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一、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萍[1](2021)在《初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刘悦[2](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对其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针对这一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对于英语教学也做了诸多改革。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教育部提出了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分别就以上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基于此,要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必然要提高对于文化意识的重视程度。并且国内外诸多学者也提出,对于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能够促进目的语的掌握。所以,针对目前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究合理的文化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在进行前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了我国目前文化意识的相关研究,并且在研究进行的第一周,利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初中生文化意识水平测试对于教师及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而后分别开展了为期9周的两轮行动研究,并且在每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结果和教师反思日志及学生学习日志的分析得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山东省济宁市某县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组的6名英语教师及初一(13)班的49名学生。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2)如何进行以文化意识培养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化教学对于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是否有效?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发现:(1)针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目前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低从而导致学生也不重视文化学习及日常的文化积累;(2)教师在课堂中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不到位,并没有针对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文化教学,导致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量、文化理解水平低,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匮乏,同时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文化学习策略;(3)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没有一定的中外文化接触,尤其是在课外,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很少。(2)经过两轮行动研究,本研究提出了由以下五个步骤构成的教学设计:学习准备、初步认知、深入理解、切身体验、语言产出,其中,初步认知和深入理解这两个步骤是相辅相成且融入到日常词汇、听说、阅读课堂教学当中的。(3)在经过对学生访谈、学生日志及初中生文化意识水平后测测试卷结果进行分析后,证实本研究提出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其有效性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2)本研究提出的文化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目前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3)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示。(4)本研究提出的五个步骤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从本研究的理论意义的角度来看,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实施两轮行动研究以期探究可行性较高的以文化意识培养为导向的课堂设计,同时希望引起师生对于文化意识重要性的关注;并且针对国内文化意识研究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大学生或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本研究以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丰富我国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能够为一线教师如何能够做到兼顾学生成绩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教育提供一些实践依据。

马旭娜[3](2021)在《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央政府特别注重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随着教育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对于英语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英语教育不仅仅是指英语知识的传授,更是指思想品德和文化意识的引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思政提倡将“三全育人”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英语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高中英语教材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这为英语学科思政育人提供了便利。而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大势所趋且具有可行性。实验前,本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结果得知目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缺乏思政育人意识、思政能力不足等,导致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缺失。因而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针对我国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多元智能理论、目标分类学、多米诺效应和全人育人说为理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力,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结合单元主题,挖掘教材思政点,将思政育人目标与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无缝链接,从现实问题入手,锁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设计思政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样化的课堂活动,采用“一点三面”的思政教学模式,不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研究将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某中学高一(3)班(实验班)、高一(5)班(对照班)作为实验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在四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多次思政育人的阅读教学。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本研究选取了其中的三次课程思政阅读教学案例。通过实验发现思政育人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本研究以期为课程思政进一步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

周小渟[4](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吕莉[5](2021)在《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以来,在小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绘本教学日益被作为高效前沿的学习资源而广泛应用,英语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深刻认识,目前已有很多小学开始尝试进行英语绘本教学课程安排。绘本这一教学题材得到了广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密切关注,教师将英语绘本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一种全新的教学媒体充分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功能。依靠英语绘本进行课堂语言输入,在绘本故事中创设生动形象的英语语言氛围,这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使用英语绘本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能够严谨地保证英语语体与语言点的结构,不仅如此,英语绘本还可以帮助小学生从课堂内容方面热爱英语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绘本作为一种优秀的输入性语言资源,其教学价值是具有可操作性与发展性的。然而,要充分发挥绘本的语言教育潜能,还需要辅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形象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自主学习目的,因此本文提出“听说读写演”五维融合教学法(five-dimens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5DTL),并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得到应用。本文在对小学英语教学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儿童认知发展和有意义言语学习等理论,提出5DTL教学法,并从小学英语“听”、“读”、“说”、“写”、“演”五个环节的教学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听”环节的应用流程和应用设计进行了研究。应用流程主要涵盖多渠道增加语言输入与输出教学模式、倾听绘本的原声音频、倾听教师朗读的绘本以及搜寻绘本中各类声音等;应用设计主要从复习环节、导入环节、新授环节以及巩固环节方面展开;其次,对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读”环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应用流程主要涵盖朗读活动在绘本语境下进行、先读画面后读文字等,应用设计主要从读前活动、读中思维以及读后呈现方面展开;再次,对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说”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含应用流程和应用设计两大方面。应用流程主要涵盖诵读绘本文字部分、借助绘本情境复述等;应用设计主要从语言技能目标、看图说话、听音读文、复述原文、互动诵读方面展开;然后,对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写”环节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在应用流程方面开展了书写绘本词汇语句和仿写绘本语言内容方面的设计。在应用设计方面完成了从语言技能目标到仿写或新编绘本故事的设计。最后,对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演”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含应用流程和应用设计两大方面。应用流程主要包括绘本理解、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角色分工和小组展示基本环节;并在进行应用设计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绘本表演进行了教学评价和思考;本文在对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主要优势为:营造语言情境,深化情感体验,增进语感,发展语言能力、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同时也存在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性、教师选择绘本教学忽视学生认知需求等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唐灵芝[6](2020)在《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开展阅读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英文原版文学作品不断进入初中生英语阅读范围,文学体验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呼吁。如何有效地利用英文原版文学作品在初中开展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探究一种高效、具体的教学方式指导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是一项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输入假说和体验学习论为理论框架,尝试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有何影响?2.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何影响?本研究选取岳阳市某校初二两个平行班9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在英语阅读课上,对照班采取常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实验班采取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方式。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与英语教师通力协作,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前后测试等实验方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文学体验阅读教学有助于初中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形式、积累英语国文化常识、感悟文学语言美感,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文学体验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能力和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能力等阅读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史爱玲[8](2020)在《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及实践策略研究 ——以PEP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拥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话语权。这一发展形势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外语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组织英语学习内容,培养适应我国未来发展需求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我国必须要面临的重要教育问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次将文化意识纳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这充分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已成必然。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外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从小激发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引导他们认识多元的文化内容,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为将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但当前小学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通过对实习学校EF小学的观察发现,当前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存在诸多问题。这与目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缺乏明确的实践指导策略不无关系。英语学科是学校实施跨文化教育最有效的学科阵地,而英语教科书作为外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开展跨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故笔者从英语学科入手,以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为例,探讨以小学英语教科书为依托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策略。首先,笔者以课程标准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所界定的范围为依据,将跨文化教育内容划分为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七个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书中蕴含的跨文化教育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针对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和习作训练法四种方法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本论文重在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提出实践层面的指导,所以笔者紧接着将重点转向教师展开跨文化教育时的实践策略。从总体上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教学重点,包括精心设计跨文化教育内容;合理创设跨文化教育情景;紧密贴合单元讨论主题和有效加强学生交际实践。并以笔者收集到的真实教学案例为依托,进一步探讨了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跨文化教育内容可能隐藏于词汇背后,这样就可以利用词汇教学进行跨文化教育;也可能体现在阅读材料中,就可以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跨文化教育;还可能存在于听力活动中,需要利用听说教学进行跨文化教育,不断加强跨文化教育实践。最后,笔者在文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跨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并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并重;跨文化教育过程与结果并重。

刘微[9](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洪诗莹[10](2020)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英语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完成。本次修订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强调立德树人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用,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无论是课程方面对培养目标的调整,还是落实在学科课程标准方面的具体改变,都强调了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中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看,我国教育目标已将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以应对新世纪的人才需求。而教材是价值取向、知识、技能的载体,是呈现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文本。将教材落实到各学科实际教学成果中,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亦是当前教育的诉求。自古以来,语言与文化便是相互依存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与文化的学习密不可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生语言文化的学习要求,与核心素养价值理念相交融。在英语教学实践的探索中,学科的核心素养逐渐衍生以适应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课程建设指导。而现有的实际问题是教材本身的学科素养在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对学生文化意识教育薄弱性的问题,教育者亦未能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有效结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问题,以文化品格素养为切入点,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5册)中每单元的第一篇阅读篇章为研究对象,围绕“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是何种内涵?阅读篇章中内容的文化品格表征?现阶段下如何改革完善阅读教学策略方能迎合新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文化品格素养下的培养目的?”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出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要素的特点、现存问题及原因等价值取向,进而对高中英语教材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形成的实现机制给予多层面的可行性途径。关于第一部分“新课程标准下文化品格素养的何种内涵”,主要以文献法为辅助媒介,兼顾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文化视角,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从培养世界公民的立场出发,对本文中教材研究下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给予划分。在此相关的文化品格表征研究基础上,对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教材分别从整体与主题两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较清晰完整地揭示所研究教材主语篇阅读中的文化品格的表征现状与问题,对于积极呼应此次新课程标准颁发实行,指导英语教材的课程理念与学科素养相适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一项基阅读于教材与学科素养下文化品格素养维度的质的研究,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文献法与文本分析法。在研究中,此两种方法之间成为互证工具,使本研究更有意义。本论文包括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问题的起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对本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正文部分主要由四大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加以论述;第二章在第一章对文化品格素养划分维度的基础上,详细的从整体和主题两个部分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文化品格表征进行内容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与英语课程培养目标探析教材中现存的文化品格素养的特点与问题;第三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分别从教材本身建设、教学机制的适应性调整以及阅读教学学业评价三个方面,对所研究的英语阅读教材提出如何使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贯穿于整个英语课程学习的完善机制。第四章主要是此项研究的一些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本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基本涵盖文化品格的表征;第二,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形成不够全面,呈现向目的语文化方向倾斜的趋势;第三,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对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素养的呈现方式上略显单一。针对研究结论二和三,本论文建议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素养为根本出发点,依托高中英语阅读教材文本内容,改善教学过程,完善课后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以此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警惕性,贯彻新课程标准下英语学科的文化品格素养培养,提出相应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本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文化
        2.1.3 文化意识
        2.1.4 行动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2.2 二语习得理论——文化适应模式理论
        2.2.3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
    2.3 文化意识培养相关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及数据收集与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教学行动实施及结果分析
    4.1 我国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教师对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4.1.2 学生文化意识水平的现状
        4.1.3 目前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文化知识积累及文化理解能力提升
        4.2.1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设计
        4.2.2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4.2.3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反思与改进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4.3.1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设计
        4.3.2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施
        4.3.3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反思与改进方向
    4.4 讨论
        4.4.1 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异同
        4.4.2 核心素养背景下文化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主要发现
    5.2 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初中生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及标准描述
附录 Ⅱ 师生访谈提纲
附录 Ⅲ 初中生文化意识水平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 Ⅳ 初中生文化意识水平调查问卷(后测)
致谢

(3)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发展英语学科素养的需要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思政
        二、阅读素养
        三、英语阅读素养
        四、英语阅读素养、阅读教学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课程思政的国内外研究
        二、英语阅读素养的国内外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多米诺效应
        四、全人教育说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实验法
第三章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访谈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统计与分析
        二、学生访谈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访谈结果成因分析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二、成因分析
第四章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实验
    第一节 实施教学前的准备
        一、提出假设
        二、确定实验对象
    第二节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验设想
        一、课程思政实验教学思路概述
        二、教材思政元素挖掘与分析
        三、教学设计流程图
    第三节 课程思政融入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施
        一、思政阅读教学案例一
        二、思政阅读教学案例二
        三、思政阅读教学案例三
    第四节 实验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学生阅读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实验班阅读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对照班阅读素养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学生阅读成绩测试结果
        一、实验前学生阅读成绩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二、实验后学生阅读成绩结果对比分析
        三、实验班阅读素养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一、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淡薄
        二、教师挖掘思政素材困难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四、学生过分注重知识的掌握
    第四节 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注重挖掘德育元素
        二、教学理念:摒弃功利化
        三、评价方式:突出整合性
    第五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二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三 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四 阅读测试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1.研究问题
        2.论文结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第一节 相关概念
        1.英语传播
        2.晚清时期
        3.晚清时期传教士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1.晚清来华西方人
        2.晚清政府洋务派
        3.个体被动传播者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1.对汉语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小学英语教学改革
        2.绘本教学应用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教学观摩法
        3.问卷调查法
一、英语绘本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1.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2.奥苏泊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4.乌申斯基教学直观性理论
    (二)五维融合教学法(5DTL)的提出
二、绘本在小学英语“听”环节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多渠道增加语言输入与输出教学模式
        2.倾听绘本的原生音频
        3.倾听教师朗读的绘本
        4.搜寻绘本中各类声音
    (二)应用设计
        1.复习环节
        2.导入环节
        3.新授环节
        4.巩固环节
三、绘本在小学英语“读”环节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朗读活动在绘本语境下进行
        2.先读画面后读文字
    (二)应用设计
        1.读前活动
        2.读中思维
        3.读后呈现
四、绘本在小学英语“说”环节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诵读绘本文字部分
        2.借助绘本情境复述
    (二)应用设计
        1.语言技能目标
        2.看图说话
        3.听音读文
        4.复述原文
        5.互动诵读
五、绘本在小学英语“写”环节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书写绘本词汇语句
        2.仿写绘本语言内容
    (二)应用设计
        1.语言技能目标
        2.阅读并复习绘本故事
        3.根据绘本图片书写单词
        4.根据绘本书写图片含义
        5.仿写或新编绘本故事
六、绘本在小学英语“演”环节的应用
    (一)应用流程
        1.绘本理解
        2.教师示范
        3.学生模仿
        4.角色分工
        5.小组展示
    (二)应用设计
        1.应用设计实例
        2.教学评价与思考
七、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反思
    (一)基于5DTL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二)基于5DTL的绘本教学效果与评价
    (三)5DTL绘本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优势
        1.营造语言情境,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2.增进互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口语水平
        3.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四)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性
        2.教师选择绘本教学忽视学生认知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标对初中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1.1.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1.3 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语阅读研究
        2.1.1 阅读的定义
        2.1.2 英语阅读模式
    2.2 文学体验阅读研究
        2.2.1 体验与体验学习
        2.2.2 文学体验阅读的内涵
        2.2.3 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
    2.3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语言输入假说
    3.2 体验学习论
第4章 实验方法
    4.1 实验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工具
    4.2 实验过程
        4.2.1 数据采集
        4.2.2 教学案例
        4.2.3 数据分析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的影响
    5.2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5.2.1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细节理解能力的影响
        5.2.2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判断推理能力的影响
        5.2.3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的影响
        5.2.4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主旨和要义理解能力的影响
        5.2.5 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理解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能力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阅读理解水平测试卷及测试结果
    附录2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实施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问题提纲
    附录4 访谈问题转录
    附录5 教学案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及实践策略研究 ——以PEP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全球化发展背景对英语课程提出新要求
        2.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跨文化教育与英语教科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1.跨文化教育
        2.小学英语教科书
    (四)文献综述
        1.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2.有关英语教科书文化内容的研究
        3.有关小学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目的与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六)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一、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诉求
        1.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目标
        2.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
    (二)小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现实
        1.跨文化教育理念有待转变
        2.跨文化交际活动有待提升
        3.跨文化教育内容有待挖掘
二、小学英语教科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价值
    (一)英语教科书展开跨文化教育的优越性
        1.教科书富含丰富的跨文化教育资源
        2.教科书提供多样的跨文化教育情景
        3.教科书包含多样的跨文化教育形式
    (二)英语教科书展开跨文化教育的独特性
        1.教学内容以文化主题为背景
        2.文化内容以多元文化为主体
        3.教学方式以文化交际为基础
三、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分析
    (一)历史地理
    (二)风土人情
    (三)传统习俗
    (四)生活方式
    (五)文学艺术
    (六)行为规范
    (七)价值观念
四、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角色扮演法
        3.小组讨论法
        4.习作训练法
    (二)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重点
        1.精心设计跨文化教育内容
        2.合理创设跨文化教育情景
        3.紧密贴合单元讨论主题
        4.有效加强学生交际实践
    (三)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的教学案例分析
        1.利用词汇教学进行跨文化教育
        2.通过阅读教学渗透跨文化教育
        3.通过听说教学进行跨文化教育
五、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反思
    (一)跨文化教育与语言教学并重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平等
    (三)跨文化教育过程与结果并重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界定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英语学科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二)学年制度
        (三)课程设置
        (四)英语教学
        (五)实践教学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一)教习与学员
        (二)课程体系
        (三)教学特色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一)教育目标
        (二)教材使用
        (三)教育研究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二)非外语类学堂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文化品格素养价值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品格素养的内涵及构成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要义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文化品格素养的构成
    (二)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达到文化理解
    (三)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形成文化自信
    (四)文化品格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实现文化提升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表征
    (一)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的文化品格分布
        1.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整体分析
        2.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培养内容的主题式呈现与分析
    (二)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特征
        1.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价值多元化
        2.所蕴含文化品格素养内容的世界性
        3.文化感召彰显文化育人价值
    (三)高中英语阅读语篇中可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内容的文化性缺失
        1.跨文化意识体现不够
        2.母语文化的品格特征不明显
        3.本土文化意识还应加强
三、文化品格素养培养导向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调适
    (一)阅读前(PRE-READING)——依托文本,实现文化延伸的阅读教学策略
        1.以交融性为取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加工选择
        2.以直观性为侧重,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引导呈现
        3.以递进性为导向,教师对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内容的主题设计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完善阅读教学机制,促进文化升华的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中文化互生的教学模式建构
        2.阅读教学中文化境遇创生的教学方法选择
        3.阅读教学中文化意义产生导向的教学设计
    (三)阅读后(POST-READING)——辅以阅读教学评价,巩固文化习得的阅读教学策略
        1.基于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学业评价的标准制定
        2.基于跨文化要素的阅读教学评价内容选择
        3.基于多元文化价值核心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运用
四、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丽萍. 石河子大学, 2021
  • [2]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意识培养行动研究[D]. 刘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D]. 马旭娜.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4]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D]. 吕莉. 渤海大学, 2021
  • [6]文学体验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影响研究[D]. 唐灵芝.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小学英语教科书中跨文化教育内容及实践策略研究 ——以PEP为例[D]. 史爱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10]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促进文化品格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D]. 洪诗莹.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读者反应理论在以文学为背景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