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菌斑的鉴定与防治

番茄菌斑的鉴定与防治

一、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然,史军营,胡璋健,王娇,喻景权,师恺[1](2021)在《亚高温环境下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抗性变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园艺作物在设施及露地生产中病虫害高发频发,严重威胁园艺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安全,而亚高温环境如何影响园艺作物的抗病性尚不清楚。细菌性斑点病是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引起的在我国番茄生产中广泛发生的重要病害。本试验以含抗Pst基因Pto的高抗番茄LA3472及其背景基因型高感番茄Moneymaker为试验材料,探究亚高温环境下番茄的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s-triggered immunity,PTI)和效应蛋白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两种不同抗病途径对Pst DC3000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与24 ℃常温相比,30 ℃亚高温对体外培养的Pst DC3000菌株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影响,但Moneymaker和LA3472在接种Pst DC3000后,细菌性斑点病害的发生均显着加重。亚高温下,2份番茄材料的水杨酸(SA)积累量在接种病原菌后均比常温下接种显着减少,受Pst DC3000诱导的水杨酸合成基因PALs和信号转导基因NPR1的转录表达也被显着抑制。由此可见,亚高温对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的不同抗性途径PTI和ETI均有抑制作用,推测其和SA抗性路径被抑制有关。本试验对于理解温度升高背景下蔬菜作物病害发生及加强病害防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爽[2](2021)在《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胁迫状态监测与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利用基于电磁辐射的光谱技术进行作物生长监测研究在农业领域备受关注。其中,高光谱技术是这种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高分辨率和无损监测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作物生长胁迫状态监测不准确且效率低等问题,以大豆为研究对象,以高光谱技术为主要手段,针对大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健康状态、水氮胁迫状态和病害胁迫状态三种胁迫状态展开研究,探究不同胁迫状态下大豆高光谱和生理信息的响应特征规律,研究大豆不同胁迫状态监测与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未受胁迫(健康)状态下的生理信息预测采集大豆叶片高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两种生理信息数据。分别构建七种原始光谱指数和七种一阶微分光谱指数,通过相关矩阵法进行325-1075nm波段范围光谱反射率的两两组合,计算与两种生理信息的相关系数,以最大相关系数为提取标准,优选出最优波长组合,确定最优光谱指数,将最优光谱指数划分为三组模型输入变量,并与七种常用光谱指数对比分析,评价其预测能力。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LS-SVMR和LSSSO回归LASSOR三种建模方法,基于最优光谱指数和常用光谱指数建立大豆生理信息预测模型,基于温室数据建立模型,大田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光谱指数的生理信息预测能力优于常用光谱指数;LS-SVMR方法具有最强的生理信息预测能力,而LASSOR方法的预测能力最弱;以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决定系数Rc2和Rp2、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为评价指标,基于原始和一阶微分组合的最优光谱指数对叶绿素含量表现出最高的预测精度,最优叶绿素含量模型的Rc2=0.9410,Rp2=0.9496,RMSEC=1.4164,RMSEP=1.3759;基于一阶微分最优光谱指数对净光合速率表现出最高的预测精度,最优净光合速率模型的Rc2=0.8661,Rp2=0.7978,RMSEC=1.3920,RMSEP=1.5411。2.水氮胁迫状态监测方法分析水氮胁迫状态下生理信息和高光谱的响应特征规律,采用相关系数法选取敏感光谱指数,分别基于原始高光谱和敏感光谱指数进行水氮胁迫状态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对原始高光谱的分析,具有500-700nm波段最低反射率和760-900nm波段最高反射率的光谱曲线代表未受水氮胁迫,在500-700nm波段的反射率逐渐增加表示胁迫程度的增加;从15个光谱指数中选取了五个敏感光谱指数,分别为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绿色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GNDVI、改进红边归一化指数m NDVI705、叶绿素指数LC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它们与两种生理信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五个敏感光谱指数的最大值代表未受水氮胁迫,随着水氮胁迫程度的增加其值逐渐降低。3.水氮胁迫状态下生理信息反演采用SG卷积平滑、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变换平滑WT三种平滑方法,多元散射校正MSC、变量标准化SNV、一阶导数FD和二阶导数SD四种单一及其组合共计12种预处理方法,偏最小二乘PLS和主成分回归PCR两种建模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法选取特征波段,将特征波段作为模型输入变量,与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组合建立大豆生理信息反演模型,同时与全波段建模对比分析,以模型相关系数rc和r P、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生理信息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特征波长比全波段具有更好的生理信息反演能力;MSC+FD+S-G+PLS方法为建立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的最优方法,最优模型的rc=0.9606,rp=0.9702,RMSEC=0.9600,RMSEP=1.0300;SNV+SD+S-G+PLS方法为建立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的最优方法,最优模型的rc=0.9927,rp=0.9708,RMSEC=0.3260,RMSEP=0.6120。4.病害分类识别以灰斑病和细菌性斑点病两种大豆常见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MSC+SG、SNV+SG和FD+SG三种预处理方法,竞争性自适应权重取样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两种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对原始高光谱处理分析,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和LS-SVM两种方法建模,以预测集混淆矩阵的单类别和总体类别识别正确率为评价标准,确定最优病害分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所有模型均可较好地实现病害分类识别;无论基于哪种建模方法,SNV+SG+SPA的病害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均可实现单类别和总体100%的分类正确率;进一步地,基于不同的特征波长提取方法,SNV+SG预处理后的高光谱表现出了较强的分类能力,再与LS-SVM方法结合建立的SNV+SG-LS-SVM模型可实现100%的病害分类识别。5.病害分级诊断进行灰斑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的严重程度诊断研究,采集高光谱和病害图像数据,借鉴中国农业行业标准中的病害等级划分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病害图像特征提取确定病害等级,以此等级为依据,基于高光谱技术进行病害等级的诊断。采用两种方法对光谱数据降维,基于CARS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提取最优光谱指数,再基于降维后的光谱数据建立LS-SVM病害分级诊断模型,以分级正确率为评价标准,评估数据降维方法的可行性及进行最优病害分级模型的选取。结果表明:经过CARS算法降维后,对灰斑病和细菌性斑点病而言,分别提取了20个和52个特征波长,波长数量分别减少了94.67%和86.13%;降维后光谱数据的病害分级能力优于全波长光谱,针对灰斑病,基于数据集DS2、DS8和DS9所建模型具有最高的总体分级能力,正确率分别为94.5%、97.3%和97.3%,与全波长光谱分级正确率(93.6%)相比较,分别提高了0.9%、3.7%和3.7%;针对细菌性斑点病,基于数据集DS2、DS11和DS16所建模型具有最好的分级性能,分别可实现96.8%、95.8%和94.7%的总体分级正确率,以全波长光谱(91.6%)为基准,分别使分级正确率提高了5.2%、4.2%和3.7%。

邹佳男[3](2020)在《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文中指出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超过8000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加工,而国产大豆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种植基地,每年约有6000万亩的种植面积。大豆细菌性病害是目前严重妨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是一种常见于大豆的细菌性病害,会造成大豆产量的严重降低。针对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本研究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入手,对分离后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结合基因组测序技术完成了病原菌的基因组测序和注释。利用含有野生大豆基因组信息的导入系材料对大豆中应答病原菌Ⅲ型效应因子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RIL)接种病原菌后的QTL定位结果,与在导入系上的RNA-seq分析,获得了大豆中应答Ⅲ型效应因子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节点(hub)基因。进一步利用已测序的种质资源和导入系材料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单倍型分析,最终确定了大豆中应答病原菌Ⅲ型效应因子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黑龙江省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分子机制和大豆的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大田环境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时期进行大豆叶片病斑的分离和鉴定。确定了8个可以引起大豆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其中7个病原菌属于假单胞杆菌菌属,1个属于黄单胞杆菌菌属,通过16S r DNA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Xanthomonas vasicola同源性非常高。结合以往的研究基础,一般认为黄单胞杆菌是导致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致病菌。所以本研究将分离得到的黄单胞杆菌作为研究重点进行后续的研究。通过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主栽品种上进行接种鉴定,发现所分离得到的黄单胞杆菌属于高致病性菌株,可以在所选取的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上造成明显的致病性和大面积的病斑。因为该菌种属于黄单胞杆菌,所以将其命名为Xv NEAU001WT(Xanthomonas vasicola Northeast Agrcultural University Wild Type)。为了后续研究的需要,对Xv NEAU001WT的抗生素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v NEAU001WT具有壮观霉素抗性,而不具有对利福平、卡那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的抗性。该结果为利用壮观霉素对Xv NEAU001WT进行抗性保护以保证在菌种的培养、保存和遗传改造操作过程中不受其它杂菌的污染提供了保障。(2)在完成Xv NEAU001WT的分离鉴定和抗性分析后,本研究进一步针对Xv NEAU001WT的基因组信息进行了测序分析。为获得Xv NEAU001WT的基因组原始序列,以二代测序技术为手段进行测序,最终完成了Xv NEAU001WT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序列所编码的基因注释和结构分析。将以往已公布的黄单胞杆菌的基因组作为参考进行基因组的组装拼接,最终将Xv NEAU001WT基因组的序列拼接成一个大质粒,该质粒共有5221943 bp,并将序列信息上传到NCBI数据库。通过基因组注释分析发现该菌株可以编码15个Ⅲ型效应因子相关的hrp基因。前人研究发现hrp基因是影响黄单胞杆菌致病性的关键基因,所以本研究针对hrp基因的调控基因hrp G开展深入研究。采用三亲杂交的方式构建了hrp G基因的缺失突变体。进一步在大豆种质资源绥农14上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发现hrp G基因突变后可以显着影响Xv NEAU001WT的致病性。此结果说明大豆中存在响应hrp G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的抗病相关基因。(3)为了进一步鉴定分析大豆中应答hrp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用了RNA-seq测序和QTL定位相结合的方法。以含有野生大豆基因组信息的代换系群体和高世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大豆材料,以野生型的Xv NEAU001WT和hrp G突变后的Xv NEAU001WT△hrp G为菌种材料,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和QTL定位分析,为寻找抗病关键候选基因提供可靠信息。在导入系中通过接种野生型病原菌Xv NEAU001WT,发现导入系材料F1680和F1011在抗感病表型上与导入系轮回亲本绥农14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F1680表现为更加感病,F1011表现为更加抗病。这一结果说明野生大豆基因组的导入导致了大豆抗病性的改变,同时也说明导入片段中含有调控大豆抗病性的关键基因。于是,首先对F1011和F1680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确定导入片段所在的位置,然后利用绥农14、F1011和F1680进行RNA-seq分析,通过3个时间点81个样本的取样,对大豆接种病原菌后的6 h、12 h、24 h进行了分析,获得了4624个差异表达基因。发现4个基因组块C4、C5、C6和C8中的基因显着与F1011和F1680的抗感性相关。进一步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了35个节点(hub)基因。这些hub基因分布在01-17以及19号染色体上。通过结合QTL的定位结果,在08和11号染色体上确定了受hrp G编码的Ⅲ型效应因子调控基因诱导的关键基因2个,分别为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4)为了确定两个候选基因(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的准确性,进一步对200份导入系群体中两个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绥农14的遗传背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在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存在显着的单倍型,并且单倍型在F1011和F1680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与2份材料的抗病性存在一致性的顺应关系。进而更加证明了这两个基因是大豆中响应hrp G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响应基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通过本研究得到的2个关键基因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可以作为重要的抗病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理念,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同时所发现的QTL和遗传多样性可以进一步作为标记开发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对保证黑龙江省大豆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洋[4](2020)在《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tomato bacterial speck)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该病传染性较强、发病较快,不易防治,影响了果实品质,降低番茄的产量。诱发该病害的病原微生物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Pst)。在抗病番茄体内存在Pto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以特异识别丁香假单胞杆菌释放的效应蛋白,由此激活下游防御反应。Pto作为番茄抗病免疫机制中的一个枢纽蛋白,其下游途径包括三个与其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分别命名为Pti4、Pti5和Pti6,对这些Pto互作蛋白功能的研究利用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但它们在番茄中的功能表型仍需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本文通过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过表达遗传转化番茄株系对其功能进行研究。q RT-PCR结果表明,Pti4、Pti5、Pti6过表达番茄植株中病程相关基因PR1、PR2、PR5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接种病原菌Pst DC3000后,植株叶片病斑与菌落计数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抗病性提高。由于该类转录因子蛋白序列与植物特有的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ethylen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EREBP)家族同源,本文也探究了Pti4、Pti5、Pti6在果实成熟方面可能的影响。田间观察以及催熟实验表明,Pti4、Pti5、Pti6过表达番茄果实转色快、成熟早,植株对乙烯的响应增强。但对开花时间以及结实率并没有改变,对果实重量、大小、果形、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等果实性状也无明显不利影响。此外,Pti4/5/6过表达番茄果实腐败速度减缓。进一步对果实中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Pti4、Pti5、Pti6上调后番茄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这些酶在合成植物抗病物质及清除细胞内活性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与之相应果实中反映细胞膜损伤程度的丙二醛含量则降低。另一方面,cell-free蛋白稳定性、体内泛素化实验表明,Pti4、Pti5、Pti6蛋白在植物体内受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降解。表明这些转录因子在调控番茄抗病反应、乙烯应答的同时,自身也受到调控。因此,本工作对番茄转录因子Pti4/5/6的功能分析表明,它们在抗病性、果实成熟中发挥调控作用。Pti4、Pti5、Pti6基因的上调可以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果实的成熟,而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特性未有明显不利影响,且可能对延长番茄货架期有一定作用,具有遗传改良应用潜力。此外,Pti4/5/6基因的功能意味着基础防御、激素应答,以及转录后调控之间的交叉联系,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构建番茄叶片c DNA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Pti互作蛋白,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付瑞双[5](2020)在《番茄类受体激酶SlDALR1在防御细菌性斑点病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技术的提高,设施蔬菜种植产业蓬勃发展,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然而,设施栽培往往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引起的细菌性斑点病在全国多省市均有发生,造成的损失严重可达50%以上。当前生产上,病害防治高度依赖化学杀菌剂,这给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隐患。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植物天然免疫的分子机理。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Leucine rich-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LRR-RLK)是植物中已知最大的一类跨膜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研究显示,其可以作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感知病原菌侵染并激发植物的天然免疫反应,本文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SlDALR1(Defence-associated LRR-RLK1)在参与番茄防御细菌性斑点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所得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番茄LRR-RLK IV家族成员对Pst DC3000侵染的响应,且对其中的SlDALR1保守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对番茄接种Pst DC3000后,进行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分析LRR-RLK IV家族成员表达情况,同时结合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处理番茄子叶及已有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其结果与Pst DC3000接种处理的结果一致,LRR-RLK IV家族成员SlDALR1的相对表达量上升倍数最大。通过亚细胞定位实验,SlDALR1-GFP可与膜定位的FLS2-mCherry重合,表明SlDALR1定位于质膜上。而对胞外域的保守区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了SlDALR1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其所感知的配体很可能是某种未知的成分。2.在上一章发现番茄SlDALR1受Pst DC3000侵染显着上调,猜想其可能参与调控番茄对Pst DC3000的防御进程,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本章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VIGS)探究了SlDALR1在番茄防御Pst DC3000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lDALR1基因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相比发病程度明显严重、菌落数目增多,且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台盼蓝染色结果也与CFU的结果一致,即SlDALR1基因沉默植株对Pst DC3000的抗性减弱。此外,本章对ROS爆发、MAPK激活与免疫相关激素含量这三个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免疫信号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沉默植株的免疫响应弱于对照植株。综上结果,即SlDALR1正调控番茄对Pst DC3000的抗性。3.酵母双杂交筛选与SlDALR1互作的蛋白。前面的研究已经初步明确了SlDALR1参与了番茄防御Pst DC3000的过程,然而具体的防御机制仍不清楚。本章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SlDALR1为诱饵筛选番茄叶片的cDNA文库,将阳性克隆进行蓝白斑鉴定及测序,利用SGN和NCBI网站进行初步分析,对获得的候选蛋白进行GO注释。同时通过酵母一对一回复性杂交,初步选择了SlSERK3A、SlBSK1作为候选基因。BiFC与VIGS实验证实SlSERK3A与SlDALR1的互作且SlSERK3A在植株对Pst DC3000的抗性中具有正调控作用,因此初步确定这一基因参与番茄SlDALR1介导的对Pst DC3000的防御过程。

张雄[6](2020)在《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因子AvrB与COR对大豆的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五谷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侵染大豆引发的病害是我国大豆生产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大豆生产。该病害主要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简称Pgy)侵染大豆引起。AvrB和冠菌素(Coronatine,简称COR)是Pgy分泌的毒性因子,其中AvrB是III型效应蛋白,COR具有模拟植物激素茉莉酸的特点,二者都可以促进病原菌Pgy侵染大豆。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简称Pto)和Pgy都可以分泌冠菌素,那为什么Pgy是大豆致病病原菌,而Pto是大豆的非致病病原菌?如果Pto携带Pgy分泌的异源效应蛋白AvrB,是否会促进Pto侵染非寄主植物大豆?植物在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下都会引起植物一系列的防御反应,研究植物在生物胁迫下诱导的的防御反应有益于了解植物的抗病机理。本研究以易感大豆为材料,通过在转录水平上分析易感大豆在生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得到的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富集等情况,探索了大豆在生物胁迫下基因水平上应答反应,分析鉴定了部分差异表达基因。RNA-seq测序结果表明,AvrB与COR可以诱导Pto激活茉莉酸、生长素、脱落酸等激素途径,从而增强细菌的致病性。AvrB会抑制黄酮类物质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得合成来抑制植物排毒反应,而COR会激活相关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Pto与Pto(AvrB)对植物造成了氧化胁迫,增强了过氧化物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其中Pto(AvrB)处理的大豆活性最高。Pto与对照组相比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有所提高,表明Pto与Pto(AvrB)的胁迫会提高植物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Pto对大豆的处理提高了大豆体内可溶性糖含量,而Pto(AvrB)却降低了大豆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对大豆体内水杨酸含量检测的结果表明,Pto诱导大豆体内依赖于水杨酸诱导的抗性反应,AvrB通过抑制大豆体内水杨酸诱导的抗性反应从而促进病原菌的毒性,并且可以影响大豆体内的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变化来抑制大豆体内的免疫反应。本研究以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大豆互作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手段来分析丁香假单胞杆菌是如何利用效应因子AvrB和冠菌素调控大豆体内次级代谢产物以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揭示了AvrB及COR在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菌侵染大豆过程中的致病机理。我们的研究结果对揭示大豆抗病信号途径以及对未来指导大豆抗病育种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张政[7](2019)在《Pti基因对番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植物抗病害基因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功能基因分析和遗传改良的热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广泛种植的果蔬类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研究果实发育、营养品质,以及细菌性病害的模式植物。Pto基因(P.s.pv.tomato)是通过图位克隆方法获得的番茄抗病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to可以识别结合病原菌注入植物细胞的效应蛋白、触发下游防御反应,对番茄抗病机制有着关键作用。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Pto激酶可以与三个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它们被命名为 Pto interaction protein(Pti),即 Pti4、Pti5 和 Pti6。Pti 蛋白被认为可能是 Pto 途径下游基因,可以促进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Pti编码产物类似于烟草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而乙烯做为一种植物激素,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参与植物抗病免疫反应等广泛的调控作用。但近年来对Pti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少,其对番茄植株抗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尚待深入分析。本文通过Pti6基因载体构建、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过表达植株。定量PCR结果显示,转化植株中Pti6表达水平较野生型显着提高。将Pti6过表达番茄植株接种病原菌Pst(Pseudomonas sysringae pv.tomato,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菌株)后,植株叶片病斑明显减少,叶片菌落计数显着低于野生型。同时,对Pti6转化株系果实的测定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较野生型番茄明显升高,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有所降低,提示其在提高番茄防御反应中发挥作用。此外,Pti4、Pti5和Pti6过表达番茄果实的长宽比、硬度、质量、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番茄红素含量没有显着改变,表明Pti基因可以增强植株抗病性,且对其果实性状没有明显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很多转录因子与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精细调控。除了 Pto蛋白,Pti的互作蛋白信息还未见系统报道。在本研究中,利用番茄根、叶、花、果实(包括未成熟期、绿熟期、转色期、转色后10天,四个不同时期)组织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文库检测结果表明,平均插入片段大于1200bp,总库容量约为1.05×107 CFU。通过构建Pti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自激活活性检测,进一步利用Pti4对互作蛋白进行文库筛选。根据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初步获得了 6个具有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ripening regulated protein DDTFR8、REF/SRPP-like protein、U-box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zinc finger protein ZAT5-like、GAGA-binding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proline-rich protein 4-like)。[由由于Pti基因具有功能机制的相似性,因此,本工作所获得的互作蛋白信息将进一步为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研究基础。

黄曼[8](2019)在《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物病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植物通过两种途径来抵御病害,分别是基础抗性(PTI)和基因对基因抗性(ETI),其中在ETI途径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是抗性基因(R基因),它可以编码产生ETI系统中的免疫受体。利用R基因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最为直接、环保、有效的手段。大多数的R基因都可以编码含有卷曲螺旋结构、核苷酸结合位点和富含亮氨基酸重复序列(CC-NBS-LRR)结构域的蛋白质。番茄是全世界种植最为广泛的一种经济作物,在果蔬供应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深入研究细菌性斑点病的致病机理不仅为改良番茄育种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且对提高番茄品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番茄中的DDB1作为CRL4泛素连结酶复合体的核心成分,通过靶向修饰不同底物蛋白的丰度和活性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叶绿体发育、果实大小和抗病应答等。前期的研究发现,番茄的DDB1功能缺失突变体hp1表现出对病原菌高敏感性。为了进一步研究DDB1在番茄中的抗病功能,我们以DDB1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一个番茄的抗性基因SlNBRP1。通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在番茄的根、茎、叶、花和果中均有表达,并且定位于细胞质中。通过对SlNBRP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知它含有抗性蛋白高度保守的CC-NBS结构域。通过免疫共沉淀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进一步证实SlNBRP1与DDB1存在相互作用。通过SlNBRP1的原生质体转化实验我们得知SlNBRP1是受CUL4-DDB1复合体的泛素化调控而降解的。我们推测SlNBRP1可以与DDB1共同参与调控番茄的抗病免疫应答。为了验证抗性蛋白SlNBRP1的功能,我们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SlNBRP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lNBRP1基因导入野生型番茄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植株。采用Real-time 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SlNBR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lNBRP1的表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即出现了过表达(Over-expression,OE)和共抑制(Co-suppression,COR)。用Pst DC3000侵染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发现,共抑制转基因植株抗病性下降且叶片菌量增加,而过表达株系相较野生型则有较强的抗病性,表明SlNBRP1基因正调控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本研究为遗传育种改良作物抗病性增加了新的分子靶标。

郭威涛[9](2018)在《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在我国多个省份大面积发生,给当地的农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的进行鉴定,建立了病原菌活细胞定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病残体中病原菌活细胞的定量检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样采集及病原菌鉴定。2016至2018年,从北京、新疆、山东等蔬菜产区采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疑似病害样本71份,通过致病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引起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简称Pst),保存Pst菌株为55株。(2)建立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以Pst病菌的致病相关基因HrpZ为靶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Pst3F/Pst3R,特异性扩增出大小为161 bp的目的片段,建立了Pst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体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检测模拟带菌种子检测下限为4.21 cfu/g种子,检测到1级发病叶片带菌量为4.15×102cfu/g叶片。对田间采集的63个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明显症状和疑似症状样本,分别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常规分离鉴定,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Ps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种子和发病组织中Pst的含量。(3)将叠氮溴化丙啶(Propidium monoazide,PMA)PMA与qPCR相结合,建立Pst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明确了PMA预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0μmol/L,最佳处理时间为黑暗孵育20 min,曝光10 min。应用PMA-qPCR技术,研究了Pst在25%、50%、75%、90%等不同湿度处理条件下,处理030 d病残体中病原菌活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空气和土壤湿度越大,病原菌死亡速度越快。90%空气和90%土壤湿度条件下处理30 d后,病残体内病原菌数目分别由初始6.43×105cfu/g、9.32×105cfu/g减少为2.30×101cfu/g和1.27×101 cfu/g,不同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处理条件下,病原菌死亡速度差异不显着。本论文建立了基于PMA-qPCR的Pst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并应用于发病组织、种子和病残体中病原菌的检测,为病害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检测的手段,为病害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郭威涛,周俊国,吴长柳,柴阿丽,李宝聚[10](2018)在《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微生物防治菌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喷雾法、涂抹法、叶腋针刺法、茎上针刺法和灌根法5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是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最佳接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性鉴定。采用喷雾接种法鉴定209份醋栗番茄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其中22份为中抗品种,57份为感病品种,130份为高感品种,未发现抗病或免疫品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23种微生物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剂2种,分别为芽孢IVF 018号、芽孢IVF 021号,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82.50%和71.25%、61.67%,预防效果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说明田间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二、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亚高温环境下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抗性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亚高温处理
    1.2 病原菌培养及接种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病原菌体外培养生长曲线的绘制
        1.3.2 叶片菌落数(colony-forming units,CFU)测定
        1.3.3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统计
        1.3.4 叶绿素荧光成像及测定
        1.3.5 SA含量测定
        1.3.6 叶片总RNA提取及qRT-PCR分析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对Pst DC3000体外生长的影响
    2.2 亚高温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生的影响
    2.3 亚高温对番茄接种Pst DC3000后SA含量及合成基因PALs表达量的影响
    2.4 亚高温对番茄接种Pst DC3000后SA信号转导基因NPR1表达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2)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胁迫状态监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谱技术在作物胁迫状态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1.2.2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作物病害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2.3 光谱技术在作物生理信息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2.4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方法
    2.1 基于光谱监测的作物生长基本原理
        2.1.1 植被光谱诊断原理
        2.1.2 作物叶片的光谱特性
    2.2 试验环境及样本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2.3.1 高光谱数据采集
        2.3.2 生理信息数据采集
        2.3.3 叶片图像数据采集
        2.3.4 数据处理
    2.4 光谱平滑算法
        2.4.1 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算法
        2.4.2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2.4.3 小波变换平滑算法
    2.5 光谱预处理方法
        2.5.1 多元散射校正
        2.5.2 变量标准化
        2.5.3 导数处理
    2.6 光谱数据降维与特征提取
        2.6.1 主成分分析
        2.6.2 光谱指数
        2.6.3 特征波长提取算法
        2.6.4 光谱建模方法
        2.6.5 模型评价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叶片生理信息检测
    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3.2 光谱指数的构建
    3.3 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
        3.3.1 最优光谱指数波长组合的提取
        3.3.2 模型输入变量
        3.3.3 不同模型间的对比分析
    3.4 净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3.4.1 最优光谱指数波长组合的提取
        3.4.2 模型输入变量
        3.4.3 不同模型间的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水氮胁迫响应特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水氮胁迫试验设计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 生理信息的方差分析
    4.4 生理信息对水氮胁迫的响应特征分析
    4.5 高光谱对水氮胁迫的响应特征分析
        4.5.1 整体高光谱的响应特征分析
        4.5.2 不同水分水平下的高光谱响应特征分析
    4.6 水氮胁迫下光谱指数响应特征分析
        4.6.1 光谱指数的建立
        4.6.2 敏感光谱指数的选取
        4.6.3 敏感光谱指数的方差分析
        4.6.4 光谱指数对水氮胁迫的响应特征
    4.7 生理信息反演模型的建立
        4.7.1 基于光谱指数的生理信息反演模型
        4.7.2 基于高光谱的生理信息反演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叶部病害分类识别研究
    5.1 病害识别对象介绍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样本数据集的建立
    5.3 病害分类识别模型分析流程
    5.4 叶片高光谱响应特征
    5.5 光谱预处理
    5.6 特征波长提取
        5.6.1 基于CARS法提取特征波长
        5.6.2 基于SPA法提取特征波长
    5.7 病害分类识别模型
        5.7.1 Fisher判别模型
        5.7.2 LS-SVM分类模型
        5.7.3 模型间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叶部病害分级诊断研究
    6.1 数据采集与处理
        6.1.1 数据采集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病害等级
        6.2.1 病害等级划分
        6.2.2 病害等级判别
    6.3 样本集的建立
    6.4 叶片高光谱差异分析
    6.5 高光谱数据降维
        6.5.1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取样法
        6.5.2 光谱指数
        6.5.3 主成分分析
    6.6 病害分级诊断模型
        6.6.1 灰斑病分级诊断模型
        6.6.2 细菌性斑点病分级诊断模型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研究进展
        1.1.1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病原菌概况
        1.1.2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危害
        1.1.3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鉴定
    1.2 病原菌与植物的互作机制
        1.2.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发的免疫反应(PTI)
        1.2.2 效应蛋白诱发的免疫反应(ETI)
        1.2.3 PTI反应与ETI反应的差异
    1.3 病原菌的hrp基因和III型分泌系统
        1.3.1 病原菌的hrp基因
        1.3.2 病原菌的III型分泌系统
    1.4 植物抗病性相关QTL定位研究
        1.4.1 单标记作图法
        1.4.2 区间作图法
        1.4.3 复合区间作图法
        1.4.4 多区间作图法
        1.4.5 完备区间作图法
        1.4.6 多性状作图
        1.4.7 混合线性模型法
        1.4.8 代换作图法
        1.4.9 代换系群体在大豆基因定位中的作用
    1.5 大豆抗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分离和鉴定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基因组测序
    2.3 突变体XvNEAU001Δhrp G的构建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4 植物材料与病原菌接种
    2.5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方法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方法
    2.6 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方法
        2.6.1 试验材料
        2.6.2 试验方法
    2.7 RNA分离与候选基因的qRT-PCR分析
    2.8 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QTL定位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分离与鉴定
    3.2 突变体XvNEAU001ΔhrpG的构建和致病性分析
    3.3 大豆特殊遗传背景材料的病原菌诱导RNA-Seq分析
    3.4 差异基因的共表达模块分析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挖掘
    3.6 重要节点(hub)基因的挖掘
    3.7 Hub基因的表达和单倍型分析
4 讨论
    4.1 大豆叶片存在多种细菌性病害
    4.2 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中hrp相关基因的编码特征
    4.3 RNA-seq与 QTL定位相结合确定候选基因
    4.4 Ⅲ型效应因子与候选基因的互作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1.2 Pto介导的抗病途径
    1.3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1.4 Pti4/5/6基因功能
    1.5 酵母双杂交筛选cDNA文库
    1.6 泛素化途径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种类
        2.1.2 质粒
        2.1.3 菌株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相关试剂
        2.3.1 常用酶
        2.3.2 药品试剂
        2.3.3 常用试剂盒
    2.4 实验常用培养基及试剂
        2.4.1 SOC培养基
        2.4.2 LB培养基
        2.4.3 MS培养基
        2.4.4 酵母培养基
        2.4.5 酵母转化试剂
        2.4.6 酵母裂解缓冲液
        2.4.7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相关试剂
        2.4.8 烟草瞬时表达相关试剂
        2.4.9 蛋白质实验相关试剂
        2.4.10 其它试剂
    2.5 本实验所用引物
    2.6 稳定纯合Pti4/5/6转化株系鉴定
        2.6.1 番茄基因组DNA提取
        2.6.2 Pti转基因植株DNA水平鉴定
        2.6.3 番茄植株总RNA提取
        2.6.4 反转录
        2.6.5 定量PCR
    2.7 Pti4/5/6转化株系抗病分析
        2.7.1 植株病程相关PR基因的定量分析
        2.7.2 病原菌接种
        2.7.3 叶片菌落计数
    2.8 Pti4/5/6转化株系表型分析
        2.8.1 番茄果实田间性状
        2.8.2 番茄果实催熟
        2.8.3 番茄幼苗三重反应
        2.8.4 番茄果实的主要性状测定
    2.9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2.10 泛素化降解实验
        2.10.1 Pti4/5/6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
        2.10.2 cell-free蛋白稳定性实验
        2.10.3 体内泛素化
    2.11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2.11.1 “诱饵”载体构建
        2.11.2 mRNA提取纯化
        2.11.3 cDNA文库构建
        2.11.4 酵母文库筛选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Pti转基因番茄植株鉴定
        3.1.1 Pti转基因植株DNA水平鉴定
        3.1.2 Pti4/5/6 表达水平定量PCR分析
    3.2 Pti4/5/6转化株系抗病分析
        3.2.1 植株病程相关PR基因的定量分析
        3.2.2 病原菌接种
        3.2.3 菌落计数
    3.3 Pti4/5/6转化株系表型分析
        3.3.1 番茄果实田间性状
        3.3.2 番茄果实催熟
        3.3.3 番茄幼苗三重反应
        3.3.4 番茄果实的主要性状测定
    3.4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3.5 泛素化降解实验
        3.5.1 cell-free体系中Pti蛋白的稳定性
        3.5.2 体内泛素化
    3.6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3.6.1 “诱饵”载体构建
        3.6.2 番茄全组织cDNA酵母文库构建
        3.6.3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Pti5互作蛋白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Pti4/5/6过表达增强番茄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抗病性
        4.1.2 Pti4/5/6过表达促进番茄果实成熟但对果实特性无明显不利影响
        4.1.3 Pti4/5/6 过表达番茄果实有较高的PAL、CAT和 POD酶活性
        4.1.4 Pti4/5/6在植物体内被26S蛋白酶体系统降解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番茄类受体激酶SlDALR1在防御细菌性斑点病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植物病害与设施生产
    1.2 植物先天免疫反应
        1.2.1 抗病基因介导的免疫反应
        1.2.2 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
    1.3 植物LRR-RLK及其在植物抗病性中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LRR-RLK家族及结构特征
        1.3.2 植物LRR-RLK在植物抗病性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番茄LRR-RLK IV家族分析及其对Pst DC3000 侵染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培养与处理
        2.1.2 番茄LRR-RLK IV基因家族成员的核苷酸及蛋白序列信息获取
        2.1.3 系统发育树构建
        2.1.4 总RNA提取和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2.1.5 亚细胞定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番茄LRR-RLK IV家族成员对Pst DC3000 的响应
        2.2.2 Sl DALR1 的亚细胞定位
        2.2.3 Sl DALR1 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讨论
3 SlDALR1 在番茄防御Pst DC3000 中的作用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3.1.2 VIGS载体构建
        3.1.3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3.1.4 PstDC3000接种处理
        3.1.5 总RNA提取和荧光定量分析
        3.1.6 PstDC3000抗性检测
        3.1.7 激素含量测定
        3.1.8 ROS爆发测定
        3.1.9 MAPK活性检测
        3.1.10 蛋白提取与免疫印迹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lDALR1 基因沉默对Pst DC3000 抗性的影响
        3.2.2 SlDALR1 基因沉默对早期PTI免疫反应的影响
        3.2.3 激素对SlDALR1 沉默对Pst DC3000 抗性的影响
    3.3 讨论
4 番茄SlDALR1 的互作蛋白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载体构建
        4.1.3 酵母双杂交筛库
        4.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1.5 双分子荧光互补
        4.1.6 植物材料培养与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自激活和毒性检测
        4.2.2 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及其序列分析
        4.2.3 候选蛋白互作的确认
        4.2.4 候选蛋白在番茄对PstDC3000抗性中的作用初探
    4.3 讨论
5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6)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因子AvrB与COR对大豆的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1.2 丁香假单胞菌与植物互作的研究进展
        1.2.1 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TI(PAMPs-triggered immunity)
        1.2.2 效应蛋白触发的免疫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1.3 效应蛋白Avr B的研究状况
    1.4 植物毒素冠菌素
        1.4.1 冠菌素的结构
        1.4.2 冠菌素的功能
    1.5 植物在防御过程中的上下游代谢的调节
        1.5.1 次生代谢物的调节
        1.5.2 植物激素的调节
        1.5.3 活性氧爆发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因子AvrB和COR诱导大豆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2 大豆品种
        2.2.3 菌株
        2.2.4 培养基
        2.2.5 抗生素浓度
        2.2.6 菌株的活化、培养与保存
    2.3 大豆的培养与接种
        2.3.1 总RNA的提取
        2.3.2 转录文库的构建
        2.3.3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2.3.4 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实时定量PCR的验证
    2.4 结果
        2.4.1 转录组原始数据的过滤
        2.4.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4.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4.4 差异基因的GO分类
        2.4.5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
        2.4.6 转录组差异基因的RT-qPCR的验证
        2.4.7 不同处理对差异基因及相关途径的调节
    2.5 讨论
        2.5.1 激素调节
        2.5.2 光合的调节
        2.5.3 ROS清除剂的调节
        2.5.4 次级代谢途径的调节
        2.5.5 COR特异调节的基因
        2.5.6 转录因子的调节
    2.6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SOD、POD与可溶糖含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方法
        3.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大豆受病菌侵染后SOD与POD活性变化分析
        3.3.2 大豆受病菌侵染后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次级代谢产物与水杨酸含量的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7)Pti基因对番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作物病害
    1.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及其防御体系
    1.3 Pti基因
        1.3.1 Pto互作蛋白
        1.3.2 Pti基因功能
    1.4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工程遗传转化
    1.5 酵母双杂交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质粒与菌株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常用药品及试剂盒
    2.4 常用试剂
        2.4.1 LB培养基
        2.4.2 SOC培养基
        2.4.3 MS培养基
        2.4.4 番茄遗传转化所用培养基
        2.4.5 酵母所用培养基
    2.5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相关试剂
    2.6 酵母转化试剂
    2.7 其它试剂
    2.8 实验方法
        2.8.1 引物设计
        2.8.2 基因克隆
        2.8.3 连接与转化
        2.8.4 阳性菌落鉴定
        2.8.5 质粒提取
        2.8.6 质粒酶切
        2.8.7 DNA片段胶回收
        2.8.8 基因测序
        2.8.9 农杆菌转化
    2.9 番茄遗传转化
        2.9.1 获得无菌幼苗
        2.9.2 愈伤组织预培养
        2.9.3 农杆菌侵染
        2.9.4 抗性梯度筛选
        2.9.5 愈伤组织分化
        2.9.6 分化组织生根培养
    2.10 遗传转化植株鉴定
        2.10.1 基因组DNA提取
        2.10.2 DNA阳性鉴定
        2.10.3 番茄植株总RNA提取
        2.10.4 反转录
        2.10.5 定量PCR
    2.11 病原菌接种
    2.12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2.13 番茄果实表型测定
        2.13.1 果实大小、果形测量
        2.13.2 果实硬度、质量、可溶性固形物、酸度测定
        2.13.3 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2.14 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2.14.1 mRNA提取纯化
        2.14.2 cDNA文库构建
        2.14.3 酵母文库筛选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Pti6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3.2 Pti6基因遗传转化
        3.2.1 愈伤组织培养与转化
        3.2.2 转化愈伤组织的筛选分化
        3.2.3 生根培养
    3.3 遗传转化植株鉴定
        3.3.1 阳性植株DNA鉴定
        3.3.2 Pti6表达水平定量PCR分析
    3.4 Pti6过表达植株表型分析
        3.4.1 病原菌接种
        3.4.2 番茄果实酶活测定
    3.5 Pti过表达番茄果实性状
        3.5.1 果实大小、果形测定
        3.5.2 硬度、质量、可溶性固形物、酸度测定
        3.5.3 番茄红素含量测定
    3.6 酵母文库筛选
        3.6.1 番茄组织的酵母文库构建
        3.6.2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细菌性菌斑点病
        1.1.1 细菌性斑点病对番茄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1.1.2 丁香假单胞杆菌是细菌斑点病的主要病原菌
        1.1.3 防治细菌性菌斑点病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1.3 植物内CC-NBS-LRR结构分析与研究进展
        1.3.1 CC-NBS-LRR结构分析
        1.3.2 CC-NBS-LRR结构抗病蛋白研究进展
    1.4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及其在转基因番茄中的应用进展
        1.4.1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
        1.4.2 番茄的遗传转化
        1.4.3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
    1.5 同源共抑制及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
        2.1.3 质粒
        2.1.4 引物序列
    2.2 实验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2.3 主要相关试剂
        2.3.1 分子实验中常用酶
        2.3.2 常用生化试剂
    2.4 试剂及培养基配置
        2.4.1 分子克隆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2.4.2 番茄组织培养相关试剂培养基配置
        2.4.3 瞬时表达系统相关试剂的配置
        2.4.4 免疫共沉淀相关试剂配置
        2.4.5 酵母双杂交实验相关试剂
        2.4.6 番茄原生质体转化相关试剂配置
    2.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5.1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
        2.5.2 引物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2.5.3 番茄总RNA提取
        2.5.4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2.5.5 连接转化
        2.5.6 挑克隆
        2.5.7 质粒DNA提取
        2.5.8 酶切鉴定
        2.5.9 DNA测序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2.5.10 质粒酶切
        2.5.11 切胶回收
        2.5.12 SlNBRP1 基因与载体连接
        2.5.13 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2.5.1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CaCl2法)
        2.5.15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冻融法)
        2.5.16 阳性克隆的鉴定
    2.6 番茄组织培养方法
        2.6.1 种子消毒
        2.6.2 植物组织预培养
        2.6.3 农杆菌侵染
        2.6.4 愈伤组织的筛选
        2.6.5 转基因植株的生根
        2.6.6 炼苗与移栽
    2.7 转基因植株阳性鉴定
        2.7.1 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2.7.2 RNA水平的阳性鉴定及定量分析
    2.8 生化实验方法
        2.8.1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2.8.2 亚细胞定位
        2.8.3 蛋白质免疫印迹
        2.8.4 免疫共沉淀
        2.8.5 酵母双杂交实验
        2.8.6 原生质体转化
        2.8.7 病原菌Pst DC3000 的接种方法
        2.8.8 叶片菌落计数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SlNBRP1 基因的表达模式
    3.2 SlNBRP1 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
    3.3 SlNBRP1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4 SlNBRP1 蛋白与DDB1 蛋白的相互作用
    3.5 SlNBRP1受UPS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调控降解..
    3.6 SlNBRP1 在番茄原生质体中的表达情况
    3.7 SlNBRP1 基因相关载体的构建
        3.7.1 番茄SlNBRP1 基因扩增
        3.7.2 pEASY-Blunt-SlNBRP1 中间载体的构建
        3.7.3 pBI121-35S::SlNBRP1 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7.4 pBTEX::SlNBRP1-Flag烟草瞬时表达载体构建
        3.7.5 pART27::SlNBRP1-e GFP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3.7.6 pEG202::SlNBRP1 酵母双杂交载体构建
        3.7.7 pTEX::SlNBRP1-Flag原生质体表达载体构建
    3.8 植物组织培养
        3.8.1 预培养和共培养
        3.8.2 愈伤组织的筛选分化
        3.8.3 生根培养
    3.9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3.9.1 T0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3.9.2 T1 代转基因植株DNA水平的阳性鉴定
        3.9.3 T1 代转基因植株RNA水平的定量分析
    3.10 转基因植株对Pst DC3000 的抗病响应
    3.11 转基因植株菌落数量差异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实验结论
    4.2 讨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概况
    1.2 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的研究进展
    1.3 病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 荧光定量PCR技术
    1.5 PMA-qPCR检测病菌活细胞的机理及研究现状
    1.6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传播途径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样的采集及病菌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样品分离及纯化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3 致病性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引物特异性检测
        3.3.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3.3.3 模拟带菌种子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3.4 不同病级发病叶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3.5 Pst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适用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4.3.2 PMA-qPCR检测Pst病菌可靠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MA-qPCR检测病残体中Pst病菌的动态变化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空气湿度条件下病菌活细胞动态变化
        5.3.2 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病菌活细胞动态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全文结论
        6.1.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样的采集及病菌鉴定
        6.1.2 建立了Pst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6.1.3 建立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
        6.1.4 PMA-qPCR检测病残体中Pst病菌的动态变化
    6.2 讨论
        6.2.1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
        6.2.2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6.2.3 病残体中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动态变化
        6.2.4 生态防治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微生物防治菌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接种体制备
        1.2.2 不同接种方法比较
        1.2.3 醋栗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1.2.4 醋栗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情分级及抗性评价标准
        1.2.5 微生物菌剂对醋栗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不同接种方法比较
    2.2 醋栗番茄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2.3 微生物菌剂对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四、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识别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高温环境下番茄对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抗性变化及其机制研究[J]. 王安然,史军营,胡璋健,王娇,喻景权,师恺. 中国蔬菜, 2021(11)
  • [2]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大豆胁迫状态监测与分析研究[D]. 刘爽. 吉林大学, 2021
  • [3]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D]. 邹佳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Pti转录因子对番茄抗病及农艺特性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番茄类受体激酶SlDALR1在防御细菌性斑点病中的功能研究[D]. 付瑞双.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因子AvrB与COR对大豆的致病机理研究[D]. 张雄.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7]Pti基因对番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D]. 张政.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5)
  • [8]番茄SlNBRP1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性研究[D]. 黄曼.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MA-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郭威涛. 河南科技学院, 2018(07)
  • [10]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微生物防治菌剂筛选[J]. 郭威涛,周俊国,吴长柳,柴阿丽,李宝聚. 中国蔬菜, 2018(05)

标签:;  ;  ;  

番茄菌斑的鉴定与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