开采区土地利用信息熵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最高。2010—2014年,西部开采区沙地和裸地以增加和不变为主;植被以减少为主;采掘区、排土场和建设用地以增加为主,附近植被减少明显,覆盖度有所降低;东部开采区沙地和裸地以不变为主;植被以不变和减少为主;采掘区、排土场和建设用地以增加为主。(2)Zn、Cu、Pb的含量与新疆背景值相比均未超标,Cr、Hg、As的含量均超标60%以上;010cm土层的重金属污染负荷(PLI)、非致癌风险(HI)和致癌风险(TCR)均高于其它两个土层,属于轻度污染,不同深度土壤差异不显着;010cm土壤Zn、Cu和As含量高值区位于产业区附近及其北部,Pb含量组合成明显的“V”形高值带,Hg高值区位于中南部,Cr高值区以各产业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递减;PLI、HI和TCR高值区均位于西北和东北方向,PLI随土壤深度增加中度污染区逐渐减小,HI和TCR随深度增加面积无明显变化。三个土壤深度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7.896%、37.985%和33.872%,Cu和Zn富集到周围土壤中;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5.574%、25.350%和24.093%。Cr和Hg可能来源于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第三主成分土壤贡献率分别为:16.712%、15.551%和16.157%,有较高荷载的Pb,可能来源于土壤母质;As(010cm)在第三主成分贡献率较高,可能与Cu和Zn的来源相同。(3)研究区4个月份的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均未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均浓度限值,PM10和PM2.5浓度大小顺序为12月﹥7月﹥5月﹥9月。同一月份PM10和PM2.5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几乎相同,高浓度区域基本分布在产业区周边。湿度与PM10、PM2.5质量浓度呈较高正相关,温度与PM10呈负相关;风速与PM10、PM2.5在9月和12月呈负相关关系,在5月和7月呈正相关关系。湿度是影响粉尘质量浓度和分布的主要因素,重金属是PM2.5和PM10的重要组分,但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不同重金属所受到的影响不同。Pb在7月与湿度负相关性最大,降雨对Pb有一定冲刷作用。12月Zn、Cu、AS、Cr与PM2.5、PM10和风速呈现正相关关系,大气颗粒物浓度较高的同时重金属污染也较为严重。(4)不同样点盐生假木贼、蛇麻黄、梭梭和琵琶柴靠近煤矿区植物对Zn、Cu和Cr的富集能力较强,对As较弱,均转运能力较差。不同样点大部分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小于1,为较低累积重金属植物。不同植物和不同样点的转运能力基本都大于1,植物有吸收重金属并运送到地上部分的能力;离煤矿周边较近样点的植物转运能力较弱,可能是植物为免受重金属毒害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土壤中重金属P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Cr与有机质显着负相关,Zn、Cu、Hg和As与有机质相关性较弱,有机质不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5)2006—2014年吉木萨尔县和奇台县经济实力显着提升,总体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增加值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牧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就业人员数量在2010年以后增加较快;总人口数量有所增加;奇台县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县和奇台县综合发展指数最高值分别为2013年的0.7414和2014年的0.8306。吉木萨尔县和奇台县的总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异速生长系数最大分别为0.9813和1.0267,没有正异速增长现象。两县总人口与其他10个指标呈现同速生长模式,反映了总人口与这些社会经济指标成比例的同速增长。(6)准东煤田西部大部分区域的植被面积与重金属含量GWR拟合高度负相关;植被面积比例与As含量关系在中部分布呈“正相关—负相关”的递变,与Cr含量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交替出现,与PM10含量在东部呈正相关,在沙地西部和工矿区周边呈负相关。土地利用综合指数2010年的值最低,社会经济综合指数2006年最低;协调度2014年的值最低;发展度2006年的值最低;协调发展度最高值在2010年,最低为2014年;研究区2006、2010和2014年的协调发展度的类型均属于“勉强协调土地利用滞后型”。裸地、采掘区、排土场、建设用地和水域是导致准东煤田西部开采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7)2014年准东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总费用为117876.30万元。其中植被修复成本最高,占34.94%,水污染治理成本占30.57%,大气与固体废物损失成本占19.14%,土地复垦成本总费用的10.08%,煤矸石污染损失成本、生态服务价值成本和生态环境维护成本均占总费用的1%以下。准东生态补偿费用估算小于准东煤炭销售收入的1/10,属于标准范围内。建议准东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从准东煤田环境管理体制、提高准东煤炭开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准东生态环境破坏预防和治理以及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完善。

付寿康[6](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景邀颖[7](2017)在《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石,随着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减少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新疆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近几年来,准东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了国家确定的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使准东煤炭工业站在了较高的发展平台上。然而,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规模和强度持续增大,生态破坏情况严重,要实现准东煤炭产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目标,需要重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问题,制定符合准东地区实际情况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寻求矿区煤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行之策。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等五大理论的核心思想,紧紧围绕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问题,以实地调研和案例访谈的一手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调研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原则、补偿形式,进而完善了准东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的框架。本文从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准东矿区的资源开发现状和环境破坏现状,从煤炭资源开发产生的外部效应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目标出发确立准东矿区生态补偿的费用构成,构建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的计量模型,并以阜康市康龙煤矿为例估算得出其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值为2622051.45元/a,上限值为3287385.17元/a,占其生产成本的3.68%-4.62%。考虑到当前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企业税负高、利润低等实际情况,建议目前准东矿区生态补偿费用的确立以补偿下限为标准,将补偿上限作为远期目标逐步实现。

刘雨佳[8](2017)在《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蕴藏特性及能够替代的新能源产品短期内很难大规模推广,因此,煤炭在我国能耗结构中的地位将长期处于“上位”。结合新建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清洁、高效、集约型生产,建设大型的煤炭、煤电和煤化工基地是新疆在“十三五”期间一个重大目标,这期间煤炭开采量将不断上涨,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也会有所提升,但这经济增长的背后,因煤炭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却不容忽视,而这不仅是能否完成该宏伟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新疆煤炭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寻适宜的生态补偿模式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通过研读煤炭资源补偿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国内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现状,结合实地调研,了解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政策方针,总结新疆现行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发现现行的生态补偿模式存在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生态补偿政策、融资渠道匮乏、过度倾向“输血式”生态补偿以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等问题,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积极推进生态补偿制度顶层设计、完善煤炭资源相关税费体制、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融资渠道、完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等改进措施,并在现有的补偿模式基础上,根据区别对待和循序渐进等原则,提出了区际间横向生态补偿模式、“反哺式”补偿模式、“社区—矿业共建”模式、企业出资、政府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五个模式。

张风丽[9](2016)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跃进的目标。然而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之际,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源效率低、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的脆弱性,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趋势,低碳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产业转型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新疆已被确定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内外一些大企业正是看好了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向新疆转移相关产业,为此需要准备好承接转移的条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内部挑战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迎来了对口援疆政策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新疆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和迫在眉睫。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其转型成败的关键是其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这是决定新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新疆传统的资源型、污染型产业发展已不合时宜,不利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在面临资源环境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下,选择出适合产业转型路径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提出转型路径。文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产业转型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新疆产业转型状况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分析了新疆资源环境状况与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与区域状况两方面入手,分析新疆产业转型的演变态势及特点、转型路径现状;最后分析了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三是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新疆生态足迹的总量与各产业足迹比较分析;然后对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2)测算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3)通过DEA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四是根据前述新疆产业转型状况的分析,对当前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进行剖析并找出影响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五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生态预警。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新疆产业转型的警度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警,最后发布景兆指示,进行警素调控。六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根据新疆产业特点及对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和转型思路探讨,构建适合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式提出了基于不同产业类型、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和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路径。七是新疆资源环境约束的产业转型具体保障措施。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监督机制、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及援疆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产业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特有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道路。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重化”态势明显。第二,新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压力大。新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以资源依赖的工业为主导转型,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新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削弱,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第三,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较低,且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大于协调效应。新疆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够,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转型虽对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不能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第四,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唯资源拉动型”突出,发展方式依旧粗放。新疆产业依旧依赖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型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低效率、产业链短的特点,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的速度滞缓。新疆的资源消耗效应从时序变化特征来看,产业发展模式依旧是高碳型粗放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加大、用水量递增是新疆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且“三废”的排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化导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度较低,建立预警系统对产业发展进行预警。目前新疆产业生态安全度处于巨警状态,未来五年内产业生态安全度有所缓解,但依旧处于巨警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与影响,随着新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为此根据预警系统找出警源、分析警情基础上发布警兆,以此对未来产业转型提出警示,确定产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部署产业规划战略。第六,新疆区域差异大,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选择不同的路径。根据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和目标,坚持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援疆、环保援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区域差异进行转型路径的选择,从而促使新疆产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李琳[10](2015)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八五”开始,新疆实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以煤化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贡献突出。但是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社会不稳定等较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富饶的贫困”。随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顺利召开,对口援疆工作的不断深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进程的加速,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自治区政府面临着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效益,深入拓展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课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必须通过制度上的合理安排即重构有偿使用制度来解决这一难题。而这也是国家和自治区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出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治区更是将资源开发改革作为2014年新疆七大改革工作重点之一。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按照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深入调查研究,以利益相关者作为切入点,统筹全局,对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第一,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筛选,得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地居民、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中介机构、消费主体、媒体、特殊利益团体、资源地村委、矿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及学者12类利益相关者;应用米切尔评分法,对有偿使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一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地居民、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这类利益相关者享有直接的利益分配权;二是蛰伏型利益相关者,包括资源地村委、专业机构及学者、中介机构、矿业行业协会,这类利益相关者存在潜在利益分配行为,将会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实现形成重要影响;三是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包括特殊利益团体、消费主体、媒体,这类利益相关者对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影响不大。第二,对新疆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着重探讨,对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和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最为充分的满足、中央政府次之、地方政府和资源地居民利益实现程度较低;就各利益主体内部来看,中央政府保障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及实现矿业权市场化、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资源地居民增加收入的利益诉求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是资源地居民,虽然都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利益诉求,但其实现程度均比较低,因此有偿使用制度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生态价值,提高这一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第三,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访问为基础,对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有偿使用制度形成的依据、有偿使用制度的内容、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的梳理将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第四,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及面对面访问的方法,得出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中各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和行为目标。将其作为博弈论进行博弈的基础,详细论证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矿业企业、矿业企业与资源地居民、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之间的两两博弈行为关系,得出了相应的博弈结论,为自治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理论依据。第五,根据论文研究结论,对提升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程度进行研究,从完善有偿使用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保障各核心利益主体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油气资源开发
        2.1.2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2.1.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2.1.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基本构成要素
    2.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稀缺性理论
        2.3.4 生态价值理论
        2.3.5 生态伦理理论
    2.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机理
        2.4.1 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视角的分析
        2.4.2 基于补偿主体行为选择视角的博弈分析
        2.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国内外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及实践分析
    3.1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分析
        3.1.1 中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沿革
        3.1.2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现状
        3.1.3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特点
        3.1.4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问题分析
    3.2 中国油气企业水土流失防治实践分析
        3.2.1 防治措施
        3.2.2 防治效果
    3.3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分析
        3.3.1 国外政府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实践
        3.3.2 对我国的启示
    3.4 小结
第4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及影响表现
    4.1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
        4.1.1 中国水土流失的总体特征
        4.1.2 东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3 中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4 西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1.5 西南部油气田所处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4.2 油气资源开发作用于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
    4.3 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期和开采期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分析
        4.3.1 两阶段的工作内容
        4.3.2 两阶段的影响表现
        4.3.3 两阶段的影响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5.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依据
    5.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2.1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5.2.2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5.2.3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2.4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3 油气资源开采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3.1 参数的确定
        5.3.2 估算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及保障
    6.1 优化的基本原则
    6.2 优化的目标
    6.3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策略
        6.3.1 明确补偿主体
        6.3.2 确认补偿客体
        6.3.3 确定补偿标准
        6.3.4 拓宽补偿途径
        6.3.5 增加补偿方式
        6.3.6 重构法律制度体系
    6.4 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保障措施
        6.4.1 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控
        6.4.2 确立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6.4.3 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6.4.4 增设地方油气环保专门监督机构
        6.4.5 搜集油气资源开发水土流失相关信息
        6.4.6 监督水土保持相关费用使用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及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2.1.2 国内外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2.1.3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的研究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边疆研究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社会稳定理论
        2.2.4 协同发展理论
第3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理及方式
    3.1 核心概念内涵
        3.1.1 经济发展
        3.1.2 社会稳定
        3.1.3 协同
        3.1.4 协同机制
    3.2 协同机理分析
        3.2.1 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形成演化的交换机制
        3.2.2 非平衡性动态势能是经济社会协同演化的重要动力
        3.2.3 涨落促进协同演化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3.2.4 非线性作用的整体性发展
    3.3 协同方式
        3.3.1 矛盾个体之间的分化与统一
        3.3.2 共治共建的集体行动
        3.3.3 多元组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共享配置
        3.3.4 博弈运动中实现新的均衡
        3.3.5 现实的整体性发展
第4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测评
    4.1 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
        4.1.1 思想政治建设现状
        4.1.2 组织基础建设现状
        4.1.3 制度建设现状
        4.1.4 发展格局现状
    4.2 协同水平测度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3 变量的选取及计算
    4.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分析评价
        4.3.1 关联度分析
        4.3.2 耦合度分析
        4.3.3 协同发展度分析
        4.3.4 总结评价
第5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及困境分析
    5.1 序参量演化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计算
    5.3 协同机制演化分析
    5.4 协同机制演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5.4.1 困境分析
        5.4.2 原因分析
第6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构思
    6.1 对现有协同机制进行优化
    6.2 构建新的协同机制
    6.3 协同机制构建的原则
        6.3.1 人本性原则
        6.3.2 价值理性原则
        6.3.3 正义性原则
        6.3.4 成本原则
        6.3.5 实效原则
    6.4 丰富协同机制的内涵体系
        6.4.1 理念的转化
        6.4.2 环境的优化创新
        6.4.3 组织体系的创新
        6.4.4 方法的革新
第7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完善
    7.1 经济发展机制完善
        7.1.1 构建科学的资源开发机制
        7.1.2 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机制
        7.1.3 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
        7.1.4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
        7.1.5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7.2 社会稳定机制完善
        7.2.1 优化社会日常管理机制
        7.2.2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7.2.3 推行风险社会监管机制
        7.2.4 完善民族社会公平机制
        7.2.5 加强民族团结机制
    7.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完善
        7.3.1 优化协同动力机制
        7.3.2 调整协同运行机制
        7.3.3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绿色经济理论
    2.1.3 生态经济理论
    2.1.4 外部性理论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4.1.3 数据选取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4.3.2 变量的选取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4 实证分析
    4.3.5 主要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1.3 系统分析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设计思路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数据来源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露天煤矿地表扰动方面
        1.2.2 露天煤矿环境污染方面
        1.2.3 露天煤矿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1.2.4 关于准东露天煤田的相关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条件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文与供水
        2.2.4 土壤与动植物资源
        2.2.5 煤炭资源条件
    2.3 社会经济
        2.3.1 产业经济
        2.3.2 社会发展
第3章 数据获取与处理
    3.1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2 实验室测定数据
    3.3 野外实时监测数据
    3.4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第4章 准东煤炭开采区及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1.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指数
        4.1.3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
        4.1.4 土地利用程度
        4.1.5 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
    4.2 西部开采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4.2.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指数分析
        4.2.3 土地利用程度及信息熵分析
        4.2.4 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4.3 东部开采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4.3.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指数分析
        4.3.3 土地利用程度及信息熵分析
        4.3.4 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环境特征
    5.1 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负荷
        5.1.3 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5.1.4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5.1.5 土壤重金属判源分析
    5.2 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
        5.2.1 研究方法
        5.2.2 PM_(10)和PM_(2.5)浓度特征
        5.2.3 PM_(10)和PM_(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5.2.4 气象条件对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
        5.2.5 大气颗粒物及气象因子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5.3 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转运特性
        5.3.1 研究方法
        5.3.2 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
        5.3.3 植物对重金属转移能力分析
        5.3.4 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准东煤炭开采时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指标与权重
        6.1.2 聚类分析
        6.1.3 综合评价指数
        6.1.4 异速生长模型
    6.2 两县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6.2.1 吉木萨尔县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6.2.2 奇台县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6.3 两县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6.3.1 两县社会经济发展比较
        6.3.2 两县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6.4 两县社会经济指标异速生长特征
        6.4.1 吉木萨尔县总人口-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异速生长特征
        6.4.2 奇台县总人口-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异速生长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准东煤炭开采区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的关系
    7.1 土地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7.1.1 研究方法
        7.1.2 植被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的响应
        7.1.3 植被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空间分布的响应
    7.2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7.2.1 研究方法
        7.2.2 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7.3 准东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7.3.1 研究方法
        7.3.2 补偿费测算结果与分析
        7.3.3 准东煤田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7)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状
    3.1 准东矿区概况
    3.2 准东矿区开发现状
    3.3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3.4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行政策
    3.5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费用构成与标准确定
    4.1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费用的构成
    4.2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程序
    4.3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计征标准确定
    4.4 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计征标准确立的合理性分析
第5章 准东矿区康龙煤矿生态补偿标准确定实证分析
    5.1 康龙煤矿开发概况
    5.2 康龙煤矿生态与自然环境破坏情况
    5.3 康龙煤矿生态补偿费用估算
    5.4 康龙煤矿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6.1 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科学确立生态补偿征收标准
    6.2 加快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依据
    6.3 整合生态补偿税费政策,实现生态补偿的专门化管理
    6.4 注重矿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实现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
    6.5 加大各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
    6.6 建立区际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环境利益的合理化分配
    6.7 加大生态补偿工作的科普宣传,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煤炭资源生态补偿相关理论分析
    2.1 生态补偿的定义
    2.2 生态补偿的内涵
    2.3 生态补偿基本原则
    2.4 生态补偿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现状
    3.2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4章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新疆现行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
    4.2 新疆现行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存在的缺陷
第5章 国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的借鉴
    5.1 国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经验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6.1 新疆现行煤炭资源生态补偿模式的优化路径
    6.2 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模式的构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营造良好的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环境
    7.2 建立统一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管理部门
    7.3 建立完善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监管制度
    7.4 建立新疆矿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7.5 推进新疆生态补偿技术创新与发展
第8章 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研究
        1.2.2 有关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3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环境约束
        2.1.2 产业转型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生态预警
        2.1.5 转型路径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产业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协调发展理论
        2.2.6 产业生态学理论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三章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3.1 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
        3.1.1 资源禀赋与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转型的基础
        3.1.2 资源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布局
        3.1.3 资源与环境压力是产业转型的内在推力
    3.2 产业转型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3.2.1 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并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3.2.2 产业转型促使资源配置结构良性循环
        3.2.3 产业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2.4 产业转型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
    3.3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耦合机制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状况
    4.1 新疆资源与环境基础
        4.1.1 自然资源禀赋
        4.1.2 生态环境状况
        4.1.3 新疆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2 新疆产业发展状况
        4.2.1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4.2.2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变化
        4.2.3 新疆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4.2.4 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4.2.5 新疆产业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4.3 新疆产业转型现状
        4.3.1 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
        4.3.2 新疆产业转型的区域差异
        4.3.3 新疆产业转型状况测度
        4.3.4 新疆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4.4 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4.4.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演进
        4.4.2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现状
        4.4.3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特点
    4.5 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4.5.1 水资源约束状况
        4.5.2 土地资源约束状况
        4.5.3 能源资源约束状况
        4.5.4 生态环境约束状况
第五章 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
    5.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生态足迹模型及效应分解模型
        5.1.2 新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5.1.3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5.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2.1 协调度计算模型
        5.2.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5.3.1 DEA模型评述与分类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5.3.3 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第六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缺陷及障碍因素
    6.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
    6.2 新疆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
        6.2.1 路径依赖使得产业锁定效应凸显
        6.2.2 产业转型法律环境不畅,相关制度法规供给不足
        6.2.3 产业基础较弱
        6.2.4 资源保障能力有限
        6.2.5 科技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缺乏吸引力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
    7.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7.1.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7.1.2 权重的确定——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权法
        7.1.3 生态安全预警警度的测算——综合指数模型
    7.2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及精度检验
        7.2.1 预警模型
        7.2.2 生态安全系统预警精度检验
    7.3 新疆生态安全系统指数预警与分析
    7.4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警素调控
第八章 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8.1 国外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1 美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2 德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3 日本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4 韩国和新加坡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5 以色列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 国内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1 台湾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2 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3 山东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4 辽宁阜新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3 国内外产业转型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8.3.1 高科技推动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8.3.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8.3.3 注重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创造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
        8.3.4 采取灵活多样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转型
        8.3.5 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转型需求
第九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9.1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
    9.2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思路
    9.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目标
        9.3.1 维持经济的高效且可持续发展
        9.3.2 维持资源环境系统平衡的可持续性
    9.4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9.4.1 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转型路径
        9.4.2 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型路径
        9.4.3 基于不同区域差异的产业转型路径
第十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实现的保障措施
    10.1 积极推进新疆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
        10.1.1 加强制度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10.1.2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10.1.3 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10.1.4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10.2 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
        10.2.1 完善环保相关法规和政策
        10.2.2 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统一监管的协调机制
        10.2.3 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环保战略,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
    10.3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10.3.1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
        10.3.2 加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提高节能降耗环保意识
    10.4 充分发挥援疆工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环保援疆工作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利益相关者文献综述
        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第一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确定依据
        一、利益相关者的确定依据
        二、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确定依据
    第二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的界定方法
    第三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一、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二、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确定
        三、研究结论
第三章 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形成依据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企业
        四、矿产资源地居民
    第二节 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内容
        一、矿产资源补偿费
        二、资源税
        三、探矿权、采矿权价款
        四、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五、石油特别收益金
    第三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矿产资源税费法律制度滞后
        二、矿业权的有偿出让市场化进程仍需加快
        三、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界限不清
        四、矿产资源补偿费率征收率过低
        五、资源税设置不合理
        六、税费分配比例失衡
        七、缺乏对重要利益的调节
第四章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第一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二、地方政府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博弈
        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资源地居民的利益博弈
        四、政府和资源地居民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结论分析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
        二、地方政府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博弈
        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和资源地居民的博弈
        四、地方政府与资源地居民的博弈
第五章 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革进程——以三塘湖矿区为例
    第一节 三塘湖矿区有偿使用进程
        一、三塘湖矿区基本情况介绍
        二、三塘湖矿区有偿使用进程
    第二节 三塘湖矿区有偿使用改革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
        四、资源地居民
    第三节 三塘湖矿区有偿使用改革进程缓慢的原因
        一、中央政府层面
        二、自治区政府层面
        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层面
第六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建议
    第一节 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税费制度的重构
        一、重构原则
        二、重构思路
    第二节 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利益分配格局调整
        一、调整原则
        二、调整方向
    第三节 新疆矿产资源核心利益主体利益保障的其他措施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矿产资源开发企业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政府管理研究[D]. 牛玉民. 新疆大学, 2020
  • [2]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 刘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
  • [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D]. 张军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准东煤炭开采区周边环境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评价[D]. 刘芳. 新疆大学, 2018(12)
  •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准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景邀颖.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模式研究[D]. 刘雨佳.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3)
  • [9]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张风丽.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10]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新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研究[D]. 李琳. 新疆财经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新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